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0

文字

分享

1
1
0

有放屁理論這種東西?我聽你在放屁!──《一次讀懂哲學經典》

時報出版_96
・2019/11/07 ・2922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537 ・八年級

  • 作者/湯姆.巴特勒-鮑登(Tom Butler-Bowdon);譯者/王曼璇

在《一次讀懂哲學經典》這本書中,作者湯姆•巴特勒-鮑登想要透過五十本哲學經典,帶領讀者認識哲學世界中啟發不同世代人們的各種觀點和思想。本文中我們轉載了關於《鬼扯連篇》的介紹。

二〇〇五年,一本只有六十七頁的書意外躍上暢銷書之列,它似乎挖掘出美國及英國發動第二次波斯灣戰爭中大眾對此的恐慌,而它的訊息也在特定事件之外得到共鳴。

哈里.法蘭克福,一名普林斯頓大學的道德哲學教授說,我們周遭圍繞著屁話,但我們看不出這是什麼,所以我們需要一個放屁理論。

放屁與欺騙哪裡不一樣?

法蘭克福問,是否放屁就和「鬼扯」一樣。

一九八五年馬克斯.布萊克(Max Black)所著之《鬼扯連篇》(The prevalence of Humbug),定義鬼扯是「欺騙的錯誤陳述,欺騙的成分較少,主要是裝腔作勢的話語或舉動,大多是某人自己的想法、感覺、態度。」

放屁與鬼扯相似,都是故意誤導的企圖,但沒有徹底的謊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放屁也是一種裝腔作勢,是有意識地扭曲人看清情勢的錯誤陳述。

因此,鬼扯與放屁都是意圖創造我正在思考或相信某事的印象,即使我沒有站出來實際地說出口。在這個差距中,即使我沒有說謊,不信任感也會出現。鬼扯的主要目的不是透過改變「事實」,創造不同的現實,而是讓別人對說話者有不同的看法。

舉例來說,大型政治演說的目的不是述說世界實際的樣貌,真正的目的是讓演說者看起來就像個愛國、高尚的人,甚至是道德捍衛者。

法蘭克福的結論是,鬼扯並沒有捕捉到放屁的真正本質。他引用美國詩人朗費羅(Longfellow)的詩句解釋:「藝術的往昔時光/工匠無不細心雕琢/每分每秒無微不至/因為上帝無所不在」,一個固守舊風的工匠不會做出讓人印象深刻的事?恰恰相反,他們會確保每個細節都是精確的,沒有人可以找出他們工作的痕跡。反之,粗製濫造的物品都是放屁,過程中沒有顧慮到時間、工匠、照護的細節,一切都希望得到短期效應,只有製造者因此受惠,品質和耐久性都不在考量之內。

圖/GIPHY

法蘭克福提到一段費妮雅.帕斯卡(Fania Pascal)與他的朋友維根斯坦的回憶,費妮雅在醫院進行扁桃腺手術時,維根斯坦打電話給她,她對維根斯坦說,手術後她覺得自己就像「被車輾過的狗」,維根斯坦不以為然地說:「妳根本不知道被車輾過的狗是什麼感覺。」維根斯坦的重點並不是狗的感覺,而是一個語言分析學者認為帕斯卡並沒有善用語言,她既沒有好好地陳述自己的感覺,也不能知道狗的感覺。雖然維根斯坦的反應的確太大,法蘭克福卻運用這個故事,更新他的放屁定義:這不是單純徹底的謊言,經常也不是謊言,而是不關心事物是否為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騙子跟屁話藝術家的不同在「公牛時段」中(一群男人聚在一起談論女人、政治、運動或車子等等),目的並不是為了揭露或陳述任何偉大的真理,談論這些只是為了開心,就像這個動詞「說屁話」,可以只是顯露一個人個性的方式(遠離對某個主題下結論或承諾的世界)。這或許是個聰明的方法,然而,這種自我意識的桌邊對談,沒有人關心真理,就成為一個人存在的方式。想要好好地生活,我們就需要真相,有些人光說不練時,我們就會被激怒。

圖/GIPHY

法蘭克福說:「說謊是極端專注的行為。」這種行為可與工藝元素相關,因為我們必須對所知的事實及公認的道德創造不信任。因此,騙子「為了發明謊言,讓我們認為他知道的是真相」。

反之,一個人想要在生活中透過說屁話的方式擁有更多的自由,他們不需要根據事實編造謊言,比起「建構一個故事」,他們說出來的話甚至不需要與事實或虛構有關。他們有更多的創造力,比較恰當的比喻是藝術,而不是工藝。屁話藝術家不需扭曲或改變事實,因為他們支持或證明自己要做的事,以自己的方式編撰自己,成為自己的主人,不像騙子或誠實的人,說屁話的人一點都不關心事實,事實只有在能幫助他們「逃脫懲罰」時才變得重要。有鑑於此,法蘭克福說:「比起謊言,屁話才是真實的最大敵人。」

哪來這麼多屁話啊?

法蘭克福承認,我們無法說現在的屁話是否比以前多,但肯定的是現在的屁話「不可否認地多」。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許多人被迫談論所知不多的事。民主政體中,我們被期待對各種政治議題有自己的意見,所以我們建議大家避免說「不知道」。此外,我們活在相對的世界中,可以辨別及孤立真理的信念本身就很可疑,揭露什麼是正確的理想,已被真誠的理想取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個人已不是將尋求一般世界的精確表達為首要目標,反而轉為嘗試提供自己的誠實表述,確信現實沒有與生俱來的天性,人們希望辨別事物的真相,而致力於讓自己的本性成為真實。」

雖然法蘭克福並沒有提到他,但我們可以說這種特殊的廢話起源於哲學家蒙田,蒙田非常坦然地說,事實上他對世界所知甚少,所以只好回頭檢視他確實知道的事物:自己。法蘭克福指出這個觀點中的瑕疵:我們不能一邊說我們有對自己正確、真實的觀點,同時又說其他事情沒什麼可說的。反之,我們是越了解這個世界,越可能揭露自身的真相。

圖/Pixabay

總評

謊言會讓人震驚或驚呼,但我們會接受它,畢竟它與人類的本性一致。然而屁話,特別是它從個體擴展到組織、政府,就是不正當的行為,是人性的腐敗。拒絕「真理的權威」,接受販售或編織故事會導致如希特勒、柬埔寨共產主義者波布(Pol Pots)這類狂人崛起,他們渲染歷史,讓它看起來如此迷人,因而吸引百萬追隨者。

屁話很重要,所以才發展為放屁論,法蘭克福為哲學做出重大貢獻。當然,也有人以別種方式寫作這類主題:例如說,哲學家沙特給我們「本真性」概念,但這是另一本冗長、艱澀的書中提到的概念。如果有更多哲學家可以用通俗的用語,寫一本非常簡潔的書,例如《放屁》,他們對一般人的影響力必會增加許多。

哈里.法蘭克福出版的著作《放屁》。圖/時報出版

哲學家──哈里.法蘭克福

哈里.法蘭克福 (Harry Frankfurt)。圖/Wikimedia Commons, CC BY 3.0

法蘭克福出生於一九二九年,一九五四年在約翰.霍普斯金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取得博士學位。先在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洛克菲勒大學(Rockefeller University)任教,後在普林斯頓大學取得教職,在該校擔任道德哲學教授直到二〇〇二年。他的學術興趣領域包括笛卡爾哲學中的理性及真理、自由意志決定論議題(特別是對道德責任的暗示)、同理心及愛。其他著作包括一九八八年《事關己者》(The Importance of What We Care About)、二〇〇四年《愛的理由》(The Reasons of Love)、二〇〇六年《真話》(On Truth)、二〇〇六年《認真待己、好好做人》(Taking Ourselves Seriously and Getting It Right)。《放屁》最早出版於一九八六年文學季刊《拉里坦》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摘自《一次讀懂哲學經典》,2019 年 6 月,時報出版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1
時報出版_96
174 篇文章 ・ 34 位粉絲
出版品包括文學、人文社科、商業、生活、科普、漫畫、趨勢、心理勵志等,活躍於書市中,累積出版品五千多種,獲得國內外專家讀者、各種獎項的肯定,打造出無數的暢銷傳奇及和重量級作者,在台灣引爆一波波的閱讀議題及風潮。

0

7
3

文字

分享

0
7
3
聚餐的夢魘:飯前咕嚕咕嚕,吃飽後就狂拉屎、打嗝和放屁?我的身體到底在幹嘛!——《了不起的人體:如此精妙,如此有趣,說不定還能救你一命》
如何出版
・2022/07/25 ・1967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放屁和打嗝居然有共同點?

為什麼放屁會臭?因為大腸裡的細菌分解食物,產生硫醇和硫化氫等臭味氣體。硫化氫被形容是「有如臭雞蛋」,這也是溫泉飄著臭味的原因。對於細菌來說,這種作用是生存的必要活動。

有了這方面的常識,很容易會誤以為「屁是腸子裡產生氣體」,但並非如此,屁大半是從嘴巴吃進去的空氣。

我們在吃東西的時候,會把空氣一起吃進肚子。進入胃的空氣,一部分會逆流從嘴巴排出,一般稱之為「打嗝」,醫學上稱之為「噯(ㄞˋ)氣」;剩下的空氣就和食物一起到小腸,藉由腸蠕動不斷往下,最後連同大腸內的臭味氣體一起從肛門排出,這就是屁。

空氣就和食物一起到小腸、大腸,最後連同大腸內的臭味氣體一起從肛門排出,這就是屁。圖/Pixabay

吃東西又急又快,就很容易吃進空氣。吃下去的空氣量多,當然打嗝和放屁的次數也會增加。雖說如此,進食時也不可能完全都不吃進空氣。

進行腹部斷層掃描時,每個人的腸道裡一定都有空氣。量的多寡因人而異,有人多、有人少。但是以健康的人來說,腸道內完全拍不到空氣是不可能的。不管吃東西時多慎重,一定會吃到空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肚子咕嚕咕嚕叫不一定是肚子餓?

空腹時肚子會叫,大家一定都會有這樣的經驗。但是其實不限於空腹,肚子其實經常會「叫」。證據就是拿聽診器聽腹部的時候,只要是健康的人,聽起來都會咕嚕作響。我們覺得「肚子在叫」時,是只有「聲音大到不用聽診器也聽得到」。

只要是健康的人,用聽診器聽腹部的時候,聽起來都會咕嚕作響。圖/Pexels

肚子的聲音主要是腸道(大腸和小腸)搬運食物所發出的聲音。腸子隨時都在蠕動,但主要還是有二種模式,一是空腹時的「空腹期收縮」,另一種是進食後的「進食期收縮」。

腸道的收縮力在空腹時更大,從胃、十二指腸開始的收縮會一路傳到小腸末端,這是為了要讓腸道內殘留的胃液和腸液往下游送出,為下一餐做準備。這也是為什麼空腹時比較容易聽到腹鳴的理由。

當然,在肚子不餓時也可以聽到腹鳴,這是腸道不斷在運動的緣故,不需要大驚小怪。腸道運動活潑,代表很健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進行腹部手術的時候,打開腹部就會直接看到腸子,此時腸道蠕動聲真是非同小可。平常都是隔著腹部聽到的聲音,沒有遮蔽物後變大聲很正常,而且是整個手術室都聽得到的大音量。

大家可能認為聽診器都是拿來聽胸部,但像我這樣的消化器官專科醫師,拿聽診器來聽肚子的機會更多。

食物又不會偷跑,為什麼總是「剛吃飽」就想大便?

吃完飯後沒多久一定會有便意,你也有這種經驗嗎?

很多人都是在家吃了早餐後,上完大號才去上班。但應該也有本來沒有便意所以直接出門,結果走著走著卻便意襲來而後悔不已的經驗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午餐後也一樣。我經營的醫療資訊網站有解說排便相關的文章,點閱率非常明顯的集中在平日中午十二點到下午一點的時候。這個時間帶排便的人很多,想當然耳搜尋「腹瀉」、「血便」也會增加。

平日中午十二點到下午一點的時候,關鍵字搜尋「排便」、「腹瀉」、「血便」的數量都會增加。圖/Pixabay

「用餐後就想大便」乍看之下理所當然,但仔細想想卻很不可思議,因為食物不可能那麼快就變成糞便。

慢慢地消化,經過腸道運動往下運送,也要一到兩天才會排出糞便,不可能像削鉛筆機那樣,把積存在腸道內的糞便推出去。

如前所述,食物會在胃裡稍作停留,然後才徐徐進入十二指腸。也就是說進食後感到便意而去上廁所的時間點,食物大部分還在胃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麼為什麼進食後會有便意?事實上是因為「食物進入胃部會促進大腸蠕動」,這稱為「胃結腸反射」,也就是吃東西的時候,大腸內積留的糞便就會反射性地往下運送,所以會感到便意。

當然,這還是會有個體差。平常便祕的人可能會想,如果能這麼容易有便意就好了。每個人對胃結腸反射的反應不盡相同。

——本文摘自《了不起的人體:如此精妙,如此有趣,說不定還能救你一命》,2022 年 7 月,如何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2

5
0

文字

分享

2
5
0
你的鄰居可以信任嗎?鳥類的防騙守則!
羅夏_96
・2021/07/01 ・2833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們都不喜歡被欺騙,因為被騙除了心理上覺得受傷外,時常會伴隨著一些利益損失。個人被騙還算小事,一旦欺騙的狀況普遍在社會中出現,就會嚴重破壞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合作,進而影響到整個社會的穩定。因此人類社會發展出不少辨識與對抗欺騙者的手段,當然這個過程中,騙子也不斷發展出各種應對方法。但除了人類,動物之間也會為了自身利益進行欺騙。那牠們是如何對抗欺騙呢?近期發表在 Science Advances 上的研究就揭示了其中一種方法1

圖/Giphy

溝通與欺騙

聲音做為動物訊息溝通的一種方式,方便又快速,但這種方式也很容易被騙子利用。例如科學家們就發現,一些靈長類和鳥類會藉由發出假的警告聲來讓同類生物誤以為危險接近,進而離開該地區。這時,這些騙子就能獨享該地區的資源。

這種假的警告聲在同種生物間的欺騙效果非常有效,因為忽視警告聲的代價非常高。如果為了對抗騙子而選擇忽視警告聲,那一旦遇上真的危險很快就 GG 了,因此野生動物多半不會忽略任何警告聲。

那有甚麼辦法能對抗這種欺騙呢?以人類為例,如果有人重複欺騙行為,我們就會記住該人不值得信任,並且將的他的壞名聲告訴團體中的其他人,這樣其他人就知道他不可信任。另一種方式是施行懲罰,一旦發現欺騙的人我們便給予懲罰,讓他不敢再犯的同時,警告其他人最好也不要騙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Giphy

但上述的這兩種方式並不太適合野生動物使用。首先你要被騙好幾次才能記住這個騙子不能相信。另外在懲罰騙子時,搞不好對方會反抗,你也會受傷。不論哪種方式,對生活在自然的野生動物來說,成本都頗高。

那怎樣的方式既能防止騙子,成本又最低呢?來自德國康斯坦茨大學與荷蘭瓦赫寧恩大學的研究者,根據對北噪鴉的研究,發現一種有效的方式1

北噪鴉的生活模式

北噪鴉 (Perisoreus infaustus) 是生活在歐亞大陸北部的鳥類,牠們偏好小型團體生活(通常由一對生育者和最多五隻其他北噪鴉組成),一個北噪鴉團體通常會生活在一個範圍為 0.5 – 1 平方公里的領地中,而這個領地對於提供團體成員食物資源非常重要。因此北噪鴉有著很強的領地意識,一旦有其他非團體的北噪鴉侵入領地,領地內的北噪鴉便會發起進攻,以肢體衝突的方式把入侵者趕走。

北噪鴉。圖/Wikipedia

北噪鴉的主要天敵為老鷹,當團體內的成員在領地內發現老鷹接近,牠們便會發出警告聲,讓領地內的其他同伴趕緊去避難。然而,這種保命用的警告聲正是騙子可以利用的機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北噪鴉的鄰居也會發出警告聲來示意老鷹的接近,不過有時這並非善意的警告。這些鄰居的警告聲有時是為了欺騙領地內的團體成員,讓牠們誤以為老鷹接近,藉此讓團體成員離開去避難。而這時,這些騙子便能不費吹灰之力的入侵該領地,獨享食物資源。

正如前文所提到,忽略任何警告聲對動物來說都很危險,畢竟有時候鄰居發出的警告確實是真的。那北噪鴉究竟該如何對抗這種欺騙行為呢?這也是研究團隊所好奇的問題。

北噪鴉的防騙守則:只相信自己人!

為了觀察北噪鴉如何避免被騙,研究團隊設計了實驗。實驗進行前,研究人員會先錄製北噪鴉的警告聲,而這些警告聲有三個來源:自己團體內的前成員、領地附近的鄰居、從未遇過的陌生北噪鴉。

圖/Wikipedia

接著研究團隊會設置一個誘食器,吸引成年的北噪鴉單獨前來。研究團隊同時會在誘食器附近架設攝影機和喇叭,藉此來觀察北噪鴉在聽到不同來源的警告聲後,會有怎樣的反應與行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究團隊首先發現,只要北噪鴉聽到警告聲,都會離開誘食器。這符合前面所說的,野生動物不會忽略任何警告聲。雖然北噪鴉聽到警告聲都會離開誘食器,但根據警告聲的來源不同,北噪鴉的反應時間也不同。

當警告聲來自團體內的前成員,北噪鴉立刻就會離開誘食器;若警告聲是來自鄰居或陌生個體,北噪鴉則會稍微觀望一下再離開。這顯示北噪鴉似乎比較相信社會關係比較近的個體所發出的警告聲。為了驗證這個想法,研究團隊又進行下一個實驗。

這次他們測試北噪鴉在聽到警告聲離開誘食器後,會花多久時間才回來,而這個實驗的結果和上面的實驗完全相反。當北噪鴉聽到鄰居或陌生個體的警告聲而離開後,很快就會回到誘食器上;但如果是聽到團體內前成員的警告聲,則會花更多時間觀察,然後才會回到誘食器上。

綜合以上的結果,研究團隊認為北噪鴉確實有對抗欺騙手段的簡易方法:只相信社會關係較近的個體,也就是「自己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究團隊進行的測試示意圖,觀察北噪鴉聽到不同來源的警告聲時會有怎樣的反應。圖/參考資料1

方言的形成

這個結果讓研究人員確認了,北噪鴉能辨識並長期記住團隊成員(包含離開團體 2 ~ 3 年的前成員)的警告聲。根據聲紋測試,不同來源的警告聲確實有所不同,但北噪鴉究竟是如何辨識這些差異、又是在生長過程中的何時記住這些差異,仍有待研究。

另外這個實驗也證實了,光有熟悉不足以產生信任。北噪鴉每天都會接觸到鄰居,對鄰居們是非常熟悉的。但是聽到鄰居警告聲的反應,竟然和聽到陌生個體的反應幾乎是一樣的。為甚麼呢?因為鄰居為了獲取資源,施行欺騙的機率較高,但北噪鴉又不能忽視任何警告聲,所以成本最低的防詐騙方式,就是只信任同團體成員所發出的警告,並對該警告予以高度重視。

圖/Giphy

研究團隊認為這個方式和人類有相似之處,想想在我們的生活中,比起每天都遇到的鄰居,我們更願意相信和自己同團體的人(這邊的團體不只有親緣關係,宗教信仰、社團活動也都是)。而為了避免被欺騙,團體也會發展出專屬語言來對抗,而方言就是一種專屬語言。方言顯示了人類語言的多樣性,團體也可用方言來識別自己人,因此研究團隊認為形成方言的底層動力,很大機率就是為了對抗騙子所產生的。

雖然這個想法有一定的道理,不過要驗證這個想法,就需要生物、社會、人類和語言學家共同研究,才能一窺其中的可能了。雖然方言的形成仍有待研究,但這篇研究所揭示的簡易防詐騙手段,即使在複雜的人類社會中,似乎也是一個實用且成本低的好方法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資料

  1. Cunha FCR, Griesser M. Who do you trust? Wild birds use social knowledge to avoid being deceived. Sci Adv. 2021 May 28;7(22):eaba2862.
所有討論 2
羅夏_96
52 篇文章 ・ 821 位粉絲
同樣的墨跡,每個人都看到不同的意象,也都呈現不同心理狀態。人生也是如此,沒有一人會體驗和看到一樣的事物。因此分享我認為有趣、有價值的科學文章也許能給他人新的靈感和體悟

0

1
1

文字

分享

0
1
1
現代女性養成的界線與迷思有哪些?──《一次讀懂哲學經典》
時報出版_96
・2019/11/06 ・2510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61 ・九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一次讀懂哲學經典》這本書中,作者湯姆•巴特勒-鮑登想要透過五十本哲學經典,帶領讀者認識哲學世界中啟發不同世代人們的各種觀點和思想。本文中我們轉載了關於膾炙人口的女性主義《第二性》(Le Deuxième sex)的段落。

女人是如何「成為」女人?

第二卷中寫著波娃的名言:「我們並非生為女人,而是成為女人。」

童年時期,性別沒有太明顯的差異。差異性始於男孩,他們被灌輸身為男性的優越感,以及準備踏上英雄之路時會遇到的困難。大人們灌輸男孩,身為男性有多值得驕傲,女孩身為女性卻沒有受到同等待遇,從小開始塑造性別差異:男孩就像玩遊戲,女孩就是一連串丟臉、不方便的過程。即使女孩沒有「陰莖嫉妒」(penis envy)1,性別特徵仍然顯而易見地幫助男孩辨清身分,進而自我轉變,而女孩卻是透過洋娃娃來自我轉變。

波娃說,真的沒有「母性天生」這回事,而是女孩玩洋娃娃時,知道如何照顧小孩,這個責任才落在母親身上,「因此,她牢牢記住了她的職責何在」。

隨著她日漸成熟,女孩發現身為母親沒有特權,男性依舊掌握著世界,這個啟示使她了解父親有著「神祕的威望」。當性別意識崛起,男孩變得好鬥、貪婪,反之女孩通常只能「等待」(她只能等待男人)。從遠古時代,女性期盼男性帶來滿足及幫助她們停止等待,所以開始學習如何取悅男性,即使放棄自己的權力與獨立也在所不惜。

「等待」是女生的唯一選擇嗎?圖/Pixabay

波娃說,女性的角色是由她的處境而塑造,女性不在社會上獨立生存,而是成為男性掌管並定義的一個族群,任何由男性創立的俱樂部或社會組織都被賦予男性宇宙觀的框架。波娃指出:「許多女性被指責的過錯,包括平庸、怠惰、輕浮、奴性,都只是傳達了他們的眼界有多封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女神豐乳肥臀、九頭身材?關於女性的迷思

女性鮮少將自己當作主角,也沒有很多像希臘神話中海克力斯或普羅米修斯的女性神話,女性的神話角色總是配角,而她們夢想著男人們的夢想。男性創造很多女性的迷思,所有迷思都不斷地製造女性是次要的印象,否認他們也是從女性子宮裡出生的事實,也否認男性難逃死亡的命運,而出生必定會迎接死亡到來,女性起而譴責男性過於張狂。

女性若使男性著迷,可能被視為女巫或妖魔,男性都對女性又懼又愛,他們喜歡只屬於他們的女人,同時又畏懼身為「他者」的女人,他希望讓這個「他者」變成自己的。跟男性一樣,女性生來具備精神及心智,但「她屬於自然,以仲裁者的方式出現,在個體和宇宙中斡旋。」基督教淨化了女性,賦予女性美麗、溫暖、親切及有憐憫心又溫柔的角色,她不再具體,神祕的形象更深植人心。女性是男性的繆思女神,也是評斷事業價值的裁判,她是必須贏得的獎項,也是包裹所有夢想的夢想。往好的一面來說,女性總是可以激勵男性超越自己的極限。

古羅馬神話中的維納斯,是美麗與愛的象徵。圖/Pixabay

總評

波娃會如何看待今日的性別問題?尤其在越來越富裕及自由的世代,許多女性認為《第二性》已經過時了,因為平等已然落實,或者說,至少平等差距是可以靠溝通得來,女性的未來和男性的未來一樣可期。但是,很多國家仍然有厭惡女性、性別歧視的內容被列入法律,同時也表現在國家風俗之中,波娃的書仍然有潛在的力量,能揭露許多男性的真正動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部書被批評談論太多軼聞和循環論證,並不是一部「適當」的哲學著作,但可將其視為一種右腦型、追求系統化的男性哲學家對作者的性別攻擊。確實,波娃經常被忽視她是一位哲學家,因為多數男性企圖證實她的觀點,但最終只能寫下學科史,這並不意外,因為他們總是先關注男性的貢獻。

許多波娃的主張都被科學趕上,事實上我們的性別欄並不是空白的,我們生來就有男性或女性的行為傾向,但不是事實的全貌,我們只能透過了解生物上的差異,以降低對女性的限制。我們對自己的身體和大腦了解得越多,就越能抵抗生物注定的命運。

人體生理還有許多秘密,值得我們去探索和了解。圖/Pixabay

如果你身為女性,閱讀這部書能幫助你了解近六十年來女性的進程;如果你身為男性,就越能了解,即使到了今日,女性所處的世界仍與男性有著些微的差距。


關於哲學家西蒙.波娃

西蒙.波娃 (Simone de Beauvoir)。圖/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3.0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波娃一九〇八年出生於巴黎,她的父親是一名法律祕書,母親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將波娃送到頗負盛名的修道院學校讀書。童年時波娃非常虔誠,並考慮成為一名修女,但十四歲開始她變成無神論者。

波娃在索邦學習哲學,以研究萊布尼茲作為畢業論文,在全國會考中得到僅次於沙特的好成績,也是史上最年輕通過會考的人。而她與沙特的關係促成第一本小說,一九四三年《女客》(She Came to Stay)的誕生。

波娃在魯昂的高乃伊中學教授哲學,她的摯友女性主義者柯麗特.歐翠(Colette Audry)也在同一所學校教書。一九四七年波娃受法國政府安排前往美國,為當地的大學演講當代法國文學,同年寫下另一本重要著作《述模稜兩可的道德》(The Ethics of Ambiguity)。波娃遊歷許多國家,寫下的旅行日記,包括中國、義大利、美國這些她多次造訪的國家。

波娃住在沙特巴黎住家不遠處,沙特去世後她寫了《再見沙特》一書,回顧與沙特最後幾年的時光。波娃一直持續在寫作及參與社會活動,直到一九八六年逝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註解:

  1. 心理學裡性心理發展期的假定,女孩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對男孩的生理條件感到嫉妒,而渴望成為男性的性別困擾。編按:penis envy 亦翻譯為「陽具欽羨」。

——本文摘自《一次讀懂哲學經典》,2019 年 6 月,時報出版

 

 

時報出版_96
174 篇文章 ・ 34 位粉絲
出版品包括文學、人文社科、商業、生活、科普、漫畫、趨勢、心理勵志等,活躍於書市中,累積出版品五千多種,獲得國內外專家讀者、各種獎項的肯定,打造出無數的暢銷傳奇及和重量級作者,在台灣引爆一波波的閱讀議題及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