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分類
37 篇文章・ 8 位粉絲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5/03/04
1965 年,已經退休的物理學家加莫夫讀了《天文物理期刊》上的兩篇論文後又喜又怒。喜的是,貝爾實驗室的兩個年輕小夥子終於偵測到大霹靂理論的佐證──宇宙背景輻射;怒的是,這兩篇論文竟然都沒提到他的名字!
・2015/03/03
聯合報昨日(2015/3/2)於頭版大篇幅刊登了一篇〈恐龍原來有彩色羽毛!〉,報導敘述楊子睿隨德國團隊研究恐龍化石、並以3D技術繪出全球第一隻彩色恐龍,成果獲得「科學」期刊(Science)刊登。此報導一出,各大媒體與電子媒體紛紛跟進、引用轉貼,科學新聞難得如此受歡迎──但該報導卻錯誤甚深。
・2015/03/03
微波是一種輻射,所以許多人自然而然地認為它會致癌。微波不會對人致癌,也不會讓食物產生致癌物質。只要了解並避免錯誤使用微波爐,就不會有事故發生了。
・2015/03/03
《武媚娘傳奇》中,湧現出不少遭下毒謀害,鮮血迸流的宮鬥犧牲品。這些人的毒發時間和中毒表現也各不相同,這些毒藥真的存在嗎?被下毒後到底是什麼樣?
・2015/03/03
對數學家與哲學家而言,無限大就像個怪物。哲學碰上無限就會產生一堆悖論,例如芝諾悖論、無限大飯店、⋯⋯等等。無限大更是在數學製造了一堆矛盾,例如:無限序列 1 - 1 + 1 - 1 + ⋯⋯的總和到底是等於 0 或 1、或是 1/2?我們可以讓自然數與平方數的數列彼此一一對應(1→1, 2→4, 3→9, ⋯⋯),但平方數顯然又只占自然數的一小部分,那麼自然數的集合究竟比平方數的集合大還是兩者一樣大?
・2015/03/02
1972 年的今天,先鋒十號 (Pioneer 10) 太空船自美國佛羅里達州甘迺迪角發射升空。除了調查宇宙射線與太陽風,它將嘗試一項前所未有的危險任務:穿越小行星帶,探索木星,最後航向太陽系外。
・2015/03/02
當貓感到有壓力時,紙箱或是(在封閉公寓裡的)其他封閉的地方,會給它們的行為和生理帶來巨大影響。所以貓遇到問題時不會去解決,而是更傾向於逃避。這種情況下,紙箱就成了安全地帶。
・2015/03/02
馬拉松運動員確實擁有強健的身體,但他們並非完全不得癌症。「大量排汗就可以徹底去除癌症根源」的說法也很牽強。
・2015/03/01
如果二○一○年八月十四日到十月四日間你有在用臉書,或許你也成了實驗的一員。臉書把二億五千三百萬名用戶變成感染效應研究的實驗受試者。所謂的感染效應,不是說臉書創辦人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放出一堆病毒到自來水裡(他還沒)。臉書資料科學團隊正在監看的感染事件和資訊有關,那就是URL以及它們如何透過人們傳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