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一種關鍵材料,導熱介面材料(TIM,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它的任務就是填補這些縫隙,讓熱可以更加順暢傳遞出去。可以把TIM想像成散熱高速公路的「匝道」,即使主線有再多車道,如果匝道堵住了,車流還是無法順利進入高速公路。同樣地,如果 TIM 的導熱效果不好,熱量就會卡在晶片與散熱片之間,導致散熱效率下降。
那麼,要怎麼提升 TIM 的效能呢?很直覺的做法是增加導熱金屬粉的比例。目前最常見且穩定的選擇是氧化鋅或氧化鋁,若要更高效的散熱材料,則有氮化鋁、六方氮化硼、立方氮化硼等更高級的選項。
典型的 TIM 是由兩個成分組成:高導熱粉末(如金屬或陶瓷粉末)與聚合物基質。大部分散熱膏的特點是流動性好,盡可能地貼合表面、填補縫隙。但也因為太「軟」了,受熱受力後容易向外「溢流」。或是造成基質和熱源過分接觸,高分子在高溫下發生熱裂解。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導熱膏使用一段時間後,會出現乾裂或表面變硬。
1989 年,一張名為《The Great Radio Controversy》的搖滾專輯發布,迅速走紅,登上告示牌熱門榜。雖然專輯的歌詞與通信無關,但它的名字「偉大的無線電爭議」確實讓人聯想到無線通信的歷史。而這張專輯的樂團名為 Tesla,沒錯,這正是向那位傳奇的天才科學家特斯拉致敬。特斯拉對無線通信的貢獻可謂奠基石般的重要,而從 3G 到 6G,行動通信技術又經歷了哪些突破和變革呢?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
「我一直對求知很有興趣,遇到不懂就想要去搞清楚,喜歡把事情想透徹。當遇到數學問題,如果學到新方法,我會想要搞清楚為什麼,A 方法不能做嗎?一定要用 B 方法嗎?學到 C 方法,也會想著能不能用來解決過去碰到的問題。」看似活在他人的期待,但賴以威在學習、解題的過程,保有著自己的小叛逆!好奇、挑戰中得來的「融會貫通」,讓他發自內心獲得成就感,「把事情搞懂,對我來說是很有意義和開心的事情」!
「寫作」一直是賴以威品嘗回憶、保存記憶和的方法,除了想念父親時書寫,現在他也在臉書上分享自己和孩子的日常互動、生活對話,其中四歲的二兒子「君君」有著極高的出鏡率,有位有問必答的數感爸爸,即使小小年紀,君君已經學會數數和基本運算。問起如何造就君君如此超齡的數學程度,賴以威分享:「關鍵在於把數學應用帶入孩子生活的大小場景」,每當孩子提出好奇和他討論,賴以威會反射性的將問題與數學連結,比如喜歡恐龍和太空的君君常常會突發奇想的問爸爸:「開車去月球要花少天?」、「木星和太陽誰大誰小?」,這些童言童語的問題,即使 Google 搜尋不到答案,父子倆也能藉由數學「自己算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