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2018年 重設

・2018/12/19
在可預期的未來,面對氣候變遷正在帶來的危害,台灣不可能也不應該有下一座燃煤電廠。期許尚有一機組興建中,且各項技術新穎的林口電廠,能肩負降低發電成本、支持電力穩定的責任。林口電廠必然是台灣最後一座燃煤電廠,也必須是最好的一座燃煤電廠。
・2018/12/15
恐怖電影大概是現今最受歡迎的恐怖娛樂了。它提供了多元的體驗,有的是一步步累積的陰森恐懼;有的則熱愛突如其來、冷不防的驚嚇。這些驚險、刺激、甚至令人作嘔的感受。或許我們無法用單一簡單的答案,來解釋人們為什麼喜歡恐怖電影。不過,裡頭顯然有些共通的現象與作用,心理學有辦法解釋嗎?
・2018/12/15
關於大腦,一個最常見的迷思(大概就和「人的一生當中只使用了大腦的 10%」這個謠言一樣熱門)是:人類可能有左腦人和右腦人之分。根據這個迷思,你的個性和「認知方式」會由你哪一邊的大腦比較強來決定,而左右兩邊大腦有明顯不同的功能,左腦據說主管分析和語言,右腦則負責創意和情感。這個迷思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又有多少真實性呢?
・2018/12/13
甜味劑(又稱代糖)在現代泛指能讓食物具有甜味、但不像一般糖類是由碳水化合物組成。甜味劑大多是無法被人體吸收的化合物,也因此將近沒有熱量。不過,甜味劑出現百年以來,為什麼人類社會,肥胖人口只增無減呢?甜味劑真的能遏止人類過胖嗎?
・2018/12/12
中研院,一個看似具有距離感的研究單位,在《研之有物》科普網站的推廣之下,讓科學變得更靠近人們的生活。到底從採訪、編輯到定稿,有什麼眉眉角角,這篇文章,就來帶你一窺究竟。
・2018/12/11
根據先前的實驗研究指出,6個月大的嬰兒,就已經能夠區辨母語和非母語的母音;而更進一步的實驗則發現,這樣的現象很可能在嬰兒呱呱墜地之前就已經存在。
・2018/12/10
中研院經濟所的楊子霆助理研究員,分析實際數據發現: 實質 GDP 僅能反映國內生產數量,不代表國民消費能力,特別是近 15 年來,臺灣經濟仰賴「資通訊產業」出口,其生產品價格在全球競爭下越來越低,而大眾想消費的民生物品,卻因「原油價格上漲」越來越高,這造成「實質薪資」的成長大幅落後「實質 GDP」的成長。若要突破關卡,強化發展以人才價值為主的產業,是改變現有困境的方向之一。
・2018/12/07
東亞人的乙醛脫氫酶多半帶有結構突變,這個突變結果將導致解酒酵素的功能部分缺陷。上述的基因突變幾乎不存在歐美白人中,但卻普遍存在於東亞民眾裡,例如:台灣、韓國、日本、新加坡和中國東南地區等 。據統計,韓國人帶有結構突變的乙醛脫氫酶基因比例約28%,而台灣則有高達45%帶有這種容易臉紅的突變基因
・2018/12/06
台灣最近這幾年,能源議題的討論非常熱烈。2016 年中到 2017 年比較熱烈討論的議題,就是「電業自由化」(electricity liberalization),它所涉及的是台灣 2016 年 7 月啟動的電業法法制修改工程。而國內外推動電業自由化的主要原因,無非與管制市場欠缺競爭,從而導致服務品質甚差,或者價格居高不下的弊端有關。
・2018/12/05
一般所認為的「科技」,多指重大的發明、或最新的技術。而關於「科技史」,也多以強調重大發明的方式書寫。然而,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李尚仁研究員,翻譯的《老科技的全球史》一書提出不尋常的觀點:日常生活中「被大量使用」的物品,更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