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 「飯後一瓶優酪乳有助消化」是在時尚女性中間廣為流傳的說法。(中國)地鐵裡還有這方面的廣告:「XX活性乳酸菌,飯後來一瓶」。據說「XX活性乳酸菌含有兩種活性益生菌:活力C菌和黃金雙岐因子,雙益搭配,健康加倍。」
真相: 自從出生的那一天起,人的身體就是一個細菌的樂園。即使是「講衛生」到了潔癖的地步,一個成年人體內的細菌總重量也大約有1.5公斤重。一般認為,這些細菌的總個數至少是人體總細胞數的10倍。在小腸裡還算地廣菌稀,每毫升還只有一千個的樣子;到了大腸,就發生了「菌數爆炸」,一毫升裡的細菌達到了上千億。
這些細菌中的絕大多數與世無爭,與人體和平相處。有一小部分不安分的,要搞點破壞「生態環境」的惡作劇,被稱為「致病細菌」。還有一些社會責任感比較強,堅持「腸道興亡,細菌有責」的信念,代謝生成一些小分子有機酸、多肽以及維生素等對人體有益的物質,還能抑制致病細菌的氾濫,從而被人類授予了「益生菌」的光榮稱號,英文叫做「probiotic」。
補充益生菌,數量和活性很重要
理論上,人是自己體內腸道菌群的上帝。本著懲惡揚善的目標,人們自然想到「補充」益生菌到體內來改善健康。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有幾千項相關的研究發表。在針對腹瀉、免疫、過敏、癌症、女性健康方面,都有許多正性的實驗結果。對於細菌種類、劑量、作用機理、安全性能方面,探索也相當不少。令人欣慰的是,至今幾乎沒有副作用的報導;遺憾的是,問題遠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目前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進展,但是距離真正可靠地造福人類,卻還任重道遠。
根據目前的研究,益生菌的作用就像治安聯防隊,而不是特種部隊精英性質的。美國微生物學會2005年組織了一個益生菌研討會,會議總結明確指出:「迄今為止,絕大多數益生菌在人體中的使用對於疾病處理而言都是預防和支持性的,而不是治療性的」。比如對於益生菌對於小兒腹瀉的影響,一項研究結果是這樣的:不吃益生菌的小孩平均72小時後好轉,正負誤差36小時;吃益生菌的小孩平均58小時後好轉,正負誤差28小時。
要想通過補充益生菌來有益健康,必須要「特定的細菌」、 「保持活性」、 「有足夠的細菌數量」而且「連續服用」。不同的益生菌能夠產生效果的數量相差非常大,有的每天吃一億就可以起作用,有的卻要一萬億才行。關於益生菌更詳細的介紹,可以參見 〈益生菌,如何益生〉 。
目前研究的比較多的益生菌叫做「雙歧桿菌」。廣告中所說的「乳酸菌」是否能夠成為「益生菌」,科學家們還沒有吵出結果,不過一般認為它們能夠幫助雙歧桿菌安居樂業。即使不能親自上陣,能夠支持上陣的戰士,也就還是好細菌。所以,吃點乳酸菌,也還是不錯的。不過,廣告中說的「活力C菌」其實不是一種菌,而是一個商業名稱。按照廠家的介紹,就是乳酸菌和維生素C等其他東西的混合物。初看起來,這個東西跟「益生菌」的理論符合,還加上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實在有點誘人。不過如果我們撥開試圖牽著我們鼻子的廣告,來進行一下思考,會發現這個東東還是頗有一些疑問。正如前面說了益生菌的作用需要「足夠數量」「保持活性」。細菌的存活是需要適宜條件的,這樣的活性菌飲料配方是不是它們的「溫馨小屋」?其中的活細菌到底有多少?對於消費者來說,麻煩的事情在於:現在對於益生菌產品裡的益生菌還沒有質量標準和法定檢測,廠家的宣稱只能依靠它們的信譽來保證。法律規範和權威監測在這裡都還是真空地帶。
改變思路,給好細菌提供營養也不錯
補充益生菌的思路是直接吃進活的細菌,類似於空投一些「好細菌」充實革命力量。此外,人們還想到通過提供好細菌喜歡的食物來扶持它們,從而壓制壞細菌。能夠實現這樣功能的食品成分就被叫做「prebiotic」,一般翻譯成「益生元」。這一思想直到1995年才被提出,隨即獲得了巨大關注。十幾年來,相關的研究越來越多,也有相當多的號稱「益生元」的食品投入市場。它的精確涵義在學術界還有不完全相同的理解,所有能夠實現類似功能的食物成分都可以被叫做「益生元」。它們的基本特徵有:必須完好達到大腸,也就是說在胃腸中不能被消化;不僅需要能被「好細菌」代謝利用,還得不能被「壞細菌」利用;好細菌代謝利用之後,必須為人體帶來明確的好處。迄今為止,比較公認滿足「益生元」要求的有三種:菊糖(Inulin)、低聚果糖(FOS)和低聚半乳糖(GOS)。關於益生元更詳細的介紹,可以參見 〈「益生元」是什麼元〉。
廣告中所說的「黃金雙歧因子」其實不是細菌,而是益生元。「雙歧因子」是指能夠幫助雙歧桿菌生長,而對其他壞細菌沒有幫助的食物成分,「黃金」二字只是推銷噱頭。如果你要賣的話,也可以把它叫做「白金雙歧因子」「鑽石雙歧因子」之類更酷的名字。把益生元和益生菌混在一起的東西,叫做「synbiotics」,通常翻譯成「合生元」。按照廠家介紹,「黃金雙歧因子」其實就是一種低聚果糖(FOS)。一般來說,需要每天吃好幾克FOS才能顯示出益生元效果。也有一些人對FOS不耐受,吃進一克就能導致腸胃不適。至於這些飲料中的FOS有多少,就只能依靠廠家的信譽了。
其實,FOS也存在於許多水果蔬菜中,比如香蕉、洋蔥、大蒜、小麥、番茄等。如果期待FOS帶來的好效果,補充這些蔬菜水果也都是不錯的選擇。
結論: 不管是「飯後一瓶優酪乳有助消化」,還是「XX活性乳酸菌,飯後來一瓶」,都不算是謠言。從科學概念上說,還算是「很有可能的」。雖然在科學證據上,益生菌和益生元的保健作用還沒有形成明確的「定論」,但是這些東西也沒有顯示出有害。如果喜歡它的風味,喝一喝也無不可。至於它們是否有傳說的「保健功能」,消費者需要注意:科學概念上的可行,跟商品廣告中的宣稱是兩回事。益生菌、益生元這一類的產品,質量標準和法定檢測都還處於真空地帶。各路商家盡可以把產品吹得天花亂墜,但與現實之間的距離,只能依靠你的信任去填補。
本文已發表於 果殼網 謠言粉碎機主題站 《飯後一瓶酸奶有助消化嗎?》 / 本文來自於科學松鼠會[2011-10-09],作者雲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