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載自 LIS情境科學教材
他是賴以威,台灣師範大學電機系副教授,數學推廣平台——數感實驗室共同創辦人,同時也是一名小說家,出版過多本著作,在這些斜槓身分之外,他還是三個孩子溫柔的爸爸。
一路順遂的求學歷程,「成為教育者」的志向,不曾出現在這位資優生的人生選項裡,直到 27 歲那年父親驟逝,他決定傳承爸爸推廣趣味數學的遺志。
如何從一位數理資優生走向教職,賴以威的故事和教育觀點,邀請你一起往下閱讀>>>
一生重要的影響
談起自己的求學歷程、性格態度,賴以威的父親——賴雲台老師無非是他生命中的關鍵影響。在賴以威心中,爸爸是嚴師也是慈父、是教練也是最好的玩伴,下棋、玩牌是父子倆共同的日常興趣,他們一邊鬥智,也一邊鬥嘴,自己的數學興趣和能力也在其中逐漸養成。
「我的爸爸是一個自我要求很高的人,受他的影響,讓我開始督促自己要努力,給自己高標準,發揮最大的潛力。」賴以威憶起高中就讀師大附中科學班的日子,在高手雲集的班上,當時的成績並不出色。準備大學聯考的那年,父親慎重地表達對他的期待,但賴爸爸以一種溫柔的方式寄予厚望,每天都接送他上放學,賴以威笑說當時自己就像廢人一樣,「父親表達關心的方式,是盡可能幫我處理掉一些雜事,讓我能專心在唸書上,也因為這樣讓我覺得更應該要好好念書回應他」,於是他開始制定讀書規劃並紀律落實,重新把基本功打好,起初成績並無太多起色,但經過一學期的醞釀,最後大學聯考錄取了台大電機系。
內在的求知欲、外在的期待和眼光
作為一位擅長讀書的孩子,成長過程不免背負著家長和學校的高度期待,賴以威不諱言:「其實學生時期兢兢業業追求更好的課業表現,也是希望能夠滿足周邊大人們的期待,不想讓他們失望」,即使是一位盡力滿足大人期待的乖乖牌資優生,他也深知「樂於求知」的內在動機,才能一直支持他熬過伏案苦讀的聯考時光。
「我一直對求知很有興趣,遇到不懂就想要去搞清楚,喜歡把事情想透徹。當遇到數學問題,如果學到新方法,我會想要搞清楚為什麼,A 方法不能做嗎?一定要用 B 方法嗎?學到 C 方法,也會想著能不能用來解決過去碰到的問題。」看似活在他人的期待,但賴以威在學習、解題的過程,保有著自己的小叛逆!好奇、挑戰中得來的「融會貫通」,讓他發自內心獲得成就感,「把事情搞懂,對我來說是很有意義和開心的事情」!
數感爸爸,把數學帶進孩子的日常生活
在某個平凡日子,遠在德國當客座研究員的賴以威,突如其來的接到父親患肺腺癌末期的噩耗。
即使賴以威立刻飛回台灣陪伴爸爸,但一心只想把握僅剩時間的賴爸爸,仍持續不輟的為推廣趣味數學奔走,虛弱的身體終究不堪過勞,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即離開人世。
沒人接下賴雲台老師生前的重大託付,賴以威在父親離開後試著投入,沒想到從中做出興趣,也找到與爸爸連結的實感,於是他決定創立「數感實驗室」,繼承爸爸臨終前最用心投入的事 。
因為父親離開的突然,現在賴以威透過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光,把過去跟父親連結的吉光片羽找回來。
「寫作」一直是賴以威品嘗回憶、保存記憶和的方法,除了想念父親時書寫,現在他也在臉書上分享自己和孩子的日常互動、生活對話,其中四歲的二兒子「君君」有著極高的出鏡率,有位有問必答的數感爸爸,即使小小年紀,君君已經學會數數和基本運算。問起如何造就君君如此超齡的數學程度,賴以威分享:「關鍵在於把數學應用帶入孩子生活的大小場景」,每當孩子提出好奇和他討論,賴以威會反射性的將問題與數學連結,比如喜歡恐龍和太空的君君常常會突發奇想的問爸爸:「開車去月球要花少天?」、「木星和太陽誰大誰小?」,這些童言童語的問題,即使 Google 搜尋不到答案,父子倆也能藉由數學「自己算答案」。
人們喜歡把學過的、自己會的數學叫「常識」,沒有學過、不懂的數學叫「數學」
和以威老師談到四年一度「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 (TIMSS)2019」結果,台灣的孩子不管在數學、科學都名列前茅,學習的興趣及信心卻敬陪末座,賴以威說:「很多人不喜歡數學,是因為討厭數學課,而不是數學本身」,考試、代公式確實是數學的一部分,但不是數學的全部,科學也亦然。
「其實我們會的數學已經很多了,人們往往把數學想得太困難,與現實脫節」,數學無所不在,生活正應用著大量數學,如:買賣交易、存款、辦信用卡(基本運算、百分率、複利…等數學概念),然而這些生活中運用的數學,卻被自動化的被歸類於「常識」。
對於台灣教育的觀察與想法
這些年投入教育創新推動,賴以威認為現階段的台灣教育已明顯優於以往:「以前根本不會問小朋友喜不喜歡科學和數學,你先學就對了,到現在慢慢會強調孩子要有學習動機,關心他們喜不喜歡」,但賴以威深知,在升學主義的主旋律中,「學習動機」往往不是教育體制或家庭教育優先重視的部分,而我們都共同期待在未來的某一天「學習動機的重要性,將不再亞於學習知識本身」。
響應本次「LIS 第二季大科學計劃」,賴以威分享給我們的大科學人宣言:
❛❛ 如果人們不相信數學是簡單的,那麼他們只是不明白人生有多麼複雜。 ❜❜ ── 約翰.馮.諾伊曼
賴以威說:如果你是個大量使用數學的人,一定會知道「數學比起人生,簡單很多」,我們利用數學「探索知識」、「解決問題」,但現實世界中能真正被數學解決的問題還是有限,面對著未知的世界,數學能做到的僅僅是「預測」。
每個人天天面對著生離死別,即使有數學作為預測工具,仍得臣服於命運安排。
面對生命無常,現在賴以威更珍惜著每一刻與家人的平凡日子,在推廣趣味數學教育的同時,跨越時空和爸爸、孩子活在一起!
邀請您一同成為各行各業中的大科學人,您的捐款將支持「科學公益教材」的穩定開發,一起支持台灣科學教育,讓孩子從小開始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帶著自信長大成為各行各業中「永保好奇」、「邏輯思辨」的大科學人!
【LIS 大科學計畫 ✦ 第二季】|928 教師節暖心上線 ▸▸▸▸▸▸▸
❛ 教育不只是老師的事,這是我們的任務,下一個世代的科學史,現在就得開始寫起! ❜
每月小額捐款,就能支持全台十萬名孩子都期待的科學教材:https://bit.ly/3SUGyDO
參與募資成為大科學人,解鎖泛科學贈送的神祕好禮
關注 LIS 最新消息歡迎加入 FB 社團「LIS 大科學人製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