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黃秀美
黃秀美
23 篇文章・ 0 位粉絲
小星星之光》專欄,是我懷抱著對孩子的關切之情,以現今的科學醫療佐証,所撰寫的兒童、青少年(18歲以內)健康新知。黃秀美,現為《國語日報:秀美姐姐說身體奧祕》專欄作者。著作商周出版《146位名醫問診》、原水出版《男人看不見的敵人:攝護腺癌》。FB社群:《名醫一點通》。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2012年 重設

・2012/12/26
為什麼會有越來越多的孩子,一看到餐盤上的青菜、水果,就想尖叫「GREEN!」,怎麼威脅利誘,都不肯多吃幾口呢?
・2012/12/18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兒童中心(Johns Hopkins Children’s Center)的專家發現,飲食中缺乏維生素D、喝母乳的嬰兒、肥胖的兒童、膚色較深的孩子,還有患有糖尿病或發炎性腸道疾病的兒童,較可能有缺乏維生素D的風險。
・2012/12/11
香噴噴的漢堡、披薩跟薯條、洋芋片,還有微波得熱騰騰的超商鮮食便當,常常出現在您家的餐桌上嗎?要當心孩子從小就養成「吃重鹹」的飲食習慣,而成為高血壓的最佳侯選人。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CDC)二○一二年九月發表在《兒科》( pediatrics)上發表的研究裡顯示,6235位八到十八歲的美國孩子,每天平均攝食3387毫克的鈉,相當於8公克以上的鹽份,已與美國成人的鹽份的攝取量不相上下。
・2012/12/04
今年五月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正式發函,否決美國玉米加工業者,將高果糖玉米糖漿,更名為玉米糖。理由是玉米糖是將玉米乾燥後,所得到的結晶狀甜味劑。而高果糖玉米糖漿,則是將玉米澱粉酶水解後,將一部份的葡萄糖轉化成果糖,是一種水溶液狀的甜味劑,兩者的性質不同,無法劃上等號。
・2012/11/27
根據我國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公佈的調查資料顯示,「目前台灣成年男性體重過重或肥胖者,已達51%,女性則達36%,而國小學童體重過重或肥胖的比率,男童是29%、女童是21%,且缺乏規律運動的比較相當高。」。
・2012/11/20
美國abc 新聞,日前報導有個十八歲的年輕男子,在藥櫃發現一支前女友遺留下來且尚未使用的驗孕棒,開玩笑的拿來驗自己的尿液,沒想到竟然出現「已懷孕」的二條線,於是將這個小趣事,畫成漫畫上傳至推文網站《Reddit》,吸引不少網友的注意。
・2012/11/13
原本用於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the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簡稱過動症)的藥物,因具有提升專注力、增加記憶的功能,常被宣稱是「聰明藥」。 但在英美校園,明明沒有罹患過動症,光為了提升成績表現,而服用「聰明藥」的學生,近年似乎有異常增加的情況,儼然成為另一股新興的校園文化。
・2012/11/06
二○一二年十一月,美國《兒科》( pediatrics)所發表的美國男孩性早熟(early puberty)的研究,引起相當廣泛的討論。這項囊括4,131位男孩的研究結論是美國男孩出現第二階段青春期性徵(註:長陰毛、睪丸變大)的時間,提早了六個月到二年。而早在二○一○年八月,美國《兒科》已發表過女孩性早熟的研究報告。
・2012/10/30
孩子們可能會以為能量飲料能帶來活力、減重或是能在運動場上表現得更好,但是能量飲料中的咖啡因會干擾睡眠,有可能讓人感覺更累,而能量飲料中的糖份對於減重也是個阻礙。對於孩子來說,咖啡因,並沒有所謂的安全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