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徵才!
最新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科技大觀園
研之有物
讀力書展
科學生
文章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氣候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演化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核四公投】模擬器
【反萊豬公投】模擬器
【藻礁公投】模擬器
從打掃方式看出你是哪種人?
你是哪個系的寶可夢大師?
防疫小尖兵測驗!
你能得到搞笑諾貝爾獎嗎?
用陰謀論測你的陣營!
世界地球日知識大挑戰!
用陰謀論測陣營─外星人篇
【光棍節】你是哪種單身?
會考考題大挑戰!
精選特輯
所有特輯
搞笑諾貝爾獎
性教育專區
COVID-19專區
童年崩壞!?
一切都是泛科學的陰謀
她是科學家
百工裡的科學人
SDGs
讀力書展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Podcast
請贊助泛科學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耐震
9 篇文章・ 0 位粉絲
+追蹤
常用關鍵字
地震
大掃除
建築
耐震
防震
SRC制震
免震
制震
地震:火環帶上的臺灣
減震
耐震規範
花崗岩制震
軟弱層
隔震
頂樓加蓋
倒塌
土角厝
懸臂式建築
鋼筋混凝土
鋼骨鋼筋混凝土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書籍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3年
2014年
2019年
2021年
選擇月份
2月
6月
7月
11月
12月
地球脈動
科技大觀園
・2021/02/15
你家耐震嗎?房屋防震要點大揭密!——國研院國震中心專訪
過年前進行大掃除,是多年來的傳統習俗。以往大掃除工作不外乎是清除灰塵、污垢、垃圾,但這樣的打掃還遠遠不夠。地震對臺灣人來說可謂家常便飯,但「為地震做準備」卻甚少出現在我們的檢查清單之中。其實,大掃除是全盤檢視、改善居家防震安全的最佳時機!
地震
大掃除
建築
耐震
防震
9
2
地球脈動
春山出版
・2019/11/20
房屋耐震、減震、隔震差在哪?怎樣選擇才能住得安心?──《地震:火環帶上的臺灣》
依目前臺灣的法規落實程度,民眾大可對規範的作用抱持信心。不過這也不表示九二一地震前蓋的房子一定不安全。建築物是否堅固,關鍵仍在於「施工品質」。那市面上五花八門的「耐震宅」、「制震宅」、「免震宅」又有什麼差別呢?
SRC制震
免震
制震
地震:火環帶上的臺灣
建築
減震
耐震
耐震規範
花崗岩制震
軟弱層
隔震
頂樓加蓋
0
0
地球脈動
春山出版
・2019/11/19
地震不會殺人,建築物才會──《地震:火環帶上的臺灣》
地震工程界有句老話:「地震不會殺人,建築物才會。」這句話當然不是絕對,因為地震引發的山崩、海嘯一樣會致命,但不可否認,地震時大部分的傷亡都是因建築倒塌或嚴重損毀所造成。而天災到底為什麼會映出這樣的人禍呢?
倒塌
土角厝
地震
地震:火環帶上的臺灣
建築
懸臂式建築
耐震
耐震規範
軟弱層
鋼筋混凝土
鋼骨鋼筋混凝土
騎樓
0
1
【2019 年 11 月選書】地震:火環帶上的臺灣
林書帆, 黃家俊, 邱彥瑜, 李玟萱, 王梵 |
春山出版
環境生態
李柏昱
・2014/12/20
建築與防災(五):101如何抗震?
曾是世界第一高樓的臺北101,每天都有上萬人潮在此上班、觀光,而這棟高樓蓋在鬆軟的臺北盆地上,究竟是如何抗震的呢?甘錫瀅總工程師提到,高樓的結構必須「軟硬適中」,並說明101透過高韌性接頭、巨型結構、將基樁深入岩層來強化建築結構,以及運用阻尼器來減緩搖晃的不適。101這個案例,可說是高樓防震的代表作。
地震
建築設計
抗震
耐震
防災
阻尼器
1
1
環境生態
李柏昱
・2014/12/20
建築與防災(四):我要耐震的房子!
在地震頻繁的臺灣,房子是否耐震極為重要。林克強研究員詳細介紹建築耐震設計的考量因素,包括地質因素、結構特性、建築高度、建築規則性、個人使用習慣,以及比較臺灣現代建築的三大結構—鋼筋混凝土(RC)、鋼骨鋼筋混凝土(SRC)以及鋼骨結構(SC)的優缺點,並強調維護建築結構的重要性。
地震
建築設計
耐震
鋼筋混凝土結構
鋼骨鋼筋混凝土結構
1
1
環境生態
李柏昱
・2014/12/15
以震為鏡(三):算算看 地震危害有多大?
人們一旦能掌控活動斷層的位置,便可藉由評估「地震危害度」來進行風險控管。具體而言,評估地震危害度,包含計算可能的地震規模、與震源距離、當地可能遭受到的地振動大小,以了解地震災害發生的潛在可能。在本專題中,鄭錦桐博士介紹定值法、機率法等兩種地震危害度的計算方法,以及說明如何將地震危害度運用於風險管理當中。
地震
地震危害度
斷層
耐震
防災
4
1
地球脈動
陳妤寧
・2014/06/09
【紀錄】「哇!災!」:天龍國搖搖
長期以來,大台北地區會發生強烈地震的耳語,不斷在民間流傳。今年2月12日的清晨,大台北地區因大屯山的地震而劇烈晃動,使得該議題再度獲得重視。大台北地區發生強震將有慘重災情,是危言聳聽嗎?在歷史上,大台北曾發生哪幾次重大的地震呢?假若大地震是難以避免的,人們該如何因應,才能把損害降到最低呢?今年度的第二場「哇!災!」邀請到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的郭鎧紋主任、以及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建物組鍾立來組長,分別向大家分享台北區域歷史上的地震記錄,以及從建築結構的角度而言如何加強耐震。
M. I. C.
地震
地震規模
耐震
防災
0
1
地球脈動
李柏昱
・2013/07/18
你的房子耐震嗎?結構物監測站告訴你
建築物的耐震為減少地震災害的重要手段,為了增加對結構物的破壞模式了解,氣象局在全台布設了結構物監測網,並透過受損建物的觀測獲得許多珍貴的資訊
共振效應
耐震
自然振動周期
0
0
繁
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