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楊海彥/小波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共同創辦人。長期研究臺灣妖怪、都市傳說、民俗和地方文史,對人類文化著迷,並致力實踐腦中幻想。設計桌上遊戲《說妖》、《談鬼俱樂部》、實境遊戲《光之屋》。著有《唯妖論》、《尋妖誌》、《臺灣都市傳說百科》。
大家聽過「蔣公銅像會動」的都市傳說嗎?
和蔣公銅像有關的都市傳說非常多,並且依照各地銅像的不同,有著許多相應的變體。比如:「會流血淚」、「半夜會在走廊走動」、「騎著的馬匹會在凌晨自行換腿」、「半夜騎馬在濃霧中繞行操場」等等。在這當中,或許又以政治大學的版本最為知名。
政治大學的前身是國民黨在南京設立的中央黨務學校,首任校長即為蔣介石。在如今後山的環山一路上,有一座巨大的蔣公騎馬銅像。許多人相傳這座銅像「半夜十二點的時候馬會換腳」、「基座有個投幣孔,投十塊蔣公會旋轉並發出亮光還有那卡西配樂,投五十塊(要舊版外銀內金那種)蔣公會載你下山」、「連假的時候會看到蔣公騎馬在環山道上巡邏」,甚至「在不明的情況下,還會變成馬騎蔣公」。
綜觀這些傳說可以發現,傳說的情節雖然千奇百怪,卻似乎都不脫「銅像自行移動」的概念──明明情節可以自由發展,為什麼各地的蔣公銅像卻都不約而同動了起來?
難道,這背後有什麼我們尚未知曉的神秘力量?
人類對於雕像有種近乎本能的恐懼
心理學上有所謂的「假人恐懼症」(Automatonophobia),可說是這種恐懼的具體展現。擁有「假人恐懼症」的患者,會對雕像、蠟像、機器人、模特兒假人,或任何擬似人類的物品產生恐懼,並在無法避免而接觸時,快速產生諸如:冒汗、顫抖、心跳加速、呼吸困難、手腳麻痺、想吐、頭暈或昏厥等等的生理反應。
假人恐懼症是「恐懼症」的一種──更確切地說,是「特殊恐懼症」的一種。心理學家大多把特殊恐懼症的成因歸結於「創傷記憶」,抑或是幼時看見他人因某事物受傷或恐懼的「學習反應」,鮮少針對特定的特殊恐懼症進行更細緻地探討。
不過網路上的一篇文章〈Why Do Statues of Humans Terrify Me? An Investigation〉,作者 Keith Wagstaff 因深受假人恐懼症所苦,對「人們為什麼會害怕雕像」提出了幾種可能的解釋:
- 擬似屍體:雕像讓人聯想到屍體。屍體通常帶有疾病、讓人聯想到死亡,也可能暗示附近有其它危險。
- 提防怪人:雕像就像是一個一動不動的詭異陌生人,他表情不變、死死盯著你。這讓我們本能地感到危險。
- 童年幻想:一個具有想像力的孩子可以看見任何他想看見的東西,比如「雕像其實會盯著人看」。即便是想像,這些恐懼也是真實的。
- 流行文化:電視或電影裡,被恐怖化的雕像形象可能會對孩童造成深遠的影響。比如《鬼娃恰吉》裡的殺人娃娃「恰吉」,又或者是《Doctor Who》影集裡的恐怖外星生物「哭泣天使」。
藉由假人恐懼症,我們能夠理解人類對於雕像的恐懼從何而來。然而,這似乎尚不足以解釋我們為什麼會認為蔣公銅像會動。
認為雕像會動,是因為「認知失調」?
所謂的「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簡單來說就是兩種既定認知互相矛盾的情況。「認知失調」的狀況發生時,我們會產生壓力和不適,並想盡辦法解除這類的負面感受;例如改變自己的行為、或者更常見的,直接改變自己內心的想法。
1959 年,心理學家 Leon Festinger 和 Merrill Carlsmith 做了一個實驗。他們找來一些學生參與一個非常無聊的實驗,然後,他們告訴受試人自己的助理因故無法繼續接下來的實驗,並詢問對方是否願意幫忙,「告知下一位受試者這個實驗是『有趣且吸引人』的?」(實際上,所謂的「下一位受試者」是請來的演員。)
這些學生被分為三組,其中一組是對照組,沒有和之後的受試者接觸;剩下的兩組,一組支付 20 美元作為報酬,一組則僅僅支付了 1 美元。這兩組被要求說謊的受試者,在實驗結束之後分別被詢問他們覺得實驗的有趣程度。奇妙的事情發生了,那些只收了 1 美元的人,比收 20 美元的人,更加覺得「實驗很有趣」。
為什麼會這樣?
Festinger 認為,這是因為只拿 1 美元的人,比拿了 20 美元的人,產生了更嚴重的認知失調。對 20 美元的組別來說,20 美元讓他能夠合理化自己為什麼說謊:「是,我通常不是一個說謊者,但如果是為了 20 元,說點無傷大雅的謊言也沒關係」。但對 1 美元的組別來說,1 美元根本連封口費都稱不上,如此一來他們就陷入了「我不是一個說謊者」以及「我欺騙下一個受試者實驗很有趣」兩種認知的衝突,為了緩解這個衝突,只好改變自己原來的想法:「我沒有欺騙下一個受試者,實驗其實真的很有趣」。
換句話說,大腦為了緩解認知失調帶來的壓力,有可能會產生相當匪夷所思的想法 ──
比如當我們身處高處時,會有「想要往下跳的衝動」
早期,這樣的衝動被認為是某種「自殺傾向」。然而 2012 年,Jennifer Hames 做了一個實驗,顯示這樣的衝動與自殺傾向無關。她將這種「站在高處時想要往下跳的衝動」命名為「高地效應(High Place Phenomenon)」。
高地效應產生的原理是這樣的:當一個人走在屋頂邊緣,他的生存本能會讓他盡力遠離邊緣,然而與此同時,他也很清楚「屋頂很堅固,自己根本沒有掉下去的可能」──既然如此,他為什麼想後退?兩種矛盾的認知產生了認知失調的效果,他的大腦為了緩解這樣的不適,於是產生了一個合理的想法:「一定是因為我想往下跳的關係」。
Jennifer Hames 認為,高地效應之所以產生,完全是因為身體本能地想要保護自己,因此越有「想要往下跳的衝動」,反而越是展現了「另類的求生意志」。
所以,為什麼蔣公銅像會動?
人們認為蔣公雕像可能會動,或許是和高地效應類似的情況。
對於雕像,一部分的我們認為它是安全的,然而如同前面所述,由於人類對於雕像的恐懼,一部分的我們又認為它是危險的。這兩種衝突的想法讓我們產生了認知失調。「明明只是雕像,我們為什麼會害怕呢?」為了緩解這樣的不適,「或許,雕像其實是會移動的吧」這樣匪夷所思的想法便誕生了。
當然,這只是假說。
但有趣的是,日本有所謂「會動的二宮金次郎像」傳說,幾乎與臺灣「會動的蔣公銅像」傳說如出一轍。
二宮金次郎又名二宮尊德,是江戶時代後期的思想家。他幼年生活艱苦卻勤奮好學,明治維新之後,日本政府為了推廣國民教育,便在各個學校裡廣設其「負薪讀書」的銅像。二宮金次郎像也因此成為「全日本最多銅像的人物」。
有著二宮金次郎銅像的學校,往往流傳著「會動的二宮金次郎」傳說。有人說,到了半夜,二宮金次郎銅像會在校園裡跑來跑去,據說是因為想去圖書館看書的關係;還有人說,因為二宮金次郎運動神經很好,回到台座上時還會做出高難度的動作;此外,也有二宮金次郎會流血淚的說法。
日本校園廣設二宮金次郎像的情況,和臺灣在軍營和校園內廣設蔣公銅像的情況非常相似,但這是否表示「會動的蔣公銅像傳說」只是單純承襲自「會動的二宮金次郎像」?誠然,日治時期的臺灣校園,也有二宮金次郎像的存在,但在國民政府來臺之後就已全數拆除,而蔣公銅像的設立是 1975 年以後的事。考慮到之間近 30 年的空白,兩者傳說會如此相像,應該是各自發展出來的結果。
顯然「認為雕像會動」這件事,或許真的觸及到人類最基本的恐懼本能。
想看更多「蔣公銅像」⋯⋯?
蔣公銅像的傳說,也被我們收錄在《談鬼俱樂部》的桌遊當中,如果你對都市傳說或靈異節目感興趣,歡迎來我們的募資頁面看看!
曾經,那是個怪談與奇聞盛行的年代。
鬼故事、民俗傳奇、靈異影像、
風水玄學、八字生辰、廢墟鬼屋⋯⋯節目上,主持人與來賓談論這些神秘的主題;
節目外,故事再次透過觀眾的耳語散佈流傳。
「談鬼」和「說妖」儼然成為一種流行。隨著時間過去,這些記憶彷彿已成過往雲煙,
然而,人們講述故事的本能卻未曾熄滅。二〇二二年,
台灣第一款靈異節目桌遊《談鬼俱樂部》重磅現身,
在這靈異式微的時刻,帶你重溫美好的恐怖年代。
參考資料
- 楊海彥、謝宜安、阮宗憲,《臺灣都市傳說百科》(蓋亞出版,2021年)
- osman,〈[哈哈] 政大校園傳說〉,BBS(2009年6月16日)
- 維基百科-恐懼症
- Keith Wagstaff. Why Do Statues of Humans Terrify Me? An Investigation
- 〈A Lesson In Cognitive Dissonance〉,Youtube影片,2010年5月3日
- Jennifer L Hames, et al. An urge to jump affirms the urge to live: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the high place phenomenon. J Affect Disord. 2012 Feb
- 鴨卵青,〈日本校園傳說!「讀書小童銅像」半夜抖動 學生驚:他是去圖書館〉,「鍵盤大檸檬」,2019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