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鼓勵創新?或許只是說說而已

科學松鼠會_96
・2012/02/20 ・2037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17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作者 Lithium

你也許曾被蘋果前CEO 賈伯斯(Steve Jobs)在史丹佛大學的演講中所鼓舞:「你們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浪費在重複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條束縛——那說明你活在別人設定的條條框框裡。」人們推崇創新嗎?答案似乎是肯定的。IBM商業價值研究院的一項涵蓋1500名CEO的調查顯示,他們認為在未來成功組織中最重要的領導能力,正是「創造力」[1]。

但現實卻給出了近乎矛盾的答案。許多偉大的創意,都曾遭受過同時代人的嘲笑與擯棄。相信你也曾有過費盡口舌展現創意,卻被他人無情否定的經歷。這到底是因為創意本身不靠譜,還是人們對於創新的態度,本就表裡不一?

不確定讓人們排斥創新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珍妮弗•穆勒(Jennifer Mueller)等人,發現人們有一種反創新的傾向[2]。他們設計了兩個實驗。在第一個實驗中,參與者被分為兩組,其中一組能獲得隨機的獎金。這種方式被證明能喚起這部分參與者一種不確定的感覺。而在第二個實驗中,兩組參與者首先分別撰寫一篇小短文,來支持觀點「對於每個問題,有多種正確的解決方式」或「只有一種正確的解決方式」。研究者認為,第二種觀點能激發參與者去主動減少不確定的感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兩個實驗中,研究者除了直接詢問參與者對於創新和實用的態度,還採用了一種「內隱聯想測驗」的方法,挖掘參與者自己可能也沒有察覺到的潛在想法。參與者要按要求將表示創新(如新奇的、原創的)、實用(如有用的、建設性的)、好(如彩虹、陽光)、壞(如嘔吐、醜陋)的這四種詞分到屏幕上呈現的詞對中。通過比較他們將詞分到「創新/好」、「創新/壞」、「實用/好」、「實用/壞」這四種詞對的反應速度,就可判斷他們對於創新和實用的潛在態度。

【圖說】如果參與者潛意識地認為創新好而實用壞(和左邊螢幕呈現的兩個詞對「兼容」,和右邊正好相反),那麼他在左邊情況下的分詞速度就會更快,在右邊則慢。 結果顯示,面對創新,人們常常口是心非。直接詢問參與者,並不能看出他們對創新或實用有什麼偏好。但內隱聯想測試卻表明,當人們體會到沒把握的感覺,或是想要減少不確定性的時候,就會下意識地排斥創新而傾向實用。 類似於種族、性別或年齡歧視,人們對於創新這種意味著變革、風險和不穩定的事物,也有內在的偏見。這種偏見儘管難以察覺,卻會讓人們對新想法或新產品產生抗拒。在第二個實驗中,那些想要減少不確定性的參與者,對某個具體創意(如採用奈米技術自動調整材料厚度的跑步鞋)的創新性評價更低。

創新,抵不過實用

在心理學研究中,創新常常在實用面前敗下陣來。在格羅寧根大學的一項研究中[3],參與者既要從原創性和可行性兩方面對50條改進心理系教學的建議做出評價,還要從中選出四個「最具創意」或是「最好」的主意。分析發現,那些考慮「最具創意」的參與者,其選擇遵循著原創性的標準。但需要選擇「最好的」建議的人,卻更加關注主意的可行性。所以,當在實際做決定時,人們還是著眼在計劃的實用價值,而並未將創意作為考核標準。

這種對於創新的偏見,甚至在一向標榜培養「創造性思維」的課堂中也不例外。美國聯邦學院的一項調查讓老師們評價他們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學生品質[4]。結果那些被認為代表創造力的特點,諸如「堅決的」「愛冒險的」「個人主義的」,並不受老師歡迎。相反,代表著實際傾向的品質,如「實際的」「容忍的」「善解人意的」,卻是老師心目中的理想學生。俄勒岡大學的一項研究也發現,在課堂討論中,教師更喜歡那些與主題有關,而不是獨特的回答[5]。

創新,和挑戰共舞

當然,這樣的研究並沒有否認創新無可替代的價值。知道創新與生俱來的劣勢,踐行者反而更有可能武裝自己,說服他人接受自己的想法。當你在老闆或同事面前展現自己絞盡腦汁的創意卻得不到積極反饋,或在風險投資人面前口若懸河卻換來一個冷眼,也許情況沒那麼糟糕。聽眾可能只是沒有理解你的想法(1999年新浪在摩根斯坦利面前談到未來的戰略是建設「門戶網站」時,一位高層卻嘀咕:「他們要個門幹嗎」),他們排斥的僅僅是創新本身。既然創新常常抵不過實用,那麼詳實的計劃、可行的措施和具體的實踐,一定能為創意增分不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正如一位特立獨行的美國導演伍迪•艾倫(Woody Allen)所說:「如果你不是經常遇到挫折,這表明你做的事情沒有很大的創新性。」所以說,當你選擇創新的時候,也就選擇了一條充滿挑戰、險象環生的道路。創新不僅需要創造者的靈光乍現和奇思妙想,還需要他們運用毅力和技巧,去挑戰人們蘊含在潛意識中對創新的抗拒。

參考文獻
[1] What Chief Executives Really Want
[2] Mueller J S, Melwani S, Goncalo J A. (2011). The bias against creativity: Why people desire but reject creative ideas. From Cornell University,
[3] Rietzschel E, Nijstad B, Stroebe W. (2009). The selection of creative ideas after individual idea generation: Choosing between creativity and impact.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0(1-23).
[4] Westby E L, Dawson V L. (1995). Creativity: Asset or burden in the classroom?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8(1), 1-10.
[5] Beghetto R A. (2007). Does creativity have a place in classroom discussions? Prospective teachers’ response preferences. 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 2(1), 1-9.

原文發表於科學松鼠會

文章難易度
科學松鼠會_96
112 篇文章 ・ 6 位粉絲
科學松鼠會是中國一個致力於在大眾文化層面傳播科學的非營利機構,成立於2008年4月。松鼠會匯聚了當代最優秀的一批華語青年科學傳播者,旨在「剝開科學的堅果,幫助人們領略科學之美妙」。願景:讓科學流行起來;價值觀:嚴謹有容,獨立客觀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欺騙跟創造:只是一體兩面?
cleo
・2014/03/22 ・943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SR值 512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liar

新研究指出在測驗中謊報結果能讓我們跳脫傳統框架,因而在下個測驗中發揮更多的創造力。此研究發表於Psychological Science,,心理科學學會的期刊上。

「俗話說『規則就是用來打破的』,這就是創意表現及欺騙行為的根源」,主要研究人員哈佛大學商學院的Francesca Gino表示。「創意跟欺騙實際上都與打破規則有關。」

為了檢視欺騙及創意的關連,Gino與南加州大學馬歇爾商學院的同事Scott Wiltermuth,設計了一系列允許甚至鼓勵說謊人們說謊的實驗。

舉例來說,在第一項實驗中,實驗參與者必須在數字矩陣中找出同一行相加為10的兩個數字。參與者被告知依據找出數字的多寡,他們可以得到獎賞,且他們需要自行向研究人員報告測驗結果。這讓他們能夠謊報他們在測驗中的表現,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實際上研究人員能夠知道出他們在測驗中的表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接下來看似毫無關係的測驗中,參與者被要求根據三個單字(如:酸痛、肩膀、流汗)找出第四個與這三者有關的單字(如:感冒)。這個測驗需要發揮創造力來做「遠距聯想(remote associates) 」;遠距聯想常被用來測試創造力。

Gino跟Scott發現幾乎有59%的人在第一個實驗中謊報答題結果。而研究人員也發現,數字矩陣測試的欺騙行為似乎與創意思考有關-作弊的人較沒有作弊的人能做出更多遠距聯想。

後續的實驗進一步證明欺騙及創造力間的關連。結果顯示,根據不同的評斷方式,在先前實驗中說謊的實驗對象都表現出較高程度的創意思考。

其它的資料也顯示作弊會預示(prime)實驗對象可較不受規範,因而鼓勵了創造力的發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過去的研究把焦點放在可能導致不道德行為的因素。不久前的研究中,Gino發現鼓勵「跳出框架式思考」讓人們面臨與道德有關的難題時更有可能做出不誠實的決定。而這個實驗的重點在於欺騙行為的結果。

「某種程度上,這個關係被顛倒了」,Gino表示。「我們的實驗解釋了為何在現今社會中欺騙是如此普遍的可能原因。欺騙行為讓我們更有創造力,因此我們能找出理由為自己不道德的行為解釋,不斷跨過道德的界線。」

Gino跟Wiltermuth仍在觀察人們對創造力與欺騙混和的「創造性欺騙」有何反應。他們最初的研究指出,如果欺騙者能以極富創造性的方式欺騙的話,他們就不會被追究。

原文來源:美國心理科學協會-Dishonesty and Creativity: 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 [20 FEBRUARY 2014]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洗手能讓人更樂觀?
cleo
・2013/10/27 ・658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SR值 542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Washing-Hands

一項新的德國研究發現,像洗手這些簡單的清潔行為,可以幫助我們處理失敗及挫折。

科隆大學的Kai Kaspar博士檢視了人們歷經失敗後,清潔身體所產生的益處,及這個行為是否會讓人更樂觀。結果顯示,在試驗後進行洗手清潔行為的實驗對象,會比未洗手的人更加樂觀,但這行為也降低了他們之後對同領域試驗的表現。此研究刊登於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期刊。

此研究中,Kaspar將98個實驗對象分成三個組。在第一部分實驗,其中兩組的實驗對象,必須解決一項不可能解決的任務。在嘗試失敗後洗手及未洗手組都感到樂觀,並且認為他們在第二次試驗中會做得更好。然而其中洗過手的群體感到樂觀的程度,遠超過未洗手的群體。

一般的結果是樂觀會導致較好的表現,但在本實驗中卻得到相反的結果。沒洗手的人比洗過手的人表現更為優秀。而如果第三個群體的人沒有經歷過挫折,且只參加第二個試驗,洗過手的人的表現則會在水平之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Kaspar表示,從實驗結果看來,經歷失敗、挫折後的身體清潔,或許能夠消除負面感覺,但它同時也降低了在新的試驗中努力恢復「我是有能力的」的感知的動機。因此,身體清潔似乎能讓人以較佳的心態調適失敗。

專家們則相信這個研究能讓更多人注意,日常清潔是如何影響人類行為的心理層面。

資料來源:科隆大學
原文來源:Can Washing Your Hands Enhance Optimism?– PSYCH CENTERAL [25 OCTOBER 2013]

Hand Washing Makes You Happy 編按:請讓你的模擬市民經常洗澡、沐浴和洗手來保持清潔。開心度才會++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leo
49 篇文章 ・ 1 位粉絲
是個標準的文科生,最喜歡讀的卻是科學雜誌。一天可以問上十萬個為什麼。

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為什麼好點子總在恍神之後?
陸子鈞
・2012/06/11 ・886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SR值 497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總在沖澡、蹲馬桶、洗碗、騎車的時候想到好點子嗎?歷史上不乏靈光乍現的例子,從阿基米德、牛頓到愛因斯坦,都曾在思考別的事情時,卻想到另一個問題的好點子,不過心理學家一直不清楚這現象背後的原因。現在一項研究發現,單單只是休息不會帶來靈感,靈感反倒出現在我們從事能容許恍神的活動時。

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Barbara)的心理學家班傑明貝爾德(Benjamin Baird)和強納森修勒(Jonathan Schooler)所主持的研究團隊,找來145位大學生作為受測者,要在兩分鐘內完成兩個「不尋常用途任務」,例如列出生活周遭常見的物品–像是牙籤、衣架、磚塊…等–的不尋常使用方式,愈多愈好。

結束後,接下來的十二分鐘內,受測者被分成四組,第一組休息,第二組必須進行耗費腦力的活動,第三組則是從事較不費心力,可以恍神(mind-wandering)的活動,最後一組沒有休息。所有的受測者接著繼續列下生活用品的不尋常用途,這次則要完成4個任務,但其中兩個跟先前重複。

在第二次的測驗中,那些曾從事能恍神的活動的受測者,在先前已經進行過的兩個任務上,平均比第一次嘗試時改善了41%,也就是多回答了41%的不尋常用途;相反地,另外三組的受測者在第二次測驗中則沒有進步。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從事能恍神活動的受測者,在第二次測驗時遇到的另外兩個新任務的表現,並沒有比其他受測者更好,貝爾德提到:「這意味著『恍神』只有當問題已經被心智咀嚼過後才有幫助,並不能普遍性地增加解決創意解題能力。」除了證實單單只有「休息」並不能幫助創意思考外,貝爾德的研究也解釋心理學上的大謎題之一:「為什麼我們的注意力會飄走(zone out)?」

從演化的角度來看,恍神會帶來不良後果,降低人的生理表現,也曾被視為不正常的現象。然而這項研究則發現進入恍神狀態時,卻有助於解決複雜的問題,或許恍神曾經幫助人類以創意解法應付生存攸關的問題。費城 Drexel 大學的心理學家 John Kounios 認為:「恍神如此普遍且常見,很有可能是因為此機制被演化所選擇,但我們在下結論之前,還得查清楚這是否由基因決定」

資料來源:Nature News: Why great ideas come when you aren’t trying [21 May 2012]

陸子鈞
294 篇文章 ・ 4 位粉絲
Z編|台灣大學昆蟲所畢業,興趣廣泛,自認和貓一樣兼具宅氣和無窮的好奇心。喜歡在早上喝咖啡配RSS,克制不了跟別人分享生物故事的衝動,就連吃飯也會忍不住將桌上的食物作生物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