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研之有物
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生態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生態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科科齊打交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精選
看A片學性教育
百工裡的科學人
她是科學家
異星知識王
COVID-19專區
所有特輯
贊助我們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科學傳播
2277 篇文章・ 539 位粉絲
+追蹤
內容包括:媒體、科普寫作、科普、科學報導
常用關鍵字
地球
時區
時差
環遊世界八十天
自轉
抗生素
抗藥性
毒物
芋螺
藥物
器官捐贈
器官移植
器捐
大愛移植
慢性腎臟病
活體移植
腎臟
腎臟移植
化學反應
氧化還原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書籍
長評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熱門文章
地球脈動
張之傑
・2020/12/02
時區和時差——那些消失的日子,都去了哪裏?│環球科學札記 (3)
由於地球自轉和經度不同,各國便有了時差。但也有例外,各國的時間也不一定遵照時區,有可能會有一個中央時間。
地球
時區
時差
環遊世界八十天
自轉
9
0
化學物語
PanSci
・2020/12/05
木乃伊曾被當作「藥物」使用?──《改變世界的碳元素》
人類的歷史也可說是「與疾病的抗戰」。在此抗戰中,碳元素王國給予人類莫大的戰力。在碳元素王國的「居民」中,最讓人類感恩的應該就是藥物。
抗生素
抗藥性
毒物
芋螺
藥物
9
0
人體解析
careonline
・2020/12/10
甚麼樣的人需要換腎?術後有哪些注意事項?關於換腎你應該知道的事!
糖尿病、尿毒症等會對腎臟造成損傷,惡化到後期要洗腎或換腎,決定換腎後可進行評估,列入等候名單。捐贈分為活體或大體捐贈,將新腎臟連結原有的動靜脈,術後最重要的是規律服用免疫抑制劑,不得自己加減藥,否則身體將會出現排斥,
器官捐贈
器官移植
器捐
大愛移植
慢性腎臟病
活體移植
腎臟
腎臟移植
9
0
健康養生
君咏
・2020/12/18
用錯使用方法,漂白劑也會出人命?請注意,盡量不要「混搭」清潔劑!
氧化型漂白劑中的氯系漂白劑,若加了含有檸檬烯的其他清潔劑,非常有可能會與漂白水生成的離子進行反應,影響我們的健康,而漂白劑本身在陽光照射下,也有可能危害人體的呼吸系統。
化學反應
氧化還原
活性
消毒滅菌
漂白劑
漂白水
電子
9
0
好書搶先看
PanSci
・2020/12/24
目前超夯的 AI 前瞻技術「深度學習」,用手機就可以跟數位替身對話——《 AI 大局》
深度學習是目前AI發展的核心技術,特別是在影像辨識和自然語言的處理,最能發揮優勢,本篇文章將介紹最具代表性的深度學習技術和最新的應用案例。
AI 人工智慧
機器學習
深度學習
生物辨識
科技
9
2
分析 / 評論
Gene Ng
・2021/01/14
阿宅哪有這麼懂 social!開始由科學切入人際吧 ——《人類使用說明書》推薦序
《人類使用說明書》作者是名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廣泛性焦慮症患者,病症加總在一起,關上了她面對世界的門,但科學給了她解鎖的金鑰,寫出這本書。
人際
人類
理工宅
社交
科學
自閉症
過動症
9
3
文明足跡
張瑞棋
・2020/12/07
搞懂「通用圖靈機」的第一站——康托爾的「無限樂園」 │《電腦簡史》數位時代(十二)
在美國電腦先驅著手電腦前,英國劍橋的圖靈就已發表論文,指出通用型電腦的可能性。他的論文無關計算,而是要回答一個大哉問:數學是否可以判定?在控清這個概念前得先探究另個問題:「無限」。數學家康托爾挑戰當時的學界共識,認為無限大可以當成實體做比較,而且可區分大小。
圖靈
康托爾
數位計算機
數學
無限
計算機
通用型計算機
電腦
8
5
人體解析
異吐司想Toasty Thoughts
・2020/12/20
換了腦袋就換了個人?電馭叛客 2077 的聖物晶片到底有沒有譜
在電馭叛客 2077 的世界觀裡,「人」已經被重新定義。透過各種高科技插件,我們可以強化甚至是替換掉人體內建的脆弱器官,讓鋼鐵與電線無止盡地擴充體能與認知的極限。但是這個過程到底該怎麼進行,從現今學術的觀點來看又有多少可行性?
cyberpunk2077
MMTs
人格
情節記憶
意識
永生
自我
記憶修改
記憶提取
電馭叛客2077
8
2
人體解析
Chit Ying Lau
・2021/01/02
不用什麼都會,你也可以舉一反三?大腦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知識轉移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所謂經一事長一智,很多時候我們在學習待人接物、新的工作技能時,都是透過汲取過往經驗成長的。你有想過我們的大腦是如何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類近事件上嗎?麻省理工學院發現神經元ESR細胞能追蹤事件與事件之間的關係,且不易受外在環境改變,為知識轉移奠定基礎。
儲存
學習
知識
神經元
經驗知識
資訊
8
1
人體解析
PanSci
・2021/01/15
組員怎麼那麼難搞?人的個性太百變,那就來研究一下蛋白質吧!(1)——《人類使用說明書》
《人類使用說明書》是泛科學的一月選書,作者以科學原理來理解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並撰寫成書。本篇在討論各類蛋白質與人際相處的相似性。
人際
人際關係
人類
人類使用說明書
蛋白質
蜜蜂
8
3
1
2
...
29
下一頁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
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