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2/12/14
在中文或英文裡,發現(discovery)與發明(invention)均顯然有非常不同的意義;其差別主要在於該「東西」是不是已經存在於自然界中。
・2022/11/05
現在的生活瞬息萬變,在未來的世代,可能會出現許多你想都沒想過的職業。 科技越來越進步的今天,我們未來會有創意與美感兼具的發明「未來藝術家」出現嗎?
・2020/12/12
尼古拉.特斯拉被認為是電力商業化的重要推動者,並因主要設計了現代交流電力系統而最為人知。他在第一學年每天只睡四小時,其他時間都花在讀書上。他也時常與教授討論自己對發明的構想,甚至對教授的想法提出質疑。究竟這位發明鬼才的大學生活是什麼樣子呢?這段歲月又如何成為他未來的養分?
・2020/11/13
我們所熟知的阿基米德是希臘化時代最傑出的科學家,他的一生中也有許多軼事為人所知。不過,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阿基米德在求學時,發明了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機,對埃及農業的灌溉有很大的幫助,水螺絲的科技也散佈至地中海各地,水螺絲到底是什麼厲害的發明?對後來的科技又有什麼影響呢?
・2019/04/30
歐洲人將當地醫療傳統視為郎中伎倆,但同時他們也對當地藥物成分、藥用植物或藥材具有很高的興趣。如本書第二章所說,歐洲人出於對自然史和異國藥物的興趣而記錄、分類與編纂這些物質與植物。印度與北非的本土醫學有著豐富的文本基礎,歐洲人閱讀與翻譯(以梵文或阿拉伯文寫下的)這些古典醫學文獻,以了解這些醫療傳統的古典根源。當時歐洲人也在古希臘文與拉丁文裡搜尋自身醫學的文獻根源,對自我的重新認識和對印度和北非醫學文獻之翻譯與閱讀合而為一。殖民地的本土醫療工作者對於西方醫學的引進與主導地位也有所回應,他們編纂與標準化自己的醫學,從中選擇某些與現代做法和處方相對應的藥物與做法,引進疫苗以及來自生物醫學的新醫療物質與技術,並且製作當地藥物的藥典。透過這樣的在地行動,亞洲、南美洲與非洲的本土醫療被「發明」為新型態的傳統醫學。史學方法研究各領域如何「發明傳統」,有助於了解這個複雜的歷史過程。
・2018/12/05
一般所認為的「科技」,多指重大的發明、或最新的技術。而關於「科技史」,也多以強調重大發明的方式書寫。然而,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李尚仁研究員,翻譯的《老科技的全球史》一書提出不尋常的觀點:日常生活中「被大量使用」的物品,更是科技。
・2018/11/24
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最為人所知的身分是美國的開國元勛之一,但他也是一位作家、畫家、發明家、郵政專家、外交官、公民運動家,而且特別著迷於與電相關的早期科學研究,也一直對龍捲風等其他旋風抱持濃厚的興趣。
・2017/02/16
被譽為「藍光之父」的中村修二教授於2017 年2月8日在中研院演講。除了帶大家了解藍光二極體的發明過程、其中的辛酸和突破點。藍光 LED 在現在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多,除了照明之外,通訊也成為下一個發展重點。
・2017/01/25
「這個地震有xxxx噸黃色炸藥的力量」、「這起爆炸相當於xxxx公斤TNT的威力」...... 電視上很常用這種敘述,感覺很恐怖,但你知道這背後代表多少能量嗎?絕大多數的人畢生沒看過一場爆炸,更別說對多少TNT會造成多少傷害有概念了。 從TNT黃色炸藥的歷史開始,一起來看看這不同次元的單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