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卸妝油會長痘痘?一篇文章帶你全面破解卸妝產品!

MedPartner_96
・2016/09/02 ・5269字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SR值 489 ・五年級

cosmetics-106982_1920-768x462
圖/MedPartner提供。

自從人類發明化妝品以來,就開始了卸妝的歷史。卸妝的產品百百種,但基本上我們可以從屬性上分類,從比較水的的到比較油的,依序可以分為:卸妝水、卸妝凝膠、卸妝慕斯、卸妝乳、卸妝霜、卸妝油(在這中間可能還會有一些東西,廠商實在太會變東西出來了)。這些琳琅滿目的各種產品,你到底要怎麼挑選?究竟卸妝油跟青春痘到底有什麼愛恨情仇的糾葛?且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按照規矩,一切要從基礎來。讓你的大腦有越來越多東西,你的錢包才不會越來越空。並且不要忘記,所有的保養與保健,最基本的原則是要先求不傷身體,再講求效果。至於到底有沒有效果?要禁得起理論檢驗和可受公平且驗證的實驗。

想搞懂卸妝,先要認識角質層

大家應該都有化妝的經驗吧?如果沒有,那應該至少有擦過防曬的經驗吧?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這些要擦在臉上的東西都油油的嗎?這其實是有道理的啊!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張皮膚的切面圖。

2
圖/MedPartner提供。

今天底下的那堆東西我們都不講了,只講角質層。基本上你上妝或者卸妝,都是在這一層的表面動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角質層(stratum corneum)是皮膚的最外層,由 15 至 20 層已經死亡的角質細胞堆疊形成。底下的基底層會一直分裂出新的細胞,逐漸往上移動,所以上面死亡的角質細胞脫落後,底下的細胞就會推上來,再繼續形成新的角質層,是一個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的概念。

人類的角質層,基本上可以把它視為皮膚最外層的防衛。這個概念很重要。為什麼要有角質?它就是保護你皮膚的角頭,不讓外面的小混混進去。角質就是不希望你表皮底下的身體部分,跟外界的東西可以隨隨便便有什麼交流啊!你想想看要是你今天臉沾到屎,屎就直接進入你皮膚內,你可以接受嗎?至少我是不行啦……。

但角質基本上不光是個硬漢,其實它也有顆柔軟的心。在角質細胞內,含有一些天然保濕因子(我知道你們眼睛發亮了),是具有吸水性的,可以讓皮膚免於太乾燥。在角質細胞間則含有脂質雙層的結構,可以產生防水的作用。這兩種性質的巧妙結合,就是最天然的保濕結構喔!所以你看,在人的表皮,會有一層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加上角質細胞之間的脂質雙層,這些油就可以做到不錯的保濕。

補充說明:

  • 天然的保濕因子有:乳酸、尿素、游離氨基酸、PCA……等物質。
  • 脂質雙層的結構有:膽固醇、脂肪酸、神經醯胺……等物質。

油水不相溶!極性、非極性的概念

這個時候要呼喚你的國中或高中理化老師了。(已經忘記的自己出去教室外面蹲著繼續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物質有分成極性和非極性,水就是一個極性物質,油就是一個典型的非極性物質。同性相溶是一個物理法則(為什麼同性相容,請去問高中化學老師,我就不搶他工作了),所以油跟水基本上是不會混在一起的。因為極性、非極性的概念可能太複雜,接下來你可以試著把它理解成,水水(極性)跟油油(非極性)的概念。

但要記住另外一個東西「醇類」,酒精就是這個。他基本上還是偏向極性,也就是跟水比較好的,但相對水,他的「非極性程度」已經算強了,所以你應該有聽過有酒精可以擦拭掉油污這件事情吧?好,問題來了!你的皮膚表面是油油的,那你如果想要在皮膚表面抹一層化妝品,還黏得上去,那你覺得化妝品本身應該要是油油的還是水水的?

說水水的舉手。去教室外面蹲。已經在教室外面還答錯的就跪著仔細聽啊!

油油的東西當然要跟油油的東西才比較能結合啊!懂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以化妝品多數都屬於油性,或至少要有「界面活性劑」。在有些產品標示上,不一定寫的是界面活性劑,可能是寫「乳化劑」,基本上作用是一樣,就都是一個油跟水之間的中間人角色啦!

好啦,我知道有人要問什麼是界面活性劑了啦~

什麼是界面活性劑?

這又要叫你高中化學老師出來了。(老師好忙)

因為油跟水就是不相溶,但是我們又硬是想要它們在一起怎麼辦?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中間人,也就是界面活性劑。你可以把界面活性劑想像成一個雙面人,他有兩隻手臂,一隻手是油油的,一隻手是水水的。所以你洗過碗吧?還是各位千金小姐沒洗過碗啊?洗碗精就是一種標準的界面活性劑,一隻手抓住碗上的油,另外一隻手抓著清洗用的水,接下來水跟油就融合在一起,呈現一個乳化的樣子(不要跟我說他不是白色的,只是形容油水混合啦)你就可以輕易把碗上的油沖洗掉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3
圖/MedPartner提供。

好,突襲考試!!!既然油跟水是不能混合的,化妝品主要是偏油的,那為什麼可以用卸妝水洗他?卸妝水不是水嗎?這題答對有加分。好啦,因為卸妝水裡面有界面活性劑的成分啦!就可以讓他不用這麼油,就可以帶走油油的化妝品了。(答對的請學藝股長登記,下課交給我)

為什麼需要卸妝?

你覺得化妝品把你的毛孔蓋住一整天都不清掉可以嗎?化妝品內常常含有許多附著用的粉劑加上油脂。另外既然要化妝,當然有色素。簡單一點想像好了,你覺得臉上抹上一層染成紅色的麵粉混豬油,在外面走一整天,然後再睡一個晚上,會發生什麼事情?不太清楚會發生什麼事情的,去看痘痘粉刺懶人包第一集第二集~ 那邊講得非常清楚。

什麼時候需要卸妝?

1. 上濃妝的時候(色素多,色素通常需要大量油脂或界面活性劑才能附著)。
2. 使用抗汗、抗水效果強的化妝品時(一樣需要許多脂溶性物質輔助)。
3. 使用防水效果的防曬產品時。

makeup-402533_960_720
色素越多,越需要大量油脂或界面活性劑才能附著。圖/pixabay

如果你只是在都市中生活,也沒上什麼妝,那基本上一般空氣中的髒污,只需要用溫和的洗面乳洗去就可以。甚至如果在外面暴露的時間少,皮膚也不算太油,也沒用化妝品的情形下,常常都只用清水沖洗幾次而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擦了防曬就一定要卸妝嗎?

這部分的說法專家們並沒有非常一致。有些人認為防水力沒特別強的防曬用品,只要洗面乳就可以;但也有人認為這樣程度的防曬,跟抹了化妝品沒有兩樣。而我個人比較傾向還是需要卸妝,但除非是防水力很強的防曬乳,否則不必用到卸妝油。至於身體部分的防曬,通常使用一般肥皂或沐浴乳就可以。

如何選擇卸妝產品?

4
圖/MedPartner提供

來,跟哥一起唸這段 RAP~

YO~

淡妝就選水一點,

濃妝就用油一點。

乾性肌膚讓他油一點,

油性肌膚當然水一點。

混合肌膚就分區域卸妝。

敏感肌膚就要避免刺激物質,

避免使用含有酒精類、精油類、香料類的產品,

產品的酸鹼性儘量讓 pH 值接近正常肌膚(約 pH5.4 到 pH5.5)。

(YO~ BROTHER~誰跟你真的在 RAP 啊,不要太認真啊 XD)

當然會有人問,如果我濃妝又油性肌怎麼辦?

原則是:把化妝品清乾淨最重要。把濃妝先用偏油的卸妝產品移除後,再使用溫和的洗面乳,移除卸妝油的成分。洗面乳最好不要含有過多酸類或顆粒這類會過度去角質的成分,不然可能過度傷害角質層,變成敏感性的肌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用完卸妝產品之後就沒事了嗎?其實還是要洗臉!

wash_the_sadness_away_by_quiddityboom
卸完妝後洗臉仍然是必要的步驟!圖/fabysalmeron

卸妝產品並不是你臉上正常有的東西。所以用了它,就等於是在你臉上又抹了一層產品一樣。在卸妝後,確保卸妝產品有被清乾淨是重要的。一般來說,含有界面活性劑的卸妝產品,都可被清水帶走。但我通常會不太放心,所以會用溫和一點的洗面乳或肥皂再清洗一次。

但有個特別要注意的,就是卸妝油!使用卸妝油後,會需要高一點的溫度才能洗去。(你有沒有洗過碗?如果要把油洗掉,用冷水容易還是熱水容易?)但皮膚其實不太適合用太高溫的水洗。所以你可以用大概最高 40 度左右的溫水沖洗,或者是選擇用溫和的界面活性劑(洗面乳或肥皂)去清洗掉臉上的卸妝油。不然這些油蓋住你的毛孔,馬上就要長粉刺跟痘痘啦~

過度去角質的問題

除了油不油的問題以外,常常卸妝產品也會加入一些去角質的成分,不外乎是化學性的酸類去角質,或者是物理性的砂狀物質或微粒。如同一開始講的,健康的角質,需要的是「平衡」。過度去角質,過度去除正常臉上的皮脂,會產生的問題主要就是敏感性的肌膚!所以在一系列的保養過程中,請務必好好研究,你手上的哪些產品有去角質的作用?最好是至多有一種就好。如果每種都有去角質功效,那你離角質受傷應該就不遠了……。

人工合成脂的問題

這是什麼?怎麼剛才好像沒講到?不要驚慌。基本上既然是卸妝油,那你首先就要有油啊!那油從哪裡來?目前常見的有植物油礦物油,還有「人工合成脂」。因為純的植物油跟礦物油成本較高,所以許多產品都會添加人工合成脂,成本相對就比較低。在這些人工合成脂中,最惡名昭彰的是以下兩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十四酸異丙酯(Isopropylmyristate,IPM)
十六酸異丙酯(Isopropylpalmitate,IPP)

送個小小記憶法給大家:每次看到這兩位出現,都會讓我忍不住想到兩個法國人:喜歡打仗的法王路易十四跟最後被送上斷頭台的路易十六。這兩個人工合成脂的刺激性強、而且容易導致青春痘,在選購產品的時候,如果有看到這兩位,儘量避開啊~

界面活性劑的問題

很多卸妝產品為了讓油脂混合,也會加入界面活性劑,在清潔過度或者是對界面活性劑過敏的人,也可能因此長粉刺或痘痘。很多事情都是過猶不及,沒有界面活性劑就沒辦法洗,有界面活性劑,也可能產生一些相對應的過敏,真的很兩難啊!

卸妝的順序

這個大家一直要我寫。但偏偏我覺得不一定有什麼標準答案。所以我只能試著按照學理跟經驗,提供一個方向性的建議,你要自己變什麼花式我是真的沒有意見啦,要倒立卸妝也行,歡迎拍照上傳打卡給大家參觀一下。

化濃妝時,可以使用卸妝棉吸附一些偏油性的卸妝產品,先敷在妝最濃的地方,讓他們彼此混合,大概一分鐘左右的時間。接下來用卸妝棉把大多數的化妝品抹去,再使用溫和性的洗面乳,搭配溫水,把卸妝產品還有一些殘餘的化妝品洗掉。但是對於卸妝棉,其實個人有些疑慮,認為這樣是過度的物理性摩擦刺激。所以基本上,還是建議各位朋友,沒事就不要化濃妝。漂亮的肌膚就是最好的化妝品啊!!!

而淡妝時,可以用不那麼油的卸妝產品,均勻塗抹在臉上之後,之後再用溫水沖洗乾淨即可。如果覺得臉上還是有黏黏油油的感覺,再使用溫和洗面乳輕輕按摩洗淨。

另外一定要提醒的!卸妝產品不適合停留在臉上過久,所以整個過程儘量原則上不要超過三分鐘啊!

5388139473_73d28e7122_z
漂亮的肌膚就是最好的化妝品!圖/Tom Merton@Flickr

如果我真的不知道自己什麼肌,也還是搞不懂這些產品怎麼辦?相信自己的皮膚,如果有問題它會告訴你。只要使用後粉刺或痘痘增多,或刺激性很強,代表你就是不適合這個產品,這是個不變的大原則。不太可能有個適合你的產品,會讓你這麼不舒服的!這個跟使用 A 酸之後的爆痘期必須忍耐一陣子可是完全不一樣啊!(使用 A 酸之後的爆痘期這個之後找機會講)

上完今天的課,大家有沒有搞懂卸妝到底是怎麼回事了呢?如果沒有的話,好,你繼續問,我繼續寫…。

大家可能覺得奇怪,我幹嘛講這麼多基礎的物理化學?其實我的想法很簡單,我有再多時間,也不可能一一破除各種迷思。但是科學的知識和清晰的邏輯可以幫助你!那些有趣的知識,不應該只存在課本裡,然後考完就忘,這些知識是實際應用在我們生活的每個層面,只是你沒發現而已。之後你也可以嘗試著開始看看產品後面的那些化學物質,試著把在這邊看到的知識拿去檢驗它,你會發現,其實當一個聰明的消費者,其實也沒有這麼難啦!

這是一場「知識跟邏輯」對抗「不實廣告跟謬論」的革命!

要讓大家理解知識,搞懂邏輯,是非常辛苦的。如同上面你看到的這篇文章一樣,要下非常大的苦工。但是唬爛你、說什麼強者我朋友用了就是有效這類的屁話,卻是花不上什麼成本的,而且還可以因此獲得很大的利益。所以這場革命,本就注定是一場苦戰。我需要更多專家的加入,整理更多更棒的知識,也需要所有在看文章的你,幫忙傳播出去。良幣有沒有一天也能驅逐劣幣呢?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願意閱讀而且分享的你,一定會是選對邊的人。


愛美是每個人的天性,不過對你而言光是看滿架的化妝品、保養品,各種醫美產品就令你眼花撩亂,更別說還有玻尿酸、膠原蛋白、類固醇這些有聽沒有懂的名詞來搗亂嗎?如果你想要聰明的美,不想要被各種不實廣告唬得團團轉,那麼接下來泛科學這位新的合作夥伴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就是你我的好朋友。

本文轉載自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MedPartner_96
49 篇文章 ・ 18 位粉絲
一位醫師用一年時間和100萬,夢想用正確醫美和保養知識扭轉亂象的過程。 Med,是Medicine,醫學的縮解。Med 唸起來也是「美的」。我們希望用醫學專業,分享更多美的知識。Partner則是我們對彼此關係的想像。我們認為醫師和求診者不只是醫病關係,更應該是夥伴關係。 如果您也認同我們的理想,歡迎和我們一起傳播更多正確的醫美知識。 我們的內容製作,完全由MedPartner專業醫療團隊負責,拒絕任何業配。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從「衛生紙」開始的環保行動:一起愛地球,從 i 開始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2/03 ・1592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是否也曾在抽衛生紙的瞬間,心頭閃過「這會不會讓更多森林消失」的擔憂?當最後一張衛生紙用完,內心的愧疚感也油然而生……但先別急著責怪自己,事實上,使用木製品和紙張也能很永續!只要我們選對來源、支持永續木材,你的每一個購物決策,都能將對地球的影響降到最低。

二氧化碳是「植物的食物」:碳的循環旅程

樹木的主食是水與二氧化碳,它們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並利用這些碳元素形成枝葉與樹幹。最終這些樹木會被砍伐,切成木材或搗成紙漿,用於各種紙張與木製品的製造。

木製品在到達其使用年限後,無論是被燃燒還是自然分解,都會重新釋放出二氧化碳。不過在碳循環中,這些釋出的二氧化碳,來自於原本被樹木「吸收」的那些二氧化碳,因此並不會增加大氣中的碳總量。

只要我們持續種植新樹,碳循環就能不斷延續,二氧化碳在不同型態間流轉,而不會大量增加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總量。因為具備循環再生的特性,讓木材成為相對環保的資源。

但,為了木製品而砍伐森林,真的沒問題嗎?當然會有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吸碳到固碳的循環

砍對樹,很重要

實際上,有不少木材來自於樹木豐富的熱帶雨林。然而,熱帶雨林是無數動植物的棲息地,它們承載著地球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當這些森林被非法砍伐,不僅生態系統遭到破壞,還有一個嚴重的問題–黃碳,也就是那些大量儲存在落葉與土壤有機質中的碳,會因為上方森林的消失重新將碳釋放進大氣之中。這些原本是森林的土地,將從固碳變成排碳大戶。

不論是黃碳問題,還是要確保雨林珍貴的生物多樣性不被影響,經營得當的人工永續林,能將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是紙漿和木材的理想來源。永續林的經營者通常需要注重環境保護與生態管理,確保砍下每顆樹木後,都有新的樹木接續成長。木材反覆在同一片土地上生成,因此不用再砍伐更多的原始林。在這樣的循環經營下,我們才能不必冒著破壞原始林的風險,繼續享用木製品。

人工永續林的經營者需要注重環境保護與生態管理,確保砍下每顆樹木後,都有新的樹木接續成長。

如何確保你手中的紙張來自永續林?

如果你擔心自己無意中購買了對環境不友善的商品,而不敢下手,只要認明FSC(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與 PEFC(森林認證制度)認證標章,就能確保紙漿來源不是來自原始林。並且從森林到工廠、再到產品,流程都能被追蹤,為你把關每一張紙的生產過程合乎永續。

只要認明 FSC(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與 PEFC(森林認證制度)認證標章,就能確保紙漿來源不是來自原始林。

家樂福「從 i 開始」:環境友善購物新選擇

不僅是紙張,家樂福自有品牌的產品都已經通過了環保認證,幫助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輕鬆實踐環保。選擇 FSC 與 PEFC 標章只是第一步,你還可以在購物時認明家樂福的「從 i 開始」價格牌,這代表商品在生產過程中已經符合多項國際認證永續發展標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 i 開始」涵蓋十大環保行動,從營養飲食、無添加物、有機產品,到生態農業、動物福利、永續漁業、減少塑料與森林保育,讓你每一項購物選擇都能與環境保護密切相關。無論是買菜、買肉,還是日常生活用品,都能透過簡單的選擇,為地球盡一份力。

選擇 FSC 與 PEFC 標章只是第一步,你還可以在購物時認明家樂福的「從 i 開始」價格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2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16
8

文字

分享

0
16
8
除汙妙方清單!多種混合使用會更乾淨嗎?
姚荏富_96
・2021/02/05 ・3572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502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A 編按:廚房的油汙是大掃除的大魔王!網路上流傳的各種去除油污妙方,你知道哪些是有用的嗎?

 

《用科學拯救怦然崩潰的髒亂,這樣的掃除你洗翻嗎?》專題為你簡介去除油污的基礎原理,從科學的角度分析網路上的妙方是否屬實?讓你用對方法面對令人崩潰的油汙!

年前打掃就像一級戰區,偏方真的管用?

年關在即,講到除舊布新的代表性活動當然就是家家戶戶都會做的「大掃除」喇。

不過要說到家裡藏污納垢的一級戰區,那非屬廚房莫屬,積滿油煙的抽油煙機、滿是油漬的牆壁,無一不讓清掃者頭痛不已。這時你要不是去超市買個超強效的清潔劑,就是上網找找有沒有什麼去汙妙方。可是,買強效清潔劑又要擔心成分不夠天然去汙能力太強會不會傷皮膚傷身體(不過筆者是不太吃天然這套喇);上網查妙方又要擔心妙方會不會其實是偏方,不好用就算了,還讓大掃除變成搞得像 color run 現場,想要把家裡整理乾淨到底有沒有這麼難呀?

為了讓大家可以對清潔去汙可以有更多的理解,筆者在這裡將和大家用簡單的國中理化介紹幾個常見的去汙原理,配合網路上常見的妙方做分析,帶大家看看網路上的妙方到底有多少可以通過科學的檢視呢?

年前家家戶戶都會大掃除。圖/Pexels

除舊布新不再麻煩,科學方法讓你事半功倍

首先在去汙原理的部分我們可以簡單分成三種常見的方法

第一種.物理去汙

用鋼刷來刷鍋子上的污垢、或是牙膏裡會添加小顆粒作為研磨劑以達到清潔效果,都是利用附著物與被附著的硬度差異不斷摩擦來達到物理去污的效果。這也是最常見也最好懂得去汙方法。

第二種.界面活性劑

我們生活中用的肥皂、以及市面上賣的合成洗碗精、清潔劑也都是利用介面活性劑的原理來做設計的。這應該是目前最廣泛使用而且大家在理化課程裡都會講解到的去汙方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介面活性劑基本上是長碳鏈的有機鹽類,他會用長碳鏈的親油端附著在油汙上,當油汙被許多介面活性劑的親油端包覆起來後,用水沖洗,介面活性劑就會利用他親水端的特性帶著油汙一起被水沖洗掉。

利用介面活性劑親水端的特性帶著油汙一起被水沖洗掉。圖/Pexels

第三種.相似者互溶

水洗不掉沾油漆,必須要要用香蕉油才可以洗掉,或是使用卸妝油來卸妝都是利用「相似者互溶」的原理。

有機物跟有機物會互溶,無機物跟無機物互溶,但有機物跟無機物不會互溶,說的簡單點,就是油溶油、水溶水的概念。這是比較化學一點的方法,有學到高中化學的應該會略知一二。

這三種是比較常見的方法,當然實際上在去汙這件事上我們還可以用氧化還原之類的化學方法或是酵素清潔之類的生物方法,但就以妙方的角度來說,用上面三種方式來做討論應該就很夠了。那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網路上介紹的妙方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用科學的觀點還看網路上的除汙妙方

妙方一.小蘇打去汙

單用小蘇打(碳酸氫鈉)來去油汙是可以的。小蘇打本身帶有弱鹼性,而鹼可以跟酯類發生水解得到脂肪酸鹽(也就是皂化反應),產生脂肪酸鹽後他們就可以藉由清水沖洗來去除污垢,不過這邊發生的水解,並不在很多油脂和強鹼的環境,所以在反應的過程中不會出現大量肥皂,但同樣具有去汙效果。

在使用上我們可以直接將小蘇打粉撒在油汙上靜置,或者將小蘇打加水變成糊狀覆蓋於油汙上,甚至是調成小蘇打水沾在抹布上做擦拭都會有一定的清潔效果。

除此之外小蘇打不只可以去汙,他還有除臭的功能,所以除了去除油污之外想去除異味一樣可以灑一些小蘇打粉來達到除臭的效果唷。

碳酸氫鈉結構式。圖/Wikipedia

妙方二.小蘇打+醋 or 小蘇打+檸檬酸

網路上有很多小蘇打 combo 酸性溶液的去汙組合,這些組合的去汙理由不外乎就是小蘇打本身去有去汙能力(正確),而醋或者檸檬酸也具有去汙(嚴格來說是鹼性汙垢)與殺菌效果(正確),在加上兩者混合時會產生氣泡所以有去汙效果(不正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學過基礎化學的人應該都知道酸鹼會中和,也就是酸加鹼會變成鹽加水,那我們把小蘇打與酸性物質的反應寫出來(我們先用醋來表示)

1 NaHCO3 + 1CH3COOH → 1CH3COONa + 1CO2 + 1H2O

從這個反應可以知道小蘇打與酸性物質的反應,會產生的是二氧化碳以及水還有鹽類,裡面能夠有去汙效果只有反應物的小蘇打以及酸,他們反應生成的鹽類、二氧化碳以及水基本上並沒有任何的去汙效果,所以你在混合的過程裡就把可以去汙的東西都給反應掉了呀!這可不是1+1=2的去汙數學問題,從化學的觀點來看,頂多是1+1<2的去汙效果。(你要是酸跟鹼的量還算的剛剛好的話甚至會變成1-1=0的去汙效果)

所以小蘇打 combo 酸性物質的去汙方法嚴格來說是無效的!如果你真的想要達到去汙的效果,我建議先用小蘇打清理過一次,把小蘇打清理掉後再用酸清理一次,這樣才能達到比較好的去汙效果。

小蘇打加檸檬酸會產生酸鹼中和反應。圖/Wikipedia

妙方三.橘子皮檸檬皮+酒精或是醋來製作天然清潔劑

網路上有流傳著用柑橘類的皮來做清潔劑的妙方,他的做法基本上是蒐集大量柑橘類的皮然後將其浸泡在酒精或是醋(有機溶劑)當中,浸泡幾天(或是加熱水沸)即可得到具有去汙能力還有柑橘香味的清潔劑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化學觀點來看這個浸泡的動作其就是一個萃取的過程,把柑橘類的皮裡面具有去汙能力的有機物質 (D-Limonene) 萃取到有機溶劑中,如此一來就可以利用其相似者互溶的特性來溶解我們要去除的油汙,以達到去汙效果。

當然如果你沒時間浸泡或是煮柑橘的皮的話,你也可以直接在柑橘皮上噴上白醋,也會有一定的去汙效果。

使用柑橘類的皮來做清潔劑。圖/Pexels

妙方四.啤酒+牙膏

這是筆者在麒X啤酒官網上找到的妙方,當下看了覺得很鬧,但他基本上還是有清潔效果的,因為牙膏本身含有研磨劑成分可以幫助物理上的去汙,而且牙膏含有介面活性劑可以幫助油水混合,而啤酒裡的酒精也可以溶解油汙達到一定的去汙效果,但筆者並沒有找到啤酒本身比較特效的去汙成分,所以大家如果家裡有沒喝完的啤酒可以拿來用一下,但嚴格來說這個妙方就是牙膏+酒精的組合。

至於網路上有一種說法是啤酒中的啤酒酵素也具有去汙效果,這部分筆者並沒有找到相關的資料足以佐證啤酒具有這樣的功能,所以對網路上這樣的說法保持懷疑的態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啤酒加上牙膏的去汙妙方。圖/Pexels

妙方五.熱水

其實看了一堆去汙妙方,我們可能都還把目光集中在想有沒有什麼神奇的化學反應可以達成去汙的任務,但當我看到熱水的時候才發現,對呀!還有熱水。

我們都有學過溶解度跟溫度有關,而且就算不溶於水只要溫度比較高,油汙也會變得比較好清洗,這種利用物理條件來影響油汙特性的方法,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所以最後一個妙方就頒給我們的熱水!

熱水可以利用溶解度與溫度的關係去除污漬。圖/Pexels

經過以上分享不曉得大家對去汙方法的理解有沒有更多的認識了呢?其實只要用前面的三種常見的去汙邏輯,基本上就可以分析出我們市面上看到的各種去汙技巧到底有沒有效(當然用強酸鹼來清洗或是生物方法並不在這三種選項裡面),阿如果懶得分析也沒關係,至少下次家人想用小蘇打+醋來當清潔,記得趕快阻止他,不要再浪費東西了(喂)。

參考資料

  1. 科技大觀園—清潔劑
  2. 環保署49期電子月刊 只要清潔不要毒| 正義出版事業有限公司/安立出版社
  3. KIRIN官方網站《太神奇了bar!啤酒大掃除撇不公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姚荏富_96
3 篇文章 ・ 6 位粉絲
成大化學畢,文字/影像工作者,LIS初代科學史圖書館,著有《科學史上最有梗的20堂化學課》。興趣廣泛,涉足科普寫作、影像製作、投資理財、社會觀察、社群經營......技能樹持續擴張中,目標是將學會的知識或技能用有趣簡單的方式分享給大家。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這也是濕疹、那也是濕疹,濕疹到底是什麼?
MedPartner_96
・2018/01/13 ・5783字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SR值 492 ・五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更好地呈現內容,內文有一些輔助的濕疹病況照片,如果預期會有點害怕的話請左轉喔。

濕疹是個發生率極高的皮膚疾病,許多人都曾經被醫師診斷過濕疹。但很多人都帶著一個疑惑:「為什麼上次手上起紅紅癢癢的小水泡,醫師說是濕疹,這次手肘出現乾乾脫皮發紅的症狀,醫師也說是濕疹?到底這醫生是不是庸醫啊?我不管哪裡紅、哪裡癢、哪裡濕、哪裡乾,醫生通通都說是濕疹,然後就開藥膏給我擦,這樣對嗎?」

不管哪裡紅、哪裡癢、哪裡濕、哪裡乾,通通都是濕疹? source:Tambako The Jaguar @Flickr

其實這樣講的醫師並不真的是庸醫啦,而是濕疹這個疾病,其實是一個很廣泛的定義,舉凡異位性皮膚炎、接觸性皮膚炎、汗皰疹脂漏性皮膚炎⋯⋯等等,這些會讓皮膚產生發炎紅腫組織液滲出脫屑症狀的皮膚疾病,都可以算是濕疹,臨床上皮膚炎濕疹也常是兩個互換的名詞,這也難怪大家被搞得七葷八素了。

今天就跟著美的好朋友一起花三分鐘的時間,一起徹底搞懂醫生在講的濕疹到底是什麼?以及濕疹到底應該要怎麼樣治療、保養以及預防才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濕疹為什麼叫濕疹?為什麼明明看起來超乾還是濕疹?

濕疹在一般被認為上指的是「非其它疾病」造成的表皮真皮發炎。這樣講大家可能還是有點模糊。會叫做濕疹,其實是因為在顯微鏡底下,濕疹的組織切片中可以看到表皮層出現很多發炎細胞聚集,在表皮和真皮之間導致一些空泡變化,這時候在組織內可以看到一些小水泡,在皮膚表面看到的會是紅、腫甚至是滲出一些組織液,看起來比正常的皮膚還要濕的狀態,這個時候就是標準的急性濕疹變化。這也是濕疹被稱作濕疹的主要原因。

但濕疹並不會只停止在急性期的狀態,隨著反覆的急性濕疹發作,角質的代謝會越來越不正常。如果大家還有印象,在保濕教學的文章中就有提到過,當皮膚發炎時角質細胞的代謝會出問題,天然保濕因子跟生理性的脂質沒辦法順利產生,角質層會更沒辦法抓住水分變得更乾。而濕度不足的角質層就無法正常代謝,因此會變得越來越厚,也容易出現整片的脫屑。

角質受損後的惡性循環

在這個階段皮膚會看起來稍微增厚,顏色則是淡紅色至紅色,有時會伴隨著一些皮屑的產生,這時就算是亞急性濕疹(Subacute Eczema)的狀態。隨著發炎反覆發生,上面這個惡性循環就會更嚴重,最後皮膚會變得不紅,甚至是有點暗沉,摸起來比起正常的地方更厚,有時候甚至會又厚又粗,像是長繭一樣,皮屑也變得更多,這時就代表進展到慢性濕疹(Chronic Eczema)了。

看到這,大家應該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有時候看起來明明很乾,醫師還說它是濕疹了吧~這樣講可能還有點抽象,我們來看看幾個實際案例照片。下圖是一個異位性皮膚炎急性發作的嬰兒,大家可以明顯看到紅、腫、滲出組織液急性濕疹變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嬰兒臉上的急性濕疹
嬰兒臉上及四肢、軀幹的異位性皮膚炎急性發作(急性濕疹)。 Photo Credit:Professor Raimo Suhonen. DermaNet New Zealand, Atopic Dermatitis, CC BY-NC-ND 3.0 NZ

這樣的濕疹反覆發作到兒童期,就可能逐漸變成亞急性的變化。例如下面這張圖,就是異位性皮膚炎的亞急性反應,可以看到粉紅色的皮膚變化,伴隨著不明顯的脫屑

異位性皮膚炎的亞急性濕疹變化
異位性皮膚炎的亞急性濕疹變化 Photo Credit:DermaNet New Zealand, Atopic Dermatitis, CC BY-NC-ND 3.0 NZ

通常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會隨著年齡增加,症狀逐漸緩解,但有些孩子的異位性皮膚炎會持續到青少年甚至是成年期,經年累月的反覆發作,就會出現像是下圖這樣的慢性濕疹反應,可以看到皮膚變得粗糙、增厚,以及明顯的脫屑反應

異位性皮膚炎的慢性濕疹變化
異位性皮膚炎的慢性濕疹變化 Photo Credit:DermaNet New Zealand, Atopic Dermatitis, CC BY-NC-ND 3.0 NZ

有時候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去看診時,醫生一口就斷定:「你這個濕疹已經很多年了。」這時請不要以為自己遇到神醫了,正常狀況下,醫師都可以從皮膚的變化推斷出濕疹的病灶是處於哪個時期。這些病灶的變化通常有清楚的時序性,例如正常狀況下不太可能在嬰兒的臉上就看到慢性濕疹的變化啊~

除了異位性皮膚炎以外,之前講過常常會造成頭皮屑的脂漏性皮膚炎,還有讓你癢到受不了的汗皰疹跟接觸性皮膚炎,其實也都屬於濕疹的一種。因此如果你回去看這幾個疾病的文章,搭配照片一起看,就會發現都有類似的病程進展:一開始紅腫、流組織液,接下來皮膚越來越乾、越來越厚、最後皮膚會變得粗糙並出現脫屑反應。

搞懂濕疹為什麼叫做濕疹,以及濕疹的常見病程變化之後,接下來要進入重頭戲:濕疹要如何治療。

濕疹不同類型與不同時期的治療方式

濕疹這種變化多端的疾病,醫師不只是要「對症下藥」,還要思考到更源頭的誘發因子,以及想辦法預防持續惡化等許多面向。在不同時期的濕疹可能代表不同的成因、不同的症狀,自然會有不同的治療方式。

醫師通常會依照患者的病史、接觸以及症狀來推測這是內因性濕疹還是外因性濕疹。如果患者在發作之前有特別接觸過什麼物質、吃過什麼食物,或者是明確找到某個外在因素跟濕疹發作的關聯性,這樣的狀況通常是外因性的濕疹。醫師會先請患者避開接觸這些誘發的因子,並同時緩解病治療症狀。例如泡溫泉之後開始起紅疹,可能是泡熱水誘發的乾燥性皮膚炎。摸了某種金屬後突然手開始紅癢,可能是接觸性皮膚炎。這些都屬於外因性濕疹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如果找不到外在的誘發因子,就要考慮是內因性濕疹,通常這跟體質有關。異位性皮膚炎、汗皰疹、脂漏性皮膚炎……等這些都屬於內因性濕疹。搞懂內因性與外因性之後,接下來會濕疹的病程分期,來決定治療的方針。

急性期的濕疹,要先思考誘發的原因。例如嬰兒、孩童、青少年可能是異位性皮膚炎這類的體質因素,成人如果發生在手指就要考慮汗泡疹,如果在接觸了特殊物質後發作則要考慮接觸性皮膚炎。醫師會先建議避免誘發的因子,並且開藥進行消炎、止癢,並且預防感染,目標是避免急性濕疹嚴重發炎或反覆發作。因為嚴重的發炎、感染,以及反覆的發炎反應會使皮膚每況愈下,進展成亞急性甚至是慢性濕疹。

亞急性期的濕疹,如果進展到這個階段通常代表患者之前已經反覆急性濕疹發作過一段時間,暗示著患者有濕疹的體質,並且皮膚的表皮層已經不是健康完整的狀態了。因此醫師除了症狀治療以外,通常還會提醒患者避免各式的誘發因子,並且強化保濕,希望讓已經受損的表皮能夠逐漸復原。

而慢性期的濕疹,表皮已經反覆嚴重發炎一段時間,粗糙、不健康的表皮很容易就又會引起發炎。這個階段的治療重點會放在積極保濕,讓新的角質能夠逐漸取代受損的角質,回到健康的皮膚狀態。以下介紹一些常用的症狀治療藥物:

  • 外用類固醇可以在輕微至中度嚴重程度的濕疹達到不錯的消炎以及止癢效果。但長期使用會擔心皮膚萎縮或變薄的副作用,因此醫師有時會使用局部的免疫抑制劑(topical calcineurin inhibitor,例如 tacrolimus or pimecrolimus)來幫忙控制疾病。
  • 抗生素抗黴菌藥物分別會被使用在伴隨細菌或者是黴菌感染的濕疹患者身上,這類藥物可以控制感染,避免感染讓濕疹更加嚴重,但這類藥物一定要配合醫囑吃完整個療程,避免產生抗藥性害人害己喔!
  • 抗組織胺是常見用在濕疹患者身上用來止癢的藥物。雖然有些專家認為這類藥物實際的止癢效果不強,有效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嗜睡的副作用。研究也發現會產生鎮靜效果的抗組織胺(diphenhydramine, hydroxyzine, and cyproheptadine)比較有效,嗜睡負作用弱的抗組織胺效果就比較差。

濕疹治療方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有些非常頑強的濕疹,光是做到這些還不夠。近年來國內外對於難治、反覆發作的濕疹使用濕敷療法越來越流行。原理基本上就是把濕疹的患處用厚厚的保濕產品,有時甚至會混著藥膏包覆起來,讓濕疹的部位更完整、更持續地保濕,並且讓藥效發揮得更好。在積極的濕敷療法下,許多患者都可以達到非常好的治療效果。除此之外,照光療法也是濕疹治療的一個選項。使用特定波長的光線照射患處,可以透過局部調控免疫的方式,達到緩解發炎的效果。只是這類治療通常不能求速效,往往需要一段時間的療程,才能發揮比較好的作用喔!

醫生採取每種治療方式,背後會有一套邏輯與想法,當你對醫師使用的藥物有疑慮的時候,請一定要直接跟醫師討論。如果出現任何藥物副作用,也請打電話回去給診所或藥師詢問,這都是可以透過正規的醫療處置降低副作用或相關風險的。請避免自行調整用量或者是自行停藥,不然很容易淪為醫病雙輸的局面啊!

了解濕疹常見的治療方式後,我們再趕快學學濕疹到底要如何保養與預防吧!

濕疹的保養與預防:避免刺激、溫和清潔、積極保濕

在講保養與預防之前,要先講一件絕對不能做的事!去看皮膚濕疹的時候,常會遇到醫師不厭其煩,甚至是語帶恐嚇(?)地提醒你:「絕對不要用手抓!」其實我們醫生也是很想要溫柔的啊~能夠當暖男誰想要當怪叔叔?能夠當仙女姊姊誰想要當惡婆婆?好,扯遠了。總之醫師叫你絕對不能用手抓是絕對正確的。

濕疹發作的時候常會伴隨難以忍受的癢,但指甲是手上最容易藏污納垢的地方,如果不慎抓破病灶,可能造成進一步的細菌感染。即便沒有感染,反覆讓表皮再受損,也會讓濕疹的情況惡化。不管到底有多癢,絕對不能用手去抓就對了!坊間流傳了某些招數,有些人會教你用熱水沖的、戴著手套用拍的、用指尖彈的、用手掌搓的,但以上的這些方式,通通都是錯的!濕疹最怕的事情就是進一步破壞已經脆弱的表皮,或誘發病灶的微血管擴張,上面這些招數都會對濕疹造成更多傷害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真的很癢的話,請醫師開立止癢的藥物是很合理的,不要聽到藥物就排斥。如果擦了藥還是癢的話,目前最建議的方式,還是使用冷水或微涼水沖,或者是有些人會用冰袋短時間冰敷一下溼疹發作的位置,然後趕緊使用保濕乳液。

在濕疹的日常的保養與預防中,要記住以下幾個重點:預防過敏避免刺激溫和清潔積極保濕

預防過敏方面,有些人會對塵蟎動物的皮屑黴菌花粉⋯⋯等物質過敏,但過敏是不是一定就跟濕疹發作有關呢?其實相關證據還不明確。但通常醫師還是會建議做好居家環境清潔,使用空氣清淨機,控制家中的相對濕度在 50-60% 左右,還是會有幫助。另外有些研究認為濕疹跟食物過敏有關,特別是牛奶、雞蛋、小麥、花生⋯⋯等食物,但其實食物過敏在大部分的案例中和濕疹發作不一定有關係。因此除非真的對某種食物過敏再避免食用即可,不然實在不須矯枉過正。但一些刺激性的食物,例如酒精或辛辣的食物,很容易刺激微血管擴張,所以醫師通常會建議患者別喝酒,也別吃麻辣鍋、泡菜鍋這類刺激性的食物喔!

避免接觸方面,濕疹體質(異位性體質)的人在體質上就比一般人更容易產生接觸性皮膚炎,而已經受損的表皮更會讓這個傾向惡化。有些患者對香料防腐劑,或者像是新黴素等等局部性治療產品或藥劑所含的成分可能會產生接觸性皮膚炎。因此在產品的選用上,要比一般人更小心挑選。另外穿在身上的衣服最好使用棉質的成分,不要過度粗糙,畢竟過度摩擦還是有可能誘發濕疹發作。如果是在臉部的濕疹,化妝還是儘量能免就免,如果非要化妝不可,儘量選用無香料的產品,也儘量不要化濃妝,畢竟濃妝往往必須要用強的界面活性劑才能清潔掉,對於皮膚但刺激與傷害還是比較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溫和清潔方面,因為濕疹患者的表皮已經很不健康,正常的天然保濕因子以及生理性脂質都缺乏的狀況下,如果再對表皮做過度清潔,反而會讓皮膚更乾燥、症狀更惡化。如果皮膚沒有太油太髒,其實使用清水洗滌就可以。如果真的比較髒的時候,可選用含溫和的界面活性劑的清潔產品。清洗的時候水溫不宜過熱,微涼到微溫的溫度都還可以接受。用雙手搓洗,不必使用任何清潔用的工具,否則反而會讓表皮受損。

積極保濕方面,在洗澡後不須把身體擦到非常乾,略帶一點濕的時候就可以趕快使用保濕產品。選用的保濕產品可以油一些,例如乳霜(Cream,或者是更油一些的油膏(Onintment都是不錯的選擇。至於乳液也沒有不行,但研究認為有些油的比例過低的乳液,可能鎖水能力不足會誘發濕疹發作。

保濕這件事情也不是只有洗澡完之後才做,每天至少早晚要各做一次,甚至平常只要覺得濕疹的位置又變乾了,就可以再使用保濕產品。只要完整做到以上的注意事項,多數人的濕疹都可得到還不錯的控制,甚至是完全痊癒喔!

濕疹的預防與保養

濕疹真的是困擾很多人的疾病,而且這群患者常常是長年必須和反覆發作的濕疹作戰。這篇文章認真整理了濕疹的成因、治療、預防與保養方式,希望能對濕疹的病友以及病友家屬們有幫助。大家在學習正確保養之外,也應該找一位可信任的專業醫師,讓醫師完整了解你的病史與完整的身體狀況,給予你更個人化的完整建議。另外除了藥物與保養以外,也別忘了正常作息並保持心情愉快,壓力也是誘發濕疹發作的原因之一喔!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在底下幫我們留下一個讚,並將正確知識分享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Reference

  1.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Eczema/Dermatitis
  2. DermNet New Zealand: Eczema Pathology
  3. Uptodate: Overview of Dermatitis
  4. DeAngelis YM, Gemmer CM, Kaczvinsky JR, et al. Three etiologic facets of dandruff and seborrheic dermatitis: Malassezia fungi, sebaceous lipids, and individual sensitivity. J Investig Dermatol Symp Proc 2005; 10:295.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MedPartner_96
49 篇文章 ・ 18 位粉絲
一位醫師用一年時間和100萬,夢想用正確醫美和保養知識扭轉亂象的過程。 Med,是Medicine,醫學的縮解。Med 唸起來也是「美的」。我們希望用醫學專業,分享更多美的知識。Partner則是我們對彼此關係的想像。我們認為醫師和求診者不只是醫病關係,更應該是夥伴關係。 如果您也認同我們的理想,歡迎和我們一起傳播更多正確的醫美知識。 我們的內容製作,完全由MedPartner專業醫療團隊負責,拒絕任何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