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
0

文字

分享

1
0
0

那一夜,情深後的清晨

海苔熊
・2012/02/27 ・5273字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SR值 513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是我不知道第幾次從這樣的房間裡醒來,宿醉的頭疼卻仍然與灰濛的清晨一起襲擊我充滿血絲的眼睛,我只能無語等待意識的甦醒。

眼前橫著一段起伏的背脊,像山巒一樣綿延到視線的盡頭。

透過床單感受到他的呼吸,突然覺得這個人與我之間隔了千重山般的距離。

眼前這具幾小時前與我一夜雲雨的軀體,在幾分鐘後就要醒來,走回他的世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我清楚明白,他的世界,我不在裡面。

這個夜晚終究會褪色成夢境,他也有一天會把我忘記。

[在天亮之後]

隨著時代的改變,女權的提升,女孩們不再於性與愛中扮演被動的角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她們變得在愛情的萌生與追求裡,漸漸能掌握更多,變得更有控制感(MacGregor & Cavallo, 2011; 曾郁純 & 楊幸真, 2010)。

可能有些女孩到夜店尋一段露水姻緣,燃燒寂寞之前,是這麼以為的。

以為自己可以坦蕩地把性與愛乾淨地分開,享受肉慾沒有負擔

以為能夠單純地從汗水與叫聲中獲得快感,填補那空虛的心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為這是一場公平的交換,各取所需,各盡其職,然後揮手瀟灑地離開

可是,研究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Durham University 的Anne Campbell (2008)針對3363位有一夜情經驗的參與者進行調查,在一夜激情之後,女人比男人感受到更多負面、不舒服的感覺。

「發現我幾乎是一絲不掛地躺在床上的時候,我突然會變得很討厭自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到這裡來多少是為了忘記過去,忘記那個爛人,忘記所有的不愉快。可是醒來以後,一股沉重的罪惡感卻向我湧過來。」

Campbell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雖然在那一夜之後,彼此都會有正面與負面的感受,可是不論前一夜多麼的瘋狂與激情,這些女孩在夢醒之後,通常會有一種「被用過」(Used)的感覺。

這樣的感覺讓她們覺得不再被需要,不再被重視,前一晚所追求的那種安全與浪漫,在這一瞬間就化為烏有,取而代之的是無止盡的懊悔與難堪,還得擔心會不會懷孕、感染性病。

男人則恰恰相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結束了一晚的纏綿,男人們通常會擦擦嘴巴覺得很滿足,覺得對自己更有自信,好像整個人又重新活了起來。

[肚子裡的小孩是誰的?]

那有這種的!!為什麼會差這麼多?

為什麼同樣享受性福,男人總是既得利益者,女人卻要獨自承受這一夜的代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演化心理學家會告訴你,

這是因為雄性和雌性在性行為基本動機上,就存在很大的不同。

根據親代投資理論(parental investment theory),男人的目標是為了繁衍更多的子嗣,女人的目標則是找到一個安全的歸屬,一個能終生依靠的對象(Buss, 1998; Buss & Schmitt, 1993)。

這樣的基本動機,塑造了兩性在擇偶,性交,甚至是忌妒行為上的一些差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男性的精子形成週期很短,而且一瀉千里,每秒數十萬上下,在亂槍打鳥的情況下,傾向短期、以量取勝的性關係,對於性交的對象也比較不挑剔。這就是為什麼徵信社總是不乏抓猴的case,而太太看到狐狸精的時候,有時還會納悶地問自己:她真的有比我好嗎?我家死鬼什麼時候眼光變得這麼差?

(2)女性的卵子對來說就顯得稀少而珍貴了起來,傾向長期,有承諾感,有未來,以質取勝的關係,於是她們總是會再三比較,和姊妹淘討論,為的是能找到一個值得的男人。

(3)女人永遠不會懷疑肚子裡的孩子是不是自己的,但是男性永遠沒100%把握,她懷得究竟是不是自己的骨肉。這樣的不確定感,使得男性對於性的不忠更為嫉妒;相反地,女性需要擔心對方是否依然愛自己,因為這份愛是一種指標,一種對方是否還會繼續陪伴,支持,扶養自己的指標(Brand, Markey, Mills, & Hodges, 2007; Buss et al., 1999; Rydell, McConnell, & Bringle, 2004)。

(4)對於男生來說,放棄一顆健康的卵子的損失比起表白失敗更為嚴重,所以一般來說男性總是扮演主動追求的角色。女性則恰恰相反,根據「物以稀為貴原則」(the scarcity principle)主動表白除了讓對方覺得妳很「廉價」之外,無形之中你也把為數有限的珍貴卵子輕易奉獻出去了。於是,女性比較常扮演等待,挑選,與矜持的角色(Finkel & Eastwick, 2009)。

根據上述幾個演化上的理由,我們不難發現,一夜情的本質就是有利於男性而不利於女性,無怪乎一夜後的清晨,女人們的眼淚常常不爭氣地滑下枕。

真的是這樣嗎?

可是,世界上也存在著一些性慾比較強的人(Lu, 2009),

難道對她們來說,醒來之後也得歷經一番折磨?

不幸地是這個答案是肯定的。

從事多年性與愛研究的學者Townsend與Wasserman (2011)發現,不論是性思想多開放的女孩,還是脫離不了上述四點特色。

縱使她們可能有很多的伴侶,但是越多的伴侶並不會讓她們變得更「玩得起」,相反地,還會讓她們在每個雲雨後的早上思索,試探,推敲,對方是否有可能再約,或發展成長期關係。

[踩煞車的人]

也因為這樣,在男人億萬精蟲充腦之時,女性總是得掌握住說「不要」的權利(DeLamater & MacCorquodale, 1979)。

正所謂自古紅顏多薄命,向來英雄總色情,研究一致地發現男性的性慾是「遠」大於女性的(Baumeister, Catanese, & Vohs, 2001; Meston & Buss, 2007),

如果不適時地挑選阻止,這段性愛的濫觴終會在睜開眼睛之後成為內心一道道深深淺淺又微微發燙的傷。

看起來,各項研究發現都將矛頭指向同一個方向:

如果你是男人,那麼就盡情縱欲吧!因為男性可以從越多的性伴侶,越頻繁的一夜情中獲得純粹的快感和滿足;

不過如果妳是女性,縱使你在夜店情場翻滾多年,也應該潔身自愛一點,因為當你的性伴侶增加,罪惡感、負面情緒與自我懷疑也會跟著增加。

--而且,我們的社會,尤其是東方社會,在性方面總是雙重標準:

能開各種鎖的鑰匙是萬能鑰匙,可是能被很多鑰匙打開的鎖,卻是一具爛鎖(Fugère, Escoto, Cousins, Riggs, & Haerich, 2008)。

這樣不是很不公平嗎?

[演化的盲點]

「其實我才不相信什麼親代投資理論咧!你可以摸著良心想想,如果今天你的女朋友跟你說她懷孕了,你究竟是會興高采烈地拍手跳舞,再找下一個人拓展你的繁衍圈,還是會一邊擦汗一邊想:要怎麼說服她把孩子拿掉?」某次聚餐,一為身經百戰的學長如此說道。

的確,男人們也並非無敵鐵金剛,在魚水歡愉之後,他們要擔心的事情可能更多(Tiegs, Perrin, Kaly, & Heesacker, 2007)--擔心對方會不會懷孕、自己該不該負責、又是否真的有能力能夠負責?

所以,演化論並沒有說對全部。

雖然女性在天亮以後,感到更多的懊悔與失落,但是佛羅里達大學的Tiegs 等人(2007)卻發現,男性更容易覺得每一次的性行為都充滿著風險與損失:

擔心因此會破壞與伴侶間的關係、擔心會讓伴侶發現自己有另外的情人、擔心及病會傳染到自己身上。

為什麼會這樣呢?

不是說在一夜激情醒來後,男人只會記得昨夜的爽,女人卻得默默舔著可能的傷嗎?

問題就出在:男人比起女人更常進行不安全的性行為,比較不喜歡做預防措施(傅麗安, 趙運植, & 李思賢, 2008)。

台灣一項調查發現,63%的男人有過性經驗,在這些人當中,過去保險套使用頻率為「每次都用」以及「常常使用」者只有33%,

而且,四成的人有一夜情與性交易的經驗(李思賢 & 趙運植, 2003)。

於是,男人們只好抱著忐忑的心,迎接每個一夜情深的清晨。

[那一夜的開始]

民國一百年的最後幾個週末,似乎承載著各種超重的墮落與寂寞。

究竟是什麼,讓曠男怨女們願意涉這麼大的險,承擔忐忑與罪惡,貪婪地汲取肉慾上的滿足?

又是什麼,會讓你想帶走眼前的他或她,以旅館的鑰匙開啟一場未知的探索與驚奇?

「我不相信只有性而沒有愛的感情可以被開始。如果兩個人之間沒有愛,牽手擁抱接吻究竟能滿足什麼?」

一個幾乎從未談過戀愛的可愛女孩在和我徹夜聊到耳朵痛以後,幾乎是義憤填膺地跟我說。

可是她所說所相信的,只答對了一半。

男人與女人對性的期待並不同,如同你所知道的,相對於女性,男性的確比較能夠純粹地做愛不放真感情。

對於男性來說,做愛的原因主要是承受不住對方美貌的誘惑(Meston & Buss, 2007)、為了那種歡愉的感覺(Hill, 2002; Hill & Preston, 1996)、確認自己的地位、自信與權力(Buss & Schmitt, 1993; Meston & Buss, 2007)、嘗試不同的性愛關係等等(Schmitt & Int Sexuality Description, 2003; Schmitt, Shackleford, Duntley, Tooke, & Buss, 2001)。

對於女性來說,主要是感受到被愛與被重視的感覺,對方給予一段深情的承諾(Carroll, Volk, & Hyde, 1985)、也可能是一個吻就決定了一切(Christianson, Johansson, Emmelin, & Westman, 2003)。

當然,還有一種情形是,為了不辜負他所傳達的親暱與體貼、鞏固這段關係或維持和諧--儘管她們是被迫,不情願地解開衣帶,但他們相信,或許透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對方對自己的感情延續下去(Impett & Peplau, 2002)。

這就是為什麼,他跟妳說分手的事不要讓家人和朋友知道,而妳也依然可以去他的家,上他的床,睡他的房間,與他依然有深情的擁吻。

這也是為什麼,分手後他還可以朋友身份面對妳,與妳聊得很愉快,相處得很愉快,但是當你開始把他看得重一些,要求多一些,把妳對他的感情看得比較重一點的話,情緒化一些,他又會遠離,逃避,與你爭執或吵架。

女人對於長遠關係的期待,整體而言是高於男生很多的。

男人對逝去的關係可能會頻頻回顧,可是並不一定代表他們想再續前緣。

大部分的男人都會在分手之後去找他們的前女友,為的是確認對方過得好,因為在演化上,每一個跟自己交往過的人,都是可能懷有自己子嗣的候選人。

女人可能不斷地在被甩後去想彼此是否還有可能,要求他半年以內不交女朋友,還有不跟前女友聯絡等等。

透過這些承諾與確認,似乎讓你還能握住最後的安全感,畢竟這是我們一直在感情裡尋覓的東西,也是每個被看過身體的女人,希望能把握的一種虛渺的永恆。–不過,就算他給妳這些承諾,其實也無法代表些什麼,流失的感情也不會因此而回流。

[橫在我們之間的身體]

去年的最後幾天,我收到了一封朋友從多倫多的來信。

信箋的封面畫了一隻遙望遠方的麋鹿佇立於參差的白靄松林,那背影好似加拿大北境十二月的雪,同時肩負著時間的沉重與空間的阻陌。

「從我喜歡他的第一天開始,似乎就註定了這場等待不會停止。我像是一朵固執的金線菊,默默地燃燒原先就太過短暫的花齡,希冀能換取多一點,多一點他駐足我身邊的時間。直到花齡終於隨淚眼變成花零、直到羽化成零散一地的落英,才終於心甘情願。

謝謝你這些年一直沒有放棄我,雖然我總是不聽話,哈哈(然後她在這邊畫一張吐舌頭的塗鴉)。新的一年,我想我可以試著、試著重新過只屬於我自己的人生。希望還不算太晚。Happy New Year!」

這個為身邊的男人奉獻身體的她,五年以來,多少個意識模糊的夜晚與清醒過份的清晨,多少次的下定決心,多少次的痛徹心扉,多少回我從地球的這一端用牙籤抵著惺忪的睡眼勸她離開,她依然無法放手,讓自己困在自繭的牢籠。

我一邊讚嘆她如簡媜般洗練的文字,一邊慶幸她終於走出他的魔掌,或者說,走出自己設下的魔障。也或者,是她終於願意誠實地面對自己的身體,自己的感覺。

阿拉伯文學家紀伯倫曾說:「橫在你底睡眠和清醒之間的距離才是最大的距離,橫在你的行為和你的慾望之間的空間才是最大的空間」。

我們都曾經歷過,在餘溫褪去大夢初醒的清晨過後,床邊的他或她自鼻息地送過來的無聲沉默。就著這沉默,我們感受到的可能是一種安全,一種滿足,一種罪惡,或是一種擔憂。

在褪去衣衫之前,沖昏頭的慾望可能阻擋我們去思考,思考在天亮以後,究竟是什麼樣的感覺來迎接我們。

可是,我們永遠有權利與義務,保護自己的身體,也保護身邊所愛的人。

多年前,在佈滿凝重空氣的房間,她緊握著棉被,睜著鞋貓劍客一般的眼睛跟我說的那段話,到現在還記得相當清楚。

「可能對你來說,脫下褲子並不是很難的事,甚至有時候,你連想都來不及想就已經全身脫個精光。可是你可能不知道,一個女人要在一個男人面前一絲不掛地站著,是需要多大的勇氣與信任。唯有在她們相信眼前的這個人以後會好好地善待她,相信今天並不是最後一次的見面,相信自己不會在今夜以後就被丟棄在一邊,才願意解開內衣的絆扣--儘管很多時候,連她們自己也不確定,這樣的相信是否合理,又或者只是自己一相情願的期許。」

即使是在跨越世界末日的這一年,我們可能還是無力跨越睡眠和清醒的距離、行為和慾望的空間。即使我們在天雷勾引地火的那一夜,還沒有足夠的智慧去分辨,究竟是一時激情,還是一往情深。

即使,我們並不總是能帶給所愛的人幸福。

不過,在終於好像又多長了一歲的今天,
或許我們可以試著感謝那些曾經如此信任你的人、
謝謝她陪你走過的路,雖然隨著這一些歲月,他們的影子好像又淡了一些。

而這次留下來的這一些些,遠比以前流下的那一些,更為精鍊、更為純粹。

[註解]

[1]如果對這方面的研究有興趣,歡迎參閱Journal of Sex Research,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或Sex Roles等期刊。

[2]感謝幾為歷盡鉛華的朋友分享篇首的經歷,為行文故經些許改寫;同時也感謝多倫多的朋友同意將信件內容修改後轉摘。

[3]所有實驗數據結果包括性別差異,均僅描述平均值,尚須注意個別差異。

[4]本文同步發表在Womany.net 及 Hanason ‘s Basket 歡迎推薦給身邊的朋友們!   

[全文下載]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1
海苔熊
70 篇文章 ・ 470 位粉絲
在多次受傷之後,我們數度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殊不知我們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 經歷了幾段感情,念了一些書籍,發現了解與頓悟總在分手後,希望藉由這個平台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與閱讀心得整理,幫助(?)一些跟我一樣曾經或正在感情世界迷網的夥伴,用更健康的觀點看待愛情,學著從喜歡自己開始,到敏感於周遭的重要他人,最後能用自己的雙手溫暖世界。 研究領域主要在親密關係,包括愛情風格相似性,遠距離戀愛的可能性,與不安全依戀者在網誌或書寫中所透露出的訊息。 P.s.照片中是我的設計師好友Joy et Joséphine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賭博與愛情公式:用數學擬定你的擇偶策略——《數盲、詐騙與偽科學》
大牌出版.出版大牌_96
・2024/01/06 ・2486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理解期望值,有助於分析賭場裡的大部分賭局,以及美國中西部和英國的嘉年華會中,常有人玩、但一般人比較不熟悉的賭法:骰子擲好運(chuck-a-luck)。

招攬人來玩「骰子擲好運」的說詞極具說服力:你從 1 到 6 挑一個號碼,莊家一次擲三顆骰子,如果三個骰子都擲出你挑的號碼,莊家付你 3 美元。要是三個骰子裡出現兩個你挑的號碼,莊家付你 2 美元。

假如三個骰子裡只出現一個你挑的號碼,莊家付你 1 美元。如果你挑的號碼一個也沒有出現,那你要付莊家 1 美元。賽局用三個不同的骰子,你有三次機會贏,而且,有時候你還不只贏 1 美元,最多也不過輸 1 美元。

我們可以套用名主持人瓊安.李維絲(Joan Rivers)的名言(按:她的名言是:「我們能聊一聊嗎?」),問一句:「我們能算一算嗎?」(如果你寧願不算,可以跳過這一節。)不管你選哪個號碼,贏的機率顯然都一樣。不過,為了讓計算更明確易懂,假設你永遠都選 4。骰子是獨立的,三個骰子都出現 4 點的機率是 1/6×1/6×1/6=1/216,你約有 1/216 的機率會贏得 3 美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僅有兩個骰子出現 4 點的機率,會難算一點。但你可以使用第 1 章提到的二項機率分布,我會在這裡再導一遍。三個骰子中出現兩個 4,有三種彼此互斥的情況:X44、4X4 或 44X,其中 X 代表任何非 4 的點數。而第一種的機率是 5/6×1/6×1/6=5/216,第二種和第三種的結果也是這樣。三者相加,可得出三個骰子裡出現兩個 4 點的機率為 15/216,你有這樣的機率會贏得 2 美元。

圖/envato

同樣的,要算出三個骰子裡只出現一個 4 點的機率,也是要將事件分解成三種互斥的情況。得出 4XX 的機率為 1/6×5/6×5/6=25/216,得到 X4X 和 XX4 的機率亦同,三者相加,得出 75/216。這是三個骰子裡僅出現一個 4 點的機率,因此也是你贏得 1 美元的機率。

要計算擲三個骰子都沒有出現 4 點的機率,我們只要算出剩下的機率是多少即可。算法是用 1(或是100%)減去(1/216 +15/216 + 75/216),得出的答案是 125/216。所以,平均而言,你每玩 216 次骰子擲好運,就有 125 次要輸 1 美元。

這樣一來,就可以算出你贏的期望值($3×1/216)+($2×15/216)+($1×75/216)+(–$1×125/216)=$(–17/216)=–$0.08。平均來說,你每玩一次這個看起來很有吸引力的賭局,大概就要輸掉 8 美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尋找愛情,有公式?

面對愛情,有人從感性出發,有人以理性去愛。兩種單獨運作時顯然效果都不太好,但加起來⋯⋯也不是很妙。不過,如果善用兩者,成功的機率可能還是大一些。回想舊愛,憑感性去愛的人很可能悲嘆錯失的良緣,並認為自己以後再也不會這麼愛一個人了。而用比較冷靜的態度去愛的人,很可能會對以下的機率結果感興趣。

在我們的模型中,假設女主角——就叫她香桃吧(按:在希臘神話中,香桃木﹝Myrtle﹞是愛神阿芙蘿黛蒂﹝Aphrodite﹞的代表植物,象徵愛與美)有理由相信,在她的「約會生涯」中,會遇到 N 個可能成為配偶的人。對某些女性來說,N 可能等於 2;對另一些人來說,N 也許是 200。香桃思考的問題是:到了什麼時候我就應該接受X先生,不管在他之後可能有某些追求者比他「更好」?我們也假設她是一次遇見一個人,有能力判斷她遇到的人是否適合她,以及,一旦她拒絕了某個人之後,此人就永遠出局。

為了便於說明,假設香桃到目前為止已經見過 6 位男士,她對這些人的排序如下:3—5—1—6—2—4。這是指,在她約過會的這 6 人中,她對見到的第一人的喜歡程度排第 3 名,對第二人的喜歡程度排第 5 名,最喜歡第三個人,以此類推。如果她見了第七個人,她對此人的喜歡程度超過其他人,但第三人仍穩居寶座,那她的更新排序就會變成 4—6—1—7—3—5—2。每見過一個人,她就更新追求者的相對排序。她在想,到底要用什麼樣的規則擇偶,才能讓她最有機會從預估的 N 位追求者中,選出最好的。

圖/envato

要得出最好的策略,要善用條件機率(我們會在下一章介紹條件機率)和一點微積分,但策略本身講起來很簡單。如果有某個人比過去的對象都好,且讓我們把此人稱為真命天子。如果香桃打算和 N 個人碰面,她大概需要拒絕前面的 37%,之後真命天子出現時(如果有的話),就接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假設香桃不是太有魅力,她很可能只會遇見 4 個合格的追求者。我們進一步假設,這 4 個人與她相見的順序,是 24 種可能性中的任何一種(24=4×3×2×1)。

由於 N=4,37% 策略在這個例子中不夠清楚(無法對應到整數),而 37% 介於 25% 與 50% 之間,因此有兩套對應的最佳策略如下:

(A)拒絕第一個對象(4×25%=1),接受後來最佳的對象。

(B)拒絕前兩名追求者(4×50%=2),接受後來最好的求愛者。

如果採取A策略,香桃會在 24 種可能性中的 11 種,選到最好的追求者。採取 B 策略的話,會在 24 種可能性中的 10 種裡擇偶成功。

以下列出所有序列,如同前述,1 代表香桃最偏好的追求者,2 代表她的次佳選擇,以此類推。因此,3—2—1—4 代表她先遇見第三選擇,再來遇見第二選擇,第三次遇到最佳選擇,最後則遇到下下之選。序列後面標示的 A 或 B,代表在這些情況下,採取 A 策略或 B 策略能讓她選到真命天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234;1243;1324;1342;1423;1432;2134(A);2143(A);2314(A, B);2341(A, B);2413(A, B);2431(A, B);3124(A);3142(A);3214(B);3241(B);3412(A, B);3421;4123(A);4132(A);4213(B);4231(B);4312(B);4321

如果香桃很有魅力,預期可以遇見 25 位追求者,那她的策略是要拒絕前 9 位追求者(25 的 37% 約為 9),接受之後出現的最好對象。我們也可以用類似的表來驗證,但是這個表會變得很龐雜,因此,最好的策略就是接受通用證明。(不用多說,如果要找伴的人是男士而非女士,同樣的分析也成立。)如果 N 的數值很大,那麼,香桃遵循這套 37% 法則擇偶的成功率也約略是 37%。接下來的部分就比較難了:要如何和真命天子相伴相守。話說回來,這個 37% 法則數學模型也衍生出許多版本,其中加上了更合理的戀愛限制條件。

——本書摘自《數盲、詐騙與偽科學》,2023 年 11 月,大牌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討論功能關閉中。

大牌出版.出版大牌_96
3 篇文章 ・ 0 位粉絲
閱讀的大牌不侷限於單一領域, 視野寬廣,知識豐富,思考獨立。

2

3
3

文字

分享

2
3
3
身為焦慮依附者,如何善用交友軟體,而非受困於交友軟體?——依附理論系列(十九)
貓心
・2023/08/07 ・3803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前一陣子,在網路上看到了一篇新聞,標題是〈交友軟體真的可以找到對的人嗎?研究曝 1 種人最容易暈船,越玩反而越痛苦〉,裡面在談的是焦慮依附玩交友軟體,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這一篇新聞裡指出,焦慮依附在交友軟體上,是最難從中受益的一群人,而新聞的最後,則建議焦慮依附者接受心理治療。

對於這樣的新聞,我是不贊同的,一來是依附風格本身其實是難以改變的,二來是心理治療並不是一個便宜的療程,且依附風格難以輕易被改變。這樣的新聞,好像讓焦慮依附者陷入了一個永遠無法解決的困境深淵當中,而改變卻是非常困難的。

因此,這一篇文章,我想要來談談,焦慮依附的人應該如何妥善地使用交友軟體,如何讓交友軟體成為有助於自己成長的工具,而非陷入缺乏安全感的無盡回缺之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焦慮依附的人有方法可以妥善地使用交友軟體,讓交友軟體成為有助於自己成長的工具,而非陷入缺乏安全感的無盡回缺之中。示意圖/envatoelements

什麼是焦慮依附?什麼是逃避依附?

雖然在過去,我寫過非常多依附風格的文章,想閱讀更多的人可以看看這兩篇(依附理論的起源:我們為什麼會依賴別人──依附理論系列(一)依附傾向:我對你的依附沒有絕對分類──依附理論系列(二)),但在這篇文章的一開始,我還是要談談什麼是依附風格。

在依附風格的定義上,是一個兩軸四象限的概念。依附可以分成四種類型,分別是安全焦慮逃避矛盾等四種依附。

先來談談焦慮的特質。所謂焦慮依附,指得是在關係中容易感覺到對方沒有自己想像中那麼親近自己,因而容易覺得患得患失、想要不斷確認關係的特質。而所謂的逃避依附,則是在關係中害怕與別人親近,在親近的同時容易感覺到喘不過氣,希望與愛人保持距離的一群人。

安全依附的人,就是焦慮跟逃避兩個特質都低的人,他們不容易感覺到別人要拋棄自己,也不容易感覺到難以和他人親近;而矛盾依附則是,時而會感覺到對方與自己不夠親近、害怕對方拋棄自己,又時而會感覺到對方和自己太過親近,覺得不舒服而想拉開距離的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交友軟體上,到底是怎麼樣的人居多?

那麼,交友軟體上,到底是怎麼樣的人居多呢?根據師大的碩士生陳姵如在她的畢業論文蒐集到的資料指出,台灣的交友軟體上,「焦慮依附」佔總人數 38.33%,「安全依附」佔總人數 25.83%[1]。不過因為她使用的量表,和國際上普遍使用的量表有一些學理上的爭議,因此我無法將逃避依附和矛盾依附的比例進行呈現。不過簡單來說,焦慮依附在交友軟體上,佔了將近四成的人數,而安全依附也有1/4的人數。

那麼,焦慮依附的人,到底為什麼會在交友軟體上佔這麼大的比例呢?他們使用交友軟體,又是為了什麼呢?

過去的研究指出,焦慮依附的人渴望與人親密的特質,會讓他們渴望與人在社交上來往,同時害怕被拒絕[2]。在這樣的情況下,交友軟體確實提供了一個很適合焦慮依附社交的場合。

在一般的生活中,我們的社交,並不一定是為了獲得對方的喜歡而做的。工作上必須要和老闆社交、和同事社交,是為了讓工作順利進行下去而做的;而且在這些情境之下,我們並不知道對方到底對我們有沒有私領域上的興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交友軟體的設計上,讓我們一開始就能夠設定自己要尋找朋友、短期交往關係、長期交往關係、結婚為前提的關係等等,對於焦慮依附這些想尋求深刻而緊密的關係的人而言,其實是相對友善的環境。

交友軟體的設計,對於焦慮依附這些想尋求深刻而緊密的關係的人而言,是相對友善的環境。示意圖/envatotelements

過去的研究曾經指出,一旦一個人意識到彼此相互吸引[3],彼此的互動模式會有所改變,而交友軟體提供了互相喜歡才能配對的機制,讓使用者透過意識到自己跟一些人成功配對,而感覺到自己是一個具有吸引力的人[4]

焦慮依附在交友軟體上的危險,以及我們該如何克服

不過,焦慮依附傾向越高的人,在使用交友軟體上,確實也有一些風險存在。根據一份研究指出,焦慮程度越高的人,確實越有可能使用交友軟體,也會在交友軟體上花費較多的時間。

花費較多時間上,其實是一把雙面刃。雖然好的部分在於,我在上一段提到,交友軟體讓焦慮依附,比較不必擔心被拋棄、不被喜愛等等的社交線索,但也有研究指出,焦慮依附傾向高的人,在交友軟體上,比較難以實際約到他人碰面[6];除此之外,焦慮依附若使用交友軟體和他人約炮,比較難以獲得滿足,同時也會產生許多負面的情緒[6]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此,針對這些部分,我要提供焦慮依附傾向高的人,在使用交友軟體上的一些建議。

第一個建議,就是不要約炮。對於焦慮依附的人來說,大多會希望性行為是一個讓彼此關係更加進展的手段,而非像逃避依附一樣,比較能夠性愛分離。這個部分,我在泛科學上的〈性與愛的矛盾掙扎?不同依附型態對性愛關係的影響──依附理論系列(十七)〉一文中,有過詳細的討論。

正因為焦慮依附希望性愛能讓關係進展,那麼短暫的約炮關係,就容易讓焦慮依附暈船,因為焦慮依附者,雖然名義上同意對方只做愛不交往,但實際上又會希望透過性愛來改變對方的態度,進而跟自己交往。

如果約炮的對象,打從一開始就很堅持彼此不要交往,那麼約炮後,讓焦慮依附者感受到對關係不滿意,並隨之產生許多負面感受,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此,如果你的焦慮依附特質高,又真心希望找到一段長久的關係,千萬不要以身試火。

短暫的約炮關係,就容易讓焦慮依附暈船。示意圖/envatoelements

第二個給焦慮依附的建議在於,交友軟體用得多沒關係,但必須要把認識一個人的時間拉長。焦慮依附傾向高的人,大多會希望盡快確認兩個人的關係。但經歷過多場戀愛之後就會發現,有一些關係中自己的期望,以及對方對關係的期望,若未能在交往前做過核對,就容易讓彼此在交往中過得不順利(關於焦慮依附比較容易期待在認識時盡快拉近關係的研究,可以參考〈交往前,讓我們約會吧!三種依附類型怎麼做?──依附理論系列(四)〉)。

當然,我並不贊同感情中不應該改變別人的說法。我覺得戀愛是一個互相滿足、一起成長的過程,但我同時也不認為,希望短時間內改變對方的行事風格或價值觀等等,是一件讓人舒服的事情。

因此,把互動時間拉長,同時和對方討論一些自己的期望和對方的想法之間的落差,或許有助於你篩選掉無法相處的對象,或是打算和對方長久走下去,該如何拿捏彼此的進展速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把互動時間拉長,同時和對方討論一些自己的期望和對方的想法之間的落差,或許有助於你篩選掉無法相處的對象,或是打算和對方長久走下去,該如何拿捏彼此的進展速度。示意圖/envatoelements

第三個給焦慮依附的建議,則是盡量尋找同時具有「低焦慮」與「低逃避」這兩個特質的人交往,也就是和安全依附交往。安全依附者,相對而言有著較高的安全感,也比較願意對感情抱持著開放的態度。

如果真的找不到安全依附者,我也會建議焦慮依附特質較高的人,避免和「高逃避」的「逃避依附」與「矛盾依附」交往,他們不喜歡與人太過親近,不習慣表達自己的情感,對於情感需求高、希望與人親近的焦慮依附者而言,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當然,我無法提供一種通往幸福的簡單道路,即便我寫過眾多與依附相關的文章,也對依附相對熟悉,但我覺得了解依附,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適合和怎麼樣的人交往,不適合和怎麼樣的人交往;同時,你得了解到,哪一些關係,是讓自己容易表達情感,同時不會受傷的關係,而哪一些關係,是讓自己容易受傷,對方是無法接住自己情感需求的關係。

身為焦慮依附者,我不認為自己應該避免使用交友軟體,即便容易暈船,但挑選對象,讓自己暈一個暈下去會安全的人,而不是暈那些會讓自己受傷的人,我覺得才是最重要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粉專 Psydetective-貓心

參考文獻

  1. 陳姵如(2022)交友軟體使用者之人際依附風格、愛情態度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2. Mikulincer M, Shaver PR. (2007) Attachment in adulthood: structure, dynamics, and change. New York: Guilford.
  3. Luo, S., & Zhang, G. (2009). What leads to romantic attraction: Similarity, reciprocity, security, or beauty? Evidence from a speed-dating stud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7(4), 933–964. 
  4. Alexopoulos C, Timmermans E, McNallie J. Swiping more, committing less: unraveling the links among dating app use, dating app success, and intention to commit infidelity.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20; 102:172–180.
  5. John K. Coffey, D. Kyle Bond, Jessica A. Stern & Natalie Van Why (2022): Sexual Experiences and Attachment Styles in Online and Offline Dating Contex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xual Health, DOI: 10.1080/19317611.2022.2110349\
  6. E. Timmermans & C. Alexopoulos(2020) Anxiously Searching for Love (Among Other Things): Attachment Orientation and Mobile Dating Application Users’ Motives and Outcomes. Volume 23, Number 7
所有討論 2
貓心
76 篇文章 ・ 118 位粉絲
心理作家。台大心理系學士、國北教心理與諮商所碩士。 寫作主題為「安全感」,藉由依附理論的實際應用,讓缺乏安全感的人,了解安全感構成的要素,進而找到具有安全感的對象,並學習建立具有安全感的對話。 對於安全感,許多人有一個想法:「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但在實際上,安全感其實是透過成長過程中,從照顧者對自己敏感而支持的回應,逐漸內化而來的。 因此我認為,獲得安全感的兩個關鍵在於:找到相對而言具有安全感的伴侶,並透過能夠創造安全感的說話方式與對方互動,建立起一段具有安全感的關係。 個人專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detective/ 個人攝影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photographer/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如何增進夫妻感情?答案比你想像中簡單——《怪咖心理學之 59 秒的練習》
azothbooks_96
・2023/06/01 ・3982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怎樣才能讓夫妻的感情加溫且長長久久?研究證實,只要夫妻一起玩障礙競賽就會大有幫助! 

實驗證明:墜入愛河可能比想像中簡單

一九八○年代末期,麻州克拉克大學(Clark University)的詹姆斯‧萊爾德(James Laird)與同仁刊登廣告,招募自願者參與一項罕見的實驗,探討第六感有沒有可能存在。他們安排互不相識的男女同時抵達實驗室,經歷一段特別的流程。研究人員解釋,兩位受測者做心電感應測試以前,必須先做默契培養練習。研究人員請受測者花點時間凝視對方的眼睛,然後再把他們帶到不同的房間,讓其中一人看幾張簡單的照片,請另一人用感應的方式猜測那些照片的性質。

研究結束後,萊爾德觀察他的資料,發現沒有證據顯示心電感應力。他覺得失望嗎?一點也不。事實上,這個研究和心電感應無關,所謂的心電感應測試只是一個幌子,他們的目的是想做愛情心理研究。

心電感應測驗只是一個幌子,實際上是為了研究人們的「愛情心理」。 圖/envato

很多人認為墜入愛河是很複雜的事,視外表、個性、默契、機會等複雜的因素混合而定。不過,萊爾德有另一番看法,他懷疑這種獨特神祕的感覺可能很直接了當,或許有可能用幾個小心安排的時間點製造出來。他的假設很簡單,從日常生活即可明顯看出,相愛的人會花不少時間凝視彼此的雙眼。萊爾德想知道反過來是否也成立:讓兩人彼此凝視一會兒,是不是也有可能產生愛意?

一般而言,盯著陌生人瞧,頂多讓人覺得很怪或不禮貌,所以萊爾德必須編出可信的理由,讓人可以彼此凝視更久,所以他才會想出用心電感應測試做為幌子。受測者在不知情下凝視彼此的雙眼,那行為看起來就像他們覺得彼此有魅力一樣,萊爾德覺得這樣就足以激發愛意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假心電感應測試結束後,萊爾德請所有受測者評估他們對實驗伙伴有多少愛戀的感覺。驚人的是,資料證明萊爾德想得沒錯,受測者果然對新認識的伙伴有好感,覺得對方有吸引力。

這研究變成了解感情心理的一種創新方式。根據這種觀點, 不僅我們的想法與感覺會影響我們的行動,我們行動的方式也會反過來影響我們的想法與感覺。

萊爾德發現長時間凝視對方,也有機率增加彼此好感度。 圖/envato

增加新奇感,可以增加對彼此的吸引力

萊爾德不是唯一探索如何用這種方式幫助研究人員更了解人心運作的人,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艾隆與同仁做的另一個研究顯示,同樣的方法也可以讓夫妻變得更親近。感情的發展一開始通常充滿興奮,愛戀的雙方都很享受和新伙伴一起體驗生活的新鮮感。

但是快轉二十年後,往往會出現全然不同的情況,雙方都很熟悉彼此,生活變得平淡無奇。同樣的餐廳、同樣的度假地點、同樣的交談。雖然熟悉感令人放心,也讓人覺得無聊,不太可能讓人再像以往一樣怦然心動。

艾隆心想,如果凝視彼此的雙眼可以讓人產生愛意,讓老夫老妻這麼做,是不是也能讓他們感受到戀愛時期的興奮感,幫他們重燃愛火。也就是說,打破一成不變的婚姻生活,做點新奇好玩的事,也可以讓他們覺得彼此更有吸引嗎?在最初的實驗中,艾隆刊登報紙廣告,徵求夫妻參與實驗,探討「影響婚姻關係的因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何增加生活新奇感?一起玩障礙賽就好!

自願受測者到達實驗室時,他們就請每對夫妻做一份有關婚姻關係的問卷,並隨機把他們分成兩組。之後研究人員搬開所有桌椅,鋪上健身房用的墊子,開始做下一階段的研究。

研究人員給其中一半的夫妻一卷魔鬼氈,告訴他們即將參與一個比較奇怪的遊戲。如果那對夫妻一聽到說明就雙眼為之一亮,會心相視,研究人員就馬上拿走魔鬼氈,請他們離開。至於留下來的人,研究人員用魔鬼氈把一人的右手腕和配偶的左手腕綁在一起,也把他們的左右腳踝綁在一起。

研究人員忍住哼唱萊諾‧李奇〈Stuck On You〉(譯註:直譯是「黏上你」,亦即「戀上你」)一曲的衝動,在房間的中央放一個一米高的泡棉障礙,給每對夫妻一個大枕頭。每對夫妻都必須趴在地上,爬過障礙,到房間的另一端,再轉頭爬回障礙,再次跨過它,回到起點。

為了讓過程更有趣,他們必須隨時把枕頭夾在兩人身體之間(不准用手掌、手臂或牙齒),必須在六十秒內完成。為了不讓任一組失望,研究人員請受測者都拿下手錶(「我們不希望手錶在混亂中刮傷了」),假裝每個人都在限定時間內完成任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們叫另一組的夫妻做比較平常的事,給其中一人一顆球, 請他趴下來,把球滾到房間中央,讓他的配偶在房間的另一邊觀看。球滾到中央時,兩人再交換角色,由另一人把球滾回起點。

研究人員假設多數夫妻不會有很多機會一起爬過泡棉障礙, 所以那經驗應該滿新奇有趣的,那是給他們機會一起達成目標,並從罕見的新觀點觀看彼此。概念上來說,這就像他們初次見面時,比較令人興奮的經驗。相反的,另一組是對照組,他們做的事情比較平凡無奇,也沒有合作效果。

實驗結束後,他們請所有夫妻填寫幾份問卷(其中包括一份名稱很不浪漫的問卷〈浪漫愛情徵狀核對表〉),評估的項目包括配偶讓他們「心動」與「滿心歡喜」的程度。誠如預期,爬過大型泡棉障礙的夫妻對彼此的愛意比完成滾球任務的夫妻還深。只花幾分鐘一起做新奇有趣的活動,似乎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個新奇的體驗(障礙賽),就可以幫助夫妻加深感情。圖/envato

在上述結果的鼓勵下,艾隆與研究團隊又重複了一次實驗, 不過這次他們是以不同的方式衡量婚姻的滿意度。研究結束時, 研究人員拍下每對夫妻閒聊下次假期規畫或如何裝修家裡的影片,然後請另一組研究人員觀察影片,仔細計算影片裡夫妻任一人反對對方的次數。結果顯示,綁魔鬼氈的夫妻做出較多的正面評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艾隆的研究再次證明,我們的行為會大幅影響我們的思考與感覺。就像凝視陌生人可以讓雙方互相產生吸引力一樣,進行和熱戀時期有關的活動,也可以幫人重新點燃過去的熱情。

根據這個研究,想要常保感情的熱度,可能只要靠一卷魔鬼氈、一大塊泡棉障礙和開放的心胸就夠了。

同場加映:了解對方想要什麼

最近我做了一次大規模的網路調查,探討浪漫舉動的心理。我和作家瑞秋‧阿姆斯壯(Rachael Armstrong)合作設計一份問卷,裡面列了許多不同的浪漫敘述,例如「另一半辛苦工作一天後,幫他放滿一盆溫熱的洗澡水」、「對方感到冷時,脫下自己的外套幫他披上」、「突然帶另一半去某個刺激的地方共度週末」。

那份調查總共吸引一千五百多位來自英美的網友完成問卷,研究結果有助於透露浪漫背後不為人知的心理。女人常抱怨男人不夠浪漫,但調查結果也確認她們的懷疑嗎? 

我們請女性閱讀那份清單,指出他們的伴侶多常做那些浪漫舉動,結果頗令人失望。55% 的女性表示,她們辛苦工作一天回家後,另一半從來沒幫她們放過洗澡水。45% 表示她們覺得冷時,另一半從來沒脫下外套讓她們禦寒。53% 表示另一半從來沒有突然帶她們去度意外的週末。這些客觀的數據證實了長久以來女性覺得男性不夠浪漫的抱怨,但是這些失望數據可能是什麼因素造成的? 

在另一部份的調查中,我們請男性受訪者閱讀浪漫清單,用一到十來評分他們做任一舉動時,女性覺得有多浪漫。我們也請女性受訪者用一到十評分,如果另一半做任一浪漫舉動時,她們覺得有多浪漫。結果顯示,連最簡單的舉動男性都會大幅低估它的浪漫程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例如,只有 11% 的男性覺得「告訴她,她是你見過最棒的女人」非常浪漫,但有 25% 的女性覺得那很浪漫。同樣的,只有 8% 的男性覺得「女人辛苦工作一天後,幫她放洗澡水」很浪漫,但有 22% 的女性覺得那很浪漫。幾乎每一項浪漫舉動都得出同樣的結果,這顯示男性不願做浪漫的舉動可能不是因為懶惰或不體貼,而是因為他們低估了女性對浪漫舉動的觀感。

那份調查的結果也透露了女性覺得最浪漫與最不浪漫的舉動,剛好可以為有心求愛的男性提供一點指南。以下列出十大浪漫舉動,以及認為那舉動非常浪漫(給十分)的女性比率: 

1. 蒙上她的眼,給她一個驚喜(40%)。
2. 突然帶她到某個地方共度意外週末(40%)。
3. 為她寫首歌或寫一首詩(28%)。
4. 告訴她,她是你遇過最棒的女人(25%)。
5. 她辛苦工作一天後,幫她放洗澡水(22%)。
6. 傳給她一則浪漫簡訊或電子郵件,或在家裡留一張浪漫的紙條(22%)。
7. 幫她準備床前早餐(22%)。
8. 她感到冷時,脫下外套幫她披上(18%)。
9. 送一大束花或一盒巧克力到她上班的地方(16%)。
10. 幫她把最愛的音樂編集在一起(12%)。

有趣的是,有逃離現實與意外驚喜的舉動最受女性青睞,之後是反映體貼的舉動,明顯偏物質享樂的舉動則殿後。科學證明,關於浪漫,最重要的或許是心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摘自《怪咖心理學之 59 秒的練習,靠表情、姿勢和小動作,輕鬆翻轉工作與人生!、社區裡的用藥悲劇與重生》,2023 年 4 月,漫遊者文化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azothbooks_96
53 篇文章 ・ 21 位粉絲
漫遊也許有原因,卻沒有目的。 漫遊者的原因就是自由。文學、人文、藝術、商業、學習、生活雜學,以及問題解決的實用學,這些都是「漫遊者」的範疇,「漫遊者」希望在其中找到未來的閱讀形式,尋找新的面貌,為出版文化找尋新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