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泛泛科學Podcast這裡聽:
第二屆泛泛泛科學 Podcast 主題票選「那些搞錯用途的毒物」,請各位泛糰選出兩種「最毒話題」,本集便將由 y 編與「絕命毒師」食品技師 Evelyn,探究動物「天然毒」的可怕之處!
節目將解析海鮮的毒素由來,原來河豚有毒不是 they 的錯?海產店吃「塔香西施舌」也可能意外致死?「吃魚肝補人肝」其實也很危險?節目中讓你「以毒攻毒」,一次獲得解答!
- 01:41 毒理學小教室:劑量決定毒性
被稱為「毒理學之父」的中世紀鍊金術師霍恩海姆曾說:「所有物質都是毒物,沒有一樣物質不是毒物,但依使用劑量的多寡,可區分為毒物或藥物。」即是後世毒理學家所稱的「劑量決定毒性」,代表世上並無絕對的「毒」,但若劑量達到一定程度,任何物質都可能傷害人體,例如:水過量可能「水中毒」。Evelyn 再補充,外界認為食品添加物「很毒」,但實際得吃到「胃撐」才可能中毒;而動植物產生的天然物質,反而有可能在極低劑量便對人體造成傷害。
延伸閱讀:
- 04:29 中毒和過敏是同一件事嗎?
許多人可能會因食物「過敏」、「不耐症」或「中毒」所引起的身體反應相似,而混淆三者的區別。Evelyn 則指出食物過敏是自體免疫系統,因食物引起的異常反應;食物不耐症則是指人體缺乏某種酵素而無法正常消化(如:乳糖不耐症 );食物中毒則指上述兩種情況之外,食品中的物質導致人體部位產生中毒反應,例如:物質作用在神經系統的動作電位上,導致神經性中毒,或作用在腸胃導致嘔吐、腹瀉。三者成因不同,因此也並無關連性。
延伸閱讀:
- 08:59 動植物的「天然毒」
許多動植物在演化出保護自身的生存機制,合成對抗外敵的化合物,可能劑量極低便具有毒性,部分生物也會「再演化」,產生對該毒素的「免疫」機制。Evelyn 舉例,部分藻類為防止被動物食用,會自體合成藻類毒素(Algal Toxins)。雖然河豚與部分貝類對這些毒素免疫,但這些物質仍殘留於他們體內,若經由食物鏈進入人體,便可能產生中毒反應,貝類的麻痺性貝毒便是源自於藻類毒素累積而成。
- 12:02 有毒河豚比貝類還容易取得
Evelyn 曾試圖做麻痺性貝毒的研究,但由於貝類需食用藻類毒素,才會具有麻痺性貝毒,而一般養殖貝類則會定期檢測水質,也難以具有毒性,因此難以取得實驗檢體,最終研究只得作罷,相對而言河豚的毒素,反而較容易取得。Evelyn 也提及,河豚的毒素多半藏於其皮膚、內臟、卵巢或精巢等處,若經審慎處理,仍可食用其肌肉部位。
- 18:55 什麼是半致死劑量?
毒理學常以半致死劑量(Median Lethal Dose,簡稱 LD50)作為毒性的指標,意即能殺死一半試驗總體之有毒物質的劑量,通常為有毒物質的質量和試驗生物體重之比,例如:「毫克/千克體重」。該指標可比較各種化合物的毒素強度,也可作為食品規範的參考,Evelyn 以麻痺性貝毒舉例,約每 1 毫克的毒素便會令成人致命,河豚的毒性則稍弱一些。她也提及在海洋生物學界,更常用「mouse unit」(足以毒死一隻試驗小鼠的劑量)做為毒素指標。
延伸閱讀:
- 21:32 吃海鮮「避毒」可以這樣做
1975 年,68 歲的日本國寶歌舞伎演員「第八代坂東三津五郎」曾吃下四份河豚肝,四小時內便一命嗚呼。Evelyn 說明,若食用含有毒素的河豚,人體確實會立即產生中毒反應,因此建議大家,如果擔心食用的海鮮有問題時,可先在口中咀嚼一兩下,若產生刺痛麻痺感,該食品即可能含有毒素,務必將口中食品吐掉。
- 28:38 海產店吃「塔香西施舌」也會中毒
Evelyn 曾在泛科學文章提及,民國 75 年時曾有國人食用「塔香西施舌」,導致 116 人出現神經性中毒症狀,更有 2 人因此死亡,這即是「麻痺性貝毒」惹的禍。當時因為國內養殖業興起,未建立水質檢測的制度,業者也未察覺藻類增生,導致藻類毒素殘留於貝類,才釀成憾事發生。Evelyn 說明,此後政府單位針對養殖業制定法規,定期做水質監測,便是為民眾的食安嚴格把關。
延伸閱讀:
- 32:28 「燙不死」的河豚與貝類毒素
由於人類常因食用貝類而中毒, 1957 年美國西北大學化學實驗室利用強酸水溶液,從阿拉斯加巨型奶油蚌組織中,萃取出麻痺性貝毒,經實驗純化出各種類似物進行毒性試驗,並將其中強度最高的命名為蛤蚌毒素(Saxitoxin)。此種毒素的結構與特性,類似於河豚毒素,皆屬於水溶性、非生物鹼的神經毒素,並且耐酸、不怕熱,因此無法靠烹調過程「殺毒」。貝類毒素還有下痢性貝毒、失憶性貝毒等種類,國外也有人因此中毒與死亡。
- 34:54 「吃魚肝補人肝」也可能出事
另一種常見的生物毒素則為熱帶性海魚毒素(Ciguateric Toxins),例如:龍虎石斑魚、笛鯛魚都可能含有此毒素。由於其屬於脂溶性,容易累積在魚類肝臟,較難從外觀察覺,食用時也較不像河豚毒素、麻痺性貝毒會有立即反應,通常會先產生腸胃腹瀉、嘔吐,或皮膚脫皮的現象,而後才會有神經中毒症狀,但過量食用仍有可能加速反應。Evelyn 也提及國人「吃肝補肝」的習慣,導致許多人因熱帶性海魚毒素中毒,建議盡量少食用大型魚類的肝臟部位。
- 38:38 同種生物的毒性可能有差異
Evelyn 以麻痺性貝毒為例,季節因素可能讓藻類增生,導致較多藻類毒素累積於貝類中,增進其麻痺性貝毒的強度;若該地的海域較髒,產生麻痺性貝毒的風險也會增加。y 編與 Evelyn 也建議想食用海鮮的民眾,必須找有信譽的餐廳用餐,更不要輕易嘗試「捕捉野生海鮮」自行食用;Evelyn 也表示,許多科學家為了找尋「安全品嚐美食」的方法,進而開始研究生物毒素。
- 42:24 食物中毒該怎麼辦
Evelyn 表明食物中毒時,必須即刻送醫,並留下食用檢體,以供相關單位做事後檢驗。她也提及,現今醫療技術無法立刻解毒,只能提供支持療法,比如遇到呼吸不順暢時協助患者的肺部暢通,或使用活性碳吸附體內的殘存毒素。呼籲聽眾們享用食物時,仍需小心謹慎。她也再次重申「劑量決定毒性」的概念,說明國外亦有實驗使用河豚毒素,發展局部麻醉劑,可見毒素並非「一定毒」,也可能有其他應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