蝴蝶效應看一隻蝴蝶動個翅膀看會不會引起大災難,那我到海裡游個兩圈總不會影響地球暖化吧?其實,是有那麼點關連哦!
過去研究指出,當浮游性生物們一大群出動時,它們整體造成的水流擾動效果可能相當大。可是這些力量大致在表層海水就散開了,没機會動到下面的海水。達爾文的孫子(物理學家,也叫Charles Darwin)在五十多年前觀察到當一個物體游過水層,就算它不會亂踢擺尾,還是會造成可觀的水體移動。一則刊登Nature的研究指出,海洋中四處游走的眾多生物可以造成相當可觀的水流。根據由研究團隊拍攝水母得到的資料推算,海洋生物趴趴走時提供的力量總和與其它機械力的貢獻是同一個等級的,也就是說,這些柔軟的生物對海洋循環的貢獻是不輸給大浪或著海風的!
Kakani Katija & John O. Dabiri. 2009.
A viscosity-enhanced mechanism for biogenic ocean mixing.
Nature 460, 624-626.
文章來源:30.6k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