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科學上一整個系列的依附理論文章,本系列卻還不曾討論依附的本質,在這一篇文章裡,我將要揭開關於安全感與愛的秘密。
- 本系列文章第一篇:依附理論的起源:我們為什麼會依賴別人──依附理論系列(一)
如果你對依附理論有一些些了解,很可能會知道「依附」這個概念源自於約翰·鮑比 (John Bowlby) 的研究。但在鮑比研究依附的同時,有另一個人則用了恆河猴,來研究何謂愛,他的名字,叫做哈利·哈洛 (Harry F. Harlow)。在當時這些都是劃時代的研究,正如同鮑比對佛洛伊德等人的反動──鮑比不認同佛洛伊德所說的,嬰兒對母親具有性的意圖──哈洛則是對當時流行的行為主義提出了反動。
「依附」的本質是什麼:奶水?還是溫暖?
行為主義對於親子關係的解釋是相當實用的;這個理論主要認為孩子會黏在母親身上,是因為母親提供了食物,而孩子被制約,因而不斷地靠近母親。哈洛的研究卻發現,愛的本質,並不源自於母親提供食物,而是來自於母親與孩子之間的擁抱與觸碰。哈洛採用恆河猴來做實驗,他設計了兩隻不一樣的代理母親,來做為小猴子的依附對象。哈洛當時並不是使用「依附」這個詞彙,哈洛用的詞是「愛」。
他好奇的是,能滿足孩子的「愛」的本質,真的是奶水嗎?
於是,他做了兩支不同的猴子玩偶,一隻是用絨布包裹著,裡面有著加熱器,另一隻則是單純地用鋼絲綑綁而成,裡面也放著加熱器。接著,哈洛用了八隻幼猴來做實驗,他想知道,滿足幼猴需求的,到底是奶水,還是擁抱、觸碰本身?
於是,這八隻幼猴,被放在八個不同的籠子裡面,這八個籠子裡面,都有著一隻絨布媽媽,與一隻鐵絲媽媽,唯一不同的是,其中四隻幼猴的籠子裡,奶瓶是被綁在絨布媽媽身上的,另外四個籠子裡,幼猴則是被綁在鐵絲媽媽的身上。
如果行為主義是對的,那麼幼猴應該會將大部分的時間,全部花在有奶瓶的那個媽媽身上;但根據哈洛的觀察,幼猴卻將大部分的時間(18 小時),花在絨布媽媽的身上,無論奶瓶是被放在哪隻猴子身上。即便是在鐵絲媽媽身上吃奶的那四隻猴子,也都會很快地在吃完奶之後,回到布娃娃媽媽的身上。
在後續,哈洛又做了一些研究,他想看看小猴子在受到驚嚇的時候,到底會逃到給他們食物的媽媽身上,還是絨布媽媽身上?
這個實驗的結果跟安斯沃斯 (Ainsworth) 針對母嬰互動的「陌生情境測驗」,並且導出三種幼兒依附形式的研究(可見延伸閱讀)相當有關聯。儘管在哈洛做這個實驗的時候,安斯沃斯還是個沒沒無聞、跟著老公跑的小女子(?)註1。
哈洛的實驗是這樣的,他把這些小猴子丟進一個 1.8m x 1.8m 的開放空間裡,為期兩個月。在一開始的時候,小猴子完全不願意放開絨布媽媽,但幾次之後,他們開始對周遭的環境感興趣,四處趴趴走,有時咬咬玩具,有時堆堆積木,然後再回到媽媽的身邊。但是當絨布媽媽不在的時候,牠們會尖叫、蜷伏、吸吮自己的手指,就好像安斯沃斯研究中的那些幼猴一樣。有趣的是,在這個時候,即使鐵絲媽媽在,卻一點幫助也沒有,小猴子一點都沒辦法感到安心。
換句話說,鐵絲媽媽並沒有辦法作為小猴子的安全避風港,在小猴子遇到危機時,並沒有辦法帶給小猴子安全感。
(關於安全避風港的延伸閱讀:依附理論的起源:我們為什麼會依賴別人──依附理論系列(一))。
關於溫暖與依附:在我們長大了以後
哈洛從他的研究,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擁抱與安撫,是安全堡壘的基礎。而當然,哈洛後續的研究,以及後續學者的研究,也支持著依附關係被改變、被修復的可能性,因此,愛並不只是建立在單一的母嬰關係上,還包含許多關係的連結。只是早期的依附關係,是所有關係的第一環[1]。
而擁抱與安撫,到底在我們身上留下了什麼?事實上,擁抱所帶來溫暖的溫度,其實能夠觸發我們安全依附的感覺,這就是為什麼,絨布娃娃即便無法提供奶水,依然是猴子們長時間逗留的地方。
後續的學者做了一個討論「溫度」與「安全感」的延伸研究,他們請受試者到實驗室做實驗,但是在他們來到實驗室的電梯裡,施測人員會請他們幫忙拿一下手上的咖啡,以便他們取出公事包裡的實驗表格,有些人拿到的是熱咖啡,有些人拿到的是冰咖啡。
進了實驗室之後,受試者會讀到一份關於某人的描述,實驗結果發現,剛剛拿過熱咖啡的人,會比拿到冰咖啡的人,更喜歡文字裡所描述的這個人。原來,短短拿著不同溫度的咖啡 10 秒鐘,就足以促發安全感與不安全感。
在後續的研究裡,腦神經科學家也證實了這件事情:我們會把身體感受到的溫度,和人際間的溫度聯想在一起。當我們摸到熱的東西,以及傳簡訊給家人、朋友時,我們的島腦 (insula) 都會起反應;而島腦中的另一個區塊,則對握著冰冷的東西,以及遭遇人際背叛時產生相同的反應。
「你真的很讓我心寒。」這句話,完全傳遞了這樣的連結[2]。
童年的擁抱與安撫所帶來的溫暖,正象徵著我們所感受到的人際溫暖,我們會將這樣的感受,深深印在腦海之中,直到長大以後。也許,當你想要與別人之間產生連結時,不妨在寒冷的冬天裡,和對方喝一杯熱茶吧!也許能帶給你們之間,更加親密的感受。
- 註1:安斯沃斯因為老公工作的關係來到英國,並在報紙上看到鮑比徵召實驗助理的廣告,因此和鮑比共事了三年;後來,安斯沃斯隨著先生來到了烏干達,並在那邊有了許多田野調查的經驗,也成就了她後來設計出陌生情境測驗的養分。
延伸閱讀
- 鄭谷苑(譯)(2004)。愛在暴力公園(原作者:Deborah Blum)。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2002)
- 趙丕慧(譯)(2018)。為什麼我們會這麼想、那樣做?(原作者:John Bargh)。台北:平安叢書。(原著出版年: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