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KANO》的逆境催甜術,用在蓮霧更有效!

Brainy Waker 腦子醒了
・2015/10/05 ・943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SR值 387 ・三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王白竹

「你知道如何種出又大又美的木瓜嗎?」

大家還記得電影《KANO》給了什麼答案嗎?它說,將鐵釘釘在木瓜樹的樹根,木瓜會感受到危機,就會長出甜美的果實!很可惜,如此經典的妙方在電影播出後馬上就被果農推翻。釘鐵釘不但不會讓果實更甜,生鏽的鐵釘甚至可能讓木瓜樹感染,導致死亡。

但是!不要失望的太早,這個「木瓜理論」可不是完全錯誤!錯只錯在用錯水果了!經歷逆境後果實更加香甜的其實是蓮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Lian_wu
Source: wikipedia

植物之所以會結果,主要是為了將果實內的種子散佈到更遠的地方去。甜美的果實會吸引其他動物前來大快朵頤,很多動物就像有些人吃西瓜不吐子一樣,順便就把種子吃進去了。種子大多有堅硬的外殼,還沒被消化就會被排泄出體外。如此一來,種子就會隨著動物上廁所的地方找到一個新家,還多了一大坨有機肥料當嫁妝呢!就算沒有被吃掉,甜甜的果肉腐爛後也是種子發芽時不可多得的養分。果樹為了傳宗接代,可真是各盡其招呢!

蓮霧的招數更是奇特!蓮霧喜歡濕潤肥沃的土壤,終年需要充足的水分,因此大部分生長在水邊。蓮霧還能對付土壤鹽化,讓它們可以在海邊生長。因此,有別於只喝淡水的其他樹,蓮霧樹被鹹鹹的海水淹過後,不但不會死亡,竟然還能結出果實。海水淹過後的果實比較小、果皮色澤也比較黑,但不會影響到傳宗接代。而且小小黑黑的果實反而更甜更香!果農發現這個現象後,便在結出果實前取海水灌溉蓮霧樹,培育出又黑又亮,又香又甜的蓮霧,就是有名的「黑珍珠」。

筆者不禁猜想,會不會還會有動物(就像我們人類?)知道小小黑黑的蓮霧會更甜,會在海水淹過後興沖沖地跑來吃蓮霧?這樣會不會反而讓蓮霧種子更廣泛的散播呢?

蓮霧真的是生命強韌的果樹,其實不只是鹽水,果農還可以將蓮霧樹斷根、環刻、覆蓋黑網、浸水和肥傷等等,只要不要下手太重,蓮霧都能對付,雖然會活得很艱辛,但在生死邊緣還是可以長出又黑又甜的果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蓮霧成功地在逆境找到生存的空間,是不是比木瓜更符合《KANO》裡球員面對逆境時保持奮戰不懈的精神呢!

延伸閱讀:

黑珍珠V-I 水果版的台灣奇蹟

 

本篇授權轉載於【腦子醒了‧Brainy Waker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Brainy Waker 腦子醒了
5 篇文章 ・ 0 位粉絲
自古以來,神話與科學息息相關,人們往往將科學無法解釋的事件,歸納為神的力量,而在科學昌明的年代,我們希望人們能將科學視為一種新的信仰,一種追求真理與事實的態度。因為我們相信不斷向真理靠攏的知識,能夠改變人類眼中的世界,塑型出更真實的宇宙!新穎的資訊,不同的視角,挑戰你的舊觀念!我們將喚醒你們的腦子,用不同的觀點切入科學,再次挑戰你們對科學的想像!所以,我們來了,腦子醒了!

0

8
2

文字

分享

0
8
2
快!還要更快!讓國家級地震警報更好用的「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1/21 ・258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從地震儀感應到地震的震動,到我們的手機響起國家級警報,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臺灣從 1991 年開始大量增建地震測站;1999 年臺灣爆發了 921 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速報系統約在震後 102 秒完成地震定位;2014 年正式對公眾推播強震即時警報;到了 2020 年 4 月,隨著技術不斷革新,當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以下簡稱為地震中心)僅需 10 秒,就可以發出地震預警訊息!

然而,地震中心並未因此而自滿,而是持續擴建地震觀測網,開發新技術。近年來,地震中心執行前瞻基礎建設 2.0「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預計讓臺灣的地震預警系統邁入下一個新紀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上網路吧!用建設與技術,換取獲得地震資料的時間

「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起源於「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產業開展計畫」,該計畫致力於跨部會、跨單位合作,由 11 個執行單位共同策畫,致力於優化我國環境與防災治理,並建置資料開放平台。

看到這裡,或許你還沒反應過來地震預警系統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有什麼關係,嘿嘿,那可大有關係啦!

當我們將各種實體物品透過網路連結起來,建立彼此與裝置的通訊後,成為了所謂的物聯網。在我國的地震預警系統中,即是透過將地震儀的資料即時傳輸到聯網系統,並進行運算,實現了對地震活動的即時監測和預警。

地震中心在臺灣架設了 700 多個強震監測站,但能夠和地震中心即時連線的,只有其中 500 個,藉由這項計畫,地震中心將致力增加可連線的強震監測站數量,並優化原有強震監測站的聯網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中心的評估中,可以連線的強震監測站大約可在 113 年時,從原有的 500 個增加至 600 個,並且更新現有監測站的軟體與硬體設備,藉此提升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

由此可知,倘若地震儀沒有了聯網的功能,我們也形同完全失去了地震預警系統的一切。

把地震儀放到井下後,有什麼好處?

除了加強地震儀的聯網功能外,把地震儀「放到地下」,也是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的關鍵做法。

為什麼要把地震儀放到地底下?用日常生活來比喻的話,就像是買屋子時,要選擇鬧中取靜的社區,才不會讓吵雜的環境影響自己在房間聆聽優美的音樂;看星星時,要選擇光害比較不嚴重的山區,才能看清楚一閃又一閃的美麗星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表有太多、太多的環境雜訊了,因此當地震儀被安裝在地表時,想要從混亂的「噪音」之中找出關鍵的地震波,就像是在搖滾演唱會裡聽電話一樣困難,無論是電腦或研究人員,都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判讀來自地震的波形。

這些環境雜訊都是從哪裡來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人為震動,對地震儀來說,都有可能是「噪音」!

當地震儀靠近工地或馬路時,一輛輛大卡車框啷、框啷地經過測站,是噪音;大稻埕夏日節放起絢麗的煙火,隨著煙花在天空上一個一個的炸開,也是噪音;台北捷運行經軌道的摩擦與震動,那也是噪音;有好奇的路人經過測站,推了推踢了下測站時,那也是不可忽視的噪音。

因此,井下地震儀(Borehole seismometer)的主要目的,就是盡量讓地震儀「遠離塵囂」,記錄到更清楚、雜訊更少的地震波!​無論是微震、強震,還是來自遠方的地震,井下地震儀都能提供遠比地表地震儀更高品質的訊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於 2008 年展開建置井下地震儀觀測站的行動,根據不同測站底下的地質條件,​將井下地震儀放置在深達 30~500 公尺的乾井深處。​除了地震儀外,站房內也會備有資料收錄器、網路傳輸設備、不斷電設備與電池,讓測站可以儲存、傳送資料。

既然井下地震儀這麼強大,為什麼無法大規模建造測站呢?簡單來說,這一切可以歸咎於技術和成本問題。

安裝井下地震儀需要鑽井,然而鑽井的深度、難度均會提高時間、技術與金錢成本,因此,即使井下地震儀的訊號再好,若非有國家建設計畫的支援,也難以大量建置。

人口聚集,震災好嚴重?建立「客製化」的地震預警系統!

臺灣人口主要聚集於西半部,然而此區的震源深度較淺,再加上密集的人口與建築,容易造成相當重大的災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都會區的建築老舊且密集,當屋齡超過 50 歲時,它很有可能是在沒有耐震規範的背景下建造而成的的,若是超過 25 年左右的房屋,也有可能不符合最新的耐震規範,並未具備現今標準下足夠的耐震能力。 

延伸閱讀:

在地震界有句名言「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因此,若建築物的結構不符合地震規範,地震發生時,在同一面積下越密集的老屋,有可能造成越多的傷亡。

因此,對於發生在都會區的直下型地震,預警時間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迫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著手於人口密集之都會區開發「客製化」的強震預警系統,目標針對都會區直下型淺層地震,可以在「震後 7 秒內」發布地震警報,將地震預警盲區縮小為 25 公里。

111 年起,地震中心已先後完成大臺北地區、桃園市客製化作業模組,並開始上線測試,當前正致力於臺南市的模組,未來的目標為高雄市與臺中市。

永不停歇的防災宣導行動、地震預警技術研發

地震預警系統僅能在地震來臨時警示民眾避難,無法主動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若人民沒有搭配正確的防震防災觀念,即使地震警報再快,也無法達到有效的防災效果。

因此除了不斷革新地震預警系統的技術,地震中心也積極投入於地震的宣導活動和教育管道,經營 Facebook 粉絲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跨部會舉辦《地震島大冒險》特展、《震守家園 —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讓民眾了解正確的避難行為與應變作為,充分發揮地震警報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雖然地震中心預計於 114 年將都會區的預警費時縮減為 7 秒,研發新技術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他們將應用 AI 技術,持續強化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降低地震對臺灣人民的威脅程度,保障你我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0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5
0

文字

分享

0
5
0
草莓是果實還是種子?又或者……以上皆非?——「112年會考自然科考題」
椀濘_96
・2023/09/22 ・858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12 會考甫結束,自然考科中有題非常令人印象深刻……。

自然科第 35 題。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

原來我們吃的草莓不是以為的「果實」,那個紅紅的果肉是其實是草莓的花托,而上面黑色的點點也不是「種子」,而是果實本人!至於真正的種子呢?當然是在那些黑黑的果實裡啦~

這似乎顛覆我們的印象,以為日常生活中所吃的水果果肉就是植物的果實,究竟這當中又藏著什麼奧秘呢?若想進一步完整理解草莓,就得從果實的構造及分類說起。

果實為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之一,當雌蕊中的胚珠完成受精作用後,子房便逐漸發育為果實,胚珠則發育成種子。有些植物的花托、苞片、花萼等構造會與子房外壁癒合,並隨之生長而膨大,成為果實的一部分;例如這次的主角——草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接著我們談談果實的分類。可依據發育、構造、型態的不同,分為:橘子的「柑果」、水蜜桃為「核果」、杏仁屬於「堅果」等等,至於草莓則被歸類在「瘦果」及「聚合果」。

花的解剖構造。圖/維基百科

現在我們要先將草莓紅紅的果肉剔除,只剩下單獨一粒粒黑黑小小的果實。「瘦果」(achene)顧名思義,型態硬而細小,其內僅有一粒種子,除了草莓外,常見的如愛玉子、向日葵的瓜子。

屬於「聚合果」(又稱「聚心皮果」,為複合果實的一種)的植物則是一朵花中有多個(兩個以上)離生的雌蕊,花的萼片(花萼)、花托一同參與了果實的發育,最終膨大癒合形成肉質果肉;另外,其果實被分類在聚合果的植物,常見的有釋迦、覆盆莓。

其實除了草莓還有許多我們意想不到,所吃的水果果肉並非單單只有果實本人,例如鳳梨、桑葚、香蕉、無花果……等等;它們也都和草莓一樣,由於果實發育的方式,所造就了如此特別、豐富型態,等著我們一一去認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椀濘_96
12 篇文章 ・ 20 位粉絲
喜歡探索浪漫的事物; 比如宇宙、生命、文字, 還有你。(嘿嘿 _ 每天都過著甜甜的小日子♡(*’ー’*)

1

4
4

文字

分享

1
4
4
香水的香氣是怎麼來的?淺談「天然香料」的生產史——《香氣採集者》
積木文化
・2021/11/04 ・1545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作者 / 多明尼克.侯柯  (Dominique Roques)
  • 譯者 / 韓書妍

「這裡有果實、花朵、樹葉和枝頭」,魏爾倫 (Paul Verlaine) 著名詩篇的第一句話便說得如此動聽,同時也開啟琳琅滿目的香水天然原料名冊。讓我在此為這首詩補充一下其他原料:根部、樹皮、木頭、地衣、嫩芽、漿果、香脂和樹脂,形形色色的植物世界,就是創造出香水的精華與萃取物的寶庫。

在十九世紀的香氣分子化學問世前,三千年來,天然材料曾是製作香水的唯一原料。即使這些天然原料現在都成了高級的奢侈品,調香師對這些香氣的喜愛仍堅定不移。這些芳香原料在製程中的香氣豐盈且富層次,而某些原料本身,就已經是香水。

圖/Pixabay

香水配方在我們的肌膚上蒸發前的瞬息間,足以訴說由多種原料交織而成的故事:有些關於製造化學材料的實驗室,有些則和花朵、辛香料或樹脂等天然原料有關。無論是蒸餾或萃取,這些植物變成精油、原精或香脂,與合成分子一起加入香水成分中。品牌總會強調香水裡的天然香料,豐富的香氣使其成為真正香水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精油也有自己的歷史。它們集產地、地貌、土壤與氣候之大成,是在地紮根者或短期生活之人的產物。從過去到現在,香水產業仍需要香木伐木工,以取得雪松、沉香或檀香;採集者提供野生植物、杜松子、岩薔薇枝或零陵香豆;採脂工人採收樹液、樹脂、乳香、安息香或秘魯香脂;種植者提供花朵、葉片和根部,也有玫瑰、茉莉、岩蘭草和廣藿香;榨汁工提供柑橘、佛手柑和檸檬;運輸者和商人則接手過去阿拉伯沙漠商隊與連結印度洋和地中海的水手的工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後是有「玫瑰淡香水大師」之稱的蒸餾者,他們在十七世紀時是精油的煉金術士,放到現代則是萃取師與化學家。他們是四散各地、各自為政的群體,有的在沙漠和森林中採集,有的則高舉鋤頭和拖拉機耕種。蒸餾者過去以祕密交易為主,現今已轉為透明化作業且對其產品的去向渾然不知,當中也有部份會帶著調香大師與頂尖品牌參觀農田。

這種多元化在無意中形成壯觀的歷史聚落,有如一塊織錦,一條條絲線引領薰衣草、玫瑰和乳香來到我們面前。香水的產製有著謎樣的過程與變幻莫測的來源,且有受保護、變遷、遺失又重新被發掘的傳統,而製香師的共同點,就是滋養人類對自然氣味永不止息的痴迷。一位馬達加斯加女性農民為一株香草授粉時,就像施展魔法;她必須重複這個動作無數次,香草莢才會誕生、成熟,並在採收與萃取後,在一小瓶香草原精中重現其細緻的香氣。

香草,又名香莢蘭,這種蘭花的果莢經過加工後,就能產出甜點與香水常使用的「香草籽」。圖/Pixabay


本書記錄的,是我在這三十年間,為尋找香料起源而浪跡天涯的過程。我不是化學家,亦非植物學家,由於向來鍾情樹木與植物,從商學院畢業後便投身香水產業。這趟旅程始於興趣和好奇心,後來成為一份熱情,三十年來我全心投入,為香水產業研究、尋找、購買精油,偶爾還得自行生產數十種香精呢。在玫瑰或廣藿香的田野間、委內瑞拉的森林,或是寮國的鄉村,是這些盛產香氣之地的人們傳授我關於氣味的一切。他們教導我聆聽打開瓶蓋時,精油和萃取物訴說的故事,令我得以成為今日所謂的「供應者」。

——本文摘自《香氣採集者:從薰衣草、香草到澳洲檀香與孟加拉沉香,法國香氛原料供應商走遍全球,發掘品牌背後成就迷人氣息的勞動者與風土面貌。》,2021 年 10 月,積木文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1
積木文化
13 篇文章 ・ 9 位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