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開車就忘掉手機吧!

Y. M. Huang
・2012/04/06 ・1236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值 491 ・五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昨天立法院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修正條文,明訂汽機車駕駛人用手持方式使用行動電話、電腦或其他相類似功能裝置,機車駕駛罰一千元、汽車罰三千元。因為日前有駕駛因為開車時手持使用手機,結果車禍身亡。立法的立意是好的,但究竟手持使用手機真的比非手持危險嗎?開車真的不能同時做別的事情嗎?

十幾年前在國外就已經有很多相關的研究在探討使用手機對於開車的影響,Strayer與Johnson(2001)做了一個研究探討使用手機的哪個環節對於開車會有影響,首先他們檢驗是否只要有聽覺刺激(因為當時的手機主要是用來講電話的,因此他們操弄請實驗參予者聽廣播或是聽有聲書兩種情境)就會對於駕駛有影響,結果發現聽覺刺激的出現並不會影響駕駛。再者他們檢驗若模擬駕駛時同時和他們對話是否會對於駕駛造成影響,結果發現不論用手持或非手持的設備,只要需要自行產生對話的內容(一般手機通話都會發生的情境),就會對於駕駛的表現有影響。後續也有不少研究進一步探討手機使用對於駕駛行為不同面向的影響,大部分的研究都發現不論是否手持手機並不是關鍵的影響因素。但有研究指出若開車一邊用手按鍵去傳簡訊,造成的影響是比僅用手持設備講電話更大的,但有可能是因為傳簡訊是一個更耗費認知資源的動作,而非僅因為傳簡訊是一定需要手持,所以造成較大的影響。

Strayer等人(2003)進一步探討為什麼一邊開車一邊講電話會影響駕駛行為,他們發現講電話會讓人的視覺注意力分散,即使視覺刺激是出現在視野的中央(通常越靠近視野中央的訊息是越不能易被忽視的),除此之外講電話也會造成人們對於視覺訊息的顯示、隱示記憶造成影響。

所以開車若要安全,最好的方式就是不使用手機,不論是否有手持。最極端的做法就是開車就開車,其他事情都不要做。但這樣的做法並非是最好的,例如Atchley與Chan(2011)指出若長時間執行單一作業(例如專心開車),則對於注意力也會有不好的影響,因此他們主張要同時間做一些其他的事情,能夠讓注意力維持在最佳的狀態。若一個行為相當自動化,同時做那個行為一邊開車其實不見得會造成不好的影響,可能反而會有助於駕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後幾個值得我們,特別是立法的單位需要思考的,很多事情都會對於安全駕駛有影響,而非僅有手持手機,Korpinena與Pääkkönenc(2012)的研究就發現精神狀態及生理狀態都影響安全駕駛,駕駛的情緒狀態也對於安全駕駛有重大的影響。難道這些事情都要立法嗎?不論是脖子痛、生氣都不能開車,否則也要罰款?再者,隨著科技的進步,手機的使用已經和過去有很多的改變(例如siri的語音操作功能),必須要有很多新研究來探討這些行為模式如何影響駕駛行為,根據結果來立法,才能保民而非擾民。就現階段來說,若真的認為手機使用會影響安全駕駛,那就應該禁止手機使用,不論是否為手持的方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Y. M. Huang
95 篇文章 ・ 4 位粉絲
輔大心理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探討情緒與認知之間的關係、老化對認知功能的影響、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落實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 部落格網址:認知與情緒新聞網 (http://cogemonews.com)

2

31
1

文字

分享

2
31
1
機器人的生命權力——《再.創世》專題
再・創世 Cybernetic_96
・2021/08/25 ・4697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作者/高涌泉

人有人權,機器人是否應該也有某種類似於人權的權力(姑且稱之為「機器人權」)?目前這個問題還沒有被大眾認可的標準答案,因為我們還不知道機器人是否值得擁有機器人權。以當下(2021)最先進的機器人來說,我想多數人對於將它「關機」,不會有絲毫猶豫,就像我們可以毫不在意地任意關掉(或開啟)最先進的蘋果電腦。也就是說,當前最先進的機器人還沒有先進到需要我們去擔心關機是否影響它的福祉(生命)。但是未來呢?當,譬如說,一萬年之後 ( 或許不用那麼久,說不定一千年之後即可?)的機器人,已具備人性(我稍後會討論出現這種狀況的機率),那時人類應該允許機器人擁有機器人權嗎?

機器人是否也應有屬於自己的機器人權。圖/Pexels

科幻電影中的機器人

對於這個假設性問題,好萊塢已經給了答案——你所能想像的狀況大約已經出現於某部科幻電影裡。有一類情境相當常見,讓我舉幾部很好看的片子為例來說明:

  1. Ex Machina人造意識,也譯為機械姬;據說拉丁文片名本意是「來自機器」)。片中的女機器人在主人的設計下,已經具有足以通過「圖林測試」(Turing Test)的智能,但是她還進一步發展出主人所不知的自主意識,最終為了自由而殺死把機器人當作娛樂工具的主人。
  2. Blade Runner銀翼殺手)。此片的機器人是仿生人,在外貌、語言以及行動上,與人類沒有區別,和 Ex Machina 中的機器人相比,好似更加先進,然而其機器人本質還是可以被一項對於情緒反應的測試揭發(有如測謊器的功能),片中機器人當然也被安排會為了避免「被退休」而殺人。
  3. I, Robot機械公敵)。片中機器人在外貌上,與人類有明顯區分,它們被製造來服務人類,有遠超越人類的體能,因此必須遵循艾西莫夫「機器人三定律」(第一定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坐視人類受到傷害;第二定律: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命令,除非命令抵觸第一定律;第三定律:機器人在不違背前兩定律的情況下,必須保護自己),此片也一樣安排讓機器人產生某種程度的自主意識(主角機器人甚至會做夢),以及與人類的衝突。

以上三部科幻片的共同點是人類製造出的機器人終究會產生某種具自由意志的心智,並且會捍衛自己生存的權利、抗拒人類的宰制。這種「覺醒、反抗、勝利」三部曲的故事也廣為其他科幻電影所採用。(有一部叫好叫座、由 HBO 推出的科幻電視影集 Westworld西方極樂園)也是大致循這樣的套路。)事實上,這樣的套路也出現在非科幻的一般劇情片中,大約是這種勵志招式符合某種人類的心理需求,所以很受歡迎。總之我們從機器人科幻片學到了兩件事:一是我們與機器人的關係取決於機器人能否產生自我意識(心靈),而且大家願意相信機器人應該終究會具有這樣的能力;第二是對於我們應該賦予機器人多少「機器人權」的問題,無論我們如何操心,恐怕不是重要的事,因為就如「人權是爭取來的,不是靠施捨的」,「機器人權」的內涵還是由機器人決定。不過這兩點若真要仔細推敲,就會發現可以質疑的地方非常多。

科幻片中人類製造出的機器人終究會產生某種具自由意志的心智 。圖/Pexels

機器人適用心物二元論還是原子論?

首先,到底什麼是機器人?對此我一直沒有下個定義,因為不需要:大家都很清楚機器人儘管在外型與行為上,有很多種類,但一定都是人造的。所以機器人就是人造人(或人工人),是人類用材料製造出來的。所謂的材料就是物質,物質拆解到最後,就是各種原子罷了。所以機器人都是原子組裝出來的。但是人類不也是由原子組成的嗎?為什麼人不是機器人?或者,人其實也是一種是機器人?也就是說人也不過是一群原子依據某種明確的指令(程式、算則)在運行罷了!然而自古以來,不斷有哲學家懷疑這樣的看法,因為大家想不透在這樣的假設下,自由意志(俗稱靈魂)如何能夠出現?如果不行,也就是說靈魂這東西和物質屬於兩個範疇(即所謂的二元論),那麼人當然就不是機器人了:人有靈魂,機器人沒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是自古以來也有不少人不相信二元論,例如古希臘的原子論者就不相信有獨立的靈魂這回事,以法國哲學家柏格森(Henri Bergson)的話說,原子論者相信的是「身體、靈魂、所有的物體以及世界,都是由原子所構成的。自然現象和思維都只是原子的運動而已。一切的事物與現象都是由原子、原子之間的真空(void)、以及原子的運動所組成的。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東西了。」如果原子論終究是對的,那麼人便只是一類較高明的機器人罷了!

那麼到底二元論與原子論兩者間哪一個比較有道理?(當然了,聰明的哲學家還發明出其他更繁複細膩,或者說更怪異有趣的理論,例如原子本身就是有意識之物體的說法等等,感興趣的人可以自行探究。)自近代科學出現以來,由於物理、化學與生命科學以及電腦科學的快速進展,眾多科學家自然地認為原子論的觀(自然現象和思維都只是原子的運動而已)是一件合理的假設,理解意識如何出現在腦子裡於是成為眾多研究的目標。

認知思考的想像實驗

美國哲學家瑟爾(John Searle)在 1980 年提出一項想像實驗(類似的想法其他人也有),試圖證明意識絕不是物質加上(電腦)程式就能產生的,具體說,即電腦不可能具有思考能力。他這個想像實驗一般稱為「中文房間論證」(Chinese room argument),讓我用一個不同於瑟爾原始版本、但我想仍不失其意的簡化版來說明這個論證:設想在某房間裡有位美國哲學家,他不懂中文與日文,但是能夠依據指令行事,房間裡有個資料庫,裡面有一份中日文字對照表(對哲學家來說,這裡的中日文字都只是奇怪的符號而已)及一本以英文寫的中日文語法規則簿(即中日文字對照表內符號之間應遵循的關係),我們將一篇中文文章送進房裡,這位先生就依據房間裡的資料庫,將這篇文章「翻譯」成日文,然後送出房間。房間外的人會以為這篇文章是房間內有位懂中文與日文的人所做的翻譯,但是瑟爾說房內的哲學家根本不知道他所經手的文章在講些什麼。

以行話說,瑟爾想示範的是掌握了「語法」(syntax)不意味就了解「語意」(semantics),而不了解語意就談不上認知與思考。總之,瑟爾的重點是知道依據明確的規律來操弄符號(這是所謂「人工智慧(智能)」(AI)的功能)儘管有翻譯的本事,但仍不具認知、理解與思考的能力,也就是他不相信電腦(AI)能夠導致意識與心靈。瑟爾的講法引發大量評論,有人主張自由意識根本是個幻覺(當然另有人說這麼想的人錯得離譜),也有人主張人腦與電腦有根本差異(但是究竟差異為何,則意見紛雜)等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我的簡化版本中,瑟爾的想像實驗假設了機器翻譯是行得通的(但是即便如此,機器還是沒有意識可言),不過長久以來,機器翻譯其實一直沒有太大的進展。然而近年來由於大數據與深度學習方法的出現,機器翻譯的水準已經頗為可觀,儘管還算不上完美,但是已經不像更早些時,譯文漏洞百出,明顯就不是人為的。同樣地,深度學習也讓電腦下棋(無論是西洋棋或是圍棋)的功力,遠遠超越人類棋手。在翻譯與下棋之外,電腦還有很多令人刮目相看的新本事(傳統的本事當然是其快速計算的能力),所以就算電腦還談不上有真正的意識(無論這是什麼意思)可言,不少人(包括我)已經感到震撼。

經深度學習後,電腦也可以下西洋棋。圖/Pexels

對於意識等抽象概念的探討,如果沒有具體的例子作為對象,容易流於空泛,莫衷一是。目前在人類之外,什麼東西可能擁有某種程度的意識?動物是個明顯的答案,無怪乎科學家與哲學家對於動物的心智很感興趣。不過動物心智也不容易捉模,相關意見也一樣紛雜。據說,主張心物二元論的笛卡爾就認為由於動物沒有語言能力,因此談不上具有心智,不過我想很多養過寵物的人恐不會接受這個見解。

動物的心智與生存權

我自己雖不養寵物,但全然認同(起碼有些)動物是具有心智的。主因是我在過去五、六年間,迷上了在 YouTube上觀賞對於白頭鷹(bald eagle)的巢 24 小時全天候(晚上有紅外光夜視)的實況轉播。簡單講,整個情況就像電影 Truman Show(楚門的世界)的白頭鷹版——除了白頭鷹的真實生活比虛假的楚門世界要有趣太多了。白頭鷹是美國國鳥,曾一度列入瀕臨滅絕物種(endangered species)名單,後來在種種保護措施(包括禁止殺蟲劑 DDT)下,族群數量才逐漸回升。白頭鷹是美麗的大型鳥,位於食物鏈頂端,有王者氣質,令人著迷。現在網路上可以找到很多位於世界各地的這種稱為「白頭鷹巢實況監視」(live bald eagle nest cam)的 YouTube 頻道,我最早看的是一個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的巢:多年來,有一對白頭鷹固定在那裡築巢、育(鷹)嬰,人類鷹迷們分別暱稱公、母鷹為「總統先生」與「第一夫人」;它們每年秋季回到這裡,修整離地數十公尺的巢、交配、產卵、孵卵、撫育幼鷹,直到幼鷹於初夏可以自行飛翔離巢。

位於食物鏈頂端,具有王者風範的白頭鷹。圖/Pexels

對於我這樣剛入門的觀鳥人,白頭鷹的一切生活習性都很有意思。例如,幼鷹一但接連破殼而出,殘酷的「手足競爭」(sibling rivalry)立即登場,父母不會介入這種(從觀眾留言可知,令不少人不忍心看的)天生的競爭,弟妹在受到兄姊的壓制之後,很快學到要避開對方的攻擊,並且如何在適當時機,迅速從父母口中搶到食物。又例如,公鷹規律地獵捕魚、松鼠等動物回巢,轉交母鷹餵食幼鷹。還有令我特別訝異的——父母會在下雨(雪)或大太陽時張開翅膀護著幼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觀鷹久了,我發現自己能夠預測老鷹的企圖,或者說可以領會老鷹在「想」些什麼、在動些什麼「心思」。老鷹儘管沒有語言,但是能夠發聲「呼喚」、「警告」、「恐嚇」其他老鷹或其他生物。我一點也不懷疑白頭鷹具有某種程度的心智。(知名哲學家奈格爾(Thomas Nagel)在 1974 年發表了一篇文章「身為蝙蝠會有什麼樣的感受?」(What is it like to be a bat?),他此文的主張就是,不是蝙蝠的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蝙蝠的主觀感受是什麼。我自以為多少了解白頭鷹的心思,當然是不認同奈格爾的主張可以推廣至白頭鷹。)為什麼白頭鷹能夠具有心智,而機器人沒有?這就是當代心智研究的基本問題。我猜測關鍵在於演化與成長歷史:白頭鷹是經過長期自然演化而產生的物種,從出生至獨立成熟也有個成長過程,而機器人卻不是如此。

動物應該擁有生存權,尤其是那些我們覺得具有某種心智能力的動物,這是很多人認可的事(在很多社會這件事其實已經成為法律)。白頭鷹的生存受到保護,數目也逐年增加,愛鷹人士都很高興。但是如果白頭鷹的數目因為保護而過度增加以至於影響了人類的利益呢?是不是白頭鷹的生存權也應受到限制呢?(對於某些動物,這種情況不是已經出現了嗎?)總之,動物權的範圍操之於人類。

機器人目前的處境還遠在動物之下,我看不出機器人如何能夠因產生心智而改變這種狀況。即便機器人因本事提高,讓我們將它們如同白頭鷹看待,它們生存權的範圍大小,仍是取決於人類,除非它們的聰明才智超越包括人類在內的一切動物。

人類目前的科技水準還處於初級階段,或許在很久很久以後,人類可以製造出和蚊子一樣靈活的「機械蚊」,那時才開始來操心所謂機械人權的問題還不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2
再・創世 Cybernetic_96
11 篇文章 ・ 29 位粉絲
由策展人沈伯丞籌畫之藝術計畫《再・創世 Cybernetic》,嘗試從演化控制學的理論基礎上,探討仿生學、人工智慧、嵌合體與賽伯格以及環境控制學等新知識技術所構成的未來生命圖像。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開車不要玩手機!「駕駛者監控系統」以影像辨識偵測分心駕駛行為
車輛中心ARTC_96
・2018/11/21 ・1740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91 ・九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文/張銘方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研究發展處

多項調查報告指出,駕駛者分心與疲勞是造成車輛意外事故的重要原因。美國公路運輸安全管理局(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stration, NHTSA)之統計資料研究指出,每年因為駕駛者分心與疲勞導致之交通事故保守估計至少約占整體交通事故的 10%;因此,NHTSA、歐盟均表示將制訂安裝駕駛者監視系統等規範。

其中,台灣與美國已有交通法規禁止行車中使用手持式行動電話等駕駛異常行為,以避免駕駛分心。相關規範如下表1所示:

圖/ARTC 提供

綜合上述規範分析,現行駕駛狀態監控的項次,主要分為:分心駕駛疲勞駕駛兩大部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中分心駕駛部分,隨著手持式行動裝置普及,多限制駕駛操控車輛時,禁止使用手持式行動裝置進行撥接、通話或發簡訊等分心行為,以避免駕駛分心而造成危險發生。

而在疲勞駕駛部分,目前車輛法規與標準裡皆尚未對駕駛疲勞明確定義,但交通法規裡已將「連續駕駛的時間」當作一個指標,規範駕駛人不得連續駕駛車輛超過一定的時數。

駕駛者監控系統介紹

車輛中心 (ARTC) 駕駛狀態監控系統係以數位訊號處理器為核心,接收攝影機並輔以紅外線投光器等感測元件,擷取車艙內駕駛人臉影像資訊,透過影像處理技術偵測駕駛面部特徵位置,並結合駕駛行為模型,估計駕駛者行駛行為特徵,判斷駕駛者開車之專注力,當系統判定為異常行為發生時,如分心駕駛、手機通話和吸菸等異常行為發生時,系統透過 GPIO(General-purpose input/output)以揚聲器發出警示聲;本系統亦能透過 CAN BUS 介面讀取車速、方向燈等車身訊號,以輔助判斷系統啟動時機,其系統架構如圖 1 所示。

駕駛異常行為監控系統架構。 圖/ARTC 提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系統關鍵技術為人臉偵測與臉部特徵辨識演算法、駕駛狀態解析演算法與嵌入式硬體設計技術等,系統判斷邏輯如圖 2 所示。

系統功能判斷邏輯示意。圖/ARTC 提供

分心駕駛行為偵測技術

本系統透過車室內的攝影機與紅外線光源裝置,擷取全天候(日/夜)駕駛面部影像,偵測駕駛人臉五官位置,進行辨識臉部注視方向的駕駛視野分析,並估算頭部(左、右)偏擺量,進而分析駕駛者的分心程度,當超越警示值時,則給予適當的警示,如圖3 所示,其辨識率可達 95% 以上。

臉部偏轉角度示意圖,R_dist與L_dist為臉部邊界至鼻部的距離。圖/ARTC 提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違規駕駛行為偵測技術

異常行為偵測演算法主要目的為偵測駕駛者打手機與吸菸狀態,而本系統藉由臉部特徵判斷偏擺角度,角度過大時,其為危險駕駛,角度於容許範圍時,亦同時進行異常行為偵測-打手機與抽菸狀態,打手機行為與吸菸行為辨識係參考前述所得人臉五官位置,並透過臉部邊界與人臉五官之幾何關係,取得打手機與吸菸偵測特徵區域搜尋,其偵測方法以分類器演算法進行比對與估測,辨識率可達 90%以上,系統作動警示如圖4所示。

駕駛異常行為作動警示。圖/ARTC 提供

將出現更廣泛運用的駕駛者監控系統

駕駛者監控系統以影像辨識技術為基礎,偵測駕駛人臉五官位置與建置違規駕駛行為模型,以進行駕駛者異常行為偵測,藉由比對資料庫模型而判定行為是否發生,並適時地提出警告;目前駕駛者監控系統可應用於商用車隊駕駛、職業司機安全管理系統,未來隨著法規上路,以及消費者對於行車安全更加注重,預期該系統的成長率與市場規模將會持續成長,如圖 5 所示。

ADAS Submarket Grows Fastest from 2015-2025。圖/Visiongain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駕駛者監控系統為一整合型之系統,除了兼具駕駛狀態監控功能外,未來亦可結合其他安全警示系統(前方碰撞警示、車道偏移系統等),應用影像處理核心平台,推出具多功能之系列產品。

本文出自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原文於此,如需轉載,歡迎與車輛中心聯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車輛中心ARTC_96
9 篇文章 ・ 3 位粉絲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ARTC),江湖俗稱車測中心,但更希望大家能稱呼我們為「車輛中心」,因為我們不只做測試,我們也做創新研發;我們是由一群對車輛有著專業知識與熱情的工程師所組成,期望透過泛科學這個平台與大家分享各種車輛知識,讓大家更懂車。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開車動不動就飆三字經?駕駛愛罵人其實有原因──2018搞笑諾貝爾和平獎
Rock Sun
・2018/09/27 ・3003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538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抓好方向盤,人比車兇才好上路?

開車的時候,有許多事情會讓人不爽,比如塞車、亂轉彎、急煞、被警察關心等等。但是有個胸懷大志、為現代人著想的團隊覺得除了上述這些,還有個因素很常被大家遺忘,那就是:大聲叫罵,這到底是十分危險的潛在因素,還是馬路上一團混亂中微不足道的小事呢?

今年的搞笑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便以此為題,提出了「開車時大聲叫罵的頻率、動機與認知上的風險及回饋」的研究,並由阿隆索教授  (Francisco Alonso) 代表這個來自西班牙和哥倫比亞的團隊領獎

在經過一番研究之後,他們取得的數據除了透析許多人不太好的駕車習慣之外,也提出了相關檢討,或許也可以成為未來駕訓班的指導方針喔~

開車常常 7 pupu 到底是為什麼呢?圖/Joseph Mietus @flickr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開車越開越生氣,為什麼?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2015 年的統計,全球每年有 123 萬人因車禍死亡,假設不是每個人一坐上車就想來場玩命關頭,那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這麼多車禍事件呢?又是什麼讓汽車駕駛們產生侵略性駕車 (Aggressive driving) 行為呢?

造成侵略性的原因非常複雜,可以大概分為內在和外在。

內在因素包含:今天心情不好、起床閃到腰、分心……;外在則如:被別人按喇叭、急煞、紅燈即停等等,如果要說這些事情有什麼共通點的話,那就是它們都會直接影響到開車舒適度,進而影響心情、判斷。這些條件老實說還蠻常見的,再加上我們有很強的學習能力,自幼會學習其他人的開車方式、被電影等媒體影響,所以我們很容易就進入了現代社會常見的暴走式開車。

另外一個開車時會生氣的原因則跟心理層面比較相關:我們開車時幾乎都將車子視為自己的私人領域,所以當別人(或我們自己)有侵略性駕車行為出現的時候,我們(或別人)就會有私人領域被侵犯的感覺,並可能以類似的方法反映在對方或其他人身上,造成蝴蝶效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就這樣,許多東西一直疊加,就讓許多駕駛爆發了。

種種原因疊加之下,駕駛就爆、發、啦!圖/Giphy

但在一些跟安全駕駛有關的論文中,也提出了其他值得一提的因素,那就是──噪音(和溫度,見注 [1])。

有研究指出噪音也是造成侵略行為的幫兇,尤其是你自己無法掌控聲音大小和時間長短的聲音,而後者更和這次的主題「咒罵」大大相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次獲獎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探討「大聲咒罵」這檔事與侵略性駕車行為之間的關係,是越罵會越亂呢?還是其實一點關係都沒有?

西班牙的駕駛愛罵人嗎?

由於地緣關係,這份研究都在西班牙進行,我想這大概能讓其他看到本論文的人一窺這個國家的交通狀況,或許也能藉此反思,找出對社會最好的解決方法。

另外,這個研究在實驗上有一個很重要、不可忽視的因子要考慮,那就是法律。一個駕駛知不知道、同不同意、接不接受、守不守法在這個實驗都會有很大的影響;再者,違反法律的背後會有懲罰還有自身的風險,所以這在實驗中是相當重要的變因。

於是乎,一份為了研究咒罵與開車行為的問卷就此誕生了,裡面詢問受試者的幾個點有:

  • 受試者的年齡、學歷、習慣(注 [2])
  • 覺得發生侵略性駕駛發生的原因,頻率高低
  • 他們自覺的風險、懲罰和嚴重性
  • 道路的種類考量、開車的動機……

簡單的說,這位教授所做的實驗就是想以問卷的方式知道,在駕駛發生侵略性行為或被類似行為影響後,受試者的反應和思考邏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就這樣產生了 1100 份問卷,整理出了幾種分析結果:

如上圖所示,初步調查有 66.4% 表示幾乎沒有在開車時發生破口大罵的行為(從來沒有+幾乎沒有),而剩下的受試者則表示通常甚至時常開車叫囂。

而同一批受試者中,有 43.9% 的人表示他們是因為別人的行為而叫囂,也就是被動地做出類似的行為;另外 27.2% 的受試者表示因為其他駕駛讓他們感到緊張或不爽,光這幾樣因素就佔了 70%,除此之外很少有其他的理由會讓人開車的時候想罵人了。

車禍原因大解密,想像與實際不太一樣啊!

而當受試者們被要求以 0~10 分來評斷他們覺得最有車禍風險的原因,最多的是酒駕和超速,前者有 60% 的人給了滿分,後者有 75% 的人給了超過 8 分的分數。其他如路況不好、道路不熟、天氣不好等則排在後面,整體而言只有 1.4% 的人覺得這些一點都不妨礙他們(5 分以下)。問卷調查中,較令人擔心的狀況是:有 11.2% 的人覺得不繫安全帶一點都不危險,尤其是在後座,或許政府需要加強宣傳安全帶的重要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一方面,有 3 分之 1 的人覺得汽車本身的保養狀況不會造成危險,但它其實是肇事的主因之一。

那麼,大家對咒罵的觀感呢?根據問卷結果,很少人覺得開車中叫囂咒罵會有風險。

如果我們以事故原因和開車的地點來做分析,會發現常開市區的駕駛比較在乎各種風險,但是一談到罵髒話,無論是哪裡的駕駛都不太重視。

再進一步詢問後,我們會發現,在不同的地方罵人,給人的危機感也不太一樣,人們覺得在市區道路和高速公路叫罵的風險最高,而收費站區段 (Turnpike) 則敬陪末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駕駛做出咒罵行為的頻率高低,也與他們暴露在風險之下的程度高低有關,當他們在更緊張、風險高的地區開車時,會試著去減少暴力開車的機率。而對高風險狀況比較敏感的人,則會比較少做出這種咒罵的舉動,換句話說~從標準差來看:那些說自己很常咒罵的人,會自然地尋求較低風險,而說自己本來就不會罵人的駕駛則沒什麼差別。

讓我們再來看看駕駛們對於其他常見肇事元兇的態度:14% 的人覺得綁安全帶不該被處罰,65% 的人覺得罵髒話不該被制裁,8% 的人覺得不保持安全距離、超速不須被懲罰,最後,亦有 65% 的人覺得開車抽菸不應該被罰。

分析制裁與行為間的關係,81~96% 的人覺得罰錢可以了事,70% 的人覺得酒駕可以入獄,90% 的人覺得超速、不照應該的速度、酒駕可以暫時或永久地吊銷駕照,而有 78% 的人覺得開車但不保險可以被罰。(怎麼覺得西班牙的開車族有點嚴苛啊…..)

整體來說,對 26.4% 的人而言,開車口出惡言是蠻正常的一件事,但是絕大部分的人都不把它當一回事,也認為它的嚴重性比不上其他常見的危險行為。不過,統計學卻顯示咒罵會影響許多人的開車表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在的交通法規已經禁止了很多不當行為,諸如:酒駕、超速,以避免它們產生更危險或更暴力的後果、影響每位用路人。

但咒罵並不在現行規範之內,而每個人對這類行為的容忍度不一,有些人無視它、當作無可避免的經歷;但有一些人在遇到這類事情時,肚子裡的歸藍爬火就起來了,開始如江水一般滔滔不絕問候對方,可能再加上一些肢體動作,有時甚至不惜直接槓上對方,這樣對所有用路人都不是好事。所以阿隆索教授表示:要如何阻止這種口頭上粗暴的侵略行為,可能就是駕訓班的下一個重點囉~~

罵人會增加車禍風險,好孩子不要學喔!圖/作者自製

注解:

  1. 有研究指出夏天的時候,暴力犯罪有上升的趨勢,同理可證,如果今天天氣熱又潮濕難耐,那麼暴走的機率可能又會更高。
  2. 侵略性駕車行為多發生在 18~26 歲或著低學歷、有前科、酒癮的人身上;相反的,越高齡、越高學歷發生的機率則越低。

原始論文:

Francisco Alonso, Cristina Esteban, Andrea Cecilia Serge, Mª Luisa Ballestar (2017) Shouting and Cursing while Driving: Frequency, Reasons, Perceived Risk and Punishment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DOI:10.12691/jsa-1-1-1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Rock Sun
64 篇文章 ・ 953 位粉絲
前泛科學的實習編輯,曾經就讀環境工程系,勉強說專長是啥大概是水汙染領域,但我現在會說沒有專長(笑)。也對太空科學和科普教育有很大的興趣,陰陽錯差下在泛科學越寫越多空想科學類的文章。多次在思考自己到底喜歡什麼,最後回到了原點:我喜歡科學,喜歡科學帶給人們的驚喜和歡樂。 "我們只想盡我們所能找出答案,勤奮、細心、且有條理,那就是科學精神。 不只有穿實驗室外袍的人能玩科學,只要是想用心了解這個世界的人,都能玩科學" - 流言終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