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Open Call 頒獎典禮暨科普成果展 精彩落幕

PanSci_96
・2023/05/26 ・1855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國科會首度舉辨「Open Call 頒獎典禮暨科普成果展」,於 112 年 5 月 26 日在臺北松山文創園區(簡稱松菸)一號倉庫登場,除進行「Open Call 科普創意松」競賽頒獎及作品展示,並集結 45 項科普活動計畫與科普產品製播計畫成果聯展,吸引逾千人次參觀人潮,與各界一同激盪科普想像,活動圓滿落幕。

《學子科普視角》21 件 Open Call 科普創意松獲獎作品吸引各界關注

為推動全民科普及擴散科普新知,國科會每年賡續辦理「Kiss Science – 科學開門,青春不悶」、「臺灣科普環島列車」等全國性科普活動,採分齡分眾設計科學主題及內容,打造全年齡的科學教育。

國科會去(111)年更舉辦第一屆「Open Call 科普創意松」全國競賽,首度聚焦校園年輕學子,由新世代學子的視角詮釋科普,分「科普創意提案」、「科普短片徵件」兩類徵件,吸引全國高中職及大專院校超過 400 隊報名,逾 1,200 名師生齊聚科普舞臺爭取桂冠,最終脫穎而出的 21 組獲獎師生隊伍,受邀出席今日成果展領獎及表揚,其作品並於現場展示。

《觸幕驚心-觸控螢幕的原理探究與應用》獲得網路人氣獎

頒獎典禮開始,先由醒吾科技大學生表演團體,以饒舌說唱表演方式串聯 21 支得獎科普作品主題及精神,為典禮揭開序幕。緊接者,由國科會吳政忠主任委員親自頒授獎狀予 21 組得獎團隊,主委除表揚並肯定青年學子所展現的多元科普創意及科學轉譯影片能力,也勉勵莘莘學子,持續保持對 STEAM 領域的探索,鼓勵加入國家科研人才之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科會吳政忠主任委員肯定青年學子所展現的多元科普創意及科學轉譯影片能力

綜觀此次成果展展出的獲獎作品,展現了學子多元豐富的創意,創意提案類作品囊括了醫學生的雲端休克教具、科普密室逃脫、偏鄉兒童心理輔導數位方案、電梯儲能解決方案、無人機教育推廣方案等。而科普短片類的獲獎作品更跳脫目前市面上現有科普影片表現方式,學子們透過饒舌說唱、動畫、類戲劇表演等影音創作模式,展現了新一代科普新勢力詮釋科普的獨特思維!

《科普知識饗宴》科普活動計畫互動體驗x科普製播計畫精彩片花

此次首屆舉辦的科普成果展,更集結了國科會 45 個科普計畫成果共同展出,展出內容緊扣當前熱門科技及公民議題,例如:成功大學建築系劉舜仁教授團隊展出「Hello C – Slurry,循環趣!」,透過循環材料與物件微展覽、低碳材料膠結科普知識圖卡及循環材料手作體驗,幫助成長於地球暖化世代的大小公民們認識各種循環材料,並學習從己身出發共同塑造循環永續社會。

《自助人助-啟動一鄉鎮一科學團》獲得高中組金獎

台北教育大學劉遠禎教授團隊展出之「AI 自駕車!城鄉 papago」,展示編程過程和 AI 自動駕駛訓練的成果,讓有興趣的小朋友實際參與 AI 自駕車編寫程式。屏東大學教育系徐偉民教授團隊融合原住民文化與數學,現場透過機器人展示原住民文化數學數位教材,並以 AI 互動方式讓與會者感受截然不同的數學科普體驗。

臺北市立大學古建國教授團隊從古籍沈括的《夢溪筆談》中提煉設計跨領域教材,將電流、藝術、與音樂結合,讓現場學子體驗一場貫穿古今、科學藝術交融的 STEAM 教學,提供大眾多元跨域科普互動與體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日頒獎典禮後之舞臺區,主辦單位安排知識滿點的科普影音饗宴,除將播映「Open Call 科普創意松」 12 支獲獎科普短片,亦精選國科會歷年補助製作的科普影視內容,選題扣合近期民眾關心之疫情及健康議題,安排系列單元如:《看不見的 V 世界》、《基因啟示》、《藥藥欲試》等;另外也挑選曾獲得或入圍金鐘獎的作品如:《下一步,AI。NEXT,愛》、《土壤的身世》、《發現國境之南》、《法布爾昆蟲記》、《吉娃斯愛科學》等精彩片花,於舞臺區 LED 電視牆進行輪播,吸引民眾駐足欣賞,讓參觀者沈浸在豐富的科普視聽饗宴。

《醫學生診斷邏輯的全新虛實整合教學模式》獲得大專組金獎

由校園學子與學研界科普推手齊力促成之科普盛會 -「Open Call 頒獎典禮暨科普成果展」,在各界喝采下畫下句點。除了讓全民共同激盪對科普的想像外,「Open Call 科普創意松」競賽更成為新一代科普新勢力的搖籃,期待透過此活動,種下全民心中科學的種子,不斷往外擴散且向下扎根,厚植臺灣源源不絕的科研競爭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PanSci_96
1247 篇文章 ・ 2380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人與 AI 的關係是什麼?走進「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透過藝術創作尋找解答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24 ・317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與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 

AI 有可能造成人們失業嗎?還是 AI 會成為個人專屬的超級助理?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AI 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成為社會大眾目前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究竟,AI 會成為人類的取代者或是協作者?決定關鍵就在於人們對 AI 的了解和運用能力,唯有人們清楚了解如何使用 AI,才能化 AI 為助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

有鑑於此,目前正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展出的「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特別將展覽主題定調為奇異點(Singularity),透過多重視角探討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共生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LAB 策展人吳達坤進一步說明,本次展覽規劃了 4 大章節,共集結來自 9 個國家 23 組藝術家團隊的 26 件作品,帶領觀眾從了解 AI 發展歷史開始,到欣賞各種結合科技的藝術創作,再到與藝術一同探索 AI 未來發展,希望觀眾能從中感受科技如何重塑藝術的創造範式,進而更清楚未來該如何與科技共生與共創。

從歷史看未來:AI 技術發展的 3 個高峰

其中,展覽第一章「流動的錨點」邀請了自牧文化 2 名研究者李佳霖和蔡侑霖,從軟體與演算法發展、硬體發展與世界史、文化與藝術三條軸線,平行梳理 AI 技術發展過程。

圖一、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一詞

藉由李佳霖和蔡侑霖長達近半年的調查研究,觀眾對 AI 發展有了清楚的輪廓。自 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詞,並明確定出 AI 的任務,例如: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路、計算學理論、隨機性與創造性等,就開啟了全球 AI 研究浪潮,至今將近 70 年的過程間,共迎來三波發展高峰。

第一波技術爆發期確立了自然語言與機器語言的轉換機制,科學家將任務文字化、建立推理規則,再換成機器語言讓機器執行,然而受到演算法及硬體資源限制,使得 AI 只能解決小問題,也因此進入了第一次發展寒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1957-1970 年迎來 AI 第一次爆發

之後隨著專家系統的興起,讓 AI 突破技術瓶頸,進入第二次發展高峰期。專家系統是由邏輯推理系統、資料庫、操作介面三者共載而成,由於部份應用領域的邏輯推理方式是相似的,因此只要搭載不同資料庫,就能解決各種問題,克服過去規則設定無窮盡的挑戰。此外,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等技術也在同一時期誕生,雖然是 AI 技術上的一大創新突破,但最終同樣受到硬體限制、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影響,導致 AI 再次進入發展寒冬。

走出第二次寒冬的關鍵在於,IBM 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戰勝了西洋棋世界冠軍 Garry Kasparov,加上美國學者 Geoffrey Hinton 推出了新的類神經網路算法,並使用 GPU 進行模型訓練,不只奠定了 NVIDIA 在 AI 中的地位, 自此之後的 AI 研究也大多聚焦在類神經網路上,不斷的追求創新和突破。

圖三、1980 年專家系統的興起,進入第二次高峰

從現在看未來:AI 不僅是工具,也是創作者

隨著時間軸繼續向前推進,如今的 AI 技術不僅深植於類神經網路應用中,更在藝術、創意和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第二章「創造力的轉變」及第三章「創作者的洞見」,便邀請各國藝術家展出運用 AI 與科技的作品。

圖四、2010 年發展至今,高性能電腦與大數據助力讓 AI 技術應用更強

例如,超現代映畫展出的作品《無限共作 3.0》,乃是由來自創意科技、建築師、動畫與互動媒體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運用 AI 和新科技共同創作的作品。「人們來到此展區,就像走進一間新科技的實驗室,」吳達坤形容,觀眾在此不僅是被動的觀察者,更是主動的參與者,可以親身感受創作方式的轉移,以及 AI 如何幫助藝術家創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五、「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展出現場,圖為超現代映畫的作品《無限共作3.0》。圖/C-LAB 提供

而第四章「未完的篇章」則邀請觀眾一起思考未來與 AI 共生的方式。臺灣新媒體創作團隊貳進 2ENTER 展出的作品《虛擬尋根-臺灣》,將 AI 人物化,採用與 AI 對話記錄的方法,探討網路發展的歷史和哲學,並專注於臺灣和全球兩個場景。又如國際非營利創作組織戰略技術展出的作品《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則是一套協助青少年數位排毒、數位識毒的方法論,使其更清楚在面對網路資訊時,該如何識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更自信地穿梭在數位世界裡。

透過歷史解析引起共鳴

在「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規劃的 4 大章節裡,第一章回顧 AI 發展史的內容設計,可說是臺灣近年來科技或 AI 相關展覽的一大創舉。

過去,這些展覽多半以藝術家的創作為展出重點,很少看到結合 AI 發展歷程、大眾文明演變及流行文化三大領域的展出內容,但李佳霖和蔡侑霖從大量資料中篩選出重點內容並儘可能完整呈現,讓「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觀眾可以清楚 AI 技術於不同階段的演進變化,及各發展階段背後的全球政治經濟與文化狀態,才能在接下來欣賞展區其他藝術創作時有更多共鳴。

圖六、「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分成四個章節探究 AI 人工智慧時代的演變與社會議題,圖為第一章「流動的錨點」由自牧文化整理 AI 發展歷程的年表。圖/C-LAB 提供

「畢竟展區空間有限,而科技發展史的資訊量又很龐大,在評估哪些事件適合放入展區時,我們常常在心中上演拉鋸戰,」李佳霖笑著分享進行史料研究時的心路歷程。除了從技術的重要性及代表性去評估應該呈現哪些事件,還要兼顧詞條不能太長、資料量不能太多、確保內容正確性及讓觀眾有感等原則,「不過,歷史事件與展覽主題的關聯性,還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蔡侑霖補充指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Google 旗下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開發出的 AI 軟體「AlphaFold」,可以準確預測蛋白質的 3D 立體結構,解決科學家長達 50 年都無法突破的難題,雖然是製藥或疾病學領域相當大的技術突破,但因為與本次展覽主題的關聯性較低,故最終沒有列入此次展出內容中。

除了內容篩選外,在呈現方式上,2位研究者也儘量使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呈現某些較為深奧難懂的技術內容,蔡侑霖舉例說明,像某些比較艱深的 AI 概念,便改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為此上網搜尋很多與 AI 相關的影片或圖解內容,從中找尋靈感,最後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動畫,希望幫助觀眾輕鬆快速的理解新科技。

吳達坤最後指出,「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除了展出藝術創作,也跟上國際展會發展趨勢,於展覽期間規劃共 10 幾場不同形式的活動,包括藝術家座談、講座、工作坊及專家導覽,例如:由策展人與專家進行現場導覽、邀請臺灣 AI 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以「人工智慧與未來藝術」為題舉辦講座,希望透過帶狀活動創造更多話題,也讓展覽效益不斷發酵,讓更多觀眾都能前來體驗由 AI 驅動的未來創新世界,展望 AI 在藝術與生活中的無限潛力。

展覽資訊:「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2024 Future Media FEST-Singularity 
展期 ▎2024.10.04 ( Fri. ) – 12.15 ( Sun. ) 週二至週日12:00-19:00,週一休館
地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北草坪、聯合餐廳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指導單位 ▎文化部
主辦單位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0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有得玩、有得看、有得想!絕不冷場的 Open Call 頒獎典禮暨科普成果展,即將登場!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3/05/15 ・1469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文 / 陳彥諺

當你聽到「科學」,第一直覺想到的是什麼呢?是一塵不染的實驗室,還是厚重書本裡必須埋頭苦讀(還未必能懂)的知識?其實,科學才不那麼嚴肅,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到處都是科學!只要經過轉化,科學就可以很有趣。

我們與科學的距離,並沒有想像中遙遠。 圖/數感實驗室提供

而讓科學變得這麼有趣的重要推手,就是國科會了。在去年 2022 年,國科會首度舉辦了「Open Call 科普創意松」競賽。校園學子們各個發揮科普創意,在「科普創意提案」、「科普短片徵件」兩項全國性競賽中大顯身手,讓科學變得非常親切活潑。

這麼有趣的內容哪裡看?就在 2023 年 05 月 26 日即將登場的「Open Call科普成果展」。

展覽三大重點

Open Call 科普成果展包含了三大重點,有得玩、有得看、有得想,絕不冷場。有科普推手與大眾零距離的激盪對談、有 Open Call 科普創意松的獲獎精彩科普影音,還有結合精準數學與柔軟文學跨域創作的數學詩牆。

Open Call 科普創意松分為「科普短片」以及「科普創意提案」兩類徵件。科普短片高中組首獎作品「光通訊」,透過虎尾高中的同學以穿越劇的逗趣劇情,說明了光通訊的原理,故事清新可愛,也以簡易動畫與資訊圖卡清楚說明科普知識,拿下了高中職組的金獎肯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虎尾高中動感光波《光通訊》。圖/Open Call 科普創意松活動

而「清大天文社」團隊,則結合動畫劇情發揮創意,以「進擊的黑洞:類星體」這支作品,透過幽默風趣同時不失嚴謹的詮釋與資料參考,將黑洞說明得深入淺出,且充滿樂趣,獲得了大專組的金獎肯定。

此外,在創意提案類中,來自二林工商的「哇哈哈科學服務團」提出具可持續性、普及性,且創意性高的「自助人助~啟動一鄉鎮一科學團」方案,以科學服務社團的形式,將科普教育與地方文化結合推廣科學,獲得高中職組的金獎。

大專組的金獎得主,則是來自臺北醫學大學、中國醫藥大學兩校的跨校團隊「醫線教育」,他們從自身專長出發,提出了「醫學生診斷邏輯的全新虛實整合教學模式」,開發雲端醫學教具及教學短片,並整合實體工作坊,讓醫學教育能夠系統性的向下扎根。

科學探索即是生活

Open Call 科普成果展中,除了學生的自主投件外,更有 45 個國科會科普計畫團隊,以更多元寬廣的面向推動科普,這些國內長期推動科普、第一線面對學子的科普推手,為本次展覽設計豐富多元的科學演示,將深奧的科研成果轉化為各年齡層易懂的手作互動實驗等,包括循環材料與物件微展覽、原住民文化數學數位教材、科普桌遊、AI 自駕車模擬行駛、植物染手作體驗、蝴蝶科普解謎遊戲等有趣又豐富的科普體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探索科學成為了生活的一部份,如何用文字記錄下來、表述出來,是另一項值得探索的跨域技藝。本次 Open Call 科普成果展裡,將《數感盃中英文數學詩創作競賽》的成果搖身一變,成為了 24 公尺長的數學詩牆,讓觀展民眾們徜徉在科學裡,有同時能看見當數學與文學交會,碰撞出的跨域火花。

你對於科學及科普有什麼想像嗎?2023 年 5 月 26 日,走入台北松山文創園區一號倉庫,來激盪你對於科普的想像吧!

活動官網:https://exhibition.opencall-nstc.org.tw/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5
0

文字

分享

1
5
0
運動員也是人!從「體操天后」拜爾絲退賽,來看運動員的心理健康
Bonnie_96
・2021/08/04 ・2865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20 東京奧運如火如荼地進行,但日前美國「體操天后」拜爾絲以心理健康因素,退出東奧多項體操賽事震撼各界!但運動員除了體能出類拔萃外,其實心理層面與常人無異。她的退賽也讓大眾更加關注運動員的心理健康。

美國體操選手「西蒙・拜爾斯」(Simone Biles)。圖/Agência Brasil Fotografias, CC BY 2.0

「體操不是一切,心理健康比運動更重要!」身為美國隊奪金熱門人選、手握奧運 4 金輝煌戰績的拜爾絲(Simone Biles)在賽後記者會上強調。最終,她以心理健康為由,退出東奧體操團體賽後,再度退出跳馬等多項賽事。

被公認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運動員」(Greatest of All Time, G.O.A.T.)的拜爾絲在奧運退出多項賽事,許多媒體在第一時間紛紛讚賞她的決定。

拜爾絲和先前日本網球女將大坂直美(Naomi Osaka)的退賽,也都再次突顯兩大心理健康的趨勢:Z世代比起其他世代,更能覺察自身的心理健康;以及,受到疫情影響,運動員的心理健康狀況變得更需要關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繼大坂直美退賽後,Z世代運動員帶頭倡議心理健康

在拜爾絲退賽之前,世界排名第 2 的「網球天后」大坂直美,就因長期飽受憂鬱症之苦,拒絕出席賽後記者會。最終,以保護心理健康為由,在 6 月宣布退出今年法國網球公開賽。

她也在《時代》周刊寫下「不 OK 也沒關係!」(‘It’s O.K. Not to Be O.K.’)的專欄文章,除了首次對外揭露從法網退賽後的心路歷程外,也呼籲體壇需積極正視運動員的心理健康。

大阪直美(Naomi Osaka)在《時代》的專欄。圖/截自《時代》

不只拜爾絲、大坂直美積極為心理健康公開發聲,過去游泳名將「飛魚」菲爾普斯(Michael Phelps)、短跑運動員諾亞萊爾(Noah Lyle)等運動員,都曾公開自身患有憂鬱症等經驗。

高度關注自身心理健康的浪潮,也開始吹向各行各業。在去年對 1000 名美國成人所進行的調查,就發現有 80% 的員工考慮辭掉目前的職位,轉而從事更注重員工心理健康的工作。考量自身心理健康的因素,也與正在歐美職場出現的大規模離職潮有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比起其他世代,Z世代更有心理健康病識感

心理學家麥克米倫(B. Janet Hibbs)就強調,在 1996 年後出生的Z世代,比前幾代人,更願意尋求心理健康的幫助,並揭露自身相關經歷。而對心理健康議題積極關注和公開發聲的新動力,可能是種世代轉移。

Z世代的人更願意接受心理資源幫助、也更願意揭露自己的經歷。圖/envato elements

Z世代比起其他世代更能「覺察」自身心理狀態,主要和學校的心理衛生教育,以及當今對心理健康議題的討論更開放有關而會開始如此「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一部分原因也和新冠疫情有關。

畢竟在這段期間,我們多出許多時間和自己獨處,也會開始重新審視、並評估現有的生活。也積極去思考未來要專注在哪些對自己真正重要的事,而不只是取悅別人等。

雖有調查指出,Z世代的心理健康狀況比上個世代更差,但同時也指出Z世代是更善於意識自身心理健康問題,並積極尋求相關幫助。在 2019 年的調查就發現,Z世代只有 45% 的人,表示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良好;相比之下,千禧一代(1980-1990 年代出生的人)則有 56%。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Z世代是更善於意識自身心理健康問題,並積極尋求相關幫助。圖/envato elements

且在疫情之下,也重創年輕族群的就業機會。去年美國 CDC 的調查也有類似發現,在18 至 24 歲年輕族群中,有 62.9% 的人表示自己有焦慮或憂鬱的症狀,是所有年齡層中比例最高的;且在該族群有 25% 的人,表示自己曾在過去一個月內考慮過自殺。

值得慶幸的是,Z世代卻比長輩們更可能尋求心理支持的相關資源。在 2019 年的調查就發現,在Z世代中,有 37% 的人表示自己曾接受過心理治療,或尋求其他心理支持資源;而在千禧一代、X世代、戰後嬰兒潮的比例,尋求資源的比例分別為 35%、26%、22%。

疫情之下,運動員的心理健康變得更需要關注

Z世代除了對心理健康有更多覺察外,運動員們更是獨自承受各界、贊助商等的期待和關注,並且需要在賽事中拿出最完美的表現。也因此他們承受超乎常人想像的壓力——尤其是菁英運動員。

過去國際奧委會的報告就指出,大約有三分之一的運動員,曾在職涯中遭受心理健康危機,包括沮喪、憂鬱、焦慮、飲食失調和倦怠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國際奧委會的統計,有1/3的運動員曾遭受過沮喪、憂鬱、飲食失調等心理危機。圖/envato elements

古特巴格(Vincent Gouttebarge)等人在 2019 年的薈萃分析研究也發現,有「33.6% 的菁英運動員」和「26.4% 的前運動員」都表示自己有焦慮和憂鬱的症狀。另外在近期研究中,發現相較於男性運動員(10.2%),女性運動員在焦慮或憂鬱症上,有更高的患病率(約 26%)。

在疫情期間,要如何持續維持身心巔峰狀態,並迎戰推遲一年的東奧,成為運動員們最大的挑戰。這些處於運動生涯巔峰的運動員,多半難擁有正常的社交生活,且在封城期間,運動員的訓練方式、時間,以及經濟狀況等方面都受到衝擊,這些也都影響到他們的心理健康。

去年 10 月,史丹佛大學團隊的研究就發現,有更多的職業運動員體驗到焦慮/憂鬱的症狀,且比疫情之前更嚴重。在去年 3 月中到 8 月間,有 22.5% 的運動員至少有一週有一半的時間,感到沮喪和憂鬱等,而疫情之前這個比例只有 3.9%。同樣,也有 27.9% 的運動員表示自己在疫情期間,感受到緊張和焦慮的情緒,而疫情前只有約 4.7%。 

運動員能夠優先考慮自身的心理健康,而不是不惜一切參加比賽。

拜爾絲、大坂直美等運動員的公開喊話和倡議,不僅能讓大眾理解他們正面對的心理健康挑戰是如何影響他們的工作,更能夠試圖消弭精神疾病的汙名化。希望未來不論是體壇、職場及整體社會,都能逐漸接受「不 OK 也沒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 OK 也 OK!圖/envato elements

參考文獻

  • Gouttebarge, V., Castaldelli-Maia J., Gorczynski, P., Hainline, B., Hitchcock, M., Kerkoffs, G., Rice, S., and Reardon, C. (2019). Occurrence of mental health symptoms and disorders in current and former elite athlet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53, pp.700-706.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