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6/03/31
歷史的脈絡可以幫助我們學習科學,而且還有機會發現科學家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神聖不可侵。12月22日在胖地台北,泛科學的專欄作者張瑞棋帶著《科學史上的今天》,和我們分享科學家背後鮮為人知的小故事。
・2016/02/29
1692年,現今的麻塞諸塞州猶是英國的殖民地。2月29日這一天,靠近海灣的塞勒姆小鎮有三位女性同時遭到拘捕,她們是:黑人女僕蒂圖芭、39歲的遊民古德、以及幾乎不上教堂的39歲婦人歐斯朋。她們共同的罪名是──女巫。
・2015/12/28
泛科學臉書粉絲頁專欄「科學史上的今天」,報導過去某年的同一天,科學史上發生的大事件,或者某位科學家的誕辰,這個小專欄受到大家的喜愛,有些重要的人物或事件,用很淺白的文字為大家介紹了一整年的各種事件和科學家,那是張瑞棋(Richard)的貢獻,一年來的心血也由泛科學企畫集結成好書《科學史上的今天:歷史的瞬間,改變世界的起點》!
・2015/10/01
1957年,楊振寧與李政道共同獲頒諾貝爾物理獎,自諾貝爾獎設立超過半世紀以來,華人長期缺席的局面終於由他們打破。他們打破的還包括三十年來科學家普遍相信的宇稱守恆原則。
・2015/09/13
1956 年的今天,IBM 隆重向外界介紹最新的商用電腦── IBM 305 RAMAC,特別強調它配備了史上第一部硬碟貯存裝置,可以迅速存取大量資料,是辦公室與工廠自動化的革命性產品。這麼厲害的硬碟,容量有多大?說出來嚇死你── 5 MB。
・2015/09/12
有些發明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卻不大吸引世人注意,連帶使得發明者淪為一個陌生的名字。傑克·基爾比(Jack Kilby, 1923-2005)與他發明的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 簡稱 IC)就是一個例子。
・2015/09/11
據統計,2013 年全球有 250 萬人都是依賴血液透析(也就是俗稱的「洗腎」;台灣約有 6 萬人)才得以維生。在二次大戰之前,腎臟病到了末期就是無可挽回的絕症;直到 1945 年,荷蘭醫師考爾夫(Willem J. Kolff, 1911-2009)才以他發明的血液透析裝置,為這些絕症病患帶來曙光。
・2015/09/10
光究竟是粒子還是波?這個問題自古即爭論不休, 1704 年牛頓出版《光學》一書讓微粒說成為主流, 1820 年代波動說又取代了微粒說,而愛因斯坦竟在 1905 年的論文中直接把光當成粒子,直到出現「康普頓效應」使光的波粒二象性從此成為共識,量子力學因此有了牢固的基石,而1927 年的諾貝爾物理獎也因此頒獎給康普頓。
・2015/09/09
在你眼前有三扇門,其中一扇門後面是最大獎汽車一部,另外兩扇門後則各是一頭山羊,只有主持人蒙地.霍爾(Monty Hall)知道門後藏了什麼。你憑直覺選了一扇門,只見霍爾走到另外兩扇門中的一扇,緩緩打開──是頭山羊。你鬆了一口氣,此時霍爾卻以神秘的笑容問你:「再給你一次機會,要不要換另一扇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