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SHANG
結合理性與感性的數位藝術展「池田亮司個展」是台北市立美術館的年度大展,也是日本新媒體藝術家池田亮司睽違十年後,在亞洲舉辦最全面性的展覽。
展覽已於 8 月 10 日(六)在台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北美館)一樓展區開幕,將展到 11 月 17 日。
池田亮司 (Ryoji Ikeda) 是一位來自日本,目前居住在巴黎的視覺及聲音藝術家。他的創作風格主要關注聲音的本質,例如正弦音與噪音,並且時常以人類聽覺邊界的聲音作為創作元素,以節拍的模式,將各種離散的音調和噪音製作出的鼓的聲音結合成音樂,創造出具高度想像力的極簡音樂風格。其藝術創作概念涉及數學、量子力學、哲學,混合聲響、音樂、影像、物理現象、數學概念,以現場演出及裝置創作出具高度想像力的藝術作品。
「池田亮司個展」由北美館策展人蕭淑文與客座策展人林怡華共同策劃,為藝術家十年來在亞洲最全面性的大型個展,選件涵蓋大型聲音雕塑、視聽裝置、燈箱及平面等作品,部署出跨距微觀與宏觀之際的沉浸式宇宙時空圖景。
「北美館近年相當重視當代藝術跨域的概念呈現、方法論,讓藝術重新去探問自身的意義,以及給出藝術定義新的可能性。」
美術館積極對於社會觀眾面向尺幅的擴大,近年已經融入表演藝術、音樂、舞蹈等異質的觀眾類型,而池田亮司的個展也呈現了北美館近年的展覽方向。
先放下腦袋,打開感官去感受吧!
本次展覽最特別的地方之一即在於展覽現場並沒有作品介紹。策展人為不影響觀者的認知,選擇隱藏作品介紹,讓觀者體驗現場作品後,再自行了解作品概念。
為瞭解「池田亮司」創作的理念,我們親自訪問策展人林怡華。依著原展覽的設計「體驗」初衷,建議在觀展時注意聽覺感受,然後停止閱讀本文,接下來的文章內容將會詳細描述本展覽作品,有雷慎入。
依著展覽的設計「體驗」初衷,建議先行在觀展時注意聽覺感受,然後先停止閱讀本文,接下來的文章內容將會詳細描述本展覽作品,有雷慎入。
以聲音起家的新媒體大師「池田亮司」
如果不熟悉新媒體藝術、也不認識新媒體藝術家池田亮司,進入展場後,一開始會感受到數字、光影與聲音的變化。只要再久待一陣子,去細看這些數字和光影、聲音的變化構成的作品,很神奇的,你會感覺陷入其中。這種沈浸式魅力,就是以喜愛數學與物理概念,並擅長將聲音及科技為呈現方法的新媒體大師「池田亮司」的作品魅力。
跟著池田亮司的創作脈絡走,在展場中首件作品即為以聲音為創作主題的《 A「連續統」》。位於大廳的《 A「連續統」》,只要脫鞋(不用門票)即可體驗。作品由五個揚聲器同時發出具有特定順序、組合的聲音,作品名稱的「A」指音符「A」,是管弦樂團調音基準的「音樂會音高」,但這基準音從巴哈時代至今都未有標準定位。
為何以聲音作品《 A「連續統」》為展覽第一件作品呢?策展人解釋,這除了提醒參展觀眾打開耳朵,也代表著以聲音藝術起家的池田亮司創作脈絡象徵。
「池田亮司個展」展覽中的影像作品皆為即時運算的視覺及聲音作品,利用程式撰寫的交疊、重複手法,加入作品中的參考數據,每分每秒展現出大致類似,但細節不同的樣貌。在本次展覽中,以此手法創作出最純粹知覺體驗的作品就屬《符碼-詩》了。池田亮司拆解先前創作的內容,重新構成為《符碼-詩》這項作品。在聲光效果之中,你將看到從參考資訊中提取的各種數據,構成看似不具任何意義的畫面,也將實際感受到,以符碼組出的如交響曲般的樂詩。《符碼-詩》以不斷變化的影音內容,挑戰觀者大腦的知覺層次。
以池田亮司創作者的角度而言,《數據掃描 1-9 號》 (data.scan [nº 1-9]) 是他對於環境的理解,是他探究人體、環境之間關聯後想傳達的創作。對探索迷來說,或許本作品是本次展覽中最有探索感的裝置作品。只要細心留意,並且在空間中待上一段時間,一定可發現作品的變化規則。當聲音出現,顯示器畫面就會跟著改變。
跟著《數據掃描 1-9 號》的改變規則,觀察背後代表的數據:摩斯密碼、第十一號染色體、蛋白質組成以及不同維度的空間,並探究它們是如何轉換為數位藝術作品;而每次規則到來時,作品是如何改變。若將此探究的方式作為觀賞本作品的方式,也不失為觀賞本作品的樂趣之一。
首次於台灣展出!歐洲核子研究組織駐村的創作:《普朗克世界「宏觀」》
本次展覽中可以看到各種新媒體創作手法,包含聲音裝置、即時演算影音作品…等。不管是以聲音、影像作為創作媒材,還是以投影、揚聲器等技術表達作品,在池田亮司作品中,總是可以看到媒材串連後的「編曲」概念。池田亮司以「編曲」方式串連各種媒材與技術,詮釋他心中對於宇宙中存在著秩序的渴望。
本次年度大展上,更可一窺池田亮司的手稿,以及他在歐洲核子研究組織 (CERN) 駐村時,學習原子學、原子力學、量子學時的筆記。
池田亮司於歐洲核子研究組織 (CERN) 駐村後,創作出《普朗克世界「宏觀」》 (the plank universe [macro]) 巨幅投影裝置作品。本作品中看出不斷延伸的點,連接而成的樹狀圖,結合太陽表面活動的影片,用來呈現──從物理學上無限小的計量單位「普朗克長度」 (Planck length) 的角度,來探索人類對自然界無限小或無限大的感知潛能,試圖從人類尺度至超出可觀測範圍的宇宙尺度,來描繪無限的宇宙、擴延認識世界的極限、觸碰宇宙的邊界的概念。
《普朗克世界「宏觀」》是首次在台灣展出的作品,了解其創作背後的邏輯後,不免佩服新媒體藝術家將艱深的物理概念轉化為藝術品創作力。池田亮司借物理現象背後的數學結構帶出宇宙宏大的隱喻,建立去「人類中心」觀點,並以科技為技術,創造出不斷改變的沈浸式互動體驗,為觀者開啟新的感受方式。
喜愛探究數學、物理概念,又擅長撰寫程式的你,不妨趁著週末到北美館體驗池田亮司的創作脈絡以及創作作品魅力。如果不小心被啟發,說不定也可以嘗試以物理、數學及生物等概念,以數位技術呈現自己的宇宙觀呢!
「池田亮司個展」展覽資訊
-
展期:2019.08.10 – 2019.11.17
-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 1樓展覽室 1A~1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