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健教課本被跳過的那一頁:青少年好奇哪些性事?性教育該從哪下手?

雞湯來了
・2020/07/31 ・2124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89 ・九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文/雞湯來了 蕭子喬
    校稿/雞湯來了 陳世芃、張芷晴
    製圖/雞湯來了實習生 林佳宜
    編輯/雞湯來了 蕭子喬

曾有位中學生在情感教育的現場說「我們的教育一直跟我們說要避開恐怖情人,卻沒說如何當個好情人」。同樣的,性教育也是如此,時常倡導要「保護自己」,卻沒說怎麼「尋找自己、面對情感」。

被忽略的性教育:被跳過的健康課本,石頭蹦出來的孩子

「爸媽我怎麼來的?」
「就從石頭裡蹦出來的阿」

「這幾頁我們就先跳過喔,大家自己看」
「……」

兒福聯盟 2016 年調查發現,台灣中小學的孩子(調查樣本如註解)仍有將近三成(29.6%)曾遇過老師刻意跳過課本中的內容不談。

台灣學者 2009 年以問卷調查綜觀全國中小學(包含國小、國中、高中)性教育現狀,發現目前國中及高中職學校性教育的課堂教學仍偏重傳統的「性病預防」教育,對學生高度需求的性、愛、擇偶與婚姻等主動積極經營關係之「性心理、性社會」面向缺乏討論。

或許是因為許多師長年幼時在學校、家庭中都不曾有過「性教育」,使得許多師長不知該如何開啟這個話題,甚至害怕談了會不會反而讓孩子們太早接觸、太早嘗試。但其實研究發現,及早談、好好學,對於孩子而言對於性都會有更健康的態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究指出,當學校性教育課程教得越詳細,教師教學技巧越好,且學生對學校性教育滿意度越高時,學生的性知識越佳,性態度越正向,相關生活技能的表現也越好。當家庭以越開放自在的教養態度談心也談「性」,孩子對於性知識的概念越完善、越健康。

更進一步分析,有學者以「前後測」探究實施性教育相關課程與活動的影響,發現性教育課程後對於參與者而言具有「立即效果」(剛上完課時,是真的和上課前不一樣),也具「延宕效果」(上完課兩個月後,仍把學過的東西留在腦子中)。

詳細而言,課程後及課程八週後參與者在性覺察度、性知識、性行為態度、拒絕性行為自我效能、交往生活技巧及性健康行為意向皆證實有效,且參與者認為確實能藉性教育課程活動,對人性、人生價值觀及愛等概念更加清楚。

關於「性」,青少年關心的八個主題

從需求出發的教育,才能真正引起孩子學習動機,進而讓教學現場不只是師長單方的喊話,孩子的耳邊風;而是師生/親子的對話,深入孩子內心的體會與學習。台灣學者分析網路上青少年關於「性教育議題」的提問,從這些匿名提問網站,試圖了解青少年真正感興趣的話題有哪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究結果可以整理出青少年上網提問的主要 8 個關注主題:性生理、性發展、自慰、避孕與懷孕、性別取向、兩性問題、性相關資訊、以及一般生活議題。

學者指出,這 8 大性教育主題的需求大致可和完整性教育主題對應,但不似完整性教育論者所提的那麼多;但是也不是禁慾教育路線者所提供的限制性資訊可以滿足。因此,以開放態度和孩子討論、讓孩子適度獲得解答,或許是性教育更符合「實際需求」的做法。

雖然此學者是以國外的完整性教育課程大綱、禁慾教育大綱為對照,但我們仍可反思此架構與台灣教育現況是否也有些雷同之處。或嘗試將教育部提出性平教育架構進行對照,藉以借鑑反思。

目前教育部的性平教育架構。

親師生共學對話,開啟性教育的溫柔革命

教師可嘗試用更多元有趣的方式進行性教育

學者發現目前性教育的課程活動以單向講述、缺乏互動式課程活動,是參與者對於性教育滿意度低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師可藉由學生感興趣的媒材,嘗試以設計思考、媒體融入等方式,避免單向講述、標準答案的教學,讓教學現場成為師生都能分享意見、融入參與的體驗學習環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家長可透過影劇媒材與孩子討論經驗與觀點

孩子們對於性的疑問,比我們想像得早、問題也比我們想像得多,家長可藉由和孩子共看電影討論劇情、共看新聞討論時事,來切入關於性這檔比較難啟齒的話題,接著家長可以分享自己的意見,也邀請孩子分享看法。可以「討論劇中人物/新聞中的角色」角度,將自己放在第三人稱的的角度中,降低自我揭露的害羞或尷尬感。

參考資料

  1. 兒福聯盟(2016)。台灣兒少性教育知識調查報告。
  2. 曹恬珍(2018)。如何回應幼兒常見的性好奇行為。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3), 98-103。
  3. 宋素卿、黃慧琪、林梅香、林秀純、陳慧郡、侯淑雲(2014)。推動校園性健康促進計畫歷程與成效之初探。臺灣性學學刊,20(1),27-54。
  4. 高淑貞、黃以文(2004)。從網路性提問分析青少年性教育需求-他們究竟想知道什麼?中華輔導學報,16,1-34。
  5. 林秀茹(2013)。親子談「心」說「性」落實家庭性教育。家庭教育雙月刊,45,59-67。

註解:

資料來源:兒福聯盟(2016)。台灣兒童性教育知識調查報告
施測年份:2016 年
施測形式:實體問卷
施測對象:11-14 歲學生,有效樣本共 1479 份。
樣本描述:按台灣本島各縣市人口比例分層隨機抽樣,51.4%為男生、48.6%為女生;52.6%為國小五六年級生、47.4%為國中七八年級生。

本文轉載自 雞湯來了,原文為致老師與家長的一封信:我們一起練就面對性教育的勇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雞湯來了
51 篇文章 ・ 463 位粉絲
幸福,如何選擇?雞湯來了相信我們值得擁有更優質的家人關係。致力提供科學研究證實的家庭知識,讓您在家庭生活的日常、人生選擇的關卡,找到適合的方向。雞湯來了官網、雞湯來了FB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地震之島的生存法則!921地震教育園區揭開台灣的防災祕密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9/20 ・4553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為什麼台灣會像坐在搖搖椅上,總是時不時地晃動?這個問題或許有些令人不安,但卻是我們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現實。根據氣象署統計,台灣每年有 40,000 次以上的地震,其中有感地震超過 1,000 次。2024年4月3日,花蓮的大地震發生後,台灣就經歷了超過 1,000 次餘震,這些數據被視覺化後形成的圖像,宛如台北101大樓般高聳穿雲,再次引發了全球對台灣地震頻繁性的關注。

地震發生後,許多外國媒體擔心半導體產業會受影響,但更讓他們稱奇的是,台灣竟然能在這麼大的地震之下,將傷害降到這麼低,並迅速恢復。不禁讓人想問,自從 25 年前的 921大地震以來,台灣經歷了哪些改變?哪些地方可能再發生大地震?如果只是遲早,我們該如何做好更萬全的準備?

要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最合適的地點就在一座從地震遺跡中冒出的主題博物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 921地震教育園區。

圖:跑道捕捉了地震的瞬間 / 圖片來源:劉志恆/青玥攝影

下一個大地震在哪、何時?先聽斷層說了什麼

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台灣發生了一場規模7.3的大地震,震央在南投縣集集鎮,全台 5 萬棟房子遭震垮,罹難人數超過 2,400 人。其中,台中霧峰光復國中校區因車籠埔斷層通過,地面隆起2.6公尺,多棟校舍損毀。政府決定在此設立921地震教育園區,保留這段震撼人心的歷史,並作為防災教育的重要基地。園區內兩處地震遺跡依特性設置為「車籠埔斷層保存館」和「地震工程教育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車籠埔斷層保存館建於原操場位置,為了保存地表破裂及巨大抬升,所以整體設計不採用樑柱結構,而是由82根長12公尺、寬2.4公尺、重約10噸的預鑄預力混凝板組成,外觀為曲線造型,技術難度極高,屬國內外首見,並榮獲多項建築獎。而地震工程教育館保留了原光復國中受損校舍,讓民眾親眼見證地震的驚人破壞力,進一步強調建築結構與安全的重要性。毀損教室旁設有由園區與「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共同策劃的展示館,透過互動展示,讓參觀者親手操作,學習地震工程相關知識。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研究員蔣正興博士表示,面積上,台灣是一個狹長的小島,卻擁有高達近4000公尺的山脈,彰顯了板塊激烈擠壓、地質活動極為活躍的背景。回顧過去一百年的地震歷史,從1906年的梅山地震、1935年的新竹-台中地震,到1999年的921大地震,都發生在台灣西部,與西部的活動斷層有密切關聯,震源位於淺層,加上人口密度較高,因此對台灣西部造成了嚴重的災情。

而台灣東部是板塊劇烈擠壓的區域,地震震源分佈更廣。與西部相比,雖然東部地震更頻繁,但由於人口密度相對較低,災情相對較少。此外,台灣東北部和外海也是地震多發區,尤其是菲律賓海板塊往北隱沒至歐亞板塊的隱沒地震帶,至沖繩海槽向北延伸,甚至可能影響到台北下方,發生直下型地震,這種地震因震源位於城市正下方,危害特別大,加上台北市房屋非常老舊,若發生直下型地震,災情將非常嚴重。

除了台北市,蔣正興博士指出在台灣西部,我們特別需要關注的就是彰化斷層的影響,該斷層曾於1848年發生巨大錯動。此外,我們也需要留意西南部的地震風險,如 1906 年的梅山地震。此兩條活動斷層距今皆已超過 100 年沒活動了。至於東部,因為存在眾多活動斷層,當然也需要持續注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之所以擔心某些斷層,是因為這些區域可能已經累積了相當多的能量,一旦達到臨界點,就會釋放,進而引發地震。地質學家通常會沿著斷層挖掘,尋找過去地震的證據,如受構造擾動沉積物的變化,然後透過定年技術來確定地震發生的時間點,估算出斷層的地震週期,然而,這些數字的計算過程非常複雜,需要綜合大量數據。

挑戰在於,有些斷層的活動時間非常久遠,要找到活動證據並不容易。例如,1906年的梅山地震,即使不算久遠,但挖掘出相關斷層的具體位置仍然困難,更不用說那些數百年才活動一次的斷層,如台北的山腳斷層,因為上頭覆蓋了大量沉積物,要找到並研究這些斷層更加困難。

儘管我們很難預測哪個斷層會再次活動,我們仍然可以預先對這些構造做風險評估,從過往地震事件中找到應變之道。而 921 地震教育園區,就是那個可以發現應變之道的地方。

圖:北棟教室毀損區 / 圖片來源:劉志恆/青玥攝影

921 後的 25 年

在園區服務已 11 年的黃英哲擔任志工輔導員,常代表園區到各地進行地震防災宣導。他細數 921 之後,台灣進行的六大改革。制定災害防救法,取代了總統緊急命令。修訂了建築法規,推動斷層帶禁限建與傳統校舍建築改建。組建災難搜救隊伍,在面對未來災害時能更加自主應對。為保存文化資產,增設了歷史建築類別,確保具有保存價值的建築物得到妥善照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後,則是推行防災教育。黃英哲表示,除了在學校定期進行防災演練,提升防災意識外,更建立了921地震教育園區,不僅作為教育場所,也是跨部門合作的平台,例如與交通部氣象署、災害防救辦公室、教育部等單位合作,進行全面的防災教育。園區內保留了斷層線的舊址,讓遊客能夠直觀地了解地震的破壞力,最具可看性;然而除此之外,園區也是 921 地震相關文物和資料的重要儲存地,為未來的地震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源。

堪稱園區元老,在園區服務將近 19 年,主要負責日語解說工作的陳婉茹認為,園區最大的特色是保存了斷層造成的地景變化,如抬升的操場和毀壞的教室場景,讓造訪的每個人直觀地感受地震的威力,尤其是對於年輕的小朋友,即使他們沒有親身經歷過,也能透過這些真實的展示認識到地震帶來的危險與影響。

陳婉茹回憶,之前有爸媽帶著小學低年級的小朋友來參觀,原本小朋友並不認真聽講,到處跑來跑去,但當他看到隆起的操場,立刻大聲說這他在課本看過,後來便聚精會神地聽完 40 分鐘的解說。

圖:陳婉茹在第一線負責解說工作 /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除了每看必震撼的地景,園區也透過持續更新策展,邀請大家深入地震跟防災的各個面向。策展人黃惠瑛負責展示設計、活動規劃、教具設計等工作。她提到,去年推出的搜救犬特展和今年的「921震災啓示展」與她的個人經歷息息相關。921 大地震時的她還是一名台中女中的住宿生,當時她儘管驚恐,依舊背著腿軟的學姊下樓,讓她在策劃這些展覽時充滿了反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體驗平臺的設計中,黃惠瑛強調不僅要讓觀眾了解災害的破壞力,更希望觀眾能從中學到防災知識。她與設計師合作,一樓展示區採用了時光機的概念,運用輕鬆、童趣的風格,希望遊客保持積極心態。二樓的地震體驗平臺結合六軸震動臺和影片,讓遊客真實感受921地震的情境。她強調,這次展覽的目標是全民,設計上避免了血腥和悲傷的元素,旨在讓觀眾帶著正向的感受離開,並重視防災意識。

圖:地震體驗劇場 /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籌備今年展覽的最大挑戰是緊迫的時間。從五月開始,九月完成,為了迅速而有效地與設計師溝通,黃惠瑛使用了AI工具如ChatGPT與生成圖像工具,來加快與設計師溝通的過程。

圖:黃惠瑛與設計師於文件中討論設計/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蔣正興博士說,當初學界建議在此設立地震教育園區,其中一位重要推手是法國地質學家安朔葉。他曾在台灣指導十位台灣博士生,這些博士後來成為地質研究的中堅力量。1999年921大地震後,安朔葉教授立刻趕到台灣,認為光復國中是全球研究斷層和地震的最佳觀察點,建議必須保存。為紀念園區今年成立20週年,在斷層館的展示更新中,便特別強調安朔葉的貢獻與當時的操場圖。

此外,作為 20 週年的相關活動,今年九月也將與日本野島斷層保存館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強化合作並展示台日合作歷史。另一重頭戲則是向日本兵庫縣人與自然博物館主任研究員加藤茂弘致贈感謝狀,感謝他不遺餘力,長期協助園區斷層保存館的剖面展品保存工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右圖:法國巴黎居禮大學安朔葉教授。左圖:兵庫縣立人與自然博物館主任研究員加藤茂弘
/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盡力保存斷層跟受創校舍,只因不想再重蹈覆徹。蔣正興博士表示,921地震發生在車籠埔斷層,其錯動形式成為全球地質研究的典範,尤其是在研究斷層帶災害方面。統計數據顯示,距離車籠埔斷層約100公尺內,住在上盤的罹難率約為1%,而下盤則約為0.6%。這說明住在斷層附近,特別是上盤,是非常危險的。由於台灣主要是逆斷層活動,這一數據清楚告訴我們,在上盤區域建設居住區應特別小心。

2018年花蓮米崙斷層地震就是一個例證。

在921地震後,政府在斷層帶兩側劃設了「地質敏感區」。因為斷層活動週期較長,全球大部分地區難以測試劃設敏感區的有效性,但台灣不同,斷層活動十分頻繁。例如 1951 年,米崙斷層造成縱谷地震,規模達 7.3,僅隔 67 年後,在 2018 年再次發生花蓮地震,這在全球是罕見的,也因此 2016 年劃設的地質敏感區,在 2018 年的地震中便發現,的確更容易發生地表破裂與建築受損,驗證了地質敏感區劃設的有效性。

圖:黃英哲表示曾來園區參訪的兒童寄來的問候信,是他認真工作的動力 /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在過去的20年裡,921地震教育園區不僅見證了台灣在防災教育上的進步,也承載著無數來訪者的情感與記憶。每一處地震遺跡,每一項展示,都在默默提醒我們,那段傷痛歷史並未走遠。然而,我們對抗自然的力量,並非源自恐懼,而是源自對生命的尊重與守護。當你走進這座園區,感受那因地震而隆起的操場,或是走過曾經遭受重創的教室,你會發現,這不僅僅是歷史的展示,更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與使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來吧,今年九月,走進921地震教育園區,一起在這裡找尋對未來的啓示,為台灣的下一代共同築起一個更堅固、更安全的家園。

圖:今年九月,走進921地震教育園區 / 圖片來源:劉志恆/青玥攝影

延伸閱讀:
高風險? 家踩「斷層帶、地質敏感區」買房留意
「我摸到台灣的心臟!」法國地質學家安朔葉讓「池上斷層」揚名國際
百年驚奇-霧峰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天下雜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6
2

文字

分享

0
6
2
「性教育復仇者聯盟」正式合體!跟著臺灣吧走入「西斯的101號房間」 feat.臺灣吧蕭宇辰【科科聊聊 EP79】
PanSci_96
・2022/02/24 ・3225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泛泛泛科學Podcast這裡聽:

性教育該是一門學科嗎?大人應該如何談論性?髒話與性為何總脫離不了關係?早洩焦慮、初夜情節又是從何而來?就讓我們教你該如何看待性這檔事!

泛科學與台灣吧在本集節目合體成為「性教育復仇者聯盟」啦!我們特別邀請台灣吧執行長蕭宇辰與我們聊聊正在進行的性教育募資計畫「西斯的101號房間」,以及台灣教育體系與社會對於性的迷思。快與我們一起談性說愛吧!

  • 00:45 「上車」談性是應觀眾要求?

泛科學在 2020 年末推出《看 A 片學性教育是否搞錯了什麼?》,卻發覺觀眾對性缺乏認識,因而今年以《談性先修班》,從看 A 片「前」就該理解的性知識出發;同時,臺灣吧也自2019年接連推出內褲、保險套、性病等性相關題材影片,更因《搞懂八件事,陰道健康又性福》影片獲得超過 500 萬次觀看數。y 編與宇辰也各自分享,友人擔心棉條會不小心塞到尿道、或伴侶不知女性「下體有 3 個洞」等疑問,深刻體驗到大眾對性教育的需求。

圖/Pexels
  • 06:22 「教學型」比「知識型」資訊還多

y 編提及,網路坊間的性知識文章甚多,但有知識基底的卻很少,例如:教導如何潮吹的「教學型資訊」很多,但在網路上潮吹的學理知識卻甚少。宇辰則回應,正因如此台灣吧才推出《西斯的 101 號房間》性教育募資計畫,希望大眾能藉由圖文誌,依循正確管道認識「性」,而非害臊不敢發問,或道聽途說「假資訊」,卻又無從驗證;同時,募資計畫也會推出「對話卡牌」,幫助人們在遊戲中分享性教育資訊。

  • 09:17 性教育應建立一門「學科」

根據兒福聯盟「台灣兒童性教育知識調查報告」指出,67.6 %的家長從未和孩童談論過性,56.3 %則未曾討論感情議題,何時以及如何幫助孩童建立性知識,長久以來在國際間也是個大哉問。宇辰說明,依據 2008 年聯合國報告提及,性教育不該被視為「單點課程」,而應建立一門「學科」才夠完整。台灣現今教育中,健康教育、公民及生物等學科領域皆會提及「性」,但缺乏結構性的學科統一這些知識,也導致學生學習不完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延伸閱讀:

健教課本被跳過的那一頁:青少年好奇哪些性事?性教育該從哪下手?

  • 15:26 性也是「人權教育」的一環

宇辰再延伸表示,聯合國報告提及性教育若僅是「身體教育」,就僅僅是衛教而已,更應發展成「人權教育」的一環,納入性別議題、文化脈絡討論,因為人的慾望必定是在社會場域中,與他人產生互動時實踐。另外,性教育也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因為性並沒有標準答案,讓學生表達對性的認識與想像,幫助他們自己建構對性的理解,也十分重要。

  • 17:36 大人要「學」怎麼教性教育

y 編以自身經驗,分享青春期時家庭如何尷尬進行性教育,提及自從泛科學做性教育專題後,也有許多家長反映,希望國中後再讓孩童知道相關知識,但對較早開始探索性的孩童可能已經太遲,數據也顯示具有 1.8% 的 11 歲以下孩童具有性經驗。宇辰則回應,源於家長、師長過去成長的環境,仍對性有所顧忌,因此也難以自在談論,因此本次台灣吧推出的圖文誌,也希望能教導大人們,他們該如何正確傳授性知識給孩童。

圖/Pexels

延伸閱讀:

性教育該怎麼開口?三個在家談「性」的入門策略

  • 24:19 早洩焦慮、初夜情節從何而來?

當家庭或校園無法提供性教育時,人們普遍自大眾文化或媒體中獲取知識,但當中的性多半過於美好,或為追求流量製造錯誤認知。宇辰舉例,青春期時對「早洩」一詞很焦慮,但大眾媒體又對此污名,也不知該向誰討論。一項調查也顯示人們的「初夜情節」:希望自己是對方的「第一次」,但又希望對方能引導自己,在在顯示性教育不應與文化脈絡脫鉤。因此,如何拋開社會的道德貞節束縛,終結大眾文化製造的錯誤印象,也是性教育的一環。

延伸閱讀:

「初夜」最早發生在幾歲?以及為什麼要調查

做愛時間越久,越能性福久久?-《好色醫學2》

  • 31:12 學生的開放性觀念可能改變師長

宇辰認為現在台灣的性教育體系,整體正往好的方向前進,有更多家長和老師願意主動接觸,孩童也得以在更為自由、包容的社會環境去學習和探索。他也分享,過去在景美女中教書時,對於學生願意主動去輔導室談心、自在聊起性相關話題而感到驚訝,自己的教學心態也調適改變,因此認為當社會氛圍改變、學生變得開放時,老師、家長的保守觀念也有機會被翻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34:02 女性生殖器為何變成髒話?

台灣吧本次推出的「西斯的101號房間」募資計畫,預定推出更接近雜誌感的圖文誌,以議題導向探索性這個「房間裡的大象」,也希望從文化、性別與人權角度探討議題。宇辰以書中第一章節舉例,不論東西方文化脈絡下,女性生殖器經常成為「髒話」,男性生殖器卻常用來誇獎他人,可見「褒男貶女」的觀念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加深社會對性別的框架。圖文誌也藉由的生活化介紹,希望做為教學場域的教具時,能引發更多討論與互動。

  • 41:23 處女膜該被正名為「陰道冠」

本次募資計畫希望扭轉大眾對性的認知,例如:「處女情結」延伸出的「處女膜」,實際上應該被正名為「陰道冠」,而陰道冠是否會「落紅」與女生是否具有性經驗,也並沒有直接關聯。除了圖文誌之外,募資計畫也包含對話卡牌,希望讓大眾以遊戲方式認識性,若募資金額達標百萬以上,台灣吧也預計製作親子、校園、職場、伴侶主題的性知識短影音,令大眾面對不同生活情境時遇上「性的大哉問」,也能懂得如何應對。

圖/Pexels

延伸閱讀:

處女不能使用月亮杯?破除月亮杯使用迷思

性愛難題大解析!保險套的錢怎麼分?處女膜是膜嗎?

  • 46:41 對性缺乏「共識」才有性暴力

根據 2020 年的數據顯示,五年來台灣的性暴力受害人數創新高,致使台灣吧希望及早推出性教育內容,從基礎增進大眾對性的認識。宇辰提及,由於大眾缺乏共同的性教育,導致一連串社會問題發生,例如:性侵案件層出不窮、網路鄉民檢討性暴力受害者等。如果能藉由教育,建立起社會對性的共識,許多問題才有改善可能。y 編也感嘆,如先前 deepfake 的色情片事件等較沉重、複雜的性暴力議題,風波過後便難引起大眾關注,希望未來泛科與台灣吧共組成「性教育復仇者聯盟」,一起持續談性、說愛、努力救世界!

延伸閱讀:

關於Deepfake色情影像:雖然內容是假的,但傷害是真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

20
12

文字

分享

2
20
12
當你談戀愛時,大腦發生什麼事?
Bonnie_96
・2022/02/14 ・2715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編按:青春期是人體變化最劇烈的時期,除了身體上的「第二性徵」開始發育蠢動外,身體內的賀爾蒙也開始活躍流竄,讓你在課堂間、捷運上,都時不時對他人陷入「可以色色」與「不可以色色」的理智與慾望的拉鋸戰……。你是未滿 18 歲的青少男女嗎?是否對該如何理解「性」感到迷惘?這次《談性先修班》專題,以「未滿 18 歲可以看」的初衷製作系列文章,邀請各位讀者認識那些「能看 A 片前,你要知道的性知識」!

你暈船了嗎?因為對方言語曖昧、掛睡陪伴,不小心就動了真感情,或是看到喜歡的人就「鹿了」(內心出現小鹿亂撞、心動的感覺)。有想過,為什麼在某一刻我們會決定愛上對方嗎?或是,有好奇過,當我們感覺到愛的時候,腦中發生什麼事嗎?

有人說,愛情就是一連串的化學反應。其實,不能說錯,因為真的有些神經傳導物質,像是常見的多巴胺、正腎上腺素,或是催產素等,都會讓我們覺得心動,或是內心出現粉紅泡泡的戀愛感。

最常聽到的約會攻略,無疑就是帶對方去看恐怖電影,因為隨著劇情高潮迭起,他們就容易將心跳加速、情緒高漲等生理反應,歸因於對對方心動或有好感。這是應用心理學 1960 年代超經典的實驗「吊橋效應」的概念:男性在吊橋上和實驗女助手擦肩而過,男性會因為吊橋搖晃而感到心跳加速、緊張、恐懼,以為自己對對方有感覺、深受對方吸引。

因為錯誤歸因自己的反應,而不小心「暈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隨著恐怖片高潮迭起的劇情,人們容易將心跳加速、情緒高漲等生理反應,歸因於對異性的心動或好感。圖/Pexels

愛,不只是一堆化學反應而已 

但當然,「愛」不只是化學、生理反應,它也涉及情緒感受、認知層面。就像你會愛上對方,可能是因為對方願意為你犧牲付出,在長時間的陪伴和相處之下,覺得彼此心靈契合等。在這樣的時刻下,你可能心動了。

美國雪城大學的奧提格(Stephanie Ortigue)等人,就比對過去與愛情相關的功能性磁振造影(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的研究結果。這些 fMRI 研究主要是透過磁振造影技術來測量在熱戀、充滿母愛,或無條件付出愛等不同類型的關係下神經元活動所引發之血液動力的改變。

雖然過去所有和戀愛相關的 fMRI 研究都指出,與大腦獎賞系統有關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催產素受體,是促成彼此建立關係的重要動機。但根據奧提格的研究發現,不同類型的愛,其實會涉及更高層次的認知功能,像是社會認知等。

「暈船」和墜入愛河的時候,我們的大腦究竟發生什麼事?曖昧、戀愛時,腦中會產生哪些神經傳導物質,這些物質又會在我們腦中有什麼作用?接下來,就來一一介紹!

「多巴胺」讓你每刻都想和對方黏在一起

經歷熱戀期的情侶,一定有過深受對方的吸引,愛得無法自拔,甚至覺得一秒不見如隔三秋。其實,這和腦中釋放出的「多巴胺」(dopamine)有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身為神經傳導物質的多巴胺,它參與大腦的獎勵/酬賞(reward)系統的工作。也就是說,當我們做了一些會讓自己感到開心、愉悅的事情,像是運動、飲食或戀愛等,都能促進多巴胺分泌。順帶一提,讓人上癮的吸毒、賭博和酗酒等行為,也同樣會釋放多巴胺。

明明才剛見面而已,但分開後的你已經忍不住想起對方?或是,每次都迫不及待地想見到對方、渴望對方的陪伴等,這些都是讓你愛到無法自拔的「獎勵」。這樣的渴望得到滿足後,也讓你感到快樂和滿足。 

吸毒、賭博和酗酒等行為,也同樣會釋放多巴胺,讓人感到快樂和滿足。圖/Pixabay

直接來場實驗看看大腦到底發生什麼事!

巴特爾斯(Andreas Bartels)和澤基(Semir Zeki)兩人找來 17 名參與者 ,請他們凝視自己深愛的另一半、朋友的照片,並透過 fMRI 觀察他們的腦中發生什麼變化。結果,在出現另一半的照片裡,參與者在與多巴胺相關的腦區,包含尾狀核(caudate nucleus)和基底核(Putamen)的活動都明顯增加,這也和引起歡愉、獎賞有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正腎上腺素」讓你談戀愛後小鹿亂撞、吃不下睡不著

當我們被對方吸引時,大腦不只會分泌多巴胺,也會釋放出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

正腎上腺素不僅會讓人頭暈目眩、精力充沛、情緒高漲,甚至會有食慾下降和失眠的情況。換句話說,你墜入愛河後,可能吃不下、睡不著的原因,可能都是正腎上腺素在偷偷作怪。

其實,正腎上腺素在我們面對壓力,是引發「戰或逃」(fight or flight)模式非常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它會讓人心跳加速、提高血糖和血壓濃度等,讓我們的身體保持在警惕狀態,來應對緊急狀況。面對喜歡的人,你可能小鹿亂撞、怦然心動,也都和正腎上腺素有關喔!

催產素 aka「抱抱荷爾蒙」是彼此維繫情感的關鍵

在一段關係裡,讓你決定義無反顧地走下去,可能是和對方的相處時,你可以感受滿滿的安全感,或是能夠在互相信任的關係下,分享彼此的心事等,進而對對方產生依戀的感覺。這也呼應提出「愛情三元論」 史坦伯格(Robert J. Sternberg)所認為的親密(intimacy)元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催產素(Oxytocin)在維持彼此依戀關係、情感連結有著重要的基礎。催產素,主要由下視丘分泌,儲存於腦下垂體後葉(posterior pituitary),不只維繫情感,也能提升同理心、促進溝通。過去,在自閉症患者相關研究中,發現自閉症者血液中的催產素濃度相較正常人低很多。

此外,催產素會在哺乳、分娩過程和性交時大量釋放。主要有刺激乳頭促進乳汁產生、收縮子宮促進分娩,以及促進雙方之間的信任與依戀感的功能。所以,催產素維持不僅在愛情關係扮演重要角色,在親子關係中也是。

催產素又有一個可愛的別稱,叫做「抱抱荷爾蒙」。不管是和對方或是家人朋友等人抱抱的時候,你是不是會感受到對方滿滿的愛意、安全感呢?這其實和催產素的釋放有關,而且也有利於鞏固彼此的關係。

擁抱時,能感受到滿滿的愛意和安全感,和催產素的釋放有關。圖/Pexels

參考資料

  1. Ortigue, Bianchi-Demicheli, Patel, Frum, & Lewis. (2010). Neuroimaging of Love: fMRI Meta-Analysis Evidence toward New Perspectives in Sexual Medicine. The 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 7(11), 3541-3552.
  2. Bartels A, Zeki S. The neural correlates of maternal and romantic love. Neuroimage 2004;21:1155–66.19 Bartels A, Zeki S. The neural basis of romantic love. Neuroreport 2000;11:3829–34.
  3. Modahl, C., Green, L., Fein, D., Morris, M., Waterhouse, L., Feinstein, C., & Levin, H. (1998). Plasma oxytocin levels in autistic children. Biological psychiatry, 43(4), 270–277.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9513736/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2
Bonnie_96
21 篇文章 ・ 33 位粉絲
喜歡以科普的方式,帶大家認識心理學,原來醬子可愛。歡迎來信✉️ lin.bonny@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