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
1

文字

分享

1
0
1

傳說「吃鳳梨可對抗飛蚊症」,這個「研究結果」搞錯了些什麼?

Mr. S
・2019/05/30 ・4002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SR值 543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近幾日,一篇有關吃鳳梨可以減緩或消滅飛蚊症的文章在各個社群媒體瘋傳,大概看了不下五則貼文,覺得實在不對勁,就看了一下原始論文。不看不知道,一看不得了,這實在不是一個嚴謹的研究,研究結果必須要打上一個大問號。如果這種似是而非的結論,加上媒體的渲染,可能會造成一些負面結果。至於有哪些懷疑的根據與擔心,就請看下去。

編按:相關的網路新聞如下,族繁不及備載

什麼是飛蚊症?

眼球中有很大部分充滿著無色透明的膠狀物質,稱作玻璃體(vitreous body),正常情況下的玻璃體是澄清的,可以讓光線通過,在視網膜上成象。如果今天因為一些原因,讓玻璃體中的液體不再澄清,有一些懸浮物,就會影響成象,就好像眼前出現一隻打不到的蚊子一樣。

飛蚊症的成因,主要有幾種:玻璃體混濁(有懸浮物)、周邊組織出血流入玻璃體、周邊視網膜破裂、玻璃體後脫離(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PVD)。

「吃鳳梨可對抗飛蚊症」文章來源

這一篇文章,標題是「Pharmacologic vitreolysis of vitreous floaters by 3-month pineapple supplement in Taiwan: a pilot study」,由輔英科技大學附設醫院眼科主治醫師洪啟庭、大仁科技大學藥學系陳福安、郭代璜、謝博銓教授、陳立材助理教授、中山醫學大學視光學系黃宣瑜教授,另外還有一位作者是政府官員:高雄市社會局長葉壽山;文章發表於 Journal of American Science。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內容:固定吃鳳梨,減少飛蚊症?!

文章中找了共 388 位受試者,分成兩組,一組依照分成玻璃體內懸浮物多寡,再分成兩小組,每天固定吃兩塊 100 克的鳳梨;另一組再分成三小組,分別給予每天 120、240、360 克的鳳梨。兩組每個月各追蹤一次,總共追蹤三個月。最後發現到了第三個月,所有組別的懸浮物數量都有減少,好轉人數比例 54.5% 到 74.2% 不等;玻璃體懸浮物有所減少的人數,與開始吃鳳梨前,呈現顯著減少關係。在討論中,作者也舉了一些關於鳳梨酵素(bromelain,鳳梨蛋白酶)的研究,試圖解釋實驗結果與機轉,最後作者做出以下的宣稱:

  1. 鳳梨酵素可以為人類飛蚊症、PVD 與 玻璃體纖維化帶來新的研究觀點。
  2. 持續食用鳳梨有助於飛蚊症的改善。
  3. 這篇研究是全世界第一篇提出「每日補充鳳梨,可以作為目前飛蚊症常規醫療之外的便宜另類療法」的文章。
    (原文:Our studies revealed that the pineapple supplement every day can offer a cheap alternative to current therapies for the vitreous floaters which is the first report in the world.)

感覺好像期刊論文該有的格式與格局都有了,但是細細一看,其中大有疑竇。

「吃鳳梨可對抗飛蚊症」發表的文章乍看之下格式跟描述像有這麼回事,但其中值得懷疑的點很多。Photo via Good Free Photos

此研究值得懷疑的要點

1. 沒有交代受試者背景

一開始的介紹提到了,造成飛蚊症有許多的原因,其實就連玻璃體混濁,也有許多成因。文章中沒有提到這些飛蚊症患者的病因或背景,就連男女與年紀比例都沒有提到。

2. 研究缺乏對照組

國小、國中就教過了,做實驗必須要有對照組,才可以知道應變變因和操縱變因之間的關係。簡單來說,如果飛蚊症病人在實驗期間照常生活,但不吃鳳梨三個月,他們的飛蚊症會不會也改善了?這篇文章沒辦法回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醫學研究中,大家可能有聽過安慰劑(placebo),這就屬於一種對照組實驗會使用的方法。另外,如果一開始設計實驗時,就想探究鳳梨的某個特定成分(例如鳳梨酵素)會不會才是改善飛蚊症的主要因子,也可以加入測試,會讓說服力大於僅止在討論章節中進行文獻探討。

3. 統計方法的錯用

在這邊使用了變異數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但以這份資料的型態,一般不會使用 ANOVA 分析。

4. 措辭誇張異常

從文章第一句「 This survey is the first one in world……」,到文章討論也可見「the first report in the world」,似乎作者興奮得想向全世界展示這份研究成果,文中也可見其他似乎不必要的溢美詞句;搭配結果讀來,似乎少了一些期刊的嚴謹性。
如果這篇真的是確確實實的世界 number 1,大可以投到頂尖期刊如《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 IF=79.258)、《刺胳針》(The Lancet, IF=53.254),或者眼科界的頂尖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IF=3.384)啊!為何會投在一篇比較少人聽聞的期刊呢?

5. 許多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錯誤

隨便看看,就可以發現不少錯字與格式不一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文章一開頭的作者服務單位,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被打成了「Chunmg Shan Medical Hospital」,多了一個 m。
  • 表格中的 1st 和 2rd,前者有上標,後者沒有,那到底是要不要上標?
  • 表格中的「3rd」竟然寫成「3th」,原本的 rd 還誤植到 2 那邊!這是國小高年級的英文課內容吧,這種錯誤太不應該。
  • 93 頁尾,Müller and his ci-workers also found……,應該是想寫 co-workers 吧!
文章內幾個謬誤與誇張宣稱部分的截圖與標註。圖/截自原文期刊

6. 期刊編審素質堪憂

看到那麼多的謬誤,除了作者要負一部份責任,期刊編輯也是。一篇被刊出的文章可以被找到那麼多荒謬的錯誤,編輯責無旁貸,也說明了這家期刊的編審素質堪憂。

再看看這期的文章列表頁面,發現這篇文章的標題同時是第 3 篇與第 10 篇,差別就是作者之一的葉壽山局長在第 10 篇被拿掉了;而第 2 和第 5 篇根本是完全一模一樣的文章。這家期刊的編輯還好嗎?把文章重複放在期刊中,是想要衝出版量嗎?

話說回來,這到底是哪家期刊?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Science 這家期刊自 2005 年創立,到今年也活到了第 15 年。

再來很功利地看看所謂的期刊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 IF),這家期刊在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網站中,沒有找到任何影響因子數字,可能未達收錄標準,實在是和作者那個誇張的宣稱無法匹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查詢過程中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關於這個期刊的資訊並不多,但另外查到一個名字很像的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成立於 1818 年,是地球科學界的老牌頂尖期刊了,2017 年的 IF 值高達 3.893。看到這邊,是不是要懷疑一下這個《The Journal of American Science》,有沒有可能屬於之前引起廣泛討論的「掠奪型期刊」(predatory journals)?

還真的是掠奪型期刊啊!

掠奪性期刊與出版社,常披著開放取用、出版的理念與經營模式到處邀稿,藉此收入論文處理費,獲取大量的金錢利益。這些期刊大多數重量不重質,缺乏完整的同儕審閱(peer-review)與編審流程,常常是繳了錢,文章就可以被刊登、出版。

這些掠奪性期刊除了繳錢就可刊之外,名字常常取得跟頂尖期刊一樣,常讓投稿者混淆,最後只好付錢了事,根本就像上了詐騙集團的當一樣。

近年來學界越來越重視掠奪型期刊議題,也統整了一些掠奪性期刊的名冊,可以讓研究者在投稿前先行檢查,以免踩雷。這邊查找了許多人使用的兩個清單:HBI list for Predatory JournalsBeall’s List,發現這個期刊和出版商 Marsland Press 赫然版上有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搭啦!原來這個「全世界第一篇」的研究,可能是個詐騙呢!

媒體報導沒有說出來的問題

雖然被我們發現這篇文章可能是個詐騙,但偏偏許多媒體的標題十分吸引注意力,彷彿每天乖乖吃鳳梨就可以扭轉飛蚊症。從前面的幾個質疑,可以知道「每天食用鳳梨」與「改善飛蚊症」之間的因果關係尚不明確(連有沒有關聯都要打上問號),因此可能沒辦法期待每天吃鳳梨三個月之後,眼前打不到的蚊子會因此變少。

鳳梨雖然含有豐富的維他命 C 與纖維,但也含有比較高的糖份,如果長期、大量食用,可能讓體重悄悄上升。

另外,鳳梨的升糖指數也高(65),而飛蚊症的患者有一大部分是年長者,可能同時有糖尿病,這時候就要非常小心地控制鳳梨的食用量;如果因為看到心無標題就開始大量吃鳳梨,對於血糖控制相當不利,這是看到報導後應該要擔心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鳳梨的糖份相對來說比較高,長期大量食用也不太好啊。圖/photo by Claudia caloclau@Pixabay

結語:正視飛蚊症,但別輕信新聞啊

總體而言,有個新聞讓大家正視飛蚊症,或許是件好事,但看到有些不合理的措辭,就要再三小心。

就算沒有把原始文獻找來看,也應當諮詢醫師,綜合評估後,再考慮是否選擇其他輔助治療措施。

相關資料

期刊原始文獻連結(建議不要邊吃飯邊看,有可能氣到吃不下)

附上熱心網友補充的文章與報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1
Mr. S
5 篇文章 ・ 0 位粉絲
是個喜歡到處看看、隨便想想,不務正業的小勾椎;希望能把知識的可愛美好之處與大家分享。有一方小小儲思盆,歡迎來看看。

4

20
2

文字

分享

4
20
2
太甜的鳳梨不能做罐頭?夏威夷披薩幫不了鳳梨農?黃澄澄甜膩膩的鳳梨身世大解密
陳明陽_96
・2021/03/17 ・1925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475 ・五年級

圖/Pixabay

中國在 2 月 26 日,以驗出介殼蟲為由,自 3 月 1 日起暫停進口台灣鳳梨,為了避免即將來到的鳳梨盛產季生產過剩,造成滯銷,許多政治人物都呼籲國人多吃國產鳳梨,因而掀起一波鳳梨購買熱潮,有人說鳳梨可以拿來打成果汁、做成果乾、炒鳳梨木耳,還有人提出可以多吃夏威夷披薩和鳳梨酥來消耗鳳梨。

此外,前立委候選人林佳新也質疑政府為何台糖的鳳梨罐頭都來自泰國,為何不讓鳳梨罐頭產線重回台灣?對此行政院長蘇貞昌的回應則是台灣的鳳梨太甜,不能做成罐頭。

太甜的鳳梨不能做成罐頭?鳳梨罐頭和我們一般吃的鳳梨有差別嗎?夏威夷披薩和鳳梨酥可以幫助到鳳梨農嗎?在釐清這些鳳梨小知識之前,我們先來讀一段鳳梨的歷史。

鳳梨是台灣戰後經濟的護國神山之一

台灣在戰後的 1950 至 70 年代,是台灣的鳳梨生產的黃金年代,當時的鳳梨以種植加工品種為主,甚至還一度登上全球鳳梨罐頭出口龍頭呢!當時的鳳梨罐頭生產工業與洋菇、蘆筍合稱為「三罐王」,是當時經濟的護國神山,然而後來因為台灣的農業生產成本提高,產業轉向工業轉型邁進,鳳梨罐頭的產業鏈也因競爭力下降,轉往工資較低廉的泰國、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

目前台灣鳳梨罐頭的主要進口國,大多來自全球最大的鳳梨罐頭生產地泰國,自從產業出走之後,台灣的鳳梨生產就轉以栽種鮮食用的品種為主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生產過剩的鳳梨可以拿來做罐頭嗎?

鳳梨按照用途可粗略分成鮮食用和加工用兩種類型,台灣生產的鳳梨中,有超過 9 成栽種的是鮮食鳳梨。目前以 1998 年完成命名,俗稱金鑽鳳梨的台農 17 號為最大宗,另外有部分栽培加工鮮食兩用鳳梨,以俗稱土鳳梨的開英種為主,包括台農 2 號和 3 號鳳梨等,目前開英種的栽培主要為與鳳梨酥業者契作的模式。

開英種果型方正、花腔淺、纖維較粗,適合拿來做成罐頭,也可以做成鳳梨酥內餡,一般來說,加工用的農產品追求產量,產品外觀則為其次,果肉酸一點或不夠甜都沒關係,因為在生產過程中可以加入砂糖改良口感,而粗糙的纖維也會因為高溫烹煮殺菌的過程,與酸性的水溶液共同作用,打斷纖維素的部分氫鍵,使得口感變得更為軟嫩,更易入口。

鮮食品種力求纖維細緻、甜度高,相對種植管理需求和生產成本也比較高,適合直接食用,細緻多汁的口感甚至可能因為加工而變的軟爛,而犧牲原有的品質(想像你打開鳳梨罐頭結果出現鳳梨醬的情景),更何況鮮食種在市場販賣的價格也比罐頭好,因此不是太甜的鳳梨不能拿來加工,而是拿來做成罐頭太可惜了!然而,還是有少數金鑽鳳梨會拿來加工成果乾、果醬、水果酒等等,因為這些加工產品的經濟價值比較高,農產品是否用來加工,主要考量的是經濟效益。

你知道鳳梨酥也有四大門派嗎?分別是純用冬瓜醬做成的古早旺來酥、混合了鳳梨和冬瓜醬製成的傳統鳳梨酥、口味酸一點的土鳳梨酥以及食用鳳梨做出來的金鑽鳳梨酥。圖/Wikipedia

夏威夷披薩和鳳梨酥可不可以幫助到鳳梨農呢?

鮮食用鳳梨具有一定的保存期限,販售壓力大於加工後的鳳梨,賣不掉的鳳梨常常只能倒掉回收,所以鮮食鳳梨較具有銷售壓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多數的夏威夷披薩都是使用鳳梨罐頭製作,而鳳梨罐頭都是國外進口的,因此吃夏威夷披薩,並不會幫助消耗國產鮮食鳳梨!除非有商店強調使用國產的金鑽鳳梨製作披薩,才會對消費本土鳳梨有幫助。

而傳統鳳梨酥主要使用冬瓜醬製作,後來才有使用全鳳梨醬的鳳梨酥出現,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鳳梨酥就有:冬瓜醬混土鳳梨醬的混合鳳梨酥、用開英種作成的土鳳梨醬和金鑽鳳梨酥等三種,不管是吃冬瓜醬還是土鳳梨醬的鳳梨酥,都可能對即將盛產的金鑽鳳梨幫助不大喔!

但比起這些加工食品,消耗鳳梨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多吃新鮮鳳梨,畢竟育種家育出鮮食用的鳳梨本來就是要拿來生吃的!

每餐都吃夏威夷披薩,是連吃一百年也幫不到臺灣鳳梨農夫的。圖/Wikipedia

資料來源:

  1. 《穿越時空愛鳳梨》鳳梨罐頭曾是台灣護國神山,照亮台灣經濟
  2. 作物病蟲害與肥培管理技術資料光碟:果樹/常綠果樹/鳳梨
  3. 歷經 86 年努力,培育鳳梨國家隊 18 強!鳳梨專家官青杉,揭開台灣鳳梨好吃秘密
  4. 為什麼以前的鳳梨酥沒有鳳梨,要用冬瓜醬?
所有討論 4
陳明陽_96
1 篇文章 ・ 1 位粉絲
台大園藝畢業,農藝準研究生,喜歡和你分享生活中的科學知識,尤其是食物從農場到餐桌的過程。

0

6
0

文字

分享

0
6
0
誰說鳳梨酥是行業禁忌 醫師實驗破除迷信
Sherry
・2021/02/14 ・1691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13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爆發新冠肺炎院內感染,許多熱心民眾捐贈物資體恤醫療人員的辛勞,而 1 名新北市的民眾竟然送來 500 個鳳梨酥,讓許多醫療人員與民眾大喊:毋湯!

不過也有網友轉貼 2012 年慈濟醫院大林分院的實證研究破除「旺」來迷信。

鳳梨代表「旺來」,吃雞肉就會「雞飛狗跳」

醫療人員、消防人員、社會線記者等行業,在入行時前輩都會叮嚀上班千萬別吃鳳梨、芒果相關產品,否則「旺來」(閩南語讀音)的工作量,會讓你「忙」到叫不敢。

除了鳳梨跟芒果之外,病人病危時就會在名牌上貼小紅點示警,而紅豆就像小紅點的形狀;每日C的C則聯想到CPR(心肺急救術),每天幫病人CPR誰受得了;還有雞肉象徵雞飛狗跳、牛肉象徵像牛一樣忙,對於許多醫療人員來說,這些帶有諧音、延伸意義的相關產品都敬而遠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鳳梨閩南語讀音近似「旺來」。圖/Pixabay

醫師為了要破除迷信,值急診班前記得先吃鳳梨!

但是位於鳳梨產地的大林慈院卻不信這套,在 2007年1月至 2010年12月,一共 4 年的時間,從耳鼻喉科醫師當中推派一位固定的志願代表,在值急診班的當日早上食用鳳梨當作實驗組,其他醫師則是這次實驗的對照組。

沒吃鳳梨的醫師們被急診照會最多7次,反而比吃鳳梨的醫師最多6次還要多。

在四年的實驗中,值急診班前食用鳳梨的醫生,平均一天被急診照會次數,最高6次,與值班前沒有食用鳳梨的醫師相同,但實驗團隊又將鳳梨產季(4月至8月)與非產季(9月至3月)分別進行統計,結果卻發現沒有在值班前食用鳳梨的醫師們,最多7次被急診照會,竟然高於值班前食用鳳梨醫師的6次,實驗顯示食用鳳梨跟醫師患者「旺來」並沒有顯著關係。

吃完鳳梨之後就真的很旺!到底是巧合還是迷信?

看完這個實驗,有些職場新鮮人可能會想要冒險闖一闖,畢竟被表列的這些美食真的令人難以抗拒,但前輩們警告大家不要不信邪,然後舉出可以講上三天三夜的前車之鑑,不過這些迷信真的那麼神奇嗎?

其實這樣的連結比較像行為心理學家伯爾赫斯·弗雷德里克·史金納 (Burrhus Frederic Skinner) 提出的操作制約 (operant conditioning)。

行為心理學家史金納。圖/Wikipedia

操作制約實驗的史金納箱 (Skinner box) 中會設置一個控制食物投放的壓桿,只要白鼠按壓操縱桿,就會有食物掉落,即便不再放置食物,白鼠還是會去按壓操縱桿,而人類的迷信也類似這個原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制約迷信的安慰劑效果探討研究中,在考試前給予考生不同品牌巧克力作為鼓勵,若該次考試成績較佳,考生若在下次考試前須選擇巧克力,則會選取該品牌,反之則會選擇他牌。

操作制約實驗史金納箱示意圖。圖/Wikipedia

人們總是只相信自己相信的,其他才是「巧合」

幸運巧克力的實驗就像是日常生活中的迷信,人們會忽略那 99 次的「沒問題」,放大了那一次的「有問題」,即便有許多實驗已經證明,這些迷信中的原因和結果都是獨立事件,沒有絕對的關係,但是多數的資訊相關從業人員還是寧可放一包綠色的乖乖在機台上,甚至研究結果發現,年資較長、主管階級人員對此更是深信不疑。

有了這些實驗證明還是不相信?只要不擔心前輩的白眼話,每個人也都能親自做實驗。

參考資料

  1. 簡守信、林俊龍、賴寧生、陳金城、李宜恭、何旭爵、李承永 (2012)。鳳梨的禁忌:迷思或真實
  2. 紀宸凱 (2014)。制約迷信的安慰劑效果探討——迷信制約的驗證與時間距離的影響
  3. 田博仁 (2010)。資訊相關從業人員之核心自我評估對迷信之影響
Sherry
2 篇文章 ・ 0 位粉絲

1

0
1

文字

分享

1
0
1
傳說「吃鳳梨可對抗飛蚊症」,這個「研究結果」搞錯了些什麼?
Mr. S
・2019/05/30 ・4002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SR值 543 ・八年級

最近幾日,一篇有關吃鳳梨可以減緩或消滅飛蚊症的文章在各個社群媒體瘋傳,大概看了不下五則貼文,覺得實在不對勁,就看了一下原始論文。不看不知道,一看不得了,這實在不是一個嚴謹的研究,研究結果必須要打上一個大問號。如果這種似是而非的結論,加上媒體的渲染,可能會造成一些負面結果。至於有哪些懷疑的根據與擔心,就請看下去。

編按:相關的網路新聞如下,族繁不及備載

什麼是飛蚊症?

眼球中有很大部分充滿著無色透明的膠狀物質,稱作玻璃體(vitreous body),正常情況下的玻璃體是澄清的,可以讓光線通過,在視網膜上成象。如果今天因為一些原因,讓玻璃體中的液體不再澄清,有一些懸浮物,就會影響成象,就好像眼前出現一隻打不到的蚊子一樣。

飛蚊症的成因,主要有幾種:玻璃體混濁(有懸浮物)、周邊組織出血流入玻璃體、周邊視網膜破裂、玻璃體後脫離(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PVD)。

「吃鳳梨可對抗飛蚊症」文章來源

這一篇文章,標題是「Pharmacologic vitreolysis of vitreous floaters by 3-month pineapple supplement in Taiwan: a pilot study」,由輔英科技大學附設醫院眼科主治醫師洪啟庭、大仁科技大學藥學系陳福安、郭代璜、謝博銓教授、陳立材助理教授、中山醫學大學視光學系黃宣瑜教授,另外還有一位作者是政府官員:高雄市社會局長葉壽山;文章發表於 Journal of American Science。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內容:固定吃鳳梨,減少飛蚊症?!

文章中找了共 388 位受試者,分成兩組,一組依照分成玻璃體內懸浮物多寡,再分成兩小組,每天固定吃兩塊 100 克的鳳梨;另一組再分成三小組,分別給予每天 120、240、360 克的鳳梨。兩組每個月各追蹤一次,總共追蹤三個月。最後發現到了第三個月,所有組別的懸浮物數量都有減少,好轉人數比例 54.5% 到 74.2% 不等;玻璃體懸浮物有所減少的人數,與開始吃鳳梨前,呈現顯著減少關係。在討論中,作者也舉了一些關於鳳梨酵素(bromelain,鳳梨蛋白酶)的研究,試圖解釋實驗結果與機轉,最後作者做出以下的宣稱:

  1. 鳳梨酵素可以為人類飛蚊症、PVD 與 玻璃體纖維化帶來新的研究觀點。
  2. 持續食用鳳梨有助於飛蚊症的改善。
  3. 這篇研究是全世界第一篇提出「每日補充鳳梨,可以作為目前飛蚊症常規醫療之外的便宜另類療法」的文章。
    (原文:Our studies revealed that the pineapple supplement every day can offer a cheap alternative to current therapies for the vitreous floaters which is the first report in the world.)

感覺好像期刊論文該有的格式與格局都有了,但是細細一看,其中大有疑竇。

「吃鳳梨可對抗飛蚊症」發表的文章乍看之下格式跟描述像有這麼回事,但其中值得懷疑的點很多。Photo via Good Free Photos

此研究值得懷疑的要點

1. 沒有交代受試者背景

一開始的介紹提到了,造成飛蚊症有許多的原因,其實就連玻璃體混濁,也有許多成因。文章中沒有提到這些飛蚊症患者的病因或背景,就連男女與年紀比例都沒有提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 研究缺乏對照組

國小、國中就教過了,做實驗必須要有對照組,才可以知道應變變因和操縱變因之間的關係。簡單來說,如果飛蚊症病人在實驗期間照常生活,但不吃鳳梨三個月,他們的飛蚊症會不會也改善了?這篇文章沒辦法回答。

在醫學研究中,大家可能有聽過安慰劑(placebo),這就屬於一種對照組實驗會使用的方法。另外,如果一開始設計實驗時,就想探究鳳梨的某個特定成分(例如鳳梨酵素)會不會才是改善飛蚊症的主要因子,也可以加入測試,會讓說服力大於僅止在討論章節中進行文獻探討。

3. 統計方法的錯用

在這邊使用了變異數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但以這份資料的型態,一般不會使用 ANOVA 分析。

4. 措辭誇張異常

從文章第一句「 This survey is the first one in world……」,到文章討論也可見「the first report in the world」,似乎作者興奮得想向全世界展示這份研究成果,文中也可見其他似乎不必要的溢美詞句;搭配結果讀來,似乎少了一些期刊的嚴謹性。
如果這篇真的是確確實實的世界 number 1,大可以投到頂尖期刊如《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 IF=79.258)、《刺胳針》(The Lancet, IF=53.254),或者眼科界的頂尖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IF=3.384)啊!為何會投在一篇比較少人聽聞的期刊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5. 許多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錯誤

隨便看看,就可以發現不少錯字與格式不一致。

  • 文章一開頭的作者服務單位,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被打成了「Chunmg Shan Medical Hospital」,多了一個 m。
  • 表格中的 1st 和 2rd,前者有上標,後者沒有,那到底是要不要上標?
  • 表格中的「3rd」竟然寫成「3th」,原本的 rd 還誤植到 2 那邊!這是國小高年級的英文課內容吧,這種錯誤太不應該。
  • 93 頁尾,Müller and his ci-workers also found……,應該是想寫 co-workers 吧!

文章內幾個謬誤與誇張宣稱部分的截圖與標註。圖/截自原文期刊

6. 期刊編審素質堪憂

看到那麼多的謬誤,除了作者要負一部份責任,期刊編輯也是。一篇被刊出的文章可以被找到那麼多荒謬的錯誤,編輯責無旁貸,也說明了這家期刊的編審素質堪憂。

再看看這期的文章列表頁面,發現這篇文章的標題同時是第 3 篇與第 10 篇,差別就是作者之一的葉壽山局長在第 10 篇被拿掉了;而第 2 和第 5 篇根本是完全一模一樣的文章。這家期刊的編輯還好嗎?把文章重複放在期刊中,是想要衝出版量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話說回來,這到底是哪家期刊?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Science 這家期刊自 2005 年創立,到今年也活到了第 15 年。

再來很功利地看看所謂的期刊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 IF),這家期刊在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網站中,沒有找到任何影響因子數字,可能未達收錄標準,實在是和作者那個誇張的宣稱無法匹配。

在查詢過程中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關於這個期刊的資訊並不多,但另外查到一個名字很像的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成立於 1818 年,是地球科學界的老牌頂尖期刊了,2017 年的 IF 值高達 3.893。看到這邊,是不是要懷疑一下這個《The Journal of American Science》,有沒有可能屬於之前引起廣泛討論的「掠奪型期刊」(predatory journals)?

還真的是掠奪型期刊啊!

掠奪性期刊與出版社,常披著開放取用、出版的理念與經營模式到處邀稿,藉此收入論文處理費,獲取大量的金錢利益。這些期刊大多數重量不重質,缺乏完整的同儕審閱(peer-review)與編審流程,常常是繳了錢,文章就可以被刊登、出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些掠奪性期刊除了繳錢就可刊之外,名字常常取得跟頂尖期刊一樣,常讓投稿者混淆,最後只好付錢了事,根本就像上了詐騙集團的當一樣。

近年來學界越來越重視掠奪型期刊議題,也統整了一些掠奪性期刊的名冊,可以讓研究者在投稿前先行檢查,以免踩雷。這邊查找了許多人使用的兩個清單:HBI list for Predatory JournalsBeall’s List,發現這個期刊和出版商 Marsland Press 赫然版上有名。

搭啦!原來這個「全世界第一篇」的研究,可能是個詐騙呢!

媒體報導沒有說出來的問題

雖然被我們發現這篇文章可能是個詐騙,但偏偏許多媒體的標題十分吸引注意力,彷彿每天乖乖吃鳳梨就可以扭轉飛蚊症。從前面的幾個質疑,可以知道「每天食用鳳梨」與「改善飛蚊症」之間的因果關係尚不明確(連有沒有關聯都要打上問號),因此可能沒辦法期待每天吃鳳梨三個月之後,眼前打不到的蚊子會因此變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鳳梨雖然含有豐富的維他命 C 與纖維,但也含有比較高的糖份,如果長期、大量食用,可能讓體重悄悄上升。

另外,鳳梨的升糖指數也高(65),而飛蚊症的患者有一大部分是年長者,可能同時有糖尿病,這時候就要非常小心地控制鳳梨的食用量;如果因為看到心無標題就開始大量吃鳳梨,對於血糖控制相當不利,這是看到報導後應該要擔心的。

鳳梨的糖份相對來說比較高,長期大量食用也不太好啊。圖/photo by Claudia caloclau@Pixabay

結語:正視飛蚊症,但別輕信新聞啊

總體而言,有個新聞讓大家正視飛蚊症,或許是件好事,但看到有些不合理的措辭,就要再三小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就算沒有把原始文獻找來看,也應當諮詢醫師,綜合評估後,再考慮是否選擇其他輔助治療措施。

相關資料

期刊原始文獻連結(建議不要邊吃飯邊看,有可能氣到吃不下)

附上熱心網友補充的文章與報導: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1
Mr. S
5 篇文章 ・ 0 位粉絲
是個喜歡到處看看、隨便想想,不務正業的小勾椎;希望能把知識的可愛美好之處與大家分享。有一方小小儲思盆,歡迎來看看。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華萊士難題:演化,是否停格在人類頭上?——《你不知道我們有多聰明》
PanSci_96
・2017/12/21 ・5947字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SR值 538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新創世論雖然沒有明確表明,但它假定演化已停格在人類頭上。圖/Valerie@Flickr

由於中斷觀點(discontinuity stance)本質上屬於前演化(pre-evolutionary),我就直接把它稱為新創世論(Neo-Creationism)吧。千萬別把新創世論和智能設計論(Intelligent Design)混為一談,後者只是舊瓶裝新酒的創世論。新創世論比較巧妙,因為它接受了半套的演化論,其中新教條是我們的身體演化自猿類,但是我們的心智並非如此。雖然沒有明確表明,但它假定演化已停格在人類頭上。

在許多社會科學、哲學和人文學科領域,這種想法依然普遍。新創世論認為人類心智是如此原創,除了為其確立特殊地位之外,將人類心智與其他動物相比並沒有任何意義。既然明明沒有能夠比較之處,我們為何還需要關心其他物種?這種跳躍式觀點是基於人類必定在演化過程中發生了重大變化而與猿類分道揚鑣,這個過程可能是在近幾百萬年間。儘管這種神奇變化籠罩著神祕色彩,但今日已被授予一個專有名詞--「人化作用」(hominization),其中經常伴隨了火花、間隔和鴻溝等詞彙。該領域的現代學者顯然不敢提到什麼神聖的火花,更不敢說「特殊創造論」(special creation),但仍然很難撇除此一立場背後的宗教影響。

在生物學中,「演化停格在人類頭上」的概念被稱為華萊士難題。

一顆能譜曲、算數的大腦,是生存必需的嗎?

艾爾弗雷德.羅素.華萊士(Alfred Russel Wallace)是與達爾文生活在同一時代的偉大英國自然學家,被認為與達爾文同是天擇演化的發想者。事實上,天擇的概念也被稱為達爾文-華萊士理論。儘管華萊士毫無疑問地支持演化論,但是他為人類心智領域畫上一條界線。他對所謂的「人類尊嚴」抱持強烈情感,無法忍受拿猿類來與人類做比較。達爾文認為,所有特徵都是功利主義的產物,只有生存才是真正的必要條件,但華萊士認為此規則必定有例外—-那就是人的心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腦裡有音樂,對我們的祖先來說有助於生存嗎?圖/giphy

為何生活單純的人類,需要一顆能夠譜寫交響樂或計算數學的大腦?他寫道:「天擇,只賦予野蠻人稍微優於猿類的大腦,然而,也許這些野蠻人實際上擁有一顆不輸上流社會人士的大腦。」在東南亞旅行期間,華萊士開始對非使用文字的民族產生高度敬重,他認為我們之間「沒有差多少」的觀念,在當時盛行的種族主義觀點下是一項重大進展,當時認為這些野蠻民族的智力介於猿類和西方國家人民之間。雖然華萊士並無宗教信仰,但他將人類的高超智力歸因於「看不見的精神世界」。他認為人的靈魂幾乎無從解釋。達爾文對於看到他所尊敬的同僚援引上帝之手(無論以何種方式呈現)深感不安。他覺得根本不需要任何超自然的解釋,可是華萊士難題仍然潛伏在學術界四周,意圖讓人類心智擺脫生物學的束縛。

我最近前往聆聽一位著名哲學家的演講,聽眾大多為「意識」主題慕名而來,沒想到他在演講時突然提及人類在這方面「明顯」遠高於其他物種。我感到疑惑而搔了搔頭,這樣的說法代表他對於靈長類動物的看法其實有著矛盾,因為這位哲學家給人們的印象是正試圖尋找意識演化的成因。演講中,他提到大腦存在龐大的交互作用,指出意識源於神經相連的數量和複雜度。有位機器人專家也說過類似的話,認為如果電腦擁有足夠數量的微晶片,必定會出現類似意識的現象。我頗為願意相信這番言論,只是目前似乎無人知道如何從連結中產生意識,也不確定意識到底是什麼。

萬物之靈的大腦,有什麼特別的嗎?

若是把重點放在神經的連結,我不禁懷疑要如何看待腦部比人類的 1.35 kg 還重的動物。海豚的腦有 1.5 kg 重、大象 4 kg 、抹香鯨 8 kg,難道這些動物比我們「更有意識」嗎?還是該取決於神經元的數量?我們在這方面的了解還不足。過去我們一直以為,即使不考慮腦的大小,人類腦部的神經元數量是所有物種中最多的,後來發現大象腦部神經元的數量是我們的三倍-—高達兩千五百七十億個。不過,這些神經元的分布位置與我們有異,大象的神經元多分布在小腦。厚皮動物(如大象)的腦部如此巨大,有人推測其中的連結分布非常廣泛,就像額外加上的高速公路系統,大大增加複雜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象腦部的神經元竟然比「萬物之靈」還多?!圖/pixabay

面對人類腦部,我們往往強調被譽為理性所在的額葉(frontal lobe),但額葉在最新的解剖報告中並沒有那麼特別。目前,研究人員認為人類腦部是靈長類動物的「線性放大」,這表示人類不同腦區的大小比例和靈長類動物並無不同。總而言之,神經連結的差別似乎不足以支持人類獨特性的論點。如果我們真的能找到測量意識的方法,可能還會發現到意識是很普遍的現象,在那之前,我們可以參考達爾文提出的某些理論。

我並非否認人類的獨特性,在某些方面我們確實具有獨特性。不過,若是抱持這樣的假設看待所有生物的認知能力,我們便將遠離科學領域而進入信仰範疇。身為任職於心理學系的生物學家,我通常以不同方式探究這個問題。生物學、神經科學和醫學領域都默認了連續性(continuity)。若非如此,治療人類恐懼症時,為何要在實驗室研究大鼠杏仁核(amygdala)對於恐懼的反應?能如此實驗的前提,當然就是所有哺乳類動物的腦部皆相似。對這些領域而言,所有物種間的連續性是理所當然的,就算人類有多麼重要,也不過是全體自然界裡的一點塵埃。

心理學領域正逐漸朝向這個方向發展,但其他社會和人文科學仍然抱持傳統的不連續性假設,所以我每次在面對這些觀眾的演講中都會強調這一點。我的演講難免會提到人類與其他人科動物的相似之處(但也不是每次都會提到),聽眾每每不約而同地問道:「那麼,身而為人到底有什麼特別呢?」以「那麼」做為問題的起頭,就是想把人類與其他物種的所有相似性都推到一旁,並且只想突顯我們和其他物種有何不同。我通常會用冰山的譬喻回答此類問題,描述我們和靈長類親戚之間在認知、情感和行為上存在龐大的相似度,但當然也有類似冰山一角的差異。自然科學領域試圖理解整座冰山,然而其他學科比較想要從冰山的頂端開始研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是什麼?

西方國家迷戀這座冰山一角已久,而且還沒有要停止的跡象。人類的獨特總是被視為正面,甚至是高貴,但真要說出幾個不光彩的特點也沒想像中困難。我們一直在尋找人類的「獨特之處」,無論是拇指對生、合作、幽默、純粹的利他主義、性高潮、語言或是喉部結構。這個現象的源頭也許起始於柏拉圖(Plato)和第歐根尼(Diogenes)的辯論,他們試圖找出最簡潔的人類定義。柏拉圖提出人類是唯一的無毛兩足行走動物,但這個定義很快就被反駁了,當時第歐根尼帶了一隻毛被拔光的雞到柏拉圖的講學地點,一到柏拉圖面前,他便放手讓雞走路並說道:「瞧!我給你帶個人來。」人類的定義因此多添加了一條:「擁有寬指甲」。

一七八四年,約翰.沃夫岡.馮.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興奮地宣稱自己找到了人類生物學起源的證據:一小塊人類上顎骨頭,被稱為「頷間骨」(os intermaxillare)。雖然所有包括猿類在內的哺乳類動物都有這塊骨頭,但在此之前一直未能在人類身上找到,因此始終被解剖學家標誌為「較原始的」骨頭。人類也總是把身上找不到這塊骨頭視為值得自豪的現象。身為詩人的歌德也是一位自然科學家,他非常高興能找到這塊與哺乳類動物共享的原始骨頭,就此讓人類與自然界其他物種連結起來。歌德在達爾文提出演化論前的一個世紀就有這種想法,顯示演化概念已經醞釀許久。

直到今日,連續性和例外主義(exceptionalism)之間的張力依然存在,人類的獨特之處一次次地被點出,再一次次地被反駁。就像剛剛提到的頷間骨,人類獨特性的主張通常會歷經四個階段:言論會不停地被傳頌,隨後有人提出新證據反駁,該主張開始逐漸沒落,最後一腳踏進不光彩的墳墓。我常常覺得被這些主觀的論點打擊,這種吸引大眾目光的人類獨特性論點不知從何而來,大家好像也都忘了我們以前根本不覺得這些特質有什麼問題。

達爾文因其提出的理論衝擊了人類與動物之間的界線,因而被畫成猿諷刺。圖/jwyg@Flickr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例如,在英語當中(其他語言也是如此),模仿行為的動詞常常用到我們的動物近親,暗示當時認為動物會模仿沒什麼大不了,而且這些行為由人類和猿類所共享。不過,當模仿被重新定義為是複雜的認知行為(也就是「真正的模仿」,”true imitation”),突然間,人類搖身一變成為唯一能掌握這種能力的物種。

這些論點的奇異共識是:「人類是唯一能模仿的猿類」。另一個例子關於心智理論,心智理論其實最早源自於靈長類動物研究。某種程度上,它曾經被重新定義成猿類沒有心智功能。定義與重新定義的循環讓我想起《週六夜現場》節目裡喬恩.洛維茲(Jon Lovitz)扮演的角色,他一直期待能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因此不停地思索和尋找理由,直到他能相信自己,於是帶著滿足的假笑說:「是的!這正是我要的!」

討論技術能力時也發生過同樣狀況。早期的印刷品和繪畫通常會將猿類描繪成手持拐杖或其他道具,最令人難忘的圖片是在卡爾.林奈(Carl Linnaeus)於一七三五年出版的《自然系統》(Systema Naturae)。猿類會使用工具眾所皆知,當時也從沒出現過一點爭議。二十世紀時,人類學家將工具使用提升為智力的跡象,因此提出這些藝術家讓牠們手持工具的原因,可能只是想要讓牠們看起來更像人類。此後,猿類的工具使用技術便飽受審視和質疑,甚至是嘲笑,而發生在人類身上的同樣能力則被推舉為智力超群的證明。

正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發現(或重新發現)野生猿類會使用工具的現象才會如此令人震驚,但人類學家仍試圖淡化其重要性。我聽過他們表示,黑猩猩可能是向人類學會如何使用工具,彷彿向人類學習使用工具會比自己發展出工具更為容易。這個提議顯然還沒碰到把模仿能力視為人類特有行為的論點。當李奇說我們不是選擇把黑猩猩當成人類,不然就得重新定義人類或重新定義工具,科學家總是直接擁抱第二個選項。重新定義人類永遠不會過時,每當我們找出一個新的特質時就會歡呼:「是的!這正是我要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比起宣稱只有人類的胸腔會跳動(這其實是所有靈長類動物的特點),更過分的是貶低其他物種。嗯,被貶低的不只有其他物種,認為白種男性的基因優於其他人種的觀點也是歷史悠久。種族優勝主義(ethnic triumphalism)的信念延伸至我們自身物種,於是有人會取笑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是頭腦簡單的野蠻人。不過,我們現在已經知道尼安德塔人的腦容量還比我們稍微大一點,我們的部分基因亦來自他們,而且他們擁有使用火、懂得墓葬、使用手斧和樂器等能力。即使尼安德塔人最終也許會獲得一點尊重,但每當談到猿類時,我們仍然充滿蔑視。

二○一三年,英國廣播公司(BBC)在其網站調查「您是否和黑猩猩一樣笨?」。我很好奇他們是如何確立黑猩猩的智力程度。後來發現該網頁(之後被移除了)只包含有關人類世界事務的測試,跟黑猩猩一點關係也沒有,標題如此只是想要與人類對比。不過,為什麼要拿猿類對比呢?為什麼不選擇蝗蟲或金魚?究其原因,顯然假定每個人都相信我們是最聰明的物種,只是很多人並不了解這些物種與我們的親緣關係。熱愛比較人類與其他人科動物的行為反應出我們沒有安全感,這也出現在書名上,例如《不止是黑猩猩》(Not a Chimp)和《只是隻猿類?》(Just Another Ape?)。

表現超過人類的黑猩猩阿步

面對黑猩猩阿步(Ayumu the chimpanzee)的表現,也有人展現同樣的不安。他們在網路上觀看阿步展現才能的影片,要不是不相信,就是認為這純粹是場騙局,或是做出「我不能接受我比黑猩猩還笨!」的評論。美國科學家認為這個實驗冒犯了他們,因此必須接受特殊訓練好擊敗這隻黑猩猩。當主導阿步研究計畫的日本科學家松澤哲郎第一次聽到這種回響時,他把頭靠在手上沉思。以下是維吉尼亞.莫瑞爾(Virginia Morrell)在報導演化認知領域背景時,描述了松澤哲郎的反應:

我真不敢相信他們有這種反應。如你所知,我們透過阿步發現黑猩猩在一種記憶測試中表現得比人類更好。這是黑猩猩能立即做到的事,但也只有這件事做得比人類好而已。我了解這讓有些人感到沮喪,但是現在居然有研究人員想透過訓練變得跟黑猩猩一樣好。我真的不明白為什麼我們必須在所有領域都是最優秀的。

儘管冰山已經開始融化了數十年,態度轉變的程度仍然很有限。我不打算深入探討這些問題,或是一一介紹最新的人類獨特性主張,在此我想帶領你們了解一些目前逐漸退流行的論述。這些言論描述了智力測試的方法論,這對於我們為動物進行的研究結果至關重要。我們該怎麼對黑猩猩、大象、章魚或馬進行智力測驗呢?這聽起來很像是在開玩笑,但這其實是科學界面對最棘手的問題之一。人類的智力差異本身就已經充滿爭議,尤其在比較不同文化或種族時,然而當我們在不同物種身上討論這個議題時,衝擊更是劇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會樂意接受最近一項發現愛貓人士比愛狗人士更聰明的研究,假如研究裡探討的是貓和狗之間的智力比較,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這兩個物種間的差異如此之大,很難設計出可以讓兩者同時以相似方式接收和回應的智力測驗。然而,具爭議的不只是如何比較兩種動物,還包括我們往往視而不見、有關動物與人類之間的比較,而我們還經常在這方面放棄所有嚴謹的審查。

科學界對於動物認知領域的新發現都謹慎以待,但是對人類智力的主張卻是反其道而行。只要這些主張如我們預期,科學界就會全盤接受,於是阿步的壯舉便超出了理解範圍。大眾也因此感到困惑,因為不管有人宣稱了什麼,總會有人提出反駁的研究成果。這些研究結論的變動通常是方法論的問題,討論研究方法也許很無聊,但能直指問題核心—我們有能力知道動物有多聰明嗎?

所有科學研究都有其方法論,因此科學家非常重視研究方法。當我們研究的捲尾猴在觸碰螢幕的臉部辨識測試表現不佳時,我們會不斷追蹤數據,直到發現牠們會在每週特定的某天表現得很差。後來我們才發現原因出自一位學生志工,雖然她在測試過程中會仔細地遵循流程,卻做出了分散捲尾猴注意力的行為。這個學生不安且緊張,不斷地改變身體姿勢或調整頭髮,因此也讓猴子感到緊張。我們將這位年輕女性從這個計畫調走後,猴子的表現便大幅提升。

此外,最近也發現在進行小鼠(mouse)研究時,男性研究人員會帶給牠們過多的壓力而影響表現,女性研究人員則沒有這種現象。如果將男性穿過的衣服放在實驗室裡,也會造成相同效果,顯示嗅覺是關鍵。意指男性與女性研究人員執行的小鼠實驗可能有不同的結果。研究方法細節的重要性比我們想像的重要多了,這在進行物種間的比較時尤其關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摘自《你不知道我們有多聰明:動物思考的時候,人類能學到什麼?》,馬可孛羅出版。

PanSci_96
1219 篇文章 ・ 2200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