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舊到新

・2021/05/03
每到冬春之際新聞常常報導,金門被大霧壟罩,不管是飛機或船班都無法通行,造成大誤點。霧到底怎麽來的,讓你感到一頭霧水?一起來解開霧的謎團。
・2021/05/04
每個人體內都有 70% 的水,絕大多數普通的水都是「輕水」,而自然界還存在少量的「重水」。近期有研究指出,輕水和重水的外觀都是透明無色,但人可以分辨出重水的味道,因為它嚐起來有些許甜味。如果喝起來甜甜的,那麼人們可以把重水當成甘味劑使用嗎?
・2021/05/05
2025年,台灣將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未來照護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多。在未來勞動力不足的情況下,這些照護上的人力需求是否有可能透過機器人來彌補呢?
・2021/05/19
數感實驗室一直都是泛科學的好夥伴,當然也要一起用知識防疫!從去年開始,數感實驗室就不遺餘力的製作許多與防疫知識相關的好內容。趁著現在只能宅家,來一起複習複習,更別忘了按讚訂閱開啟小鈴鐺喔!
・2021/05/25
COVID - 19 全球肆虐,許多研究都發現,為數不少的 COVID - 19 確診者中,出現一種叫做「快樂缺氧」 (Happy Hypoxemia) 的特殊現象。部分確診者,即便血氧已經明顯低於正常範圍,卻沒有任何特殊的外在症狀,很快地,患者的血氧會加速下降,直到突然喪失意識等。 快樂血氧的成因、以及與 COVID-19 的關係是什麼呢?
・2021/05/26
美國學校心理師協會編寫了一份,針對大人該如何幫助孩子們度過此次肺炎疫情的指引。 此篇資料裡的內容,非常詳盡且扼要地提點大人應該要注意的事項。
・2021/05/26
近期疫情開始爆發,從政府到民間,都在安撫大家「不要焦慮或恐懼」,然而「焦慮 (Anxiety)」 與「恐懼 (Fear)」 真的都是不好的嗎?
・2021/05/27
芸芸眾生之中,放棄科學的比率非常高,以致科學文盲是這麼樣普遍。目前處處標榜高科技,卻同時到處充斥著不科學的神怪現象。但追根究柢,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放棄科學呢?
・2021/05/27
自 COVID-19 疫情爆發以來,臺灣已經經歷過多次是否施行「普篩」的爭論,而本土近期大爆發更不免有相關的討論。那麼,普篩到底行不行呢? 英國在疫情控制上算是前段班,他們是如何處理這個普篩問題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