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災難,然後(五):社會的韌性

陳 慈忻
・2013/12/18 ・2879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59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泛科學獨立製作

人會成為犯罪事件中的受害者,背後有很多的條件因素,如果去除其中的幾項因素,就能抑制犯罪發生,比起犯罪後實施嚴厲刑罰的效果更好。災害預防有類似的邏輯,災後重建的工作,其實正是在提升社會的「韌性」,預防下一次災害的轉機。李宗勳教授於1999年開始擔任從事中央警察大學的教職,就恰逢921大地震,開始從事災後重建相關的研究計畫。身為警政體系的教師,時常分析由上而下的體系編制,也從事行動參與式的研究,由下而上感受在地。在這些年雙向的反省與研究歷程中,他的體悟是什麼?本專題將與各位分享。

馬斯洛(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由下而上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需求、尊榮需求、自我實現需求,也可區分下兩層為政府有責任確保的「安身」,上三層為應由受災民眾為主體的「立命」。(圖片來源:Flickr用戶Erica Glasier)

天災不會停 人類需要具韌性的社會

即便是人類對科學文明感到自豪的21世紀,面對自然災害的複雜程度,大多數科學家也承認科學的限制和預測的不確定性;此外,由於氣候變遷,許多天然災害的規模跟頻率不斷破紀錄,「調適」成為備受重視的防災方向,而所謂的災害回應能力,便是討論人類社會的韌性。

什麼是韌性(resilience)呢?resilience這個英文單詞源自拉丁文的「resilio」,原意為「彈回」,這個單詞用在工程學界,指系統受到破壞後,回復到原來的狀態,但是在生態學中所指的韌性又有不同的邏輯和意涵,生態學強調的是「動態平衡」,生態系統受到外界擾動後,會再一次趨於穩定狀態,卻不一定需要與原先的平衡狀態相同,而是一個新的平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社會生態韌性(social-ecological resilience)結合了心理學及生態學的觀點來運用生態韌性的觀念,強調社會擾動與重組之間的相互關係。如果用於災害研究領域,並不只是受災地區重建為原來樣貌的過程,因為原來的樣子就是會發生災害的狀態,豈能只是回復原來的模樣?一個比原先還要更穩固的狀態,所經歷的歷程需要組織再造能力,也需要社會系統之間的相互學習和創新,才能強化社區的「最低運轉能力」,面臨災害時,有更強韌的適應性能夠維持基本生活的正常運作。

由下而上:從馬斯洛理論看「安身立命」

重建不只是把倒下的房子蓋起來,也不只是讓失去生計工作的人獲得物資分配,受災民眾除了「安身」以外,更要「立命」,藉由省思促成災害在社區發生的複雜因素,從中尋找可以改善著力點,李老師指出,好的災後重建能夠同時提高社區韌性,預防了下一次的災害發生。

李教授指出,台灣的災後重建有兩大問題,第一個是政府管太多,第二個是民眾參與不足,這樣的指正看似聳動,真正的意思並不是要仿效自由主義,一切依賴市場機制,李教授從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Need-hierarchy theory),剖析政府於民間力量如何各司其職。

馬斯洛把人類的需求層次以金字塔呈現,由基礎到進階依序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需求(社會需求)、尊榮需求、自我實現需求,災害發生的時候政府實施緊急避難、配給必要資源,災後整建房子、輔導就業等安身工作,都是屬於生理及安全兩種基本層次,是政府無從卸責的,但是從社會需求到自我實現需求,屬於中長期重建階段,政府無法在短期之內施給,在地社區的文化、發展方向、居民的學習等都是立命的投入,除了宗教團體、非營利組織的長期陪伴,更重要的是在地民眾的自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教授特別強調第三部門的陪伴角色,與居民為「災防主體」的重要性,民間協力的過程,不只是恢復安身居所,更是復甦生命品質的過程。受災民眾在自己的社區,便有可能在共同努力生活的過程中彼此安慰,因為他們所經歷的痛苦的深度、生活的高度是能夠相融的,儘管外來的專家有他們的專業,受災民眾仍應是災後重建的主人,甚至也有能力為別人付出,而不是被重建的對象。這項從接受「他助」到「自助」與鄰里「互助」的效應,在台灣莫拉克風災重建歷程,已有初步成效,但尚未能發酵為「助他」的能量,是未來值得持續努力與強化之處。

台灣的災後重建過度依賴政府補助,反而養成了過度仰賴外來者的重建模式,很容易隨著計畫期限、外來人力的進進出出而出現斷層。因此外來團體投入災後重建時,應當注重在地民眾的參與,讓受災民眾了解外來者會離開的基本假設,引導他們自主參與重建工作;即便是在地性、長期蹲點的非營利組織,也應該扶植當地居民成為工作夥伴。

由上而下:建立社會保險 實施鄰里編組

前面提到賦予民眾自力的重要性,不代表政府沒有參與的角色,而是在與第三部門協力的制度、緊急應變編制層面,仍有改善的空間。

李教授指出災後的重建資金如果只靠補助,是一種不用付出就獲得的形式,雖然它在社會福利的考量上有其必要性,但不應是單一的措施,更妥善的配套方式為「社會保險」,各種災害都應該有保險,透過保險制度的風險分攤、共同支出,能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下放防災保險在民間企業發展,能夠更永續的支援潛勢災區的民眾。而這項為自己居住與所處環境投注的保險是一種負責的態度,象徵民眾對風險的正確認知與合理承擔,是自我管理的開始與參與的基礎,而非等到出了事受了災才消極等待救援與保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警政專業的李教授也提出,如何加強社區韌性,事實上與地方行政體系平時是否落實防備災工作息息相關。平時,各級單位事先策畫由上而下的災害應變措施,從中央的緊急應變中心、地方縣市首長、鄉鎮長、鄰里長到社福單位,災害預警的行政命令傳遞下來時,與居民切身相關的村里長可以透過平時的編組,發揮鄰里互助的功能。脆弱性較高的家戶,可能是獨居老人或者父母長期在外工作的幼童,需要在預警時優先受到照護,若不是社福單位和地方行政單位從平時就已經熟悉情況、事先規劃如何分工,即便災害預警的行政命令傳遞下來,也無法在地方發揮實質功效。

政府若確實發揮結構性的角色,實踐有系統的防備災機制,積極串聯第三部門協力,又能放手讓民間組織與居民發揮社會系統功能,尋找自我生命、文化的出路,才能在災後重建強化地方軟硬兼具的防災韌性。

延伸學習:

本文原發表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技大觀園 連結。歡迎大家到科技大觀園的網站看更多精彩又紮實的科學資訊,也有臉書喔!

《災難,然後》系列專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陳 慈忻
55 篇文章 ・ 1 位粉絲
在丹麥的博士生,專長是用機器學習探索人類生活空間,正在研究都市環境變遷與人類健康的關係。曾擔任防災科普小組編輯、社會創新電子報主編。

0

1
2

文字

分享

0
1
2
九二一地震,台灣人永不忘記的傷痛——災後重建的社會與未來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022/12/11 ・4974字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轉載自「研之有物」,為「中研院廣告」。

  • 採訪撰文|田偲妤、王怡蓁
  • 責任編輯|田偲妤
  • 美術設計|蔡宛潔

震盪整個台灣的巨響

1999 年 9 月 21 日凌晨 1 點 47 分,一場芮氏規模 7.3 強震將眾人從睡夢中驚醒。震央位於南投縣集集鎮,主因是車籠埔斷層逆向抬升導致全臺多處災情慘重,史稱九二一大地震。

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社會學研究所林宗弘研究員,他與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國內外學者攜手合著《巨震創生:九二一震災的風險分析與制度韌性》統整臺灣 20 年來地震科學研究成果,記錄受災社區的重生故事。一起了解這場世紀強震,如何促使臺灣災害科學與政策改革向前跨出一大步!

地震災害中隱藏的風險

圖|iStock

地震可說是最致命的天災,1989 至 2019 年間,全球前 25 起死亡人數最多的災難,地震就佔了半數以上。而臺灣更是好發地震的高風險區,根據全球地震模型估計,臺灣幾乎全島都有地震風險,在全球地震危害度排行上名列前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中,九二一地震是臺灣二戰後最嚴重的震災,導致 2444 人不幸罹難、近 11 萬戶房屋全倒或半倒,財產損失超過新臺幣 3 千億。

難以預測的地震造成生命財產的一夕損失,如再加上人為缺失、制度不健全,以及社會本身的貧富差距、階級與族群不平等因素,將加劇災害的嚴重程度。

為防範悲劇再度發生,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林宗弘,與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劉季宇博士、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前主任陳亮全教授、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林冠慧教授等共同作者,參考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多篇文獻,採用包含以下 4 組風險因子的「風險函數」來評估震災隱藏的各種風險。

風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 (危害度 (hazard,+), 暴露度 (exposure,+), 脆弱度 (vulnerability,+), 韌性 (resilience,-),…)

究竟臺灣面臨哪些受災風險與制度缺失?人們如何走出地震陰霾?面對災難我們還可以做什麼?讓我們從 4 組風險因子出發,深入發掘問題癥結!

傷亡主因:無法承受地震的建築物倒塌

地震發生時,我們最先感受到的通常是房屋的晃動。如房屋無法承受震度而倒塌,還是地震引發火災、山崩或土壤液化等災害,都將導致民眾生命財產的損失。

「危害度」與「暴露度」是從地震造成的各種災害,探討如何減緩災害對生命財產的衝擊程度。

九二一地震發生後,全臺的死亡與重傷案例高達 87% 至 96% 是建築物倒塌所致,其中又以「集合住宅」的死傷最為嚴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臺北東星大樓為例,雖然離震央遙遠,卻傳出房屋全倒,造成 73 死、138 傷、14 失蹤的嚴重災情。為何集合住宅會發生大量死傷?這跟臺灣長期落後的法規有關。

九二一地震造成臺北東星大樓倒塌,孫家兄弟受困 6 天奇蹟生還。歷經建商判刑、住戶抗爭、黑道介入等風波,終在 2009 年重建完工。
圖|Wikimedia

「很多制度改革都是被災難推著走的」,林宗弘指出問題癥結。1970 年代以前的建築規範主要沿用日治時期的法規,落後的法規趕不上日新月異的建築技術,更難以規範黑心建商,直到 1964 年白河地震發生後,才刺激政府推出新的建築規範。

然而,70、80 年代正好是臺灣經濟起飛的時期,大量湧入城市的移居人口有高度的居住需求,許多倉促興建的公寓大樓在法規不健全的情況下相對脆弱。

此外,民間還存在許多故意或無心的違法情事,例如黑心建商偷工減料、民眾因風水或生意需求而打掉樑柱等,建築結構的破壞升高了受災風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幸的是,根據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等機構的初步調查,至 2022 年第 2 季,臺灣興建達 30 年以上的老屋數量已超過 460 萬戶,其中隱藏不少危老集合住宅,但礙於產權複雜、都更不易,是防災工作中急待解決卻也最棘手的問題!

如果民眾無法接受拆除危老房屋,還有其他替代方案嗎?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邱聰智博士等研究發現,「危老補強」是大樓管委會、多數民眾較能接受的折衷方案,可在房屋既有結構下進行耐震補強,費用比重建便宜許多。

可惜在建築師簽證、檢驗或補強成本無人願意承擔的情況下,立意良善且成本低廉的危老建築補強政策,尚缺乏激勵民眾參與的制度創新,是目前防災制度上相對弱勢、值得持續思索對策的一環。

創傷心靈的重建

地震不僅震垮房產,還揭露人心脆弱無助的一面,對於社會弱勢族群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風險因子之中的「脆弱度」、「韌性」帶我們檢視災民所處的社會、經濟與身心條件,探討如何發揮人際網絡相互扶持的力量,緩解社會不平等加劇的受災風險

其中,災後的心理復健長期遭到漠視,面對親友驟逝、身體傷痛、家園破滅且頓失經濟依靠等變故,災民得承受排山倒海的身心壓力,需要專業人士適時伸出援手。

臺大心理系吳英璋與陳淑惠等教授看見九二一災民的需求,成立「臺大 921 心理復健小組」,並號召其他院校的心理學家、臨床醫師與社工人員積極投入救災。

1999 年的臺灣社會仍對「災難與創傷心理學」相當陌生,小組成員抱持從做中學的精神累積經驗,開啟了臺灣災難心理衛生元年。

主要服務據點位於受災最嚴重的臺中東勢,由多位臨床心理博士開設「東勢 921 災後身心聯合門診」,也投入在地種子教師的培訓工作,傳授篩檢高危險族群、輔導孩童因應災難創傷的方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心理輔導人員更陪伴失依孤兒成長,參加孩子們的畢業典禮、婚禮,建立如同親人般堅定的情誼。

災民最常諮商的主題中,有 72% 是因震災而產生的身心症狀、家庭經濟困境,屬於創傷後壓力疾患之一。國際上對於災後心理復原有 5 項介入原則:安、靜、能、繫、望,如今已成為國內因應疫情、公安災難的主要介入策略。

大型災害心理防治的 5 大原則與目標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Steven E. Hobfoll et al, 2007

在 5 項心理介入原則中,「能」指的是「促進效能感」,引導災民重新察覺自己有調節情緒、處理人際關係、修復財產與接受職業訓練等能力,有助災民逐步重返正常生活。

而「繫」則是指「促進聯繫感」,協助災民獲得與所愛者、社交族群的聯繫,從中找到解決問題、接納情緒、分享創傷經驗等支持管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究團隊分析九二一震災村里追蹤資料後發現,東勢在震災後 20 多年間,是災區自殺率最低的鄉鎮,證實社區緊密的人際網絡、專業的心理諮商與陪伴,有助降低社會脆弱度、強化災後復原韌性。

災後重建——社區營造的集體力量

社區營造也是災民展現生命韌性的案例之一。過去有人質疑社區營造對災區重建的效益,但林宗弘等學者實際比較南投埔里 33 個里 1999 至 2012 年的家庭平均所得後發現,農村重建和社區營造補助同時投入的里,平均家戶所得明顯提升。

社區營造的目標在於發掘地方資源、發現新價值,提升社區的自信與自主性,為災後重建注入活水。而農村聚落的重建補助主要用來修復硬體設施,缺乏創造新產業價值的作為,也無法留住青壯年人口。

南投縣埔里鎮的桃米社區即是經典的災後創生案例。在九二一地震前,桃米社區是埔里鎮最窮的村里之一,震災重建後卻成為當地 33 個里中,平均家庭所得排行前 5 名的村里,擁有著名的紙教堂與生態園區,吸引每年多達 40 萬遊客造訪。

南投埔里鎮 33 個里 1999 至 2012 年家庭平均所得趨勢圖,農村重建和社區營造補助同時投入的里,平均家戶所得明顯提升。其中,社造成功的桃米里更從平均 56 萬上升至平均 87 萬,於 2010 年成為埔里收入最高的社區。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林宗弘、李俊穎)

究竟桃米社區如何成功翻身?關鍵在於社區營造帶起的三層面連結:

內部組織由下而上動員、外部組織跨區交流合作、國際資源跨國援助

桃米社區在災後,由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以工代賑」計畫支付基本工資,鼓勵居民投入家園重建與社區營造工作。

長期與社區合作的新故鄉基金會,也與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世新大學觀光系合組區域活化運籌團隊,協助居民學習當地生態知識、發展生態旅遊,並於 2001 年啟動生態旅遊試營運,讓「桃米生態村」日漸廣為人知。

2008 年,在新故鄉基金會廖嘉展先生等人的牽線下,日本鷹取紙教堂落腳桃米社區。這座教堂是日本名建築師坂茂為阪神大地震災民所建的精神地標,而神戶災區也在九二一地震後捐贈近千戶組合屋給南投縣。

紙教堂的移地重建不僅展現了人性普世的友愛光輝,新成立的紙教堂新故鄉見學園區,更是結合軟硬體綜效的社會基礎建設,在五年內為社區創造 1.3 億產值、近 200 個就業機會,成為九二一災後復興的象徵。

桃米社區紙教堂新故鄉見學園區
圖|柚子(數位島嶼)

社會互救!強化韌性應對未來的災難

從 4 組風險因子綜合歸納出潛在的震災風險後,再從歷史制度論分析國家與社會關係對防災制度演化的影響可知:

如果國家與公民社會皆具備動員能力,且願意化解利益分歧、共同投入防救災,將可強化制度韌性,減少下一次震災的風險。

九二一震災後各領域制度韌性之相對評估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林宗弘)

例如在九二一地震後,政府與民間在撤離與搶救政策改革、公有基礎設施與建築補強重建方面,展現較強的制度韌性,從而推動《災害防救法》的立法,在災害發生後能較有系統、有法源依據地實施緊急應變措施,包含動員軍隊、徵用民間機具等。

林宗弘對於震災搶救過程記憶猶新,九二一地震發生時他剛好在成功嶺服役,從事救災物資的運輸補給工作。當時消防署的救災分工尚不完備,再加上許多消防單位也被震垮,屋漏偏逢連夜雨,導致最初的救災工作不是很系統化地進行。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林宗弘研究員
圖|研之有物

九二一地震讓救災工作獲得重視,後來的桃芝颱風、莫拉克颱風也強化了風災與水災的救災經驗,臺灣現在的救災工作已提升到國際水準。國家及民間力量能在短時間內投入撤離與搶救作業,並提供緊急醫療、臨時安置、心理重建等服務。

然而,還是有一些問題是目前國家與民間都難以解決的,例如危老建築存在很高的暴露度風險,如不進行都市更新或建築補強,難保不會成為下個災難現場。

雖然中央政府有推動國土規劃政策,但都市更新是地方政府職權,需要地方行政單位的積極介入,否則將陷入民間業主與營建財團的利益衝突,使都更停頓或變質。

四面環海的臺灣位處地震帶、颱風必經路徑上,也是全球貿易與交通要衝,導致我們難逃地震、颱風、疫情三大災難的襲擊。惟有掌握各種潛在風險、了解當前的強項與弱勢,才能從國家政策與公民網絡著手,做好面對下一場災難的萬全準備!

延伸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96 篇文章 ・ 3621 位粉絲
研之有物,取諧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探索具體研究案例、直擊研究員生活,成為串聯您與中研院的橋梁,通往博大精深的知識世界。 網頁:研之有物 臉書:研之有物@Facebook

0

1
1

文字

分享

0
1
1
怎麼用地球人的眼光看《星海爭霸》蟲族中的蟑螂和刺蛇?
Rock Sun
・2017/02/03 ・3399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493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在玩遊戲的人應該對《星海爭霸》這款即時戰略遊戲並不陌生。《星海爭霸》帶給了我們可以說是遊戲史上最完整的世界(宇宙)觀之一,從裡面科幻、空想的軍事單位到物理、萬物的原則,都有詳細的故事和背景。

當然,這樣的遊戲中當然少不了跟現實科學相關的元素(或漏洞)。

來自Carbot的可愛教室(圖/Starcraft Wiki)
來自 Carbot 的可愛教室。圖/Starcraft Wiki

遊戲中的種族之一——蟲族,是一種能藉由吸收其他物種來強化自己的進化部隊,與其說他們是噁心原始,不如說他們是相當進化的生物,將生存發揮到了極致:誰的基因有用,我就用誰。 儘管整個《星海爭霸》的故事背景是設定在一個外星系,但未來的人類竟然都能在那邊生存了,那我想拿地球稍微比較一下應該不算過分吧!那就把蟲族的的部隊中的兩大菁英:蟑螂和刺蛇,拿出來用地球上的眼光來看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超強「蟑螂」,本體基本上是蛞蝓?

(圖/starcraft wiki)
外星蛞蝓。圖/starcraft wiki

作為整個軍團的核心之一,蟑螂的重要性可以說是無法比擬,理所當然,他們的背景資料也是相當的豐富。從資料庫中,我們可以知道許多關於蟑螂的二三事,讓我們可以好好分析這個物種:

  1. 蟑螂的中心能力是來自一種會分泌的酸性黏液、還能快速自我治療的蛞蝓
  2. 這種蛞蝓是可以從土壤吸收養分治療傷口與受損的組織,並組成外殼
  3. 擁有高度特化的條紋導管,所產生的酵素可以將蟑螂的強酸唾液化為武器。蟑螂利用導管周圍的肌肉,激射出酵素與唾液的混合液。
  4. 有些理論相信蟑螂並非對自己的強酸體液免疫。即使在體內不斷受到強酸腐蝕的情況下,蟑螂強勁的恢復能力仍可保持體內組織結構性的完整

真實世界的蛞蝓們

《星海爭霸》中的蟑螂竟然是一個圍繞著蛞蝓打轉的物種!但是真實世界的蛞蝓真的能辦到嗎?先不討論外星蛞蝓,我們先來看一下地球上的蛞蝓。

蛞蝓的黏液與人類的鼻涕很像,由水、多醣體和一些蛋白質所構成,除了保護蛞蝓不會脫水外,也提供蛞蝓「變速」功能,在不同地形、坡度、生存情況(如遇到危險)下,牠會調整黏液的成分、產量來改變移動能力。至於蛞蝓的外皮,或著是稱為外套模,是與蝸牛相比退化了許多的殼,簡單的鈣質外套模是蛞蝓儲存鹽分的器官和連結器官的介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聽說在宇宙的某處,我很猛!圖/By Carla Isabel Ribeiro - Own work,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8879390
聽說在宇宙的某處,我很猛!圖/By Carla Isabel Ribeiro – Own work,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

所以說在地球上你要找到一種能夠吐酸和組成硬殼的蛞蝓,基本上是不可能,因為光自己就受不了了。

但是看看《星海》中蟑螂的介紹:

「蟑螂並非對自己的強酸體液免疫。即使在體內不斷受到強酸腐蝕的情況下,蟑螂強勁的恢復能力仍可保持體內組織結構性的完整」

所以要從蛞蝓變成蟑螂一個最大的門檻在於要有超強的「自我恢復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外一種蛞蝓的表親:海蛞蝓,某種程度上在化學物質的利用上更勝陸地上的好朋友。海蛞蝓在受到攻擊的時候,第一階段會釋放出墨汁與蛋白質混和的煙霧彈,如果掠食者還是不罷休,海蛞蝓會進入第二階段:釋出一種使掠食者反胃的化學物質,讓他們失去食慾。這種物質是一種生物的次級代謝產物,和植物的防捕食化學機制類似,海綿也會產生類似的物質。所以如果把蟑螂的酸性攻擊當作次級代謝產物的一部分,還蠻合理的,因為他不影響生物本身的生存和生長,沒有它或許蟑螂還活得更好。

  • 香蕉蛞蝓黏液的秘密

能噴酸液的節肢動物—鞭蠍

現在我們跳脫蛞蝓和超強恢復力不談,現實地球上還有什麼會噴酸液的生物,能來和《星海》中的蟑螂比較一下呢?

其實地球上還有一種能噴射酸液的節肢動物——鞭蠍(Whip scorpion, Thelyphonus doriae)。牠外表看似蠍子(但牠其實不是蠍子),除了又圓又大的螯,和比蠍子還要更像外星人的外型外,鞭蠍最吸引人的地方大概就是那個鞭狀的尾巴。鞭蠍的體內沒有毒腺,但在尾部的地方有一個混和乙酸和辛酸的腺體,當鞭蠍被打擾的時候,牠腺體四周的高壓會將這些酸液噴出,這些聞起來像醋的液體雖然對大型動物無害,也不會腐蝕你的相機鏡頭,但足以使牠擊退掠食者,甚至給一些更小型的節肢動物送終。

鞭蠍。圖/By Acrocynus - Acrocynus,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3791054
鞭蠍。圖/By Acrocynus – Acrocynus,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要找一個蟑螂在地球上的遠親,我想鞭蠍大概毫無爭議,只差把金鋼狼的基因加進去了。

蟲族大砲「刺蛇」

(圖/starcraft wiki)
外星毛毛蟲。圖/starcraft wiki

至於蟲族的玻璃大砲——刺蛇,又是另外一種進化方式了,而且某種程度上看起來更無害。

  1. 在刺蛇的蟲殼盔甲下裝載了上百發的穿甲脊刺,能朝著從地面或空中接近的敵人發射。
  2. 刺蛇那非凡的肌序(4000 條肌肉,而人類只有大約 600 多條)讓牠們可以用令人震驚的速度射出針脊刺,輕易地穿透 2 公分厚的實心新型鋼鐵板,就連在最遠距離也不例外。
  3. 一種毛蟲狀、軀幹擁有細密刺毛包覆的草食生物叫「怠惰蟲」是刺蛇們演化的來源,這些刺毛擁有中度麻痺作用,用於抵擋攻擊。

看起來刺蛇其實是隻帶刺的毛毛蟲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實要在現實世界中找到帶刺的動物其實不少,如海膽、刺蝟……,還有許多隱性的帶刺動物如刺絲胞動物門的生物,但我第一個想到最接近的物種是豪豬。

看同樣有刺的豪豬,怎麼抵禦敵人?

豪豬(或稱箭豬,但不是刺蝟)除了滿身的刺外其實圓滾滾、還蠻可愛的,但他不是豬,而是齧齒目(也就是老鼠的近親)。豪豬分為新大陸及舊大陸種:舊大陸種的豪豬,刺是長在一個類似甲殼的身體部位上;而新大陸種的刺則是像頭髮一樣,直接與皮肉相連。 當牠們遇到危險時會背對威脅,並把身上的刺「豎起」 (注意不是射出喔),目的並不是攻擊或獵殺,而是讓掠食者攻擊後感到強烈的痛楚,知難而退。

牠身上的刺平均直徑有 0.5 公分,大概像原子筆的筆芯那麼粗,而且前頭有些微的倒鉤,所以一但被箭豬的刺刺到,不但難以拔下來,每次動作還會加深傷口,甚至引發細菌感染。

  • 豪豬與牠身上的刺

但是重點來了,豪豬並不會射出刺。 這些由角蛋白(類似我們的指甲)構成的刺並不會主動出擊,而是因為豪豬一受到驚嚇或威脅,身上會起類似雞皮疙瘩的反應,皮下的豎毛肌會將刺豎起,由於刺的根部脆弱,稍微一碰到就很容易脫落,進而使攻擊者「中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到肌肉在自體防衛上的表現,還有會噴出毒液的眼鏡蛇,牠的毒腺也是經由肌肉擠壓,由毒牙中空部分噴出,所以說到噴射出物體,肌肉可說是功不可沒。

所以我們能發現,藉由肌肉射出脊刺的刺蛇,其實相當接近現實的生物了。想像一下,有一天你皮下肌肉變得十分發達,只要起雞皮疙瘩,就會觸動皮膚表層的毛飛出去,這大概就是刺蛇攻擊的方式了。也就是說刺蛇可能相當於經過改造、能力加強的豪豬,牠們一直處於戰鬥狀態,擁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絕的「疙瘩力量」,讓牠們隨時可以射出脊刺來攻擊敵人。

刺蛇的咬合力大輸地表生物

另外一個我還蠻在意的設定是 :

「刺蛇的厚顎也是演化自怠惰蟲,利用進化來提高雙顎功能後,牠的咬合力有 450 公斤,能夠輕易咬斷肉體、骨骼和新型鋼鐵。」

太多嗎?不,太少了。對比人類僅有 40 公斤的咬合力是強很多沒錯,但是 450 公斤在動物界上只是「還可以」的等級,一票動物如北極熊、老虎、鱷龜、鬣狗等,不僅咬合力跟他不相上下,甚至更強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咬合力箇中翹楚如大白鯊、河馬和鱷魚家族,可是遙遙領先刺蛇數倍以上,以鹹水鱷來說,咬合力可達 3000 多公斤。所以你說刺蛇能夠在克普魯星區咬穿新型鋼鐵,我真不知道該說新型鋼鐵中看不重用,還是地球上的猛獸們其實太強大了。搞了半天,或許待在地球上也沒有比較美好,身在強敵中不知強啊。

恐怖的蟲族看似強大,但是在其兇猛的外表底下,我們還是可以在地球上找到一些牠們的影子,讓人不禁想問,如果你是蟲族主宰,你想同化誰?

參考資料:

  1. Aaron, The Vinegaroon and its Acidic Defensive Spray, Next Gen Scientist, 2014.9.8
  2. 23 most strongest animal bites in the world of PSI, Tail and Fur, 2016.11.27
  3. 謝伯娟,〈無殼蝸牛──蛞蝓與半蛞蝓〉,環境資訊中心,2005 年 8 月 9 日。
  4. Spitting cobra, Wikipedia
  5. 豪豬,維基百科
  6. Starcraft Wiki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Rock Sun
64 篇文章 ・ 953 位粉絲
前泛科學的實習編輯,曾經就讀環境工程系,勉強說專長是啥大概是水汙染領域,但我現在會說沒有專長(笑)。也對太空科學和科普教育有很大的興趣,陰陽錯差下在泛科學越寫越多空想科學類的文章。多次在思考自己到底喜歡什麼,最後回到了原點:我喜歡科學,喜歡科學帶給人們的驚喜和歡樂。 "我們只想盡我們所能找出答案,勤奮、細心、且有條理,那就是科學精神。 不只有穿實驗室外袍的人能玩科學,只要是想用心了解這個世界的人,都能玩科學" - 流言終結者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台北會下雪嗎?為何國內外的天氣預報眾說紛紜?
艾粒安鈉
・2016/01/20 ・299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533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5-16年入冬以來第一波寒流即將在1月23日來襲,早在一週之前,許多人就開始流傳手機app上接近0度誇張的低溫預報。更有甚者,日本氣象協會在18日預測台北市在25日有下雪機會,引起軒然大波;網路上甚至一度傳出號稱台北101下雪的影片,後經網友指出應為下雨影片放慢所造成的錯覺。

其實中央氣象局在17日的預報並沒有反映出寒流(定義台北市預測氣溫低於10度方為寒流),直到18日才將預測氣溫逐步下修。19日,日本氣象協會預測台北24日低溫為1度,而中央氣象局早上初步預測低溫8度,後改為6度。

天氣預報比較
日本氣象協會(上)與中央氣象局(下)對台北市天氣預報比較。前者最低溫出現在25日為1度;後者最低溫出現在24~25日為6度。資料來源:日本氣象協會中央氣象局網站螢幕截圖(取得時間:2016/1/20)

是什麼原因造成不同氣象預報來源的預報差異?我們又應該相信誰呢?尤其寒流又是台灣四大氣象災害之一(另三大為颱風、梅雨與乾旱),往往造成生命財產損失,預報不一致讓大家何去何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PanSci泛科學2012年《祛除氣象預報的迷思》一文中已探討過,大氣現象瞬息萬變,並非現代科技可以全盤掌握。儘管中央氣象局2012年向日本添購超級電腦,可望將預報精確度提高百倍,但超級電腦並非萬能。因此在了解、分析與討論氣象預報前,必須了解「預報必定存在誤差」的事實。

插圖/艾粒安鈉
插圖/艾粒安鈉

氣象預報的基礎—數值天氣模式

前文以颱風的定量降雨預報切入,而定量降雨預測技術尚未成熟,大幅誤差在所難免;但最近的話題則是寒流的低溫預測,溫度是氣象觀測與預報最基本的項目之一,為何依然存在可觀的預測誤差呢?現代氣象預報的主要依據是電腦模擬的「數值天氣模式」。數值天氣模式將大氣分割成許多網格,好比電腦以點陣圖的方式把圖片化為一整個表格的數字,才能進行儲存與處理。氣象機構蒐集觀測資料(氣溫、濕度、氣壓、風速、風向等)之後,計算出每一個網格中的各種大氣數據,接著將這些數據輸入超級電腦,根據模式設定的複雜大氣方程式進行大量運算,取得未來可能的天氣情況。

數值天氣模式示意圖,將地表的大氣(圖中灰色殼層)分割成許多網格。圖片來自NOAA。
數值天氣模式示意圖,將地表的大氣(圖中灰色殼層)分割成許多網格。圖片來自NOAA(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網格解析度

由於數值天氣計算極為複雜,實務上氣象機構會依照需求,對地球上的不同區域採用不同的分割解析度:數值天氣模式可粗略分為全球模式與區域模式,首先由「全球模式」模擬整個地球表面的大氣,再逐步使用網格解析度更高的「區域模式」,分析預測部分區域的天氣。

以中央氣象局為例,由於服務的主要對象是台灣地區,因此數值天氣模式在台灣與周邊區域的解析度較高(網格較細密),方便進行更精密的計算與預測。中央氣象局採用的全球模式網格大小為55公里見方,越靠近台灣網格尺寸越小,台澎金馬地區的區域模式網格最為細密,為5公里見方。如此逐步計算,確保在台灣地區取得最精確的計算結果。

此時氣象機構預測差異的一大來源已經顯而易見:不同地區的氣象機構,由於主要服務客群不同,也會在數值天氣模式中,對不同區域採用解析度較高的區域模式,以便達成節省運算量與精確預測本地天氣的平衡。因此歐美日等地氣象網站對台灣的天氣預測,在數值天氣模式多半直接採用低解析度的全球模式,未經區域模式的精密計算優化,因此預測的氣溫自然會與中央氣象局有所差異了。

觀測為預報之母

前面提到數值天氣模式需要觀測資料作為初始條件輸入電腦,才能進行運算以預測未來的氣候變化。觀測資料又分為實測資料與非實測資料,前者以地面測站以儀器(溫度計、風向風速計、雨量計等)直接測量到的數據為主(也包含進入颱風中實測的飛機與投落送),後者則是以氣象雷達和氣象衛星掃描大氣所得。氣象雷達與衛星取得的數據,多半為全球公開或多國合作分享,因此各國氣象機構在這方面取得的觀測資料是相當接近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非實測資料存在諸多限制,一來雷達與衛星資料須經複雜的計算解讀後才可使用,使用的方程式多少都對大氣條件做了一定的簡化,因此難免與實際天氣有所出入。二來雷達掃描容易受到地形與人造障礙物阻礙。相比之下,實測資料就是不同氣象機構佔有本地優勢之處。全台目前包括人工氣象站、自動氣象站與自動雨量站在內,共有超過400個氣象測站,蒐集的觀測資料除了更能反映各地的天氣差異、充實數值天氣模式的數據之外,也有助於短期預報與預警(如豪雨特報、土石流警戒等)。除主要測站外,這些氣象測站的完整觀測資料,須向中央氣象局申請才可取得,外國氣象機構特地採用的意義也不大,連帶影響預報的精確度。

人工修正

俗話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更有醫師進一步延伸說道:「盡信實驗數據不如無現代科學儀器」。因此電腦依照數值天氣模式計算出的數據,在發布於氣象機構網站、app與各種平台之前,多半經過預報員依個人專業經驗加以人工修正。中央氣象局對寒流或強烈冷氣團的初期預報多半較為保守、與數值模式有所出入,預報主任鄭明典也於18日指出,過去幾次電腦模式預測寒流,但經預報人員判斷,並沒有降低預測氣溫至寒流水準,事後證明預報員判斷正確。23日開始的這波寒流,客觀資料支持度較高,因此才決定調整預報來反映。鄭明典並在19日進一步表示:

預報員要為提供的資訊負責,所以有幾分把握說幾分話。

而許多手機app的天氣資料來源,不外乎幾家國外知名的氣象公司,例如The Weather Channel、Weather Underground、AccuWeather等等。這些app多半可查詢全球天氣,而這些氣象機構主要服務的客源多來自美國地區,對於全球的預報資料,不太可能全部經過預報員人工校正。因此偶有因數值天氣模式穩定性較差,而造成預報一直改來改去、波動很大,或者預報後期出現誇張數值的情形。

綜合以上幾點,預測台灣地區的天氣,建議大家仍以中央氣象局的預報為主,畢竟在數值天氣模式的網格解析度、地面測站觀測資料與人工修正三個方面,都比外國氣象機構 / 網站的預報更有優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其他來源的氣象預報也不是全無參考價值,只是在使用前必須了解其限制,以及針對主要服務範圍的優化。不要隨意盡信或拘泥於數字上的差異,面對媒體的誇大報導更須謹慎。尤其現在各大預報齊指寒流,呼籲大家盡早做好防寒準備;不論最後實際溫度如何,別忘了凡是預報必有誤差的基本觀念!

《台北會下雪嗎?》下集將討論台灣氣象史,平地真的下過雪嗎?敬請期待~

參考文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艾粒安鈉
7 篇文章 ・ 1 位粉絲
主修有機合成。對化學、天文、幾何學、地理、氣候、統計學、語言學、心理學、社會學、音樂和烹飪都有興趣。不願一生為學術研究爆肝,而熱愛為感興趣的學科認真寫科普文章,並用創意比喻和爛梗讓大家喜歡科學。多元性別,最高心跳210,海豚音到重低音一手包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