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9/05/01
從模擬測試等分析看來,「飲食改變促使唇齒音出現」應該大致是正確的,唇齒音存在與否,確實和嘴型與咬合有關。但是農業、畜牧、遊牧這些生產方式的誕生,和唇齒音的普及未必有很密切的關係。不同時空背景的「農牧業」差異很大,食物處理方法也不一樣,更何況歷史記錄顯示,唇齒音開始流行的年代,似乎比農牧誕生更晚很久。反過來解讀應該比較沒有問題:非農牧業族群的語言中,不容易留下唇齒音。
・2019/04/16
吃太鹹、吃太甜,吃太少蔬菜水果,都是不利於健康的飲食習慣。即使今天的選擇不會讓你「馬上」健康,但每天持之以恆地願意選擇往好的飲食習慣靠攏,才能持續擁有健康。
・2019/03/18
能量飲料是以一般氣泡飲料為基底,加入咖啡因、維他命B群、牛磺酸以及檸檬汁等。 研究發現,這些機能飲料提神的作用應該是來自其中的咖啡因,而不是牛磺酸。 對於能量飲料是否有增強運動能力的效果,其研究大多是小型研究,沒有大型、可受公評檢驗的研究群組。 此外,能量飲料含有大量糖分。美國心臟學會在《循環雜誌》(Circulation)上指出攝取過多糖分,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都有一定影響。
・2019/01/31
增肥容易減重難 雖然「吃完再減,享受當下」這個點子好像很棒,但現實是殘酷的:你得至少忍受六個月在體重機上飆粗口的生活,才能穿回那件最小的褲子(哭倒六個多月是什麼樣的概念?就是你好不容易可以穿下那件泳衣大秀身材,打開門卻發現即將邁入冬季。吃完肥,瘦完吃。這就像個永無止境的輪迴,難道我們只能和美食們說再見嗎?
・2017/09/25
我們常說台灣人很重吃,而且我們的確也有獨特的飲食文化,但吃不只是結果,而是抉擇。每次決定吃什麼、怎麼吃,就像投票一樣,而這本書著實讓我在每次投票前都能更清楚自己為何而投,很高興我的舌頭未來將比我更能善盡公民義務。
・2017/08/28
看醫生前,先想想吃的食物是否營養足夠。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的潘文涵研究員,帶領團隊以「資料採礦」方式,探討飲食與疾病的關聯。透過本文專訪,一起了解自己的飲食健康盲點。
・2017/01/24
「痛風」的名字自古沿用至今,取其發作時痛徹心扉,但是來去快速就像一陣風。痛風的起因來自於血液中普林代謝出的尿酸過多,超出血液可熔解的量而累積在關節四周,最後導致發炎,因此痛風患者的飲食最高指導原則就是避免普林值過高,以及有礙尿酸排泄的食物,在年節的餐桌上,如果不想要痛風纏身,可要好好管住自己的嘴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