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發現世界「看不見的」科學

SciDev
・2012/08/14 ・2311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81 ・九年級
相關標籤: 科學期刊 (4)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注意] 本文目前處於爭議狀態。正在與原作者 Caroline Wagner 討論原文中的問題。(20120816 23:59)

圖片來源:Gates Foundation@Flickr,根據創用 CC-By 2.0 條款使用

科技政策專家 Caroline Wagner 表示,為了讓科學真正有用於發展上,我們需要一個新的、更具包容性的系統來追蹤出版物。

比較全球科學與科研成果的產出是老生常談。非專家、決策者和管理者必須仰賴期刊評鑑及期刊的影響力——論文發表數、引用數量的記錄以及科學期刊的聲譽——來評估公共支出的影響力,並分配科研資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個黃金標準就是湯森路透公司的科學引用文獻索引(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簡稱 SCIE,曾經稱為 ISI)。SCIE 是一個優秀的摘要服務,但它僅僅涵蓋了全部科學文獻的一小部分。

而且,儘管資訊革命讓我們在網路上發表、獲取科研結果相關資訊更加容易,但它也妨礙了這些結果的監測和比較,因為資料在許多新的管道中大為流傳。

這樣的結果是,在一個快速成長的開放系統中,評估一事比起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困難。

「看不見」的範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近來一項研究中,我們計算了 1.5 萬多份「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的科學期刊,其中僅有 495 份(大約3%)被列入 SCIE。[1]

令人驚奇的是,這不是一種異常現象:我們發現 SCIE 僅僅列出科學先進國家大約 3% 的期刊。

這就意味著,對於全世界仰賴 SCIE(或 Scopus、Google Scholar)的決策者而言,最多會有 90% 的科學與科研成果產出沒有被考慮、獲取或進行比較過——我們將這些研究稱為「看不見的科學」(unseen science)。

對於美國等科學發達的國家,諸如醫學索引(Index Medicus)和化學索摘資料庫(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 CAS)等摘要服務,都為人們提供了額外的資訊獲取機會。但是,這些來源並沒有提供公共使用或允許進行比較研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於發展中國家,「看不見的」科學的挑戰,又因為語言障礙而變得複雜。中國出版了 6596 份科學期刊,其中只有少數有英文摘要。同樣地,俄國和巴西都有將近 2000 份本國語言的期刊沒被列入 SCIE。

印度在英語和 SCIE 上的表現較佳,但與其他金磚國家不同的是,它的全國性出版物(大約 550 份)分散在許多不同的資料庫中,很難追蹤。[1]

所以,科研人員要如何找到這些研究?目前還沒有辦法。

數量與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學的全球成長獲得廣泛讚譽。它豐富了人們的知識,但在評估比較全球科學與科研成果產出上,挑戰也為之增加。

有越來越多國家的研發資助超越了歷史上的任何時期。1996 年,6 個國家的研發開支就占了總數的 90%;截至 2008 年,這個精英集團的組成更增加至 13 個國家以上。[2] 本世紀以來,發展中國家的研發開支翻了一倍以上。

以本土語言出版的期刊(印刷版和電子版)數量不斷增長,諸如創作共用(Creative Commons)等自由軟體出版管道、以及全球性的會議(實體的和網路的),均可顯示出健康的科學發展。網路也為出版帶來新的可能性,科學研究發現日新月異。

新傳播工具讓更多人參與全球科學網絡,這肯定是件好事。但這個趨勢卻也妨礙了評估一事,對於全球性比較研究所欲衡量的東西也帶來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訊息來源的激增帶來了品質的問題。arXiv 和 ResearchGate 等線上資料庫越來越受歡迎,它們納入了尚未經過評審的論文及其出版前的版本,但這些卻經常被其他人閱讀及引用。然而,目前沒有明確的標準出現用以考量論文的狀況(像是文章是經評審前或評審後),更遑論引用情況的長期比較。

電子期刊、一般通訊和公告,也並非總是使用品質高的評估標準(諸如同儕評審和編輯)。無法從中挑選出可提供高品質資料的研究。

這並未減少這些「看不見的」資料對於全球知識庫的貢獻。事實上,未來進展突破的種子可能就在其中。但要過濾不斷擴增的大量資料來找到他們,卻變得越來越困難了。

關鍵步驟:盤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事實上,近來對於科學評估全球標準的呼籲,在理論上雖立意良善,但是科學傳播方式和來源的激增,讓這個想法變成一種理想,很難付諸實行。

全球評估標準的第一步,應該是對各種科學與科研成果產出及其來源,進行盤點。有很多可能的配置方式——例如,僅有電子版,或是同時有電子版和印刷版;出版頻率;同一論文在多少地方發表過(出版前和出版後);連結到補充資料的情況;資訊是自由取得或是需要訂閱;接受編輯還是同儕評審等。

全球評估標準的第一步,應該是對各種科學與科研成果產出及其來源,進行盤點。有很多可能的考量方式——例如,僅有電子版,或是同時有電子版和印刷版;出版頻率;同一論文在多少地方發表過(出版前和出版後);連結到補充資料的情況;資訊是自由取得或是需要訂閱;接受編輯還是同儕評審等。

針對成果類型採用標準術語,將會幫助分析人員進行準確的清點,而且還有助於決策者在決策時使用所有可用的資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可能需要地區或全國政府——或許還要有學術單位——投資好的統計技術,以及擁有所有科學期刊館藏的國家圖書館。這種圖書館必須要能公開取閱(open access),例如俄羅斯正試圖打造的 elibrary.ru。

確保所有的優秀科學及科研成果產出,都可被全球「看見」,其中一種方法是,藉由一個崇高的目標來為科學界帶來重大挑戰。全球透明度(global transparency)可藉由新的合作協定加以實現,並可用以評議、歸類和理解協作時代下的科學活動。但是這都需要來自政府和科學社群的承諾。

在目前的情況下,科學出版物大部分仍然還沒被那些最有潛力的使用者看到,而這種獲取管道的缺乏,會讓全球科學發展變得貧乏。

Caroline Wagner是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 Battelle 科學技術政策中心的主任兼 Wolf 國際事務講席教師。
Caroline 的聯繫方式是 wagner.911@osu.edu

參考文獻

[1] Wagner, C.S., Wong, S.K. Unseen Science? Representation of the BRICs in global scienceScientometrics 90, 1001–1013 (2012)
[2] Public re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ESCO Institute of Statistics)

本文原發表於 SciDev [2012-07-19]

文章難易度
SciDev
41 篇文章 ・ 1 位粉絲
科學與發展網絡(SciDev.net),提供有關科學、技術以及發展中國家的新聞、觀點和信息。

0

8
2

文字

分享

0
8
2
快!還要更快!讓國家級地震警報更好用的「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1/21 ・258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從地震儀感應到地震的震動,到我們的手機響起國家級警報,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臺灣從 1991 年開始大量增建地震測站;1999 年臺灣爆發了 921 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速報系統約在震後 102 秒完成地震定位;2014 年正式對公眾推播強震即時警報;到了 2020 年 4 月,隨著技術不斷革新,當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以下簡稱為地震中心)僅需 10 秒,就可以發出地震預警訊息!

然而,地震中心並未因此而自滿,而是持續擴建地震觀測網,開發新技術。近年來,地震中心執行前瞻基礎建設 2.0「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預計讓臺灣的地震預警系統邁入下一個新紀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上網路吧!用建設與技術,換取獲得地震資料的時間

「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起源於「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產業開展計畫」,該計畫致力於跨部會、跨單位合作,由 11 個執行單位共同策畫,致力於優化我國環境與防災治理,並建置資料開放平台。

看到這裡,或許你還沒反應過來地震預警系統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有什麼關係,嘿嘿,那可大有關係啦!

當我們將各種實體物品透過網路連結起來,建立彼此與裝置的通訊後,成為了所謂的物聯網。在我國的地震預警系統中,即是透過將地震儀的資料即時傳輸到聯網系統,並進行運算,實現了對地震活動的即時監測和預警。

地震中心在臺灣架設了 700 多個強震監測站,但能夠和地震中心即時連線的,只有其中 500 個,藉由這項計畫,地震中心將致力增加可連線的強震監測站數量,並優化原有強震監測站的聯網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中心的評估中,可以連線的強震監測站大約可在 113 年時,從原有的 500 個增加至 600 個,並且更新現有監測站的軟體與硬體設備,藉此提升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

由此可知,倘若地震儀沒有了聯網的功能,我們也形同完全失去了地震預警系統的一切。

把地震儀放到井下後,有什麼好處?

除了加強地震儀的聯網功能外,把地震儀「放到地下」,也是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的關鍵做法。

為什麼要把地震儀放到地底下?用日常生活來比喻的話,就像是買屋子時,要選擇鬧中取靜的社區,才不會讓吵雜的環境影響自己在房間聆聽優美的音樂;看星星時,要選擇光害比較不嚴重的山區,才能看清楚一閃又一閃的美麗星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表有太多、太多的環境雜訊了,因此當地震儀被安裝在地表時,想要從混亂的「噪音」之中找出關鍵的地震波,就像是在搖滾演唱會裡聽電話一樣困難,無論是電腦或研究人員,都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判讀來自地震的波形。

這些環境雜訊都是從哪裡來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人為震動,對地震儀來說,都有可能是「噪音」!

當地震儀靠近工地或馬路時,一輛輛大卡車框啷、框啷地經過測站,是噪音;大稻埕夏日節放起絢麗的煙火,隨著煙花在天空上一個一個的炸開,也是噪音;台北捷運行經軌道的摩擦與震動,那也是噪音;有好奇的路人經過測站,推了推踢了下測站時,那也是不可忽視的噪音。

因此,井下地震儀(Borehole seismometer)的主要目的,就是盡量讓地震儀「遠離塵囂」,記錄到更清楚、雜訊更少的地震波!​無論是微震、強震,還是來自遠方的地震,井下地震儀都能提供遠比地表地震儀更高品質的訊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於 2008 年展開建置井下地震儀觀測站的行動,根據不同測站底下的地質條件,​將井下地震儀放置在深達 30~500 公尺的乾井深處。​除了地震儀外,站房內也會備有資料收錄器、網路傳輸設備、不斷電設備與電池,讓測站可以儲存、傳送資料。

既然井下地震儀這麼強大,為什麼無法大規模建造測站呢?簡單來說,這一切可以歸咎於技術和成本問題。

安裝井下地震儀需要鑽井,然而鑽井的深度、難度均會提高時間、技術與金錢成本,因此,即使井下地震儀的訊號再好,若非有國家建設計畫的支援,也難以大量建置。

人口聚集,震災好嚴重?建立「客製化」的地震預警系統!

臺灣人口主要聚集於西半部,然而此區的震源深度較淺,再加上密集的人口與建築,容易造成相當重大的災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都會區的建築老舊且密集,當屋齡超過 50 歲時,它很有可能是在沒有耐震規範的背景下建造而成的的,若是超過 25 年左右的房屋,也有可能不符合最新的耐震規範,並未具備現今標準下足夠的耐震能力。 

延伸閱讀:

在地震界有句名言「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因此,若建築物的結構不符合地震規範,地震發生時,在同一面積下越密集的老屋,有可能造成越多的傷亡。

因此,對於發生在都會區的直下型地震,預警時間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迫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著手於人口密集之都會區開發「客製化」的強震預警系統,目標針對都會區直下型淺層地震,可以在「震後 7 秒內」發布地震警報,將地震預警盲區縮小為 25 公里。

111 年起,地震中心已先後完成大臺北地區、桃園市客製化作業模組,並開始上線測試,當前正致力於臺南市的模組,未來的目標為高雄市與臺中市。

永不停歇的防災宣導行動、地震預警技術研發

地震預警系統僅能在地震來臨時警示民眾避難,無法主動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若人民沒有搭配正確的防震防災觀念,即使地震警報再快,也無法達到有效的防災效果。

因此除了不斷革新地震預警系統的技術,地震中心也積極投入於地震的宣導活動和教育管道,經營 Facebook 粉絲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跨部會舉辦《地震島大冒險》特展、《震守家園 —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讓民眾了解正確的避難行為與應變作為,充分發揮地震警報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雖然地震中心預計於 114 年將都會區的預警費時縮減為 7 秒,研發新技術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他們將應用 AI 技術,持續強化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降低地震對臺灣人民的威脅程度,保障你我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0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Dance Your Ph.D.:看不懂科學研究?那就用舞蹈跳給你看!
Peggy Sha
・2016/10/25 ・2348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32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以……你的博士研究到底在做什麼?

面對這可怕的大哉問,到底該如何回答?長篇大論地引用數據?把厚實的論文印出來叫他自己看?還是用無盡的簡報攻勢表現專業?面對一般大眾,這樣的解釋方式實在不夠親民,常常聽完解釋依舊一頭霧水。科普作家 John Bohannon 於是異想天開,決定鼓勵科學家們把論文「跳」出來,這瘋狂而有趣的想法讓「歌舞論文」(Dance Your Ph.D.)的比賽於焉誕生。

快來看科學家們跳舞喔!

你以為他們在開玩笑?拜託,他們可認真了!這場比賽由《科學》(Science)期刊舉辦,從 2007 年開始舉辦至今,每年都會收到為數眾多的投稿,比賽要求參賽者用舞蹈的方式跳出自己的論文,並需要附上淺顯易懂的解釋,最重要的是,研究者絕對要親自下場舞出一段,才算是符合規定喔。

你是不是覺得這個比賽很不可思議、難以想像呢?廢話不多說,先上一段 2013 年的得獎影片《精子大戰》(Sperm competition between brothers and female choice)。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篇生物領域的論文是在研究紅色原雞(red jungle fowl)豐富多元的性伴侶選擇以及精子間的愛恨情仇。由於雌性的紅色原雞會擁有多個性伴侶,因此,如何讓雌雞順利受精以完成傳宗接代的大任,便成為了精子們拚死拚活要達成的目標。

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雌雞首先找到了第一隻伴侶(A 雞),而後又出現另外兩隻雄雞,其中一隻雄雞(B 雞)跟雌雞的原伴侶(A 雞)有兄弟關係,另一隻(C 雞)則無。在一番激烈的纏鬥後,兩隻雄雞都順利地與雌雞完成交配的動作,而在交配的過程中,B 雞產生了更多的精子。

接著畫面一轉,我們可以看見穿著緊身衣的舞者們在草地上歡樂地搖擺,表現出精子成功進入雌雞體內後一片和樂融融的景象。接著,滾著透明充氣大球的卵子小姐出現了,精子們前仆後繼的朝她撲去,想要衝破氣球進入卵子。為了真實呈現精子的運動情形,舞者們更奮不顧身地跳入水中、使出全力游動,只為一獲芳心。

那麼,最後究竟是由哪邊的精子勝出了呢?可愛的卵子小姐拒絕了為數眾多的 B 雞精子,轉而對 C 雞的精子敞開懷抱。雖然身為兄弟的 B 雞製造了更多的精子,但非親非故的 C 雞最終卻使卵子有更高的受精機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看不過癮嗎?接下來為你隆重呈現 2015 年的化學類以及觀眾票選最愛的得獎影片《守護之網》(the NETs):

這部影片演出了有關於免疫系統的研究,在片中,我們可以看到一群戴著白色面具的女生,她們正是我們免疫系統的中嗜中性球細胞(Neutrophil granulocyte),也是白血球中為數最多(約占40~75%)的一群守護者。每天都有約 1011 個嗜中性球細胞從骨隨的幹細胞中產生,它們攜帶著可以抵抗細菌的酶,而片中的女生挺著胸膛四處張望的模樣正是嗜中性球細胞在我們身體中盡責巡邏的模樣。

忽然之間,身穿黑衣的細菌們賊頭賊腦地出現,他們迅速地交疊在一起,象徵他們進入身體後快速的複製能力。而後,當他們高高跳起的同時,也釋放出有毒的化學物質去傷害健康的組織。嗜中性球細胞是首批迎接細菌的免疫細胞,她們團結地手拉著手,釋放出致命的酶,將細菌們圍困並消滅。這其實是嗜中性球在遭遇外來病菌時的防禦方式,透過解開細胞核中的染色體螺旋並釋放出去,形成一個網狀結構稱為嗜中性胞外網狀結構(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NETs)將細菌團團包圍,讓細菌無法擴散。然而,為了保護我們免受感染,她們最終犧牲了自己以完成细胞死亡程序(NETosis)。

而尿酸鈉鹽(monosodium urate, MSU)出現時,也會刺激嗜中性球細胞啟動細胞死亡程序,在影片中,當頭戴銀冠的尿酸鈉鹽出現時,我們可以看見嗜中性球細胞完美地阻止了邪惡的陰謀,為身體阻擋下痛風性關節炎(gouty arthritis)等會產生結晶的疾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是,嗜中性粒細胞並非永遠都是忠誠的守護者,在某些極端的情況下,她們反而會成為傷害身體的兇手。當身體罹患自體免疫性疾病(如:狼瘡 Lupus、多發性硬化 Multiple Scerlosis、ANCA 血管炎 ANCA vasculitis 等)時,厲害的細胞死亡程序會轉而攻擊自身的健康細胞,帶來一場意料之外的戰爭。而在影片最後,我們可以看見原本健康的細胞也因為攻擊而死亡。

什麼?這比賽也太有趣了吧!我想參加!

圖/2016 Dance Your PhD,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Qwk9fkJXDU
圖/2016 Dance Your PhD,擷取自參賽影片

你的舞蹈細胞是不是正在你體內咆哮?別急,想要參加這個比賽有些事情必須要特別注意。首先,參賽的論文內容須與「科學」相關,領域包含物理、化學、生物以及社會科學,如果不確定自己的論文是否符合標準,可以詢問比賽小天使協助判斷。 再者,參賽最重要的一點是讓評審「了解」你的論文究竟在做什麼,評審包含有科學家和藝術家,將依據作品的科學價值、藝術價值以及兩者結合的創意度去進行評分。所以,作品不但要清楚易懂,更要有豐富的內容和有趣的呈現方式。

聽起來是不是不太容易呢?這樣需要多才多藝的比賽可不是人人都能勝任的呢,不過,就算無法參賽也沒關係,這一屆的比賽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快快去看今(2016)年的參賽影片,為他們投下你珍貴的一票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編按:2017年的比賽投票也進入倒數階段,快來看看有哪些作品吧!目前第一名的是「開發應用於法醫學的生物感測器。」(演屍體的人看起來很有事XDDDDDD)

參考資料:

  1. Science launches the 2016 ‘Dance Your Ph.D.’ contest By John Bohannon Science [2016-06-02]
  2. The “Dance Your Ph.D.” Contest
  3. Dance your PhD 2013 winner: Sperm competition between brothers and female choice
  4. Audience choice award & Chemistry prize winner! Dance your PhD 2015: the NETs
  5. Cedric Kaiwei Tan, “The effect of relatedness on sexual dynamics. Studies of red junglefowl and fruit flies.” , University of Oxford, 2012
  6. Nakazawa D, Kumar S, Desai J, Anders HJ, “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in tissue pathology. Histol Histopathol. 2016 Sep 5:11816., DOI:10.14670/HH-11-816
Peggy Sha
69 篇文章 ・ 390 位粉絲
曾經是泛科的 S 編,來自可愛的教育系,是一位正努力成為科青的女子,永遠都想要知道更多新的事情,好奇心怎樣都不嫌多。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發現世界「看不見的」科學
SciDev
・2012/08/14 ・2311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81 ・九年級
相關標籤: 科學期刊 (4)

[注意] 本文目前處於爭議狀態。正在與原作者 Caroline Wagner 討論原文中的問題。(20120816 23:59)

圖片來源:Gates Foundation@Flickr,根據創用 CC-By 2.0 條款使用

科技政策專家 Caroline Wagner 表示,為了讓科學真正有用於發展上,我們需要一個新的、更具包容性的系統來追蹤出版物。

比較全球科學與科研成果的產出是老生常談。非專家、決策者和管理者必須仰賴期刊評鑑及期刊的影響力——論文發表數、引用數量的記錄以及科學期刊的聲譽——來評估公共支出的影響力,並分配科研資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個黃金標準就是湯森路透公司的科學引用文獻索引(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簡稱 SCIE,曾經稱為 ISI)。SCIE 是一個優秀的摘要服務,但它僅僅涵蓋了全部科學文獻的一小部分。

而且,儘管資訊革命讓我們在網路上發表、獲取科研結果相關資訊更加容易,但它也妨礙了這些結果的監測和比較,因為資料在許多新的管道中大為流傳。

這樣的結果是,在一個快速成長的開放系統中,評估一事比起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困難。

「看不見」的範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近來一項研究中,我們計算了 1.5 萬多份「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的科學期刊,其中僅有 495 份(大約3%)被列入 SCIE。[1]

令人驚奇的是,這不是一種異常現象:我們發現 SCIE 僅僅列出科學先進國家大約 3% 的期刊。

這就意味著,對於全世界仰賴 SCIE(或 Scopus、Google Scholar)的決策者而言,最多會有 90% 的科學與科研成果產出沒有被考慮、獲取或進行比較過——我們將這些研究稱為「看不見的科學」(unseen science)。

對於美國等科學發達的國家,諸如醫學索引(Index Medicus)和化學索摘資料庫(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 CAS)等摘要服務,都為人們提供了額外的資訊獲取機會。但是,這些來源並沒有提供公共使用或允許進行比較研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於發展中國家,「看不見的」科學的挑戰,又因為語言障礙而變得複雜。中國出版了 6596 份科學期刊,其中只有少數有英文摘要。同樣地,俄國和巴西都有將近 2000 份本國語言的期刊沒被列入 SCIE。

印度在英語和 SCIE 上的表現較佳,但與其他金磚國家不同的是,它的全國性出版物(大約 550 份)分散在許多不同的資料庫中,很難追蹤。[1]

所以,科研人員要如何找到這些研究?目前還沒有辦法。

數量與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學的全球成長獲得廣泛讚譽。它豐富了人們的知識,但在評估比較全球科學與科研成果產出上,挑戰也為之增加。

有越來越多國家的研發資助超越了歷史上的任何時期。1996 年,6 個國家的研發開支就占了總數的 90%;截至 2008 年,這個精英集團的組成更增加至 13 個國家以上。[2] 本世紀以來,發展中國家的研發開支翻了一倍以上。

以本土語言出版的期刊(印刷版和電子版)數量不斷增長,諸如創作共用(Creative Commons)等自由軟體出版管道、以及全球性的會議(實體的和網路的),均可顯示出健康的科學發展。網路也為出版帶來新的可能性,科學研究發現日新月異。

新傳播工具讓更多人參與全球科學網絡,這肯定是件好事。但這個趨勢卻也妨礙了評估一事,對於全球性比較研究所欲衡量的東西也帶來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訊息來源的激增帶來了品質的問題。arXiv 和 ResearchGate 等線上資料庫越來越受歡迎,它們納入了尚未經過評審的論文及其出版前的版本,但這些卻經常被其他人閱讀及引用。然而,目前沒有明確的標準出現用以考量論文的狀況(像是文章是經評審前或評審後),更遑論引用情況的長期比較。

電子期刊、一般通訊和公告,也並非總是使用品質高的評估標準(諸如同儕評審和編輯)。無法從中挑選出可提供高品質資料的研究。

這並未減少這些「看不見的」資料對於全球知識庫的貢獻。事實上,未來進展突破的種子可能就在其中。但要過濾不斷擴增的大量資料來找到他們,卻變得越來越困難了。

關鍵步驟:盤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事實上,近來對於科學評估全球標準的呼籲,在理論上雖立意良善,但是科學傳播方式和來源的激增,讓這個想法變成一種理想,很難付諸實行。

全球評估標準的第一步,應該是對各種科學與科研成果產出及其來源,進行盤點。有很多可能的配置方式——例如,僅有電子版,或是同時有電子版和印刷版;出版頻率;同一論文在多少地方發表過(出版前和出版後);連結到補充資料的情況;資訊是自由取得或是需要訂閱;接受編輯還是同儕評審等。

全球評估標準的第一步,應該是對各種科學與科研成果產出及其來源,進行盤點。有很多可能的考量方式——例如,僅有電子版,或是同時有電子版和印刷版;出版頻率;同一論文在多少地方發表過(出版前和出版後);連結到補充資料的情況;資訊是自由取得或是需要訂閱;接受編輯還是同儕評審等。

針對成果類型採用標準術語,將會幫助分析人員進行準確的清點,而且還有助於決策者在決策時使用所有可用的資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可能需要地區或全國政府——或許還要有學術單位——投資好的統計技術,以及擁有所有科學期刊館藏的國家圖書館。這種圖書館必須要能公開取閱(open access),例如俄羅斯正試圖打造的 elibrary.ru。

確保所有的優秀科學及科研成果產出,都可被全球「看見」,其中一種方法是,藉由一個崇高的目標來為科學界帶來重大挑戰。全球透明度(global transparency)可藉由新的合作協定加以實現,並可用以評議、歸類和理解協作時代下的科學活動。但是這都需要來自政府和科學社群的承諾。

在目前的情況下,科學出版物大部分仍然還沒被那些最有潛力的使用者看到,而這種獲取管道的缺乏,會讓全球科學發展變得貧乏。

Caroline Wagner是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 Battelle 科學技術政策中心的主任兼 Wolf 國際事務講席教師。
Caroline 的聯繫方式是 wagner.911@osu.edu

參考文獻

[1] Wagner, C.S., Wong, S.K. Unseen Science? Representation of the BRICs in global scienceScientometrics 90, 1001–1013 (2012)
[2] Public re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ESCO Institute of Statistics)

本文原發表於 SciDev [2012-07-19]

文章難易度
SciDev
41 篇文章 ・ 1 位粉絲
科學與發展網絡(SciDev.net),提供有關科學、技術以及發展中國家的新聞、觀點和信息。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公開取閱科學資訊
國科會 國際合作簡訊網
・2012/06/07 ・2872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63 ・九年級

一、摘要

網路發展徹底轉變科學研究訊息的流通,不論是收集、應用或傳播都有不同以往的新方法,社會大眾對資訊公開的要求也相對提高。「公開取閱」(Open Access)可以在網路上提供免費科學電子刊物、可以提供研究資料讓更多人再利用,藉此支持科學研究、創新,提高其對社會的影響力。

圖片來源:POST Note

二、背景

1990 年代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的突飛猛進開創科學刊物傳播上的新契機,刊物發行者順應潮流投入大筆資金建造網路傳輸,並將既有資訊數據化,目前大約 95% 的刊物都可在網上閱讀。「公開取閱」的概念是要科學相關刊物透過網路免費流通,也希望公家出資贊助的研究能因此更加透明化,獲得最有效的利用,藉此促進研究與創新。

擴展科學刊物及資訊之閱讀管道對廣大社會和經濟有很大助益。2011 年 3 月英國大學科學部部長特別為此召開圓桌會議,承諾未來會將擴展研究刊物及資訊閱讀管道納入「透明化議程」(Transparency Agenda)。「公開取閱」是其中備受矚目的推動方式之一,本專題將分別檢視其優點和推動時可能面臨的挑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三、公開取閱期刊發表

科學期刊是傳遞科學資訊的重要管道,發行者將文章收錄期刊之前會先進行同儕評鑑(peer review),審議過程完成後才開始製造、發送刊物並建檔。

刊物訂閱模式

傳統上,刊物發行者向圖書館和個別讀者收取訂閱費以換取所提供的服務,然近幾十年來,訂閱費漲幅超過通貨膨脹率,加上圖書館預算下降,讀取刊物資訊越發不易。2004 年下議院科技委員會(House of Comm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對此提出建議,目前研究人員、圖書館員、高等教育機構、贊助單位和刊物發行者已聯手合作,希望能改善刊物資訊的取閱管道。雖然情況已有大幅進展,但許多人仍相信訂閱型態可能是科學研究傳遞並發揮影響力的最佳模式。

一些研究人員、贊助單位和高等教育機構認為訂閱費阻礙英國研究社群的發展,許多小型大學研究人員因為資源不足無法獲得同等資訊取閱管道,而人民平均所得較低的國家也可能因為無法負擔昂貴的訂閱費而難以取得相關資訊。刊物發行者對此予以反駁,強調訂閱模式價錢合理、效益高,研究圖書館可節省其他開銷來補足訂閱費,另一方面也表示,為了讓開發中國家能同享資訊,目前網上已特別設立免費或收費低廉的取閱管道供其使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1 年 9 月英國政府成立獨立工作小組探討擴展閱讀管道的最佳方式,預計將於 2012 年春公布結果與建議。許多研究人員、贊助單位和高等教育機構相信「公開取閱」是此中關鍵,也是最能有效提高研究影響力的管道。

公開取閱科學刊物的推動緣由

支持公開取閱概念的人表示,收取公家贊助經費所獲得的研究知識本來就應該免費回饋社會,再者,免費取閱研究資訊還可促進知識轉化性與流通性,對經濟和社會有很大助益。根據最近一項研究數據顯示,公開取閱能大幅提高研究與開發的獲利,以政府、英國全民醫療系統(NHS)、中小企業、公司行號和大學為例,20 年內預計可達 1 億 8 千 4 百萬至 3 億 8 千 6 百萬英鎊之間。

「公開取閱」在英國和世界各地已漸成趨勢。2009 年時平均大約有 20% 的文獻以「公開取閱」模式流通,目前英國也有越來越多贊助單位採納此模式,其中包括:惠康信託基金(Wellcome Trust)、英國研究委員會(Research Councils UK)和許多高等教育機構等,這些贊助單位都已開始要求研究人員將發表的文章放在網上免費流通。許多索取訂閱費的發行者也適度將公開取閱模式納入自己經營的生意型態,協助研究人員達到贊助單位的要求。公開取閱模式現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在於如何回收刊物發行所需的開銷,尤其是發行前必須通過的同儕評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公開取閱科學刊物模式

現行「公開取閱」模式大致可分為兩類,一般認為未來會合併為一類與訂閱模式共存。

• 「綠」公開取閱:文章作者將獲准收錄期刊的文章上存於網路指定儲存庫,文章因此得以免費流通於網上。一些索取訂閱費之期刊發行者要求要有一段 6 ~ 48 個月的「網路禁閉期」,該期間內文章只可見於紙本期刊上,藉此確保刊物發行者能透過訂閱費回收投注的發行經費。
• 「金」公開取閱:向期刊發行者繳交一筆「文章行政處理費」(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APC)後,文章可即刻免費流通於網路上。這是目前許多索取訂閱費之期刊發行者對旗下發行的一些期刊所採行的混和型「公開取閱」模式。

「公開取閱」意指文章在網路上免費任人閱讀,但深一層來說,這代表的是解除某些著作財產權的限制,允許資訊重新被利用。智慧財產權期刊 Hargreaves Review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於 2011 年報告中曾指出,現行與出版有關的智財法在某些層面上有礙經濟成長與創新發展,其中一例為:對「文字探勘」(text-mining)和「資料探勘」(data-mining)的限制。公開取閱則不受限於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綠」模式與「金」模式的可續性

在「綠」模式之下,發行刊物所需的花費仍需由索取訂閱費來承擔,然不論是否訂閱期刊,任何人都可透過網路儲存庫取得刊物文獻。高等教育機構在此模式之下所需負擔的費用較高,除了訂閱費用之外,還須出資贊助網路儲存庫的運行。然而,支持者強調公開取閱在研發上的盈利足以超越這樣的投資。為了取得最大獲利,此模式的「網路禁閉期」必須越短越好,然而索取訂閱費之刊物發行者則無法苟同,擔心這樣的開放模式會造成訂閱數量銳減,影響訂閱收入,最終導致刊物缺乏財力無法發行。許多期刊的訂閱數量已不如以往,但目前尚且無法證實這是否與公開取閱的推動有關。歐盟贊助的研究已深入探討此間關連性。

在「金」公開取閱模式之下,發行刊物所需的花費透過「文章行政處理費」由讀者轉嫁到作者身上,一般這筆費用會由作者的研究贊助單位或學術機構來負擔。相較於「綠」公開取閱模式,英國研究委員會 RCUK 以及一些刊物發行者認為此模式的財務運作較符合商業模式,可行性高。然而,要在英國全面推行「金」公開取閱模式需要一筆高達 7 百萬英鎊的基本費,包含高等教育機構必須因應籌措的「文章行政處理費」預算,以及贊助單位、高等教育機構和刊物發行者之間通行的「文章行政處理費」運作體系。

即便如此,「金」公開取閱模式能否全面推動仍有高度不確定性,除了未來演變方向不易預測之外,整體刊物發行費會隨之增加或減少亦不得而知。高等教育機構在此模式下所需負擔的刊物訂閱費應該會下降,所省下的費用洽可挪用於文章行政處理費。然而,文章行政處理費因刊物不同價差大,開銷的節省與否不易計算。舉例來說:一般文章行政費大約為 1,500 英鎊,但最高也可能達 3,000 英鎊。近來一份報告分析高等教育機構從訂閱模式轉為「金」公開取閱模式可能經歷的開銷變化 ── 當文章行政費平均略低於 2,000 英鎊時,這筆開銷洽可由省下的訂閱費來補足;索費比 2,000 英鎊低廉許多時,機構能省下大筆開銷;但當費用超過 2,000 英鎊時,機構所需承擔的開銷將會比原來的訂閱費高出許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索取訂閱費的刊物發行者強調,知名期刊文章行政處理費必須包含處理大量退稿件的開銷;但一些研究贊助單位、圖書館和公開取閱發行機構表示,這些發行者是以目前訂閱模式所得獲利來設定文章行政費,並非真正從處理費用的角度來計算。另有一些研究社群擔心「訂閱 ─ 公開取閱」混合型模式會演變為「雙重收費」 ─ 訂閱費加上文章行政費,造成研究機構的負擔變大。索取訂閱費的發行者回應表示,訂閱費勢必會隨「金」公開取閱模式的廣泛推動而隨之遞減。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