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
2

文字

分享

0
3
2

心理師的頭腦在想什麼?(2) 在一團迷霧中匍匐前進

莊博安
・2018/01/22 ・3561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553 ・八年級

上集請見:心理師的頭腦裡在想什麼?一窺同理心的曲幽秘境

可能你也有過這樣的疑問:心理師是不是可以回答所有來談者的問題呢?

因此有些心理師可能常會被詢問像這樣的問題:你和我有相似的經驗嗎(感覺才能了解自己的處境)?你知道我在想什麼嗎(我們其實沒有讀心術)?你年紀幾歲(想知道是否歷經風霜或處在同一個時代)?背後無非是想瞭解,心理師真的能幫助我嗎?

這些問題有時會造成心理師的自我懷疑,尤其是當諮商效果停滯不前、或是遭到強烈質疑時,會產生所謂的「無能為力的恐懼」,而這和自身的高度壓力、職業倦怠、憂鬱徵狀、職業轉換和倫理議題有關[1]。

圖/ USDA@flickr

不論是經驗老練或剛踏入實習的心理師,肯定都會遇到各種不同議題的案主前來,這些議題可能對心理師來說是完全陌生的,也可能是完全沒想到過的(比方說遇到想娶蘋果為妻的人……等等)。這時心理師可能演出內心小劇場:「是不是我的能力不夠?他會不會下次就不來了?或是和其他人說我很沒用……」這些在諮商室中相對困難的時刻,更容易產生諮商過程的「停滯期」,進而不曉得會談往哪個方向去,擔心下一次會談能做些什麼、甚至下一句話要接什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實,心理師不知道你在想什麼

美國諮商學會(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ACA)會員、同時也在大學教導諮商心理學的教授 Lloyd-Hazlett 認為,這種不確定性(uncertainty)是諮商過程的一部分。雖然心理師仍會想在過程中找到某種程度的確定性,但其實不太可能知道個案生命中所有事情,或是「確切」知道怎麼協助他。

因此他說:「保持不確定性是我們最基本要做的。這會令諮商師感到不舒服,但我認為諮商師需要瞭解並擁抱它。因為這也是我們邀請個案做的事情。[2]」

「模糊性」或許也是ㄧ切事件的共同特點。當我們能接受事情不是絕對的黑或白,不是只有快樂和不快樂,不是只有正面和負面情緒,不是只有有精神疾病和沒有精神疾病。忍受迷霧中的「模糊性」是ㄧ項必須培養的能力,對個案與心理師都是。許多個案即是沒辦法接受不確定感,因此對未來焦慮與恐懼。如果心理師能先穩定下來,將不確定性看作正常的一部分,這種態度也能穩定個案情緒,這是一種潛意識的溝通,兩人雖然不在話語上交流,但「感覺」就是好多了,協助心理師與個案彼此更有聯結。

這也是一種「同在」的模式,個案與心理師都處於不瞭解的狀態。老實說,心理師也的確不可能完全瞭解個案的整個生命故事。很多時候,我們自己也不完全瞭解自己過去歷史、和當下想法與行為。因此心理師在面對個案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保持「未知」(not-knowing)。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心理學家 Harlene Anderson   source:Youtube影片截圖

著名的心理學家 Harlene Anderson 就表示[3],所謂的保持未知是在於:

(一)我們思考知識建構的方式。(例如:「每當你說自己很失敗時,我很好奇,什麼原因讓你這麼想?」)

(二)我們引用某知識的意向。(例如心理師提問時,並非想將晤談帶往某個預期的方向,而是跟著對話走,重要的是不刻意帶往某個方向。)

(三)心理師提供與使用知識的態度。(例如告知某項心理學知識時,目的應該在於拋磚引玉,促發更多思考與對話。)

也就是說,當心理師面對個案時,他是:

一)盡可能拋開既有的思考模式,以便瞭解不同思考模式的理路,並了解如何建立起特定的想法。

(二)對話的意圖,是盡可能促成更多對話,連結個案對自我的認識與重新認識。

(三)由於有了資訊或知識,肯定會有個人先入為主的觀點與立場,因此盡可能保有好奇、彈性,與不帶偏見的理解。

我用了三個「盡可能」,因為價值與意識形態並不容易暫時擺在一旁,就算持續專業訓練與人格修養,難免沒有意識的脫口,說出可能冒犯人而不自知的話語。所以心理師也才需要持續加強自身覺察能力,接受諮商以處理過去議題,還有與督導討論接案情況。

同樣感知一件事情,但每個人生長環境與成長背景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意見、偏見、歧見。要讓兩個完全陌生的人開始談話,而且吐露從沒說出口的秘密,需要更多的信任與合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以,心理師的頭腦到底在想什麼?

合作取向提倡,打破傳統治療師與個案之間權力不對等的關係,強調與個案同在(being with)的態度[4]。介入的過程在於,讓個案接續未完成的話語,這提供不同以往的工作架構與態度。心理師並非完全詮釋個案發生了什麼,而是引導個案理解和疏通自己身上發生了哪些事情。

心理師也接續個案的話語,用一種客觀、或稱為後設思考(meta-thinking)的方式來接近個人主觀真實面貌。這是讓心理師保持覺察和好奇很重要的因素。這也是同理心的要點:能夠身處在個案的情緒中,又能同時保持一段距離。

這也是同理心的要點:能夠身處在個案的情緒中,又能同時保持一段距離。圖/@pxhere

因為心理師不只是接收個案的資訊和情緒,更是透過切換主觀/客觀視角的能力,設身處地理解個案所理解,感受個案所感受,同時也要能退一步,有距離的觀看身處這種狀態下會衍生什麼樣的想法與行動,使得心理師更能理解個案被激發出的感受。

心理師也會使用個案的語言,因為這是創造第一手同理的關鍵,增加心理師理解個案,以及讓個案聽到後,更加理解自身處境的可能性。因為在同樣的語境中,雙方處在同一個世界,我們會因為鏡映的情緒被觸動、被逗笑,因為反饋的思考獲得洞察,也會隨著同在的能量匯集,提升做出選擇與改變的動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心理諮商如何產生個人轉變?

個案的轉變,發生在具有創意的發想問答中。轉化如同對話一樣不可預期,如果你去預期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那麼很有可能成為自我預言的情形,整場晤談變成心理師主導談話,走向並非真實發生在個案身上的情況。即便個案當下可能認同,似乎找到癥結點,但因為並非由個案「主動」開展對話與產生行動,很有可能在幾次晤談,或下一次的諮商中再度重啟問題。這也使得心理師和個案在過程中逐漸感到無力,心理師責怪個案缺乏理解和改變的能力,個案責怪心理師療程無效。

現代多數的心理師逐漸從單向權威式的角色,轉換為雙向平等的關係,期望雙方能夠一同努力,並進入個案的生命故事觀看、重新理解,體會在他原本的世界中如何生存。

“SHARING” (CC BY 2.0) by Hoffnungsschimmer

當能夠檢視自我的生命過程,我們會逐漸發展出理解自己、他人和週遭經驗的複雜方式。而當遇到新事件,無法符合自身經驗的基模(schemas)時,可能產生各種不同的應對方式[3]。也許逃避、也許跟著新經驗摸索、也許反思進而成長。這也是心理師開始工作的地方──讓個案看清現在的自己。

心理諮商的過程,即為協助個案重新理解過去,重視當下真實感受,以及做出改變的行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未知到已知:共感

比起人類的其它能力,在上一篇文章《心理師的頭腦裡在想什麼?一窺同理心的曲幽秘境》中我們有提到,同理心是人際關係中「愛」的關鍵,也是寂寞、恐懼、焦慮與絕望等負面情緒的解藥。同理心是一種「抱持理性與恭敬態度的探索過程,探索橫亙在世界表象之內的個人真實,幫助我們在面對不斷變換的外在環境仍能維持平衡與洞察[5]」的能力。

「我們所了解的還不足以下判斷。」

這句話具體說出同理心的精隨。承認我們不能完全看透對方的感受,不夠瞭解才是真正的瞭解。因為當有人對我們說出「我完全懂你」的時候,你會產生疑問:情緒和想法每天不斷變化,環境與周遭的人也不斷對自己產生影響,連我們有時都不瞭解自己的行為或話語了,你真的懂嗎?

一個人感受到我們真的瞭解他,是奠基於他知道「我們不會輕易地說出瞭解他」。

瞭解的過程中,是透過同理心詢問問題,拒絕速成的答案。「我不知道」是同理心最有力的說明。當我們坦承不知道所有的答案時,同理心才能開始運作,開始拓展理解的範圍,尋找擴充多重真實的方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後,每個人都有比較理性或感性的一面,因此心理師也需要「另一個理性或感性的自己」來協助思考或感受,因為需要瞭解「個案在說什麼」。即便感到悲痛、恐懼、憤怒、或超級理智時,都要調整自己,讓理性與感性能平行共處,才有辦法同理,並與個案連結、共同討論與規劃,促成最終改變的可能。

更多文章,歡迎至作者臉書專頁: 標註自由 – 莊博安諮商心理師

  • Thériault, A., Gazzola, N., & Richardson, B. (2009). Feelings of incompetence in novice therapists: Consequences, coping, and correctives. Canadian Journal of Counselling, 43(2), 105.
  • Facing the fear of incompetence
  • Anderson, Harlene. (2007, October). The therapist and the postmodern therapy system: A way of being with others. In 6th Congress of the European Family Therapy Association, Glasgow, October (Vol. 5).
  • Anderson, H. (2012). Collaborative practice: a way of being “with”. Psychotherapy and Politics International, 10(2), 130-145.
  • 亞瑟.喬拉米卡利。2009。《你的感覺,我懂!》。麥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莊博安
15 篇文章 ・ 6 位粉絲
諮商心理師。純粹透過寫作,想了解複雜的自己、生活、和世界。更多文章歡迎至臉書專頁:標註自由 - 寫給自己的心理筆記 https://goo.gl/JGMlL6 。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近零碳建築新趨勢:從節能創意到 2050 淨零轉型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23 ・3701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本文由 建研所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根據聯合國統計數據,全球每年 38% 的溫室氣體排放,並非來自道路上的交通工具,而是由「現代都市與建築」所造成的。

我們如今站在兩條路徑的十字路口。一條是依賴更多水泥建築與空調系統來抵禦夏季酷暑,然而這樣的選擇只會加劇室外大氣的惡化。另一條則是徹底改革建築、用電、設計與都市規劃,不僅尋求低碳排放的建築方式,還要找出節能降溫的解決方案,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而,我們是否真的能將建築業的碳排放歸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建築的溫室氣體哪裡來?

在建築物 60 年的生命週期中,建材的碳足跡其實只佔 9.8%,因為建築一旦完成後,材料不會頻繁更換。相反,日常生活中的用電才是主要的碳排來源,占了 83.4%,其中大部分來自冷氣、照明和各種電器。

當然,讓大家集體關燈停用電器「躺平」來拯救地球,顯然不切實際。既然完全不消耗能源是不可能的,我們應該尋找更現實的解決方案。

現在就來看看全球七棟零碳建築之一——成大的「綠色魔法學校」,臺灣首座淨零建築,如何運用建築技術,成為當代永續建築的典範。這些技巧中,有哪些能應用到你我家中呢?

綠色魔法學校。圖 /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為了省電要把煙囪塗黑、吸收更多太陽光?

都市裡,我們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夏天的高溫,水泥建築群在陽光的烘烤下,變成一個個巨大的窯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綠色魔法學校在國際會議廳裝了一個煙囪,不過這不是為了讓窯爐更熱,而是用來降溫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煙囪為什麼都都要蓋的那麼高?原來煙囪越高,上下的溫差越大。熱空氣因為密度低而向上移動,產生熱對流。溫差越大,這個熱對流就越強烈,這就是所謂的「煙囪效應」。在要幫室內降溫的情況下,我們的目的是產生更強的煙囪效應,抽走熱空氣,讓室溫下降。但這棟建築裡沒有火爐,而溫差不夠大時,這效應會變得微弱,那該怎麼辦?

綠色魔法學校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解法:在煙囪南面下半部改裝透明玻璃窗,並將煙囪內部塗成黑色,還加裝了黑色烤漆鋁板,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陽光。每當艷陽高照,這個不插電的的「自然通風系統」就能自動啟動,創造局部的熱對流,帶動整根煙囪的熱氣向上移動,為室內降溫,達到節能效果。以熱制熱,完全反常識。

綠色魔法學校的特殊煙囪設計,玻璃引入太陽光。圖 / 泛科學攝影畫面截圖

幫室內降溫的最大原則是:通風。

實際上,不是人人家裡都有煙囪。但如果建築的高處沒有任何窗戶或通風設備,熱空氣就是會從屋頂一路往下蓄積在室內。因此,你也一定在許多工廠或民宅的屋頂看過一個不斷旋轉的小風扇,它們也是有異曲同工的效用。雖然不是高聳的煙囪,但特殊的渦輪構造,風吹過就會開始轉動,並連帶空氣排出室外。是個不用插電的通風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綠色魔法學校館內動畫-室內通風排熱補冷。圖 / 泛科學攝影畫面截圖

綠色魔法學校的煙囪就是個效能更強的換氣機,足以讓 300 人大型會議廳的換氣次數,高達每小時 5 到 8 次,甚至能在室內颳起風速每秒 0.5 公尺的微風,是最舒適的環境。這些利用熱氣密度的差異來改善室內溫度的方法,又稱為「浮力通風」。

為了把通風貫徹到底,綠色魔法學校在建築的兩面裝設大量窗戶以及吊扇,來讓水平也能通風。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裝置,其實才是關鍵。靠吊扇的一點點電力讓自然風可以自由進出,耗費的能源,遠比冷氣還要少得多。

幫空調省電的最後一招,就是微環境控制。

綠色魔法學校透過屋頂植栽與造林改善微氣候。圖 / 綠色魔法學校

實際上魔法學校內還是找的到空調設備,並不是完全拔除不用。除了選用最高效率的主機,以及把室內循環做到最好以外,降低周遭環境溫度才能減低冷氣的負擔。要降低水泥叢林的熱島效應,需要植被與水體來做溫度調適。

在太陽照射下,水泥屋頂表面最高可以達到攝氏 70 度,如果屋頂有種植植栽,室內頂層樓板的表面溫度就可以維持在攝氏32 度以下。不用開電就先幫室內降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水也是關鍵的一環。一是水的比熱高,想打破水分子之間的氫鍵,需要大量的熱量,要讓一千克水的溫度升高一攝氏度,需要 4,200 焦耳的熱量,這可以避免溫度因為烈陽就快速上升。二是當溫度真的過高,水也會透過蒸發帶走熱量,讓溫度不至於向上飆。

魔法學校的屋頂花園使用水庫淤泥,研磨後燒製成的再生陶粒,裡頭混合了稻穀,結構極細,不會像有機土一樣分解消失,可以涵養水源,還不用動不動補土壤,不只降低屋頂植被的澆水次數,還能達到降溫效果。地面也採用透水鋪面,讓每一滴水都不浪費。

綠色魔法學校本名是成功大學的「孫運璿綠建築研究大樓」

2013 年被英國知名出版社羅德里其評為「世界最綠的建築」,並獲選為聯合國全球七棟零碳建築之一。

除了表彰之外,在認證上也確實取得了臺灣最高等級的「鑽石級綠建築」認證,以及美國最高級的「白金級綠建築」兩個綠建築認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讓相同的成效可以陸續在全臺的所有建築上實現,臺灣在既有的綠建築標章體系上,擬定出了「建築能效評估系統 BERS」,針對關鍵的空調、照明、插座電器的用電狀況訂出明確的耗電密度指標得分。簡單來說,就是每平方公尺的面積上,每年平均的用電量。

建築能效標示。圖 /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要打造一棟淨零建築,需要設計與材料硬體的相互配合。在日常用電這最大耗能項目上,能透過前面的淨零設計與智慧能源管理來減低能耗。而我們還沒提到的最後一塊拼圖,則是回到建築的建材本身。這部分減碳的方法有很多種,例如將傳統施作工法改為在工廠就完成模組化建材製造的「預鑄工法」,減少現場搭建鷹架、施工的步驟,達成減碳。又或是將部分建材更換為木、竹等負碳建材,甚至使用零廢棄物、能「循環使用」的建材。例如 2018 年亮相的臺中花博荷蘭館、或是 2021 年台糖在沙崙啟用的循環聚落。

建築物能夠完全不用電嗎?……電從哪裡來?

沒錯,連全球最綠的建築——綠色魔法學校,也無法做到完全不使用電力。正如前面提到的,建築的最大能源消耗來自日常使用,而這所「魔法學校」的成就,是成功將日常能源消耗降低,讓溫室氣體排放減少超過 50%。

這就是關鍵,減少一半後,剩下的部分就靠周邊的造林、太陽能和風能等綠色能源來補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2 年 3 月,國發會公佈了 2050 淨零排放的路徑圖,參考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制定了 2050 年達成淨零建築的目標。

這條路徑包含兩個核心目標:第一,所有建築物要在建築能效評估系統(BERS)中達到 1 級節能,甚至進一步達到「1+ 級」近零碳建築的標準,減少至少 50% 的能源消耗。第二,同步發展再生能源,讓這些近零碳建築朝淨零邁進。

淨零建築路徑。圖 /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這個目標比你想像的要容易實現。比如,2023 年 12 月,台達電的瑞光大樓 II 就成功取得了「1+ 級」近零碳建築認證,並符合 0 級淨零建築規範。而在 2024 年 7 月,國泰人壽在臺中烏日的商辦大樓經過改造後,也達到 0 級淨零建築標準。這些案例證明了綠色魔法學校的成功經驗可以複製,不論是新建築還是舊建築,都能達成甚至超越淨零目標。

圖 / 台達電瑞光大樓 II
圖 / 國泰人壽臺中烏日商辦大樓

為了不讓每一年的夏天都是你我餘生最涼的夏天,碳排歸零是必須要實現的目標。現在你知道,這個任務的關鍵就掌握在你我手中。就像選擇能源標章電器一樣,只要選擇符合 BERS 能效標準的建築,我們不僅能降低冷氣的依賴,也能節省電費,讓地球和你的荷包都雙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0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AI 可以幫你聽懂老婆的情緒了?AI 情緒理解原理解密!
泛科學院_96
・2024/07/01 ・510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讓電腦理解人類情感,一直是許多科學家關注的議題。那你知道現在 AI 已經學會人類情緒的辨識了嗎?

所以我們這集就來講講:

  1. AI 如何理解人類情緒
  2. AI 如何生成情緒語音
  3. 世界上第一款具有同理心的 AI 對話工具 Hume

那麼我們就開始吧!

最後,你覺得 AI 情緒辨識能拿來做什麼呢?

  1. 就陪我練英文而已吧
  2. 挖賽這樣我就有女友翻譯器啦
  3. 開始想跟 AI 談戀愛
  4. 其他也歡迎留言分享喔

如果有其他想看的 AI 工具測試或相關問題,也可以留言發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更多、更完整的內容,歡迎上泛科學院的 youtube 頻道觀看完整影片,並開啟訂閱獲得更多有趣的資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泛科學院_96
44 篇文章 ・ 52 位粉絲
我是泛科學院的AJ,有15年的軟體測試與電腦教育經驗,善於協助偏鄉NPO提升資訊能力,以Maker角度用發明解決身邊大小問題。與你分享人工智慧相關應用,每週更新兩集,讓我們帶你進入科技與創新的奇妙世界,為未來開啟無限可能!

0

5
2

文字

分享

0
5
2
醫生開刀時,大腦的同理心訊號超弱?別緊張!同理心是可以調節的——專訪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 鄭雅薇
F編(JIATING)_96
・2023/01/10 ・4050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你有想過可以透過腦波,研究人類的同理心是怎麼運作的嗎?

小時候老師常說,「人之初,性本善」,這件事的真假可以透過科學驗證嗎?(摸摸自己的良心,就問你怕不怕)

讓我們從「社會認知神經科學(Social Neuroscience)」出發,或許可以給你一個想像不到的答案。

什麼是「社會認知神經科學」?

2000 年,美國心理學家 John Cacioppo 開始研究人類的「寂寞感(loneliness)」,專注於討論寂寞感對人身心健康的影響。「社會神經科學(Social Neuroscience)」、「社會認知神經科學(Soci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一詞也因此誕生,一個嶄新的研究領域,就此展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心理學家 John Cacioppo,開創了社會神經科學的領域。 圖/wikmedia

近似於認知神經科學( Cognitive Neuroscience),都是研究人類的心智,惟社會認知神經科學特別聚焦於「社會(social)」上,探討社交互動時人類心智的運作。

因為社會互動的複雜性,這也是一門跨領域的學科,範圍包括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哲學,或甚至數學或醫學等。

如何看到「同理心」?同理心研究的起源

人類對於同理心的好奇心一直沒有停過,但同情心沒有實體,他深藏在我們的內心,科學家要如何才能測量跟觀察呢? 2004 年,德國心理學家 Tania Singer,想到透過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來「看」同理心。

德國心理學家 Tania Singer,開啟了透過腦神經網絡研究同理心的先河。 圖/wikipedia

有別於以往用問卷去蒐集相關的資料,為了要有明顯的實驗標的,研究團隊選擇用「痛(pain)」這個刺激,並找來他們認為同理心最強的實驗人選——大學裡熱戀中的女生。他們請受試者躺在 fMRI 裡,先想像自己被電,再來看著幾何圖形想像自己的男朋友被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Tania Singer 等人觀察到,受試者想像自己被電,與想像男友被電時,腦中有部分重複產生反應的區域,前腦島(anterior insula)與前扣帶皮層(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她認為那就是人類的「同理心」。

但是他們也同時發現,當受試者想像他人被電時,大腦中感覺皮質,並沒有像自己被電時一樣產生反應。因此他們認為,當我們面對他人疼痛時,只能同理他的難過感受,並沒有辦法同理他的疼痛強度。

雖然這樣的結論,還有很多待討埨的地方,但  Tania Singer  用「痛」做的研究成為了一個很好的範例。科學家們受到啟發後,開始進行各種觀察自我疼痛與他人疼痛之間大腦反應的實驗(開始到處戳人)

編按:之後,發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的義大利的團隊,利用穿顱磁刺激儀(TMS,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重新去驗證看見他人疼痛時,感覺皮質是否真的不會參與?

這次他們直接讓受試者看到別人被針扎,以及被棉花棒碰一下。結果發現當受試者看到別人被針扎時,大腦的感覺皮質產生的電位下降比較大,相對于棉花棒,電位變化就沒有那麼大。代表我們對於他人的疼痛程度,還是可以同理的。

導致兩個實驗結果不同的影響原因,有可能是 Tania Singer 是請受試者看著符號想像別人被電,而並非真實到看被刺痛的影像。

這些看到他人疼痛,就會產生反應的腦區,就是人類平常處理同情心的地方嗎?但我們的大腦中,其實並沒有特定的區塊專門處理同理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些看到他人疼痛,就會產生反應的腦區,就是人類平常處理同情心的地方嗎?但我們的大腦中,其實並沒有特定的區塊專門處理同理心。圖/pixabay

大部分人都會直覺性的認為,大腦的每個部分都有特定的作用,各司其職,但可惜事實往往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首先因為實驗中大部分都是用痛覺的刺激來做實驗,所以研究人員也就不約而同看到這些位置。這背後代表了,這些區域的工作可能也包含了我們對痛覺的反應與處理。

再者,人類的大腦功能多樣,但大小有限,所以每個腦區其實都是多工的。因此在研究中也會發現,這個腦區可能同時處理社交互動、決策,或者情緒之類的。

除了以上這 2 個原因之外,或許我們還需要問問「同理心是什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共感=同理心嗎?「情感同理心」與「認知同理心」

2006 年,有科學家發表了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s)這個詞 ,表示大腦中的前運動皮質與頂下小葉(Inferior parietal lobule)這兩塊偏管理動作的腦區,在看到別人做動作的時候也會有反應,就像兩個小朋友在玩模仿遊戲(Mirror game)一樣。

在看到別人做動作的時候也會有反應,就像兩個小朋友在玩模仿遊戲一樣。圖/giphy

有許多人也認為,鏡像神經元的機制可以完美的解釋,為什麼人可以理解另外一個人,甚至人與人之間是因此才有辦法進行社交互動。

但也有另一派人認為不是如此,他們太小看人類了,人沒有那麼簡單,同理心也應該是更為複雜的機制。

因此目前世界對於同理心的解讀分成了兩派,一個就是傳統上的「情感同理心」,或者稱之為共情。另外一派則認為同理心的機制應該更加複雜,在情感同理心之外,應該還有「認知同理心」參與,幫助人類設身處地推論、解讀他人的狀態,這背後也隱含了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縮寫為 ToM),對方的行為、意圖與心理都是理解的範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同理心的機制,真的就是上面這樣了嗎?鄭雅薇教授的研究提出了另一個答案。

醫護人員的「同理心」比較弱?

一開始,鄭雅薇教授找來了針灸科醫師為實驗對象——一個常常在扎人與看別人被扎的職業,她發現當受試者在工作時,他的前腦島與前扣帶皮層都沒有太大的反應,有反應的反而是負責控制的前額葉。

這代表醫療人員比較冷血,沒有同理心嗎?

其實並沒有,因為醫生填同理心的自評量表結果,與控制組是一模一樣的。這表明醫療人員也是充滿同理心的,只是他在面對專業時,必須收起自己的同理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針灸科醫師在工作時,他的前腦島與前扣帶皮層都沒有太大的反應。圖/elements

所以,「同理心是我們可以控制的嗎?」從這個問題出發,鄭雅薇教授發現了在腦神經網絡中,也就是認知同理心與情感同理心之間存在一套調控機制。

為了更深入了解同理心的調節機制,鄭雅薇教授將研究對象的範圍擴大,從針灸科醫師延伸到護理師,發現了環境是一重要影響因素。當在醫院工作時,共情反應通常較低,但回到家後,共情的反應比較大。

鄭雅薇教授認為,認知同理心會去控制我們,在面對不同環境、不同對象的情況下,表現出不同的同理心的反應。比如當護理師在幫病人打針時,為了不讓自己過度共感而妨礙工作,她必須要把同理心收起來。同樣的,當外科醫師在幫病人開刀時,要是太過同理對方的感受,手術刀會更難劃下去。

從鄭雅薇教授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看到同情心的運作其實比你想像的更複雜。 圖/鄭雅薇教授提供

相反的,若是病人在恢復室內,還沒有完全恢復,如果醫師沒有設身處地去理解他可能哪裡有狀況,有時候就會忽略掉身體出現的一些狀況。或者是身心科醫師,如果他沒有十足的同理心,會很難偵發掘到病人非常微細的一些變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此可見,同理心並不是一種單純的反射,背後隱藏一串複雜的調控機制。

但既然同情心如此複雜,需要認知同理心與情感同理心互相配合,那如果有人缺少其中一項會怎麼樣呢?

情感同理心是天生,但認知同理心是後天養成

從發展的角度,鏡像神經或者是情感同理心那一塊,我們一出生就有了。比如說,醫院的育嬰室如果有一個小孩哭,很快其他小孩也會哭成一片。但認知同理心的發展比較慢,因為其中還包含了心智理論,所以通常在 3 歲後才會慢慢發展成熟,有時候甚至到 10 歲才能趨於發展成熟。

醫院的育嬰室如果有一個小孩哭,很快其他小孩也會哭成一片。圖/elements

過去有許多人認為自閉症就是缺乏情感同理心,因此社交能力不好,眼睛也會不看人,或是目光接觸時會非常閃爍。鄭雅薇教授為此研究,結果發現自閉症患者是有情感同理心的,反而甚至有點太過。

跟健康組比起來,自閉症的情感同理心沒有什麼不同,但相對他的認知同理心是有困難的,所以他才會刻意去迴避別人的情感與眼神,因為少了認知同理心的調控,他人的情感對他而言會是無法承受之重。

既然缺乏認知同理心,會產生類似自閉症患者的反應。那缺乏情感同理心呢?

如精神變態、冷血殺手(psychopathy),是他無法將對方的痛苦與自己的痛苦連結,因此他對他人的遭遇比較冷感。在情感同理心缺乏的情況下,他們在認知同理心往往表現的很好。等於他雖然無法同理你的感受,卻能清楚知道你的處境。這也導致他們冷血,在傷害別人甚至是犯罪時,冷血,難以產生罪惡感。

但這不代表對痛覺比較不敏感的人,或者情感同理心較低的人就會缺乏同理心。有研究團隊就針對天生沒有痛覺的人實驗,發現他們的情感同理心反應雖然比較低,但在認知同理心上反應比較高。這也代表,情感同理心並非是認知同理心的基礎,這之間互相機制相當複雜。

透過腦波看一看,原來同情心這麼複雜

從整個同情心的運作機制來看,並不是只有「看到你哭,所以我哭」這麼簡單,後面其實還隱藏著一套後天發展的心智理論存在。情感同理心與認知同理心的相互作用,才是形塑我們同情心的核心,也才能讓我們在感知這個世界的同時做出回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編(JIATING)_96
1 篇文章 ・ 0 位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