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0
1

文字

分享

17
0
1

加里尤樂夫斯基充斥謬誤的素食演講.下

朱家安
・2012/05/02 ・5151字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SR值 521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Alfredego

這篇文章是朱家安《加里尤樂夫斯基充斥謬誤的素食演講.上》一文之補述。朱家安的文章只討論了演講前半部。在後半部,加里補充另外兩個我們應該接受純素(veganism)的理由︰

  1. 人類天生就是草食動物,因此現代飲食違反我們的天性。
  2. 這種違反天性的飲食方式,是許多現代主要疾病的原因。

從(1)到(2),加里的策略顯而易見︰先指出從動物源攝取營養並非人類天性,所以即使我們接受純素,也不會有任何壞處,因為那才是我們原來的生活方式,並且還能藉此避免動物源營養導致的各種疾病。因此,若想要有自然而健康的生活,我們應該接受全素食飲食。

腸子與犬齒

首先,讓我們考慮支持純素的第一個理由:人類天生草食。在演講中(27:03),加里提出了許多人類構造上和其他草食動物相似、肉食動物相異的地方,藉此主張人類天生是草食動物。這種推論似乎言之有理,但他舉出的那些證據是否是事實呢?在我看來,加里論點的第一個缺陷,在於未將雜食列入考量,雖然他好幾次提到「雜食性」這字眼,但是我不認為他的討論給予這種飲食方式足夠嚴肅的對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加里舉了許多人類與草食性動物例相似的例子,然而,就算這些例子足以證明人類並非肉食,但仍無法排除人類的雜食可能。畢竟,若人類是雜食性動物,當然會有一些生理構造幫助我們攝取植物源營養。因此我們必須問:在演講中,加里對人類與其他草食動物生理結構的描述是否正確?以及綜合這些描述之後,我們能否排除人類的雜食可能?

首先,加里討論不同動物的腸子長度(27:13)。他主張人類腸道和草食動物差不多長,並比肉食動物長得多。但若考慮那些常見的草食動物,也許我們會發覺我們和牠們的相似也僅只於此。舉例來說,典型的草食動物如牛和羊都有好幾個胃並且還會反芻。如果人類在演化的道路上一直是草食動物,為何我們空有長腸子,而沒有這類用於消化植物的特化構造與習性?

再來,加里主張人類和其它草食動物都藉流汗調節體溫,而肉食動物則否(28:12)。然而,汗腺事實上是所有哺乳動物的共同特徵。雖然流汗的跡象在某些動物上不明顯,但是哺乳動物所具有的汗腺還是會正常的發揮調節體溫的功能。舉例來說,一個常見的迷思是狗不流汗,但這不是事實。

在體溫調節之後,加里提到有人可能會主張人類有犬齒因此是肉食(28:40),並反駁說,大部份的草食動物也都有犬齒,接著就討論關於我們上下顎咬合的方式。然而,他在這裡的論證到底長怎樣?就我的理解,他設想的對象可能是一個三段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只有肉食動物有犬齒。
  2. 人有犬齒。
  3. 所以人屬於肉食動物。

接著他說大部份的草食動物也都有犬齒,因此(1)不為真。但若你真的觀察了各種動物的牙齒,你會發現問題癥結不是犬齒的存在與否,而是形狀。加里主張我們人類的牙齒如同草食動物一樣寬短鈍平。好吧,如果你比較的基準是霸王龍,那我可以同意這樣的說法。但是你可以參考「Ox Skull」「Chimpanzee Skull」這兩種圖片,然後比較一下,看看我們人的牙齒到底是比較像草食性的牛,還是雜食性的黑猩猩。對我來說毫無疑問的是後者。事實上在靈長類中,人類擁有的是退化的犬齒,但這並不表示我們就像大猩猩那樣,走在草食性的道路上。我們必須注意,我們的祖先擁有其他動物缺乏的用火能力。這表示我們可以加熱食物來改變它們的性質。比起生肉,料理過的肉較為柔軟,所以也許這是其中一個理由來解釋我們為何會有相對於黑猩猩和矮黑猩猩較為退化的犬齒。另外一個可能的理由,是人類使用武器的能力,這讓我們不需要像其他掠食者一樣仰賴尖牙利爪殺死獵物。這也可以銜接上加里對於爪子的主張,他說只有肉食性和雜食性動物才有爪子(28:20)。這是另一個明顯的問題,人類,或是說所有靈長類的指甲都可以肩負爪子的任務。被黑猩猩殺死的獵物應該會同意爪子和指甲一樣具有殺傷力,如果你不相信,請看看「Violent chimpanzee attack – Planet Earth – BBC wildlife」這個紀錄黑猩猩獵殺捕食其他黑猩猩的影片。對了,在這影片中,你可以看到牠們吃肉的時候上下顎的咬合方式—咀嚼和磨碎食物,如同人類一樣。而加里卻主張這是草食動物獨有的進食方式(28:59)?又一個錯誤的說法。

總的來說,我認為加里對人類的描寫無法排除人類天生是雜食性動物的可能。而且他的許多描述是錯的。並且,基於他對於猩猩和矮黑猩猩這兩種演化上和我們人類最接近的雜食性動物隻字未提,我認為他有避重就輕的嫌疑。至少,考慮加里提到的那些特徵,若你同意黑猩猩是雜食性,你大概很難相信人會是天生草食。

松鼠沙西米

接著,加里提出了兩個課題給他的聽眾(29:26)。第一個是要求那些主張人類會吃肉的人去獵一隻松鼠,然後整隻生吃。第二,把一個兩歲的孩子和蘋果和兔子放在一起,然後看看孩子會邊吃蘋果邊和兔子玩,還是邊吃兔子邊和蘋果玩。雖然我個人實在認為這些和我們的討論沒什麼直接關係,但從上下文來說,加里似乎想藉這兩個不太可能被完成的課題來支援他接下來的主張:人類不具有肉食渴望或肉食本能。

但我個人來說,我看不出這個企圖有任何成功的可能性。

在加里的第一個課題中,他要求聽眾去獵松鼠並生吃。這背後的思路似乎是這樣的:你說你是個肉食動物?很好啊。只是如果你是肉食動物,為啥你連一隻松鼠都追不到?為啥你不敢生吃整隻松鼠感到噁心?其他肉食動物不是都生吃獵物嗎?你如果這些都辦不到,你還堅持你天生就要吃肉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是我想敏感的聽眾都可以察覺,加里在這個課題中所要求禁用的工具、策略和烹調,正是人類肉食渴望的表現。我們都聽過黑猩猩會用樹枝把白蟻從蟻巢裡「釣」出來吃。那麼我想我們可以合理的主張,因為牠們有對動物源營養的需求所以讓黑猩猩「發明」出了這種技術或是工具來讓他們彌補生理上(和食蟻獸相比)的不足。同理,人類發展出長矛、弓箭、魚叉、拌足索、陷阱、偽裝技術等工具與技術一方面展示出了人類肉食渴望影響下的創造力,另一方面也顯示出了人類獵物的多樣性。正是依賴工具與策略而非生理結構,人類才能擁有如此多的獵物種類。另一方面,我們該如何解釋我們對於生食松鼠的厭惡感呢?請大家注意,加里是在美國的大學中演講,我想要是這個訴諸噁心感的論點如果有任何效果,那也是基於西方飲食文化的…侷限。很幸運地,身為一個華人,受我的文化影響,我瞭解人的吃食範圍有多廣泛。以及,我們發展出多少不同的烹飪技術來應對這我們四周的無數食材。所以,對我來說「生食」或是「松鼠」這種關鍵字並未讓我在感覺上產生任何不適。我想人類各種飲食文化中或多或少存在著不被其他文化所理解的食材與烹飪技術,從貓狗、鼠類、到各式昆蟲。(其實我一直認為受肉食渴望的影響,人類會吃掉他們能吃的任何動物。)但排除了我們個人文化背景的因素後,我們真的能夠理性的論證某種食材不該吃或是不該如何吃嗎?我認為很難。(當然,唯一一個例外可能是食人。)

蘋果和兔子

在小朋友吃蘋果啃兔子的議題中,我認為加里想推的論點,應該是現代人對於動物源營養的愛好是後天養成的。畢竟我們都承認兩歲小孩會吃蘋果而不是把兔子殺了啃兔腿不是?我認為他想傳達給觀眾的是一種商業陰謀論:我們從小被灌輸了「均衡飲食」錯誤觀念,我們會攝取動物源營養只是商人藉此從中牟利的手段,這既不道德也不健康。證據就是一來我們不具有肉食的生理結構、心理上排斥生食,二來我們的幼童也未展現出肉食渴望。而我們違反自然攝取動物源營養的結果就是各種疾病。然而,人類渴求動物源營養的歷史其實源遠流長。舉例來說,歐洲現存最古老的木乃伊「冰人奧茲」腹中就存有兩種不同的肉類。以畜牧史觀之,世界各地的人類大約在新石器時代的時候就各自馴化了不同的動物。另外還有許多的證據顯示我們更古老的祖先會吃肉吸骨髓。如果我們攝取動物源營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商業陰謀還來不及興起的原始人時代,我們們似乎更應該接受人類天生就有這種需求的說法,因為,根據這些歷史證據,攝取動物源食品這件事不是商人亂掰,現代文明只是追隨我們祖先的喜好。

接著,加里主張現代社會的雜食習慣與人類演化無關(33:38)。以他所言「…所以我們要生產大量數十億陸地動物。請注意,這與上帝無關,這與演化無關,這是一個企業。」我在前面已經舉出一些例子談到我們的祖先在許久以前就開始吃肉吸骨髓和畜牧。我想這足以表示人類攝取動物源營養的行為乃是歷史文化的一部份,而不是甚麼「創造需求」陰謀下的結果。但是我想談一下人類的肉食渴望在演化的過程中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優勢。與其說肉食渴望,不如該說是追求高熱量食物的渴望。富含脂肪、蛋白質、或是糖分的食物往往是人類的最愛。對我們的祖先來說,也就是肉類和甜味水果。高熱量食物意味著,我們不需要吃下一大堆食物就能滿足我們所需,也能夠減少我們花在進食的時間。舉例來說吧,成年雄性大猩猩一天需要吃掉約18公斤的食物,大部份是水果和葉子,花掉30%左右的時間進食。如果我們人類一天也花三分之一的時間吃飯,那我們可以花在其他有意義活動的時間就少了,這對人類社會發展來說不是好事。同樣的,我們在野地裡有高熱量食物愛好的祖先一樣具有演化優勢,有效率的進食習慣,讓他們有更多時間應付其它活動。以趨勢來說,人類社會從遠古到現代,似乎一直試著確保穩定的食物來源,所以我們以農業和畜牧代替採集狩獵這種不穩定的方式。我們一直追求更甜的水果或是更肥美多汁的肉,所以我們現在有許多的品種來滿足人類品味。這恰恰和加里的主張相反︰人類的肉食渴望帶給我們演化優勢並且最終創造出了現代世界的飲食方式,而不是倒過來。
肉食疾病?

接著,加里談到動物性蛋白質(35:43),並且主張這是我們人類患上癌症的主要原因。首先,這裡同樣的論調又提到人類不適合動物源營養。讓我舉一個極端的例子:愛斯基摩人,或者依努特人。因為極地環境的緣故,這些人的飲食幾乎都是魚、肉和脂肪。但是在接受現代飲食之前,他們並未受文明病所苦。幾乎純肉食的依努特人,在一百多年前的人類學家眼中,是相當健康的民族。(兩千年左右的加拿大政府統計發現依努特人平均壽命比加拿大人少了十歲。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他們大部分是意外死亡。畢竟極地仍然是相當嚴酷的環境。)所以,如果我們的身體如加里所宣稱的那麼不適於吸收動物源營養,我不知道我們該如何解釋依努特人幾乎只吃肉但是能免於癌症和骨質疏鬆等各種文明病。在(37:23)時,加里提到了醫學報告。他說如果有人拿出一份科學研究主張人類需要動物源營養,他可以拿出兩份研究來主張動物源營養會導致各種癌症和主要疾病。但是他接著(38:01)說:「但我們都知道醫學報告可被動手腳…」。在這我只想問:你前面談了一堆關於人類與疾病的研究,而你現在卻又說這些東西都不可信?你是在玩我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加里提到許多他的朋友和親人死於癌症(38:19),而他主張動物源營養乃是導致他們生病的原因。然而,我們對他提到的那些人的飲食習慣一無所知。我完全可以接受因為攝取過多熱量和油脂而有心臟病和高血壓,但這一定是因為吃了一大堆肉嗎?也許是因為他的朋友們都酗威士忌、巧克力或是甜甜圈阿。我完全無法理解這種不清晰的個人經驗如何能夠說服理性的聽眾。

(39:44)關於起司和其它乳品的慷慨激昂演講。質疑如果我們可以從動物源營養中攝取足夠營養,為什麼我們還需要如此多的維他命和鈣質錠劑?加里主張動物性蛋白讓我們的鈣質流失,這是為什麼我們需要依賴鈣錠補充鈣質。同樣的,他仍然得告訴我為什麼整天吃肉的依努特原住民不需要這些。同時,我的朋友也沒有人需要鈣錠或是其他維他命補充。我所認識的人中,除了某些長輩之外,沒有人患上骨質疏鬆症。我想這主因在於骨質疏鬆症原則上是一種老年病。換句話說,那是現代社會人類壽命增加的自然結果,是老化身體機能退化的徵狀。(你不需要告訴我有多少年輕人也有骨質疏鬆症或是其他素食者信誓旦旦肉食帶給人類疾病的案例。「我感覺」那些報告都不重要。「因為我們都知道醫學報告很容易被動手腳…」。如果你覺得我的這種說法武斷又不負責任。我得說這正是加里在談到疾病與飲食之間關係的語調。而且如你所見,如果我也採取這種方式來陳述我的意見,那麼對話也就無法成立了。我希望大家注意到加里在這理性討論的場合採取了多不具建設性的態度。)

以上是我對加里後半場演說的想法。之後關於素食產品的介紹和牧場工作人員如何去虐待(?)乳牛的部份我沒有任何意見。總結:我認為加里在演講後半段所採取的論述策略和舉出的案例無法支持他的主張。雖然我不見得完全反對加里在演講前半部的意見,但是在演講下半部的表現實在無法讓我覺得他博學或理智。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17
朱家安
19 篇文章 ・ 5 位粉絲
哲學研究生,努力用簡單有趣的方式推銷理性思考和分析哲學。

0

8
2

文字

分享

0
8
2
快!還要更快!讓國家級地震警報更好用的「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1/21 ・258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從地震儀感應到地震的震動,到我們的手機響起國家級警報,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臺灣從 1991 年開始大量增建地震測站;1999 年臺灣爆發了 921 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速報系統約在震後 102 秒完成地震定位;2014 年正式對公眾推播強震即時警報;到了 2020 年 4 月,隨著技術不斷革新,當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以下簡稱為地震中心)僅需 10 秒,就可以發出地震預警訊息!

然而,地震中心並未因此而自滿,而是持續擴建地震觀測網,開發新技術。近年來,地震中心執行前瞻基礎建設 2.0「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預計讓臺灣的地震預警系統邁入下一個新紀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上網路吧!用建設與技術,換取獲得地震資料的時間

「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起源於「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產業開展計畫」,該計畫致力於跨部會、跨單位合作,由 11 個執行單位共同策畫,致力於優化我國環境與防災治理,並建置資料開放平台。

看到這裡,或許你還沒反應過來地震預警系統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有什麼關係,嘿嘿,那可大有關係啦!

當我們將各種實體物品透過網路連結起來,建立彼此與裝置的通訊後,成為了所謂的物聯網。在我國的地震預警系統中,即是透過將地震儀的資料即時傳輸到聯網系統,並進行運算,實現了對地震活動的即時監測和預警。

地震中心在臺灣架設了 700 多個強震監測站,但能夠和地震中心即時連線的,只有其中 500 個,藉由這項計畫,地震中心將致力增加可連線的強震監測站數量,並優化原有強震監測站的聯網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中心的評估中,可以連線的強震監測站大約可在 113 年時,從原有的 500 個增加至 600 個,並且更新現有監測站的軟體與硬體設備,藉此提升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

由此可知,倘若地震儀沒有了聯網的功能,我們也形同完全失去了地震預警系統的一切。

把地震儀放到井下後,有什麼好處?

除了加強地震儀的聯網功能外,把地震儀「放到地下」,也是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的關鍵做法。

為什麼要把地震儀放到地底下?用日常生活來比喻的話,就像是買屋子時,要選擇鬧中取靜的社區,才不會讓吵雜的環境影響自己在房間聆聽優美的音樂;看星星時,要選擇光害比較不嚴重的山區,才能看清楚一閃又一閃的美麗星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表有太多、太多的環境雜訊了,因此當地震儀被安裝在地表時,想要從混亂的「噪音」之中找出關鍵的地震波,就像是在搖滾演唱會裡聽電話一樣困難,無論是電腦或研究人員,都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判讀來自地震的波形。

這些環境雜訊都是從哪裡來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人為震動,對地震儀來說,都有可能是「噪音」!

當地震儀靠近工地或馬路時,一輛輛大卡車框啷、框啷地經過測站,是噪音;大稻埕夏日節放起絢麗的煙火,隨著煙花在天空上一個一個的炸開,也是噪音;台北捷運行經軌道的摩擦與震動,那也是噪音;有好奇的路人經過測站,推了推踢了下測站時,那也是不可忽視的噪音。

因此,井下地震儀(Borehole seismometer)的主要目的,就是盡量讓地震儀「遠離塵囂」,記錄到更清楚、雜訊更少的地震波!​無論是微震、強震,還是來自遠方的地震,井下地震儀都能提供遠比地表地震儀更高品質的訊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於 2008 年展開建置井下地震儀觀測站的行動,根據不同測站底下的地質條件,​將井下地震儀放置在深達 30~500 公尺的乾井深處。​除了地震儀外,站房內也會備有資料收錄器、網路傳輸設備、不斷電設備與電池,讓測站可以儲存、傳送資料。

既然井下地震儀這麼強大,為什麼無法大規模建造測站呢?簡單來說,這一切可以歸咎於技術和成本問題。

安裝井下地震儀需要鑽井,然而鑽井的深度、難度均會提高時間、技術與金錢成本,因此,即使井下地震儀的訊號再好,若非有國家建設計畫的支援,也難以大量建置。

人口聚集,震災好嚴重?建立「客製化」的地震預警系統!

臺灣人口主要聚集於西半部,然而此區的震源深度較淺,再加上密集的人口與建築,容易造成相當重大的災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都會區的建築老舊且密集,當屋齡超過 50 歲時,它很有可能是在沒有耐震規範的背景下建造而成的的,若是超過 25 年左右的房屋,也有可能不符合最新的耐震規範,並未具備現今標準下足夠的耐震能力。 

延伸閱讀:

在地震界有句名言「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因此,若建築物的結構不符合地震規範,地震發生時,在同一面積下越密集的老屋,有可能造成越多的傷亡。

因此,對於發生在都會區的直下型地震,預警時間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迫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著手於人口密集之都會區開發「客製化」的強震預警系統,目標針對都會區直下型淺層地震,可以在「震後 7 秒內」發布地震警報,將地震預警盲區縮小為 25 公里。

111 年起,地震中心已先後完成大臺北地區、桃園市客製化作業模組,並開始上線測試,當前正致力於臺南市的模組,未來的目標為高雄市與臺中市。

永不停歇的防災宣導行動、地震預警技術研發

地震預警系統僅能在地震來臨時警示民眾避難,無法主動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若人民沒有搭配正確的防震防災觀念,即使地震警報再快,也無法達到有效的防災效果。

因此除了不斷革新地震預警系統的技術,地震中心也積極投入於地震的宣導活動和教育管道,經營 Facebook 粉絲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跨部會舉辦《地震島大冒險》特展、《震守家園 —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讓民眾了解正確的避難行為與應變作為,充分發揮地震警報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雖然地震中心預計於 114 年將都會區的預警費時縮減為 7 秒,研發新技術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他們將應用 AI 技術,持續強化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降低地震對臺灣人民的威脅程度,保障你我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0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1

1
1

文字

分享

1
1
1
讓 AI 取代真人執法可行嗎?將判斷全交給 AI 可能隱藏什麼危險?——專訪中研院歐美研究所陳弘儒助研究員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024/03/18 ・6292字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為「中研院廣告」

  • 採訪撰文|劉韋佐
  • 責任編輯|田偲妤
  • 美術設計|蔡宛潔

人工智慧將改變以人為主的法治領域?

由人工智慧擔任警察,再也不是科幻電影的情節,交通管制常見的科技執法就是應用 AI 辨識闖紅燈、未依規定轉彎、車輛不停讓行人等違規行為。 AI 的客觀、高效率正在挑戰以人為審判主體的法治領域,這樣的轉變會對我們產生什麼影響呢?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歐美研究所陳弘儒助研究員,他將帶我們思考:當 AI 取代人類執法時,將如何改變人們對守法的認知?

交通尖峰時段,後方出現一台救護車,你願意闖紅燈讓道嗎?
圖|iStock

想像有一天你正在尖峰時段開車,車子停在十字路口等紅燈時,後方出現一輛急駛而來的救護車,你為了讓道必須開過停止線。這時你是否願意冒著違規被開罰的風險?還是承擔風險以換取他人盡速就醫?

在上述情境中,針對「要不要闖紅燈」我們經歷了一段價值判斷過程。如果剛好十字路口有真人警察,他的判斷可能是:這是情急之下不得不的行為,並非蓄意違規。

然而,如果負責執法的是「法律人工智慧系統」(Artificially legal intelligent,簡稱 ALI)情況可能截然不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ALI 這個詞源自 Mireille Hildebrandt 的研究,在概念上可區分為兩類:採取傳統程式碼的 IFTTT(if this then that)、運用機器學習的資料驅動。前者是注重法律推理或論證的計算機模型,將法律規範轉為程式碼,藉由程式編寫來執行法律任務。後者則透過大量資料的學習,來預測行為範式,用於再犯率、判決結果預測上有較好的成果。

一般情況下,應用在交通管制的 ALI 會辨識車輛是否超速、闖紅燈等違規行為,不過交通情境千變萬化,ALI 能否做出包含「道德價值的判斷」將是一大挑戰!

中研院歐美研究所陳弘儒助研究員察覺,人工智慧(AI)正在左右人們對守法的價值判斷及背後的因果結構,進而反思當我們將原本由人來判斷的事項,全權交由 AI 來執行時,可能產生哪些潛移默化的影響?

讓我們與陳弘儒展開一場從法哲學出發的對話,探索 AI 與法治價值之間的緊張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研院歐美研究所陳弘儒助研究員,從法哲學出發,探索 AI 與法治價值之間的緊張關係。
圖|之有物

問

怎麼會對「人工智慧」(AI)與「法律人工智慧系統」(ALI)產生研究興趣?

會對 AI 感興趣是因為我很早就對電腦有興趣,我原本大學想唸資訊工程,因為高中有些科目沒辦法唸,於是去唸文組,大學進入法律系就讀,研究所考入「基礎法學組」研讀法哲學。

後來我到美國讀書,當時 AlphaGo 的新聞造成很大的轟動,啟發我思考 AI 的應用應該有些法律課題值得探討,於是開始爬梳 AI 與法律的發展脈絡。

AI 這個詞大概在 1950 年代被提出,而 AI 與法律相關的討論則在 1970、80 年代就有學者開始思考:我們能否將法律推理過程電腦程式化,讓電腦做出跟法律人一樣的判斷?

事實上,AI 沒有在做推理,它做的是機率的演算,但法律是一種規範性的判斷,所有判斷必須奠基在法律條文的認識與解釋上,給予受審對象合理的判決理由。

這讓我好奇:如果未來廣泛應用 AI 執法,法律或受法律規範的民眾會怎麼轉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於真正開始研究「法律人工智慧系統」(ALI)是受到我父親的啟發。有一陣子我經常開車南北往返,有一天我跟父親聊到用區間測速執法的議題。交通部曾在萬里隧道使用區間測速,計算你在隧道裡的平均速率,如果超速就開罰。

父親就問我:「政府有什麼理由用區間測速罰我?如果要開罰就必須解釋是哪一個時間點超速。」依照一般的數學邏輯,你一定有在某個時間點超速,所以平均起來的速率才會超過速限,可是法律判斷涉及規範性,我們必須思考背後的正當性課題,不能只用邏輯解釋,這啟發我逐漸把問題勾勒出來,試圖分析執法背後的規範性意涵。

問

如果將執行法律任務的權限賦予 AI,可能暗藏什麼風險?

我們先來談人類和 AI 在做判斷時的差別。人類無時無刻都在做判斷,判斷的過程通常會先做「區分」,例如在你面前有 A 和 B 兩個選項,在做判斷前必須先把 A 和 B 區分開來,讓選項有「可區別性」。

在資料龐大的情況下,AI 的優勢在於能協助人類快速做好區分,可是做判斷還需經歷一段 AI 難以觸及的複雜過程。人類在成長過程中會發展出一套顧及社會與文化認知的世界觀,做判斷時通常會將要區分的選項放進這個世界觀中,最終做出符合社會或自身考量的抉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我們將判斷程序交由 AI 執行,就會涉及「判斷權限移轉」的問題,這經常在日常生活中發生,你只要發現原本自己可以執行的事情,有另外一個對象做的比你好或差不多好,你就會漸漸把判斷的工作交給它,久而久之,你大概會覺得這是很好的做法,因為可以節省大量時間。

自駕車導航系統就是判斷權限移轉的例子,由於導航通常可以找出最佳行車路線,駕駛人幾乎會跟著走,但仍有可能誤入路況不佳或無法通行的地方。
圖|Vladimir Srajber, Pexels

我擔心這種判斷權限移轉會快速且廣泛的發生,因為 AI 的工作效率極高,可以大幅節省人力成本,但是哪一些權限可以放給 AI?哪一些權限人類一定要守住?我們經常沒有充足的討論,等到發生問題再亡羊補牢可能為時已晚。

以讓道給救護車而闖紅燈的情境為例,如果讓 AI 來做交管,可以節省警察人力,又可以快速精準地開罰,卻迫使民眾需額外花時間,證明闖紅燈有正當理由。如果是真人警察來判斷,警察通常會認為你的行為有正當理由而不開罰。這對於受法律規範的民眾來說,會產生兩種全然不同的規範作用。

AI 產生的規範作用會讓民眾擔心事後銷單的麻煩程序,如果無法順利解決,可能會訴諸民意代表或上爆料公社,並漸漸改變民眾對守法的態度。而真人警察產生的規範作用,將使民眾自主展現對法律的高度重視,雖然當下的行為牴觸法律,卻是行為人經過多方權衡後做的判斷,相信法律會支持自己出於同理心的行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問

使用 AI 執法除了看上它的高效率,也是因為和真人相比 AI 不會受私情影響,比較可以做出公正的判斷。如果從法治觀念來看,為何決策權不能全權交由 AI 執行?

我認為法治的核心價值在臺灣並沒有很好的發展,我們常想的是怎麼用處罰促成民眾守法,長久下來可能會得到反效果。當人們養成凡事規避處罰的習慣,一旦哪天不再受法律約束,可能會失去守法的動機。

事實上,法治最根深柢固的價值為:

法律作為一種人類行為規範的展現,促使民眾守法的方式有很多種,關鍵在於尊重人的道德自主性,並向民眾陳述判決理由。

給理由非常重要,可以讓民眾不斷透過理由來跟自己和法律體系溝通。如此也可以形成一種互惠關係,使民眾相信,國家公權力能用適當的理由來制定法律,而制定出的法律是以尊重公民自主性為主。當民眾理解法律對我所處的社會有利,會比較願意自動產生守法的動機。

AI 執法看似比人類「公正無私」,但它的執法方式以處罰為主、缺乏理由陳述,也沒有對具體情境的「敏感性」。人跟人之間的互動經常需要敏感性,這樣才能理解他人到底在想什麼。這種敏感性是要鍛鍊的,真人警察可在執法過程中,透過拿捏不同情境的處理方式來累積經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例如在交通尖峰時段應該以維持交通順暢為原則,這時警察是否具備判斷的敏感性就很重要,例如看到輕微的違規不一定要大動作開罰,可以吹個警笛給駕駛警示一下就好。

我越來越覺得人類這種互動上的敏感性很重要,我們會在跟他人相處的過程中思考:跟我溝通的對象是什麼樣的人?我在他心中是什麼模樣?然後慢慢微調表現方式,這是人類和 AI 最根本的不同。

行動者受各種法律變項影響的因果圖。上圖是由真人警察執法,對於處罰之可能性有影響力,可依不同情境判斷是否開罰。下圖是由全自動法律人工智慧執法,由 AI 直接將處罰之可能性加諸在行動者身上,缺乏真人警察二次確認,很可能影響行動者對守法與否的衡量。
圖|之有物(資料來源|陳弘儒)

問

相較於法律人工智慧,ChatGPT 等生成式 AI 強大的語言功能似乎更接近理想中的 AI,其發展可能對我們產生哪些影響?

我認為會有更複雜的影響。ChatGPT 是基於大型語言模型的聊天機器人,使用大量自然語言文本進行深度學習,在文本生成、問答對話等任務上都有很好的表現。因此,在與 ChatGPT 互動的過程中,我們容易產生一種錯覺,覺得螢幕後好像有一名很有耐心的真人在跟你對話。

事實上,對於生成式 AI 來說,人類只是刺激它運作的外在環境,人機之間的互動並沒有想像中的對等。

仔細回想一下整個互動過程,每當外在環境(人類)給 ChatGPT 下指令,系統才會開始運作並生成內容,如果我們不滿意,可以再調整指令,系統又會生成更多成果,這跟平常的人際互動方式不太一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hatGPT 能讓使用者分辨不出訊息來自 AI 或真人,但事實上 AI 只是接受外在環境(人類)刺激,依指令生成最佳內容,並以獲得正向回饋、提升準確率為目標。
圖|iStock

資工人員可能會用這個理由說明,生成式 AI 只是一種工具,透過學習大量資料的模式和結構,從而生成與原始資料有相似特徵的新資料。

上述想法可能會降低人們對「資料」(Data)的敏感性。由於在做 AI 訓練、測試與調整的過程中,都必須餵給 AI 大量資料,如果不知道資料的生產過程和內部結構,後續可能會產生爭議。

另一個關於資料的疑慮是,生成式 AI 的研發與使用涉及很多權力不對等問題。例如現在主流的人工智慧系統都是由私人公司推出,並往商業或使用者付費的方向發展,代表許多資料都掌握在這些私人公司手中。

資料有一種特性,它可以萃取出「資訊」(Information),誰有管道可以從一大群資料中分析出有價值的資訊,誰就有權力影響資源分配。換句話說,多數人透過輸入資料換取生成式 AI 的服務,可是從資料萃取出的資訊可能在我們不知情的狀況下對我們造成影響。

問

面對勢不可擋的生成式 AI 浪潮,人文社會學者可以做些什麼?

國外對於 AI 的運用開始提出很多法律規範,雖然國外關於價值課題的討論比臺灣多,但並不代表那些討論都很細緻深入,因為目前人類跟 AI 的相遇還沒有很久,大家還在探索哪些議題應該被提出,或賦予這些議題重新認識的架構。

這當中有一個重要課題值得思考:

我們需不需要訓練 AI 學會人類的價值判斷?

我認為訓練 AI 理解人類的價值判斷很可能是未來趨勢,因為 AI 的發展會朝人機互動模式邁進,唯有讓 AI 逐漸理解人類的價值為何,以及人類價值在 AI 運作中的局限,我們才有辦法呈現 AI 所涉及的價值課題。

當前的討論多數還停留在把 AI 當成一項技術,我認為這種觀點將來會出問題,強大的技術如果沒有明確的價值目標,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實際上,AI 的發展必定有很多價值課題涉入其中,或者在設計上有一些價值導向會隱而不顯,這將影響 AI 的運作與輸出成果。

思考怎麼讓 AI 理解人類價值判斷的同時,也等於在問我們人類:對我們來說哪一些價值是重要的?而這些重要價值的基本內容與歧異為何?

我目前的研究有幾個方向,一個是研究法律推理的計算機模型(Computational models of legal reasoning);另一個是從規範性的層面去探討,怎麼把價值理論、政治道德(Political morality)、政治哲學等想法跟科技界交流。未來也會透過新的視野省視公民不服從議題。

這將有助科技界得知,有很多價值課題需要事先想清楚,影響將擴及工程師怎麼設計人工智慧系統?設計過程面臨哪些局限?哪些局限不應該碰,或怎麼把某些局限展現出來?我覺得這些認識都非常重要!

鐵面無私的 ALI ?人類與人工智慧執法最大的分野是什麼?

陳弘儒的研究室有許多公仔,包括多尊金斯伯格(Ginsburg)公仔,她是美國首位猶太裔女性大法官,畢生為女權進步與性別平權奮鬥。
圖|之有物

陳弘儒是臺灣少數以法哲學理論研究法律人工智慧系統(ALI)的學者,他結合各種現實情境,與我們談論 ALI、生成式 AI 與當代法治價值的緊張關係。

由於 ALI 擅長的資料分類與演算,與人類判斷過程中涉及的世界觀與敏感性思辨,有著根本上的差異;以處罰為主、缺乏理由陳述的判斷方式,也容易影響民眾對公權力的信任。因此陳弘儒認為,目前 ALI 應該以「輔助人類執法」為發展目標,讓人類保有最終的判斷權限

至於現正快速發展的生成式 AI ,根據陳弘儒的觀察,目前仍有待各方專家探索其中的價值課題,包括資料提供與使用的權力不對等、哪些人類價值在訓練 AI 的過程中值得關注等。

在過去多是由人文社會學者提出警告,現在連 AI 領域的權威專家也簽署公開信並呼籲:AI 具有與人類競爭的智慧,這可能給社會和人類帶來巨大風險,應該以相應的關注和資源進行規劃和管理

在訪談過程中,有一件令人印象深刻的小插曲,陳弘儒希望我們不要稱呼他「老師」,因為他從小就畏懼老師、警察等有權威身分的人,希望以更平等的方式進行對話。

假如今天以 AI 進行採訪,整個談話過程或許能不受倫理輩分影響,但這也讓我們意識到,在 AI 的世界裡,許多人際互動特有的敏感性、同理反思都可能不復存在。

陳弘儒的研究讓我們體會,AI 在法治領域的應用不僅是法律問題,背後更包含深刻的哲學、道德與權力課題,也讓我們更了解法治的核心價值:

法律要做的不只是規範人們的行為,而是透過理由陳述與溝通展現對每個人道德自主性的尊重。

所有討論 1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93 篇文章 ・ 3356 位粉絲
研之有物,取諧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探索具體研究案例、直擊研究員生活,成為串聯您與中研院的橋梁,通往博大精深的知識世界。 網頁:研之有物 臉書:研之有物@Facebook

1

0
1

文字

分享

1
0
1
素肉怎麼做?讓菌絲體開啟素食新境界!——《真菌大未來》
積木文化
・2024/02/23 ・2964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以菌絲體作為食物

意外誕生的美食?

人類應用發酵已有很長一段歷史,也產生許多令人驚訝的結果,其中一個令人愉快的意外之作就是天貝(tempeh)。天貝是 1800 年代初起源於印尼的一種素食主食 1。歷史學家經考究認為,天貝是無意間產生的食物,很可能是在試圖將大豆隔夜保存免受熱影響時被發現的。2

天貝是 1800 年代初起源於印尼的一種素食主食。圖/wikipedia

在保存大豆的過程中,少孢根黴菌(Rhizopus oligosporus)的孢子落到大豆上,引起發酵過程並形成天貝的緻密餅狀物。少孢根黴菌將大豆或其豆類基質結合在一起,形成 100 % 可食用又富含蛋白質、礦物質和維他命的網狀棉質菌絲體。

靠真菌製造的最佳素食漢堡?

諾馬餐廳(Noma)前發酵負責人大衛・齊爾伯(David Zilber)將天貝帶往新的境界。素食運動的推動,讓世界各地的廚師都在嘗試使用肉類替代品來複製漢堡中的牛肉餅。齊爾伯開發出一種由藜麥製成的天貝,作法是將藜麥穀物接種菌絲體,並在露天下發酵以降低水分含量,只留下足以在烹飪時保持多汁的水分,最後在天貝上塗抹一層諾馬餐廳以真菌發酵自製的酵母魚醬和蠶豆醬油,就大功告成了。

這款漢堡被品評專家譽為「最佳素食漢堡」。齊爾伯對此評論:「三種真菌和一種穀物,證明也許只要掌握一點技巧,好的烹飪就可以幫助拯救和養活一個需要療癒的世界」。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天貝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來自大豆的脂肪以及種人體無法合成的必需氨基酸、纖維、維他命和礦物質,熱量低且不含膽固醇。圖/unsplash

是什麼讓天貝富含營養?又為什麼,它會成為一種神奇的食物?天貝不僅含有飲食中的一些基本成分,也就是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來自大豆的脂肪,其中的菌絲體,更提供類似於菇類的益處:富含全部九種人體無法合成的必需氨基酸、纖維、維他命和礦物質,熱量低且不含膽固醇。天貝的例子讓我們瞭解到,不僅菇類可以吃,菌絲也是可以吃的。最棒的是,一些真菌菌絲體與肉的質地非常相似,成為素食饕客餐盤裡的熱門選擇。

菌絲體革命:植物肉的新面貌

溫斯頓・丘吉爾(Winston Churchill) 1931 年發表的文章〈五十年後〉(Fifty Years Hence)裡,他預測「將發展出新的微生物菌株,並為我們量產化學物」,並總結道「當然,未來也將會使用合成食品」。4 現在看來,丘吉爾的說法完全正確。

1985 年,馬洛食品(Marlow Foods)推出闊恩素肉(quorn),這是一種以真菌菌絲體製成的素食派餅產品系列,品牌名稱為「真菌蛋白」(Mycoprotein)。「真菌蛋白」的商業成功歸功於鑲片鐮孢菌(Fusarium venenatum),其能迅速將澱粉轉化為高含量的蛋白質。

該公司對這種生產工藝的專利已在 2010 年過期,所以其他有興趣的廠商可以進入生產真菌蛋白的領域了。然而,如今闊恩素肉在超市中仍隨處可見,且提供越來越多的無動物肉類和大豆成分所製造的禽肉、牛肉和魚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今闊恩素肉在超市中仍隨處可見,且提供越來越多的無動物肉類和大豆成分所製造的禽肉、牛肉和魚肉。圖/pexels

艾本・拜耳(Eben Bayer)和蓋文・金泰爾(Gavin McIntyre)於 2007 年創立生態創新生物技術公司(Ecovative),正利用真菌製造用於包裝、紡織品和肉類替代品的菌絲體材料。他們最新的獨創觀念是「最終食品」(atlast food),也就是控制溫度、氣流、二氧化碳供應和濕度,藉以促使菌絲體的纖維組織長成各種形狀的合成肉。這個複雜過程也是一種發酵形式,使菌絲體在十天內就能形成具有不同質地、強度和纖維的成分,口感類似於動物肉。

菌絲體肉的開發,是希望能減輕畜牧業對地球造成的負擔。「最終食品」的生產設施由垂直農業基礎設施組成,與傳統肉類生產相比,土地需求少了十倍、產生的二氧化碳也降低許多。「最終食品」的第一個產品「菌絲體培根」,其用水量就比傳統豬肉生產少了一百倍。

菌絲體肉的開發,是希望能減輕畜牧業對地球造成的負擔。「最終食品」的第一個產品「菌絲體培根」,其用水量就比傳統豬肉生產少了一百倍。圖/unsplash

生物技術的進步使該工業能找到可行的解決方案,為未來創造永續的食物來源。如果可以使用更少的資源,且對自然造成更少的傷害來人工種植食物,就不必再從大自然中做擷取。當時拜耳對所有等待菌絲體肉的人們說,希望三年內就能實現全球供應。5 菌絲體革命即將到來。

如何自製維他命 D 營養補充品?

只要十五分鐘,幫你補充滿滿維他命 D?

維他命 D 對於保持骨骼、牙齒和肌肉健康來說相當重要。《澳洲醫學雜誌》(The 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建議,如果無法曬太陽,那每天至少要補充 400 IU6 的維他命 D。對於照射陽光不足的人來說,菇類是唯一天然、非動物性的維他命 D 來源。只要將菇類暴露在陽光下就可以產生維他命 D 7,這是在家裡就可以辦到的工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把菇類放在窗臺上讓菌褶朝向陽光,放置 15 分鐘後再烹調,這樣的簡單步驟即可將菇類變成維他命 D 的絕佳來源。圖/pexels

把菇類放在窗臺上讓菌褶朝向陽光,放置 15 分鐘後再烹調,這樣的簡單步驟即可將菇類變成維他命 D 的絕佳來源。僅 84 公克新鮮、暴露於紫外線的洋菇,就含有超過 600 IU 的維他命 D,且與維他命 D 營養補充品一樣容易被身體吸收。8

註解

  1. William Shurtleff and Akiko Aoyagi, History of Tempeh and Tempeh Products (1815– 2020): Bibliography and Sourcebook, Soyinfo Center, Lafayette, 2020, p. 351. ↩︎
  2. Marianna Cerini, ‘Tempeh, Indonesia’s wonder food’, The Economist, 23 January 2020, <economist.com/1843/2020/01/23/ tempehindonesias-wonder-food>. ↩︎
  3. @david_zilber, ‘Biomimicry is a fascinating way⋯’ [Instagram post], David Chaim Jacob Zilber, 26 May 2020,<instagram.com/p/ CAptR8qpN-T> . ↩︎
  4. Winston Churchill and Steven Spurrier, ‘Fifty years hence’, Strand Magazine, issue 82, no. 49, 1931. ↩︎
  5. 摘自作者於 2020 年對艾本・拜耳的訪談。 ↩︎
  6. IU 為國際單位,用於計算或測量維他命 效力和生物有效性的標準化單位之一。 1 IU = 0.025 微克麥角鈣化醇(維他命 D2 )。 ↩︎
  7. Mary Jo Feeney et al., ‘Mushrooms— biologically distinct and nutritionally unique’. ↩︎
  8. Victor L Fulgoni III and Sanjiv Agarwal, ‘Nutritional impact of adding a serving of mushrooms on usual intakes and nutrient adequacy using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2011–2016 data’,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vol. 9, issue 3, 2021, <doi.org/10.1002/fsn3.2120>. ↩︎

——本文摘自《真菌大未來:不斷改變世界樣貌的全能生物,從食品、醫藥、建築、環保到迷幻》,2023 年 12 月,積木文化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所有討論 1
積木文化
13 篇文章 ・ 9 位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