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科愛看書】我們的性別,到底是如何決定的?由天氣、運氣還是神的旨意?多年以來,我們漸漸知道性別背後的科學根據,然而,仍然有太多未知是我們不曾發現的。跟著《變身妮可》一起走過跨性別女孩與她家庭的成長之路,相信在這條路上,唯有更多的理解方能帶來尊重及包容。
獨特的秘密,就藏在大腦裡
因為各種研究蓬勃發展,性別科學家最近終於得以建立同性戀的基因與神經學理論基礎,舉例來說,根據研究發現,當一位婦女在懷孕初期受到壓力,相對於沒有受到壓力的婦女,她生出的兒子是男同志的機率較高。理由是:感受到壓力的孕婦會釋放出雄烯二酮(androstenedione),雖然類似睪酮,但事實上效果較弱。這種因為壓力產生的荷爾蒙打亂了睪酮釋放入胎兒大腦的時機與份量,也干擾了大腦性傾向區塊的發展。
但跨性別者的生理證據在哪裡?1990 年代中期,許多人研究了跨性別者死後的腦解剖結構,發現男性與女性的根本差異起始於情緒中心「杏仁核」,杏仁核會發送訊息到下視丘,也就是身體所需各式荷爾蒙的指揮中心。這個被稱為終核紋(bed nucleus of the stria terminalis,BNST)的中心區主要負責「性」與「焦慮」反應,平均而言,男性的尺寸是女性的兩倍。因此,跨性別女(外表擁有男性解剖學結構,但一輩子都擁有女性性別認同)腦中的 BNST 相對男性而言尺寸較小,反而跟擁有女性內外生殖器官的人相同。
有趣的是,無論個體是否接受性別重建手術或荷爾蒙治療,這種差異都不會改變。同樣的,科學家解剖接受大量女性化雌激素治療的睪丸癌患者大腦時,也發現這類男性的 BNST 並不會萎縮。
2008 年,澳洲研究者發現了跨性別女的基因變異:他們的男性性荷爾蒙「睪酮」的受體基因比順性別男性還要長,因此身處子宮時指示吸收男性荷爾蒙的效益較低,導致大腦較為「女性化」。以下視丘的神經元數量與尺寸為例,男跨女與女性相似,女跨男則與男性相似。另外,大腦深處組成基底核(basal ganglia)的一個結構名叫殼核(putamen),其尺寸差異也和性別認同相符,不一定對應生理性別狀態。
大腦與生理,截然不同兩件事
針對性別認同是基於大腦而非生理結構,我們還能找出更多證據,例如陰莖癌患者會被迫移除陰莖,根據研究,其中有 60% 的人會在原本有陰莖的地方出現痛覺,就像那些切掉四肢後有幻肢傾向的人,然而如果選擇性別重建手術,即便陰莖被移除後重造為陰道和陰蒂,卻從未出現這類「幻想陰莖」的案例。
既然從不覺得自己擁有,當然也不會感覺失去。「我是個女孩,」妮可總是說,「我不認為自己可以變成一個男孩。」她不認為自己能變成男孩,因為從來不覺得自己是男孩,同樣地,喬拿斯也從來不覺得擁有一個弟弟,因為他所認識的懷特,也就是現在的妮可,在他看來始終都是妹妹。凱莉跟韋恩常被這一切搞得昏頭轉向,但即便他們不瞭解,也無法改變事實真相。他們始終不瞭解,一對同卵雙胞胎既然擁有同樣的 DNA,最後的發展怎麼會如此不同。為什麼喬拿斯就不覺得自己是個女孩呢?
「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是一個相對新穎的研究領域,藉由外在修飾基因,也就是「開啟」或「關閉」特定基因,相關研界者希望探索介於「天生」與「教養」之間的無人之境──環境得以影響基因組成的過程。情況通常是這樣:當環境發生改變,有些基因會被活化,有些卻失去活性。
同卵雙胞胎可能擁有同樣基因組成,卻不擁有同樣分子開關,這些開關不只受到子宮外部影響──母親的行為、感受、飲食或抽菸習慣──也會受到子宮內部影響。同卵雙胞胎雖共用胎盤,但各自浮在不同的羊膜囊中,而且各有各的臍帶。科學家也發現,發展中的胚胎在子宮中的位置各有不同,各類荷爾蒙造成影響的程度也會有所差異。分子之間也會彼此影響,即便兩個胚胎距離很近,同卵雙胞胎受到的影響仍然不同,因此形成了各自獨特的藍圖。
性別二分?那只是過時而僵化的思維
即便在出生後,性別認同也不見得定案了。2015 年 3 月,馬里蘭醫學大學的研究指出,只要在新生母老鼠下視丘的視前區注射某種形式的睪酮,就能改變牠們的性別行為,雖然年齡已有數週,這些母鼠大腦仍成功被睪酮衍生物雄性化,且展現出公鼠的典型性行為。這些老鼠就生理而言是母鼠,繁殖行為卻類似公鼠,因此科學家相信,類睪酮物質的注射啟動了某種機制,使之前在子宮內曾失去活性的腦內基因再次活化。
無疑地,我們知道影響性別認同的變因橫跨了生物學到社會學等眾多領域,雖然待解決的問題仍很多,我們現在知道的是,基因與孕期後半的的荷爾蒙互作用會影響大腦發展,且其作用方式會對性別認同產生重大影響。一旦我們理解胎兒大腦的性分化發生在孕期後半,比性器發展還要晚,而且兩者皆得透過複雜的生理機制,那麼,性別認同的各種殊異顯然不該令人驚訝。
就算要說,這些殊異強化的也是性別認同絕非固定不變的思想,其實性別只是一個人自我認同的材料之一,對於某些人而言,自己是男是女並非像某些人而言是自我認同的主軸。研究顯示,即便是順性別者,對於性別認同的滿意程度也有所不同。性別殊異似乎是常態,而非例外,因此,認為性別截然二分,且將所有不符期待的性別行為病理化,其實只是一種根深蒂固的頑固思想。
表觀遺傳學也讓研究者開始質疑達爾文的性擇說──這項規律僅僅奠基於男╱女兩種性別,且強調所有人類特徵,包括性別,都是各物種為了適應環境而演化出的結果。因此,有些特定生理與心理特徵之所以出現,是為了創造出更多交配的可能性並增加生存機率。達爾文相信,兩性之分能夠幫助物種彼此競爭、增加生存率,也更能適應環境。根據他的理論,所有包括同性戀的性別變異都只是異常結果,因為無法交配,因此只會降低生存率。
然而自然本身的現象卻與此理論相衝突。生命一開始都是無性別的,超過百億年前,兩個細胞相遇,細胞核相撞後導致 DNA 交換,之後單細胞群體聚集一起後產生了兩棲類,之後是爬蟲類、哺乳類與人類。但所謂的雌雄兩性究竟是從何處起源?為了回答繁殖為何需要兩個有機體結合的問題,科學家發展出各種理論,但沒有確切答案。達爾文信徒相信,來自兩個有機體的染色體或許能造就多元基因組成,而表面上看來,所謂的多元性能提高生存率。不過這個性擇理論的問題在於:現實中有太多二元性別論之外的例外。
大自然的性別比你想得更多元
大自然中的性別是流動的、動態的,甚至能夠彼此交換。性轉換的情況在魚類中很常見,包括海鰻、蝦虎魚和小丑魚。在一群小丑魚中,雌魚佔據位階最高點,等她死後,最強勢的雄魚會變性成雌魚頂替她的位置。珊瑚魚群中的唯一雄魚要是死亡,體型最大的雌魚會變得非常具有攻擊性,並在十天後產生精子。坦尚尼亞的土狼群中的所有母狼都有雄性外生殖器。世界上還曾發現會變性的鹿和有育兒袋的公袋鼠。
2015 年,研究發現澳洲鬃獅蜥的雄性會在氣溫升高時變性,成為非常多產的雌性。這種蜥蜴跟人類一樣擁有兩種性染色體,Z 和 W,雄性帶有 ZZ,雌性帶有 ZW,但當雄性的卵暴露在超過 89℉ 的高溫之下時,帶有 ZZ 的胚胎就會發展為雌性。重要的是,這一切有關繁殖的複雜性討論不是為了反駁有性繁殖的成功之處,而是要提供有關性變異的證據,畢竟許多科學家認為,這些例子能幫助說明人類的許多狀況。
有些人類社會確實擁抱多元性別,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東部高地就認可第三性別的存在,部分第三性別嬰兒出生時擁有 5-α 還原酶缺乏症(5-alpha-reductase deficiency),這些孩子出生時外生殖器看來比較接近女性,但到了青春期會出現男性化傾向:睪丸下降、聲音變粗,臉上也會長出鬍子。根據巴布亞新幾內亞語,這些「第三性別」者被稱為「kwolu- aatmwol」,意思是「從女性的東西變成男性的東西」。
多明尼加共和國也有孩子出生擁有同樣症狀,他們被稱為「guevedoche」(十二歲的陰莖 )或者「machihembras」(先女變男)。至於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和孟加拉有數以百萬計的跨性別者,他們被稱為「hijra」,是一個可以追溯到至少四千年前的用詞。根據古老的亞洲神話,hijra擁有特殊的力量,能將好運及生殖力授予他人。印尼的布吉斯人(Bugis)相信人不只分成兩、三種性別,而是有五種性別:男性、女性、生理男性但以女性角色生活、生理女性但以男性角色生活,另外還有男女皆然者。如果沒有五種性別分類,布吉斯人相信世界無法存在。換言之,性別非常必要,但不見得只有男女兩種。
本文摘自《變身妮可:不一樣又如何?跨性別女孩與她家庭的成長之路》,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