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新手爸爸如何科學育兒?請看《心理師爸爸的心手育嬰筆記》

鄭國威 Portnoy_96
・2016/07/12 ・689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SR值 443 ・四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為《心理師爸爸的心手育嬰筆記》推薦序

20160712_155405

生小孩養小孩這件事,說來跟創業極為相似,最大的不同點,或許是因為受到社會結構限制及驅動,以致大多數的創業故事都從男性視角出發,而大多數的育兒心法都是女性觀點。本書當然,是個很棒的特例。林希陶心理師替關於育兒的萬種論述中補上了不該缺少的父親及科學人視角,這經過妥善消化後的經驗值得我推薦給每一位跟我一樣的新手爸媽。

台灣的少子化跟老齡化讓養育小孩這件事越來越「萬眾矚目」,沒辦法再「隨便養隨便大」。不過資訊爆炸加上生活忙碌,也讓很多新手父母頭疼:到底聽誰的才對?平常拜 Google 大神,頂多看前三個搜尋結果,生了孩子之後,想查查孩子哪裡不對勁,看到第三十頁都怕自己漏掉了什麼。臉書跟 LINE 上的各路人馬是另一個混亂的宇宙,至於現實生活中來自親友,鄰居,路人……各種嘈雜的育兒建議,再多的「謝謝指教」也不夠。

雖然我非科學家,但身為科學傳播工作者兼新手爸爸,對科學知識「製程」的了解,讓我在面對蜂擁而至的育兒問題時「比較」能保持鎮靜,但遇到狀況,從小孩發燒到長不高,不免還是心焦。如果沒辦法對各種育兒科學或偽科學消息做出判斷,整天想著該給她吃什麼好,喝什麼不好,擔心她每個晚上睡得好不好……是沒經歷過的人很難想像的壓力。這時候與其讓自己資訊爆炸,不如聽本書作者的建議:找「發展心理學」的書籍來讀,或是,起碼把這本書細讀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閱讀本書,作者在泛科學上的專欄及他個人的部落格上也有很多精彩的相關文章,不要錯過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鄭國威 Portnoy_96
247 篇文章 ・ 1287 位粉絲
是那種小時候很喜歡看科學讀物,以為自己會成為科學家,但是長大之後因為數理太爛,所以早早放棄科學夢的無數人其中之一。怎知長大後竟然因為諸般因由而重拾科學,與夥伴共同創立泛科學。

2

7
6

文字

分享

2
7
6
塑膠瓶泡牛奶,竟讓寶寶吞下數百萬塑膠微粒?恐慌的爸媽們,請先冷靜!
羅夏_96
・2020/11/29 ・2169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32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寶寶快快喝奶,然後看著孩子健健康康的快樂長大,想必都能帶給父母莫大的喜悅。但發表在 Nature Food 的新研究指出,在用塑膠奶瓶沖泡配方奶的同時,也會產生大量的塑膠微粒,隨著配方奶一同被寶寶喝下肚。

寶寶喝奶的同時,可能也把塑膠微粒喝下肚!圖/Pixabay

雖然有關塑膠微粒對人體影響的研究並不多,但讓寶寶喝下塑膠微粒這種讓人擔憂的情境,或許能增加人們對此的重視與研究。

什麼是塑膠微粒?從哪裡來?

目前科學上對塑膠微粒(Microplastics)沒有有明確的標準定義,但依據各界(如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普遍定義,塑膠微粒是直徑或長度少於 5 毫米(5 mm)的塊狀、細絲或球體的塑膠碎片。

其來源可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塑膠原料為了特定目的而生產的塑膠顆粒,一開始就製成小尺寸(如:洗面乳的柔珠),其融化後可製成更大的塑膠物、塑膠片;第二種是大塊塑膠經過風吹日曬、高溫等影響導致其脆化和分解後產生的小分子;第三種則是纖維,來自石油提煉產品所生產的布料、人造纖維(如:聚酯纖維、尼龍纖維等)清洗過程中產生的碎屑顆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隨著時間,大塊的、大片的塑膠也會逐漸變成小小的微粒塑膠。圖/Pixabay

愛爾蘭的三一學院的團隊近期發表了研究報告,他們依照國際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建議的消毒方式與嬰兒配方奶沖泡指示測試了十種從 Amazon 買來的嬰兒用奶瓶,發現皆會產生大量的塑膠微粒。

聚丙烯 (polypropylene, PP)是一種常用於食品製造和存放的塑膠,而這些嬰兒用奶瓶不是全都由 PP、就是部分由 PP 而製成。

溫度增加,塑膠微粒也增加

他們發現,在奶瓶消毒的過程中,會產生 130 萬到 1620 萬的塑膠微粒。

尤其用滾燙的水直接沖洗奶瓶來消毒的方式,是讓塑膠微粒大量產生的關鍵。當消毒用水的溫度由 25℃ 上升到 77℃ 後,塑膠微粒的數量也由 60 萬上升到 550 萬。而且對單一奶瓶重複試驗 21 天,其產生的塑膠微粒數量並沒有降低。

該團隊根據這項初步研究,進一步分析世界不同地區對奶瓶種類的使用、每日平均配方奶攝取量、哺乳率等因素,來統計 12 個月大的嬰兒暴露在塑膠微粒的機會有多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們總結:亞洲和非洲地區的嬰兒暴露的機會最少;北美、歐洲與大洋洲的嬰兒暴露機會最大。

降低微粒釋放,可以怎麼做?

根據研究結果,他們有以下幾點建議來降低塑膠微粒釋放到奶瓶中。

不要讓沸水接觸奶瓶是首要原則。圖/Wikimedia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不要重複用沸水消毒塑膠奶瓶,也不要直接在塑膠奶瓶中用沸水沖泡配方奶,更不要在使用塑膠奶瓶沖泡時使用微波爐!

他們建議應該使用非塑膠容器和至少 70℃ 的水來沖泡配方奶,待配方奶的溫度降到常溫後,再將其移到高品質的嬰兒餵食用塑膠容器中。

至於消毒方面,他們建議沖泡配方奶的容器應用玻璃或不鏽鋼等材質,用沸水沖洗後以常溫滅菌後的水至少再潤洗三次較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等等,塑膠微粒真的那麼可怕嗎?

在你開始焦慮、恐慌之前,也千萬別忽略以下幾個重點!

首先,關於塑膠微粒對於人體健康的影響,目前並沒有太多研究,同樣地,塑膠微粒在食品中是否有毒性,也沒有足夠和確切的證據與研究。

誒等等!我們確定塑膠微粒真的有害嗎?圖/Giphy

近期 WHO 發出聲明:「沒有證據指出塑膠微粒在飲用水中會造成健康影響」,但也別因此又疏忽大意、每天用熱水重複沖洗奶瓶了,畢竟這項聲明也是從當前有限資料中得出的結論。

另外,這篇研究的團隊也表示,他們並不想提出任何有關嬰兒飲食安全的建議,也沒有想對家長們大聲疾呼這個議題,只是希望這篇研究能拋磚引玉,讓更多研究團隊和組織能重視塑膠微粒對人體和健康的影響,進而加速此領域的研究。

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的 Oliver Jones 教授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他第一眼看到這個研究的標題和結論時,感到很驚恐,但細想之後,他才發現我們目前對於塑膠微粒之於人體的影響所知甚少,遑論其毒性。

這篇研究確實成功引起不少學者的注意,包括他自己。「這篇研究是拼圖的一小塊,讓我們意識到或許塑膠微粒的問題比我們想像的更大。這個議題是需要跨領域的研究和整合,而且越快越好!」Oliver Jones 教授如此說道。

參考資料

  1. Li, D., Shi, Y., Yang, L., Xiao, L., Kehoe, D. K., Gun’ko, Y. K., … & Wang, J. J. (2020). Microplastic release from the degradation of polypropylene feeding bottles during infant formula preparation. Nature Food, 1-9.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Microplastics in drinking-water》
  3. EXPERT REACTION: Babies exposed to huge amounts of microplastics from their bottles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2
羅夏_96
52 篇文章 ・ 885 位粉絲
同樣的墨跡,每個人都看到不同的意象,也都呈現不同心理狀態。人生也是如此,沒有一人會體驗和看到一樣的事物。因此分享我認為有趣、有價值的科學文章也許能給他人新的靈感和體悟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爸爸與家人相處無形的兩道牆:無話可說的親子關係,該如何聊起?
雞湯來了
・2020/08/07 ・1837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499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文/雞湯來了 蕭子喬
    校稿/雞湯來了 陳世芃、張芷晴
    製圖/雞湯來了 黃珮甄
    編輯/雞湯來了 蕭子喬

長大後 我們的存在像塵埃
我們的距離被拉開
有時相處很難 想很多 話很短
-<小時候>蘇打綠

你也有一個話越說越少的爸爸嗎?小時候或許會和爸爸一起玩耍,但長大了,和爸爸之間反而不知道要說什麼了?其實,這的確是許多「父子」的共通樣貌,台灣研究發現,因為「文化」和「家人互動習慣」,造成了父子之間常見的「兩道牆」。

無話可說的父子關係,無奈的常態

他不會主動跟我聊天,我也不大會找他聊天,說真的也不知道要跟他說什麼……

我有一些話比較會跟媽媽聊,但是比較不會跟爸爸聊……不知道要說什麼……每天就講……幾句吧,有時候一天也說不到一句話。

圖/pixabay

台灣學者深入訪談 5 位 20-30 歲的男性上班族「和爸爸相處」的狀況,發現「淡然、無話可說、不知道從何聊起」是成年父子關係的常態,父子之間的互動少之又少,與母親的互動相較多於父親。

特別的是,多數成年男子面對這樣缺乏交集、稍嫌尷尬的狀態,雖然無奈卻覺得理所當然!甚至有受訪者說「這樣很正常呀,有話說才很奇怪吧……我爸跟我阿公也是這樣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此可知,雖然無奈,但或許是代代相傳、不知不覺的習慣養成,嚴父、缺乏溫情交流的父子關係,成了眾多男性長大以後自然的常態。(延伸閱讀:經驗複製?家庭如何影響一個人?

為何無話可說?父子之間隱形的兩道牆

他是傳統的那種男人,有點權威又很大男人主義,所以對家裡小孩還滿嚴厲的,尤其是對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是兒子的關係。

吃飯的時候我爸明明也在,但我媽都叫我或我姐去叫我阿公,兩個(祖父與爸爸)就算坐在一起看電視,也沒講過什麼話……

圖/雞湯來了

究竟,為什麼無話可說會成為父子關係的常態?該研究學者進一步剖析這群受訪者對家庭互動的解讀,發現父子之間常隔著「兩道牆」:

  • 一道主要是「父權文化」之下,期待爸爸扮演權威性的角色,男性陽剛、不表露情感
  • 另一道是「家人互動習慣」,父子間常透過家中第三者(尤其是母親)溝通,可能有意無意中阻礙了父子直接的互動機會。

因為文化對於性別角色的期待框架,使得許多爸爸展現了權威,卻沒機會表達愛;家裡的情感性角色任務都給了女性,父子之間沒有機會溫情交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理解而和解,現在開始做自己喜歡的「兒子/爸爸」

或許,現在與爸爸的關係有點無奈、尷尬,但我們可以回首過往、留住記憶中曾經的美好,理解文化對爸爸或家人的影響,並從自身開始,做個讓自己感到自在、喜歡的「兒子/爸爸」。可以嘗試以下 3 面向的練習:

1.  回首兒時美好

研究發現多數父子關係並非一開始就疏遠,兒時階段多有親密、甚至彼此還能像兄弟一樣嬉鬧。那些曾經的父子情感不曾消失,只是太久沒被展現出來了,別忘了相信過去那些愛「都是真的」。
詳細請見:原來爸爸的愛這麼多種!看我家「爹地」的類型

2. 理解文化成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看見父子之間因為父權文化、過往習慣而形成無形的「兩道牆」,理解爸媽因為文化和過往經驗的不得已、不知不覺。
相關推薦:百善孝為先?爸媽的「孝順」可能和我想的不一樣

3. 自己開始改變

研究發現許多人即便不急著改變自己和父親的互動狀態,但多數期望自己當爸爸時,能有「朋友般」的互動關係。或許我們正是夾在過去文化規範與力求改變之間的一代,將自己定位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吧!
詳細請見:重新理解我的家庭故事,找一條和解之道

這時候 我們的心變得柔軟
放下了父子的身段
知道時間太晚 不要躲 不要散
-<小時候>蘇打綠

圖/pixabay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資料

  • 陳韻如(2011)。未婚成年男性眼中父子關係之現象詮釋。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1,51-76。

本文與雞湯來了同步刊登,原文連結:父子間隱形的兩道牆:成年男性該如何與父親相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雞湯來了
51 篇文章 ・ 463 位粉絲
幸福,如何選擇?雞湯來了相信我們值得擁有更優質的家人關係。致力提供科學研究證實的家庭知識,讓您在家庭生活的日常、人生選擇的關卡,找到適合的方向。雞湯來了官網、雞湯來了FB

0

3
2

文字

分享

0
3
2
心理師的頭腦在想什麼?(2) 在一團迷霧中匍匐前進
莊博安
・2018/01/22 ・3561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553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集請見:心理師的頭腦裡在想什麼?一窺同理心的曲幽秘境

可能你也有過這樣的疑問:心理師是不是可以回答所有來談者的問題呢?

因此有些心理師可能常會被詢問像這樣的問題:你和我有相似的經驗嗎(感覺才能了解自己的處境)?你知道我在想什麼嗎(我們其實沒有讀心術)?你年紀幾歲(想知道是否歷經風霜或處在同一個時代)?背後無非是想瞭解,心理師真的能幫助我嗎?

這些問題有時會造成心理師的自我懷疑,尤其是當諮商效果停滯不前、或是遭到強烈質疑時,會產生所謂的「無能為力的恐懼」,而這和自身的高度壓力、職業倦怠、憂鬱徵狀、職業轉換和倫理議題有關[1]。

圖/ USDA@flickr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論是經驗老練或剛踏入實習的心理師,肯定都會遇到各種不同議題的案主前來,這些議題可能對心理師來說是完全陌生的,也可能是完全沒想到過的(比方說遇到想娶蘋果為妻的人……等等)。這時心理師可能演出內心小劇場:「是不是我的能力不夠?他會不會下次就不來了?或是和其他人說我很沒用……」這些在諮商室中相對困難的時刻,更容易產生諮商過程的「停滯期」,進而不曉得會談往哪個方向去,擔心下一次會談能做些什麼、甚至下一句話要接什麼。

其實,心理師不知道你在想什麼

美國諮商學會(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ACA)會員、同時也在大學教導諮商心理學的教授 Lloyd-Hazlett 認為,這種不確定性(uncertainty)是諮商過程的一部分。雖然心理師仍會想在過程中找到某種程度的確定性,但其實不太可能知道個案生命中所有事情,或是「確切」知道怎麼協助他。

因此他說:「保持不確定性是我們最基本要做的。這會令諮商師感到不舒服,但我認為諮商師需要瞭解並擁抱它。因為這也是我們邀請個案做的事情。[2]」

「模糊性」或許也是ㄧ切事件的共同特點。當我們能接受事情不是絕對的黑或白,不是只有快樂和不快樂,不是只有正面和負面情緒,不是只有有精神疾病和沒有精神疾病。忍受迷霧中的「模糊性」是ㄧ項必須培養的能力,對個案與心理師都是。許多個案即是沒辦法接受不確定感,因此對未來焦慮與恐懼。如果心理師能先穩定下來,將不確定性看作正常的一部分,這種態度也能穩定個案情緒,這是一種潛意識的溝通,兩人雖然不在話語上交流,但「感覺」就是好多了,協助心理師與個案彼此更有聯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也是一種「同在」的模式,個案與心理師都處於不瞭解的狀態。老實說,心理師也的確不可能完全瞭解個案的整個生命故事。很多時候,我們自己也不完全瞭解自己過去歷史、和當下想法與行為。因此心理師在面對個案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保持「未知」(not-knowing)。

心理學家 Harlene Anderson   source:Youtube影片截圖

著名的心理學家 Harlene Anderson 就表示[3],所謂的保持未知是在於:

(一)我們思考知識建構的方式。(例如:「每當你說自己很失敗時,我很好奇,什麼原因讓你這麼想?」)

(二)我們引用某知識的意向。(例如心理師提問時,並非想將晤談帶往某個預期的方向,而是跟著對話走,重要的是不刻意帶往某個方向。)

(三)心理師提供與使用知識的態度。(例如告知某項心理學知識時,目的應該在於拋磚引玉,促發更多思考與對話。)

也就是說,當心理師面對個案時,他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盡可能拋開既有的思考模式,以便瞭解不同思考模式的理路,並了解如何建立起特定的想法。

(二)對話的意圖,是盡可能促成更多對話,連結個案對自我的認識與重新認識。

(三)由於有了資訊或知識,肯定會有個人先入為主的觀點與立場,因此盡可能保有好奇、彈性,與不帶偏見的理解。

我用了三個「盡可能」,因為價值與意識形態並不容易暫時擺在一旁,就算持續專業訓練與人格修養,難免沒有意識的脫口,說出可能冒犯人而不自知的話語。所以心理師也才需要持續加強自身覺察能力,接受諮商以處理過去議題,還有與督導討論接案情況。

同樣感知一件事情,但每個人生長環境與成長背景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意見、偏見、歧見。要讓兩個完全陌生的人開始談話,而且吐露從沒說出口的秘密,需要更多的信任與合作。

所以,心理師的頭腦到底在想什麼?

合作取向提倡,打破傳統治療師與個案之間權力不對等的關係,強調與個案同在(being with)的態度[4]。介入的過程在於,讓個案接續未完成的話語,這提供不同以往的工作架構與態度。心理師並非完全詮釋個案發生了什麼,而是引導個案理解和疏通自己身上發生了哪些事情。

心理師也接續個案的話語,用一種客觀、或稱為後設思考(meta-thinking)的方式來接近個人主觀真實面貌。這是讓心理師保持覺察和好奇很重要的因素。這也是同理心的要點:能夠身處在個案的情緒中,又能同時保持一段距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也是同理心的要點:能夠身處在個案的情緒中,又能同時保持一段距離。圖/@pxhere

因為心理師不只是接收個案的資訊和情緒,更是透過切換主觀/客觀視角的能力,設身處地理解個案所理解,感受個案所感受,同時也要能退一步,有距離的觀看身處這種狀態下會衍生什麼樣的想法與行動,使得心理師更能理解個案被激發出的感受。

心理師也會使用個案的語言,因為這是創造第一手同理的關鍵,增加心理師理解個案,以及讓個案聽到後,更加理解自身處境的可能性。因為在同樣的語境中,雙方處在同一個世界,我們會因為鏡映的情緒被觸動、被逗笑,因為反饋的思考獲得洞察,也會隨著同在的能量匯集,提升做出選擇與改變的動力。

心理諮商如何產生個人轉變?

個案的轉變,發生在具有創意的發想問答中。轉化如同對話一樣不可預期,如果你去預期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那麼很有可能成為自我預言的情形,整場晤談變成心理師主導談話,走向並非真實發生在個案身上的情況。即便個案當下可能認同,似乎找到癥結點,但因為並非由個案「主動」開展對話與產生行動,很有可能在幾次晤談,或下一次的諮商中再度重啟問題。這也使得心理師和個案在過程中逐漸感到無力,心理師責怪個案缺乏理解和改變的能力,個案責怪心理師療程無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代多數的心理師逐漸從單向權威式的角色,轉換為雙向平等的關係,期望雙方能夠一同努力,並進入個案的生命故事觀看、重新理解,體會在他原本的世界中如何生存。

“SHARING” (CC BY 2.0) by Hoffnungsschimmer

當能夠檢視自我的生命過程,我們會逐漸發展出理解自己、他人和週遭經驗的複雜方式。而當遇到新事件,無法符合自身經驗的基模(schemas)時,可能產生各種不同的應對方式[3]。也許逃避、也許跟著新經驗摸索、也許反思進而成長。這也是心理師開始工作的地方──讓個案看清現在的自己。

心理諮商的過程,即為協助個案重新理解過去,重視當下真實感受,以及做出改變的行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未知到已知:共感

比起人類的其它能力,在上一篇文章《心理師的頭腦裡在想什麼?一窺同理心的曲幽秘境》中我們有提到,同理心是人際關係中「愛」的關鍵,也是寂寞、恐懼、焦慮與絕望等負面情緒的解藥。同理心是一種「抱持理性與恭敬態度的探索過程,探索橫亙在世界表象之內的個人真實,幫助我們在面對不斷變換的外在環境仍能維持平衡與洞察[5]」的能力。

「我們所了解的還不足以下判斷。」

這句話具體說出同理心的精隨。承認我們不能完全看透對方的感受,不夠瞭解才是真正的瞭解。因為當有人對我們說出「我完全懂你」的時候,你會產生疑問:情緒和想法每天不斷變化,環境與周遭的人也不斷對自己產生影響,連我們有時都不瞭解自己的行為或話語了,你真的懂嗎?

一個人感受到我們真的瞭解他,是奠基於他知道「我們不會輕易地說出瞭解他」。

瞭解的過程中,是透過同理心詢問問題,拒絕速成的答案。「我不知道」是同理心最有力的說明。當我們坦承不知道所有的答案時,同理心才能開始運作,開始拓展理解的範圍,尋找擴充多重真實的方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後,每個人都有比較理性或感性的一面,因此心理師也需要「另一個理性或感性的自己」來協助思考或感受,因為需要瞭解「個案在說什麼」。即便感到悲痛、恐懼、憤怒、或超級理智時,都要調整自己,讓理性與感性能平行共處,才有辦法同理,並與個案連結、共同討論與規劃,促成最終改變的可能。

更多文章,歡迎至作者臉書專頁: 標註自由 – 莊博安諮商心理師

  • Thériault, A., Gazzola, N., & Richardson, B. (2009). Feelings of incompetence in novice therapists: Consequences, coping, and correctives. Canadian Journal of Counselling, 43(2), 105.
  • Facing the fear of incompetence
  • Anderson, Harlene. (2007, October). The therapist and the postmodern therapy system: A way of being with others. In 6th Congress of the European Family Therapy Association, Glasgow, October (Vol. 5).
  • Anderson, H. (2012). Collaborative practice: a way of being “with”. Psychotherapy and Politics International, 10(2), 130-145.
  • 亞瑟.喬拉米卡利。2009。《你的感覺,我懂!》。麥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莊博安
15 篇文章 ・ 6 位粉絲
諮商心理師。純粹透過寫作,想了解複雜的自己、生活、和世界。更多文章歡迎至臉書專頁:標註自由 - 寫給自己的心理筆記 https://goo.gl/JGMlL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