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今天是否看到「求認同 亞裔美人改吃垃圾食物」這則新聞?我不是要來指出新聞有錯,而是這篇研究其實比短短的新聞能呈現的來得有趣太多,我實在忍不住要來介紹一下。
如果你跟我一樣常看好萊塢大眾電影,你會發現永恆的主軸都是「做自己」、「找到自己」、「相信自己」、「發揮自己的潛能」…萬變不離其宗,可見身份認同問題對美國人來說多麼嚴重(誤),而這篇研究問的問題就是:如果你的身份認同受到威脅,會如何反應在你的飲食選擇上。
假設一下:你是個移民第二代的韓裔美國青少年,身邊的白人朋友都覺得你老媽每天做的就是泡菜、泡菜、跟泡菜,覺得很蠢,你會不會為了從眾,也說自己其實不喜歡吃泡菜,而學著吃漢堡、薯條、美式比薩?不管怎樣,對一個想要趕緊融入「主流」的年輕人來說,這種感覺總是不太好。
而這就是研究者在實驗過程中刻意顯露出來的「賤」:實驗分為實驗組跟對照組,兩組都有亞裔美國大學生跟白人大學生,但研究者會先問實驗組的大學生:「你會說英文嗎?」讓這些大學生想起自己的「美國人成份」有多少,這種手段激起了被問者心中的「成見威脅(Stereotype Threat)」,因而感到焦慮。接著研究者再請他們寫下喜歡的食物。被問了這個算是羞辱性問題的亞裔美國大學生,比沒有被問的亞裔大學生,寫下美式食物-漢堡、比薩-的比率高出了3倍;在白人學生這邊則沒有差異。
但寫歸寫,飲食習慣是否真的因此改變呢?在另一個實驗中,研究者告訴亞裔學生可以隨意在當地的亞洲及美式餐廳中點餐,但是卻刻意又無意地跟這些學生說「事實上,你必須是美國人才能參與這個研究」。而聽到這句話的人,感覺身份認同受到威脅,因此點來吃的餐都偏向傳統美式,像是漢堡、烤起司三明治、培根生菜番茄三明治這些。而沒有聽到這句話的人,則沒有這樣的反應。
當然,研究者事先已經讓另外一組亞裔跟白人學生判斷哪些食物算是美式食物,哪些食物算是亞洲風味食物,所以不是研究者說什麼食物算美式就算數。最後用卡路里來計算飲食熱量,發現身份認同被威脅的亞裔大學生,比沒有受到威脅的學生吃進了更多熱量。這個發現證實了先前的假設,那就是許多移民跟移民第二代為了融入美國生活跟周遭同儕,而吃進了更多的熱量,這導致原本苗條的身材也漸漸變得跟美國人一樣了(應該不用我提醒美國人有多肥胖了吧),健康問題隨之而來。
然而,儘管亞裔學生想讓自己顯得比較像美國人,所以吃得更像美國人,但研究中的白人學生並不真的照亞裔學生的刻版印象那樣吃,他們吃的美式食物比起身份認同備受威脅的亞裔來得還少。研究者認為可以應該定義一下「美式食物」,別讓亞裔在吃壽司或是泡菜的時候感覺那麼格格不入,似乎非得大口咬漢堡跟嚼薯條才行。
其實我覺得可以在台灣做看看這個實驗,我覺得台灣人挺熱衷用「吃」來標誌自己的身份認同,這讓我想起友人作家部落客米果在台南人的尷尬這篇文章裡頭說到的。或許,外地人會拼命找「真 台南小吃」來吃,是種很想融入台南,當個台南人的表現吧。
資料來源:
- Guendelman, M., Cheryan, S. & Monin, B. Fitting in but getting fat: Identity threat as an explanation for dietary decline among U.S. immigrant groups. Psychological Science, June issue.
- 「當科學家耍賤,亞裔美國人點漢堡」(When Scientists Act Like Jerks, Asian-Americans Reach for a Hamburger),翻譯很難到位,但我真的好愛80beats部落格取的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