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不希望高壓強制也不想養出小霸王?做孩子的溫柔教練

雞湯來了
・2019/11/14 ・2885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539 ・八年級

  • 文/雞湯來了蕭子喬
    校稿/雞湯來了張芷晴、陳世芃
    製圖/雞湯來了黃珮甄
    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談到父母角色,我們往往會直覺地浮現兩種形象,而這兩種形象通常是以「西方」和「東方」進行分野。

當孩子來到父母的身邊,父母就必須擔負起教養的責任,但東西方的表現方式大不同。圖/publicdomainpictures

是不是想到西方,就想到放手讓孩子獨立、自由發展?想到華人,就想到父母嚴厲、權威?好似這兩種風格是衝突、不相容的。

那麼,如果試著描繪自己理想中的親子關係,你又會怎麼描述呢?

「不想再用過去那一套對孩子,不希望給孩子那種父母很有權威的距離感」

「想跟孩子當朋友,希望能溫柔同理的對待孩子,和他溝通」

「不過有些時候,孩子很失控,我想忍住不要罵他,可是又對孩子束手無策,怎麼辦?」

——這些是「雞湯來了」初步訪談新手父母時得到的回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知你有沒有發現,現代家長看待親子關係的方式已經和過去嚴酷權威的風格大不相同,但也出現了新的問題,最明顯的就是「如何在管教和放手之間找到平衡」?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中西文化的交融來看。

親子關係,父母角色的過去與現在

過往華人父母重視權威,強調長幼有序,但隨著社會變遷、西方文化傳入華人世界,父母的角色也逐漸拋棄過往的「嚴教勤管」、要孩子孝順服從、以父母為中心的思維。

華人父母的角色定位逐漸改變。圖/publicdomainpictures

1995年有學者針對2000多位父母做問卷調查,發現父母眼中的親子關係已轉為「類平輩」關係,父母認為自己要「和孩子做好朋友」,要與孩子培養好感情。另一項2014年的研究,學者分析台灣各大報章雜誌的親職內容,發現社會中對於「孩子孝順」的期待變低了,轉而強調親子之間是「互惠」的。

在父母與孩子相對位置的轉變之下,今日的教養已變成是「以孩子為中心」的任務。父母注重孩子的需要,強調要給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不能改變孩子形狀。甚至,當自己與孩子的需求有衝突時,許多父母會傾向犧牲自己、以孩子為優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化交融下,父母角色衍生的矛盾

全球化加速西風東漸,西方的思維被視為新潮的效仿對象,親子關係從尊卑觀轉變到類平輩觀,但根植於華人文化中的觀念尚未消失,許多父母產生了角色定位上的矛盾與為難。這也是為何現在常常出現以下情境的原因:

「孩子很失控,我想忍住不要罵他,可是又對孩子束手無策,怎麼辦?」

「老師說我家孩子在學校打了別人,但我相信一定是別人錯在先,我孩子一定不是故意的」

「孩子都不回我訊息,但我怕我硬是叫他要回我,他會討厭我」

這群父母骨子裡流著華人「父母具有管教責任」的血,但眼睛已望向西方民主自由教養的風。

尊重孩子的同時,拿捏界線非常重要。圖/pixnio

有學者指出,當父母越來越強調要尊重孩子自主,卻忘記把握其中的界線,就越容易出現以下三種類型的「容易失控」的親子關係:

夥伴關係:親子之間沒有界限,父母直接和孩子當朋友

常見問題:親子之間層級消失導致父母失去管教能力,孩子尚未理解成人世界的規則就自由發展,導致容易缺乏紀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投射關係:父母的自信建立在孩子的行為身上,例如把孩子的社會行為和學習成績當作測量父母優劣的標準。

常見問題:傾向迴避衝突,深怕對抗孩子會危及孩子對自己的愛,也就變得完全不敢管孩子

共生關係:用大人的思維去理解孩子,認為孩子絕對不是故意的

常見問題:父母對孩子的愛變成了「寵」,忽略孩子心智發展若未經訓練,不會自己變成成熟的大人,孩子若長期缺乏父母的權威引導心智有可能會停留在幼時狀態。

孩子如同風箏,需適當放鬆與拉緊。圖/pxhere

這三種類型,簡單來說都可以歸結於:父母尊重孩子個體自由,「忘記自己可以適度運用權威」引導孩子成長。

其實,這些難題都可以藉由重新定位父母角色來改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重新調和、定位父母角色

作為父母,不應該忘記每個階段的孩子與自己都有對應的「課題」要完成,要搭配孩子的發展階段、心智能力,扮演相對應合適的父母角色,孩子還小時可能需要多一點教導與紀律養成,孩子長大後可以多給孩子一些自主選擇權。

做個開明父母不等於要放棄父母的權威,挖掘孩子的優點也不等於忽視孩子的問題行為。做孩子的溫柔教練吧!愛孩子,給孩子有自由但也有界限,有朋友般的溫情但也別忘記適當的規範和訓練。

或許過去傳統華人嚴酷打罵或控制的教養方式有其缺點,但華人父母對孩子的關愛絕對不亞於西方父母。或許西方親子之間相互獨立自由的方式有其優點,但有時候仍會出現疑慮。

沒有哪種文化、哪種教養是完美的,重要的是都蘊含了豐富的愛。我們可以釐清不同文化之下的父母角色,理解從過去到現在的父母角色為何不同,進而調和出合適當今社會、自己家庭的方式,定位出屬於自己的教養風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想要愛你,而不會緊抓著你;

欣賞你,不帶評斷;

參與你,而沒有任何侵犯;

邀請你,而不要求;

離開你,而不會有愧疚;

指正你,而非責備;

並且,幫助你,而不是侮辱。

如果,我也能從你那裡獲得相同的對待,

那麼,我們就會真誠地相會,

且,豐潤了我們彼此。

——家族治療大師 維琴尼亞‧薩提爾

延伸閱讀

  1. 如何掌握孩子發展給予適當訓練?從孩子發展弄懂自律的妙招
  2. 如何給孩子自由但也保有界限?給孩子有自由又有原則的愛

參考資料

  • 吳明燁(2016)。父母難為:臺灣青少年教養的社會學分析。台北:五南。
  • 陳盈文(2006)。接受東西方教育的父母對其子女的教養模式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 王泰智、沈惠珠(譯)(2011)。我們的孩子為什麼變成小皇帝(原作者:Michael Winterhoff)。新北市:野人。
  • 潘淑滿(2005)。台灣母職圖像。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0,41-91。
  • 藍佩嘉(2019)。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台北:春山出版。
  • 林文瑛、王震武(1995)。中國父母的教養觀:嚴教觀或打罵觀?。本土心理學研究,3,2-92。
  • Lan, P. C. (2014). Compressed modernity and glocal entanglement: The contested transformation of parenting discourses in postwar Taiwan. Current Sociology, 62(4), 531-549.
  • Hays S (1996).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Motherhood.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本文與雞湯來了 同步刊登,原文標題:中西教養如何平衡?做孩子的溫柔教練!

文章難易度
雞湯來了
51 篇文章 ・ 463 位粉絲
幸福,如何選擇?雞湯來了相信我們值得擁有更優質的家人關係。致力提供科學研究證實的家庭知識,讓您在家庭生活的日常、人生選擇的關卡,找到適合的方向。雞湯來了官網、雞湯來了FB

0

3
3

文字

分享

0
3
3
圖形處理單元與人工智慧
賴昭正_96
・2024/06/24 ・6944字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作者/賴昭正|前清大化學系教授、系主任、所長;合創科學月刊

我擔心人工智慧可能會完全取代人類。如果人們能設計電腦病毒,那麼就會有人設計出能夠自我改進和複製的人工智慧。 這將是一種超越人類的新生命形式。

——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 英國理論物理學家

大約在八十年前,當第一台數位計算機出現時,一些電腦科學家便一直致力於讓機器具有像人類一樣的智慧;但七十年後,還是沒有機器能夠可靠地提供人類程度的語言或影像辨識功能。誰又想到「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t,簡稱 AI)的能力最近十年突然起飛,在許多(所有?)領域的測試中擊敗了人類,正在改變各個領域——包括假新聞的製造與散佈——的生態。

圖形處理單元(graphic process unit,簡稱 GPU)是這場「人工智慧」革命中的最大助手。它的興起使得九年前還是個小公司的 Nvidia(英偉達)股票從每股不到 $5,上升到今天(5 月 24 日)每股超過 $1000(註一)的全世界第三大公司,其創辦人(之一)兼首席執行官、出生於台南的黃仁勳(Jenson Huang)也一躍成為全世界排名 20 內的大富豪、台灣家喻戶曉的名人!可是多少人了解圖形處理單元是什麼嗎?到底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

黃仁勳出席2016年台北國際電腦展
Nvidia 的崛起究竟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圖/wikimedia

在回答這問題之前,筆者得先聲明筆者不是學電腦的,因此在這裡所能談的只是與電腦設計細節無關的基本原理。筆者認為將原理轉成實用工具是專家的事,不是我們外行人需要了解的;但作為一位現在的知識分子或公民,了解基本原理則是必備的條件:例如了解「能量不滅定律」就可以不用仔細分析,即可判斷永動機是騙人的;又如現在可攜帶型冷氣機充斥市面上,它們不用往室外排廢熱氣,就可以提供屋內冷氣,讀者買嗎?

CPU 與 GPU

不管是大型電腦或個人電腦都需具有「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 unit,簡稱 CPU)。CPU 是電腦的「腦」,其電子電路負責處理所有軟體正確運作所需的所有任務,如算術、邏輯、控制、輸入和輸出操作等等。雖然早期的設計即可以讓一個指令同時做兩、三件不同的工作;但為了簡單化,我們在這裡所談的工作將只是執行算術和邏輯運算的工作(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簡稱 ALU),如將兩個數加在一起。在這一簡化的定義下,CPU 在任何一個時刻均只能執行一件工作而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個人電腦剛出現只能用於一般事物的處理時,CPU 均能非常勝任地完成任務。但電腦圖形和動畫的出現帶來了第一批運算密集型工作負載後,CPU 開始顯示心有餘而力不足:例如電玩動畫需要應用程式處理數以萬計的像素(pixel),每個像素都有自己的顏色、光強度、和運動等, 使得 CPU 根本沒辦法在短時間內完成這些工作。於是出現了主機板上之「顯示插卡」來支援補助 CPU。

1999 年,英偉達將其一「具有集成變換、照明、三角形設定/裁剪、和透過應用程式從模型產生二維或三維影像的單晶片處理器」(註二)定位為「世界上第一款 GPU」,「GPU」這一名詞於焉誕生。不像 CPU,GPU 可以在同一個時刻執行許多算術和邏輯運算的工作,快速地完成圖形和動畫的變化。

依序計算和平行計算

一部電腦 CPU 如何計算 7×5+6/3 呢?因每一時刻只能做一件事,所以其步驟為:

  • 計算 7×5;
  • 計算 6/3;
  • 將結果相加。

總共需要 3 個運算時間。但如果我們有兩個 CPU 呢?很多工作便可以同時(平行)進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同時計算 7×5 及 6/3;
  • 將結果相加。

只需要 2 個運算時間,比單獨的 CPU 減少了一個。這看起來好像沒節省多少時間,但如果我們有 16 對 a×b 要相加呢?單獨的 CPU 需要 31 個運算的時間(16 個 × 的運算時間及 15 個 + 的運算時間),而有 16 個小 CPU 的 GPU 則只需要 5 個運算的時間(1 個 × 的運算時間及 4 個 + 的運算時間)!

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麼稱 GPU 為「圖形」處理單元。圖一左圖《我愛科學》一書擺斜了,如何將它擺正成右圖呢? 一句話:「將整個圖逆時針方向旋轉 θ 即可」。但因為左圖是由上百萬個像素點(座標 x, y)組成的,所以這句簡單的話可讓 CPU 忙得不亦樂乎了:每一點的座標都必須做如下的轉換

x’ = x cosθ + y sinθ

y’ = -x sinθ+ y cos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即每一點均需要做四個 × 及兩個 + 的運算!如果每一運算需要 10-6 秒,那麼讓《我愛科學》一書做個簡單的角度旋轉,便需要 6 秒,這豈是電動玩具畫面變化所能接受的?

圖形處理的例子

人類的許多發明都是基於需要的關係,因此電腦硬件設計家便開始思考:這些點轉換都是獨立的,為什麼我們不讓它們同時進行(平行運算,parallel processing)呢?於是專門用來處理「圖形」的處理單元出現了——就是我們現在所知的 GPU。如果一個 GPU 可以同時處理 106 運算,那上圖的轉換只需 10-6 秒鐘!

GPU 的興起

GPU 可分成兩種:

  • 整合式圖形「卡」(integrated graphics)是內建於 CPU 中的 GPU,所以不是插卡,它與 CPU 共享系統記憶體,沒有單獨的記憶體組來儲存圖形/視訊,主要用於大部分的個人電腦及筆記型電腦上;早期英特爾(Intel)因為不讓插卡 GPU 侵蝕主機的地盤,在這方面的研發佔領先的地位,約佔 68% 的市場。
  • 獨立顯示卡(discrete graphics)有不與 CPU 共享的自己專用內存;由於與處理器晶片分離,它會消耗更多電量並產生大量熱量;然而,也正是因為有自己的記憶體來源和電源,它可以比整合式顯示卡提供更高的效能。

2007 年,英偉達發布了可以在獨立 GPU 上進行平行處理的軟體層後,科學家發現獨立 GPU 不但能夠快速處理圖形變化,在需要大量計算才能實現特定結果的任務上也非常有效,因此開啟了為計算密集型的實用題目編寫 GPU 程式的領域。如今獨立 GPU 的應用範圍已遠遠超出當初圖形處理,不但擴大到醫學影像和地震成像等之複雜圖像和影片編輯及視覺化,也應用於駕駛、導航、天氣預報、大資料庫分析、機器學習、人工智慧、加密貨幣挖礦、及分子動力學模擬(註三)等其它領域。獨立 GPU 已成為人工智慧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及許多行業的遊戲規則。英特爾在這方面發展較遲,遠遠落在英偉達(80%)及超微半導體公司(Advance Micro Devices Inc.,19%,註四)之後,大約只有 1% 的市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典型的CPU與GPU架構

事實上現在的中央處理單元也不再是真正的「單元」,而是如圖二可含有多個可以同時處理運算的核心(core)單元。GPU 犧牲大量快取和控制單元以獲得更多的處理核心,因此其核心功能不如 CPU 核心強大,但它們能同時高速執行大量相同的指令,在平行運算中發揮強大作用。現在電腦通常具有 2 到 64 個核心;GPU 則具有上千、甚至上萬的核心。

結論

我們一看到《我愛科學》這本書,不需要一點一點地從左上到右下慢慢掃描,即可瞬間知道它上面有書名、出版社等,也知道它擺斜了。這種「平行運作」的能力不僅限於視覺,它也延伸到其它感官和認知功能。例如筆者在清華大學授課時常犯的一個毛病是:嘴巴在講,腦筋思考已經不知往前跑了多少公里,常常為了追趕而越講越快,將不少學生拋到腦後!這不表示筆者聰明,因為研究人員發現我們的大腦具有同時處理和解釋大量感官輸入的能力。

人工智慧是一種讓電腦或機器能夠模擬人類智慧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科技,因此必須如人腦一樣能同時並行地處理許多資料。學過矩陣(matrix)的讀者應該知道,如果用矩陣和向量(vector)表達,上面所談到之座標轉換將是非常簡潔的(註五)。而矩陣和向量計算正是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演算法的基礎!也正是獨立圖形處理單元最強大的功能所在!因此我們可以了解為什麼 GPU 會成為人工智慧開發的基石:它們的架構就是充分利用並行處理,來快速執行多個操作,進行訓練電腦或機器以人腦之思考與學習的方式處理資料——稱為「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

黃仁勳在 5 月 22 日的發布業績新聞上謂:「下一次工業革命已經開始了:企業界和各國正與英偉達合作,將價值數萬億美元的傳統資料中心轉變為加速運算及新型資料中心——人工智慧工廠——以生產新商品『人工智慧』。人工智慧將為每個產業帶來顯著的生產力提升,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和提高能源效率,同時擴大收入機會。」

附錄

人工智慧的實用例子:下面一段是微軟的「copilot」代書、谷歌的「translate」代譯之「one paragraph summary of GPU and AI」。讀完後,讀者是不是認為筆者該退休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GPU(圖形處理單元)和 AI(人工智慧)之間的協同作用徹底改變了高效能運算領域。GPU 具有平行處理能力,特別適合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所需的複雜資料密集運算。這導致了影像和視訊處理等領域的重大進步,使自動駕駛和臉部辨識等技術變得更加高效和可靠。NVIDIA 開發的平行運算平台 CUDA 進一步提高了 GPU 的效率,使開發人員能夠透過將人工智慧問題分解為更小的、可管理的、可同時處理的任務來解決這些問題。這不僅加快了人工智慧研究的步伐,而且使其更具成本效益,因為 GPU 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執行與多個 CPU 相同的任務。隨著人工智慧的不斷發展,GPU 的角色可能會變得更加不可或缺,推動各產業的創新和新的可能性。大腦透過神經元網路實現這一目標,這些神經元網路可以獨立但有凝聚力地工作,使我們能夠執行複雜的任務,例如駕駛、導航、觀察交通信號、聽音樂並同時規劃我們的路線。此外,研究表明,與非人類動物相比,人類大腦具有更多平行通路,這表明我們的神經處理具有更高的複雜性。這個複雜的系統證明了我們認知功能的卓越適應性和效率。我們可以一邊和朋友聊天一邊走在街上,一邊聽音樂一邊做飯,或一邊聽講座一邊做筆記。人工智慧是模擬人類腦神經網路的科技,因此必須能同時並行地來處理許多資料。研究人員發現了人腦通訊網路具有一個在獼猴或小鼠中未觀察獨特特徵:透過多個並行路徑傳輸訊息,因此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多任務處理能力。

註解

(註一)當讀者看到此篇文章時,其股票已一股換十股,現在每一股約在 $100 左右。

(註二)組裝或升級過個人電腦的讀者或許還記得「英偉達精視 256」(GeForce 256)插卡吧?

(註三)筆者於 1984 年離開清華大學到 IBM 時,就是參加了被認為全世界使用電腦時間最多的量子化學家、IBM「院士(fellow)」Enrico Clementi 的團隊:因為當時英偉達還未有可以在 GPU 上進行平行處理的軟體層,我們只能自己寫軟體將 8 台中型電腦(非 IBM 品牌!)與一大型電腦連接來做平行運算,進行分子動力學模擬等的科學研究。如果晚生 30 年或許就不會那麼辛苦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註四)補助個人電腦用的 GPU 品牌到 2000 年時只剩下兩大主導廠商:英偉達及 ATI(Array Technology Inc.)。後者是出生於香港之四位中國人於 1985 年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成立,2006 年被超微半導體公司收購,品牌於 2010 年被淘汰。超微半導體公司於 2014 年 10 月提升台南出生之蘇姿豐(Lisa Tzwu-Fang Su)博士為執行長後,股票從每股 $4 左右,上升到今天每股超過 $160,其市值已經是英特爾的兩倍,完全擺脫了在後者陰影下求生存的小眾玩家角色,正在挑戰英偉達的 GPU 市場。順便一題:超微半導體公司現任總裁(兼 AI 策略負責人)為出生於台北的彭明博(Victor Peng);與黃仁勳及蘇姿豐一樣,也是小時候就隨父母親移居到美國。

(註五)

延伸閱讀

  • 熱力學與能源利用」,《科學月刊》,1982 年 3 月號;收集於《我愛科學》(華騰文化有限公司,2017 年 12 月出版),轉載於「嘉義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 網路安全技術與比特幣」,《科學月刊》,2020 年 11 月號;轉載於「善科教育基金會」的《科技大補帖》專欄。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賴昭正_96
43 篇文章 ・ 56 位粉絲
成功大學化學工程系學士,芝加哥大學化學物理博士。在芝大時與一群留學生合創「科學月刊」。一直想回國貢獻所學,因此畢業後不久即回清大化學系任教。自認平易近人,但教學嚴謹,因此穫有「賴大刀」之惡名!於1982年時當選爲 清大化學系新一代的年青首任系主任兼所長;但壯志難酬,兩年後即辭職到美留浪。晚期曾回台蓋工廠及創業,均應「水土不服」而鎩羽而歸。正式退休後,除了開始又爲科學月刊寫文章外,全職帶小孫女(半歲起);現已成七歲之小孫女的BFF(2015)。首先接觸到泛科學是因爲科學月刊將我的一篇文章「愛因斯坦的最大的錯誤一宇宙論常數」推薦到泛科學重登。

3

5
3

文字

分享

3
5
3
陰莖,是社交安全的重要指標?!
胡中行_96
・2022/06/06 ・2612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臺灣早餐店的阿姨總是見人就稱「帥哥」、「美女」,帶給顧客一天的好心情。阿姨們的日行一善,其實潛藏誤判性別,冒犯對方,甚至引發衝突的職業風險。在現今擁抱多元性別的臺灣社會,性別氣質不僅豐富了文化樣貌,也提升了選擇稱謂的難度。在禮貌地詢問該如何稱呼之前,您通常會怎麼臆測對方的生理(sex)或社會性別(gender)?

臺灣早餐店的阿姨總是見人就稱「帥哥」、「美女」,其實潛藏職業風險。(來源:STR Network

辨識性別的指標

有一群義大利科學家以嚴肅的態度,研究辨識社會性別(gender)的問題,其結果登上了2021年的《性行為檔案》(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期刊。當時他們得到的結論是:圖片裡的人物只要有陰莖,便有86%的機會被判定為男性;但若有陰戶,則僅67%的可能被視為女性。[1]

科學家對此現象的解釋,是每當遇到雌雄莫辨的情況,人們寧可不小心「把女性當成男性」,也不要「將男性誤作女性」。因為比起女性,「一般男性生理上多半較強壯,且更具侵犯性」,與他們社交要冒較高的風險。如此的誤判傾向,有助於人類的生存。[1]

總之,生死攸關的社交安全指標,被簡化成一根「陰莖」。

辨識性別:左邊為1978年the Overlay Study的圖片,右邊則是近年義大利團隊使用的版本。圖/參考資料1

給成人的生理/社會性別歸因測試

後來,該篇論文的其中二位作者和另兩個人重組團隊,再次確認上述結論是否屬實,並將新的內容發表於2022年5月17日的《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他們重複使用上回研究中「給成人的生理/社會性別歸因測試」(Sex/Gender Attribution Test for Adult),其圖片裡的男女各有傳統二元性別的六大特徵:[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男性-短髮、男性臉龐、胸膛、窄臀、陰莖與體毛。
  • 女性-長髮、女性臉龐、乳房、寬臀、陰戶,還有缺乏體毛。

用這些特徵,加上或去除衣物,排列組合成的120張圖片,大致上分為下列幾類:[2]

  • 一絲不掛,展露出六大特徵。
  • 沒穿牛仔褲,但有T恤;看不到乳房或胸膛。
  • 穿牛仔褲,但無T恤;看不到陰戶或陰莖。
  • 穿牛仔褲和T恤,所以乳房、胸膛、陰戶、陰莖與臀部都看不到。
120張「給成人的生理/社會性別歸因測試」圖片。圖/參考資料1

實驗設計

運用這些圖片,科學家們做了三個實驗:[2]

  • 【實驗一】:請一票義大利人來決定圖片裡人物的社會性別。基本上跟之前的研究相同,只是受試者的人數更多。
  • 【實驗二】:也許對陰莖特別執著的不只義大利人,於是,華人(Chinese participants)就被拖了下水…[備註]科學家們邀第一次出國留學,只懂基本英文,且幾乎不會義大利文的華人學生來測試。
  • 【實驗三】:科學家們假設文化刻板印象或成見,是演化出來的生存技能。也就是說,人類會極盡所能地,避免與既危險又憤怒的成年男性互動。他們測量受試者做決定的速度,並預期判定圖片人物是男性所花的時間,應該會比判定為女性時短。

實驗結果

陰莖、男臉,無人能敵

三個實驗做完之後,義大利科學家發現,女性特徵只會在男性特徵不存在時,明顯發揮作用。凡是男性特徵存在,圖片中的人物就不太會被指認為女性。其中最能左右受試者決策的特徵,一如預期地是陰莖,其次則為男性臉龐。二者同時出現時,就更所向無敵,使得全部女性特徵黯然失色。[2]

「認知努力」對抗「認知偏誤」的速度

至於猜測社會性別的速度,也還真的吻合義大利科學家們的假設。整體來說,人物設定愈符合二元性別概念,愈能縮短臆測的時間。充滿陽剛特質的人物,造就最迅速的反應;而中性的外表,會令受試者最慢做出決策。[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曾有團隊做過類似的研究,同時追蹤受試者的視線。他們察覺:如果要將一個有陰莖的人物視為女性,受試者通常會盯著圖片良久;但若要把有陰戶者當作男性,他們便相對快速。這表示忽略陰莖的存在,得耗費較多的「認知努力」(cognitive efforts),頗傷心神。換句話說,要把可能是男性的人物,指認為女性,就要謹慎、奮力地專注於決策過程,來對抗人類天生傾向於男性的「認知偏誤」(cognitive bias)機制。[2]

超越文化藩籬

那麼文化背景為何沒有影響到結果呢?義大利科學家雖然找來了剛進入西方社會的華人學生,但也承認後者並不能代表整個華人文化圈。論文中引用香港學者周華山探討同性戀的著作,認為生活在全球化世界的千禧世代華人,透過許多管道接觸西方文化。但是科學家們仍然相信華人學生與義大利受試者反應雷同,並非因為受到西方影響;而是基於超越種族文化,由演化發展而來的普遍現象。[2]

擁抱多元性別的社交禮儀

從義大利科學家的二個研究,我們學習到人類猜測他人性別,主要的根據是有無陰莖。然而,理論與實作的差異,就在於極少人會亮著性器逛大街,更何況您的假設也未必符合對方的自我認同。所以,下次遇到性別光譜上趨於中性,或是認同比較非傳統的個體時,不妨參考「臺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的建議,直接開口:「請問怎麼稱呼?」[3]或許才是最友善且安全的現代社交禮儀。

備註

原文沒有明確定義「Chinese」,所以無從得知這些華人受試者,是來自同婚合法化的臺灣、國際貿易城市香港、網路長城封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內陸,還是其他泛華人文化圈的國家與地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資料:

  1. Federici, S., Lepri, A. & D’Urzo, E. (2021) ‘Sex/Gender Attribution: When the Penis Makes the Difference’,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2. Federici, S., Lepri, A., Bacci, S. et al. (2022) ‘Male recognition bias in sex assignment based on visual stimuli’, Scientific Reports, 12 (8156).
  3. 認識跨性別!(臺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2020)
所有討論 3
胡中行_96
169 篇文章 ・ 65 位粉絲
曾任澳洲臨床試驗研究護理師,以及臺、澳劇場工作者。 西澳大學護理碩士、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士(主修編劇)。邀稿請洽臉書「荒誕遊牧」,謝謝。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不希望高壓強制也不想養出小霸王?做孩子的溫柔教練
雞湯來了
・2019/11/14 ・2885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539 ・八年級

  • 文/雞湯來了蕭子喬
    校稿/雞湯來了張芷晴、陳世芃
    製圖/雞湯來了黃珮甄
    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談到父母角色,我們往往會直覺地浮現兩種形象,而這兩種形象通常是以「西方」和「東方」進行分野。

當孩子來到父母的身邊,父母就必須擔負起教養的責任,但東西方的表現方式大不同。圖/publicdomainpictures

是不是想到西方,就想到放手讓孩子獨立、自由發展?想到華人,就想到父母嚴厲、權威?好似這兩種風格是衝突、不相容的。

那麼,如果試著描繪自己理想中的親子關係,你又會怎麼描述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想再用過去那一套對孩子,不希望給孩子那種父母很有權威的距離感」

「想跟孩子當朋友,希望能溫柔同理的對待孩子,和他溝通」

「不過有些時候,孩子很失控,我想忍住不要罵他,可是又對孩子束手無策,怎麼辦?」

——這些是「雞湯來了」初步訪談新手父母時得到的回答

不知你有沒有發現,現代家長看待親子關係的方式已經和過去嚴酷權威的風格大不相同,但也出現了新的問題,最明顯的就是「如何在管教和放手之間找到平衡」?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中西文化的交融來看。

親子關係,父母角色的過去與現在

過往華人父母重視權威,強調長幼有序,但隨著社會變遷、西方文化傳入華人世界,父母的角色也逐漸拋棄過往的「嚴教勤管」、要孩子孝順服從、以父母為中心的思維。

華人父母的角色定位逐漸改變。圖/publicdomainpictures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995年有學者針對2000多位父母做問卷調查,發現父母眼中的親子關係已轉為「類平輩」關係,父母認為自己要「和孩子做好朋友」,要與孩子培養好感情。另一項2014年的研究,學者分析台灣各大報章雜誌的親職內容,發現社會中對於「孩子孝順」的期待變低了,轉而強調親子之間是「互惠」的。

在父母與孩子相對位置的轉變之下,今日的教養已變成是「以孩子為中心」的任務。父母注重孩子的需要,強調要給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不能改變孩子形狀。甚至,當自己與孩子的需求有衝突時,許多父母會傾向犧牲自己、以孩子為優先。

文化交融下,父母角色衍生的矛盾

全球化加速西風東漸,西方的思維被視為新潮的效仿對象,親子關係從尊卑觀轉變到類平輩觀,但根植於華人文化中的觀念尚未消失,許多父母產生了角色定位上的矛盾與為難。這也是為何現在常常出現以下情境的原因:

「孩子很失控,我想忍住不要罵他,可是又對孩子束手無策,怎麼辦?」

「老師說我家孩子在學校打了別人,但我相信一定是別人錯在先,我孩子一定不是故意的」

「孩子都不回我訊息,但我怕我硬是叫他要回我,他會討厭我」

這群父母骨子裡流著華人「父母具有管教責任」的血,但眼睛已望向西方民主自由教養的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尊重孩子的同時,拿捏界線非常重要。圖/pixnio

有學者指出,當父母越來越強調要尊重孩子自主,卻忘記把握其中的界線,就越容易出現以下三種類型的「容易失控」的親子關係:

夥伴關係:親子之間沒有界限,父母直接和孩子當朋友

常見問題:親子之間層級消失導致父母失去管教能力,孩子尚未理解成人世界的規則就自由發展,導致容易缺乏紀律。

投射關係:父母的自信建立在孩子的行為身上,例如把孩子的社會行為和學習成績當作測量父母優劣的標準。

常見問題:傾向迴避衝突,深怕對抗孩子會危及孩子對自己的愛,也就變得完全不敢管孩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共生關係:用大人的思維去理解孩子,認為孩子絕對不是故意的

常見問題:父母對孩子的愛變成了「寵」,忽略孩子心智發展若未經訓練,不會自己變成成熟的大人,孩子若長期缺乏父母的權威引導心智有可能會停留在幼時狀態。

孩子如同風箏,需適當放鬆與拉緊。圖/pxhere

這三種類型,簡單來說都可以歸結於:父母尊重孩子個體自由,「忘記自己可以適度運用權威」引導孩子成長。

其實,這些難題都可以藉由重新定位父母角色來改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重新調和、定位父母角色

作為父母,不應該忘記每個階段的孩子與自己都有對應的「課題」要完成,要搭配孩子的發展階段、心智能力,扮演相對應合適的父母角色,孩子還小時可能需要多一點教導與紀律養成,孩子長大後可以多給孩子一些自主選擇權。

做個開明父母不等於要放棄父母的權威,挖掘孩子的優點也不等於忽視孩子的問題行為。做孩子的溫柔教練吧!愛孩子,給孩子有自由但也有界限,有朋友般的溫情但也別忘記適當的規範和訓練。

或許過去傳統華人嚴酷打罵或控制的教養方式有其缺點,但華人父母對孩子的關愛絕對不亞於西方父母。或許西方親子之間相互獨立自由的方式有其優點,但有時候仍會出現疑慮。

沒有哪種文化、哪種教養是完美的,重要的是都蘊含了豐富的愛。我們可以釐清不同文化之下的父母角色,理解從過去到現在的父母角色為何不同,進而調和出合適當今社會、自己家庭的方式,定位出屬於自己的教養風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想要愛你,而不會緊抓著你;

欣賞你,不帶評斷;

參與你,而沒有任何侵犯;

邀請你,而不要求;

離開你,而不會有愧疚;

指正你,而非責備;

並且,幫助你,而不是侮辱。

如果,我也能從你那裡獲得相同的對待,

那麼,我們就會真誠地相會,

且,豐潤了我們彼此。

——家族治療大師 維琴尼亞‧薩提爾

延伸閱讀

  1. 如何掌握孩子發展給予適當訓練?從孩子發展弄懂自律的妙招
  2. 如何給孩子自由但也保有界限?給孩子有自由又有原則的愛

參考資料

  • 吳明燁(2016)。父母難為:臺灣青少年教養的社會學分析。台北:五南。
  • 陳盈文(2006)。接受東西方教育的父母對其子女的教養模式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 王泰智、沈惠珠(譯)(2011)。我們的孩子為什麼變成小皇帝(原作者:Michael Winterhoff)。新北市:野人。
  • 潘淑滿(2005)。台灣母職圖像。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0,41-91。
  • 藍佩嘉(2019)。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台北:春山出版。
  • 林文瑛、王震武(1995)。中國父母的教養觀:嚴教觀或打罵觀?。本土心理學研究,3,2-92。
  • Lan, P. C. (2014). Compressed modernity and glocal entanglement: The contested transformation of parenting discourses in postwar Taiwan. Current Sociology, 62(4), 531-549.
  • Hays S (1996).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Motherhood.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本文與雞湯來了 同步刊登,原文標題:中西教養如何平衡?做孩子的溫柔教練!

文章難易度
雞湯來了
51 篇文章 ・ 463 位粉絲
幸福,如何選擇?雞湯來了相信我們值得擁有更優質的家人關係。致力提供科學研究證實的家庭知識,讓您在家庭生活的日常、人生選擇的關卡,找到適合的方向。雞湯來了官網、雞湯來了FB

2

23
2

文字

分享

2
23
2
我不是信陰謀,我信的是與眾不同
Bonnie_96
・2021/05/08 ・2222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51 ・八年級

A 編按:對我來說,陰謀論是一種「幻想文」,不該被人們採信,但現實中,卻有為數不少的人,將陰謀論奉為真理。「合乎理性必定是現實,現實也必定是合乎理性。」這不是要討論黑格爾的哲學,而是想藉這句話反思陰謀論的存在,我們不該嘲笑它的荒謬,而忽略支撐起這荒謬現實的理性是什麼?

《一切都是泛科學的陰謀》專題從科學研究,剖析陰謀論的成因與影響。獨特性需求(need for uniqueness)是指個人會透過擁有某些物品(或概念),來表現個人獨特形象的需求。而獨特性需求較高的人,可能更容易相信陰謀論喔!

「這是民主黨人虐待和性侵兒童的基地,我要去拯救他們。」28 歲男子韋爾奇 (Edgar Welch) 深信流傳在社群媒體中的陰謀論,結果他真的持槍,跑到謠傳為性侵兒童基地的比薩店「彗星乒乓」,對店內進行掃射。韋爾奇被逮捕時,仍堅稱自己「正在查案」。

這是在 2016 年美國大選前夕,發生的披薩門 (Pizzagate) 事件。由假訊息形成的陰謀論,最終演變成真槍擊案。

假訊息形成的陰謀論,最終演變成真槍擊案。圖/Pexels

當然常見的陰謀論敘述還有「氣候變遷是假的、新冠肺炎疫情也是假的,這些都是政府的陰謀。」或許,你可能會覺得怎麼有人相信邏輯不通,還有點荒唐的陰謀論述,但事實就是真的有人相信。

可是你有想過具備哪種特質的人,更容易相信陰謀論嗎?這個問題深深吸引英法兩國的心理學家蘭丁 (Anthony Lantian)[1]等人的注意。為了驗證「對自身『獨特性需求』高的人,更有可能相信陰謀論」的假設,他們進行一連串的實驗。

因為擁有「某種信念」,也會讓人覺得自己更特別!

看到這裡,你一定會覺得奇怪,為什麼相信陰謀論和「獨特性需求」有關係?我們先來定義獨特性需求,根據 Lynn&Snyder[2]它是用來區分自身和他人的需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天生有希望和他人不同的獨特性需求。因此,我們會透過消費稀有商品來展現自己的獨特性外,像是穿戴精品來表示自己特別的身分和地位。而 Snyder and Fromkin[3]則提出人也會透過「獲得、保持某種信念或經驗」,來表達自身的獨特性。

順著這個脈絡,研究者假設獨特性需求高的人,應該會比其他人更容易認同陰謀論。主要是陰謀論代表某種「稀有性」、「非常規」的訊息。就像前述的披薩門事件,通常只有在特定社群內的成員,才會知道這類訊息。

Snyder and Fromkin 提出,人也會透過「獲得、保持某種信念或經驗」,來表達自身的獨特性。圖/Pexels

透過假新聞實驗,測看看大家會不會相信陰謀論?

為了驗證假設,蘭丁和同事進行一系列的實驗。其中比較有趣的實驗是,研究者先把參與者分成兩類,並要求他們閱讀假新聞,再請他們回答相關問題。一類的參與者是對摩爾多瓦(東歐的內陸國家)具有基本知識的,另一類則是對摩爾多瓦毫無概念的人。

研究者捏造一起發生在摩爾多瓦公車車禍的假新聞,造成 45 人死亡,其中有 8 名反對黨的政治人物。並故意設計很像陰謀論的劇情。(像是儘管許多政治人物喪命,但卻沒有來自執政黨的;或是,有位罹難的政治人物曾撰寫一本揭露執政黨的醜聞的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接著,參與者要回答四個問題。其中兩題是陰謀論的解釋(像是該車禍是該國當局故意策劃的等),另兩題則是反陰謀論的解釋(像是惡劣天氣、機械故障等無法控制的因素)。最後,再請參與者填寫「獨特性需求量表」量表。

儘管實驗結果只達到略顯顯著 (marginally significant),但還是說明認同、相信陰謀的傾向,可能會受到獨特性需求的影響。

這項研究提供很多證據,來說明相信陰謀論的人,可能是滿足自身獨特性需求的一種方式。而對長期希望和他人不同,或認為獨特性是重要特徵的人來說,傾向相信陰謀論來展現自己的獨特性,是更有吸引力的。

不過,蘭丁也指出這份研究的結果,不易類推到個人主義文化外的國家。過去研究就指出,獨特性需求在個人主義文化中獲得重視,因為它代表獨立的特徵和自由的展現。

而在強調維持群體和諧,盛行集體主義文化的東亞國家,由於個人在團體中要保持低調和謙卑等,因此獨特性需求在集體主義的脈絡下,可能會有完全不同的詮釋。在 2014 年的文化比較研究中[4],也指出在某些情況(像是美國),高獨特性需求有助於發展自己獨特的「賣點」,並有更多機會在社會上取得成功。反之,高獨特性需求的人在強調集體主義文化的社會中(像是日本),可能就存在被排斥的風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此,在集體主義文化下,會比較少見有高獨特性需求的人。主要是因為和當地文化期待不同,恐遭來排擠等負面影響。而身處集體主義文化的人,是否會如研究結果所言,藉由相信陰謀論來展現自身獨特性,目前尚未有結論。

參考資料

  1. Lantian, A., Muller, D., Nurra, C., & Douglas, K. M. (2017). “I know things they don’t know!”: The role of need for uniqueness in belief in conspiracy theories. Social Psychology, 48(3), 160–173. 
  2. Lynn, M., & Snyder, C. R. (2002). Uniqueness seeking. In C. R. Snyder, S. J. Lopez and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pp. 395–419).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Snyder, C. R., & Fromkin, H. L. (1980). Uniqueness: The pursuit of human difference. New York, NY: Springer.
  4. Takemura, K. (2014). Being different leads to being connected: On the adaptive function of uniqueness in “open” societie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45(10), 1579–1593.
  5. Markus, H. R., & Kitayama, S. (1991).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98, 224–253.
所有討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