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按:在上一篇〈吃鹽解辣、被蚊子咬塗肥皂……這些驚奇小常識到底是真是假?LINEの驚奇事件簿(上)〉中,我們談過 LINE 上瘋傳的驚奇小常識中「完全正確」與「完全錯誤」的案例,但很多時候 LINE 上的訊息也不會絕對正確或絕對錯誤。「部分正確」這種踩在灰色地帶的訊息,似是而非、真假交錯,反而更容易混淆視聽。一起來看看「部分正確」的狀況有哪些!
3.「部分正確-但宣稱得太誇張」
在完全正確及完全錯誤之外,其實最多數的驚奇小常識是介於有點對又不會太對,有點錯又不會太錯的這種類型。在這個狀況內的共有6則小常識:
第一則小常識提到:「仰頭點眼藥水時微微張嘴,這樣眼睛就不會亂眨了」。
解剖員回想自己點眼藥水時的畫面,大概是仰頭、眼睛張開、一手撐開眼皮、一手按壓藥水,結束,而根據眼科醫師提醒患者點藥水的步驟也差不多是如此,但為何要張開嘴巴呢?根據解剖員推測,或許有幾個可能性:其一是想透過皮膚肌肉的相互拉扯來產生一種平衡的感覺,試想並跟著做看看,在睜大眼睛準備點眼藥水的同時,嘴巴打開,會拉扯到臉部肌肉並產生緊繃感,只是這樣是否適用於皮膚逐漸鬆弛的高齡者,可能就是另外一個問題。其次,點眼藥水時若把嘴巴打開說不定可以轉移注意力,讓焦點不要放在眼睛上,轉移焦點後就可以減少眨眼的次數,以利成功將眼藥水點進眼睛裡。張嘴的動作除了醜一點之外,應該是無傷大雅,只是多加練習就能輕鬆完成的點眼藥水動作,說是驚奇小常識似乎浮誇了一點。
點完眼藥水,來看看小灰塵跑進眼睛要怎麼辦:「眼睛進了小灰塵,閉上眼睛用力咳嗽幾下,灰塵就會自己出來」。
這個說法應該是想藉由用力咳嗽這項舉動去誘發淚腺分泌眼淚、沖走灰塵,但真的有必要嗎?大家不妨回想看看,當被風沙或異物刺激眼睛時,我們的眼睛會有自我保護的機制,就是當異物不慎進入眼睛,神經就會傳送訊息給大腦,大腦會立即下達指令,眼睛就會出現眼淚、眨眼的反射動作,透過淚液的分泌反覆沖掉異物。因此,正常情況下眼睛就會自動分泌眼淚去排除異物,如果當時剛好咳嗽,應該會增強淚腺的分泌,但如果要刻意去咳嗽,那就…多了。
釐清眼睛的兩個疑問之後,再來是和打嗝有關,內文提到:「打嗝的時候就喝點醋,立竿見影」。
吃飯吃太快、吃太飽、邊吃邊說話、脹氣等等都可能會出現打嗝,而打嗝多數是因為橫隔膜不自主收縮導致,例如胃的壓力過大或是腹部氣體過多使得橫隔膜受到刺激,當然也有部份原因是器官病變。因此,如果只是暫停性、輕微的打嗝情況,確實可以透過一些方法來改善,例如和這個小常識有關的「飲食法」來改善,像是多喝幾口水,藉由食道規律的收縮來緩解打嗝的狀況;或是用水漱口、吃檸檬、喝醋等方法來刺激食道與鼻咽,達到緩解的效果。總之,這個小常識的方法是可能的,但用「立竿見影」這樣的修辭就似乎太過絕對,畢竟是否適用於每個人當下的狀況是有待商榷的。
吃飽了,打嗝出現異味該怎麼辦?驚奇小常識告訴我們:「吃了有異味的東西,如大蒜、臭豆腐,吃幾顆花生米就好了」。
針對這個問題,需要先瞭解為什麼在吃了「重口味」的食物後嘴巴會有臭味呢?以大蒜為例,大蒜的味道主要來自大蒜素,大蒜素具強烈的大蒜味與辛辣味,它也普遍存在於洋蔥和其他蔥科植物中。而花生米富含蛋白質,蛋白質能和大蒜素的硫化物結合,有助消除口中的蒜味,同樣的道理,喝牛奶也是能達到去除蒜味的功效。但是,除了蒜頭之外,是否吃了有異味的食物之後,光靠幾顆花生就能去除味道呢?這樣的宣稱其實是有點誇大的,畢竟造成異味的原因何其多,蒜味只是其中的一種。
吃飽喝足之後,接著要解決美的問題:「只要在珠寶盒中放上一節小小的粉筆,即可讓首飾常保光澤」。
台灣天氣潮濕,除濕防霉是日常生活必備工作,而這則小常識就是告訴大家如何保護珠寶盒中的飾品。粉筆的主要原料是硫酸鈣(石膏)或碳酸鈣(石灰石),它的特性就是具有良好的吸水力及強烈的吸附作用,所以有很好的除水效果,我們只要利用粉筆的特性,在珠寶盒中放入粉筆就能保持乾燥,避免濕氣重而讓珠寶氧化而發生鏽蝕的情況,看似容易且完美。但是,「抑制濕度」跟「常保光澤」是否可以直接劃上等號呢?畢竟空氣所造成的氧化作用仍然無法完全避免,再加上粉筆容易有細碎的粉塵,是否反而讓珠寶蒙上一層白白的灰呢?與其這樣,放入防潮箱或使用乾燥劑會不會是更好的選擇呢?
最後,「不管是鞋子的哪個地方磨到了你的腳,你就在鞋子磨腳的地方塗一點點白酒,保證就不磨腳了」。
剛買來的新鞋子有時因為腳型不完全相符,會造成磨腳的情形,因此坊間也有賣很多腳跟後腫貼的產品,如果這個小常識有效的話,加上白酒容易取得,就不用在鞋子內貼這些貼布破壞鞋子美感。這個驚奇知識的原理應該是基於白酒的主要成分是水和酒精,其中酒精可以軟化皮革,可以防止新鞋磨腳,但是無論什麼材質的鞋子都能這樣處理嗎?解剖員搜尋網路上關於白酒塗抹在鞋子的方法及浸濕的時間長度,各有所異,但共同點是白酒對付的敵人都是「皮革」,現在坊間這麼多合成皮的鞋製品,恐怕就很難適用這個方法,而且說不定酒精還會造成皮面顏色的受損,使用時需要格外謹慎才行。
嚴格說起來,以上這六個小常識都有基本的功效,也不至於會發生什麼可怕的後果,只是在過度簡化的描述下,導致許多過於誇張與不合理的效果宣稱。
4.「部分正確-要有某些條件或前提才會發生」
最後這個類型是內容有部份的正確性,只是它需要在某些條件下才會發生:「插花時,在水裡滴上一滴洗潔劑,鮮花可以維持好多天」。
解剖員搜尋相關資料後發現,有一間清潔產品公司的網頁就有這項資訊,並將洗潔劑和保鮮的關係說明的非常清楚。原理是洗潔劑的成份有表面活性劑、氧化劑等,因此具有去污、殺菌等功效,使得插花的水質不容易腐壞。但是,洗潔劑依照pH值的區分也會分成酸性、中性、弱鹼性、鹼性等四種不同的類型,而一般保鮮劑的水溶液則是偏酸(pH值在3.0-4.0),因此,如果要使用洗潔劑為花朵加持新鮮度,前提是需要先認清洗潔劑的酸鹼類型,而且也應該考慮並不是所有的花朵都適合酸性溶液。如果沒有先想清楚相關條件的限制以及需要滿足的前提,恐怕效果會適得其反。
解剖總結
日常生活中原本就有許多廣為流傳的便利撇步與秘方,在社交媒體的推波助瀾之下,這些訊息有了更多流傳的管道,人們一方面互通訊息,一方面聯絡感情。本文的「十大驚奇小常識」只是冰山一角,其他「20個吃驚的小常識」、「30個讓你吃驚的小常識」、「60個讓你吃驚的小常識」,社群網絡中應有盡有,要多少有多少。很難說費心製作這些驚奇事件簿的功德主會有什麼其他的居心,說不定他/她們只是單純地希望世界更美好,只是在追求輕薄短小的訊息傳遞過程中,「過度簡化」變成是一個難以逃脫的宿命,去頭、去尾、去脈絡的小知識都變成了驚奇背後的陷阱。依據這一次的大規模解剖,我們可以發現多數的「驚奇小知識」都是有條件限制的,並且充斥著許多的似是而非,讀者務必小心服用才行。據此,本解剖室給予這系列的事件簿訊息以下評價(14顆骷髏頭):
(策劃/寫作:黃俊儒、賴雁蓉、范育綺、陳儀珈、隋昱嬋、蔡旻諭、羅尹悅、羅沐深、蘇芸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