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雞湯來了蔡季葦
校稿/雞湯來了張芷晴、陳世芃
製圖/雞湯來了蔡季葦、張芷晴、黃珮甄
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公視《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一劇播出後引起非常多「親子」議題的討論,在升學主義與高度競爭的環境下,親子關係備受考驗,善意的「為了你好」卻可能變為彼此的束縛和壓力。
親子關係,該如何說分明?
在一系列的劇集中,每一段故事展現了不同的「親子關係」,試圖表達在「不正常」的親子關係之下,對家長和孩子所造成的傷害。但,「親子關係」到底該如何定義?什麼是「正常」、「不正常」?家庭研究學者Olson曾提出「家人關係環狀模式」,說明家人關係會因為「凝聚力」和「彈性」的不同組合而有不同的樣貌,而非只有正常、不正常的分類。
什麼是凝聚力?凝聚力指的是家人間的向心力。
什麼是彈性?彈性指的是家人間對於家庭規則或調適的應變能力
不同程度的「凝聚力」與「彈性」會組合出不一樣的家人關係樣貌,大概可以分為「平衡」、「中等」與「極端」的家人關係。
接下來,我們以「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的家庭來舉例:
平衡的家人關係:彈性連結、彈性凝聚、結構連結、結構凝聚
【例】彈性連結—民主、相互依賴又不失獨立的小嵐家
在《媽媽的遙控器》中,小嵐受到同是藝術家父母親的薰陶,一樣喜歡畫畫、充滿想像力,她的父母讓小嵐自由探索興趣,可以從他們親子如同朋友般的互動中,感受到這個家庭的開放但是又彼此連結。
中等的家人關係:混亂連結、混亂凝聚、彈性疏離、彈性糾結、結構疏離、結構糾結、僵化彈性、僵化凝聚
【例】彈性凝聚—期望對方好而願意犧牲自己、相互依賴的巧藝家
在《孔雀》中,面對高壓的升學競爭和經濟壓力,一個家庭不惜用自己最珍貴的東西和孔雀交易:姊姊用「美術天份」換取「金錢」和「友情」;弟弟用「爸媽出意外」換取「不去上明星國中」;而為了救爸媽,姊姊再用她的「身體和眼睛」換取「爸媽的健康」;最後媽媽為了姐弟倆的未來,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交換。
在這一連串的事件中,雖然用的方法不一定適當,但可以發現他們家人間是相互在意、重視彼此的,並且願意為了對方犧牲自己最重要的東西,在家人最低潮的時候互相支持。
極端的家人關係:混亂疏離、混亂糾結、僵化疏離、僵化糾結
【例】僵化糾結──彼此牽制糾結、嚴格權威教養的小偉家
在《媽媽的遙控器中》,為了讓兒子小偉能夠考上好的高中、好的大學,達成自己理想中的成功目標,媽媽利用一台遙控器操縱兒子的生活,只要小偉做得不夠好或是不聽話,媽媽就用遙控器讓時間倒轉,直到小偉聽話為止。在這對母子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媽媽對兒子的權威管教,還有他們過於緊密與糾結的關係,媽媽把自己的期望和心力都寄附在兒子身上,只要兒子不如自己的意就會對他責罵或威脅。
社會在變遷,家庭文化也正在改變
為什麼劇中的家庭會出現「不正常」的關係?除了每個人的心理、精神狀態有所影響之外,我們也可以從社會和文化變遷的角度來思考。
家在不同文化中有不一樣的主張。傳統華人重視家族主義,因此過去的家庭觀強調「以父為尊」、「家庭大於個人」、「孝順父母」、「子女順從」;而以美國為主流的西方社會則重視個人主義,在家庭中也較強調「個體自主」、「民主開放」。
然而,隨著社會快速變遷,西方的資訊大量傳入華人世界,臺灣整體也走向民主、開放。在時代背景的影響之下,家庭觀和教養觀也隨之改變,臺灣的家庭研究學者也指出,現代父母最常採取的教養策略是西方的民主式管教,而非嚴厲的教養。
矛盾與糾結,是因為文化的交融流動
面對新舊觀念的變化,家庭中的不同世代對彼此或許就有不同的期待,阿公阿嬤總是會一邊發紅包一邊說「要乖、要聽你爸媽的話!」,爸媽總是會說服你放棄假日社團活動,說「那是家族聚餐,就你一個不來像什麼話!」,而你總是疑惑「爸媽又不見得每次都對,為什麼一定要聽話?」、「我跟那些親戚又不熟,我回不回去有差嗎?」。
然而長大後賺到了第一份薪水,你心裡想的可能會是要請爸媽吃頓好料的;要結婚了,你可能還是會為了家族的面子辦了一場傳統喜宴;逢年過節,你可能還是會糾結到底要去婆家還是回娘家。
因為在我們的文化裡,對家庭的重視還是持續的脈動著,只是它正在變化中,在新潮觀念與傳統習慣之間流動、交融,讓家人之間的關係有著許多矛盾、挑戰,及新的適應。
受傷或美好,經過諒解和接納後都是成長的養分
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我們看到許多受傷的父母親和孩子,家庭有部分是幸福、美好的,也有部分是無奈、傷人的。「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劇中訴說的故事,是我們反省的一面鏡子,責怪只會製造仇恨,讓我們停留在過去,而諒解可以讓彼此親近、往更好的方向邁進。
參考資料:
- 徐美雯(2013)。華人文化教養信念、教養行為對青少年憂鬱及偏差行為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
- 劉惠琴(2011)。家庭調適的質量對話。教育心理學報,42(4),567-589。doi:10.6251/BEP.20100120
- 吳明燁(2016)。父母難為:臺灣青少年教養的社會學分析。台北市:五南。
- 林惠雅(2014)。青少年知覺父母教養行為、服從義務性與服從管教之關聯探討。應用心理研究,(60),219-271。
本文與雞湯來了 同步刊登,原文標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失衡的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