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0
0

文字

分享

0
10
0

腹瀉血便、便祕突然緩解 皆可能是腸炎警訊

careonline_96
・2021/06/01 ・1887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30 多歲李先生是位上班族,平時工作繁忙,經常腹痛腹瀉伴隨血便,但自認是壓力大,才出現類似腸躁症或痔瘡症狀,於是自行買成藥服用,不料日前突然腹痛劇烈送院急診,這才發現竟然是腸穿孔導致腹膜炎,緊急進行手術切除部分腸道,所幸術後恢復良好,但李先生卻未規律回診追蹤,導致半年後再度腸道穿孔,只好二度手術,再切除一段腸道。

臺中榮民總醫院外科陳明正醫師表示,年輕患者出現腸穿孔並不尋常,而且短短幾個月內還出現兩次,腸道遭切除一大半,後續經精密檢查,李姓患者確診為克隆氏症,因腸道發炎嚴重,才導致腸道數度穿孔,所幸接受生物製劑及抗發炎藥物治療,病情控制穩定、體重回升,目前已經恢復正常工作。

便血警訊不一定是痔瘡 便祕突然緩解也不能大意

陳明正醫師表示,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皆屬於發炎性腸道疾病,這類自體免疫疾病因免疫過度反應導致腸道發炎,典型症狀包括反覆腹痛腹瀉、血便、體重變輕及發燒。

其中,血便警訊容易讓人聯想到痔瘡,事實上,兩者差異仍有跡可循,陳明正醫師分析,因痔瘡出血時,顏色鮮紅,出血量較多;至於發炎性腸道疾病,則血便顏色呈現暗紅、出血量少,排便有黏液並常伴隨腹痛、腹瀉,患者易感到「裡急後重」,也就是頻繁地想上大號,但每次只解出一點點。另外,由於腸躁症也有腹痛、腹瀉現象,也容易和發炎性腸道疾病混淆,但兩者差別在於腸躁症不會出現血便、體重減輕等症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長期便秘突然緩解也不能大意,陳明正醫師分享,過去曾治療一名長期有便秘困擾的年輕女性,平均每 2 至 3 天才解便一次,卻突然排便變得正常,只是排便伴隨黏液、偶有痔瘡出血,後來因排便黏液增加,就醫接受大腸鏡檢查,這才發現是潰瘍性結腸炎作祟。陳明正醫師提醒,長期便祕突然改善,乍看是好現象,但對患者卻是警訊,因此,凡是原來的排便習慣突然改變,不管是過度頻繁腹瀉或過少導致便秘,皆務必要提高警覺。

治療也要達標 腸道黏膜癒合為新目標

發炎性腸道疾病好發於 20 至 35 歲以及 40 至 60 歲,多是學生或上班族等中壯年族群,鑒於飲食西化、工作學業壓力,這個年齡層的人常見腸躁症或痔瘡作怪,但觀察國內發炎性腸道疾病發生率逐年增加,因此當血便出現時不可不謹慎,如腹瀉持續三周、伴隨血便且體重變輕,建議儘速就醫,必要時搭配大腸鏡檢查,以判斷是否為發炎性腸道疾病。

陳明正醫師分享,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治療目標,已不單是緩解症狀,而是提升至達到腸道黏膜癒合的新目標,也就是藉由內視鏡監測,患者腸道黏膜沒有發炎而且完全癒合。

現有治療發炎性腸道疾病藥物包括 5-ASA 抗發炎藥物、類固醇、免疫抑制劑、與生物製劑。相較於傳統療法的廣域性治療,生物製劑屬精準型治療,陳明正醫師說明,據現有資料顯示,及早使用生物製劑,不僅可幫助病人緩解症狀、達到疾病控制,避免再手術風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腸道慢性隱形殺手 規律治療無所遁形

發炎性腸道疾病目前成因不明、症狀呈現多元,甚至可能併發腸道外症狀,但這個病雖然棘手,最危險的是患者未規律回診、沒能持續治療,陳明正醫師提醒,如腸道持續嚴重發炎,恐導致腸道狹窄、腸穿孔、廔管或膿瘍等,嚴重者恐需切除腸道,可能導致「短腸症候群」,需長期仰賴靜脈輸液來補充營養,甚至進行小腸移植。

陳明正醫師指出,發炎性腸道雖猶如慢性腸道隱形殺手,從確診到治療皆需長期抗戰,唯有遵循醫囑、規律回診、持續治療、定期檢查,同持維持正常作息、規律運動及良好飲食習慣,才是「腸」保健康的不二法門。

參考資料

  1. Abraham C and Cho J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N Engl J Med. 2009 Nov 19;361(21):2066-78.
  2. Ramos GP and Papadakis KA. Mechanisms of Disease: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Mayo Clin Proc. 2019 Jan;94(1):155-165.
  3. Seyedian SS, et al. A review of the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thods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J Med Life. 2019 Apr-Jun;12(2):113-12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careonline_96
523 篇文章 ・ 275 位粉絲
台灣最大醫療入口網站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情緒低落、便祕、嗅覺變差,巴金森病「非動作」症狀會較早出現!
careonline_96
・2023/06/15 ・2349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醫師,我先生最近左手都會抖,走路也不太穩。」老太太向醫師描述症狀,老先生則是悶悶不樂坐在一旁。

「這樣多久了?」醫師問。

「大概半年多了,一直想帶他看醫生,他就是不肯,整天都關在家裡。」老太太無奈的說。

巴金森病病人常會因為動作症狀就醫,例如單側手會不由自主的抖動、步伐變小變慢、動作僵硬沒力、容易跌倒等。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部主任羅彥宇醫師指出,由於吞嚥功能較差,所以在講話時會感覺口水很多,甚至有流口水的現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花蓮為例,多數人是在 70 歲左右發病,和健保資料庫的統計差不多。羅彥宇醫師說,病人大多是在發現動作症狀約半年後都沒有改善,才到醫院就診。不過如果仔細詢問非動作症狀,例如情緒高低起伏不定或低落、便祕、說夢話、夜間頻尿、味覺喪失等,大概都超過 1、2 年以上,只是病人不曉得這些症狀可能與巴金森病有關。

「隨著大家對巴金森病的認識增加,病人和家屬都比較有自覺,多數會主動就醫,確定診斷時大約落在第二、第三期。」羅彥宇醫師說,「不過也有大約 1、2 成的病人不清楚巴金森病到底是什麼,可能是因為頭暈或其他狀況就醫,而意外被醫師發現罹患巴金森病。」

巴金森病的動作症狀會讓病人平衡變差、容易跌倒,需要照顧者的協助。羅彥宇醫師說,在出現動作症狀前,便可能出現多種非動作症狀,睡眠障礙會讓病人一直講夢話、頻繁起床上廁所,憂鬱則讓病人情緒低落、不想出門、想法變得很負面、對原本喜歡的東西失去興趣、甚至出現自殺的念頭。

「情緒低落、高低起伏不定是相當常見的非動作症狀,還沒有出現動作障礙的巴金森病人,大概就有 40% 會出現這些症狀,這可能讓病人心情更負面、焦慮。有時候病人手抖惡化是因為焦慮,所以並不是去加藥控制手抖,而應該使用藥物去控制焦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羅彥宇醫師說,「根據研究,非動作症狀對生活品質有較大的影響,也會對照顧者造成更大的負擔。」現在也有可以治療巴金森病合併憂鬱症狀的藥物,每次回診主動把自身狀況和醫師提出討論,才能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懷疑巴金森病,需要做哪些檢查呢?

如果發現自己或家人手會抖、小碎步、動作變慢、平衡變差等動作障礙時,要盡快至神經科檢查。羅彥宇醫師提醒,研究發現,有 3 個非動作障礙能夠幫助檢測巴金森病,第 1 個是長期嚴重便祕,第 2 個是晚上睡覺時常說夢話,第 3 個是嗅覺變遲鈍。這 3 個非動作障礙通常在動作障礙出現之前大概 5 年、10 年,甚至更久就出現。

此外,110 年健保資料庫顯示,巴金森病病人十年內因其他病症就醫件數,排名第一的是憂鬱症,其次為睡眠障礙,這些非動作症狀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警訊,且較難與巴金森病做連結,大家要提高警覺。

50 歲以上民眾每個月可以利用巴金森病手指操自我檢測,先將五指張開,右手拇指與食指輕按 25 下,然後換左手拇指與食指輕按 25 下。如果發現雙側手指開合的速度、角度不同,請盡快至神經科檢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神經科醫師會詳細了解病史,並評估動作症狀與非動作症狀。羅彥宇醫師說,為了排除其他問題,會安排腦部多巴胺轉運體掃描來評估腦部多巴胺系統的狀況。

還有一個診斷標準是病人對於左多巴藥物的反應,也就是說治療本身也是診斷。羅彥宇醫師解釋,典型的巴金森病人吃藥之後症狀會明顯改善。

每個病人的病程都不太一樣,有些是以手抖為主,有些是以姿態僵硬為主。羅彥宇醫師說,「我的門診中,有位 70 歲的女性對藥物的反應很好,已經追蹤了 10 年,行動依然跟一般人相同,看不出異樣。」

治療巴金森病的藥物有很多種,包括左多巴、多巴胺受體促效劑等,醫師會根據病人的狀況選擇合適的藥物控制動作症狀和非動作症狀,幫助維持生活品質。羅彥宇醫師說,照顧者可以協助觀察藥效發揮的狀況,幫助醫師調整用藥,若在使用藥物有出現不舒服的地方,便需於回診時和醫師討論,不要自行調整藥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很多病人習慣依照三餐來吃藥,不過晚餐和中餐間隔時間通常會比較長,所以大概在傍晚 4、5 點的時候病人就會覺得很累。」羅彥宇醫師說,「這部分也可以和醫師討論,調整服藥的時間。」

貼心小提醒

大家對於巴金森病的動作症狀,如手抖、僵硬、小碎步等,較為熟悉,不過在動作症狀出現之前,可能已經出現其他非動作症狀,包括情緒低落或起伏不定、說夢話、夜間頻尿、嚴重便祕、嗅覺變差等,大家要提高警覺。每個月使用「巴金森病手指操」自我檢測,幫助早期發現巴金森病!

巴金森病友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Facebook,提供許多關於巴金森病的照護、復健與經驗分享,家屬與病友都可以共同學習、交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areonline_96
523 篇文章 ・ 275 位粉絲
台灣最大醫療入口網站

0

10
0

文字

分享

0
10
0
腹瀉血便、便祕突然緩解 皆可能是腸炎警訊
careonline_96
・2021/06/01 ・1887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30 多歲李先生是位上班族,平時工作繁忙,經常腹痛腹瀉伴隨血便,但自認是壓力大,才出現類似腸躁症或痔瘡症狀,於是自行買成藥服用,不料日前突然腹痛劇烈送院急診,這才發現竟然是腸穿孔導致腹膜炎,緊急進行手術切除部分腸道,所幸術後恢復良好,但李先生卻未規律回診追蹤,導致半年後再度腸道穿孔,只好二度手術,再切除一段腸道。

臺中榮民總醫院外科陳明正醫師表示,年輕患者出現腸穿孔並不尋常,而且短短幾個月內還出現兩次,腸道遭切除一大半,後續經精密檢查,李姓患者確診為克隆氏症,因腸道發炎嚴重,才導致腸道數度穿孔,所幸接受生物製劑及抗發炎藥物治療,病情控制穩定、體重回升,目前已經恢復正常工作。

便血警訊不一定是痔瘡 便祕突然緩解也不能大意

陳明正醫師表示,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皆屬於發炎性腸道疾病,這類自體免疫疾病因免疫過度反應導致腸道發炎,典型症狀包括反覆腹痛腹瀉、血便、體重變輕及發燒。

其中,血便警訊容易讓人聯想到痔瘡,事實上,兩者差異仍有跡可循,陳明正醫師分析,因痔瘡出血時,顏色鮮紅,出血量較多;至於發炎性腸道疾病,則血便顏色呈現暗紅、出血量少,排便有黏液並常伴隨腹痛、腹瀉,患者易感到「裡急後重」,也就是頻繁地想上大號,但每次只解出一點點。另外,由於腸躁症也有腹痛、腹瀉現象,也容易和發炎性腸道疾病混淆,但兩者差別在於腸躁症不會出現血便、體重減輕等症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長期便秘突然緩解也不能大意,陳明正醫師分享,過去曾治療一名長期有便秘困擾的年輕女性,平均每 2 至 3 天才解便一次,卻突然排便變得正常,只是排便伴隨黏液、偶有痔瘡出血,後來因排便黏液增加,就醫接受大腸鏡檢查,這才發現是潰瘍性結腸炎作祟。陳明正醫師提醒,長期便祕突然改善,乍看是好現象,但對患者卻是警訊,因此,凡是原來的排便習慣突然改變,不管是過度頻繁腹瀉或過少導致便秘,皆務必要提高警覺。

治療也要達標 腸道黏膜癒合為新目標

發炎性腸道疾病好發於 20 至 35 歲以及 40 至 60 歲,多是學生或上班族等中壯年族群,鑒於飲食西化、工作學業壓力,這個年齡層的人常見腸躁症或痔瘡作怪,但觀察國內發炎性腸道疾病發生率逐年增加,因此當血便出現時不可不謹慎,如腹瀉持續三周、伴隨血便且體重變輕,建議儘速就醫,必要時搭配大腸鏡檢查,以判斷是否為發炎性腸道疾病。

陳明正醫師分享,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治療目標,已不單是緩解症狀,而是提升至達到腸道黏膜癒合的新目標,也就是藉由內視鏡監測,患者腸道黏膜沒有發炎而且完全癒合。

現有治療發炎性腸道疾病藥物包括 5-ASA 抗發炎藥物、類固醇、免疫抑制劑、與生物製劑。相較於傳統療法的廣域性治療,生物製劑屬精準型治療,陳明正醫師說明,據現有資料顯示,及早使用生物製劑,不僅可幫助病人緩解症狀、達到疾病控制,避免再手術風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腸道慢性隱形殺手 規律治療無所遁形

發炎性腸道疾病目前成因不明、症狀呈現多元,甚至可能併發腸道外症狀,但這個病雖然棘手,最危險的是患者未規律回診、沒能持續治療,陳明正醫師提醒,如腸道持續嚴重發炎,恐導致腸道狹窄、腸穿孔、廔管或膿瘍等,嚴重者恐需切除腸道,可能導致「短腸症候群」,需長期仰賴靜脈輸液來補充營養,甚至進行小腸移植。

陳明正醫師指出,發炎性腸道雖猶如慢性腸道隱形殺手,從確診到治療皆需長期抗戰,唯有遵循醫囑、規律回診、持續治療、定期檢查,同持維持正常作息、規律運動及良好飲食習慣,才是「腸」保健康的不二法門。

參考資料

  1. Abraham C and Cho J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N Engl J Med. 2009 Nov 19;361(21):2066-78.
  2. Ramos GP and Papadakis KA. Mechanisms of Disease: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Mayo Clin Proc. 2019 Jan;94(1):155-165.
  3. Seyedian SS, et al. A review of the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thods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J Med Life. 2019 Apr-Jun;12(2):113-12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careonline_96
523 篇文章 ・ 275 位粉絲
台灣最大醫療入口網站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痔瘡讓人坐立不安好苦惱!治療方式有哪些及有何差異?
careonline_96
・2023/01/03 ・1996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醫師,我的痔瘡又發作了…」王小姐忍痛拖著沉重的步伐進到診間,手扶在桌緣不敢坐下來。

「平時痔瘡會掉出來嗎?」醫師問。

「蹲下或排便完痔瘡都會掉出來,需要用手推回去。」王小姐說,「昨天沒有馬上把痔瘡推回去,結果就腫起來了。」

檢查發現,痔瘡脫出且腫脹得相當厲害。博田國際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謝依蒨醫師指出,由於痔瘡經常脫出、流血,對患者的生活與工作造成極大困擾,因此在急性期緩解後,便安排了微創痔瘡雷射消融手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相較於傳統痔瘡手術,微創痔瘡雷射消融手術的手術傷口較小、疼痛較少、恢復期較短,讓患者能夠較早回到工作崗位,而且可以保存較多肛門黏膜組織,維持肛門的彈性與功能。

讓人坐立難安的痔瘡

我們的肛門口具有由黏膜及韌帶所組成的結締組織,稱為肛門墊,謝依蒨醫師表示,原本的肛門墊富有彈性,但是隨著年齡、排便習慣、以及一些造成腹壓上升的因子,例如重訓、懷孕、肥胖等,可能導致肛門墊鬆弛、老化,以及黏膜內血管叢壓力增加,漸漸形成痔瘡。

謝依蒨醫師指出,痔瘡最常見的症狀為排便出血與肛門腫脹疼痛,此外還有肛門搔癢、異物感、難以清潔、痔瘡脫垂需用手推回等也是病人常見的困擾。

由於痔瘡是良性組織,所以是否要介入治療,主要取決於痔瘡對於患者生活品質的影響。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每個人的生活型態不同,對痔瘡的忍受程度也不同,謝依蒨醫師說,如果痔瘡對生活的影響不大,可採取保守治療,利用口服藥或藥膏來緩解症狀;若是痔瘡脫出已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品質,或經常出血導致慢性貧血,就要考慮介入治療。

痔瘡介入治療有何差異?

不同類型的痔瘡適合不同的處理方式,需要經過醫師的評估,才能做決定。謝依蒨醫師解釋,若是內外混合痔,需要動刀切除才會消失;若是以內痔為主的痔瘡,治療選項相當多元,包括傳統痔瘡切除手術、橡皮筋結紮手術、微創雷射消融手術等。

傳統痔瘡切除手術是直接切除痔瘡,傷口較大,術後疼痛較劇烈,需要三週至一個月的復原期,且會損失較多的肛門黏膜組織。

橡皮筋結紮手術一次只能處理一顆,大部分患者需要分多次進行,藉由結紮的方式慢慢切割掉內痔黏膜,整體療程需較長時間,病人也因反覆疼痛而畏懼治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謝依蒨醫師說,醫療技術持續進步,目前較新的微創痔瘡雷射消融手術採用不同的原理,利用雙極雷射封閉痔瘡的血流供應,促使痔瘡萎縮,又能保留肛門口富有彈性的黏膜組織,對肛門口的傷害較小,有助保留肛門墊的功能,避免因為切除過多肛門黏膜而造成肛門彈性變差或狹窄,影響排便功能。一次可以處理整圈的痔瘡,效率比較好。

微創痔瘡雷射消融手術適合用於大部分為內痔、以出血症狀為主的病患,術後可以有效改善症狀。謝依蒨醫師說,因為傷口較小、疼痛較少、恢復期較短,對於相當忙碌或害怕疼痛的患者而言,是較合適的選項。

微創痔瘡雷射消融手術可在局部麻醉或舒眠麻醉下進行,醫師會在肛門口周圍適當的位置切開針孔般的小傷口,放入雷射探頭,然後利用雷射的能量封閉痔瘡的血流供應。謝依蒨醫師說,痔瘡萎縮後,黏膜便能與括約肌貼合,改善痔瘡出血與脫垂的狀況。術後一週內,肛門僅有腫脹感,但不致影響日常生活。

貼心小提醒

想要預防痔瘡惡化,建議多攝取蔬菜、水果,維持良好的排便習慣,謝依蒨醫師說,在有便意時去上廁所,解便完就起身,對肛門口的壓力較小。如果長時間蹲坐馬桶,甚至一邊滑手機滑到忘記時間,導致肛門黏膜裡面的血管壓力增大,較容易使痔瘡惡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遇到痔瘡脫出的狀況,要盡快將痔瘡推回肛門內,避免痔瘡腫脹疼痛。如果經常有痔瘡出血、脫出的狀況,使工作、生活品質受到影響,可以和醫師討論介入治療,選擇適合的方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0

10
0

文字

分享

0
10
0
腹瀉血便、便祕突然緩解 皆可能是腸炎警訊
careonline_96
・2021/06/01 ・1887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30 多歲李先生是位上班族,平時工作繁忙,經常腹痛腹瀉伴隨血便,但自認是壓力大,才出現類似腸躁症或痔瘡症狀,於是自行買成藥服用,不料日前突然腹痛劇烈送院急診,這才發現竟然是腸穿孔導致腹膜炎,緊急進行手術切除部分腸道,所幸術後恢復良好,但李先生卻未規律回診追蹤,導致半年後再度腸道穿孔,只好二度手術,再切除一段腸道。

臺中榮民總醫院外科陳明正醫師表示,年輕患者出現腸穿孔並不尋常,而且短短幾個月內還出現兩次,腸道遭切除一大半,後續經精密檢查,李姓患者確診為克隆氏症,因腸道發炎嚴重,才導致腸道數度穿孔,所幸接受生物製劑及抗發炎藥物治療,病情控制穩定、體重回升,目前已經恢復正常工作。

便血警訊不一定是痔瘡 便祕突然緩解也不能大意

陳明正醫師表示,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皆屬於發炎性腸道疾病,這類自體免疫疾病因免疫過度反應導致腸道發炎,典型症狀包括反覆腹痛腹瀉、血便、體重變輕及發燒。

其中,血便警訊容易讓人聯想到痔瘡,事實上,兩者差異仍有跡可循,陳明正醫師分析,因痔瘡出血時,顏色鮮紅,出血量較多;至於發炎性腸道疾病,則血便顏色呈現暗紅、出血量少,排便有黏液並常伴隨腹痛、腹瀉,患者易感到「裡急後重」,也就是頻繁地想上大號,但每次只解出一點點。另外,由於腸躁症也有腹痛、腹瀉現象,也容易和發炎性腸道疾病混淆,但兩者差別在於腸躁症不會出現血便、體重減輕等症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長期便秘突然緩解也不能大意,陳明正醫師分享,過去曾治療一名長期有便秘困擾的年輕女性,平均每 2 至 3 天才解便一次,卻突然排便變得正常,只是排便伴隨黏液、偶有痔瘡出血,後來因排便黏液增加,就醫接受大腸鏡檢查,這才發現是潰瘍性結腸炎作祟。陳明正醫師提醒,長期便祕突然改善,乍看是好現象,但對患者卻是警訊,因此,凡是原來的排便習慣突然改變,不管是過度頻繁腹瀉或過少導致便秘,皆務必要提高警覺。

治療也要達標 腸道黏膜癒合為新目標

發炎性腸道疾病好發於 20 至 35 歲以及 40 至 60 歲,多是學生或上班族等中壯年族群,鑒於飲食西化、工作學業壓力,這個年齡層的人常見腸躁症或痔瘡作怪,但觀察國內發炎性腸道疾病發生率逐年增加,因此當血便出現時不可不謹慎,如腹瀉持續三周、伴隨血便且體重變輕,建議儘速就醫,必要時搭配大腸鏡檢查,以判斷是否為發炎性腸道疾病。

陳明正醫師分享,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治療目標,已不單是緩解症狀,而是提升至達到腸道黏膜癒合的新目標,也就是藉由內視鏡監測,患者腸道黏膜沒有發炎而且完全癒合。

現有治療發炎性腸道疾病藥物包括 5-ASA 抗發炎藥物、類固醇、免疫抑制劑、與生物製劑。相較於傳統療法的廣域性治療,生物製劑屬精準型治療,陳明正醫師說明,據現有資料顯示,及早使用生物製劑,不僅可幫助病人緩解症狀、達到疾病控制,避免再手術風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腸道慢性隱形殺手 規律治療無所遁形

發炎性腸道疾病目前成因不明、症狀呈現多元,甚至可能併發腸道外症狀,但這個病雖然棘手,最危險的是患者未規律回診、沒能持續治療,陳明正醫師提醒,如腸道持續嚴重發炎,恐導致腸道狹窄、腸穿孔、廔管或膿瘍等,嚴重者恐需切除腸道,可能導致「短腸症候群」,需長期仰賴靜脈輸液來補充營養,甚至進行小腸移植。

陳明正醫師指出,發炎性腸道雖猶如慢性腸道隱形殺手,從確診到治療皆需長期抗戰,唯有遵循醫囑、規律回診、持續治療、定期檢查,同持維持正常作息、規律運動及良好飲食習慣,才是「腸」保健康的不二法門。

參考資料

  1. Abraham C and Cho J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N Engl J Med. 2009 Nov 19;361(21):2066-78.
  2. Ramos GP and Papadakis KA. Mechanisms of Disease: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Mayo Clin Proc. 2019 Jan;94(1):155-165.
  3. Seyedian SS, et al. A review of the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thods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J Med Life. 2019 Apr-Jun;12(2):113-12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careonline_96
523 篇文章 ・ 275 位粉絲
台灣最大醫療入口網站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2022 年搞笑諾貝爾生物獎】斷尾便祕的蠍子傳宗接代?!
胡中行_96
・2022/09/26 ・2611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覺得便祕對求偶過程的影響不大,雄性還是魅力無限,能夠誘惑雌性。……而雌性依然可以生產,只是胎兒數量較少,因為體內充滿糞便。」2022 年搞笑諾貝爾的生物獎得主 Solimary García-Hernández 與 Glauco Machado,手舞足蹈地在視訊頒獎典禮上,拿著蠍子填充玩具認真解說。[1]

2022 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從 24:08 起為生物獎的段落。影/參考資料1

得獎原因

來自哥倫比亞和巴西,[2]目前任職於巴西聖保羅大學的學者 Solimary García-Hernández 與 Glauco Machado,[3]得獎的理由是「研究便祕如何影響蠍子求偶」。搞笑諾貝爾獎的官網上,列出了三份他們合寫的論文,主題是斷尾又便秘的蠍子,分別在獵食、運動以及生育方面的情形。[2]首先,就讓我們來探討失去尾巴與排便不順之間的關係。

斷尾造成便祕

許多動物在受到掠食者威脅時,會有「自割」(autotomy)的行為。牠們主動切斷自己身體的一部份,例如:蜥蜴的尾巴或蜘蛛的腿,然後趕快逃跑。Ananteris 屬的蠍子也會斷尾求生,自然情況下這麼做的雄性多於雌性。[4]斷肢的重量佔全身的 25%,[3]脫落後多少還能抖一會兒,甚至試圖刺傷他人。儘管截面的傷口在 5 天內便會癒合,往事卻只能追憶,組織不再重生。偏偏牠們的肛門和螫針(aculeus 或 stinger)長在消失的尾巴末端,自此滿腹糞便,武功盡棄,慘度餘生。[4]

雄性 Ananteris solimariae 斷尾後:A. 一小時,正流失體液;B. 一天;C. 二天;D. 三天,疤痕開始出現;E. 四天;F. 五天,停止流失體液,疤痕長成;G. 十天,疤痕顏色變深;H. 二十五天,疤痕完全定型。圖/參考資料4,Figure 2(CC BY 4.0)

斷尾影響獵食

「食色性也。」食擺在色前面,要先吃飽才有體力做愛。根據 García-Hernández 和 Machado 的論文,雄性 Ananteris balzani 自割後,制伏小型獵物的成功率從 90% 降到 17%;對大型獵物則由 47% 落至 1%。相較之下,雌性的表現沒那麼悲催,殺戮小型獵物的勝算頂多從 98% 掉到 93%;而針對大型獵物時,則自 97% 減為 70%。除了最終結果,狩獵所需的時間也會因自割而延長,並且在攻擊大型獵物時,尤為明顯。於是,食物來源被狩獵技巧失常所侷限,特別是斷尾的雄性,從此主要以攝取小型獵物為生。[5]

斷尾與移動速度

吃飽有了體力,那也要「追」求得到心儀的對象,才有機會發生性關係。A. balzani 自割後,無論是正常飲食或營養過剩,而有不同程度的便祕,其移動的快慢皆無差異。此外,牠們短期內奔跑的速度不變;但長期來說,雄性就顯得遲緩,使得尋找性伴侶的路途較為艱辛。[3]不過話說回來,Ananteris 屬的蠍子從失去肛門到便祕致死,最多有 8 個月的餘命,[4]努力點應該還是有機會繁衍下一代。[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斷尾前後的雄性 Ananteris balzani。圖/參考資料4,Figure 1(CC BY 4.0)

就在克服身體殘疾的雄性蠍子,好不容易把自己餵飽,並奮力追上雌性的那一刻,關鍵的問題來了:蠍子求偶要用到尾巴![6]

斷尾後的性生活

García-Hernández 與 Machado 為 A. balzani,準備玻璃洞房(長 20 x 寬 10 x 高15公分),裏頭舖有潮濕的細沙、木片和素燒板,並打上浪漫幽暗的燈光。外部的上方和側邊,各架設一台 SONY 攝影機,詳實記錄性愛過程。撇除 27.5% 因為雌性可能已經懷孕而相親失敗,多數蠍子都在一小時內展開親密互動。[6]從 García-Hernández 上傳 YouTube 的論文附帶影片,可見 A. balzani 求偶,大略有三個步驟:

  1. 興奮擺尾:先天體型較小的雄性向巨大的雌性靠近,開始搖動尾巴。就算已經自割的雄性,還是會努力揮舞僅存的殘肢。[7]
  2. 雙蠍跳舞:雄蠍子用自己螯狀的觸肢(pedipalps)與雌蠍子的相扣,再拉著對方往自己這頭倒退。期間雙方口器上像是迷你鉗子的螯肢(chelicerae),猶如親吻般互相碰觸。[4, 7](螯肢其實長得不像螯,只是一對尖尖小小的東西。)
  3. 傳遞精子:一般來講,接下來雄蠍子會將盛裝精子的精胞(spermatophore),排到體外的某個適當地點,[4]然後再把雌蠍子推向那裡。雌蠍子的體重壓得精胞稍微變形,精子便進入牠的生殖器。[8]上述有些細節在影片中不太清楚,[7]但是由於 A. balzani 的精胞是透明的,科學家可以等牠們完事後,用立體顯微鏡檢查到底是成功了,還是有幾隻精子沒被帶走。[6]

在第三個步驟裡,雄性 A. balzani 需要用尾巴末端的螫針撐住地面,奮力一推。實驗中,斷尾者毫無障礙地以殘肢的最後一節替代,[7]而且精子仍有機會被雌性全數打包[6]可謂此生無憾。然而,往後命運艱苦的卻是大腹便便,卵糞滿懷的雌蠍子。基於斷尾後提高的死亡率和下降的生育力,牠們產出子代的數量,比健全的雌蠍子少了 35%。[6, 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Mz1ErfENFk
論文附帶的 A. balzani 性愛紀錄短片:有別於雄性,雌蠍子的尾巴健全,因為科學家事後才脅迫牠們斷尾。[6]影/參考資料7

求愛的意志

搞笑諾貝爾獎的中心思想是「乍看好笑,卻又發人省思」。[2]A. balzani 為了活命而自割,於便祕的痛苦中求愛,又趕在死前傳宗接代。牠們殘而不廢,越挫越勇的精神,是否激起了各位科學宅的生存與戀愛意志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延伸閱讀

科學宅的戀愛契機:「同類交配」理論

如何選擇「基因交友軟體」?——影集《真愛基因》的現實

參考資料

  1. The 32nd First Annual Ig Nobel Prize Ceremony’. (15 SEP 2022) Improbable Research on YouTube.
  2. The 2022 Ig Nobel Prize Winners’. (15 SEP 2022) Improbable Research.
  3. García-Hernández S, Machado G. (2021) ‘Short- and long-term effects of an extreme case of autotomy: does “tail” loss and subsequent constipation decrease the locomotor performance of male and female scorpions?’. Integrative Zoology, 17(5): 672-688.
  4. Mattoni CI, García-Hernández S, Botero-Trujillo R, et al. (2015) ‘Scorpion Sheds ‘Tail’ to Escape: Consequences and Implications of Autotomy in Scorpions (Buthidae: Ananteris)’. PLOS ONE, 10(1): e0116639.
  5. García-Hernández S, Machado G. (2020) ‘‘Tail’ autotomy and consequent stinger loss decrease predation success in scorpions’. Animal Behaviour, 169, pp.157-167.
  6. Garcia-Hernandez S, Machado G. (2020) ‘Fitness implications of nonlethal injuries in scorpions: females, but not males pay reproductive costs’. Dryad, Dataset.
  7. García-Hernández S. (18 NOV 2020) ‘Courtship behaviour of intact and autotomized males of the scorpion Ananteris balzani’. YouTube.
  8. Olivero PA, Vrech DE, Oviedo-Diego MA, et al. (2019) ‘Courtship performance as function of body condition in an ‘ancient’ form of sperm transfer’. Animal Biology, 69 (1): 33-46.
  9. García-Hernández S, Machado G. (2021) ‘Fitness Implications of Nonlethal Injuries in Scorpions: Females, but Not Males, Pay Reproductive Costs’. The American Naturalist, 197, 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胡中行_96
169 篇文章 ・ 67 位粉絲
曾任澳洲臨床試驗研究護理師,以及臺、澳劇場工作者。 西澳大學護理碩士、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士(主修編劇)。邀稿請洽臉書「荒誕遊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