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1/10/25
當氣象衛星繞著地球運行,會與某一 GPS 衛星逐漸遠離,GPS 訊號的傳輸路徑會越拉越長、越來越靠近地面,觀測每一層大氣對訊號造成的偏折角,就能回推各層大氣的狀態,這就是「掩星觀測」。
・2020/07/23
機率是現代數學裡一門相當精妙的分支,當中處處有悖論陷阱。即使是基本的問題,也可能讓冷靜無情的專家暈頭轉向。康納曼和特沃斯基在心理學研究中發現,人類對於不確定的事件有頑固的錯誤想法。他們會一而再、再而三地高估可能性微乎其微的事件,並低估幾乎鐵定會發生的事件。
・2019/06/25
在台灣時間 2019 年6月 25 下午 2 點 30 分,福衛七號順利發射升空啦!這次福七使用的發射台與阿波羅 11 號相同, 由 SpaceX 的獵鷹重型 (Falcon Heavy) 火箭總計帶著 24 顆衛星一起進入太空。
・2019/06/24
6月25日六顆福爾摩沙衛星七號將搭乘SpaceX獵鷹重型火箭,前往太空接替老兵福衛三號,成為「太空中精準溫度計2.0」,提供即時、可靠的氣象觀測資料。
・2019/02/19
福衛七號主要任務是延續福衛三號,以無線電掩星技術(Radio Occultation)進行氣象觀測。衛星上搭載全球定位衛星(GPS)訊號的接收器,GPS 的無線電訊號傳送到衛星前,會受到電離層與大氣層的折射,因此透過接收到的訊號回推折射情形,就能進一步計算出溫度、壓力和濕度等參數的垂直分布資訊。
・2016/07/10
2016年第1號颱風尼伯特造成台東災情慘重,北台灣卻像是撿到一個颱風假一樣,中央氣象局的颱風路徑圖從預測的擦過北台灣,到後來實際上是貫穿南台灣,這樣的「誤差」造成許多人怪罪中央氣象局預報失準,或直指其他國家預測比台灣準確。我們總覺得氣象預報準確是基本要求,但實際上中央氣象局真的有苦說不出......
・2016/01/20
週六(1/23)將有寒流來襲,早在一週前網友便指出許多天氣app對台北氣溫接近冰點的誇張預報,日本氣象協會甚至一度預報台北會下雪。然而中央氣象局直到18日才將預報氣溫下修到6度。是什麼原因造成天氣預報的溫度差異如此之大?何者可信度較高呢?
・2015/11/15
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颱風洪水研究中心發展「雷達資料同化」技術,將氣象雷達的觀測資料整合進數值預報模式,更精準的推估未來6小時逐時雨量,此技術可協助公路總局等單位因應防災。
・2013/12/25
氣象局早已承認氣象預報從來就不可能100%精準。事實上,當社會各界一次又一次的抱怨氣象預報不準時,早已突顯台灣的防災溝通不夠充分,民眾對於氣象預報的科學原理理解不足,以至於無法接受氣象預報測不準的事實。到底為什麼氣象預報會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