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感念機長的捨身取義(而不是相信人為疏失)?
為什麼我們要抵制再搭復航的飛機?
為什麼我們要稱讚開水門的英雄與開扣救四人的老翁?
在駕駛繞過電塔沿基隆河飛、復航半年左右連兩起空難的這些事實之外,是什麼在背後主導著我們的信念?這篇文章並非談論誰對誰錯,誰該負責或誰是英雄,而是換個角度去思考:有時候我們的信念,會不會只是為了讓我們懷抱多一點希望?儘管這樣的想法,並不一定是事實。
因為希望,正是我們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東西。
我們,總是特別在意那些我們無法掌控的事情。
但弔詭的是,我們的生命反而總是充滿不可掌控,從去年澎湖空難、高雄氣爆、九把刀、陳為廷、阿基師事件、一連串食安問題、禽流感到今天的復航台北空難,不論是天災還是人禍,或是某些人的自私自利還是道德操守問題,都再再挑戰了我們的「公平世界假說」(just world hypothesis)[1]──如果有一天我所相信的事情不再能相信,如果我所崇拜的人不再像當初所認識的一樣乾淨(?),如果,我的生命比我想像中脆弱許多,那我該怎麼辦?
這些對於人生無常的疑問,有時候我們只是選擇相信,「讓自己舒服」的答案。
在英雄與咒罵背後
接受失落與無常,過程往往比我們想像的還要長[2]。不過,也些時候我們所選擇的「相信」,將決定我們對未來的「希望」。
近代的Kelley歸因理論(covariation model)[3]提出了三個概念,或許可以解釋文首的一堆疑問,讓你有不同的想法[4],
請將下面的
「做」的事情:分別代入「沿河飛行避開市區電塔」、「機艙中勇救四人」、以及「(可能)沒有好好檢修、強迫飛行」等等
- 共識性(consensus):大家都會這樣「做」嗎?還是只有「他」會這樣「做」?
- 特殊性或區分性(distinctiveness):「他」在別的地方/情境也會這樣「做」嗎?還是「他」在任何情境下都會這樣「做」?
- 一貫性或一致性(consistency):「他」常常「做這樣的事情」嗎?還是「他」很少「做這樣的事」?
當你相信「助人」或「捨身取義」是罕見(不是每個人都願意醬做)、普遍、與一致(他總是古道熱腸、熱心救人)的時候,你會傾向相信他們(機長和阿公)的行為,是源自於他們的特質(給機師與阿公按個讚!)──儘管這些並不一定完全是事實。
這樣的歸因分析,也適用於被罵翻的復航。
當你相信只有復航高層會這樣草菅人命(低共識性,其他航空公司不會這樣做)、而且他們從澎湖空難以來救一直這樣做不思改進(高普遍性與一致性),你也會相信這次事件復航高層難辭其咎──儘管這些也並不一定完全是事實。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或許機長真的盡力了、阿公也很努力救人、復航更可能是罪大惡極不好好檢查飛機就要硬飛,但在這些「實際」的因素之外,我們這些「相信」,是否某種程度上也是為了要讓我們好好活下去?
責怪復航或英雄化機長,雖然無法改變任何事實,但可以讓我們重新相信,儘管有些天災人禍不如預期,有些無常難以被觸及,但這世界上仍有好人和壞人,這樣的想法,重新維繫了心中的公平世界假設說、讓我們心裡舒坦一些。
你可以想像,如果你覺得機師是矇到的才開進河裡(不是為了減少更多傷亡)、阿公只是碰巧救人(他平時看都不屑助人)、所有的航空公司都一般黑心(不是只有復航……),你眼中的鬼島會有多黑暗?
如果無法挽回遺憾,不如改變想法
此外,若延伸Beck的認知三角[5],這三種想法會讓我們好過一些,當然有可能這樣的想法並不是事實(更新:空難指向人為?):
- 相信好事是內在而穩定的
- 相信壞事是外在而不穩定的
- 相信台灣的未來仍是有希望
所以,所以,儘管有人提醒事實確定前先別急著說誰是英雄、誰該負責,相信機長與阿公的善良特質(對好的事件,相信它是永久的)、相信這種事只有復航會發生,所以大家都不要搭復航就好(對不好的事件,相信它僅限於特定的對象)、對於失事本身,歸因於機械故障,大家都盡力了(對不好的事件,相信它是不穩定的),一邊罵鬼島,一邊還是齊聲說天佑台灣,這樣的一種相信、這樣的一種期許,不論是不是事實,都是讓我們牽起手來,繼續走下去的動力。
高雄氣爆那天,我住的飯店離爆炸地點只相隔一條街。警笛、消防車、哭聲四起,但高雄人不曾放棄。我一直記得一位高雄朋友的留言:「台灣人不會輸給命運的,以前不會,現在也不會。」
因為這裡是台灣,我們的家。
延伸閱讀
- Lerner, M.J., The belief in a just world. 1980: Springer.
- 林秋燕, 失戀歷程及復原力展現之分析研究, in 諮商輔導所2003, 高雄師範大學.
- Kelley, H.H. and J.L. Michela, Attribu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1980. 31(1): p. 457-501.
- T., G., K. D., and N.R. E., Social psychology. 2005, New York: Norton & Company.
- Beckham, E.E., et al.,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Beck’s cognitive triad: the Cognitive Triad Inventor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1986. 54(4): p. 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