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文字

分享

1
2
3

蔣公銅像為什麼會動?假人恐懼症與認知失調假說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_96
・2022/04/06 ・3992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 作者:楊海彥/小波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共同創辦人。長期研究臺灣妖怪、都市傳說、民俗和地方文史,對人類文化著迷,並致力實踐腦中幻想。設計桌上遊戲《說妖》、《談鬼俱樂部》、實境遊戲《光之屋》。著有《唯妖論》、《尋妖誌》、《臺灣都市傳說百科》。

大家聽過「蔣公銅像會動」的都市傳說嗎?

和蔣公銅像有關的都市傳說非常多,並且依照各地銅像的不同,有著許多相應的變體。比如:「會流血淚」、「半夜會在走廊走動」、「騎著的馬匹會在凌晨自行換腿」、「半夜騎馬在濃霧中繞行操場」等等。在這當中,或許又以政治大學的版本最為知名。

慈湖公園裡,大量的蔣公銅像。圖/Fred Hsu, CC BY-SA 3.0

政治大學的前身是國民黨在南京設立的中央黨務學校,首任校長即為蔣介石。在如今後山的環山一路上,有一座巨大的蔣公騎馬銅像。許多人相傳這座銅像「半夜十二點的時候馬會換腳」、「基座有個投幣孔,投十塊蔣公會旋轉並發出亮光還有那卡西配樂,投五十塊(要舊版外銀內金那種)蔣公會載你下山」、「連假的時候會看到蔣公騎馬在環山道上巡邏」,甚至「在不明的情況下,還會變成馬騎蔣公」。

綜觀這些傳說可以發現,傳說的情節雖然千奇百怪,卻似乎都不脫「銅像自行移動」的概念──明明情節可以自由發展,為什麼各地的蔣公銅像卻都不約而同動了起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難道,這背後有什麼我們尚未知曉的神秘力量?

人類對於雕像有種近乎本能的恐懼

心理學上有所謂的「假人恐懼症」(Automatonophobia),可說是這種恐懼的具體展現。擁有「假人恐懼症」的患者,會對雕像、蠟像、機器人、模特兒假人,或任何擬似人類的物品產生恐懼,並在無法避免而接觸時,快速產生諸如:冒汗、顫抖、心跳加速、呼吸困難、手腳麻痺、想吐、頭暈或昏厥等等的生理反應。

人型機器人就是一種恐懼來源。圖/envato elements

假人恐懼症是「恐懼症」的一種──更確切地說,是「特殊恐懼症」的一種。心理學家大多把特殊恐懼症的成因歸結於「創傷記憶」,抑或是幼時看見他人因某事物受傷或恐懼的「學習反應」,鮮少針對特定的特殊恐懼症進行更細緻地探討。

不過網路上的一篇文章〈Why Do Statues of Humans Terrify Me? An Investigation〉,作者 Keith Wagstaff 因深受假人恐懼症所苦,對「人們為什麼會害怕雕像」提出了幾種可能的解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擬似屍體:雕像讓人聯想到屍體。屍體通常帶有疾病、讓人聯想到死亡,也可能暗示附近有其它危險。
  2. 提防怪人:雕像就像是一個一動不動的詭異陌生人,他表情不變、死死盯著你。這讓我們本能地感到危險。
  3. 童年幻想:一個具有想像力的孩子可以看見任何他想看見的東西,比如「雕像其實會盯著人看」。即便是想像,這些恐懼也是真實的。
  4. 流行文化:電視或電影裡,被恐怖化的雕像形象可能會對孩童造成深遠的影響。比如《鬼娃恰吉》裡的殺人娃娃「恰吉」,又或者是《Doctor Who》影集裡的恐怖外星生物「哭泣天使」。

藉由假人恐懼症,我們能夠理解人類對於雕像的恐懼從何而來。然而,這似乎尚不足以解釋我們為什麼會認為蔣公銅像會動。

認為雕像會動,是因為「認知失調」?

所謂的「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簡單來說就是兩種既定認知互相矛盾的情況。「認知失調」的狀況發生時,我們會產生壓力和不適,並想盡辦法解除這類的負面感受;例如改變自己的行為、或者更常見的,直接改變自己內心的想法。

1959 年,心理學家 Leon Festinger 和 Merrill Carlsmith 做了一個實驗。他們找來一些學生參與一個非常無聊的實驗,然後,他們告訴受試人自己的助理因故無法繼續接下來的實驗,並詢問對方是否願意幫忙,「告知下一位受試者這個實驗是『有趣且吸引人』的?」(實際上,所謂的「下一位受試者」是請來的演員。)

這些學生被分為三組,其中一組是對照組,沒有和之後的受試者接觸;剩下的兩組,一組支付 20 美元作為報酬,一組則僅僅支付了 1 美元。這兩組被要求說謊的受試者,在實驗結束之後分別被詢問他們覺得實驗的有趣程度。奇妙的事情發生了,那些只收了 1 美元的人,比收 20 美元的人,更加覺得「實驗很有趣」。

為什麼會這樣?

Festinger 認為,這是因為只拿 1 美元的人,比拿了 20 美元的人,產生了更嚴重的認知失調。對 20 美元的組別來說,20 美元讓他能夠合理化自己為什麼說謊:「是,我通常不是一個說謊者,但如果是為了 20 元,說點無傷大雅的謊言也沒關係」。但對 1 美元的組別來說,1 美元根本連封口費都稱不上,如此一來他們就陷入了「我不是一個說謊者」以及「我欺騙下一個受試者實驗很有趣」兩種認知的衝突,為了緩解這個衝突,只好改變自己原來的想法:「我沒有欺騙下一個受試者,實驗其實真的很有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換句話說,大腦為了緩解認知失調帶來的壓力,有可能會產生相當匪夷所思的想法 ──

比如當我們身處高處時,會有「想要往下跳的衝動」

早期,這樣的衝動被認為是某種「自殺傾向」。然而 2012 年,Jennifer Hames 做了一個實驗,顯示這樣的衝動與自殺傾向無關。她將這種「站在高處時想要往下跳的衝動」命名為「高地效應(High Place Phenomenon)」。

高地效應產生的原理是這樣的:當一個人走在屋頂邊緣,他的生存本能會讓他盡力遠離邊緣,然而與此同時,他也很清楚「屋頂很堅固,自己根本沒有掉下去的可能」──既然如此,他為什麼想後退?兩種矛盾的認知產生了認知失調的效果,他的大腦為了緩解這樣的不適,於是產生了一個合理的想法:「一定是因為我想往下跳的關係」。

Jennifer Hames 認為,高地效應之所以產生,完全是因為身體本能地想要保護自己,因此越有「想要往下跳的衝動」,反而越是展現了「另類的求生意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為我想往下跳,所以我得遠離這裡⋯⋯)圖/envato elements

所以,為什麼蔣公銅像會動?

人們認為蔣公雕像可能會動,或許是和高地效應類似的情況。

對於雕像,一部分的我們認為它是安全的,然而如同前面所述,由於人類對於雕像的恐懼,一部分的我們又認為它是危險的。這兩種衝突的想法讓我們產生了認知失調。「明明只是雕像,我們為什麼會害怕呢?」為了緩解這樣的不適,「或許,雕像其實是會移動的吧」這樣匪夷所思的想法便誕生了。

當然,這只是假說。

但有趣的是,日本有所謂「會動的二宮金次郎像」傳說,幾乎與臺灣「會動的蔣公銅像」傳說如出一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二宮金次郎又名二宮尊德,是江戶時代後期的思想家。他幼年生活艱苦卻勤奮好學,明治維新之後,日本政府為了推廣國民教育,便在各個學校裡廣設其「負薪讀書」的銅像。二宮金次郎像也因此成為「全日本最多銅像的人物」。

認真讀書的二宮金次郎像。圖/wikipedia, CC BY-SA 3.0

有著二宮金次郎銅像的學校,往往流傳著「會動的二宮金次郎」傳說。有人說,到了半夜,二宮金次郎銅像會在校園裡跑來跑去,據說是因為想去圖書館看書的關係;還有人說,因為二宮金次郎運動神經很好,回到台座上時還會做出高難度的動作;此外,也有二宮金次郎會流血淚的說法。

日本校園廣設二宮金次郎像的情況,和臺灣在軍營和校園內廣設蔣公銅像的情況非常相似,但這是否表示「會動的蔣公銅像傳說」只是單純承襲自「會動的二宮金次郎像」?誠然,日治時期的臺灣校園,也有二宮金次郎像的存在,但在國民政府來臺之後就已全數拆除,而蔣公銅像的設立是 1975 年以後的事。考慮到之間近 30 年的空白,兩者傳說會如此相像,應該是各自發展出來的結果。

顯然「認為雕像會動」這件事,或許真的觸及到人類最基本的恐懼本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想看更多「蔣公銅像」⋯⋯?

蔣公銅像的傳說,也被我們收錄在《談鬼俱樂部》的桌遊當中,如果你對都市傳說或靈異節目感興趣,歡迎來我們的募資頁面看看!

曾經,那是個怪談與奇聞盛行的年代。

鬼故事、民俗傳奇、靈異影像、
風水玄學、八字生辰、廢墟鬼屋⋯⋯

節目上,主持人與來賓談論這些神秘的主題;
節目外,故事再次透過觀眾的耳語散佈流傳。
「談鬼」和「說妖」儼然成為一種流行。

隨著時間過去,這些記憶彷彿已成過往雲煙,
然而,人們講述故事的本能卻未曾熄滅。

二〇二二年,
台灣第一款靈異節目桌遊《談鬼俱樂部》重磅現身,
在這靈異式微的時刻,帶你重溫美好的恐怖年代。

參考資料

  1. 楊海彥、謝宜安、阮宗憲,《臺灣都市傳說百科》(蓋亞出版,2021年)
  2. osman,〈[哈哈] 政大校園傳說〉,BBS(2009年6月16日)
  3. 維基百科-恐懼症
  4. Keith Wagstaff. Why Do Statues of Humans Terrify Me? An Investigation
  5. A Lesson In Cognitive Dissonance〉,Youtube影片,2010年5月3日
  6. Jennifer L Hames, et al. An urge to jump affirms the urge to live: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the high place phenomenon. J Affect Disord. 2012 Feb
  7. 鴨卵青,〈日本校園傳說!「讀書小童銅像」半夜抖動 學生驚:他是去圖書館〉,「鍵盤大檸檬」,2019年11月29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1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_96
23 篇文章 ・ 256 位粉絲
妖怪就是文化!北地異工作室長期從事臺灣怪談、民俗、文史的考據和研究,並將之轉化成吸引人的故事和遊戲。成員來自政大與臺大奇幻社,從大學時期就開始一起玩實境遊戲和寫小說,熱愛書本、電影和實地考察。 歡迎來我們的臉書專頁追蹤我們的近況~https://www.facebook.com/TPE.Legend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人與 AI 的關係是什麼?走進「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透過藝術創作尋找解答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24 ・317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與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 

AI 有可能造成人們失業嗎?還是 AI 會成為個人專屬的超級助理?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AI 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成為社會大眾目前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究竟,AI 會成為人類的取代者或是協作者?決定關鍵就在於人們對 AI 的了解和運用能力,唯有人們清楚了解如何使用 AI,才能化 AI 為助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

有鑑於此,目前正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展出的「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特別將展覽主題定調為奇異點(Singularity),透過多重視角探討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共生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LAB 策展人吳達坤進一步說明,本次展覽規劃了 4 大章節,共集結來自 9 個國家 23 組藝術家團隊的 26 件作品,帶領觀眾從了解 AI 發展歷史開始,到欣賞各種結合科技的藝術創作,再到與藝術一同探索 AI 未來發展,希望觀眾能從中感受科技如何重塑藝術的創造範式,進而更清楚未來該如何與科技共生與共創。

從歷史看未來:AI 技術發展的 3 個高峰

其中,展覽第一章「流動的錨點」邀請了自牧文化 2 名研究者李佳霖和蔡侑霖,從軟體與演算法發展、硬體發展與世界史、文化與藝術三條軸線,平行梳理 AI 技術發展過程。

圖一、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一詞

藉由李佳霖和蔡侑霖長達近半年的調查研究,觀眾對 AI 發展有了清楚的輪廓。自 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詞,並明確定出 AI 的任務,例如: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路、計算學理論、隨機性與創造性等,就開啟了全球 AI 研究浪潮,至今將近 70 年的過程間,共迎來三波發展高峰。

第一波技術爆發期確立了自然語言與機器語言的轉換機制,科學家將任務文字化、建立推理規則,再換成機器語言讓機器執行,然而受到演算法及硬體資源限制,使得 AI 只能解決小問題,也因此進入了第一次發展寒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1957-1970 年迎來 AI 第一次爆發

之後隨著專家系統的興起,讓 AI 突破技術瓶頸,進入第二次發展高峰期。專家系統是由邏輯推理系統、資料庫、操作介面三者共載而成,由於部份應用領域的邏輯推理方式是相似的,因此只要搭載不同資料庫,就能解決各種問題,克服過去規則設定無窮盡的挑戰。此外,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等技術也在同一時期誕生,雖然是 AI 技術上的一大創新突破,但最終同樣受到硬體限制、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影響,導致 AI 再次進入發展寒冬。

走出第二次寒冬的關鍵在於,IBM 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戰勝了西洋棋世界冠軍 Garry Kasparov,加上美國學者 Geoffrey Hinton 推出了新的類神經網路算法,並使用 GPU 進行模型訓練,不只奠定了 NVIDIA 在 AI 中的地位, 自此之後的 AI 研究也大多聚焦在類神經網路上,不斷的追求創新和突破。

圖三、1980 年專家系統的興起,進入第二次高峰

從現在看未來:AI 不僅是工具,也是創作者

隨著時間軸繼續向前推進,如今的 AI 技術不僅深植於類神經網路應用中,更在藝術、創意和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第二章「創造力的轉變」及第三章「創作者的洞見」,便邀請各國藝術家展出運用 AI 與科技的作品。

圖四、2010 年發展至今,高性能電腦與大數據助力讓 AI 技術應用更強

例如,超現代映畫展出的作品《無限共作 3.0》,乃是由來自創意科技、建築師、動畫與互動媒體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運用 AI 和新科技共同創作的作品。「人們來到此展區,就像走進一間新科技的實驗室,」吳達坤形容,觀眾在此不僅是被動的觀察者,更是主動的參與者,可以親身感受創作方式的轉移,以及 AI 如何幫助藝術家創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五、「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展出現場,圖為超現代映畫的作品《無限共作3.0》。圖/C-LAB 提供

而第四章「未完的篇章」則邀請觀眾一起思考未來與 AI 共生的方式。臺灣新媒體創作團隊貳進 2ENTER 展出的作品《虛擬尋根-臺灣》,將 AI 人物化,採用與 AI 對話記錄的方法,探討網路發展的歷史和哲學,並專注於臺灣和全球兩個場景。又如國際非營利創作組織戰略技術展出的作品《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則是一套協助青少年數位排毒、數位識毒的方法論,使其更清楚在面對網路資訊時,該如何識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更自信地穿梭在數位世界裡。

透過歷史解析引起共鳴

在「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規劃的 4 大章節裡,第一章回顧 AI 發展史的內容設計,可說是臺灣近年來科技或 AI 相關展覽的一大創舉。

過去,這些展覽多半以藝術家的創作為展出重點,很少看到結合 AI 發展歷程、大眾文明演變及流行文化三大領域的展出內容,但李佳霖和蔡侑霖從大量資料中篩選出重點內容並儘可能完整呈現,讓「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觀眾可以清楚 AI 技術於不同階段的演進變化,及各發展階段背後的全球政治經濟與文化狀態,才能在接下來欣賞展區其他藝術創作時有更多共鳴。

圖六、「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分成四個章節探究 AI 人工智慧時代的演變與社會議題,圖為第一章「流動的錨點」由自牧文化整理 AI 發展歷程的年表。圖/C-LAB 提供

「畢竟展區空間有限,而科技發展史的資訊量又很龐大,在評估哪些事件適合放入展區時,我們常常在心中上演拉鋸戰,」李佳霖笑著分享進行史料研究時的心路歷程。除了從技術的重要性及代表性去評估應該呈現哪些事件,還要兼顧詞條不能太長、資料量不能太多、確保內容正確性及讓觀眾有感等原則,「不過,歷史事件與展覽主題的關聯性,還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蔡侑霖補充指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Google 旗下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開發出的 AI 軟體「AlphaFold」,可以準確預測蛋白質的 3D 立體結構,解決科學家長達 50 年都無法突破的難題,雖然是製藥或疾病學領域相當大的技術突破,但因為與本次展覽主題的關聯性較低,故最終沒有列入此次展出內容中。

除了內容篩選外,在呈現方式上,2位研究者也儘量使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呈現某些較為深奧難懂的技術內容,蔡侑霖舉例說明,像某些比較艱深的 AI 概念,便改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為此上網搜尋很多與 AI 相關的影片或圖解內容,從中找尋靈感,最後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動畫,希望幫助觀眾輕鬆快速的理解新科技。

吳達坤最後指出,「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除了展出藝術創作,也跟上國際展會發展趨勢,於展覽期間規劃共 10 幾場不同形式的活動,包括藝術家座談、講座、工作坊及專家導覽,例如:由策展人與專家進行現場導覽、邀請臺灣 AI 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以「人工智慧與未來藝術」為題舉辦講座,希望透過帶狀活動創造更多話題,也讓展覽效益不斷發酵,讓更多觀眾都能前來體驗由 AI 驅動的未來創新世界,展望 AI 在藝術與生活中的無限潛力。

展覽資訊:「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2024 Future Media FEST-Singularity 
展期 ▎2024.10.04 ( Fri. ) – 12.15 ( Sun. ) 週二至週日12:00-19:00,週一休館
地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北草坪、聯合餐廳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指導單位 ▎文化部
主辦單位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0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16
1

文字

分享

0
16
1
迷因也能發大財?!占卜算命與保健養生中的迷因體——《迷因:基因和迷因共謀的人類心智和文化演化史》
八旗文化_96
・2021/02/28 ・3837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511 ・六年級

占卜和算命

從魔法水晶和塔羅牌、到芳香療法和順勢療法,這個迷因體使用上述的伎倆傳遞開來,而某些載子則因此賺取金錢。以塔羅牌為例,想像你去尋找一位塔羅牌的讀牌者,你感到不安,因為你覺得她似乎洞察你整個人生和性格,並且給予建議解決困擾你的問題。她似乎把你瞭解得十分透徹,並且說出某些事情的細節,而這些事情你認為她不可能從別的管道得知。或許她說的是像這樣(閱讀下文時,請試著想像一位表情誠懇、充滿慈悲的女性,直接對著你說出這些話。她的一舉一動都讓你覺得她很關心你和你的問題,並且在讀牌之餘會抬起頭來,深深看進你的眼睛): 

你需要他人的喜愛和欣賞,但你卻對自己非常苛刻。你的外在展現出紀律和自制,內在卻感受到擔憂不安。你不時深深懷疑自己是否做出正確的決定。

我從牌卡上看到,你喜歡動物。你有一隻貓,牌卡也告訴我,你去年去了法國一趟。我知道你很擔憂自己的背痛,但這張卡的方位顯示出,你的身體很快就會康復。我看到你像孩子一樣玩耍—現在你自己可能不知道,不過當你仔細檢查,會發現你的左腿有個疤。

證據顯示,塔羅牌的讀牌者是無意識卻純熟地使用一般回應反饋、閱讀肢體語言,以及「巴納姆效應」(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個陳述真的能套用在自己身上,但不適用於他人)而獲致成功。引言中的前三句,取自經典的「巴納姆個性閱讀」(Forer 1949)。其他的巴納姆陳述則是正向的(很少人會認為自己心地不善良)、雙向的(其中一半注定在你身上是真的)、以及模擬兩可的(你可以讀出自己想讀的東西)。通過試誤法得出正確的名字和日期,顧客會忘記所有錯誤的嘗試,並且會把讀牌者所問的問題記憶成陳述事實的句子。裡面的一些細節,則是來自我針對六千多名英國報紙讀者的調查中經常聽到的內容(Blackmore 1997)。調查結果顯示,29% 的人養貓, 27% 的人曾在去年去了法國,30% 的人有背痛(其中並不包括以前可能有過背痛的人),以及 34% 的人左膝有傷疤。你只需要其中幾項說對了,就能讓對方驚訝萬分。

「巴納姆效應」讓人認為,讀牌者或靈媒的陳述真的能套用在自己身上,但不適用於他人。圖/pexels

因此顧客會帶著驚訝離開,塔羅牌讀牌者也越加相信自己的能力,但事情還沒完。在這過程中,顧客會採納許多塔羅牌的迷因。讀牌者的特殊能力是你沒有的;塔羅牌掌握著古老的奧祕,是不信者無法獲取的;當你洗牌時, 塔羅牌有如魔法般調整成宇宙的節奏,揭開你祕密的命運。他們會彰顯你內在的美善,讓你觸及更偉大的天性等等。

這些迷因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們看似解釋了顧客的經驗,並納入了所有正確的伎倆。它們要獵取的恐懼是對不確定的恐懼,是對於在複雜到可怕的世界中做出錯誤決定的恐懼。人們通常是在生命最低潮、需要指引時,才會去找靈媒。這表示他們更容易在這時候相信更高力量或是特殊洞見的主張。「控制幻覺」的運作也有利於這些迷因。當我們對情況的控制提升,壓力就會減少;而要是無法達成真正的控制,控制的幻覺就會取而代之(Langer 1975)。許多研究人員已證實這種幻覺的力量,而超自然的信仰者會比不信者更容易臣服於這種力量(Blackmore and Troscianko 1985)。類似的論點也應用到與千里眼、手相術、風水、占卜鐘擺以及尋水術相關的迷因體。已有數千種實驗確切證實了占星術是錯的(Dean et al. 1996),卻仍有四分之一的美國成年人相信占星術的基本信條,十分之一定期閱讀占星術專欄(Gallup and Newport 1991)。我認為以迷因自我複製的力量來解釋這惱人的事實, 會比直接說這些人都是笨蛋、無知或易受騙的人要好得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迷因自我複製的力量來解釋大多數人相信超自然力量的事實, 會比直接說這些人都是笨蛋、無知或易受騙的人要好得多。圖/imgflip

我們可以看看,某些新世紀運動的現象如何善加運用了利他主義的伎倆。充滿特殊能力的水晶是為你而造;古埃及的營養補充品能改善你的生活,為你注入自然的生命力;色彩諮詢治療師能讓你的內在能量和宇宙調和;靈媒是屬靈的人,是為了幫助你而存在(而且並沒有真的要跟你收費)。事實上, 這些占卜術只是表面上看起來能看到未來,或是閱讀一個人的心智,實際上卻經常提到善、愛、憐憫和靈性。我們很少問這麼直白的問題:占星術或水晶球跟「靈性」有什麼關係?這沒有直白的答案,但這些法術卻是靠這種關係在運作的;書店把這歸類到「心智、身體和心靈」這個類別。這對於真正的憐憫或靈性而言不是什麼好消息,但對新世紀運動的賺錢迷因則是好消息。

我刻意先選擇去處理某些人可能會覺得最微不足道的迷因體。它們或許微不足道,卻在現代社會中施展出驚人的力量,並且帶動了大量金錢的流動。這些迷因體塑造出我們思考自身的方式,而或許最重要的是,它們導致許多人相信顯然就是假的事物。任何可以達成上述情況的事物,都值得好好瞭解一番。而一旦事情涉及另類醫學以及無效療法的推銷,賭注就更大了。

保健養生

一項調查顯示,美國人每年造訪提供非正統療法的「老師」四億兩千五百萬次,花費一百三十億美元,並有高達50% 的美國人採用這類療法(Eisenberg et al. 1993)。當我們對另類或補充療法有了更精確的定義之後, 對這種療法的使用者的預測便降低到10%,並且宣稱其榮景在英國可能已經過去(Ernst 1998)。儘管如此,金流依舊非常大。

有些治療在適當情況下確實能帶來療效,像是放鬆、催眠、香療(以芳香精油按摩)以及某種草藥醫學。另外還有一些治療方式也許有用,但並非基於原先設定的理由。舉例來說,針灸能止痛,但目前我們是以腦內啡來解釋(大腦本身分泌出類似嗎啡的化學物質),而不是傳統中醫理論中的「氣」(Ulett 1992; Ulett et al. 1998)。整脊的過程具備有效的身體操作,但它的傳統理論是錯的,有時還會有危險。而許多其他療法則混合了有效跟無效的操作。然而,有許多廣為使用的療法是完全無效的,甚至對健康有害(Barrett and Javis 199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迷因的觀點來看,我們不需要問為何人們這麼蠢,把大把金錢花費在已證實無效的療法上,也不需要問聰明人怎麼會這麼輕易就被江湖郎中給騙了,更無需追問理應關懷病患的治療師,為何如此可惡地把錯誤的信念推銷給脆弱的病人?我們該做的是,哪些迷因讓這些療法能大行其道?我們希望藉此瞭解為何它們傳播得如此快速,又如此強力影響我們的社會,而其他更有效的療法卻無法達到這樣的成效。我們甚至不需要追問,究竟哪些療法有效,哪些無效(不過當我們生病時這絕對是重要問題!)。所宣稱的療效是否具有效性,只是迷因成功的判準之一,還有許多其他判準也要納入考量。一旦我們開始用這種角度思考,很容易就會看到熟悉的特徵。

迷因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們獵取了顧客對不確定的恐懼,看似解釋了顧客的經驗,並納入了所有正確的伎倆。圖/pexels

另類療法獵捕的是恐懼。疼痛的恐懼、對疾病的恐懼,以及對死亡的恐懼。它利用了大多數人尚未獲得滿意解釋的自然經驗,也就是尋找治療師後感到狀況有些改善的經驗。毫無疑問,人們在去看了針灸治療師、藥草師、整脊師或順勢治療師之後,通常都會感覺自己好多了。這些病患通常投注了很多金錢才看到這些師傅,這些師傅開出來的「處方」更是所費不貲。這在英國這樣的國家更是大行其道,因為正規醫療在國民保健署中是免費的。「認知失調」的理論解釋了為何這很重要:任何人花費五十五英鎊卻發現治療無效,會經歷認知失調,得出自己是笨蛋或浪費大把金錢的結論。因此,為了降低這種失調,最顯而易見的方式就是說服自己感覺好多了(並且花費越高,你的感覺越好)。「控制幻覺」能降低這種壓力以及某些症狀,因為至少你在為健康付出努力。當治療師問你上週的治療有沒有效時,社會壓力的因素就會進入,這時你會覺得有義務回答「有」,或至少給一些鼓舞人的回應。而一旦你回答「有」,你就會希望自己前後一致,而越加相信自己在好轉。安慰劑的作用威力強大,並且當治療師看起來極具權威,這種威力還會更大。他們可能會使用頗具威嚴的口吻,並說出讓人另眼相看(即便難以理解)的解釋。

他們的解釋會混雜著看似科學的專有名詞以及奧祕的詞彙。他們會自由引入超凡的存有以及看不見的力量,包括神和靈,會通過眼前這位靈性治療師來運作。另類療法最常見的用字可能是「能量」,一種看不到也無法檢驗的能量。針灸的「氣」以及整脊的「自癒力」之微妙,是無法用當今任何科學技術來探究的,這使得相關迷因得以處於免於反證的保護傘之下。最後, 他們也自由運用了利他主義的伎倆,像是召喚了「愛的力量」等等。另類療法的治療師通常真心關心前來求助的人們,並相信自己真的對病患有幫助。當病患告訴他們自己感覺好多了,他們就會認為(或是誤認為)他們的治療理論是正確的。否則他們的關心也只是裝出來的。不論如何,病患都會很可能會採用他們的迷因,不論真假,而這些都構成了持久又賺錢的迷因體之強大公式。難怪我們周圍有這麼多這類迷因。

——本文摘自泛科學 2021 年2月選書《迷因:基因和迷因共謀的人類心智和文化演化史》,2021 年 1 月,八旗文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八旗文化_96
34 篇文章 ・ 19 位粉絲
外部視野,在地思索, 在分眾人文領域,和你一起定義、詮釋和對話。

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你的記憶不是你的真相:認識幾個「後真相」的心理學陷阱
郭 宜蓁
・2019/09/12 ・3001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551 ・八年級

在這個網路媒體發達的時代,人人都有機會成為假訊息的傳遞者!這並不代表我們愛說謊,而是我們以為的「真話」可能並不「真實」。所以到底是你的「真」,還是我的「真」呢?

《哈利波特》中沒喝到也幸運的幸運水

在《哈利波特:混血王子的背叛》中,哈利在魁地奇比賽前,讓榮恩自以為喝下幸運水,在比賽中大顯身手,最後獲得勝利。圖/IMDb

在《哈利波特:混血王子的背叛》中,哈利在魁地奇比賽前,讓榮恩自以為喝下幸運水,在比賽中大顯身手,最後獲得勝利。(沒有被喝下的)幸運水為什麼會有用呢?

1955 年,畢闕博士(Henry K. Beecher)提出了「安慰劑效應」。此效應的緣起於一份醫療紀錄,在紀錄中大約四分之一服用安慰劑的病人,表示服用藥劑之後,疼痛得到舒緩,而這些疼痛的舒緩是可以透過客觀方法被檢測到;同時沒有接受安慰劑的病人,症狀並無改善。

簡單來說,安慰劑效應就是當進行一個無實質效果的療程時,不知情的病人症狀隨之好轉的情況。此時可能病人常會有錯誤歸因,以為這個療程具有療效,實際上有可能是心理因素加上身體本來就能夠靠著免疫系統自癒。而以心理狀態來說,一個有實力的人可能因為緊張,導致在比賽中失利,若能在賽前「以為自己喝下幸運水」,便能夠讓自信心大大提升,在場上完整地表現出自己的能力,這也就是安慰劑的效用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到這裡,是不是就想起許多網路上小偏方、小撇步呢?這些偏方,有些可能真的具有實質效用,有些說不定就是安慰劑效應,有些甚至會誤導民眾,讓情況變得更糟糕!所以除了沒事多看看泛科學,當遇到生理或是心理病症時,記得馬上尋求專業,不要延誤治療唷!

你的記憶不是你的記憶

你的記憶真的可靠嗎?圖/pixabay

還記得小時候和家人的相處過程嗎?腦中可能浮出某些畫面,當你跟家人核對這些畫面時,他們記得的內容可能跟你完全不一樣,是誰記錯了嗎?

電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第三單元〈茉莉的最後一天〉,茉莉的媽媽透過機器讀取茉莉的記憶,得知她是以什麼樣的型態,在茉莉的成長歷程中影響著茉莉。

但實際上,大腦並不像電腦,可以按下儲存(ctrl+S)後,就將記憶原封不動的儲存在硬碟中。我們的大腦很容易被外界環境誘導,在記憶的歷程中不斷的重組,所以我們的記憶幾乎可說是「被製造」出來的,而這些「被製造」出來的記憶也深深地影響著我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心理學家羅芙托斯(Elizabeth Loftus)有個非常有名的「在大賣場走失」的記憶實驗,透過語言誘導、生動且詳細的描述,以及情緒衝擊,便能製造出新的記憶,以為自己曾經在大賣場走失過。詳細實驗過程可參考〈為何會記得不曾發生過的事?你的記憶真的可靠嗎?——《神奇的心理學》

「以為記得的事情,不一定是真實發生的」就像電視劇〈最佳利益〉中的這個段落,只是要目擊者回憶歹徒的外觀,目擊者所說的也不一定是最正確的。除了我們的記憶本身容易被誘導,每個人記下的內容也都會因為各自注意的細節而有所不同,所以下次再聽見「目擊者的證詞」我們可以嘗試從證詞中,聽出一些事件的過程,同時可以再多觀察,先別急著下定論。

是什麼讓我們改變態度?

圖/pixabay

人們通常先入為主相信一些觀念,當對立的證據呈現眼前 ,信念便會出現矛盾。在面對這種情況,人們可能選擇漠視,或者找一些自我安慰的主觀理由,總之就是要堅信自己是對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於這樣的情況,多數社會心理學家認為是由於,人有追求認知一致性(信念、態度、行為都能彼此相容的心智狀態)的強烈動機。在這個前提之下,人們反而因此做出不合理的行為;或者在發覺行為與原有信念有矛盾時,強行解釋已經完成的行為。

1959 年 Leon Festinger 和 J. Merrill Carlsmith 的研究中,要求受試者在一小時內完成極其無聊的任務(前半小時,重複的向左、向右轉動木板上的木樁,後半小時,重複將 12 捲線纏上木板,再拆掉,再纏上,再拆掉……)。完成任務之後告訴受試者:「他們只是整個實驗中的控制組,而為了實驗的完整性,是否願意告訴接下來的參與者(真正的實驗同謀)這個測驗非常有趣?」當受試者遲疑時,實驗者便提出完成告知之後,會得到另外的酬勞(分別是 1 美元與 20 美元)。

整個實驗結束之後,再訪談受試者們對第一項任務的「真實反應」,得到 20 美元而說謊的受試者多數坦白,這份任務非常無聊。值得注意的是,得到 1 美元說謊的多數受試者,會改變自己的狀態,反倒認為這項任務是有趣的。為什麼得到 1 美元而說謊的多數受試者,會轉變自己的態度,認為這項任務是有趣的呢?

簡單來說,回答這個問題的受訪者是在「為了 1 美元這種小錢而說謊」和「這個實驗是有趣的」這兩個立場選邊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執行當下受試者可能是感到無趣的,得到 1 美元的酬勞(在心裡上)並無法有效的說服他說謊時(誠實可能比 1 美元更有價值),他便會陷入矛盾之中(為了不值得的事情而說謊);而為了減少認知失調,他便會改變自己的態度,讓態度(覺得過程有趣)與他的行為(告訴別人過程有趣)盡可能的一致,因此便產生這種看似不合理的現象。

而這些「為了維護……的認知,選擇支持或否定某些現實」經常發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像是在教育現場常見的,家長跟老師的觀察有明顯的出入,有些家長為了維護「自己對自己家小孩瞭若指掌的家長」這個認知,否認其他人對小孩的觀察;又或者男女交往時的各種占有與限制,有些人可能為了維護「他/她是因為喜歡我,才會這樣對我」的認知,支持其中一方的掌控行為。

心態上保持空間,才有機會走出騙局了解真相

松仁路裂開了?實際上是網路謠言。 圖/台北市政府新聞稿

面對訊息的真真假假,我們除了透過邏輯判斷真偽之外,還可以試著不預設立場地聽不同的聲音。或許會覺得無法認同對方的言論、無法理解怎麼會有這種人存在,有時甚至還會覺得「氣氣氣氣氣氣氣」,但是別人所說的每句話,背後想傳達的是什麼,我們真的了解嗎?就像〈茉莉的最後一天〉的劇情,家人總在「為彼此好」之中互相傷害,如果能夠坐下來核對各自背後真正的想法,是不是就能少一些猜測、少一些傷害了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在這個資訊傳播快速的時代,人人都可以使用社群媒體傳遞自己想法的同時,我們也應該要為自己的「分享」負責,確認自己是不是假消息的放送者。仔細想想,你是不是曾經一看到「認同請分享」就把訊息轉傳出去了呢?從上面的幾個心理學概念就能知道,你認同的「真」和事實的「真」不必然相同,因此轉傳訊息前,如果能夠先查證,也能減少假消息再被散佈。

參考資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郭 宜蓁
11 篇文章 ・ 0 位粉絲
輔大心理系畢業,面對未知世界,選擇用科學方式碰觸、感受,再用內化後的框架去結構、詮釋所感知的世界。

1

2
3

文字

分享

1
2
3
蔣公銅像為什麼會動?假人恐懼症與認知失調假說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_96
・2022/04/06 ・3992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作者:楊海彥/小波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共同創辦人。長期研究臺灣妖怪、都市傳說、民俗和地方文史,對人類文化著迷,並致力實踐腦中幻想。設計桌上遊戲《說妖》、《談鬼俱樂部》、實境遊戲《光之屋》。著有《唯妖論》、《尋妖誌》、《臺灣都市傳說百科》。

大家聽過「蔣公銅像會動」的都市傳說嗎?

和蔣公銅像有關的都市傳說非常多,並且依照各地銅像的不同,有著許多相應的變體。比如:「會流血淚」、「半夜會在走廊走動」、「騎著的馬匹會在凌晨自行換腿」、「半夜騎馬在濃霧中繞行操場」等等。在這當中,或許又以政治大學的版本最為知名。

慈湖公園裡,大量的蔣公銅像。圖/Fred Hsu, CC BY-SA 3.0

政治大學的前身是國民黨在南京設立的中央黨務學校,首任校長即為蔣介石。在如今後山的環山一路上,有一座巨大的蔣公騎馬銅像。許多人相傳這座銅像「半夜十二點的時候馬會換腳」、「基座有個投幣孔,投十塊蔣公會旋轉並發出亮光還有那卡西配樂,投五十塊(要舊版外銀內金那種)蔣公會載你下山」、「連假的時候會看到蔣公騎馬在環山道上巡邏」,甚至「在不明的情況下,還會變成馬騎蔣公」。

綜觀這些傳說可以發現,傳說的情節雖然千奇百怪,卻似乎都不脫「銅像自行移動」的概念──明明情節可以自由發展,為什麼各地的蔣公銅像卻都不約而同動了起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難道,這背後有什麼我們尚未知曉的神秘力量?

人類對於雕像有種近乎本能的恐懼

心理學上有所謂的「假人恐懼症」(Automatonophobia),可說是這種恐懼的具體展現。擁有「假人恐懼症」的患者,會對雕像、蠟像、機器人、模特兒假人,或任何擬似人類的物品產生恐懼,並在無法避免而接觸時,快速產生諸如:冒汗、顫抖、心跳加速、呼吸困難、手腳麻痺、想吐、頭暈或昏厥等等的生理反應。

人型機器人就是一種恐懼來源。圖/envato elements

假人恐懼症是「恐懼症」的一種──更確切地說,是「特殊恐懼症」的一種。心理學家大多把特殊恐懼症的成因歸結於「創傷記憶」,抑或是幼時看見他人因某事物受傷或恐懼的「學習反應」,鮮少針對特定的特殊恐懼症進行更細緻地探討。

不過網路上的一篇文章〈Why Do Statues of Humans Terrify Me? An Investigation〉,作者 Keith Wagstaff 因深受假人恐懼症所苦,對「人們為什麼會害怕雕像」提出了幾種可能的解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擬似屍體:雕像讓人聯想到屍體。屍體通常帶有疾病、讓人聯想到死亡,也可能暗示附近有其它危險。
  2. 提防怪人:雕像就像是一個一動不動的詭異陌生人,他表情不變、死死盯著你。這讓我們本能地感到危險。
  3. 童年幻想:一個具有想像力的孩子可以看見任何他想看見的東西,比如「雕像其實會盯著人看」。即便是想像,這些恐懼也是真實的。
  4. 流行文化:電視或電影裡,被恐怖化的雕像形象可能會對孩童造成深遠的影響。比如《鬼娃恰吉》裡的殺人娃娃「恰吉」,又或者是《Doctor Who》影集裡的恐怖外星生物「哭泣天使」。

藉由假人恐懼症,我們能夠理解人類對於雕像的恐懼從何而來。然而,這似乎尚不足以解釋我們為什麼會認為蔣公銅像會動。

認為雕像會動,是因為「認知失調」?

所謂的「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簡單來說就是兩種既定認知互相矛盾的情況。「認知失調」的狀況發生時,我們會產生壓力和不適,並想盡辦法解除這類的負面感受;例如改變自己的行為、或者更常見的,直接改變自己內心的想法。

1959 年,心理學家 Leon Festinger 和 Merrill Carlsmith 做了一個實驗。他們找來一些學生參與一個非常無聊的實驗,然後,他們告訴受試人自己的助理因故無法繼續接下來的實驗,並詢問對方是否願意幫忙,「告知下一位受試者這個實驗是『有趣且吸引人』的?」(實際上,所謂的「下一位受試者」是請來的演員。)

這些學生被分為三組,其中一組是對照組,沒有和之後的受試者接觸;剩下的兩組,一組支付 20 美元作為報酬,一組則僅僅支付了 1 美元。這兩組被要求說謊的受試者,在實驗結束之後分別被詢問他們覺得實驗的有趣程度。奇妙的事情發生了,那些只收了 1 美元的人,比收 20 美元的人,更加覺得「實驗很有趣」。

為什麼會這樣?

Festinger 認為,這是因為只拿 1 美元的人,比拿了 20 美元的人,產生了更嚴重的認知失調。對 20 美元的組別來說,20 美元讓他能夠合理化自己為什麼說謊:「是,我通常不是一個說謊者,但如果是為了 20 元,說點無傷大雅的謊言也沒關係」。但對 1 美元的組別來說,1 美元根本連封口費都稱不上,如此一來他們就陷入了「我不是一個說謊者」以及「我欺騙下一個受試者實驗很有趣」兩種認知的衝突,為了緩解這個衝突,只好改變自己原來的想法:「我沒有欺騙下一個受試者,實驗其實真的很有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換句話說,大腦為了緩解認知失調帶來的壓力,有可能會產生相當匪夷所思的想法 ──

比如當我們身處高處時,會有「想要往下跳的衝動」

早期,這樣的衝動被認為是某種「自殺傾向」。然而 2012 年,Jennifer Hames 做了一個實驗,顯示這樣的衝動與自殺傾向無關。她將這種「站在高處時想要往下跳的衝動」命名為「高地效應(High Place Phenomenon)」。

高地效應產生的原理是這樣的:當一個人走在屋頂邊緣,他的生存本能會讓他盡力遠離邊緣,然而與此同時,他也很清楚「屋頂很堅固,自己根本沒有掉下去的可能」──既然如此,他為什麼想後退?兩種矛盾的認知產生了認知失調的效果,他的大腦為了緩解這樣的不適,於是產生了一個合理的想法:「一定是因為我想往下跳的關係」。

Jennifer Hames 認為,高地效應之所以產生,完全是因為身體本能地想要保護自己,因此越有「想要往下跳的衝動」,反而越是展現了「另類的求生意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為我想往下跳,所以我得遠離這裡⋯⋯)圖/envato elements

所以,為什麼蔣公銅像會動?

人們認為蔣公雕像可能會動,或許是和高地效應類似的情況。

對於雕像,一部分的我們認為它是安全的,然而如同前面所述,由於人類對於雕像的恐懼,一部分的我們又認為它是危險的。這兩種衝突的想法讓我們產生了認知失調。「明明只是雕像,我們為什麼會害怕呢?」為了緩解這樣的不適,「或許,雕像其實是會移動的吧」這樣匪夷所思的想法便誕生了。

當然,這只是假說。

但有趣的是,日本有所謂「會動的二宮金次郎像」傳說,幾乎與臺灣「會動的蔣公銅像」傳說如出一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二宮金次郎又名二宮尊德,是江戶時代後期的思想家。他幼年生活艱苦卻勤奮好學,明治維新之後,日本政府為了推廣國民教育,便在各個學校裡廣設其「負薪讀書」的銅像。二宮金次郎像也因此成為「全日本最多銅像的人物」。

認真讀書的二宮金次郎像。圖/wikipedia, CC BY-SA 3.0

有著二宮金次郎銅像的學校,往往流傳著「會動的二宮金次郎」傳說。有人說,到了半夜,二宮金次郎銅像會在校園裡跑來跑去,據說是因為想去圖書館看書的關係;還有人說,因為二宮金次郎運動神經很好,回到台座上時還會做出高難度的動作;此外,也有二宮金次郎會流血淚的說法。

日本校園廣設二宮金次郎像的情況,和臺灣在軍營和校園內廣設蔣公銅像的情況非常相似,但這是否表示「會動的蔣公銅像傳說」只是單純承襲自「會動的二宮金次郎像」?誠然,日治時期的臺灣校園,也有二宮金次郎像的存在,但在國民政府來臺之後就已全數拆除,而蔣公銅像的設立是 1975 年以後的事。考慮到之間近 30 年的空白,兩者傳說會如此相像,應該是各自發展出來的結果。

顯然「認為雕像會動」這件事,或許真的觸及到人類最基本的恐懼本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想看更多「蔣公銅像」⋯⋯?

蔣公銅像的傳說,也被我們收錄在《談鬼俱樂部》的桌遊當中,如果你對都市傳說或靈異節目感興趣,歡迎來我們的募資頁面看看!

曾經,那是個怪談與奇聞盛行的年代。

鬼故事、民俗傳奇、靈異影像、
風水玄學、八字生辰、廢墟鬼屋⋯⋯

節目上,主持人與來賓談論這些神秘的主題;
節目外,故事再次透過觀眾的耳語散佈流傳。
「談鬼」和「說妖」儼然成為一種流行。

隨著時間過去,這些記憶彷彿已成過往雲煙,
然而,人們講述故事的本能卻未曾熄滅。

二〇二二年,
台灣第一款靈異節目桌遊《談鬼俱樂部》重磅現身,
在這靈異式微的時刻,帶你重溫美好的恐怖年代。

參考資料

  1. 楊海彥、謝宜安、阮宗憲,《臺灣都市傳說百科》(蓋亞出版,2021年)
  2. osman,〈[哈哈] 政大校園傳說〉,BBS(2009年6月16日)
  3. 維基百科-恐懼症
  4. Keith Wagstaff. Why Do Statues of Humans Terrify Me? An Investigation
  5. A Lesson In Cognitive Dissonance〉,Youtube影片,2010年5月3日
  6. Jennifer L Hames, et al. An urge to jump affirms the urge to live: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the high place phenomenon. J Affect Disord. 2012 Feb
  7. 鴨卵青,〈日本校園傳說!「讀書小童銅像」半夜抖動 學生驚:他是去圖書館〉,「鍵盤大檸檬」,2019年11月29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1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_96
23 篇文章 ・ 256 位粉絲
妖怪就是文化!北地異工作室長期從事臺灣怪談、民俗、文史的考據和研究,並將之轉化成吸引人的故事和遊戲。成員來自政大與臺大奇幻社,從大學時期就開始一起玩實境遊戲和寫小說,熱愛書本、電影和實地考察。 歡迎來我們的臉書專頁追蹤我們的近況~https://www.facebook.com/TPE.Leg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