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方向盤,人比車兇才好上路?
開車的時候,有許多事情會讓人不爽,比如塞車、亂轉彎、急煞、被警察關心等等。但是有個胸懷大志、為現代人著想的團隊覺得除了上述這些,還有個因素很常被大家遺忘,那就是:大聲叫罵,這到底是十分危險的潛在因素,還是馬路上一團混亂中微不足道的小事呢?
今年的搞笑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便以此為題,提出了「開車時大聲叫罵的頻率、動機與認知上的風險及回饋」的研究,並由阿隆索教授 (Francisco Alonso) 代表這個來自西班牙和哥倫比亞的團隊領獎。
在經過一番研究之後,他們取得的數據除了透析許多人不太好的駕車習慣之外,也提出了相關檢討,或許也可以成為未來駕訓班的指導方針喔~
開車越開越生氣,為什麼?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2015 年的統計,全球每年有 123 萬人因車禍死亡,假設不是每個人一坐上車就想來場玩命關頭,那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這麼多車禍事件呢?又是什麼讓汽車駕駛們產生侵略性駕車 (Aggressive driving) 行為呢?
造成侵略性的原因非常複雜,可以大概分為內在和外在。
內在因素包含:今天心情不好、起床閃到腰、分心……;外在則如:被別人按喇叭、急煞、紅燈即停等等,如果要說這些事情有什麼共通點的話,那就是它們都會直接影響到開車舒適度,進而影響心情、判斷。這些條件老實說還蠻常見的,再加上我們有很強的學習能力,自幼會學習其他人的開車方式、被電影等媒體影響,所以我們很容易就進入了現代社會常見的暴走式開車。
另外一個開車時會生氣的原因則跟心理層面比較相關:我們開車時幾乎都將車子視為自己的私人領域,所以當別人(或我們自己)有侵略性駕車行為出現的時候,我們(或別人)就會有私人領域被侵犯的感覺,並可能以類似的方法反映在對方或其他人身上,造成蝴蝶效應。
就這樣,許多東西一直疊加,就讓許多駕駛爆發了。
但在一些跟安全駕駛有關的論文中,也提出了其他值得一提的因素,那就是──噪音(和溫度,見注 [1])。
有研究指出噪音也是造成侵略行為的幫兇,尤其是你自己無法掌控聲音大小和時間長短的聲音,而後者更和這次的主題「咒罵」大大相關。
本次獲獎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探討「大聲咒罵」這檔事與侵略性駕車行為之間的關係,是越罵會越亂呢?還是其實一點關係都沒有?
西班牙的駕駛愛罵人嗎?
由於地緣關係,這份研究都在西班牙進行,我想這大概能讓其他看到本論文的人一窺這個國家的交通狀況,或許也能藉此反思,找出對社會最好的解決方法。
另外,這個研究在實驗上有一個很重要、不可忽視的因子要考慮,那就是法律。一個駕駛知不知道、同不同意、接不接受、守不守法在這個實驗都會有很大的影響;再者,違反法律的背後會有懲罰還有自身的風險,所以這在實驗中是相當重要的變因。
於是乎,一份為了研究咒罵與開車行為的問卷就此誕生了,裡面詢問受試者的幾個點有:
- 受試者的年齡、學歷、習慣(注 [2])
- 覺得發生侵略性駕駛發生的原因,頻率高低
- 他們自覺的風險、懲罰和嚴重性
- 道路的種類考量、開車的動機……
簡單的說,這位教授所做的實驗就是想以問卷的方式知道,在駕駛發生侵略性行為或被類似行為影響後,受試者的反應和思考邏輯。
就這樣產生了 1100 份問卷,整理出了幾種分析結果:
如上圖所示,初步調查有 66.4% 表示幾乎沒有在開車時發生破口大罵的行為(從來沒有+幾乎沒有),而剩下的受試者則表示通常甚至時常開車叫囂。
而同一批受試者中,有 43.9% 的人表示他們是因為別人的行為而叫囂,也就是被動地做出類似的行為;另外 27.2% 的受試者表示因為其他駕駛讓他們感到緊張或不爽,光這幾樣因素就佔了 70%,除此之外很少有其他的理由會讓人開車的時候想罵人了。
車禍原因大解密,想像與實際不太一樣啊!
而當受試者們被要求以 0~10 分來評斷他們覺得最有車禍風險的原因,最多的是酒駕和超速,前者有 60% 的人給了滿分,後者有 75% 的人給了超過 8 分的分數。其他如路況不好、道路不熟、天氣不好等則排在後面,整體而言只有 1.4% 的人覺得這些一點都不妨礙他們(5 分以下)。問卷調查中,較令人擔心的狀況是:有 11.2% 的人覺得不繫安全帶一點都不危險,尤其是在後座,或許政府需要加強宣傳安全帶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有 3 分之 1 的人覺得汽車本身的保養狀況不會造成危險,但它其實是肇事的主因之一。
那麼,大家對咒罵的觀感呢?根據問卷結果,很少人覺得開車中叫囂咒罵會有風險。
如果我們以事故原因和開車的地點來做分析,會發現常開市區的駕駛比較在乎各種風險,但是一談到罵髒話,無論是哪裡的駕駛都不太重視。
再進一步詢問後,我們會發現,在不同的地方罵人,給人的危機感也不太一樣,人們覺得在市區道路和高速公路叫罵的風險最高,而收費站區段 (Turnpike) 則敬陪末座。
而駕駛做出咒罵行為的頻率高低,也與他們暴露在風險之下的程度高低有關,當他們在更緊張、風險高的地區開車時,會試著去減少暴力開車的機率。而對高風險狀況比較敏感的人,則會比較少做出這種咒罵的舉動,換句話說~從標準差來看:那些說自己很常咒罵的人,會自然地尋求較低風險,而說自己本來就不會罵人的駕駛則沒什麼差別。
讓我們再來看看駕駛們對於其他常見肇事元兇的態度:14% 的人覺得綁安全帶不該被處罰,65% 的人覺得罵髒話不該被制裁,8% 的人覺得不保持安全距離、超速不須被懲罰,最後,亦有 65% 的人覺得開車抽菸不應該被罰。
分析制裁與行為間的關係,81~96% 的人覺得罰錢可以了事,70% 的人覺得酒駕可以入獄,90% 的人覺得超速、不照應該的速度、酒駕可以暫時或永久地吊銷駕照,而有 78% 的人覺得開車但不保險可以被罰。(怎麼覺得西班牙的開車族有點嚴苛啊…..)
整體來說,對 26.4% 的人而言,開車口出惡言是蠻正常的一件事,但是絕大部分的人都不把它當一回事,也認為它的嚴重性比不上其他常見的危險行為。不過,統計學卻顯示咒罵會影響許多人的開車表現。
現在的交通法規已經禁止了很多不當行為,諸如:酒駕、超速,以避免它們產生更危險或更暴力的後果、影響每位用路人。
但咒罵並不在現行規範之內,而每個人對這類行為的容忍度不一,有些人無視它、當作無可避免的經歷;但有一些人在遇到這類事情時,肚子裡的歸藍爬火就起來了,開始如江水一般滔滔不絕問候對方,可能再加上一些肢體動作,有時甚至不惜直接槓上對方,這樣對所有用路人都不是好事。所以阿隆索教授表示:要如何阻止這種口頭上粗暴的侵略行為,可能就是駕訓班的下一個重點囉~~
注解:
- 有研究指出夏天的時候,暴力犯罪有上升的趨勢,同理可證,如果今天天氣熱又潮濕難耐,那麼暴走的機率可能又會更高。
- 侵略性駕車行為多發生在 18~26 歲或著低學歷、有前科、酒癮的人身上;相反的,越高齡、越高學歷發生的機率則越低。
原始論文:
Francisco Alonso, Cristina Esteban, Andrea Cecilia Serge, Mª Luisa Ballestar (2017) Shouting and Cursing while Driving: Frequency, Reasons, Perceived Risk and Punishment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DOI:10.12691/jsa-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