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科學傳播
2890 篇文章・
4904 位粉絲
miss9
・2019/11/23
債劵就是借據,載明「借錢的單位」、「借多少錢」、「約定利息」和「到期日」的憑證。時至今日,債劵已成為大型企業增加資金,甚至是各國政府刺激經濟的管道;而「購買債劵的擁有權」也成了民眾的理財方式。
科學月刊
・2019/11/23
上(2019年10)月所發生的南方澳斷橋事件造成嚴重災情,而作為懸吊拱橋的南方澳大橋,到底結構如何設計?橋體本身又面臨了什麼樣的損毀與破壞?
旻諭
・2019/11/22
這項「用血液檢測有沒有得乳癌」的檢測方式,明明有高達 55% 的偽陽率,卻在醫院發布的新聞稿中,被說是「乳癌檢測的重大里程碑」,嚴重地誇大了好幾個層級。但究竟為什麼新聞稿跟原始研究可以差這麼多呢?這攸關於「公關」的角色。
Peggy Sha/沙珮琦
・2019/11/22
你知道狗和人類的年齡該如何換算嗎?除了直接乘以 7,科學家找到了更科學的轉換法,而這背後的原理跟「表觀遺傳時鐘」大有關係。
春山出版
・2019/11/21
1995 年阪神大地震,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在震後一個多小時才收到地震報告,而臺灣 921 大地震時,卻能在 102 秒內傳出地震報告。臺灣領先的關鍵是什麼?這又跟本土的 B 計畫又有什麼關係呢?
春山出版
・2019/11/20
依目前臺灣的法規落實程度,民眾大可對規範的作用抱持信心。不過這也不表示九二一地震前蓋的房子一定不安全。建築物是否堅固,關鍵仍在於「施工品質」。那市面上五花八門的「耐震宅」、「制震宅」、「免震宅」又有什麼差別呢?
春山出版
・2019/11/19
地震工程界有句老話:「地震不會殺人,建築物才會。」這句話當然不是絕對,因為地震引發的山崩、海嘯一樣會致命,但不可否認,地震時大部分的傷亡都是因建築倒塌或嚴重損毀所造成。而天災到底為什麼會映出這樣的人禍呢?
PanSci
・2019/11/18
「兒童的眼睛較脆弱,易受傷害」是個常見的論述,但限制 15 歲以下的青少兒禁用手機是合理的嗎?難道沒有比起禁用手機更好的使用原則或規範?手機與平板電腦與當代資訊、程式教育息息相關,禁用手機的主張對下一代教育又會產生什麼影響?
兒童醫學的觀點
careonline
・2019/11/18
提到減重和維持健康,很多人都知道,要讓體重下降,得是健康飲食配合運動。健康飲食不一定代表餓肚子,而是有所節制並選擇健康的食物。
可以想像一下,把身體當成是一台車好了。我們要這台車好好行駛,引擎得發得動。那不吃東西就像是不加油,怎麼行呢?只是我們想要讓這台車跑的好跑的順時,就得了解什麼時候該加油,以及加什麼油會對車比較好是吧。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運動之前、運動之中、運動之後,我們究竟該怎麼吃。
PanSci
・2019/11/16
提到諾貝爾獎,就想到一系列複雜又艱深的研究嗎?其實諾貝爾獎從上個世紀的 1901 年開始頒發,有許多成果已經進到我們的國中國小課本,甚至原本就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與現代的科技、醫療息息相關。
來和我們一起瞧瞧,你的身邊藏有多少個諾貝爾獎吧!
[LOG] 23:22:27:575 MobileLogger initialized
[DEBUG] 23:22:27:585 [
"Breaktime au.js ver: v20250626.2 Copyright © 2025 Break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
[WARN] 23:22:27:672 [
"displayAd not find positional element #pansc-content-p4"
]
[WARN] 23:22:27:673 [
"displayAd not find positional element #pansc-content-p4"
]
[ERROR] 23:22:27:837 [
"getGtmTags error",
{}
]
[ERROR] 23:22:27:838 [
"executeGtm err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