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Open Call 頒獎典禮暨科普成果展 精彩落幕

PanSci_96
・2023/05/26 ・1855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科會首度舉辨「Open Call 頒獎典禮暨科普成果展」,於 112 年 5 月 26 日在臺北松山文創園區(簡稱松菸)一號倉庫登場,除進行「Open Call 科普創意松」競賽頒獎及作品展示,並集結 45 項科普活動計畫與科普產品製播計畫成果聯展,吸引逾千人次參觀人潮,與各界一同激盪科普想像,活動圓滿落幕。

《學子科普視角》21 件 Open Call 科普創意松獲獎作品吸引各界關注

為推動全民科普及擴散科普新知,國科會每年賡續辦理「Kiss Science – 科學開門,青春不悶」、「臺灣科普環島列車」等全國性科普活動,採分齡分眾設計科學主題及內容,打造全年齡的科學教育。

國科會去(111)年更舉辦第一屆「Open Call 科普創意松」全國競賽,首度聚焦校園年輕學子,由新世代學子的視角詮釋科普,分「科普創意提案」、「科普短片徵件」兩類徵件,吸引全國高中職及大專院校超過 400 隊報名,逾 1,200 名師生齊聚科普舞臺爭取桂冠,最終脫穎而出的 21 組獲獎師生隊伍,受邀出席今日成果展領獎及表揚,其作品並於現場展示。

《觸幕驚心-觸控螢幕的原理探究與應用》獲得網路人氣獎

頒獎典禮開始,先由醒吾科技大學生表演團體,以饒舌說唱表演方式串聯 21 支得獎科普作品主題及精神,為典禮揭開序幕。緊接者,由國科會吳政忠主任委員親自頒授獎狀予 21 組得獎團隊,主委除表揚並肯定青年學子所展現的多元科普創意及科學轉譯影片能力,也勉勵莘莘學子,持續保持對 STEAM 領域的探索,鼓勵加入國家科研人才之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科會吳政忠主任委員肯定青年學子所展現的多元科普創意及科學轉譯影片能力

綜觀此次成果展展出的獲獎作品,展現了學子多元豐富的創意,創意提案類作品囊括了醫學生的雲端休克教具、科普密室逃脫、偏鄉兒童心理輔導數位方案、電梯儲能解決方案、無人機教育推廣方案等。而科普短片類的獲獎作品更跳脫目前市面上現有科普影片表現方式,學子們透過饒舌說唱、動畫、類戲劇表演等影音創作模式,展現了新一代科普新勢力詮釋科普的獨特思維!

《科普知識饗宴》科普活動計畫互動體驗x科普製播計畫精彩片花

此次首屆舉辦的科普成果展,更集結了國科會 45 個科普計畫成果共同展出,展出內容緊扣當前熱門科技及公民議題,例如:成功大學建築系劉舜仁教授團隊展出「Hello C – Slurry,循環趣!」,透過循環材料與物件微展覽、低碳材料膠結科普知識圖卡及循環材料手作體驗,幫助成長於地球暖化世代的大小公民們認識各種循環材料,並學習從己身出發共同塑造循環永續社會。

《自助人助-啟動一鄉鎮一科學團》獲得高中組金獎

台北教育大學劉遠禎教授團隊展出之「AI 自駕車!城鄉 papago」,展示編程過程和 AI 自動駕駛訓練的成果,讓有興趣的小朋友實際參與 AI 自駕車編寫程式。屏東大學教育系徐偉民教授團隊融合原住民文化與數學,現場透過機器人展示原住民文化數學數位教材,並以 AI 互動方式讓與會者感受截然不同的數學科普體驗。

臺北市立大學古建國教授團隊從古籍沈括的《夢溪筆談》中提煉設計跨領域教材,將電流、藝術、與音樂結合,讓現場學子體驗一場貫穿古今、科學藝術交融的 STEAM 教學,提供大眾多元跨域科普互動與體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日頒獎典禮後之舞臺區,主辦單位安排知識滿點的科普影音饗宴,除將播映「Open Call 科普創意松」 12 支獲獎科普短片,亦精選國科會歷年補助製作的科普影視內容,選題扣合近期民眾關心之疫情及健康議題,安排系列單元如:《看不見的 V 世界》、《基因啟示》、《藥藥欲試》等;另外也挑選曾獲得或入圍金鐘獎的作品如:《下一步,AI。NEXT,愛》、《土壤的身世》、《發現國境之南》、《法布爾昆蟲記》、《吉娃斯愛科學》等精彩片花,於舞臺區 LED 電視牆進行輪播,吸引民眾駐足欣賞,讓參觀者沈浸在豐富的科普視聽饗宴。

《醫學生診斷邏輯的全新虛實整合教學模式》獲得大專組金獎

由校園學子與學研界科普推手齊力促成之科普盛會 -「Open Call 頒獎典禮暨科普成果展」,在各界喝采下畫下句點。除了讓全民共同激盪對科普的想像外,「Open Call 科普創意松」競賽更成為新一代科普新勢力的搖籃,期待透過此活動,種下全民心中科學的種子,不斷往外擴散且向下扎根,厚植臺灣源源不絕的科研競爭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PanSci_96
1245 篇文章 ・ 2378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地震之島的生存法則!921地震教育園區揭開台灣的防災祕密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9/20 ・4553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為什麼台灣會像坐在搖搖椅上,總是時不時地晃動?這個問題或許有些令人不安,但卻是我們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現實。根據氣象署統計,台灣每年有 40,000 次以上的地震,其中有感地震超過 1,000 次。2024年4月3日,花蓮的大地震發生後,台灣就經歷了超過 1,000 次餘震,這些數據被視覺化後形成的圖像,宛如台北101大樓般高聳穿雲,再次引發了全球對台灣地震頻繁性的關注。

地震發生後,許多外國媒體擔心半導體產業會受影響,但更讓他們稱奇的是,台灣竟然能在這麼大的地震之下,將傷害降到這麼低,並迅速恢復。不禁讓人想問,自從 25 年前的 921大地震以來,台灣經歷了哪些改變?哪些地方可能再發生大地震?如果只是遲早,我們該如何做好更萬全的準備?

要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最合適的地點就在一座從地震遺跡中冒出的主題博物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 921地震教育園區。

圖:跑道捕捉了地震的瞬間 / 圖片來源:劉志恆/青玥攝影

下一個大地震在哪、何時?先聽斷層說了什麼

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台灣發生了一場規模7.3的大地震,震央在南投縣集集鎮,全台 5 萬棟房子遭震垮,罹難人數超過 2,400 人。其中,台中霧峰光復國中校區因車籠埔斷層通過,地面隆起2.6公尺,多棟校舍損毀。政府決定在此設立921地震教育園區,保留這段震撼人心的歷史,並作為防災教育的重要基地。園區內兩處地震遺跡依特性設置為「車籠埔斷層保存館」和「地震工程教育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車籠埔斷層保存館建於原操場位置,為了保存地表破裂及巨大抬升,所以整體設計不採用樑柱結構,而是由82根長12公尺、寬2.4公尺、重約10噸的預鑄預力混凝板組成,外觀為曲線造型,技術難度極高,屬國內外首見,並榮獲多項建築獎。而地震工程教育館保留了原光復國中受損校舍,讓民眾親眼見證地震的驚人破壞力,進一步強調建築結構與安全的重要性。毀損教室旁設有由園區與「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共同策劃的展示館,透過互動展示,讓參觀者親手操作,學習地震工程相關知識。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研究員蔣正興博士表示,面積上,台灣是一個狹長的小島,卻擁有高達近4000公尺的山脈,彰顯了板塊激烈擠壓、地質活動極為活躍的背景。回顧過去一百年的地震歷史,從1906年的梅山地震、1935年的新竹-台中地震,到1999年的921大地震,都發生在台灣西部,與西部的活動斷層有密切關聯,震源位於淺層,加上人口密度較高,因此對台灣西部造成了嚴重的災情。

而台灣東部是板塊劇烈擠壓的區域,地震震源分佈更廣。與西部相比,雖然東部地震更頻繁,但由於人口密度相對較低,災情相對較少。此外,台灣東北部和外海也是地震多發區,尤其是菲律賓海板塊往北隱沒至歐亞板塊的隱沒地震帶,至沖繩海槽向北延伸,甚至可能影響到台北下方,發生直下型地震,這種地震因震源位於城市正下方,危害特別大,加上台北市房屋非常老舊,若發生直下型地震,災情將非常嚴重。

除了台北市,蔣正興博士指出在台灣西部,我們特別需要關注的就是彰化斷層的影響,該斷層曾於1848年發生巨大錯動。此外,我們也需要留意西南部的地震風險,如 1906 年的梅山地震。此兩條活動斷層距今皆已超過 100 年沒活動了。至於東部,因為存在眾多活動斷層,當然也需要持續注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之所以擔心某些斷層,是因為這些區域可能已經累積了相當多的能量,一旦達到臨界點,就會釋放,進而引發地震。地質學家通常會沿著斷層挖掘,尋找過去地震的證據,如受構造擾動沉積物的變化,然後透過定年技術來確定地震發生的時間點,估算出斷層的地震週期,然而,這些數字的計算過程非常複雜,需要綜合大量數據。

挑戰在於,有些斷層的活動時間非常久遠,要找到活動證據並不容易。例如,1906年的梅山地震,即使不算久遠,但挖掘出相關斷層的具體位置仍然困難,更不用說那些數百年才活動一次的斷層,如台北的山腳斷層,因為上頭覆蓋了大量沉積物,要找到並研究這些斷層更加困難。

儘管我們很難預測哪個斷層會再次活動,我們仍然可以預先對這些構造做風險評估,從過往地震事件中找到應變之道。而 921 地震教育園區,就是那個可以發現應變之道的地方。

圖:北棟教室毀損區 / 圖片來源:劉志恆/青玥攝影

921 後的 25 年

在園區服務已 11 年的黃英哲擔任志工輔導員,常代表園區到各地進行地震防災宣導。他細數 921 之後,台灣進行的六大改革。制定災害防救法,取代了總統緊急命令。修訂了建築法規,推動斷層帶禁限建與傳統校舍建築改建。組建災難搜救隊伍,在面對未來災害時能更加自主應對。為保存文化資產,增設了歷史建築類別,確保具有保存價值的建築物得到妥善照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後,則是推行防災教育。黃英哲表示,除了在學校定期進行防災演練,提升防災意識外,更建立了921地震教育園區,不僅作為教育場所,也是跨部門合作的平台,例如與交通部氣象署、災害防救辦公室、教育部等單位合作,進行全面的防災教育。園區內保留了斷層線的舊址,讓遊客能夠直觀地了解地震的破壞力,最具可看性;然而除此之外,園區也是 921 地震相關文物和資料的重要儲存地,為未來的地震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源。

堪稱園區元老,在園區服務將近 19 年,主要負責日語解說工作的陳婉茹認為,園區最大的特色是保存了斷層造成的地景變化,如抬升的操場和毀壞的教室場景,讓造訪的每個人直觀地感受地震的威力,尤其是對於年輕的小朋友,即使他們沒有親身經歷過,也能透過這些真實的展示認識到地震帶來的危險與影響。

陳婉茹回憶,之前有爸媽帶著小學低年級的小朋友來參觀,原本小朋友並不認真聽講,到處跑來跑去,但當他看到隆起的操場,立刻大聲說這他在課本看過,後來便聚精會神地聽完 40 分鐘的解說。

圖:陳婉茹在第一線負責解說工作 /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除了每看必震撼的地景,園區也透過持續更新策展,邀請大家深入地震跟防災的各個面向。策展人黃惠瑛負責展示設計、活動規劃、教具設計等工作。她提到,去年推出的搜救犬特展和今年的「921震災啓示展」與她的個人經歷息息相關。921 大地震時的她還是一名台中女中的住宿生,當時她儘管驚恐,依舊背著腿軟的學姊下樓,讓她在策劃這些展覽時充滿了反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體驗平臺的設計中,黃惠瑛強調不僅要讓觀眾了解災害的破壞力,更希望觀眾能從中學到防災知識。她與設計師合作,一樓展示區採用了時光機的概念,運用輕鬆、童趣的風格,希望遊客保持積極心態。二樓的地震體驗平臺結合六軸震動臺和影片,讓遊客真實感受921地震的情境。她強調,這次展覽的目標是全民,設計上避免了血腥和悲傷的元素,旨在讓觀眾帶著正向的感受離開,並重視防災意識。

圖:地震體驗劇場 /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籌備今年展覽的最大挑戰是緊迫的時間。從五月開始,九月完成,為了迅速而有效地與設計師溝通,黃惠瑛使用了AI工具如ChatGPT與生成圖像工具,來加快與設計師溝通的過程。

圖:黃惠瑛與設計師於文件中討論設計/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蔣正興博士說,當初學界建議在此設立地震教育園區,其中一位重要推手是法國地質學家安朔葉。他曾在台灣指導十位台灣博士生,這些博士後來成為地質研究的中堅力量。1999年921大地震後,安朔葉教授立刻趕到台灣,認為光復國中是全球研究斷層和地震的最佳觀察點,建議必須保存。為紀念園區今年成立20週年,在斷層館的展示更新中,便特別強調安朔葉的貢獻與當時的操場圖。

此外,作為 20 週年的相關活動,今年九月也將與日本野島斷層保存館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強化合作並展示台日合作歷史。另一重頭戲則是向日本兵庫縣人與自然博物館主任研究員加藤茂弘致贈感謝狀,感謝他不遺餘力,長期協助園區斷層保存館的剖面展品保存工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右圖:法國巴黎居禮大學安朔葉教授。左圖:兵庫縣立人與自然博物館主任研究員加藤茂弘
/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盡力保存斷層跟受創校舍,只因不想再重蹈覆徹。蔣正興博士表示,921地震發生在車籠埔斷層,其錯動形式成為全球地質研究的典範,尤其是在研究斷層帶災害方面。統計數據顯示,距離車籠埔斷層約100公尺內,住在上盤的罹難率約為1%,而下盤則約為0.6%。這說明住在斷層附近,特別是上盤,是非常危險的。由於台灣主要是逆斷層活動,這一數據清楚告訴我們,在上盤區域建設居住區應特別小心。

2018年花蓮米崙斷層地震就是一個例證。

在921地震後,政府在斷層帶兩側劃設了「地質敏感區」。因為斷層活動週期較長,全球大部分地區難以測試劃設敏感區的有效性,但台灣不同,斷層活動十分頻繁。例如 1951 年,米崙斷層造成縱谷地震,規模達 7.3,僅隔 67 年後,在 2018 年再次發生花蓮地震,這在全球是罕見的,也因此 2016 年劃設的地質敏感區,在 2018 年的地震中便發現,的確更容易發生地表破裂與建築受損,驗證了地質敏感區劃設的有效性。

圖:黃英哲表示曾來園區參訪的兒童寄來的問候信,是他認真工作的動力 /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在過去的20年裡,921地震教育園區不僅見證了台灣在防災教育上的進步,也承載著無數來訪者的情感與記憶。每一處地震遺跡,每一項展示,都在默默提醒我們,那段傷痛歷史並未走遠。然而,我們對抗自然的力量,並非源自恐懼,而是源自對生命的尊重與守護。當你走進這座園區,感受那因地震而隆起的操場,或是走過曾經遭受重創的教室,你會發現,這不僅僅是歷史的展示,更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與使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來吧,今年九月,走進921地震教育園區,一起在這裡找尋對未來的啓示,為台灣的下一代共同築起一個更堅固、更安全的家園。

圖:今年九月,走進921地震教育園區 / 圖片來源:劉志恆/青玥攝影

延伸閱讀:
高風險? 家踩「斷層帶、地質敏感區」買房留意
「我摸到台灣的心臟!」法國地質學家安朔葉讓「池上斷層」揚名國際
百年驚奇-霧峰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天下雜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有得玩、有得看、有得想!絕不冷場的 Open Call 頒獎典禮暨科普成果展,即將登場!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3/05/15 ・1469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文 / 陳彥諺

當你聽到「科學」,第一直覺想到的是什麼呢?是一塵不染的實驗室,還是厚重書本裡必須埋頭苦讀(還未必能懂)的知識?其實,科學才不那麼嚴肅,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到處都是科學!只要經過轉化,科學就可以很有趣。

我們與科學的距離,並沒有想像中遙遠。 圖/數感實驗室提供

而讓科學變得這麼有趣的重要推手,就是國科會了。在去年 2022 年,國科會首度舉辦了「Open Call 科普創意松」競賽。校園學子們各個發揮科普創意,在「科普創意提案」、「科普短片徵件」兩項全國性競賽中大顯身手,讓科學變得非常親切活潑。

這麼有趣的內容哪裡看?就在 2023 年 05 月 26 日即將登場的「Open Call科普成果展」。

展覽三大重點

Open Call 科普成果展包含了三大重點,有得玩、有得看、有得想,絕不冷場。有科普推手與大眾零距離的激盪對談、有 Open Call 科普創意松的獲獎精彩科普影音,還有結合精準數學與柔軟文學跨域創作的數學詩牆。

Open Call 科普創意松分為「科普短片」以及「科普創意提案」兩類徵件。科普短片高中組首獎作品「光通訊」,透過虎尾高中的同學以穿越劇的逗趣劇情,說明了光通訊的原理,故事清新可愛,也以簡易動畫與資訊圖卡清楚說明科普知識,拿下了高中職組的金獎肯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虎尾高中動感光波《光通訊》。圖/Open Call 科普創意松活動

而「清大天文社」團隊,則結合動畫劇情發揮創意,以「進擊的黑洞:類星體」這支作品,透過幽默風趣同時不失嚴謹的詮釋與資料參考,將黑洞說明得深入淺出,且充滿樂趣,獲得了大專組的金獎肯定。

此外,在創意提案類中,來自二林工商的「哇哈哈科學服務團」提出具可持續性、普及性,且創意性高的「自助人助~啟動一鄉鎮一科學團」方案,以科學服務社團的形式,將科普教育與地方文化結合推廣科學,獲得高中職組的金獎。

大專組的金獎得主,則是來自臺北醫學大學、中國醫藥大學兩校的跨校團隊「醫線教育」,他們從自身專長出發,提出了「醫學生診斷邏輯的全新虛實整合教學模式」,開發雲端醫學教具及教學短片,並整合實體工作坊,讓醫學教育能夠系統性的向下扎根。

科學探索即是生活

Open Call 科普成果展中,除了學生的自主投件外,更有 45 個國科會科普計畫團隊,以更多元寬廣的面向推動科普,這些國內長期推動科普、第一線面對學子的科普推手,為本次展覽設計豐富多元的科學演示,將深奧的科研成果轉化為各年齡層易懂的手作互動實驗等,包括循環材料與物件微展覽、原住民文化數學數位教材、科普桌遊、AI 自駕車模擬行駛、植物染手作體驗、蝴蝶科普解謎遊戲等有趣又豐富的科普體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探索科學成為了生活的一部份,如何用文字記錄下來、表述出來,是另一項值得探索的跨域技藝。本次 Open Call 科普成果展裡,將《數感盃中英文數學詩創作競賽》的成果搖身一變,成為了 24 公尺長的數學詩牆,讓觀展民眾們徜徉在科學裡,有同時能看見當數學與文學交會,碰撞出的跨域火花。

你對於科學及科普有什麼想像嗎?2023 年 5 月 26 日,走入台北松山文創園區一號倉庫,來激盪你對於科普的想像吧!

活動官網:https://exhibition.opencall-nstc.org.tw/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8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1

5
0

文字

分享

1
5
0
運動員也是人!從「體操天后」拜爾絲退賽,來看運動員的心理健康
Bonnie_96
・2021/08/04 ・2865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20 東京奧運如火如荼地進行,但日前美國「體操天后」拜爾絲以心理健康因素,退出東奧多項體操賽事震撼各界!但運動員除了體能出類拔萃外,其實心理層面與常人無異。她的退賽也讓大眾更加關注運動員的心理健康。

美國體操選手「西蒙・拜爾斯」(Simone Biles)。圖/Agência Brasil Fotografias, CC BY 2.0

「體操不是一切,心理健康比運動更重要!」身為美國隊奪金熱門人選、手握奧運 4 金輝煌戰績的拜爾絲(Simone Biles)在賽後記者會上強調。最終,她以心理健康為由,退出東奧體操團體賽後,再度退出跳馬等多項賽事。

被公認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運動員」(Greatest of All Time, G.O.A.T.)的拜爾絲在奧運退出多項賽事,許多媒體在第一時間紛紛讚賞她的決定。

拜爾絲和先前日本網球女將大坂直美(Naomi Osaka)的退賽,也都再次突顯兩大心理健康的趨勢:Z世代比起其他世代,更能覺察自身的心理健康;以及,受到疫情影響,運動員的心理健康狀況變得更需要關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繼大坂直美退賽後,Z世代運動員帶頭倡議心理健康

在拜爾絲退賽之前,世界排名第 2 的「網球天后」大坂直美,就因長期飽受憂鬱症之苦,拒絕出席賽後記者會。最終,以保護心理健康為由,在 6 月宣布退出今年法國網球公開賽。

她也在《時代》周刊寫下「不 OK 也沒關係!」(‘It’s O.K. Not to Be O.K.’)的專欄文章,除了首次對外揭露從法網退賽後的心路歷程外,也呼籲體壇需積極正視運動員的心理健康。

大阪直美(Naomi Osaka)在《時代》的專欄。圖/截自《時代》

不只拜爾絲、大坂直美積極為心理健康公開發聲,過去游泳名將「飛魚」菲爾普斯(Michael Phelps)、短跑運動員諾亞萊爾(Noah Lyle)等運動員,都曾公開自身患有憂鬱症等經驗。

高度關注自身心理健康的浪潮,也開始吹向各行各業。在去年對 1000 名美國成人所進行的調查,就發現有 80% 的員工考慮辭掉目前的職位,轉而從事更注重員工心理健康的工作。考量自身心理健康的因素,也與正在歐美職場出現的大規模離職潮有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比起其他世代,Z世代更有心理健康病識感

心理學家麥克米倫(B. Janet Hibbs)就強調,在 1996 年後出生的Z世代,比前幾代人,更願意尋求心理健康的幫助,並揭露自身相關經歷。而對心理健康議題積極關注和公開發聲的新動力,可能是種世代轉移。

Z世代的人更願意接受心理資源幫助、也更願意揭露自己的經歷。圖/envato elements

Z世代比起其他世代更能「覺察」自身心理狀態,主要和學校的心理衛生教育,以及當今對心理健康議題的討論更開放有關而會開始如此「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一部分原因也和新冠疫情有關。

畢竟在這段期間,我們多出許多時間和自己獨處,也會開始重新審視、並評估現有的生活。也積極去思考未來要專注在哪些對自己真正重要的事,而不只是取悅別人等。

雖有調查指出,Z世代的心理健康狀況比上個世代更差,但同時也指出Z世代是更善於意識自身心理健康問題,並積極尋求相關幫助。在 2019 年的調查就發現,Z世代只有 45% 的人,表示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良好;相比之下,千禧一代(1980-1990 年代出生的人)則有 56%。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Z世代是更善於意識自身心理健康問題,並積極尋求相關幫助。圖/envato elements

且在疫情之下,也重創年輕族群的就業機會。去年美國 CDC 的調查也有類似發現,在18 至 24 歲年輕族群中,有 62.9% 的人表示自己有焦慮或憂鬱的症狀,是所有年齡層中比例最高的;且在該族群有 25% 的人,表示自己曾在過去一個月內考慮過自殺。

值得慶幸的是,Z世代卻比長輩們更可能尋求心理支持的相關資源。在 2019 年的調查就發現,在Z世代中,有 37% 的人表示自己曾接受過心理治療,或尋求其他心理支持資源;而在千禧一代、X世代、戰後嬰兒潮的比例,尋求資源的比例分別為 35%、26%、22%。

疫情之下,運動員的心理健康變得更需要關注

Z世代除了對心理健康有更多覺察外,運動員們更是獨自承受各界、贊助商等的期待和關注,並且需要在賽事中拿出最完美的表現。也因此他們承受超乎常人想像的壓力——尤其是菁英運動員。

過去國際奧委會的報告就指出,大約有三分之一的運動員,曾在職涯中遭受心理健康危機,包括沮喪、憂鬱、焦慮、飲食失調和倦怠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國際奧委會的統計,有1/3的運動員曾遭受過沮喪、憂鬱、飲食失調等心理危機。圖/envato elements

古特巴格(Vincent Gouttebarge)等人在 2019 年的薈萃分析研究也發現,有「33.6% 的菁英運動員」和「26.4% 的前運動員」都表示自己有焦慮和憂鬱的症狀。另外在近期研究中,發現相較於男性運動員(10.2%),女性運動員在焦慮或憂鬱症上,有更高的患病率(約 26%)。

在疫情期間,要如何持續維持身心巔峰狀態,並迎戰推遲一年的東奧,成為運動員們最大的挑戰。這些處於運動生涯巔峰的運動員,多半難擁有正常的社交生活,且在封城期間,運動員的訓練方式、時間,以及經濟狀況等方面都受到衝擊,這些也都影響到他們的心理健康。

去年 10 月,史丹佛大學團隊的研究就發現,有更多的職業運動員體驗到焦慮/憂鬱的症狀,且比疫情之前更嚴重。在去年 3 月中到 8 月間,有 22.5% 的運動員至少有一週有一半的時間,感到沮喪和憂鬱等,而疫情之前這個比例只有 3.9%。同樣,也有 27.9% 的運動員表示自己在疫情期間,感受到緊張和焦慮的情緒,而疫情前只有約 4.7%。 

運動員能夠優先考慮自身的心理健康,而不是不惜一切參加比賽。

拜爾絲、大坂直美等運動員的公開喊話和倡議,不僅能讓大眾理解他們正面對的心理健康挑戰是如何影響他們的工作,更能夠試圖消弭精神疾病的汙名化。希望未來不論是體壇、職場及整體社會,都能逐漸接受「不 OK 也沒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 OK 也 OK!圖/envato elements

參考文獻

  • Gouttebarge, V., Castaldelli-Maia J., Gorczynski, P., Hainline, B., Hitchcock, M., Kerkoffs, G., Rice, S., and Reardon, C. (2019). Occurrence of mental health symptoms and disorders in current and former elite athlet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53, pp.700-706.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1
Bonnie_96
21 篇文章 ・ 33 位粉絲
喜歡以科普的方式,帶大家認識心理學,原來醬子可愛。歡迎來信✉️ lin.bonny@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