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2

文字

分享

1
2
2

圖文設計對學習的妙用,為什麼人們愛看故事不愛事實?──《行動改造大腦:行為如何形塑我們的思考》

行路出版_96
・2020/11/22 ・4679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SR值 542 ・八年級

多年以來有大量研究顯示:圖示對學習、教學、記憶都能發揮良好效果,甚至對說服也很有幫助,而且圖示往往比平鋪直敘的文章有效得多。這適用於很多主題的教學、學習和說明,STEM 相關主題尤其如此。圖示之於文字的優勢很容易解釋:圖示比文字更直接地對映出意義。這讓圖示更容易呈現某個東西長什麼樣子、怎麼做某件事,或是某個東西是怎麼運作的。一如往例,好的設計很重要,我們希望能告訴大家做出好設計的訣竅。當然,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文章,好的設計是關鍵。

圖示能比文字更直接地呈現事物的原貌。圖/pixabay

如果你喜愛故事勝於數據,我正好有個好例子,關於一張救了幾百萬人生命的非常簡單的圖示。1997 年,《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紀思道(Nicholas Kristof)撰文提及自己之前寫的一篇專欄,說他那篇文章改變了比爾及梅琳達.蓋茲基金會(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的目標,讓他們把關注焦點從賣電腦轉至全球健康。不過,紀思道後來發現:蓋茲夫婦之所以改變目標,不是因為他的文章扣人心弦,而是因為吉姆.派瑞(Jim Perry)設計的一張簡單的圖。我們一聽,馬上去找那張圖看。那張圖的確非常簡單,大部分是文字,沒有長條或線條,只有一張表格,標題是「因水而死」(Death by Water)。在標題下方,左邊那些欄位列出四種與水有關的疾病,以及每年因為那種疾病而死的人數;右邊那些欄位與左邊的對齊,——描述每種疾病的痛苦過程。在 1997 年,因為這些疾病而死的總人數是 353 萬人。我想,應該從來沒有一張圖(或一段話)比它更有影響力。

創造效果良好的圖、圖示、圖表、表格和資訊圖表

訊息和接收者是設計的根本。你想說什麼?對誰說?我們已經談過工具,還有好幾個設計原則、指引和經驗法則。點、線、框、長條圖、網狀圖、樹狀圖、表格(即排列起來的框)等眾多形式,每一個在脈絡中各有意義。

圖表中的每個點、每條線都具有其意義。圖/pixabay

地圖上的線跟圖表上的線意義不同,就像「clothes line」(晾衣繩)、「line of work」(行業種類)和「ticket line」(購票隊伍)的「line」各有不同意義。這些形式可以分開來用,也可以合起來用。想想它們可能促成什麼意義和推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考慮一下空間中的位置。加進合適的圖像、字詞、句子和符號。你也可以運用別的意義要素:顏色、材質、字型、大小等等。如果你希望人們記得你的圖,請讓它顯得獨特。不論你做的是什麼,請讓它好看—至少試著讓它好看。實際找人驗證你的設計直覺,最好能用上三 P 原則。切記世上沒有唯一的最佳方案。就像美麗有很多方法,唱歌有很多方法,成為優秀的運動員、企業家或演員有很多方法,能發揮效果的設計也有很多—所以設計不斷推陳出新!現在來談訊息的部分。

論述的形式:描述、解說和故事

回來談我們對大學教科書裡的圖示所做的的大型調查。我們發現那些圖示有幾種論述形式(discourse form),最基本的是描述(description)、解說(explanation)和故事(story)。描述包括對葉子或細胞各部位的標示(labeling),以及各種葉子或細胞的樣本。解說包括對光合作用和細胞分裂的說明。故事包括孟德爾(Mendel)發現遺傳的經過,還有華生(Watson)和克里克(Crick)發現 DNA 雙螺旋結構的經過。是的,它們都可以做成圖示。

描述、解說和故事是圖示論述的三大類型,也是純文字論述的三大特徵。每一種都以前一種為基礎,也拓展了前一種。任何一則特定論述(不論是文字的或圖示的),都可能混和這三種類型。描述呈現的是空間或時間中事物的狀態,例如地圖或時間線。解說加上因果關係:滑車系統如何運作?

描述、解說和故事是論述的三大類型。圖/pixabay

怎麼登記投票?故事不但有上述所有特徵,還有別的特徵:除了最重要的敘事之外,還有懸疑、劇情、情緒、主角、反派等等。不曉得你有沒有注意到,「故事」現在成了時髦用語,每個人都在尋找故事,每個人也都在寫故事(其實那些往往是描述和解說─跟這個一樣)。故事蔚為風潮是有道理的,因為故事對我們影響很大。故事都有角色,有我們支持的好角色,也有我們討厭的壞角色。這些角色跟我們一樣,有欲望、有目標,也有情緒(而且這些欲望、目標和情緒有時候是衝突的);他們會惹上麻煩,也會從麻煩中脫身;他們可能屢屢嘗試一再失敗,也可能一試再試最後成功。我們為故事的懸疑和情感欲罷不能;它們有令人難忘的生動細節;它們有讓我們銘記在心的道德情操、人生智慧或金玉良言。簡言之,故事效益驚人——但請切記認知第一定律:好處必有代價,有優點就一定也有缺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故事的大問題是:它們會蓋過我們心中的事實。故事多采多姿、引人入勝又讓人難忘。故事與事實和數據形成強烈對比:數據把個體化約成點或數字,而故事不但與生命有關,故事本身也有生命。我們可以從故事學到人生教訓。數據枯燥乏味,數字容易混淆。一則恐怖攻擊的故事能讓幾百萬人陷入恐懼;一則幸運中獎的故事能讓幾百萬人掏錢買彩券。

除了描述、解說和故事之外,還有兩種論述形式值得一提:對話(conversation)和論證(argument)。對話是互動的,它帶動交流,讓各方做出貢獻。對話不宜由一個人主導。在此同時,對話對內容和方向控制不多,容易變成各說各話(也經常變成各說各話)。「現代」媒體的特點之一,就是強調圖示、資訊圖表、動畫、文學、音樂、戲劇和藝術的互動,並期待讀者/觀眾/聽眾一同參與創造意義。雖然閱聽大眾的確參與了互動,但這種互動常常是單向的,所以稱媒體為「互動式的」實在有點不知所以。「互動式」的概念似乎是:你看(或聽)完一件事之後,產生了自己的想法,由於有了這個想法,你第二次看時能看到不同的角度。這又是一個螺旋,它也是第九章談到的很多創作的基礎。

對話是互動的,帶動交流,並讓各方做出貢獻。圖/pixabay

接下來是論證,政治和法庭劇對此都不陌生。學術界也不乏論證,我們用論證來支持或反駁理論、立場或預測。在辯護—也就是提出論證—的時候,人們提出能支持他們倡議的立場的證據或分析。雖然他們也期待對方反駁,但通常只期待對方的反駁能為我所用—利用對方的反駁狠狠殺球。

故事:漫畫!

要談說故事,就不能不談漫畫,因為它是最有創意的說故事形式。由於漫畫用上了所有種類的描繪和詞語,我們想表達的東西能應用到更廣的層面,不只應用到文章形式的故事,還應用到視覺化。漫畫呈現的通常是在空間中行動的身體,亦即本書的基本主題。漫畫也是圖示:它們用框框來包含和分割,它們把框框上下左右排列,按頁面分組。它們以很多方式運用語言和符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用圖說故事比比皆是。到處都看得到漫畫裡的超級英雄,他們已經成了神話,每有新作,必讓粉絲瘋狂。漫畫形式的嚴肅作品不但啟發優秀作者,也得到主流讀者歡迎。現在還有很多出色的學術入門漫畫,介紹歷史、心理學、哲學、物理、化學、統計—只要你想像得到的,應有盡有。漫畫新聞日益蓬勃。家長、老師和圖書館員為孩童、寶寶、青少年買的漫畫越來越多,孩子們也都非常喜歡。

漫畫的種類十分多樣,除了大家熟悉的超級英雄,近年也有了學術漫畫的出現。圖/pixabay

漫畫對我們好,對我們的孩子也好

漫畫就像所有故事一樣,它們可以是感性的、刺激的或好笑的,它們給人樂趣。它們可以成功達成教育或宣導目的。它們在傳遞訊息時善用媒介:在使用圖畫的效果可能更好時,就用上各式各樣的圖畫;在使用語言的效果可能更好時,就用上各式各樣的語言;在同時使用兩者能發揮加乘效果時,就同時使用兩者。漫畫跟文章形式的故事不一樣,它們不但教我們怎麼看,還教我們該看什麼,對這個越來越愛用視覺溝通形式的世界來說,這兩種能力非常重要。漫畫能吸引讀者,尤其是年輕、對閱讀興趣不大的讀者。到目前為止,已有幾十份研究顯示漫畫對教學有幫助。我之所以會岔題談這個,是因為漫畫長久以來受到很多誤解,連美國國會都對詆毀漫畫參上一腳。他們說:雖然漫畫並沒有讓年輕人變得暴力或變成共產黨,但它們太簡單了,所以看漫畫其實稱不上閱讀,漫畫是該被瞧不起的次等文化—才怪!漫畫也是一種藝術形式。

從很多漫畫家身上,我們已經看到漫畫能做到什麼,還有漫畫是怎麼做到的,例如傳奇漫畫家艾斯納(Will Eisner)和史畢格曼(Art Spiegelman)。另一位漫畫大師麥克勞德(Scott McCloud)則是畫了一部談漫畫的漫畫,它也已經成為這個領域的經典。他們的洞見不但帶給之後的漫畫家啟發,也推進了認知科學研究。我接下來會談談他們成功的因素,亦即他們運用的許多精巧手法的一部分,但請切記:漫畫最基本的規則就是—打破規則!

圖比文字好記

圖是漫畫之所以更具優勢的重要部分。圖不只比文字好記,在溝通上也比文字更快也更直接(我們在第二章談過這個)。圖能呈現文字無法呈現的動作、情緒和場景的細微之處。看看表情符號有多少,它們的變化遠遠超過 LOL 或 OMG 等網路黑話;看看 GIF 檔多受歡迎:在 2016 年,每天有 10 億個 GIF 檔誕生;再看看大家多迷 Instagram:在 2018 年,每天有九千五百萬則貼文。圖天生就是萬人迷,數量日日暴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圖片為主的 Instagram 更能抓住大眾的視線,在眾多社群軟體中脫穎而出。圖/pixabay

圖能呈現,文字能訴說

史畢格曼稱漫畫(comics)為混搭(Co-Mix),藉此強調漫畫是圖和文字兩種媒介的結合。漫畫不但讓圖和文字發揮到極致,甚至讓它們更上一層樓,彼此合作、互動、互補、補充、對比、反駁、融合和混和。在這個意義上,漫畫與電影、劇場和電玩有相似之處,但漫畫更無拘無束。漫畫是十分靈活的媒介,它不但擺脫其他多媒體的侷限,更讓我們能盡情發揮創意,天馬行空地運用各種形式的媒介。漫畫不但容許創意,甚至鼓勵、催化創意。

漫畫鼓勵檢視,也獎勵檢視

漫畫這種媒介的豐富內涵必須詳加檢視。而這些看和理解漫畫的習慣,可以轉移到認識現實生活中的人、場景和情境,也可以轉移到認識頁面上的地圖、圖表、視覺化和圖示。跟漫畫一樣,面對面溝通也是豐富而多模態的,結合了聲音要素和視覺要素(聲音要素有嘆氣聲、笑聲、 咕噥聲、詞語,以及隨語調而變化的句子;視覺要素有笑容、皺眉、聳肩、點頭、用指頭指,以及手和身體的動作)。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1
行路出版_96
16 篇文章 ・ 7 位粉絲
行路為「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旗下新創的出版社,出版知識類且富科普或哲普內涵的書籍,科學類中尤其將長期耕耘「心理學+腦科學」領域重要、具時代意義,足以當教材的出版品。 行路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WalkPublishing

0

8
2

文字

分享

0
8
2
快!還要更快!讓國家級地震警報更好用的「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1/21 ・258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從地震儀感應到地震的震動,到我們的手機響起國家級警報,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臺灣從 1991 年開始大量增建地震測站;1999 年臺灣爆發了 921 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速報系統約在震後 102 秒完成地震定位;2014 年正式對公眾推播強震即時警報;到了 2020 年 4 月,隨著技術不斷革新,當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以下簡稱為地震中心)僅需 10 秒,就可以發出地震預警訊息!

然而,地震中心並未因此而自滿,而是持續擴建地震觀測網,開發新技術。近年來,地震中心執行前瞻基礎建設 2.0「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預計讓臺灣的地震預警系統邁入下一個新紀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上網路吧!用建設與技術,換取獲得地震資料的時間

「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起源於「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產業開展計畫」,該計畫致力於跨部會、跨單位合作,由 11 個執行單位共同策畫,致力於優化我國環境與防災治理,並建置資料開放平台。

看到這裡,或許你還沒反應過來地震預警系統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有什麼關係,嘿嘿,那可大有關係啦!

當我們將各種實體物品透過網路連結起來,建立彼此與裝置的通訊後,成為了所謂的物聯網。在我國的地震預警系統中,即是透過將地震儀的資料即時傳輸到聯網系統,並進行運算,實現了對地震活動的即時監測和預警。

地震中心在臺灣架設了 700 多個強震監測站,但能夠和地震中心即時連線的,只有其中 500 個,藉由這項計畫,地震中心將致力增加可連線的強震監測站數量,並優化原有強震監測站的聯網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中心的評估中,可以連線的強震監測站大約可在 113 年時,從原有的 500 個增加至 600 個,並且更新現有監測站的軟體與硬體設備,藉此提升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

由此可知,倘若地震儀沒有了聯網的功能,我們也形同完全失去了地震預警系統的一切。

把地震儀放到井下後,有什麼好處?

除了加強地震儀的聯網功能外,把地震儀「放到地下」,也是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的關鍵做法。

為什麼要把地震儀放到地底下?用日常生活來比喻的話,就像是買屋子時,要選擇鬧中取靜的社區,才不會讓吵雜的環境影響自己在房間聆聽優美的音樂;看星星時,要選擇光害比較不嚴重的山區,才能看清楚一閃又一閃的美麗星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表有太多、太多的環境雜訊了,因此當地震儀被安裝在地表時,想要從混亂的「噪音」之中找出關鍵的地震波,就像是在搖滾演唱會裡聽電話一樣困難,無論是電腦或研究人員,都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判讀來自地震的波形。

這些環境雜訊都是從哪裡來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人為震動,對地震儀來說,都有可能是「噪音」!

當地震儀靠近工地或馬路時,一輛輛大卡車框啷、框啷地經過測站,是噪音;大稻埕夏日節放起絢麗的煙火,隨著煙花在天空上一個一個的炸開,也是噪音;台北捷運行經軌道的摩擦與震動,那也是噪音;有好奇的路人經過測站,推了推踢了下測站時,那也是不可忽視的噪音。

因此,井下地震儀(Borehole seismometer)的主要目的,就是盡量讓地震儀「遠離塵囂」,記錄到更清楚、雜訊更少的地震波!​無論是微震、強震,還是來自遠方的地震,井下地震儀都能提供遠比地表地震儀更高品質的訊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於 2008 年展開建置井下地震儀觀測站的行動,根據不同測站底下的地質條件,​將井下地震儀放置在深達 30~500 公尺的乾井深處。​除了地震儀外,站房內也會備有資料收錄器、網路傳輸設備、不斷電設備與電池,讓測站可以儲存、傳送資料。

既然井下地震儀這麼強大,為什麼無法大規模建造測站呢?簡單來說,這一切可以歸咎於技術和成本問題。

安裝井下地震儀需要鑽井,然而鑽井的深度、難度均會提高時間、技術與金錢成本,因此,即使井下地震儀的訊號再好,若非有國家建設計畫的支援,也難以大量建置。

人口聚集,震災好嚴重?建立「客製化」的地震預警系統!

臺灣人口主要聚集於西半部,然而此區的震源深度較淺,再加上密集的人口與建築,容易造成相當重大的災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都會區的建築老舊且密集,當屋齡超過 50 歲時,它很有可能是在沒有耐震規範的背景下建造而成的的,若是超過 25 年左右的房屋,也有可能不符合最新的耐震規範,並未具備現今標準下足夠的耐震能力。 

延伸閱讀:

在地震界有句名言「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因此,若建築物的結構不符合地震規範,地震發生時,在同一面積下越密集的老屋,有可能造成越多的傷亡。

因此,對於發生在都會區的直下型地震,預警時間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迫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著手於人口密集之都會區開發「客製化」的強震預警系統,目標針對都會區直下型淺層地震,可以在「震後 7 秒內」發布地震警報,將地震預警盲區縮小為 25 公里。

111 年起,地震中心已先後完成大臺北地區、桃園市客製化作業模組,並開始上線測試,當前正致力於臺南市的模組,未來的目標為高雄市與臺中市。

永不停歇的防災宣導行動、地震預警技術研發

地震預警系統僅能在地震來臨時警示民眾避難,無法主動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若人民沒有搭配正確的防震防災觀念,即使地震警報再快,也無法達到有效的防災效果。

因此除了不斷革新地震預警系統的技術,地震中心也積極投入於地震的宣導活動和教育管道,經營 Facebook 粉絲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跨部會舉辦《地震島大冒險》特展、《震守家園 —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讓民眾了解正確的避難行為與應變作為,充分發揮地震警報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雖然地震中心預計於 114 年將都會區的預警費時縮減為 7 秒,研發新技術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他們將應用 AI 技術,持續強化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降低地震對臺灣人民的威脅程度,保障你我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5 篇文章 ・ 299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1
2

文字

分享

0
1
2
原住民祖先見過明亮的南方之星?傳說是真的,而且超過一萬年!
寒波_96
・2023/11/08 ・2777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些故事代代相傳之下,經歷非常漫長的時光。過去很久以後,五百年、三千年或一萬年,都已經是「很久很久以前」,難以判斷到底多久。2023 年發表的一項研究認為,澳洲南方的塔斯馬尼亞島,有個故事似乎能追溯到超過一萬年前。

塔斯馬尼亞的祖傳故事

大英帝國的調查隊抵達塔斯馬尼亞初期,估計島上約六千到八千位居民;原住民們統稱為「palawa」,不過又能分成多個有所區別的族群。英國人在公元 1803 年建立第一個殖民地,然後,不意外地起爭議。

走訪塔斯馬尼亞各地,留下許多紀錄的英國人魯賓遜先生(George Augustus Robinson)。圖/參考資料3

走訪塔斯馬尼亞各地,留下許多紀錄的英國人魯賓遜先生(George Augustus Robinson)。圖/參考資料3

殖民者與原住民的衝突加劇後,1823 到 1832 年間導致約兩百位殖民者及九百位原住民身亡。有些英國人希望能和平解決問題,最終勸誘加上強迫,1829 到 1835 年間將島上的原住民,都成功遷移到位於塔斯馬尼亞和澳洲之間,巴斯海峽的弗林德斯島(Flinders)。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英國人認為這是一次「友善」的轉移任務。以當時狀況而言,確實算是相對和平的收場,但是慘遭強制搬遷的原住民依然損失慘重,人口以外,他們脫離原本的家園「Lutruwita」,文化、語言幾乎喪失殆盡。

遷徙計畫中,英國人魯賓遜先生(George Augustus Robinson)可謂關鍵角色。他走訪塔斯馬尼亞各地,說服原住民搬家,也對當地風俗文化非常好奇,留下大量紀錄。

這些 1830 年代的紀錄,就像塔斯馬尼亞傳統文化的切片。後來有些原住民重返塔斯馬尼亞,試圖擺脫殖民時,英國殖民者當初搜集原汁原味的資料,也成為重建傳統的材料之一。

魯賓遜等人搜集的紀錄來自多位原住民的說法,其中一個故事相當費解,至少當年魯賓遜無法理解,新問世的論文總算揭開奧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情節湊不上,是因為發生在太久之前

祖先的遷徙故事,提到他們來自一片大陸;後來大陸被海水淹沒,當時岸邊附近有冰山漂浮。那時望向南方的天空,可以見到一顆很亮的星。

塔斯馬尼亞與澳洲之間的地形。兩地之間原本存在陸橋,海水上升後形成巴斯海峽。圖/參考資料1

塔斯馬尼亞原住民一代一代仰望星空,也建立一些自己的天文學知識,被魯賓遜忠實收錄。那顆南方大星星卻令人費解,因為星空中根本沒有符合描述的那顆星。最可能的對象是老人星(Canopus),也稱為船底座α(α Carinae)。

星空中最亮的是天狼星,第二就是老人星,顯然它非常顯眼,可是位置明顯有差。是原住民唬爛,還是魯賓遜唬爛,或是魯賓遜紀錄錯誤呢?新的分析指出,他們都是正確的,因為一萬兩千年前的星空,老人星確實處於故事中的那個位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首先,故事提到祖先前來的道路被大海淹沒,冰山在岸邊漂浮。對照現代科學知識,能輕易推論這講的是冰河時期結束,海平面上升,淹沒澳洲與塔斯馬尼亞之間的陸橋,形成巴斯海峽,讓塔斯馬尼亞成為一個四面環海的島。

接著是星空為什麼不同?從地球表面仰望夜空,星星的分布位置會由於「歲差」緩慢改變。回溯調整成一萬多年前的星空,老人星的確就在那兒。

地表很多位置都能見到南方明亮的老人星,不同民族、文化各有自己的想像。台灣人即使沒有親眼注意過,也肯定知道老人星,因為這就是福祿壽中的「壽星」,形象化叫作南極仙翁。

有趣的是,中文名字叫老人星,英文名字 Canopus 則來自特洛伊戰爭傳說中的一位年輕人,他是航海家,後來不幸在埃及被毒蛇咬死……所以中國想像這顆星是老人,歐洲卻想像是年輕小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回溯塔斯馬尼亞 1831 年 8 月 1 日,凌晨 5 點時的星空。圖/參考資料1

難以理解的時候,先忠實紀錄

考慮到魯賓遜紀錄的日期是 1830 年代,更加深故事的真實感,因為當時英國人還不知道「冰河時期結束導致海面上升」。阿加西(Louis Agassiz)首度宣稱冰川歷史的想法要等到 1837 年,更多年後取得較多支持,十九世紀後期才廣為人知。

魯賓遜等歐洲人對聽到的故事內容難以理解,他們或許會聯想到聖經的大洪水,但是完全想像不到冰河時期。所以這些內容,大概更能免於印象或偏好影響,反映忠實的紀錄。

據此推敲,塔斯馬尼亞祖傳故事講的是:「大約 1.2 萬年前海水上升之際,明亮的老人星在那個位置」。如果推論正確,這便是傳承 1.2 萬年的口述歷史,堪稱全人類罕見的文化遺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人或許會好奇,一些研究認為早在四萬年前,已經有人穿過澳洲,抵達塔斯馬尼亞。可是島上原住民的祖先故事,卻是一萬多年前?

我想可能是因為,記憶對於愈久遠的事情常常會愈壓縮,把更早發生的事情疊加到比較近期,印象很深的事件中。或許原住民的祖先很早就過去,但是海水上升淹沒陸橋令人印象太過深刻,就變成故事的素材。

另一件啟示是,世界上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當你不太理解聽到什麼的時候,不要試著腦補,就照聽到的忠實紀錄下來!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1. Hamacher, D., Nunn, P., Gantevoort, M., Taylor, R., Lehman, G., Law, K. H. A., & Miles, M. (2023). The archaeology of orality: Dating Tasmanian Aboriginal oral traditions to the Late Pleistocene.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105819.
  2. Rising seas and a great southern star: Aboriginal oral traditions stretch back more than 12,000 years
  3. GEORGE AUGUSTUS ROBINSON
  4. 老人星名字來源神話人物 Canopus 維基百科

本文亦刊載於作者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匠》暨其 facebook 同名專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寒波_96
193 篇文章 ・ 1002 位粉絲
生命科學碩士、文學與電影愛好者、戳樂黨員,主要興趣為演化,希望把好東西介紹給大家。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同名粉絲團《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回到大正 13 年的臺北!認識植物採集人的日常——《採集人的野帳 第二集》
蓋亞文化_96
・2022/01/23 ・1642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由蓋亞文化出版,臺灣首部植物採集漫畫續作《採集人的野帳 第二集》於 12 月 15 日上市,本書描繪大正 13 年植物採集人的日常,由漫畫家英張構思取材並汲取台北植物園研究史料,帶領讀者重溫臺灣原生植物發掘的黃金年代。

採集人的理想與堅持

《採集人的野帳》故事描述大稻埕藥草堂獨子涼山意外將植物學者上山採集的標本燒毀,於是被父親送到植物園勞動抵債。從採集、鑑定到研究、紀錄,讀者將逐步了解植物標本的製程,同時也將隨著劇情推進經歷各種事件,如於山區採集期間誤闖私種罌粟並自製生阿片販賣的山賊村、於颱風天時追捕在蘭花溫室行竊的小偷、於基隆採集時見證當地腦寮的興衰。此外本系列也揭露各種植物的神秘面紗,從死而復生的萬年松、能預測未來的颱風草,到被視為不祥之兆的竹子花等等,讀者將踏上百年前的植物旅路,探索採集人的足跡與精神。

國立臺灣博物館.jpg
總督府博物館(現稱為國立臺灣博物館),是日治時期重要的植物標本典藏設施。圖/WIKIPEDIA

穿梭古今,還原歷史

注重漫畫娛樂性的同時,《採集人的野帳》為了能正確傳達知識,每一個環節都有林試所學者專業監修,上至植物名稱下至葉片形狀、長度、分布等細節,都有層層的把關與考據,力求能修改成最完美、最還原的植物樣貌。此外本書也重現了大正時期植物園與博物館的樣貌,從植物園蘭花溫室到臺灣總督府博物館 (今國立臺灣博物館) 都參考了當代照片,並由作者英張還原時代背景下的種種細節。

植株細節特徵修正前後對比圖。圖/蓋亞文化 提供

植物串起的羈絆與成長

《採集人的野帳》除了是一部職人漫畫,同時也是部青春成長的故事,個性看似幼稚急躁的藥草堂獨子涼山,卻熟知植物種類並以其獨特藥性來幫助別人,與父親的衝突以及對於繼承藥草堂的排斥更是源於一段悲傷的過往;看似成熟可靠的松尾做事拼搏努力,背後也有著他的苦衷;而從山賊村逃出、缺乏山下生活常識的霧草,透過涼山與松尾的教導和幫助才能融入大家。

本集內容更深入描寫了採集人的日常和植物園腊葉館眾人的羈絆,帶領讀者探索採集人的足跡與精神,重溫台灣原生植物研究蓬勃時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博物館館長介紹植物學家川上民彌 ( 致敬川上瀧彌 )。圖/蓋亞文化 提供

▲作者英張參考老照片繪製的蘭花溫室,潮濕的痕跡還原日治時期的排水降溫法。圖/蓋亞文化 提供

▲涼山運用對植物藥性的了解救人。圖/蓋亞文化 提供

▲因泡水而恢復生機的萬年松。圖/蓋亞文化 提供

▲在基隆加工樟腦的「腦寮」附近,佐佐木先生科普樟腦的知識,樟腦加工後可以製成火藥、藥物以及用途廣泛的賽璐珞。圖/蓋亞文化 提供

▲因為竹子的開花週期長,加上竹林可能為同一株竹子長成,所以會同時開花,在當時這少見的景象被人們視為凶兆。圖/蓋亞文化 提供

——本文摘自《採集人的野帳 第二集》/ 英張,2021 年 12 月,蓋亞

蓋亞文化_96
6 篇文章 ・ 3 位粉絲
蓋亞文化,記憶與想像的國度。成立於2001年,致力於挖掘、出版台灣與香港、中國的華文原創作品,同時也譯介歐美日韓書籍。 2009年起,新增圖文漫畫品牌(原動力出版),透過圖像說故事,累積原創漫畫能量。 不論是文字作品或圖文漫畫,我們期許透過精準選書與合宜的編輯行銷,提供讀者多元題材的閱讀樂趣, 在作者與讀者,個人與社會,這個世界與其他世界之間,扮演文化傳遞者的角色。

1

2
2

文字

分享

1
2
2
圖文設計對學習的妙用,為什麼人們愛看故事不愛事實?──《行動改造大腦:行為如何形塑我們的思考》
行路出版_96
・2020/11/22 ・4679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SR值 542 ・八年級

多年以來有大量研究顯示:圖示對學習、教學、記憶都能發揮良好效果,甚至對說服也很有幫助,而且圖示往往比平鋪直敘的文章有效得多。這適用於很多主題的教學、學習和說明,STEM 相關主題尤其如此。圖示之於文字的優勢很容易解釋:圖示比文字更直接地對映出意義。這讓圖示更容易呈現某個東西長什麼樣子、怎麼做某件事,或是某個東西是怎麼運作的。一如往例,好的設計很重要,我們希望能告訴大家做出好設計的訣竅。當然,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文章,好的設計是關鍵。

圖示能比文字更直接地呈現事物的原貌。圖/pixabay

如果你喜愛故事勝於數據,我正好有個好例子,關於一張救了幾百萬人生命的非常簡單的圖示。1997 年,《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紀思道(Nicholas Kristof)撰文提及自己之前寫的一篇專欄,說他那篇文章改變了比爾及梅琳達.蓋茲基金會(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的目標,讓他們把關注焦點從賣電腦轉至全球健康。不過,紀思道後來發現:蓋茲夫婦之所以改變目標,不是因為他的文章扣人心弦,而是因為吉姆.派瑞(Jim Perry)設計的一張簡單的圖。我們一聽,馬上去找那張圖看。那張圖的確非常簡單,大部分是文字,沒有長條或線條,只有一張表格,標題是「因水而死」(Death by Water)。在標題下方,左邊那些欄位列出四種與水有關的疾病,以及每年因為那種疾病而死的人數;右邊那些欄位與左邊的對齊,——描述每種疾病的痛苦過程。在 1997 年,因為這些疾病而死的總人數是 353 萬人。我想,應該從來沒有一張圖(或一段話)比它更有影響力。

創造效果良好的圖、圖示、圖表、表格和資訊圖表

訊息和接收者是設計的根本。你想說什麼?對誰說?我們已經談過工具,還有好幾個設計原則、指引和經驗法則。點、線、框、長條圖、網狀圖、樹狀圖、表格(即排列起來的框)等眾多形式,每一個在脈絡中各有意義。

圖表中的每個點、每條線都具有其意義。圖/pixabay

地圖上的線跟圖表上的線意義不同,就像「clothes line」(晾衣繩)、「line of work」(行業種類)和「ticket line」(購票隊伍)的「line」各有不同意義。這些形式可以分開來用,也可以合起來用。想想它們可能促成什麼意義和推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考慮一下空間中的位置。加進合適的圖像、字詞、句子和符號。你也可以運用別的意義要素:顏色、材質、字型、大小等等。如果你希望人們記得你的圖,請讓它顯得獨特。不論你做的是什麼,請讓它好看—至少試著讓它好看。實際找人驗證你的設計直覺,最好能用上三 P 原則。切記世上沒有唯一的最佳方案。就像美麗有很多方法,唱歌有很多方法,成為優秀的運動員、企業家或演員有很多方法,能發揮效果的設計也有很多—所以設計不斷推陳出新!現在來談訊息的部分。

論述的形式:描述、解說和故事

回來談我們對大學教科書裡的圖示所做的的大型調查。我們發現那些圖示有幾種論述形式(discourse form),最基本的是描述(description)、解說(explanation)和故事(story)。描述包括對葉子或細胞各部位的標示(labeling),以及各種葉子或細胞的樣本。解說包括對光合作用和細胞分裂的說明。故事包括孟德爾(Mendel)發現遺傳的經過,還有華生(Watson)和克里克(Crick)發現 DNA 雙螺旋結構的經過。是的,它們都可以做成圖示。

描述、解說和故事是圖示論述的三大類型,也是純文字論述的三大特徵。每一種都以前一種為基礎,也拓展了前一種。任何一則特定論述(不論是文字的或圖示的),都可能混和這三種類型。描述呈現的是空間或時間中事物的狀態,例如地圖或時間線。解說加上因果關係:滑車系統如何運作?

描述、解說和故事是論述的三大類型。圖/pixabay

怎麼登記投票?故事不但有上述所有特徵,還有別的特徵:除了最重要的敘事之外,還有懸疑、劇情、情緒、主角、反派等等。不曉得你有沒有注意到,「故事」現在成了時髦用語,每個人都在尋找故事,每個人也都在寫故事(其實那些往往是描述和解說─跟這個一樣)。故事蔚為風潮是有道理的,因為故事對我們影響很大。故事都有角色,有我們支持的好角色,也有我們討厭的壞角色。這些角色跟我們一樣,有欲望、有目標,也有情緒(而且這些欲望、目標和情緒有時候是衝突的);他們會惹上麻煩,也會從麻煩中脫身;他們可能屢屢嘗試一再失敗,也可能一試再試最後成功。我們為故事的懸疑和情感欲罷不能;它們有令人難忘的生動細節;它們有讓我們銘記在心的道德情操、人生智慧或金玉良言。簡言之,故事效益驚人——但請切記認知第一定律:好處必有代價,有優點就一定也有缺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故事的大問題是:它們會蓋過我們心中的事實。故事多采多姿、引人入勝又讓人難忘。故事與事實和數據形成強烈對比:數據把個體化約成點或數字,而故事不但與生命有關,故事本身也有生命。我們可以從故事學到人生教訓。數據枯燥乏味,數字容易混淆。一則恐怖攻擊的故事能讓幾百萬人陷入恐懼;一則幸運中獎的故事能讓幾百萬人掏錢買彩券。

除了描述、解說和故事之外,還有兩種論述形式值得一提:對話(conversation)和論證(argument)。對話是互動的,它帶動交流,讓各方做出貢獻。對話不宜由一個人主導。在此同時,對話對內容和方向控制不多,容易變成各說各話(也經常變成各說各話)。「現代」媒體的特點之一,就是強調圖示、資訊圖表、動畫、文學、音樂、戲劇和藝術的互動,並期待讀者/觀眾/聽眾一同參與創造意義。雖然閱聽大眾的確參與了互動,但這種互動常常是單向的,所以稱媒體為「互動式的」實在有點不知所以。「互動式」的概念似乎是:你看(或聽)完一件事之後,產生了自己的想法,由於有了這個想法,你第二次看時能看到不同的角度。這又是一個螺旋,它也是第九章談到的很多創作的基礎。

對話是互動的,帶動交流,並讓各方做出貢獻。圖/pixabay

接下來是論證,政治和法庭劇對此都不陌生。學術界也不乏論證,我們用論證來支持或反駁理論、立場或預測。在辯護—也就是提出論證—的時候,人們提出能支持他們倡議的立場的證據或分析。雖然他們也期待對方反駁,但通常只期待對方的反駁能為我所用—利用對方的反駁狠狠殺球。

故事:漫畫!

要談說故事,就不能不談漫畫,因為它是最有創意的說故事形式。由於漫畫用上了所有種類的描繪和詞語,我們想表達的東西能應用到更廣的層面,不只應用到文章形式的故事,還應用到視覺化。漫畫呈現的通常是在空間中行動的身體,亦即本書的基本主題。漫畫也是圖示:它們用框框來包含和分割,它們把框框上下左右排列,按頁面分組。它們以很多方式運用語言和符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用圖說故事比比皆是。到處都看得到漫畫裡的超級英雄,他們已經成了神話,每有新作,必讓粉絲瘋狂。漫畫形式的嚴肅作品不但啟發優秀作者,也得到主流讀者歡迎。現在還有很多出色的學術入門漫畫,介紹歷史、心理學、哲學、物理、化學、統計—只要你想像得到的,應有盡有。漫畫新聞日益蓬勃。家長、老師和圖書館員為孩童、寶寶、青少年買的漫畫越來越多,孩子們也都非常喜歡。

漫畫的種類十分多樣,除了大家熟悉的超級英雄,近年也有了學術漫畫的出現。圖/pixabay

漫畫對我們好,對我們的孩子也好

漫畫就像所有故事一樣,它們可以是感性的、刺激的或好笑的,它們給人樂趣。它們可以成功達成教育或宣導目的。它們在傳遞訊息時善用媒介:在使用圖畫的效果可能更好時,就用上各式各樣的圖畫;在使用語言的效果可能更好時,就用上各式各樣的語言;在同時使用兩者能發揮加乘效果時,就同時使用兩者。漫畫跟文章形式的故事不一樣,它們不但教我們怎麼看,還教我們該看什麼,對這個越來越愛用視覺溝通形式的世界來說,這兩種能力非常重要。漫畫能吸引讀者,尤其是年輕、對閱讀興趣不大的讀者。到目前為止,已有幾十份研究顯示漫畫對教學有幫助。我之所以會岔題談這個,是因為漫畫長久以來受到很多誤解,連美國國會都對詆毀漫畫參上一腳。他們說:雖然漫畫並沒有讓年輕人變得暴力或變成共產黨,但它們太簡單了,所以看漫畫其實稱不上閱讀,漫畫是該被瞧不起的次等文化—才怪!漫畫也是一種藝術形式。

從很多漫畫家身上,我們已經看到漫畫能做到什麼,還有漫畫是怎麼做到的,例如傳奇漫畫家艾斯納(Will Eisner)和史畢格曼(Art Spiegelman)。另一位漫畫大師麥克勞德(Scott McCloud)則是畫了一部談漫畫的漫畫,它也已經成為這個領域的經典。他們的洞見不但帶給之後的漫畫家啟發,也推進了認知科學研究。我接下來會談談他們成功的因素,亦即他們運用的許多精巧手法的一部分,但請切記:漫畫最基本的規則就是—打破規則!

圖比文字好記

圖是漫畫之所以更具優勢的重要部分。圖不只比文字好記,在溝通上也比文字更快也更直接(我們在第二章談過這個)。圖能呈現文字無法呈現的動作、情緒和場景的細微之處。看看表情符號有多少,它們的變化遠遠超過 LOL 或 OMG 等網路黑話;看看 GIF 檔多受歡迎:在 2016 年,每天有 10 億個 GIF 檔誕生;再看看大家多迷 Instagram:在 2018 年,每天有九千五百萬則貼文。圖天生就是萬人迷,數量日日暴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圖片為主的 Instagram 更能抓住大眾的視線,在眾多社群軟體中脫穎而出。圖/pixabay

圖能呈現,文字能訴說

史畢格曼稱漫畫(comics)為混搭(Co-Mix),藉此強調漫畫是圖和文字兩種媒介的結合。漫畫不但讓圖和文字發揮到極致,甚至讓它們更上一層樓,彼此合作、互動、互補、補充、對比、反駁、融合和混和。在這個意義上,漫畫與電影、劇場和電玩有相似之處,但漫畫更無拘無束。漫畫是十分靈活的媒介,它不但擺脫其他多媒體的侷限,更讓我們能盡情發揮創意,天馬行空地運用各種形式的媒介。漫畫不但容許創意,甚至鼓勵、催化創意。

漫畫鼓勵檢視,也獎勵檢視

漫畫這種媒介的豐富內涵必須詳加檢視。而這些看和理解漫畫的習慣,可以轉移到認識現實生活中的人、場景和情境,也可以轉移到認識頁面上的地圖、圖表、視覺化和圖示。跟漫畫一樣,面對面溝通也是豐富而多模態的,結合了聲音要素和視覺要素(聲音要素有嘆氣聲、笑聲、 咕噥聲、詞語,以及隨語調而變化的句子;視覺要素有笑容、皺眉、聳肩、點頭、用指頭指,以及手和身體的動作)。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1
行路出版_96
16 篇文章 ・ 7 位粉絲
行路為「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旗下新創的出版社,出版知識類且富科普或哲普內涵的書籍,科學類中尤其將長期耕耘「心理學+腦科學」領域重要、具時代意義,足以當教材的出版品。 行路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WalkPublis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