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編按:對我來說,陰謀論是一種「幻想文」,不該被人們採信,但現實中,卻有為數不少的人,將陰謀論奉為真理。「合乎理性必定是現實,現實也必定是合乎理性。」這不是要討論黑格爾的哲學,而是想藉這句話反思陰謀論的存在,我們不該嘲笑它的荒謬,而忽略支撐起這荒謬現實的理性是什麼?
《一切都是泛科學的陰謀》專題從科學研究,剖析陰謀論的成因與影響。獨特性需求(need for uniqueness)是指個人會透過擁有某些物品(或概念),來表現個人獨特形象的需求。而獨特性需求較高的人,可能更容易相信陰謀論喔!
「這是民主黨人虐待和性侵兒童的基地,我要去拯救他們。」28 歲男子韋爾奇 (Edgar Welch) 深信流傳在社群媒體中的陰謀論,結果他真的持槍,跑到謠傳為性侵兒童基地的比薩店「彗星乒乓」,對店內進行掃射。韋爾奇被逮捕時,仍堅稱自己「正在查案」。
這是在 2016 年美國大選前夕,發生的披薩門 (Pizzagate) 事件。由假訊息形成的陰謀論,最終演變成真槍擊案。
當然常見的陰謀論敘述還有「氣候變遷是假的、新冠肺炎疫情也是假的,這些都是政府的陰謀。」或許,你可能會覺得怎麼有人相信邏輯不通,還有點荒唐的陰謀論述,但事實就是真的有人相信。
可是你有想過具備哪種特質的人,更容易相信陰謀論嗎?這個問題深深吸引英法兩國的心理學家蘭丁 (Anthony Lantian)[1]等人的注意。為了驗證「對自身『獨特性需求』高的人,更有可能相信陰謀論」的假設,他們進行一連串的實驗。
因為擁有「某種信念」,也會讓人覺得自己更特別!
看到這裡,你一定會覺得奇怪,為什麼相信陰謀論和「獨特性需求」有關係?我們先來定義獨特性需求,根據 Lynn&Snyder[2]它是用來區分自身和他人的需求。
我們天生有希望和他人不同的獨特性需求。因此,我們會透過消費稀有商品來展現自己的獨特性外,像是穿戴精品來表示自己特別的身分和地位。而 Snyder and Fromkin[3]則提出人也會透過「獲得、保持某種信念或經驗」,來表達自身的獨特性。
順著這個脈絡,研究者假設獨特性需求高的人,應該會比其他人更容易認同陰謀論。主要是陰謀論代表某種「稀有性」、「非常規」的訊息。就像前述的披薩門事件,通常只有在特定社群內的成員,才會知道這類訊息。
透過假新聞實驗,測看看大家會不會相信陰謀論?
為了驗證假設,蘭丁和同事進行一系列的實驗。其中比較有趣的實驗是,研究者先把參與者分成兩類,並要求他們閱讀假新聞,再請他們回答相關問題。一類的參與者是對摩爾多瓦(東歐的內陸國家)具有基本知識的,另一類則是對摩爾多瓦毫無概念的人。
研究者捏造一起發生在摩爾多瓦公車車禍的假新聞,造成 45 人死亡,其中有 8 名反對黨的政治人物。並故意設計很像陰謀論的劇情。(像是儘管許多政治人物喪命,但卻沒有來自執政黨的;或是,有位罹難的政治人物曾撰寫一本揭露執政黨的醜聞的書)。
接著,參與者要回答四個問題。其中兩題是陰謀論的解釋(像是該車禍是該國當局故意策劃的等),另兩題則是反陰謀論的解釋(像是惡劣天氣、機械故障等無法控制的因素)。最後,再請參與者填寫「獨特性需求量表」量表。
儘管實驗結果只達到略顯顯著 (marginally significant),但還是說明認同、相信陰謀的傾向,可能會受到獨特性需求的影響。
這項研究提供很多證據,來說明相信陰謀論的人,可能是滿足自身獨特性需求的一種方式。而對長期希望和他人不同,或認為獨特性是重要特徵的人來說,傾向相信陰謀論來展現自己的獨特性,是更有吸引力的。
不過,蘭丁也指出這份研究的結果,不易類推到個人主義文化外的國家。過去研究就指出,獨特性需求在個人主義文化中獲得重視,因為它代表獨立的特徵和自由的展現。
而在強調維持群體和諧,盛行集體主義文化的東亞國家,由於個人在團體中要保持低調和謙卑等,因此獨特性需求在集體主義的脈絡下,可能會有完全不同的詮釋。在 2014 年的文化比較研究中[4],也指出在某些情況(像是美國),高獨特性需求有助於發展自己獨特的「賣點」,並有更多機會在社會上取得成功。反之,高獨特性需求的人在強調集體主義文化的社會中(像是日本),可能就存在被排斥的風險。
因此,在集體主義文化下,會比較少見有高獨特性需求的人。主要是因為和當地文化期待不同,恐遭來排擠等負面影響。而身處集體主義文化的人,是否會如研究結果所言,藉由相信陰謀論來展現自身獨特性,目前尚未有結論。
參考資料
- Lantian, A., Muller, D., Nurra, C., & Douglas, K. M. (2017). “I know things they don’t know!”: The role of need for uniqueness in belief in conspiracy theories. Social Psychology, 48(3), 160–173.
- Lynn, M., & Snyder, C. R. (2002). Uniqueness seeking. In C. R. Snyder, S. J. Lopez and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pp. 395–419).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nyder, C. R., & Fromkin, H. L. (1980). Uniqueness: The pursuit of human difference. New York, NY: Springer.
- Takemura, K. (2014). Being different leads to being connected: On the adaptive function of uniqueness in “open” societie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45(10), 1579–1593.
- Markus, H. R., & Kitayama, S. (1991).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98, 22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