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文字

分享

1
2
3

蔣公銅像為什麼會動?假人恐懼症與認知失調假說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_96
・2022/04/06 ・3992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作者:楊海彥/小波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共同創辦人。長期研究臺灣妖怪、都市傳說、民俗和地方文史,對人類文化著迷,並致力實踐腦中幻想。設計桌上遊戲《說妖》、《談鬼俱樂部》、實境遊戲《光之屋》。著有《唯妖論》、《尋妖誌》、《臺灣都市傳說百科》。

大家聽過「蔣公銅像會動」的都市傳說嗎?

和蔣公銅像有關的都市傳說非常多,並且依照各地銅像的不同,有著許多相應的變體。比如:「會流血淚」、「半夜會在走廊走動」、「騎著的馬匹會在凌晨自行換腿」、「半夜騎馬在濃霧中繞行操場」等等。在這當中,或許又以政治大學的版本最為知名。

慈湖公園裡,大量的蔣公銅像。圖/Fred Hsu, CC BY-SA 3.0

政治大學的前身是國民黨在南京設立的中央黨務學校,首任校長即為蔣介石。在如今後山的環山一路上,有一座巨大的蔣公騎馬銅像。許多人相傳這座銅像「半夜十二點的時候馬會換腳」、「基座有個投幣孔,投十塊蔣公會旋轉並發出亮光還有那卡西配樂,投五十塊(要舊版外銀內金那種)蔣公會載你下山」、「連假的時候會看到蔣公騎馬在環山道上巡邏」,甚至「在不明的情況下,還會變成馬騎蔣公」。

綜觀這些傳說可以發現,傳說的情節雖然千奇百怪,卻似乎都不脫「銅像自行移動」的概念──明明情節可以自由發展,為什麼各地的蔣公銅像卻都不約而同動了起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難道,這背後有什麼我們尚未知曉的神秘力量?

人類對於雕像有種近乎本能的恐懼

心理學上有所謂的「假人恐懼症」(Automatonophobia),可說是這種恐懼的具體展現。擁有「假人恐懼症」的患者,會對雕像、蠟像、機器人、模特兒假人,或任何擬似人類的物品產生恐懼,並在無法避免而接觸時,快速產生諸如:冒汗、顫抖、心跳加速、呼吸困難、手腳麻痺、想吐、頭暈或昏厥等等的生理反應。

人型機器人就是一種恐懼來源。圖/envato elements

假人恐懼症是「恐懼症」的一種──更確切地說,是「特殊恐懼症」的一種。心理學家大多把特殊恐懼症的成因歸結於「創傷記憶」,抑或是幼時看見他人因某事物受傷或恐懼的「學習反應」,鮮少針對特定的特殊恐懼症進行更細緻地探討。

不過網路上的一篇文章〈Why Do Statues of Humans Terrify Me? An Investigation〉,作者 Keith Wagstaff 因深受假人恐懼症所苦,對「人們為什麼會害怕雕像」提出了幾種可能的解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擬似屍體:雕像讓人聯想到屍體。屍體通常帶有疾病、讓人聯想到死亡,也可能暗示附近有其它危險。
  2. 提防怪人:雕像就像是一個一動不動的詭異陌生人,他表情不變、死死盯著你。這讓我們本能地感到危險。
  3. 童年幻想:一個具有想像力的孩子可以看見任何他想看見的東西,比如「雕像其實會盯著人看」。即便是想像,這些恐懼也是真實的。
  4. 流行文化:電視或電影裡,被恐怖化的雕像形象可能會對孩童造成深遠的影響。比如《鬼娃恰吉》裡的殺人娃娃「恰吉」,又或者是《Doctor Who》影集裡的恐怖外星生物「哭泣天使」。

藉由假人恐懼症,我們能夠理解人類對於雕像的恐懼從何而來。然而,這似乎尚不足以解釋我們為什麼會認為蔣公銅像會動。

認為雕像會動,是因為「認知失調」?

所謂的「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簡單來說就是兩種既定認知互相矛盾的情況。「認知失調」的狀況發生時,我們會產生壓力和不適,並想盡辦法解除這類的負面感受;例如改變自己的行為、或者更常見的,直接改變自己內心的想法。

1959 年,心理學家 Leon Festinger 和 Merrill Carlsmith 做了一個實驗。他們找來一些學生參與一個非常無聊的實驗,然後,他們告訴受試人自己的助理因故無法繼續接下來的實驗,並詢問對方是否願意幫忙,「告知下一位受試者這個實驗是『有趣且吸引人』的?」(實際上,所謂的「下一位受試者」是請來的演員。)

這些學生被分為三組,其中一組是對照組,沒有和之後的受試者接觸;剩下的兩組,一組支付 20 美元作為報酬,一組則僅僅支付了 1 美元。這兩組被要求說謊的受試者,在實驗結束之後分別被詢問他們覺得實驗的有趣程度。奇妙的事情發生了,那些只收了 1 美元的人,比收 20 美元的人,更加覺得「實驗很有趣」。

為什麼會這樣?

Festinger 認為,這是因為只拿 1 美元的人,比拿了 20 美元的人,產生了更嚴重的認知失調。對 20 美元的組別來說,20 美元讓他能夠合理化自己為什麼說謊:「是,我通常不是一個說謊者,但如果是為了 20 元,說點無傷大雅的謊言也沒關係」。但對 1 美元的組別來說,1 美元根本連封口費都稱不上,如此一來他們就陷入了「我不是一個說謊者」以及「我欺騙下一個受試者實驗很有趣」兩種認知的衝突,為了緩解這個衝突,只好改變自己原來的想法:「我沒有欺騙下一個受試者,實驗其實真的很有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換句話說,大腦為了緩解認知失調帶來的壓力,有可能會產生相當匪夷所思的想法 ──

比如當我們身處高處時,會有「想要往下跳的衝動」

早期,這樣的衝動被認為是某種「自殺傾向」。然而 2012 年,Jennifer Hames 做了一個實驗,顯示這樣的衝動與自殺傾向無關。她將這種「站在高處時想要往下跳的衝動」命名為「高地效應(High Place Phenomenon)」。

高地效應產生的原理是這樣的:當一個人走在屋頂邊緣,他的生存本能會讓他盡力遠離邊緣,然而與此同時,他也很清楚「屋頂很堅固,自己根本沒有掉下去的可能」──既然如此,他為什麼想後退?兩種矛盾的認知產生了認知失調的效果,他的大腦為了緩解這樣的不適,於是產生了一個合理的想法:「一定是因為我想往下跳的關係」。

Jennifer Hames 認為,高地效應之所以產生,完全是因為身體本能地想要保護自己,因此越有「想要往下跳的衝動」,反而越是展現了「另類的求生意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為我想往下跳,所以我得遠離這裡⋯⋯)圖/envato elements

所以,為什麼蔣公銅像會動?

人們認為蔣公雕像可能會動,或許是和高地效應類似的情況。

對於雕像,一部分的我們認為它是安全的,然而如同前面所述,由於人類對於雕像的恐懼,一部分的我們又認為它是危險的。這兩種衝突的想法讓我們產生了認知失調。「明明只是雕像,我們為什麼會害怕呢?」為了緩解這樣的不適,「或許,雕像其實是會移動的吧」這樣匪夷所思的想法便誕生了。

當然,這只是假說。

但有趣的是,日本有所謂「會動的二宮金次郎像」傳說,幾乎與臺灣「會動的蔣公銅像」傳說如出一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二宮金次郎又名二宮尊德,是江戶時代後期的思想家。他幼年生活艱苦卻勤奮好學,明治維新之後,日本政府為了推廣國民教育,便在各個學校裡廣設其「負薪讀書」的銅像。二宮金次郎像也因此成為「全日本最多銅像的人物」。

認真讀書的二宮金次郎像。圖/wikipedia, CC BY-SA 3.0

有著二宮金次郎銅像的學校,往往流傳著「會動的二宮金次郎」傳說。有人說,到了半夜,二宮金次郎銅像會在校園裡跑來跑去,據說是因為想去圖書館看書的關係;還有人說,因為二宮金次郎運動神經很好,回到台座上時還會做出高難度的動作;此外,也有二宮金次郎會流血淚的說法。

日本校園廣設二宮金次郎像的情況,和臺灣在軍營和校園內廣設蔣公銅像的情況非常相似,但這是否表示「會動的蔣公銅像傳說」只是單純承襲自「會動的二宮金次郎像」?誠然,日治時期的臺灣校園,也有二宮金次郎像的存在,但在國民政府來臺之後就已全數拆除,而蔣公銅像的設立是 1975 年以後的事。考慮到之間近 30 年的空白,兩者傳說會如此相像,應該是各自發展出來的結果。

顯然「認為雕像會動」這件事,或許真的觸及到人類最基本的恐懼本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想看更多「蔣公銅像」⋯⋯?

蔣公銅像的傳說,也被我們收錄在《談鬼俱樂部》的桌遊當中,如果你對都市傳說或靈異節目感興趣,歡迎來我們的募資頁面看看!

曾經,那是個怪談與奇聞盛行的年代。

鬼故事、民俗傳奇、靈異影像、
風水玄學、八字生辰、廢墟鬼屋⋯⋯

節目上,主持人與來賓談論這些神秘的主題;
節目外,故事再次透過觀眾的耳語散佈流傳。
「談鬼」和「說妖」儼然成為一種流行。

隨著時間過去,這些記憶彷彿已成過往雲煙,
然而,人們講述故事的本能卻未曾熄滅。

二〇二二年,
台灣第一款靈異節目桌遊《談鬼俱樂部》重磅現身,
在這靈異式微的時刻,帶你重溫美好的恐怖年代。

參考資料

  1. 楊海彥、謝宜安、阮宗憲,《臺灣都市傳說百科》(蓋亞出版,2021年)
  2. osman,〈[哈哈] 政大校園傳說〉,BBS(2009年6月16日)
  3. 維基百科-恐懼症
  4. Keith Wagstaff. Why Do Statues of Humans Terrify Me? An Investigation
  5. A Lesson In Cognitive Dissonance〉,Youtube影片,2010年5月3日
  6. Jennifer L Hames, et al. An urge to jump affirms the urge to live: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the high place phenomenon. J Affect Disord. 2012 Feb
  7. 鴨卵青,〈日本校園傳說!「讀書小童銅像」半夜抖動 學生驚:他是去圖書館〉,「鍵盤大檸檬」,2019年11月29日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1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_96
23 篇文章 ・ 256 位粉絲
妖怪就是文化!北地異工作室長期從事臺灣怪談、民俗、文史的考據和研究,並將之轉化成吸引人的故事和遊戲。成員來自政大與臺大奇幻社,從大學時期就開始一起玩實境遊戲和寫小說,熱愛書本、電影和實地考察。 歡迎來我們的臉書專頁追蹤我們的近況~https://www.facebook.com/TPE.Legend

0

16
1

文字

分享

0
16
1
迷因也能發大財?!占卜算命與保健養生中的迷因體——《迷因:基因和迷因共謀的人類心智和文化演化史》
八旗文化_96
・2021/02/28 ・3837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511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占卜和算命

從魔法水晶和塔羅牌、到芳香療法和順勢療法,這個迷因體使用上述的伎倆傳遞開來,而某些載子則因此賺取金錢。以塔羅牌為例,想像你去尋找一位塔羅牌的讀牌者,你感到不安,因為你覺得她似乎洞察你整個人生和性格,並且給予建議解決困擾你的問題。她似乎把你瞭解得十分透徹,並且說出某些事情的細節,而這些事情你認為她不可能從別的管道得知。或許她說的是像這樣(閱讀下文時,請試著想像一位表情誠懇、充滿慈悲的女性,直接對著你說出這些話。她的一舉一動都讓你覺得她很關心你和你的問題,並且在讀牌之餘會抬起頭來,深深看進你的眼睛): 

你需要他人的喜愛和欣賞,但你卻對自己非常苛刻。你的外在展現出紀律和自制,內在卻感受到擔憂不安。你不時深深懷疑自己是否做出正確的決定。

我從牌卡上看到,你喜歡動物。你有一隻貓,牌卡也告訴我,你去年去了法國一趟。我知道你很擔憂自己的背痛,但這張卡的方位顯示出,你的身體很快就會康復。我看到你像孩子一樣玩耍—現在你自己可能不知道,不過當你仔細檢查,會發現你的左腿有個疤。

證據顯示,塔羅牌的讀牌者是無意識卻純熟地使用一般回應反饋、閱讀肢體語言,以及「巴納姆效應」(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個陳述真的能套用在自己身上,但不適用於他人)而獲致成功。引言中的前三句,取自經典的「巴納姆個性閱讀」(Forer 1949)。其他的巴納姆陳述則是正向的(很少人會認為自己心地不善良)、雙向的(其中一半注定在你身上是真的)、以及模擬兩可的(你可以讀出自己想讀的東西)。通過試誤法得出正確的名字和日期,顧客會忘記所有錯誤的嘗試,並且會把讀牌者所問的問題記憶成陳述事實的句子。裡面的一些細節,則是來自我針對六千多名英國報紙讀者的調查中經常聽到的內容(Blackmore 1997)。調查結果顯示,29% 的人養貓, 27% 的人曾在去年去了法國,30% 的人有背痛(其中並不包括以前可能有過背痛的人),以及 34% 的人左膝有傷疤。你只需要其中幾項說對了,就能讓對方驚訝萬分。

「巴納姆效應」讓人認為,讀牌者或靈媒的陳述真的能套用在自己身上,但不適用於他人。圖/pexels

因此顧客會帶著驚訝離開,塔羅牌讀牌者也越加相信自己的能力,但事情還沒完。在這過程中,顧客會採納許多塔羅牌的迷因。讀牌者的特殊能力是你沒有的;塔羅牌掌握著古老的奧祕,是不信者無法獲取的;當你洗牌時, 塔羅牌有如魔法般調整成宇宙的節奏,揭開你祕密的命運。他們會彰顯你內在的美善,讓你觸及更偉大的天性等等。

這些迷因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們看似解釋了顧客的經驗,並納入了所有正確的伎倆。它們要獵取的恐懼是對不確定的恐懼,是對於在複雜到可怕的世界中做出錯誤決定的恐懼。人們通常是在生命最低潮、需要指引時,才會去找靈媒。這表示他們更容易在這時候相信更高力量或是特殊洞見的主張。「控制幻覺」的運作也有利於這些迷因。當我們對情況的控制提升,壓力就會減少;而要是無法達成真正的控制,控制的幻覺就會取而代之(Langer 1975)。許多研究人員已證實這種幻覺的力量,而超自然的信仰者會比不信者更容易臣服於這種力量(Blackmore and Troscianko 1985)。類似的論點也應用到與千里眼、手相術、風水、占卜鐘擺以及尋水術相關的迷因體。已有數千種實驗確切證實了占星術是錯的(Dean et al. 1996),卻仍有四分之一的美國成年人相信占星術的基本信條,十分之一定期閱讀占星術專欄(Gallup and Newport 1991)。我認為以迷因自我複製的力量來解釋這惱人的事實, 會比直接說這些人都是笨蛋、無知或易受騙的人要好得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迷因自我複製的力量來解釋大多數人相信超自然力量的事實, 會比直接說這些人都是笨蛋、無知或易受騙的人要好得多。圖/imgflip

我們可以看看,某些新世紀運動的現象如何善加運用了利他主義的伎倆。充滿特殊能力的水晶是為你而造;古埃及的營養補充品能改善你的生活,為你注入自然的生命力;色彩諮詢治療師能讓你的內在能量和宇宙調和;靈媒是屬靈的人,是為了幫助你而存在(而且並沒有真的要跟你收費)。事實上, 這些占卜術只是表面上看起來能看到未來,或是閱讀一個人的心智,實際上卻經常提到善、愛、憐憫和靈性。我們很少問這麼直白的問題:占星術或水晶球跟「靈性」有什麼關係?這沒有直白的答案,但這些法術卻是靠這種關係在運作的;書店把這歸類到「心智、身體和心靈」這個類別。這對於真正的憐憫或靈性而言不是什麼好消息,但對新世紀運動的賺錢迷因則是好消息。

我刻意先選擇去處理某些人可能會覺得最微不足道的迷因體。它們或許微不足道,卻在現代社會中施展出驚人的力量,並且帶動了大量金錢的流動。這些迷因體塑造出我們思考自身的方式,而或許最重要的是,它們導致許多人相信顯然就是假的事物。任何可以達成上述情況的事物,都值得好好瞭解一番。而一旦事情涉及另類醫學以及無效療法的推銷,賭注就更大了。

保健養生

一項調查顯示,美國人每年造訪提供非正統療法的「老師」四億兩千五百萬次,花費一百三十億美元,並有高達50% 的美國人採用這類療法(Eisenberg et al. 1993)。當我們對另類或補充療法有了更精確的定義之後, 對這種療法的使用者的預測便降低到10%,並且宣稱其榮景在英國可能已經過去(Ernst 1998)。儘管如此,金流依舊非常大。

有些治療在適當情況下確實能帶來療效,像是放鬆、催眠、香療(以芳香精油按摩)以及某種草藥醫學。另外還有一些治療方式也許有用,但並非基於原先設定的理由。舉例來說,針灸能止痛,但目前我們是以腦內啡來解釋(大腦本身分泌出類似嗎啡的化學物質),而不是傳統中醫理論中的「氣」(Ulett 1992; Ulett et al. 1998)。整脊的過程具備有效的身體操作,但它的傳統理論是錯的,有時還會有危險。而許多其他療法則混合了有效跟無效的操作。然而,有許多廣為使用的療法是完全無效的,甚至對健康有害(Barrett and Javis 199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迷因的觀點來看,我們不需要問為何人們這麼蠢,把大把金錢花費在已證實無效的療法上,也不需要問聰明人怎麼會這麼輕易就被江湖郎中給騙了,更無需追問理應關懷病患的治療師,為何如此可惡地把錯誤的信念推銷給脆弱的病人?我們該做的是,哪些迷因讓這些療法能大行其道?我們希望藉此瞭解為何它們傳播得如此快速,又如此強力影響我們的社會,而其他更有效的療法卻無法達到這樣的成效。我們甚至不需要追問,究竟哪些療法有效,哪些無效(不過當我們生病時這絕對是重要問題!)。所宣稱的療效是否具有效性,只是迷因成功的判準之一,還有許多其他判準也要納入考量。一旦我們開始用這種角度思考,很容易就會看到熟悉的特徵。

迷因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們獵取了顧客對不確定的恐懼,看似解釋了顧客的經驗,並納入了所有正確的伎倆。圖/pexels

另類療法獵捕的是恐懼。疼痛的恐懼、對疾病的恐懼,以及對死亡的恐懼。它利用了大多數人尚未獲得滿意解釋的自然經驗,也就是尋找治療師後感到狀況有些改善的經驗。毫無疑問,人們在去看了針灸治療師、藥草師、整脊師或順勢治療師之後,通常都會感覺自己好多了。這些病患通常投注了很多金錢才看到這些師傅,這些師傅開出來的「處方」更是所費不貲。這在英國這樣的國家更是大行其道,因為正規醫療在國民保健署中是免費的。「認知失調」的理論解釋了為何這很重要:任何人花費五十五英鎊卻發現治療無效,會經歷認知失調,得出自己是笨蛋或浪費大把金錢的結論。因此,為了降低這種失調,最顯而易見的方式就是說服自己感覺好多了(並且花費越高,你的感覺越好)。「控制幻覺」能降低這種壓力以及某些症狀,因為至少你在為健康付出努力。當治療師問你上週的治療有沒有效時,社會壓力的因素就會進入,這時你會覺得有義務回答「有」,或至少給一些鼓舞人的回應。而一旦你回答「有」,你就會希望自己前後一致,而越加相信自己在好轉。安慰劑的作用威力強大,並且當治療師看起來極具權威,這種威力還會更大。他們可能會使用頗具威嚴的口吻,並說出讓人另眼相看(即便難以理解)的解釋。

他們的解釋會混雜著看似科學的專有名詞以及奧祕的詞彙。他們會自由引入超凡的存有以及看不見的力量,包括神和靈,會通過眼前這位靈性治療師來運作。另類療法最常見的用字可能是「能量」,一種看不到也無法檢驗的能量。針灸的「氣」以及整脊的「自癒力」之微妙,是無法用當今任何科學技術來探究的,這使得相關迷因得以處於免於反證的保護傘之下。最後, 他們也自由運用了利他主義的伎倆,像是召喚了「愛的力量」等等。另類療法的治療師通常真心關心前來求助的人們,並相信自己真的對病患有幫助。當病患告訴他們自己感覺好多了,他們就會認為(或是誤認為)他們的治療理論是正確的。否則他們的關心也只是裝出來的。不論如何,病患都會很可能會採用他們的迷因,不論真假,而這些都構成了持久又賺錢的迷因體之強大公式。難怪我們周圍有這麼多這類迷因。

——本文摘自泛科學 2021 年2月選書《迷因:基因和迷因共謀的人類心智和文化演化史》,2021 年 1 月,八旗文化
八旗文化_96
34 篇文章 ・ 18 位粉絲
外部視野,在地思索, 在分眾人文領域,和你一起定義、詮釋和對話。

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你的記憶不是你的真相:認識幾個「後真相」的心理學陷阱
郭 宜蓁
・2019/09/12 ・3001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551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這個網路媒體發達的時代,人人都有機會成為假訊息的傳遞者!這並不代表我們愛說謊,而是我們以為的「真話」可能並不「真實」。所以到底是你的「真」,還是我的「真」呢?

《哈利波特》中沒喝到也幸運的幸運水

在《哈利波特:混血王子的背叛》中,哈利在魁地奇比賽前,讓榮恩自以為喝下幸運水,在比賽中大顯身手,最後獲得勝利。圖/IMDb

在《哈利波特:混血王子的背叛》中,哈利在魁地奇比賽前,讓榮恩自以為喝下幸運水,在比賽中大顯身手,最後獲得勝利。(沒有被喝下的)幸運水為什麼會有用呢?

1955 年,畢闕博士(Henry K. Beecher)提出了「安慰劑效應」。此效應的緣起於一份醫療紀錄,在紀錄中大約四分之一服用安慰劑的病人,表示服用藥劑之後,疼痛得到舒緩,而這些疼痛的舒緩是可以透過客觀方法被檢測到;同時沒有接受安慰劑的病人,症狀並無改善。

簡單來說,安慰劑效應就是當進行一個無實質效果的療程時,不知情的病人症狀隨之好轉的情況。此時可能病人常會有錯誤歸因,以為這個療程具有療效,實際上有可能是心理因素加上身體本來就能夠靠著免疫系統自癒。而以心理狀態來說,一個有實力的人可能因為緊張,導致在比賽中失利,若能在賽前「以為自己喝下幸運水」,便能夠讓自信心大大提升,在場上完整地表現出自己的能力,這也就是安慰劑的效用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到這裡,是不是就想起許多網路上小偏方、小撇步呢?這些偏方,有些可能真的具有實質效用,有些說不定就是安慰劑效應,有些甚至會誤導民眾,讓情況變得更糟糕!所以除了沒事多看看泛科學,當遇到生理或是心理病症時,記得馬上尋求專業,不要延誤治療唷!

你的記憶不是你的記憶

你的記憶真的可靠嗎?圖/pixabay

還記得小時候和家人的相處過程嗎?腦中可能浮出某些畫面,當你跟家人核對這些畫面時,他們記得的內容可能跟你完全不一樣,是誰記錯了嗎?

電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第三單元〈茉莉的最後一天〉,茉莉的媽媽透過機器讀取茉莉的記憶,得知她是以什麼樣的型態,在茉莉的成長歷程中影響著茉莉。

但實際上,大腦並不像電腦,可以按下儲存(ctrl+S)後,就將記憶原封不動的儲存在硬碟中。我們的大腦很容易被外界環境誘導,在記憶的歷程中不斷的重組,所以我們的記憶幾乎可說是「被製造」出來的,而這些「被製造」出來的記憶也深深地影響著我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心理學家羅芙托斯(Elizabeth Loftus)有個非常有名的「在大賣場走失」的記憶實驗,透過語言誘導、生動且詳細的描述,以及情緒衝擊,便能製造出新的記憶,以為自己曾經在大賣場走失過。詳細實驗過程可參考〈為何會記得不曾發生過的事?你的記憶真的可靠嗎?——《神奇的心理學》

「以為記得的事情,不一定是真實發生的」就像電視劇〈最佳利益〉中的這個段落,只是要目擊者回憶歹徒的外觀,目擊者所說的也不一定是最正確的。除了我們的記憶本身容易被誘導,每個人記下的內容也都會因為各自注意的細節而有所不同,所以下次再聽見「目擊者的證詞」我們可以嘗試從證詞中,聽出一些事件的過程,同時可以再多觀察,先別急著下定論。

是什麼讓我們改變態度?

圖/pixabay

人們通常先入為主相信一些觀念,當對立的證據呈現眼前 ,信念便會出現矛盾。在面對這種情況,人們可能選擇漠視,或者找一些自我安慰的主觀理由,總之就是要堅信自己是對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於這樣的情況,多數社會心理學家認為是由於,人有追求認知一致性(信念、態度、行為都能彼此相容的心智狀態)的強烈動機。在這個前提之下,人們反而因此做出不合理的行為;或者在發覺行為與原有信念有矛盾時,強行解釋已經完成的行為。

1959 年 Leon Festinger 和 J. Merrill Carlsmith 的研究中,要求受試者在一小時內完成極其無聊的任務(前半小時,重複的向左、向右轉動木板上的木樁,後半小時,重複將 12 捲線纏上木板,再拆掉,再纏上,再拆掉……)。完成任務之後告訴受試者:「他們只是整個實驗中的控制組,而為了實驗的完整性,是否願意告訴接下來的參與者(真正的實驗同謀)這個測驗非常有趣?」當受試者遲疑時,實驗者便提出完成告知之後,會得到另外的酬勞(分別是 1 美元與 20 美元)。

整個實驗結束之後,再訪談受試者們對第一項任務的「真實反應」,得到 20 美元而說謊的受試者多數坦白,這份任務非常無聊。值得注意的是,得到 1 美元說謊的多數受試者,會改變自己的狀態,反倒認為這項任務是有趣的。為什麼得到 1 美元而說謊的多數受試者,會轉變自己的態度,認為這項任務是有趣的呢?

簡單來說,回答這個問題的受訪者是在「為了 1 美元這種小錢而說謊」和「這個實驗是有趣的」這兩個立場選邊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執行當下受試者可能是感到無趣的,得到 1 美元的酬勞(在心裡上)並無法有效的說服他說謊時(誠實可能比 1 美元更有價值),他便會陷入矛盾之中(為了不值得的事情而說謊);而為了減少認知失調,他便會改變自己的態度,讓態度(覺得過程有趣)與他的行為(告訴別人過程有趣)盡可能的一致,因此便產生這種看似不合理的現象。

而這些「為了維護……的認知,選擇支持或否定某些現實」經常發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像是在教育現場常見的,家長跟老師的觀察有明顯的出入,有些家長為了維護「自己對自己家小孩瞭若指掌的家長」這個認知,否認其他人對小孩的觀察;又或者男女交往時的各種占有與限制,有些人可能為了維護「他/她是因為喜歡我,才會這樣對我」的認知,支持其中一方的掌控行為。

心態上保持空間,才有機會走出騙局了解真相

松仁路裂開了?實際上是網路謠言。 圖/台北市政府新聞稿

面對訊息的真真假假,我們除了透過邏輯判斷真偽之外,還可以試著不預設立場地聽不同的聲音。或許會覺得無法認同對方的言論、無法理解怎麼會有這種人存在,有時甚至還會覺得「氣氣氣氣氣氣氣」,但是別人所說的每句話,背後想傳達的是什麼,我們真的了解嗎?就像〈茉莉的最後一天〉的劇情,家人總在「為彼此好」之中互相傷害,如果能夠坐下來核對各自背後真正的想法,是不是就能少一些猜測、少一些傷害了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在這個資訊傳播快速的時代,人人都可以使用社群媒體傳遞自己想法的同時,我們也應該要為自己的「分享」負責,確認自己是不是假消息的放送者。仔細想想,你是不是曾經一看到「認同請分享」就把訊息轉傳出去了呢?從上面的幾個心理學概念就能知道,你認同的「真」和事實的「真」不必然相同,因此轉傳訊息前,如果能夠先查證,也能減少假消息再被散佈。

參考資料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人性中的傲慢與偏見:認知失調
王陽翎(于非)
・2014/10/22 ・2835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87 ・九年級
相關標籤: 認知失調 (4)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redit: Mo via Flickr
Credit: Mo via Flickr

主觀不止於「直覺」

二十多天以來,香港經歷了回歸後最巨大的政治風波,雨傘運動期間,「蠻不講理、寸步不讓」幾乎成了官民互相指責對方的口頭蟬﹐整場風波筆者亦置身其中,近日局勢約略緩和,筆者也有了喘息時間,繼續分享值得細味之研究。上一回以分析火車難題的第一重設問,再次帶出演化與道德直覺的關聯,反思我們日常生活究竟有多少道德抉擇出於理性判斷,有多少卻是被道德直覺所迷惑。這樣的話題也不乏趣點,例如一些讀者將討論第一重設問的思辯,扯往討論「思想實驗」在哲學上的源流和意義。另外,筆者驚覺與不少的讀者遭遇了相類情況,不論課堂內外,曾經遇上那些執迷的讀書人,純粹抽出第一重設問扭曲成道德兩難,去質問別人,甚至輕率地譴責對方作出功利主義的抉擇,沒有帶出第二重設問真正道德兩難的關鍵之處。

可見,即使哲學討論也不容易出於理性批判,意氣用事、歪曲脈絡、偷換論題的現象隨處可見,化作無休止爭奪勝敗的辯論。事實上,從政治領袖的頑劣固執、絕不妥協,到輿論界的爭辯不休,理性的彰顯似乎離我們很遠,極容易陷入各類情意結和心理問題之中,而本文是繼「道德直覺」之後,帶出另一系列防礙我們客觀看事的研究。

Credit: Phil Snyder via Flickr
Credit: Phil Snyder via Flickr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認知失調」的可怕

費斯汀格(Leon Festinger)在著作《當預言落空》(When Prophecy Fails)中記錄了一件真人真事:1954年,一位名叫瑪莉安.基奇(Marion Keech)的家庭主婦,宣稱在家中收到來自外星人對人類的末日預言,指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午夜,大西洋的海水會急速升起,淹沒世界諸國,唯獨相信一位名為薩納德(Sanander)的神靈才能得救。後來,她將訊息轉告一位研究外星人的博士,不久召集了數十名信徒,部分人不惜辭退工作、變賣資產,為迎接末日做好準備。事件引起了傳媒關注,也令萬分好奇的費斯汀格與他的同僚假裝信徒混進去團體之中。,到了十二月二十一日午夜,一眾相信外星人預言的信徒,比預期時間再多等了好一會兒,最終,大西洋的海水仍未升起,世界也未被淹沒,一切如故。可是,為數不少的的信徒並未否認預言落空的事實,反而相信是數十人的「念力」感動了上帝,令世界免於毀滅;數小時後,那位博士向信徒說:「我已經走了這麼遠的路,我幾乎放棄了所有的事,切斷了所有的連結⋯⋯我沒有質疑的本錢,我必須相信。」上述事件,正是費斯汀格援以說明「認知失調理論」(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的經典事例,人們通常先入為主相信一些觀念,到遭遇徹底對立的觀念 / 證據 / 理據 ,信念之間出現矛盾不安,他們面對這種狀態極可能加以漠視,隨之尋找一些自我安慰的主觀理由,堅信自己沒有錯誤。(理論所帶出的「問題」,通常是指人們未有改信消解矛盾的新信念,尋找各種理由堅持原有一致的觀念,但同時意味著矛盾依然存在。)[1]

為多方面探究認知失調,費斯汀格進行過一項實驗,他找來一些受試者,要求他們花一小時去做極為無聊的事情,例如不停地轉動木板上的木栓,並要求他們答應會欺騙其他無知的參與者,刻意說轉動木栓這玩意很有趣,並不無聊。他將受試者分成兩組,完成任務後,一組得到一元酬勞,另一組得到二十元酬勞。結果,僅得一元酬勞的組別,事後會尋找一些理由表示轉動木栓也有它趣味之處,並非完全欺騙他人參與無聊遊戲,而另一組卻依然認為自己遵照遊戲規則,成功欺騙其他人浪費了一小時。費斯汀格進一步推斷,以一元的回報去欺騙旁人,情感上難以說服自己,他們會扭曲認知,寧願相信轉動木栓「也有它趣味之處」是真實的,相反,取得二十元欺騙他人有點值得,便較難出現「認知失調」的情況。

自high自脹法

當問題涉及「自我」,尤其在進行自我評估時,我們便十分容易「自我感覺良好」。曾經,經濟學家丹.阿雷利(Dan Ariely) 和麥可諾頓(Michael Norton)藉故為大學生完成智力測驗,當中給予機會學生「偷看答案」,以觀察學生的取態跟測驗表現的落差。實驗後他們發現,沒有偷看答案的學生,誤信自己的智力足以取得優秀分數,結果當然比偷看答案的學生成績更差,那些最自信的學生都高估了自己的智力。對於人們這類主觀情意結,兩位心理學家分別以不同的術語加以分析,雪莉.泰勒(Shelley Taylor)視之為「正向錯覺」(positive illusion),即人們過度相信自我能力和質素,總認為自己與眾不同;而愛蜜麗.普羅尼(Emily Pronin)則視為「偏見的盲點」(bias blind spot),絕大部分的人對自我評估都會出現偏差,然而人人都會認為評估無比客觀,不容置疑。

此外還有一個量化研究,學者多明尼克.強森(Dominic Johnson)曾設計了「自我欺騙量表」,他發現絕大部分的人都會高估自己(男性尤其嚴重),出現正向錯覺,唯獨擁有「憂鬱心理」的人,比較能正確評估現實。[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reditL Rishi Bandopadhay via Flickr
Credit: Rishi Bandopadhay via Flickr

又是大腦的錯?

或許,我們會認為上述情況,是否個別學者誇張的說辭,實際上我們並沒有如此自欺欺人吧?不過,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理論物理學博士.曼維迪諾(Leonard Mlodinow) ,總結了不少神經科學與心理學的研究後,就人們主觀意情結、自我中心,漠視一切違反事實的觀念,提出深刻反思:

「數十年來,研究型心理學家都以為人是客觀的觀察者,會評估局勢,並用理性的態度追求真理、分析社交世界的特性。⋯⋯然而如今我們已經知道,相反的說法可能比較貼近事實。健康的一般人,無論是學生、教授、工程師、陸軍中校、醫生、業務經理,都會認為自己很能幹、稱職,就算事實正好相反。

⋯⋯我們總以為大腦計算很客觀,但其實大腦並不像電腦那般超然,反而深受我們的特性和欲望影響。事實上,當某個議題涉及到自身利益,大腦就會開始進行『動機性推理』;議題若與自身無關,大腦才會冷靜、客觀的思考。……具體的說,『動機性推理』牽涉到某些大腦區塊連結,是冷靜思考時不會發生的反應,包括邊緣系統的額葉眼眶面皮質和前扣帶皮質,以及後扣帶皮質和楔前葉,而後兩者也跟情緒激動下的道德判斷有關。大腦就用這些生理機制來欺騙我們。」[3]

說到這裡,筆者想起香港那位梁振英先生,他上任至今對處理事情的所作所為,除了小圈子的死忠外,鮮有人會認同他的管治,當中更包括公務員及商界,但他依然故我,說謊面不改容,用一切理由扭曲現實,極度偏執;不難發現,他的「認知失調」比宗教狂熱者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認識心理學之餘,面對如此亂局,見者足戒。往後,筆者還打算分享《自戀時代》(The Narcissism Epidemic: Living in the Age of Entitlement)一書,總結現代社會文化給我們那些自戀情意結的心理枷鎖。
[註一]:

  1. cognitive dissonance
  2. 伊安.萊斯禮(Ian Leslie)著:《不說謊,我們活不下去﹗》(Born Liars),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10月,p.183 – p.201。
  3. 曼羅迪諾(Leonard Mlodinow)著:《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Subliminal: How Your Unconscious Mind Rules Your Behavior),臺北市:遠見天下文化,2013年6月,p272 – p.281。
王陽翎(于非)
15 篇文章 ・ 4 位粉絲
《經濟日報》特約作者、《謎米香港》節目主持人; 鍾情心理學、神經科學,不失人文藝術濃情,無懼世道喧囂煩雜,走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