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科學金鐘 誰來敲鐘

Y博士
・2014/10/20 ・1931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51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4金鐘logo

文 / Y博士

2014年金鐘獎科學節目獎落誰家?

節目名稱 製作公司 資金來源
生命旅程—Hello Brain! 東臺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科技部
台灣無比精彩 新加坡商全球紀實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Discovery) 外交部
氣候變遷下的抉擇 聖工坊有限公司 科技部
探索科學 解碼台灣 臺灣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台視
發現 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科技部

是的,每年的十月,電視圈最期待的一件大事,就是金、鐘、獎!身為科學阿宅的我們,對金鐘獎也是有期待。但是,錯!科學阿宅們關心的不是宅男女神入圍最佳女主角。我們關心的是:科、學、節、目、獎!不說你可能不知道,文化部為了鼓勵媒體產製高品質的節目,其實設有科學節目獎。終於,愛科學的大家,也可以搭上金鐘獎的潮流,有理由轉開電視看轉播。現在,不免俗的,也要為大家評析一下今年的入圍者。

首先,從入圍名單來看,科學節目獎跟金鐘其他獎項一樣,絕對是要堅強的實力才能拿到的獎項。大愛電視台的《發現》,從科學節目獎成立以來,年年入圍,挾著三次入圍的氣勢,強力問鼎本次金鐘。節目內容取材多元,主要以生物、環境、科技為主要導向。無獨有偶,第二次入圍的聖工坊,選材也多集中在環境科學,討論在暖化的影響之下,有什麼樣的科技可以幫助人類改善生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愛《發現》第350集-來自大海的蛇

 

聖工坊《氣候變遷下的抉擇》,德國雲德能源村

同樣是兩次入圍的,還有台視。台視可以算是科學節目入圍的異類,第一,節目完全是自酬資金,沒有來自政府單位的補助。第二,題材選擇大膽,有GUTS嘗試艱難的題材,例如火山、地震、天文、考古等,這些是近年來台灣在國際上卓有成就的科學成果,也是公認最吃力不討好的題材,因為畫面很難拍攝,必須用很多動畫補充說明重要的科學概念。

台視《探索科學 解碼台灣》,救災先鋒 福衛二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Discovery和東臺傳播今年則是首次入圍科學節目獎。Discovery的節目水準在全世界有目共睹,曾經以《聚焦台灣》入圍2011年的教育文化獎項,今年以「人體重建」、「尖端農業」、「科技新生活」三個主題捲土重來,實力絕對不容忽視。而東臺傳播的《生命旅程—Hello Brain!》則是一部闡述表演藝術與腦科學的影片,製作歷時數年,不僅與法國合作,還有來自科技部的資金挹注,計畫主持人來自世新大學,可以說是產官學界合體、海內外合作製播。以規模和規模來說,可以說是來勢洶洶。另外,這一部影片也同時入圍「最佳音效獎」,以科學節目來說,是相當難能可貴的成就。

Discovery《台灣無比精采》,人體重建

就科學節目這個獎項而言,各位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政府單位的資助,是相當重要的一大部分,民間出資仍是少數。筆者真心認為,科學節目這一塊有賴文化部與科技部兩個部會共同灌溉,在這個領域的成長,極有可能成為其他獎項的藍海。例如《生命旅程—Hello Brain!》就能入圍技術獎項!所以說,科學節目也是有前途的!

東臺傳播《Hello, Brain!》 — 藝術大師的腦內旅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套一句影視名人最講的話:「入圍就是肯定」。這句話用在科學節目上,再適合不過。科學節目與其他節目最根本的不同,是它必須傳達「最正確的科學知識」。所以,要顧及節目的正確性、趣味性、普及性,其實相當高難度的工作。因為這個獎項的存在,也讓媒體人有動力,用心製作高水準的科學節目。當您在金鐘的星光大道,為各位偶像明星、綜藝大哥姐們加油的時候。請別忘記,也給這些團隊掌聲,因為有他們,科學節目終於在電視圈有正式的獎項,能夠在金鐘盛會中,有一席之地。

最後,筆者也要發揮鄉民的精神來爆料一下。金鐘獎科學節目獎自2012 年開始,從「教育文化獎」中獨立出來,但是在2014年1月,所有傳播媒體都收到文化部的金鐘獎草案,裡面明文建議合併科學節目和教育文化節目,變成「教科文節目」。今年「科學節目獎」差點不能上金鐘,是要被敲喪鐘的,理由是兩年來的節目多由政府(科技部或外交部)補助,節目質量、數量未有大幅提昇。好在,經過各方學者多方奔走,今年終於維持獎項。至於明年,能不能在金鐘星光大道再見科學節目團隊,咳!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Y博士
14 篇文章 ・ 0 位粉絲
天文學家。

1

12
4

文字

分享

1
12
4
探討量子力學,該是「發明」還是「發現」?
賴昭正_96
・2022/12/14 ・4432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文/賴昭正|前清大化學系教授、系主任、所長;合創科學月刊

西方科學的發展基於兩大成就:希臘哲學家發明了形式邏輯系統(歐幾里得幾何),以及發現了通過系統實驗找出因果關係的可能性(文藝復興時期)。 在我看來,中國的先賢們沒有邁出這一步,也就不足為奇;令人驚訝的是這些發現出現了!——愛因斯坦,1921 年諾貝爾物理獎

在「思考別人沒有想到的東西—誰發現量子力學?」一文之意見裡,有些讀者認為應該用「發明」,而不是「發現」:

  • 量子力學該是發明而非發現的。量子現象是物理學家發現的,因此發明了一套理論來解釋——管用但非常不直覺。
  • 科學被認為一種發現,然而「詮釋」與「解釋」則似乎更像是一種「創造」或「發明」。
  • 所說「發明了一套理論來解釋」不夠清楚。應該說發明了一條方程式——薛丁格的波方程式。之後推演出一整套原子軌域只是數學上的發現必然如此,而且經實驗驗證,大自然確實如此運作。
  • 在概念上個人是以德布洛伊所「發明」的物質波為一個界線…… 對於本文所探討的誰發現量子力學?可以存在著另一個見解為薛丁格「發現」且「找到」或「猜測」出了量子波動方程;波爾、海森堡、波恩等人「發明」了量子力學。

筆者不甚苟同,因此想在這裡拋磚引玉,談一談筆者的看法。

在中文或英文裡,發現(discovery)與發明(invention)均顯然有非常不同的意義。

我們說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因為新大陸早就存在自然界,所以我們不會說哥倫布發明新大陸。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及印刷術並不存在於自然界中,所以我們說這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而不是四大發現。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在日常用語中,發現與發明的分別主要在於該「東西」是不是已經存在於自然界中。

月亮總是存在的,所以只能被發現,而非被發明。圖/Pexels

「存在」的物理意義

可是什麼是「存在」於自然界中的呢?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持與馬赫(Enerst Mach, 1838-1916,奧地利物理學家、哲學家)一樣的看法:只五官的感覺是真實的、是「存在」的。馬赫的一句名言是:「我不相信原子的存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此儘管道爾頓(John Dalton)在 19 世紀初就提出原子論,19 世紀中期後化學家成功地將它應用於解釋化合物的組成及化學反應現象,但大部分的物理學家到 20 世紀初還是不相信原子的存在!

1905 年,當愛因斯坦還是瑞士專利局的一位小職員時,發表一篇論文謂液體中看不到的原子會轟擊懸浮粒子,導致可以在顯微鏡下直接觀察到布朗運動(Brownian Motion)。1908 年 5 月,愛因斯坦發表了第二篇關於布朗運動的論文,提供了細節,及可透過實驗檢驗他的理論的方法。

同年,法國物理學家佩蘭(Jean Perrin)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後,寫道:「(我的結果)毫無疑問嚴格且準確地證實了愛因斯坦的(預測)公式」。佩蘭的實驗不但說服了許多物理學家相信原子的存在,他也因之獲得了 1926 年諾貝爾物理獎。

法國物理學家,尚.巴蒂斯特.佩蘭(法語:Jean Baptiste Perrin) 圖/wikimedia

可是有人「看」過原子嗎?1955 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穆勒(Erwin Muller)和巴哈杜爾(Kanwar Bahadur)終於透過場離子顯微鏡(field ion microscope)在尖銳的鎢樣品尖端觀察到單個鎢原子,可是這並不是肉眼直接看到的,而是透過理論「解釋」所觀察到的。像前面提到之一些讀者的意見一樣,馬赫認為科學理論是用來描述與歸納觀感,它存在於感觀之外,與現實無關;但大部分的物理學家都認為這是哲學的問題,他們是「看到」了原子!物理理論是存在於宇宙中的,等待我們去發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微中子的故事」一文裡,筆者提到了 1930 年包立(Wolfgan Pauli)為了解救能量不滅定律免於破壞,在「非常絕望下」下提出了一個後來被稱為「微中子」(neutrino)的觀念。當時「微中子」根本不存在宇宙中,我們不知道包立是否認為這是一種發明;但1995年諾貝爾物理獎發給「……通過實驗證明……微中子的存在」之物理學家來內士(Frederick Reines)。

老實說,筆者想破大腦都不知道這一個在基本粒子標準模型裡不帶電、沒有質量、不是電磁波、沒有人直接觀感過、只有能量的「東西」會是什麼「東西」?更令筆者難以相信及理解的是:它竟然還有兩位兄弟姐妹!

發現」還是「發明」?

我們現在就用上面那些觀點來探討,到底牛頓是發現還是發明萬有引力?萬有引力是抽象的、不是「東西」,牛頓當然不可能用眼睛發現;牛頓發現的只是蘋果往地上掉及宇宙中星球之有規律的運動(現象),從中推論出萬有引力(解釋)。因此對牛頓而言,他或許認為萬有引力不存在於自然界中,是他的創造出來的,所以要說是一種發明,好像也沒什麼反對的理由。

牛頓到底是發現還是發明萬有引力?圖/Envato Elements

可是萬有引力真的不存在於宇宙中嗎?1798 年,英國科學家卡文迪許(Henry Cavendish)在實驗室中不但測出兩個物體間的引力,也準確地量得萬有引力常數!所以眼睛看不到的「東西」並不代表不存在於宇宙中——牛頓顯然是發現、而不是發明萬有引力定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同樣的道理,普朗克根本沒發現什麼量子「現象」,他只是看到了黑體輻射的光譜分佈,便提出能量量化的觀念,在當時顯然是一種發明,但後來的發展(如原子的光譜)不是證明了「能量量化」存在於宇宙中嗎?量子力學成功地解釋和預測了這些現象,因此也被認為是存在於宇宙中的。

當然,我們知道物理理論或定律是可能被推翻或修正的,但這只代表我們的發現錯了。哥倫布不是以為他到了印度群島嗎?

德布洛伊(Louis de Broglie)「發明」物質波嗎?1927 年貝爾實驗室的戴維森(Clinton Davisson)和格默(Lester Germer)在實驗室中,發現被鎳金屬晶體表面散射的電子顯示出干擾圖案後,大部分的科學家都相信物質波的存在,因此諾貝爾獎委員「敢」將 1929 年物理獎頒發給德布洛伊,1937 年物理獎頒發給戴維森和格默了。

格默(右)和戴維森(左)共同合作,證明了物質的波粒二象性。圖/wikimedia

「是不是已經存在於自然界中」事實上也正是中外專利局判斷是否頒發「發明專利」的基礎;台灣專利法謂:「發明專利是指利用自然界法則之技術思想的創作,對於欲解決之問題,使用適宜的技術手段,產生其功效,達成所預期的發明目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發明專利必須具有技術性,不具技術性之發明,例如單純的發現、科學原理、單純之美術創作等,都不符合發明的定義。」在這一法規下,萬有引力、相對論、量子力學…… 等等科學原理都是發現,不能申請發明專利。

量化量子化

既然在這裡談到科學用詞,我們不妨也來談談「能量量化」的意義。

在「天才愛因斯坦曾和諾貝爾獎擦身而過? 相對論也不曾得過諾貝爾獎」的泛科學影片裡,有聽眾建議將「普朗克提出能量量化的觀念」中之「能量量化(quantization)」改為「能量量子(quanta)化」。

筆者認為「能量量子化」中的「子」字有「微粒子」的意義在內;但普朗克在他那篇「開創量子力學」的文章中,只認為空心黑色球體內任一頻率(n)輻射能量均不是連續的,而是由 hn 單位組成的,輻射的發射和吸收必須以hn進行,從沒提過「能量量化」的觀點,更甭說具有「微粒子」之意的「能量量子化」了。因此我們只能從以後的發展來判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古典力學裡,氫原子中的電子可能具有的能量應該是連續的;但後來發現只能存在某些能階上才可以解釋光譜——這應該說是一種「能量量化」的現象,而不是「能量量子化」的現象!讓我們在這裡用一個日常生活的例子或許更能說明其間的差異:實數是連續的(質),但我們用它來數人頭時,卻發現它只能存在於整數的「數階」上(量)。讀者覺得用實數被「量化」了、或是被「量子化」了比較適合?

結論

愛因斯坦謂「西方科學的發展基於兩大成就:希臘哲學家發明了形式邏輯系統,以及發現了通過系統實驗找出因果關係的可能性」。

從這名言裡,我們可以看出愛因斯坦顯然認為因果是存在於宇宙中的,將它們連在一起的形式邏輯系統(formal logical system)才是一種發明;所以我們可以說薛丁格發明了「波動量子力學」;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伯恩(Max Born)和喬丹(Pascual Jordan)發明了「矩陣量子力學」;狄拉克(Paul Dirac)發明了希爾伯特(Hilbert)空間上的「算子(operator)量子力學」——他們以不同的數學形式表達了物理學家所發現的量子物理(理論)。

在「不用數學就可以解釋—相對論的著名想像實驗「雙胞胎悖論一文裡,筆者提到了時間及空間是人類製造出來便利溝通的語言。為了解釋觀察到的現像,不同運動者對時間便必須有不同的認知,否則就會發生像「雙胞胎悖論」(twin paradox)一樣的矛盾。

「雙胞胎悖論」提及:當太空旅行者回到地球後,發現自己比留在地球的雙胞胎手足更年輕。圖/Pexels

同樣地,作家在寫一篇文章時,也必須假設讀者對主題具有某些程度的了解與認知。如果假設不對,那便像內人讀筆者的文章一樣,不管筆者是用發明或發現,對她來說都是「不知所云」!而如果能在讀者心中起了共鳴呢?則不管筆者是用發明或發現,相信讀者都能心領筆者事實上是在有意或無意中表達了對某一物理觀念的看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延伸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1
賴昭正_96
44 篇文章 ・ 58 位粉絲
成功大學化學工程系學士,芝加哥大學化學物理博士。在芝大時與一群留學生合創「科學月刊」。一直想回國貢獻所學,因此畢業後不久即回清大化學系任教。自認平易近人,但教學嚴謹,因此穫有「賴大刀」之惡名!於1982年時當選爲 清大化學系新一代的年青首任系主任兼所長;但壯志難酬,兩年後即辭職到美留浪。晚期曾回台蓋工廠及創業,均應「水土不服」而鎩羽而歸。正式退休後,除了開始又爲科學月刊寫文章外,全職帶小孫女(半歲起);現已成七歲之小孫女的BFF(2015)。首先接觸到泛科學是因爲科學月刊將我的一篇文章「愛因斯坦的最大的錯誤一宇宙論常數」推薦到泛科學重登。

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但你的爸媽也不是你的爸媽:透視我們與家的距離
雞湯來了
・2019/10/06 ・2229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19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截自公視官網

  • 文/雞湯來了蕭子喬
  • 校稿/雞湯來了張芷晴、陳世芃
  • 製圖/雞湯來了黃珮甄
  • 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你的深愛卻成了阻礙,如何才能找到溝通契機?

「為什麼我一定要跟姐姐一樣?」「我不能就只做我自己嗎?」「如果我沒有考上好大學,你還要我嗎?」「你想過我的感覺嗎?」

奪得多座金鐘的台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播出後,引起了許多親子關係的討論,也讓更多人直視親子間的傷痛,很多人都呼籲爸媽不要再把孩子當作「自己的」孩子。然而,孩子對「爸媽」這個角色懷抱敵意,其實難以真正解決問題。如果我們願意嘗試聽聽看父母的心聲,或許才是親子和解的真正契機。

「我這個人這輩子沒什麼成就,就是希望我的孩子可以有點成就」「媽媽吃過的苦絕對不會讓你再承受第二遍」「我一直都在幫你啊!」

一位位為了孩子腰酸背痛、傷透腦筋的母親,或許對於孩子而言,媽媽已經做得太多、關照已經太沉重,但是我們不可否認,這些家長的初衷的確是「希望孩子好」。

家庭關係的緊繃,並不只出現在戲劇之中。為什麼明明是愛、是好意,最後卻變成了彼此痛苦的根源?如果我們真的希望改變這些「雖是戲劇但再真實不過」的親子枷鎖,或許需要試著從我們對親子關係的觀念著手,接下來,讓我們從台大社會學系教授藍佩嘉的研究,來探討這個議題。

給爸媽:整理自己的過去、反思想要怎樣的家庭

希望孩子不再受苦,提醒爸媽「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就夠了嗎?答案是:不夠!因為爸媽之所以這樣當爸媽,是受到許多社會結構、過往經驗、接受到的訊息等等因素影響後的結果,並不是這樣簡單一句話、一個觀念的輸入就能改變的。

藍佩嘉深入田野訪談與觀察近 60 個家庭,剖析不同階級、情境的家庭的爸媽如何在有限的財力與資源中,盡己所能地「拚教養」。她發現:市面上有許多給予家長的教養書、雜誌、網路訊息,都是較為單一地傳達家長該為孩子做的事情,使得「當爸媽」這件事情變得越來越困難、令人焦慮,也讓容易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在藍佩嘉的研究中,父母如何理解自己的過去(童年經驗、原生家庭)、如何走到現在,形塑了他們對孩子未來的想像與期待,也就影響了他們的教養方式。深根在爸媽腦海中的遺憾、心中深處的害怕、融入骨子裡的過往習慣,都遠遠比表象的教養行為更能解釋爸媽的行徑。

父母對於過去經歷的解讀,也會形塑出自己對於孩子的期望。圖/pixabay

因此,家長要改變作法,比起「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或許更需要家長深入思考、嘗試釐清自身之所以這樣做的原因,找出具體希望改變的方法,會是更有效的方式。

給孩子:理解爸媽的身不由己、互相溝通

許多的傷痛,都是源於缺乏一個溝通的契機;而有效的溝通,通常需要理解對方的好奇心。在家庭關係中,孩子可以嘗試理解爸媽的焦慮與掙扎的來源。藍佩嘉指出,某種程度而言,爸媽也是結構下的受害者,難以看穿市場販賣給他們的恐懼,不易擺脫成長過程中內化的社會期待,不知不覺讓愛成了焦慮與控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藍佩嘉引用當紅名句「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她說其實「你的爸媽也不是你的爸媽」,也就是說,孩子和爸媽其實需要在親子關係都保有自我,並互相照顧。孩子們別忘了,照護的邏輯不僅限於爸媽照顧孩子,而應該是「彼此照顧的協力團隊」!

孩子可以嘗試理解爸媽也是脆弱的,有屬於他們自己的遺憾與未完期待,如果能互相摸索彼此照應、找出給予對方支持的正確方式,或許更能說出彼此的真心話,親子關係也會減少傷痛。

孩子和爸媽其實需要在親子關係都保有自我,並互相照顧。圖/pixabay

做彼此最佳的隊友,改變或許便由此開始

除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別忘了「父母有時也不是父母自己的」,讓我們重新定義親子關係:親子,理應做彼此的支持。

讓親子關係成為協力團隊,互相了解彼此的心聲、成長經歷、未來期待等等。如能在關係中開啟真實的理解,或許就是有效溝通、創造改變的契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 藍佩嘉(2014)。做父母、做階級:親職敘事、教養實作與階級不平等。台灣社會學,27, 97-140。
  • 藍佩嘉(2019)。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台北:春山出版。
  • Lan, P. C. (2014). Compressed modernity and glocal entanglement: The contested transformation of parenting discourses in postwar Taiwan. Current Sociology, 62(4), 531-549.

本文與雞湯來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其實,你的爸媽也不是你的爸媽 同步刊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雞湯來了
51 篇文章 ・ 463 位粉絲
幸福,如何選擇?雞湯來了相信我們值得擁有更優質的家人關係。致力提供科學研究證實的家庭知識,讓您在家庭生活的日常、人生選擇的關卡,找到適合的方向。雞湯來了官網、雞湯來了FB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電視和網路時代下的科學節目,有什麼不一樣?
活躍星系核_96
・2017/05/28 ・4497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SR值 548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amolin|畢業於政大廣電所,現仍在政大擔任不起眼的專任助理。

講到科學節目,你腦中第一個閃過的畫面是什麼?

source:NASA

電視時代下的科學節目

即使你腦中浮現的畫面與我不同,但應該也相去不遠。無論你想到的是有獅子追著斑馬的非洲大草原、穿梭於複雜且精密儀器之間的研究員,或是和我一樣想到靜謐而無邊際的外太空,我們印象中的「科學節目」大致上都長得差不多。你剛剛看到「獅子追著斑馬跑」這幾個字時,腦袋是不是就有畫面浮現呢。這並不是你和我心有靈犀,而是因為我們對於科學節目的想像,大多都是電視媒體的形狀……所形塑的模樣,裡面不外乎包含下列三種元素:受訪的科學家、非常「科學」的形象、 宛如「上帝之聲」的旁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source:《摩根費里曼之穿越蟲洞》(Through the wormhole with Morgan Freeman)

一、為內容背書的科學家

一般我們熟悉的科學節目往往都會有科學家出現,聽起來合情合理,畢竟高深的知識只有受過專業領域訓練的學者才懂。對於節目製作群來說,和科學家保持密切聯絡相當重要,一來可以獲得新知,二來也能確保內容的正確性,科學家在傳播知識的過程中,不僅是資訊的生產者,更是內容的最終仲裁者。

二、非常「科學」的形象

我們對於科學節目會有同一種想像,正是因為科學節目看起來都很「科學」。科學的形象可以說是人為加工而成的,這種形象最早大概可以追溯至國中第一次接觸自然科時,光看到一些神秘的公式就令人生畏。在影片中,要呈現如此抽象又複雜的概念,除了需要一些動畫輔助外,拍攝少數人會接觸的科學儀器、只有科學家才看得懂的圖表、浩瀚的場景等等,在在強調了科學的神秘感與不可侵犯性,觀眾在看科學節目時,一邊努力理解他的內容,一邊加深科學節目真的好「科學」的想像。

三、旁白即是上帝

旁白,對於讓科學節目如此「科學」的貢獻,可說是功不可沒。科學節目裡的旁白經常帶有全知觀點,並以十分權威式的口吻,字正腔圓地陳述內容。旁白彷彿是上帝,讓我們無從、也無權去質疑他所說的內容。這種「上帝之聲」(voice-of-God)不僅能展現科學的客觀理性,更能發揮系統性知識傳遞的功能,以樹立權威的意見1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學節目最重視的莫過於科學正確性。除了腳本要正確之外,電視媒體也會利用不同的視覺或敘事元素來強調內容的可信程度,而剛剛說的這些元素(並非全部,但最為常見)的組合恰好可以達到某種「真實效果」(realist effect)2,利用視覺上的真實感加強了內容的正確性,不僅塑造科學節目的威嚴,也讓觀眾看得心服口服。

但是,這套在電視屢試不爽的模式,搬到網路之後卻慘遭滑鐵盧!

究竟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呢?圖/取自 AsapSCIENCE:Which Came First? The Chicken or the Egg?

你說,「蛤?科學節目不就那樣嗎?在電視和在網路有什麼差別?」那你可能沒看清楚我上面放的這張圖。 Which Came First?The Chicken or the Egg?正是一支網路科學影片,也是第一支顛覆我對科學節目想像的網路影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AsapSCIENCE 是美國有名的 YouTube 科學頻道,由兩位大學專攻生物科系、同時也是大學好友(兼伴侶)的 Mitchell Moffit 與 Gregory Brown 所創,該節目的特色在於節奏緊湊的旁白、現場繪畫(live drawing)搭配定格實拍的呈現方式,在平均不超過五分鐘的片長中,盡可能地傳達一個概念或小知識(As soon as possible SCIENCE)。

AsapSCIENCE 的影片完全推翻剛剛所講的那些,構成我們腦中「科學節目」的元素。節目從頭到尾都沒有科學家出現、卡通式的畫風也與科學形象毫無關聯、旁白霹哩啪拉像趕火車般地快速講話,看起來如此「不科學」的影片,真的也是科學影片嗎?

圖/取自 SmarterEveryDay:The Backwards Brain Bicycle

另一個有趣的例子,則是由 Destin Sandlin 所經營的 SmaterEveryDay。在 SmarterEveryDay 的所有影片,都是由 Destin 擔任主持人,帶著觀眾去探索生活中的科學知識。然而,這類型的影片卻和電視的外景節目不同,網路科學影片從腳本、訪問、主持、拍攝,甚至是剪輯,大多是由創作者獨力完成(當然創作者也會帶著快樂夥伴出門,但多為協助,主要還是由創作者完成整支影片)。另外,Destin 很喜歡手持相機,以「自拍」方式拍攝自己,這也是我們在電視科學節目中比較少見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種創作者身兼主持人,以「自我獨白」(monologue)的方式拍攝而成影片同樣也見於 VsauceVeritasium 等 YouTube 頻道,國內則有啾啾鞋為代表。但,這些影片同樣也如 AsapSCIENCE 一樣,面臨類似的問題:科學家呢(註 1)?科學形象呢?那個如上帝般的旁白呢?這些影片看起來就像一般 YouTuber 拍片(他們也的確是 YouTuber 啊),沒有媒體的把關與專業拍攝技巧,這樣也算科學節目嗎?

是的,他們都是科學節目,只不過呈現方式與表現手法,和電視很不一樣罷了。接下來請你拋下過往對於科學節目的想像,以開放、包容且友善的態度,一同來認識網路上的科學節目。

那網路時代下的科學節目呢?

圖/取自 Wikisky

世界越快,影片更要快

美國知名作家卡爾(Nicholas Carr)在《網路讓我們變笨?》一書便指出,人們的思考與行為模式很容易受到媒介的影響。不同於紙本或電視媒介為線性傳播模式,可以幫助我們集中思緒,網路是分散、跳躍、超連結、非線性的媒介,雖然讓我們接收資訊的速度變得更快、更廣博,卻也更容易被干擾而無法集中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若以媒介特質的觀點切入,一支要放在網路上的科學影片就不能如傳統節目那般緩慢而沉穩,勢必要短、要快,並在破碎的時間內提供大量的資訊,方能符合網路閱聽人的媒介習性。因此,網路科學影片製作成本低、設備簡易、人力精簡,為了滿足觀眾對於新資訊的渴望,影片生產效率要高、更新速度求快,以維持社群的活躍性。在每禮拜都要產出的製作壓力下,網路科學影片就只能捨棄電視科學節目的專業技巧與敘事方式,改以快、狠、準的產製策略,來迎合媒介的需求。

不管是誰,都可以拍影片聊知識

網路的影響不僅止於影片的樣貌,更改變了影片產製的流程。傳統科學影片(如科學節目或是科學紀錄片)都需藉由傳播與科學領域的專業人員共同合作,科學家扮演提供資訊並把關內容正確性的角色,而媒體人則負責將複雜的科學語言「轉譯」成民眾可理解的媒體語言,播送給電視機前的觀眾。對於平民老百姓來說,想參與科學節目的製作,只能想辦法進入媒體界工作,或是發憤圖強讓自己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如此才會有電視台會來採訪你)。

如果你沒有以上條件,那也沒關係,只要上網申請一個 YouTube 帳號(好啦,Vimeo 也可以),你也可以上傳自己拍攝的科學影片(如果你認為那是一支科學影片的話),盡情享受成為內容生產者的樂趣。

source:啾啾鞋 Youtube頻道截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例如像是方才提到的網路科學頻道,如 AsapSCIENCESmarterEveryDayVeritasium、啾啾鞋等等,他們的影片幾乎都是由創作者個人,或五人以下團體所製作而成,也因為人力與資源不如電視台豐沛,儘管影片看起來沒有那麼「專業」(這裡的專業是指相較於電視科學節目,有些 YouTuber 的影片也是具有一定拍攝水準的),卻依然瑕不掩瑜,不管是 YouTube 頻道或是臉書粉絲專頁的追蹤人次與觀看人數都是上百萬的天文數字,說明網路閱聽人其實並不在乎那三種用來強調「真實效果」的元素。既然如此,身為觀眾的我們,到底喜歡網路科學影片的什麼呢?

除了知性,更要「人性」

或許我們一開始的命題就反了,網路科學影片雖說是「網路上的科學影片」,但其實也是「以科學為主題的網路影片」,不是嗎?想成網路影片,你是不是比較能接受剛剛那些 YouTube 影片的模樣了呢?

澳洲科學傳播學者 Welbourne 與 Grant 在 2015 年所發表的文章就揭示:若影片中有固定的傳播者出現,該頻道所獲得的人氣相對來說也會比較高4。創作者不只是影片的生產者,更是與觀眾連接的橋梁。對網路閱聽人而言,他們在意的不只是內容,而是影片中的人究竟有什麼魅力,值得投注時間來看完他的影片(是的,網路就是這麼殘忍)。

Vsauce的創建人 Michael Stevens  圖/ 截圖自 Vsauce Youtube頻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此,那些高人氣的網路科學節目,都會散發很強烈的創作者個人特質。這種特質簡單來說,就是在影片中可以看出創作者的個人性與獨特性。而觀眾如何從中描繪出創作者的形象呢?可能是透過他的臉部表情、陳述方式、繪畫風格、剪接方式等,看到這些特質便可以馬上聯想到創作者(例如,看見 AsapSCIENCE 的畫,就知道這是 AsapSCIENCE 的影片,儘管沒有特別註明),久而久之觀眾便會與創作者產生某種情感上的連結,成為該頻道的穩定收視群。

這也是為什麼 Welbourne 與 Grant 也不忘提醒有志於網路科學節目的創作者,Be a human, not a company5。而這也恰好解釋了為何電視科學節目的模式會在網路慘遭滑鐵盧,他們的節目確實很專業、有深度且可信度高,但就是距離觀眾太遠了。

網路是以「人」為運作主體的有機網絡,不要忘記你和你的觀眾也都是獨立的「個人」,至少先不要扮演上帝,用一般朋友的形式和你的觀眾聊聊天,他們可能是在搭公車、等捷運、蹲廁所,或是睡覺前想看個影片放鬆,所以不拘束的對話是必要的。網路閱聽人很單純,只要能在五分鐘的影片哄哄他們、逗他們笑,結果都比正經八百又長達 50 分鐘的科學紀錄片來的有效(註 2)。

或許我們過去都把「科學影片」想得太過狹隘了,換個角度想,網路科學影片就只是「科學影片」演變到數位時代下的樣貌。圖/取自 PanSci 泛科學:【雄性の驕傲】荒謬兵器榜

或許我們過去都把「科學影片」想得太過狹隘了,換個角度想,網路科學影片就只是「科學節目」演變到數位時代下的樣貌,就像過去在電影時代和電視時代,科學節目都有一套呈現方式一樣,不應將網路科學影片框架於既有的刻板印象,如此則可能忽視其潛在的傳播能量與發展性。

不管怎樣,只要有帶給我們不一樣得科學知識或概念,無論是以什麼形式呈現的,仍是一部好的科學影片,不是嗎?

  • 註 1:在此要稍稍澄清一下,國外頻道如 SmarterEveryDayVeritasium 在影片中仍會去採訪相關領域的專家或科學家,不同處在於,創作者都會一同出現在畫面中與受訪的來賓對話,而不是放任來賓一個人孤單地出現在畫面中受訪。
  • 註 2:這裡並不是說,傳統電視的科學節目沒有人要看。我相信熱愛擁抱知識的觀眾還是比較願意接受大量且富含深度的訊息。不過若真有此人,他對於科學的涉入程度應比其他人高,勢必也會選擇收看電視科學節目。一般而言,網路上大部分的人只是希望透過有趣、輕鬆的短片,得到一些有趣的小知識。

參考資料:

  1. Rabiger, M. (2009). Directing the Documentary (5th edition).
  2. van Dijck, J. (2006). Picturizing science: the science documentary as multimedia spectac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9(1): 5-24.
  3. 書籍《網路讓我們變笨?:數位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大腦、思考與閱讀行為》,貓頭鷹出版
  4. Welbourne, D. J. & Grant, W. J. (2015). Science Communication on YouTube: Factors that affect channel and video popularity.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24(2).
  5. Article retrieved from THE CONVERSATION: What makes a popular science video on YouTube.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活躍星系核_96
778 篇文章 ・ 127 位粉絲
活躍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 AGN)是一類中央核區活動性很強的河外星系。這些星系比普通星系活躍,在從無線電波到伽瑪射線的全波段裡都發出很強的電磁輻射。 本帳號發表來自各方的投稿。附有資料出處的科學好文,都歡迎你來投稿喔。 Email: contact@pansci.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