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光是打屁股,竟會讓孩子智商降、更叛逆

黃秀美
・2014/05/01 ・1457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480 ・五年級

你知道嗎?愛孩子,千萬別打屁股。因會增加男孩子亂發脾氣的不當行為。(圖/Vivine Wang提供)
愛孩子,別打他屁股。因會增加男孩亂發脾氣的不當行為。(圖/Vivine Wang提供)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乖巧,但當孩子不守規矩,恨鐵不成鋼時,又往往會忍不住想打孩子的小屁股,但是近年的研究卻發現,打屁股不只會讓孩子的智商變低,行為更加叛逆,甚至,更容易增加大學時代的犯罪率,無助管教。

早在2009年被發表在美國《攻擊、虐待與創傷研究雜誌》(Journal of Aggression, Maltreatment & Trauma)囊括超過1,500位美國兒童的研究,就已經指出二到四歲沒被打過屁股的孩子,在四年後作智力測驗會比同齡被打過屁股的孩子,智商高出5分。

五到九歲沒被打過屁股的孩子,在四年後,則比同齡被打過屁股的孩子,智商高了2.8分。越常被打屁股的孩子,認知能力,則落後越多,顯示「不打不成材」的舊觀念,不但是錯得離譜,更會讓孩子更加不聰明。

另一個,在2011年11月發表在《攻擊行為期刊》(Aggressive Behavior)的研究,則是提醒,除了遺傳因素外,家長打孩子,尤其是打男孩子的屁股,也會大大增加孩子亂發脾氣、破壞性行為等侵略行為。身為父母無法改變孩子的遺傳基因,但至少可以作到避免以打屁股作為懲戒孩子的手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包括台灣在內的一個橫跨十五個國家,超過一萬名大學生的國際育兒研究數據,則顯示,在生活中會被家長打屁股的孩子,即便他們擁有的是熱情又樂於助人的父母,在大學時代的犯罪率,仍會比較高。

就算家長是抱持著「為了愛,希望孩子守紀律,才打孩子的屁股。」一樣對孩子的行為問題,沒有正面助益。在這上萬個大學生中,約有三分之二的大學生說,他們是十歲時被打屁股,而且最典型的頻率,大概是一個星期被打1到2次左右。

那父母到底是為了什麼原因,動手打了心愛孩子的屁股?

根據2014年4月發表在《家庭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的小型研究顯示,家長會體罰孩子的因素,有九成是因為孩子不乖,像是吸吮手指、不好好吃飯、亂弄椅子或是沒經過予許就自行外出等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約有四成九的家長,在體罰孩子前,已經先發脾氣了。而被體罰的孩子,有七成以上,會因為再次不聽話,在10分鐘內被打屁股,被體罰的孩子中,年齡最小的,只有七個月,有位媽媽甚至連續打了孩子11次。

更引人注目的是,家有二歲孩子的美國父母,通常會承認他們每年大約打孩子18次,但事實上,這次的研究,卻發現,光是一個星期就打了18次,體罰率遠比父母自己所說的,超過預期,也比上個跨國性大學生的研究,所說的每星期打1到2次,多了非常多次。

在美國,打屁股是一種常見的管教方式。另一個,也是在2014年發表,關於2,788個家庭的研究,則是發現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年,就有30%的家長,開始用他們幫孩子洗澡、餵孩子吃東西的那雙手,來打寶寶的屁股。

這個研究,突顯的問題是,「不到一歲的嬰幼兒,被打屁股,真的是為了管教嗎?」,還是父母自己缺乏育兒的技巧,才打寶寶的屁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下次怒氣攻心時,不妨,先深呼吸,閉上眼睛想一想,打屁股對孩子將造成的傷害,把已經高高舉起的手,先輕輕放下來吧!

參考資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黃秀美
23 篇文章 ・ 0 位粉絲
小星星之光》專欄,是我懷抱著對孩子的關切之情,以現今的科學醫療佐証,所撰寫的兒童、青少年(18歲以內)健康新知。黃秀美,現為《國語日報:秀美姐姐說身體奧祕》專欄作者。著作商周出版《146位名醫問診》、原水出版《男人看不見的敵人:攝護腺癌》。FB社群:《名醫一點通》。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五個管教原則,讓孩子學會適應社會的技巧——《生存的十二條法則》
大家出版_96
・2019/10/26 ・2552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06 ・六年級

  • 作者: 喬登.彼得森 (Jordan B. Peterson)
    譯者: 劉思潔, 何雪綾

喬登•彼得森是多倫多大學心理學教授、臨床心理學家,前哈佛大學心理學系教授。主要研究異常心理、社會心理,以及人格心理學。《生存的12條法則》討論我們該如何改變現況,建立生命的架構、過得更好。本文摘自 法則 05:別讓孩子做出令你討厭他們的事。

缺乏管教策略,只會導致錯誤懲罰方式

原則一:限制規則的數量。
原則二:最低限度的必要強制力。
原則三:父母應該共同參與。

養兒育女既吃力又耗神,所以父母親很容易犯錯。失眠、飢餓、爭吵的餘波、宿醉、工作不如意等等,只要任一個情況發生,便足以令人變得不可理喻。若是幾件事一起來,則可能製造出一個危險人物。

在這樣的情況下,必須有另一個人在現場觀察、介入與討論,這樣吵鬧挑釁的孩子和忍無可忍的暴躁父母才不會惹火對方,導致不可收拾的後果。父母應該共同參與,新手爸爸才可以照看新手媽媽,免得她因為連續三十天晚上聽到腸絞痛的寶寶從十一點哭到凌晨五點,筋疲力盡之下做出極端的事。

圖/GIPHY

我的意思並不是說我們應該嚴格對待單親媽媽,有很多單親媽媽以無法想像的程度勇敢奮戰著,也有一些人是別無選擇而隻身逃離殘暴的關係,但這不表示我們應該假裝所有家庭型態都同樣可行,事實並不然。

原則四與心理學特別相關:父母應該了解自己可能會變得嚴厲、忿恨、自大、惱怒、生氣、虛偽。

很少有人一開始就打定主意要當差勁的父母,但不適任的父母經常出現,這是因為人不只有時也既凶猛又自私。所以沒有任何一個成年人,沒有任何一隻活在階級制度中、掠奪成性的猿猴,可以真正忍受被一個傲慢無禮的小鬼頭支配,報復終必發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每個人都是第一次當父母,擁抱自己不好的那一面也體諒對方並一起學習。圖/Pexels

父母若因太過慈祥又太有耐心而沒有阻止幼兒在超市當眾鬧脾氣,在十分鐘後孩子興奮跑過來展示最新的成就時,反應將會是冷漠轉過頭去。尷尬、違抗和挑戰權威累積到足夠程度之後,就算最無私的父母,也會心生怨恨,然後開始真正的懲罰。

怨恨滋養報復的欲望,父母對孩子自然流露的關愛會減少,對自己的缺席會有更多辯解,孩子尋求個人發展的機會也會減少。父母開始微妙地把臉轉開,而這只是通往全面家庭大戰的開端,這些戰爭多半在檯面下進行,檯面上則是正常與愛的假象。

這條熱門路徑最好能免則免。如果父母深切意識到自己被激怒時,會變得不太能容忍、處理不當行為,可以認真計畫一套適宜的管教策略。若能由同樣有此覺悟的另一半來監控,效果會更好。千萬別讓事情惡化到出現真正的仇恨,要謹慎當心。傷人的家庭處處可見。

父母親不制定任何規則,也不限制任何不當行為,隨意發火且喜怒無常。孩子生活在那樣的混亂中,若是生性膽怯,會被擊垮;若是性格頑強,則大力反抗,卻適得其反。這很糟,可能會發生致命的憾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Pexels

最後是最通用的原則五。父母親有責任扮演真實世界的代理人,可以仁慈又關愛,但依然是代理人。

這個義務凌駕於任何確保孩子幸福快樂、增進創造力、提升自尊的責任。父母的主要職責是令孩子符合社會期望,這將使孩子得到機會、自愛和安全感,甚至比培養個人自我認同更重要。無論如何,在追尋聖杯之前,必須先培養高度的社會化教養。

盡責的父母了解自己、更帶孩子了解社會化

適度社會化的三歲兒童文雅又可愛,但不會太軟弱。她會引起其他同儕的興趣,也令大人欣賞。別的小孩喜歡她,爭相吸引她注意。大人看到她也很高興,而不是露出虛偽的笑容。大家都樂於向所有人介紹她。比起任何懦弱的父母試圖避免日常衝突和管教,適度社會化對兒童最後形成的個體性更有幫助。

家長的責任就是了解善惡有別,在教養的過程中釐清自己的立場。圖/Pexels

請與伴侶討論你對孩子的好惡。若沒有另一半,就跟朋友討論。不要害怕去喜歡或討厭,你能夠分辨什麼是合宜、什麼是不合宜,也能夠區分好壞。你了解善惡有別。釐清自己的立場。評估自己,看自己是否小氣、傲慢,是否心中有怨。然後採取下一步,讓孩子表現良好。你承擔起管教孩子的責任,也為管教時必然會犯的錯誤負責。當你做錯時,可以道歉,並學習如何做得更好。

畢竟,你愛你的孩子,如果孩子的行為令你討厭,想想他們會給別人怎樣的觀感。別人並不像你這麼愛你的孩子,他們會藉由某種作為或不作為來嚴厲懲罰他們。別讓這種事發生。最好讓你家的小怪獸知道什麼行為可取,什麼不可取,這樣才能讓他們在家庭以外的世界成為有修養的公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兒童如果能夠專注而不會分心,如果能夠玩耍而不會哼哼唧唧,如果搞笑有趣而不令人惱怒,如果值得信任,這樣的兒童無論到哪裡都會有朋友。老師喜歡,父母也喜歡。如果他對大人有禮貌,大人就會照顧他,以微笑面對他,而且樂於教導他。在動不動就變得冷漠、無情和充滿敵意的世界中,他將成長茁壯。

所有成長的階段都是社會的小分支。圖/Pexels

清楚的規則造就有安全感的孩子和冷靜理性的父母,明確的管教和懲罰原則平衡了仁慈和公義,促進最大程度的社交發展和心理成熟。

清楚的規則和適當的管教可以幫助孩子、家庭和社會,有助於建立、維持和擴展秩序,保護人類免於地獄的混亂與恐怖,不至於一切都不確定,令人焦慮、絕望和沮喪。稱職盡責又勇敢的父母,會給予孩子最偉大的禮物。

別讓孩子做出令你討厭他們的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摘自《生存的12條法則: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對混亂生活開出的解方》,2019 年 5 月,大家出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光是打屁股,竟會讓孩子智商降、更叛逆
黃秀美
・2014/05/01 ・1457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480 ・五年級

你知道嗎?愛孩子,千萬別打屁股。因會增加男孩子亂發脾氣的不當行為。(圖/Vivine Wang提供)
愛孩子,別打他屁股。因會增加男孩亂發脾氣的不當行為。(圖/Vivine Wang提供)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乖巧,但當孩子不守規矩,恨鐵不成鋼時,又往往會忍不住想打孩子的小屁股,但是近年的研究卻發現,打屁股不只會讓孩子的智商變低,行為更加叛逆,甚至,更容易增加大學時代的犯罪率,無助管教。

早在2009年被發表在美國《攻擊、虐待與創傷研究雜誌》(Journal of Aggression, Maltreatment & Trauma)囊括超過1,500位美國兒童的研究,就已經指出二到四歲沒被打過屁股的孩子,在四年後作智力測驗會比同齡被打過屁股的孩子,智商高出5分。

五到九歲沒被打過屁股的孩子,在四年後,則比同齡被打過屁股的孩子,智商高了2.8分。越常被打屁股的孩子,認知能力,則落後越多,顯示「不打不成材」的舊觀念,不但是錯得離譜,更會讓孩子更加不聰明。

另一個,在2011年11月發表在《攻擊行為期刊》(Aggressive Behavior)的研究,則是提醒,除了遺傳因素外,家長打孩子,尤其是打男孩子的屁股,也會大大增加孩子亂發脾氣、破壞性行為等侵略行為。身為父母無法改變孩子的遺傳基因,但至少可以作到避免以打屁股作為懲戒孩子的手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包括台灣在內的一個橫跨十五個國家,超過一萬名大學生的國際育兒研究數據,則顯示,在生活中會被家長打屁股的孩子,即便他們擁有的是熱情又樂於助人的父母,在大學時代的犯罪率,仍會比較高。

就算家長是抱持著「為了愛,希望孩子守紀律,才打孩子的屁股。」一樣對孩子的行為問題,沒有正面助益。在這上萬個大學生中,約有三分之二的大學生說,他們是十歲時被打屁股,而且最典型的頻率,大概是一個星期被打1到2次左右。

那父母到底是為了什麼原因,動手打了心愛孩子的屁股?

根據2014年4月發表在《家庭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的小型研究顯示,家長會體罰孩子的因素,有九成是因為孩子不乖,像是吸吮手指、不好好吃飯、亂弄椅子或是沒經過予許就自行外出等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約有四成九的家長,在體罰孩子前,已經先發脾氣了。而被體罰的孩子,有七成以上,會因為再次不聽話,在10分鐘內被打屁股,被體罰的孩子中,年齡最小的,只有七個月,有位媽媽甚至連續打了孩子11次。

更引人注目的是,家有二歲孩子的美國父母,通常會承認他們每年大約打孩子18次,但事實上,這次的研究,卻發現,光是一個星期就打了18次,體罰率遠比父母自己所說的,超過預期,也比上個跨國性大學生的研究,所說的每星期打1到2次,多了非常多次。

在美國,打屁股是一種常見的管教方式。另一個,也是在2014年發表,關於2,788個家庭的研究,則是發現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年,就有30%的家長,開始用他們幫孩子洗澡、餵孩子吃東西的那雙手,來打寶寶的屁股。

這個研究,突顯的問題是,「不到一歲的嬰幼兒,被打屁股,真的是為了管教嗎?」,還是父母自己缺乏育兒的技巧,才打寶寶的屁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下次怒氣攻心時,不妨,先深呼吸,閉上眼睛想一想,打屁股對孩子將造成的傷害,把已經高高舉起的手,先輕輕放下來吧!

參考資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黃秀美
23 篇文章 ・ 0 位粉絲
小星星之光》專欄,是我懷抱著對孩子的關切之情,以現今的科學醫療佐証,所撰寫的兒童、青少年(18歲以內)健康新知。黃秀美,現為《國語日報:秀美姐姐說身體奧祕》專欄作者。著作商周出版《146位名醫問診》、原水出版《男人看不見的敵人:攝護腺癌》。FB社群:《名醫一點通》。

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但你的爸媽也不是你的爸媽:透視我們與家的距離
雞湯來了
・2019/10/06 ・2229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19 ・六年級

截自公視官網
  • 文/雞湯來了蕭子喬
  • 校稿/雞湯來了張芷晴、陳世芃
  • 製圖/雞湯來了黃珮甄
  • 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你的深愛卻成了阻礙,如何才能找到溝通契機?

「為什麼我一定要跟姐姐一樣?」「我不能就只做我自己嗎?」「如果我沒有考上好大學,你還要我嗎?」「你想過我的感覺嗎?」

奪得多座金鐘的台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播出後,引起了許多親子關係的討論,也讓更多人直視親子間的傷痛,很多人都呼籲爸媽不要再把孩子當作「自己的」孩子。然而,孩子對「爸媽」這個角色懷抱敵意,其實難以真正解決問題。如果我們願意嘗試聽聽看父母的心聲,或許才是親子和解的真正契機。

「我這個人這輩子沒什麼成就,就是希望我的孩子可以有點成就」「媽媽吃過的苦絕對不會讓你再承受第二遍」「我一直都在幫你啊!」

一位位為了孩子腰酸背痛、傷透腦筋的母親,或許對於孩子而言,媽媽已經做得太多、關照已經太沉重,但是我們不可否認,這些家長的初衷的確是「希望孩子好」。

家庭關係的緊繃,並不只出現在戲劇之中。為什麼明明是愛、是好意,最後卻變成了彼此痛苦的根源?如果我們真的希望改變這些「雖是戲劇但再真實不過」的親子枷鎖,或許需要試著從我們對親子關係的觀念著手,接下來,讓我們從台大社會學系教授藍佩嘉的研究,來探討這個議題。

給爸媽:整理自己的過去、反思想要怎樣的家庭

希望孩子不再受苦,提醒爸媽「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就夠了嗎?答案是:不夠!因為爸媽之所以這樣當爸媽,是受到許多社會結構、過往經驗、接受到的訊息等等因素影響後的結果,並不是這樣簡單一句話、一個觀念的輸入就能改變的。

藍佩嘉深入田野訪談與觀察近 60 個家庭,剖析不同階級、情境的家庭的爸媽如何在有限的財力與資源中,盡己所能地「拚教養」。她發現:市面上有許多給予家長的教養書、雜誌、網路訊息,都是較為單一地傳達家長該為孩子做的事情,使得「當爸媽」這件事情變得越來越困難、令人焦慮,也讓容易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多。

此外,在藍佩嘉的研究中,父母如何理解自己的過去(童年經驗、原生家庭)、如何走到現在,形塑了他們對孩子未來的想像與期待,也就影響了他們的教養方式。深根在爸媽腦海中的遺憾、心中深處的害怕、融入骨子裡的過往習慣,都遠遠比表象的教養行為更能解釋爸媽的行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父母對於過去經歷的解讀,也會形塑出自己對於孩子的期望。圖/pixabay

因此,家長要改變作法,比起「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或許更需要家長深入思考、嘗試釐清自身之所以這樣做的原因,找出具體希望改變的方法,會是更有效的方式。

給孩子:理解爸媽的身不由己、互相溝通

許多的傷痛,都是源於缺乏一個溝通的契機;而有效的溝通,通常需要理解對方的好奇心。在家庭關係中,孩子可以嘗試理解爸媽的焦慮與掙扎的來源。藍佩嘉指出,某種程度而言,爸媽也是結構下的受害者,難以看穿市場販賣給他們的恐懼,不易擺脫成長過程中內化的社會期待,不知不覺讓愛成了焦慮與控制。

藍佩嘉引用當紅名句「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她說其實「你的爸媽也不是你的爸媽」,也就是說,孩子和爸媽其實需要在親子關係都保有自我,並互相照顧。孩子們別忘了,照護的邏輯不僅限於爸媽照顧孩子,而應該是「彼此照顧的協力團隊」!

孩子可以嘗試理解爸媽也是脆弱的,有屬於他們自己的遺憾與未完期待,如果能互相摸索彼此照應、找出給予對方支持的正確方式,或許更能說出彼此的真心話,親子關係也會減少傷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孩子和爸媽其實需要在親子關係都保有自我,並互相照顧。圖/pixabay

做彼此最佳的隊友,改變或許便由此開始

除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別忘了「父母有時也不是父母自己的」,讓我們重新定義親子關係:親子,理應做彼此的支持。

讓親子關係成為協力團隊,互相了解彼此的心聲、成長經歷、未來期待等等。如能在關係中開啟真實的理解,或許就是有效溝通、創造改變的契機。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 藍佩嘉(2014)。做父母、做階級:親職敘事、教養實作與階級不平等。台灣社會學,27, 97-140。
  • 藍佩嘉(2019)。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台北:春山出版。
  • Lan, P. C. (2014). Compressed modernity and glocal entanglement: The contested transformation of parenting discourses in postwar Taiwan. Current Sociology, 62(4), 531-549.

本文與雞湯來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其實,你的爸媽也不是你的爸媽 同步刊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雞湯來了
51 篇文章 ・ 463 位粉絲
幸福,如何選擇?雞湯來了相信我們值得擁有更優質的家人關係。致力提供科學研究證實的家庭知識,讓您在家庭生活的日常、人生選擇的關卡,找到適合的方向。雞湯來了官網、雞湯來了FB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瞎咪!邊走邊滑手機比駕駛分心,還容易受傷?
黃秀美
・2014/05/06 ・1376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值 422 ・四年級

很難禁止孩子不用手機,但專家也提醒父母要教導孩子,別邊走路邊講電話。 (圖/Sofia Wei提供)
很難禁止孩子不用手機,但專家也提醒父母要教導孩子,別邊走路邊講電話。(圖/Sofia Wei提供)

 

猜猜看,邊走路邊煲電話粥比較危險,還是邊走路邊滑手機比較危險?

答案是:邊走路邊滑手機。

那你贊成過馬路時,滑手機罰300元?事實上,邊走路邊滑手機所造成的安全問題,在智慧型手機也相當盛行的歐美國家,也引起很多的討論,相關的研究,也不少。

而根據美國急診室的研究,年輕人,最容易因為邊走路邊使用手機而受傷送醫,其中,最多的年齡層是21到25歲,16到20歲的青少年次之,這個現象很值得家長們注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早在2012年12月《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BMJ)就曾發表過一個十字路口的隨機研究,發現有近三之一的行人(29.8%)會在過馬路時,分心使用行動設備,像是聽音樂、發短訊、講電話等等,其中又以發短訊,最容易在過馬路時,出現像是不遵守紅綠燈、沒注意兩方來車等不安全的行為。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Stony Brook University)所作的研究,則是發現當人們邊走路邊講手機或是發簡訊時,講手機組會比專心走路的那一組走得稍微慢一點且偏離目標一些,但是發簡訊組那一組,不只是走得較慢,有61%以上會偏離目標,更有13%以上會走過頭。

根據美國俄亥俄州大學的傑克.納薩爾教授(Jack L. Nasar),2013年發表在《事故分析與預防期刊》(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的研究指出,儘管美國因受傷到送急診的行人,已從2004年的9萬7千人,降低到2010年的4萬1人,相當於因受傷而被送急診的行人,在五年間,已減少了一半以上。

但因邊走邊使用手機受傷而被送急診室治療的行人,從2004年的559人,曾一度下降到2005年的256人,然後,就開始連年爬升,到2008年已破1055人,2010年更達1506人,五年間整整增加了一倍以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University at  Buffalo)急診醫學教授迪特里希.傑勒(Dietrich Jehle),也表示,雖然因駕駛分心發簡訊所引起的車禍往往更嚴重,但事實上,行人邊走邊發短訊所造成的傷害,在現實生活中,發生的頻率卻更高。其中,很多意外會因當事人覺得說出來很丟臉、隱瞞不說,而沒被列入官方統計數據中。

舉例來說:像是撞牆、撞電線桿、從樓梯上滾下來、被路上的雜物絆倒、掉落月台,或是影響交通,導致有些汽車駕駛,為了避免撞上這些分心的行人而出車禍的情況,在智慧型手機風行的國家,都屢見不鮮。

邊走邊滑手機,不管行人是正在發短訊、上社交媒體,或是收發電子信箱,都比邊走邊講手機更加危險,因為,邊走邊滑手機的低頭族,不只是分心在作別的事、分心在想別的事,就連一雙眼睛,也是緊盯著手機的螢幕不放,往往沒有注意到周遭路況的變化,而讓自己在無意中,陷入危險之中。

而家長們,現在除了提醒孩子過馬路時,要注意號誌變化及兩方來車等路況外,也得教導孩子們在走路,尤其是過馬路時,也要把手機收起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延展閱讀:

玩3C,讓你家的孩子,「不夠眠」?

 

參考資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秀美
23 篇文章 ・ 0 位粉絲
小星星之光》專欄,是我懷抱著對孩子的關切之情,以現今的科學醫療佐証,所撰寫的兒童、青少年(18歲以內)健康新知。黃秀美,現為《國語日報:秀美姐姐說身體奧祕》專欄作者。著作商周出版《146位名醫問診》、原水出版《男人看不見的敵人:攝護腺癌》。FB社群:《名醫一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