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每天睡前吃一點它,不出一週白髮不見!」——當 YouTube 也被內容農場攻陷(上)

科學新聞解剖室_96
・2019/03/29 ・4258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SR值 527 ・七年級

  • 科學新聞解剖室-案件編號 32

案情

這幾天解剖員的阿嬤傳來了一則訊息,點開 LINE 一看是影音訊息:「每天睡前吃一點它,不出一周白髮不見了,快收藏吧!」光看標題就有濃濃的農場味,點開之後更不得了,它可是有著九百多萬爆量點擊率的一支影音,這可是科學新聞解剖室一輩子都到達不了的成就,當場嚇到解剖員目瞪口呆。而且阿嬤表示,這樣的訊息她一天都可以收到好幾則,淺顯易懂還蠻好看的,看完也會忍不住要轉傳嘉惠老友跟子孫。

究竟這樣的訊息有什麼特殊之處可以吸引這麼人去看?如果有錯誤的話,那可是會影響不少人,該如何是好?

究竟這樣的訊息有什麼特殊之處,可以吸引這麼人去看?圖/截圖自心靈舒果

解剖

一、不用染髮劑、不猛搓頭髮、睡前吃芝麻,頭髮就能由白轉黑?

這支影片裡面提供了許多將頭髮由白轉黑的偏方,看完後最直覺的問題是:「跟著影片那樣吃究竟有沒有效呢?」我們解剖員中,有的已白髮蒼蒼,也很想要知道照著影片吃一周之後,頭上白髮是不是真的會不見?以下,解剖員就逐一地來看看影片內容的真實性。

人的白髮由黑轉灰白,基本上是一個緩慢的生理過程,最直接的原因在於頭髮中黑色素的減退所致。影片先從白髮的成因說起,點出每個人白髮的成因都會有所不同,男性是因為腎精虧損,女性是因為肝血不足,少年白則可能因為遺傳、壓力大、腎精不足、長期熬夜等等的因素,到這裡雖然都僅是泛泛之談,但是勸人作息正常,倒也沒有什麼不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接著影片建議黑髮變白的「療法」,第一是避免使用染髮劑,因為「染髮劑對身體是不好的」,這裡一竿子打翻所有染髮劑倒是有點欠缺公允,畢竟染髮劑還是有品質之分。第二是從外部護理做起:

  1. 建議用 40 度的溫水洗頭
  2. 先沖一分鐘水,再用洗髮水
  3. 邊洗頭邊用手指腹部輕輕按揉頭皮
  4. 洗頭後不要用手巾猛搓頭髮,應用手巾輕輕抹乾,再用暖風機輕輕吹乾、梳直。

解剖員好奇的是,這些步驟似乎沒有區分是為了治療男性白髮、女性白髮、還是少年白髮?看起來根本只是一般的護理步驟,頭髮怎麼可能這樣就變黑?尤其是第四點,洗完頭擦乾不要猛搓應該是為了避免頭髮分岔嚴重吧,還以為是在看洗頭教學。

圖/取自 giphy
接著開始介紹各種食療法,其中提到了桑葚、黑芝麻、核桃、桑葚乾、蜂蜜水、水果燕麥、何守烏、財魚、紅棗、黑豆、醋等等的食物。不像醫學文獻會將食物的屬性、用法說清楚,這影片僅就某部分食物的療效提供說明以及部分食物的進食方法進行描述,使得影片標題與內容經常搭不起來。

例如,影片裡有個標題是「每天睡前吃一點它」,到底是不同的食物每天都吃一點?還是每天吃一點不同的東西?

影片又提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再加上這款沖劑中還含有黑芝麻……每天早上來一杯,還能在不知不覺中恢復黑髮。」

「建議可以每天早上用它(桑葚干)來泡蜂蜜水渴,對烏髮後果更好」

「這款水果燕麥含有黑燕麥的成分。」

沖劑指的是什麼?到底是要睡前吃一點還是早上來一杯?這些東西可以混一起吃嗎?「這款水果燕麥」是指影片圖片中的產品嗎?以上內容不只與標題不符,也欠缺清晰的指示,坊間電台賣藥的服用說明可能都比這些明確許多。此外,影片中提到「腎健康了,頭髮自然就黑回來了」,那自然老化的長輩,顧好腎臟,頭髮也會由白反黑嗎?這不科學啊。

對應較早前有關少年白髮的成因,醫學文獻指出[1],在飲食、用藥上都需搭配醫生建議服用,並且平常多食蔬菜、飲食清淡多樣也能有助治療白髮。除此之外,患者也需要保持心情愉快,並加強身體鍛煉以提高免疫力。可見改善白髮的狀況,有許多不同的生理及心理因素需要配合,更需要長期飲食及生活習慣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速成」方法所能夠達成。

保持心情愉快,加強身體鍛煉,頭髮由白轉黑沒有不可能!圖/skeeze @pixabay

二、農場影片如何吸睛?懂長輩喜好、為長輩量身打造

這麼多有講等於沒講的內容,怎會有九百多萬的爆量點擊率呢?這實在是個讓解剖員耿耿於懷的數字,在搜尋這些性質類似的 YouTube 頻道後發現,這些農場影音的表現手法相當一致,我們以阿嬤傳來的這則當作範例,看看這樣的影片究竟是如何吸睛的?

字大、含金量低:為高齡族群量身打造的視覺呈現

這則影片是來自「心靈舒果」頻道(截至 2019 年 2 月 25 日,訂閱數 59 萬人),查閱這個 YouTube 頻道的影片,會發現在視覺呈現上有著驚人的一致性,解剖員歸納如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超大字體與緩慢上捲:影片一律搭配超大字體,文字還加上外框,增加易讀性與辨識度,搭配緩慢地上捲式閱讀模式。
  2. 輕薄短小的片長:影片多數是 5 分鐘上下,對閱讀疲乏感的掌握度很高,就在你想要放棄的時候,影片也剛好播完了,很完美(但解剖員則是使用兩倍速才勉強看完這則影音)。
  3. 廉價的背景與配樂:背景圖片單純,多數是影片內提到的名詞圖片,例如黑棗、紅棗、核桃等。而背景音樂是水晶音樂、心靈類的音樂,沒有吵人的旁白。

整體而言,這些類型的影片彷彿為了高齡族群量身打造,十分便於長輩閱讀,可謂非常貼心,即便整體的製作相當簡單、廉價,這影片卻有直逼一千萬的點閱數,是該頻道排名第一的影片,傳播力道驚人。

超大字體與緩慢上捲、輕薄短小的片長、廉價的背景與配樂,是這頻道的三大特點。圖/截圖自心靈舒果

除了前述的視覺效果外,敘事模式也非常內容農場。就這個影片來說,先花五分之二左右的篇幅說明該如何洗髮,剩下的再說該吃什麼,影片援用的中醫觀點沒有特別的根據,卻從標題到內容的敘述口吻都很堅定,彷彿人人都適用、沒有例外。解剖員也在網路上找到這則影片的文字版,發現圖片、文字與影片如出一轍,所以可以說是「內容農場的長輩影音版」無誤。

浮誇標題、宣稱援用某研究、鬼打牆重複論點:農場影片獨有敘事特徵

除了前述的幾項特質之外,解剖員觀察這個頻道的其他影片,還發現幾點有趣的敘事特徵:

1. 農場式浮誇標題:在標題方面,影片標題與內容農場一樣,維持「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浮誇、驚悚,「每天睡前吃一點它,不出一周白髮不見了,快收藏吧!」每天吃一點就能在一週內消滅白髮,這標題實誘惑人心,不管你信不信,解剖員是不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 題文不符:標題與影片內容經常嚴重不符,例如「毒!蘋果千萬不能和「它」一起吃!比砒霜還毒,嚴重腎衰竭!趕緊轉發出去!」解剖員用兩倍速看完這則影音,影片只有說蘋果的各種優點,完全沒說究竟蘋果不能跟什麼一起吃,好像只是要把人騙進去,到底什麼不能和蘋果一起吃啦!?(摔滑鼠)

3. 天外飛來一筆:例如這個影片中出現「中醫認為桑葚味甘性寒,能滋補肝腎、補血養顏、生津止渴,再加上這款沖劑中還含有黑芝麻,兩者相結合既起到了補腎的功效,每天早上來一杯,還能在不知不覺中恢復黑髮。」(影片 3 分 38 秒處)沖劑?什麼沖劑?這種天外飛來的沖劑,經常在觀看過程中出現許多黑人問號。

4. 宣稱援用「某某研究」:有些影片會提到根據最新科學研究,例如「最新公佈的 20 個長壽法,吃蘋果排到了第 14 喝茶排到了第 13,排第一的竟是」中的「世界各國權威部門公佈了最新的 20 個長壽方法,簡單易學,可以幫助中老年朋友降低血壓,保護心臟,預防糖尿病和老人痴呆症」,裡面集結 20 個國外研究,但每個都不是很確實,借一下名稱壯壯膽。

圖/截圖自心靈舒果

5. 鬼打牆之重複論點:鋪陳半天才進入主題,內容卻一直重複,例如「每晚洗腳時放一點,半個月體內濕氣全無,肚子平了,腰也細了」這影片中一直鬼打牆地重複類似的標題,是因為工讀生累了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6. 非台灣用語或錯字:不知是不是境外移入或世界分工,經常會有許多怪異的用語或顯而易見的錯字,例如「每天睡前吃一點它,不出一周白髮不見了,快收藏吧!」這影片中出現「烏髮養發」、「洗髮水」、「咱們」、「桑葚干」等各種詭異語法。

7. 「訂閱我、瘋傳吧」:影片右下角多會有「訂閱」的符號,輕鬆簡單就能訂閱頻道,不漏掉任何一則嚇到吃手手的影片。而影片尾聲也一定會出現:「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想必是一種傳越多賺越多的概念。

點擊 vs 留言不成比例:爆量點擊率從哪裡來?

此外這類影片也有個很特殊的地方,就是點擊量與留言量的嚴重不成比例。

例如最近火紅的「理科太太」最多點閱率的影片,分別是 127 萬點擊數及 1398 留言;而「阿滴英文」頻道,最高點閱的影片則有 275 萬點擊與 10789 留言!但這部黑髮影片有 913 萬點擊數,留言數卻僅有 441 則,比例相當懸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解剖員再逐一查看影片下方的留言,則大致可分成幾種類型:

  1. 嘲諷:例如「如果你真能使人一週內白髮變黑髮,你必可得諾貝爾獎」、「看完,頭就白了」、「我的頭髮本來不白的,但看完這條片子後,我卻覺我的頭髮好像有點白了……」
  2. 嚴正反駁:例如「心靈舒果不要在誤人子弟了」、「不要再傳遞一些未經證實的消息,害死人呀」
  3. 勸世說理:例如「理論說得似是而非,不是很負責的態度。有種刻意嘩眾取寵的用意。而且,就拿核桃來說,它是滋補,但脾胃弱者或運化得慢,反而不能常吃。」

從這些結果大概可以合理的推論,這些點擊數多是透過像 LINE 這類通訊媒體導流到 YouTube,點擊的人並不是這些頻道的特定擁護者,所以也不會針對這些議題去進行太多的討論或互動,大體上是一種「用完就丟」、「反正就點點看」的概念。因此可以合理的推論,高度使用 LINE 群組的長輩團、對於訊息缺乏思辯的同溫團,都會是這類影片的消費大宗,值得警惕啊。

圖/截圖自心靈舒果影片留言

備註:

[1]方彥華、徐依依 (2005)。〈青少年白髮的病因及其治療、預防〉。《醫學與社會》,18(7),27-29。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科學新聞解剖室_96
37 篇文章 ・ 12 位粉絲
「科學新聞解剖室」是由中正大學科學傳播教育研究室所成立的科學新聞監督平台,這個平台結合許多不同領域的科學解剖專家及義工,以台灣科學新聞最容易犯下的10種錯誤類型作為基礎,要讓「科學偽新聞」無所遁形。已出版《新時代判讀力:教你一眼看穿科學新聞的真偽》《新生活判讀力:別讓科學偽新聞誤導你的人生》(有關10種錯誤的內涵,請參見《別輕易相信!你必須知道的科學偽新聞》一書)。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從認證到實踐:以智慧綠建築三大標章邁向淨零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1/15 ・4487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本文由 建研所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當你走進一棟建築,是否能感受到它對環境的友善?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意識到,但現今建築不只提供我們居住和工作的空間,更是肩負著重要的永續節能責任。

綠建築標準的誕生,正是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遷與資源匱乏問題,確保建築設計能夠減少資源浪費、降低污染,同時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然而,要成為綠建築並非易事,每一棟建築都需要通過層層關卡,才能獲得標章認證。

為推動環保永續的建築環境,政府自 1999 年起便陸續著手推動「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以及「綠建材標章」的相關政策。這些標章的設立,旨在透過標準化的建築評估系統,鼓勵建築設計融入生態友善、能源高效及健康安全的原則。並且政府在政策推動時,為鼓勵業界在規劃設計階段即導入綠建築手法,自 2003 年特別辦理優良綠建築作品評選活動。截至 2024 年為止,已有 130 件優良綠建築、31 件優良智慧建築得獎作品,涵蓋學校、醫療機構、公共住宅等各類型建築,不僅提升建築物的整體性能,也彰顯了政府對綠色、智慧建築的重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這麼多,你可能還不明白建築要變「綠」、變「聰明」的過程,要經歷哪些標準與挑戰?

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綠建材標章
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一招:依循 EEWH 標準,打造綠建築典範

環境友善和高效率運用資源,是綠建築(green building)的核心理念,但這樣的概念不僅限於外觀或用材這麼簡單,而是涵蓋建築物的整個生命週期,也就是包括規劃、設計、施工、營運和維護階段在內,都要貼合綠建築的價值。

關於綠建築的標準,讓我們先回到 1990 年,當時英國建築研究機構(BRE)首次發布有關「建築研究發展環境評估工具(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BREEAM®)」,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築永續評估方法。美國則在綠建築委員會成立後,於 1998 年推出「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認證」(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這套評估系統,加速推動了全球綠建築行動。

臺灣在綠建築的制訂上不落人後。由於臺灣地處亞熱帶,氣溫高,濕度也高,得要有一套我們自己的評分規則——臺灣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應運而生,四個英文字母分別為 Ecology(生態)、Energy saving(節能)、Waste reduction(減廢)以及 Health(健康),分成「合格、銅、銀、黃金和鑽石」共五個等級,設有九大評估指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就以「台江國家公園」為例,看它如何躍過一道道指標,成為「鑽石級」綠建築的國家公園!

位於臺南市四草大橋旁的「台江國家公園」是臺灣第8座國家公園,也是臺灣唯一的濕地型的國家公園。同時,還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其外觀採白色系列,從高空俯瞰,就像在一座小島上座落了許多白色建築群的聚落;從地面看則有臺南鹽山的意象。

因其地形與地理位置的特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則成了台江國家公園的首要考量。園區利用既有的魚塭結構,設計自然護岸,保留基地既有的雜木林和灌木草原,並種植原生與誘鳥誘蟲等多樣性植物,採用複層雜生混種綠化。以石籠作為擋土護坡與卵石回填增加了多孔隙,不僅強化了環境的保護力,也提供多樣的生物棲息環境,使這裡成為動植物共生的美好棲地。

台江國家公園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二招:想成綠建築,必用綠建材

要成為一幢優秀好棒棒的綠建築,使用在原料取得、產品製造、應用過程和使用後的再生利用循環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對人類身體健康無害的「綠建材」非常重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種建材最早是在 1988 年國際材料科學研究會上被提出,一路到今日,國際間對此一概念的共識主要包括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廢棄物減量(reduce)和低污染(low emission materials)等特性,從而減少化學合成材料產生的生態負荷和能源消耗。同時,使用自然材料與低 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建材,亦可避免對人體產生危害。

在綠建築標章後,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也於 2004 年 7 月正式推行綠建材標章制度,以建材生命週期為主軸,提出「健康、生態、高性能、再生」四大方向。舉例來說,為確保室內環境品質,建材必須符合低逸散、低污染、低臭氣等條件;為了防溫室效應的影響,須使用本土材料以節省資源和能源;使用高性能與再生建材,不僅要經久耐用、具高度隔熱和防音等特性,也強調材料本身的再利用性。


在台江國家公園內,綠建材的應用是其獲得 EEWH 認證的重要部分。其不僅在設計結構上體現了生態理念,更在材料選擇上延續了對環境的關懷。園區步道以當地的蚵殼磚鋪設,並利用蚵殼作為建築格柵的填充材料,為鳥類和小生物營造棲息空間,讓「蚵殼磚」不再只是建材,而是與自然共生的橋樑。園區的內部裝修選用礦纖維天花板、矽酸鈣板、企口鋁板等符合綠建材標準的系統天花。牆面則粉刷乳膠漆,整體綠建材使用率為 52.8%。

被建築實體圍塑出的中庭廣場,牆面設計有蚵殼格柵。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日常節能方面,台江國家公園也做了相當細緻的設計。例如,引入樓板下的水面蒸散低溫外氣,屋頂下設置通風空氣層,高處設置排風窗讓熱空氣迅速排出,廊道還配備自動控制的微噴霧系統來降溫。屋頂採用蚵殼與漂流木創造生態棲地,創造空氣層及通風窗引入水面低溫外企,如此一來就能改善事內外氣溫及熱空氣的通風對流,不僅提升了隔熱效果,減少空調需求,讓建築如同「與海共舞」,在減廢與健康方面皆表現優異,展示出綠建築在地化的無限可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島式建築群分割後所形成的巷道與水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綠建材的部分,另外補充獲選為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新建工程,其採用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較低的建材,比方提高高爐水泥(具高強度、耐久、緻密等特性,重點是發熱量低)的量,並使用能提高混凝土晚期抗壓性、降低混凝土成本與建物碳足跡的「爐石粉」,還用再生透水磚做人行道鋪面。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同樣入選 2023 年綠建築的還有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首先,他們捨棄金屬建材,讓高爐水泥使用率達 100%。別具心意的是,他們也將施工開挖的土方做回填,將有高地差的荒地恢復成平坦綠地,本來還有點「工業風」的房舍告別荒蕪,無痛轉綠。

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等等,這樣看來建築夠不夠綠的命運,似乎在建材選擇跟設計環節就決定了,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建築是活的,需要持續管理–有智慧的管理。

第三招:智慧管理與科技應用

我們對生態的友善性與資源運用的效率,除了從建築設計與建材的使用等角度介入,也須適度融入「智慧建築」(intelligent buildings)的概念,即運用資通訊科技來提升建築物效能、舒適度與安全性,使空間更人性化。像是透過建築物佈建感測器,用於蒐集環境資料和使用行為,並作為空調、照明等設備、設施運轉操作之重要參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推動建築與資通訊產業的整合,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 2004 年建立了「智慧建築標章」制度,為消費者提供判斷建築物是否善用資通訊感知技術的標準。評估指標經多次修訂,目前是以「基礎設施、維運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智慧創新」等六大項指標作為評估基準。
以節能管理指標為例,為了掌握建築物生命週期中的能耗,需透過系統設備和技術的主動控制來達成低耗與節能的目標,評估重點包含設備效率、節能技術和能源管理三大面向。在健康舒適方面,則在空間整體環境、光環境、溫熱環境、空氣品質、水資源等物理環境,以及健康管理系統和便利服務上進行評估。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在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充分展現智慧建築應用綜合佈線、資訊通信、系統整合、設施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及智慧創新 8 大指標先進技術,來達成兼顧環保和永續發展的理念,也是利用建築資訊模型(BIM)技術打造的指標性建築,受到國際矚目。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11年優良智慧建築專輯」(新北市政府提供)

在興建階段,為了保留基地內 4 棵原有老樹,團隊透過測量儀器對老樹外觀進行精細掃描,並將大小等比例匯入 BIM 模型中,讓建築師能清晰掌握樹木與建築物之間的距離,確保施工過程不影響樹木健康。此外,在大樓啟用後,BIM 技術被運用於「電子維護管理系統」,透過 3D 建築資訊模型,提供大樓內設備位置及履歷資料的即時讀取。系統可進行設備的監測和維護,包括保養計畫、異常修繕及耗材管理,讓整棟大樓的全生命週期狀況都能得到妥善管理。

智慧建築導入 BIM 技術的應用,從建造設計擴展至施工和日常管理,使建築生命周期的管理更加智慧化。以 FM 系統 ( Facility Management,簡稱 FM ) 為例,該系統可在雲端進行遠端控制,根據會議室的使用時段靈活調節空調風門,會議期間開啟通往會議室的風門以加強換氣,而非使用時段則可根據二氧化碳濃度調整外氣空調箱的運轉頻率,保持低頻運作,實現節能效果。透過智慧管理提升了節能效益、建築物的維護效率和公共安全管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結

綠建築、綠建材與智慧建築這三大標章共同構建了邁向淨零碳排、居住健康和環境永續的基礎。綠建築標章強調設計與施工的生態友善與節能表現,從源頭減少碳足跡;綠建材標章則確保建材從生產到廢棄的全生命週期中對環境影響最小,並保障居民的健康;智慧建築標章運用科技應用,實現能源的高效管理和室內環境的精準調控,增強了居住的舒適性與安全性。這些標章的綜合應用,讓建築不僅是滿足基本居住需求,更成為實現淨零、促進健康和支持永續的具體實踐。

建築物於魚塭之上,採高腳屋的構造形式,尊重自然地貌。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1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0
2

文字

分享

0
0
2
電子信箱串連 Line 通知?再也不怕漏收重要信件!信件自動化篩選、通知,詳細教學!
泛科學院_96
・2024/05/19 ・4129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上次 notion + zapier 做完後,開會總算沒挨罵了,自動化服務真的讚!

而這次介紹 MAKE 串 LINE 做重要信件通知,也源自於我遇到的問題。

如果你不想聽故事,可以往下看教學。

Line Notify

首先,我們會用到 line notify 的服務,要先到官網登入申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登入後如果完全沒用過,會直接進到登錄服務畫面。

這邊除了 email 以外可以隨便填,email 之後要收確認信用的,請用你常用的 email。 然後提醒一下,網址跟 callback URL 不要用 google 之類常見的網址,會沒辦法通過,請隨便打一串看起來正常的網址。

設定完成後按登錄。

這時回去剛剛填的 email 收通知信,開通剛設定好的 line notify。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功告成,這時點右上角的「管理登入服務」,就會看到剛剛設定好的 line notify,這樣 line 的部分就設定好了,可以去 make 做自動化串連。

Make

接著登入 make,如果是第一次使用,他會問你很多廢話。

不用管他隨邊點,直到你看到這個畫面。

點右上角 creat a new senario。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進去會看到的這個圓圈,這個圓圈跟之前 Zapier 說的 trigger 是一樣的東西,可以手動自己設定流程 flow。

但我們還是叫 AI 幫我們啦,點右下角的 AI Assistant,對話框選選 creat or edit a senario。

輸入「if my gmail get a new email, then send LINE notification」

然後得到畫面上的 flow,左邊是 Gmail watch email,右邊是 line send a notification。

如果你用中文輸入類似的內容,常會跑出很複雜的 flow,這種 flow 裡面有很多有趣的功能。

但這集用不到,我們還是先回到正確的 flow 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點開 gmail,連上要整理的信箱。

連接完成後進入設定,先點選藍色的 click here to choose folder。

這邊會出現你在 gmail 裡做的標籤分類,由於我完全沒有按照規則整理,就直接選 inbox,對所有郵件進行分析。

filter type 用 simple filter。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下面的 Criteria 選 all emails 就好了,我們後面會再用 filter 細分。

然後這個,選 no。

選擇 yes 會把偵測過的 email 變成已讀,我不想這樣。

然後這邊是每次執行 flow 時,會抓取多少筆最新的 email 到 line 上發布通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免費的 make 是 15 分鐘執行一次 flow,請自己評估每 15 分鐘會收到多少封有用的信件,設定太多你的 LINE 通知會炸裂。

我自己測試後,設定為 5 就差不多了。

設定好點下 OK,會跳出從哪封 email 開始抓資料,用 from now on 就好,之後的新郵件就會自動讀取了。

按下OK,接下來就可以來設定 filter 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點連接線旁邊的板手會跳出選單,選第一個 set up a filter。

進入 filter 設定畫面,上面的 label 是幫這個 filter 上標籤,填你喜歡的就好。

然後點 condition 下面的輸入框,選 subject 標題跟 text content 內文。

然後在 text operator 這裡,選擇 contains。

contains 是在特定字串中如果包含某個關鍵字,就可以通過。

這邊說的特定字串,就是上面欄位設定的標題跟內文。

接下來,在下面空格打上關鍵字,就完成啦。

如果有多個關鍵字要篩選,點選 add OR rule 設定其他關鍵字,不能多個關鍵字打在一起。

按下OK,你會看到板手變成一個漏斗,這樣 filter 就設定完成。

接著點開 line,他會要你輸入 notify API。

回到 line notify 的「管理登入服務」頁面,點擊剛剛設定好的服務,進入服務細節的頁面,複製上面的 client ID。

回到 Make 複製貼上按SAVE。

接著會進到這個頁面,這邊是設定你要在哪個聊天室發送通知,你可以設定在工作群組發送,我這邊先設定我自己就好。

然後進入 line 推播訊息的設定頁面。

message 這欄可以打成這樣,這樣就不會丟一個不知道在做什麼訊息,你也可以發揮創意寫一些幹話進去,增添趣味。

下面的設定用不到,我們直接按OK就完成了。

接下來就要測試啦,我先分別寄三封信件到公用信箱中,分別是:

  1. 標題有關鍵字
  2. 內文有關鍵字
  3. 沒有關鍵字

寄完後,按下 run once。

成功的話就會在 line 上收到通知,果然,沒有把不含關鍵字的信件傳到 line 上,測試成功。

現在把下面的 scheduling 打開,就完成所有設定了。

以後再也不用擔心自己漏接公用信箱的重要信件啦!

結論

最後分享一下實做心得:

比起 zapier 跟 ifttt,make 用起來更有寫程式的感覺,對完全沒有程式背景的人,Zapier 跟 ifttt 會比較好上手,但在免費版的情況下,make 能做到比 zapier 更複雜的自動化功能。

像前面有出現過的複雜流程圖,就可以用 router 做出複數條件判斷的流程,例如前面抓gmail的流程,加上 router 後就不只能傳送提醒到line,還能自動回復罐頭訊息給符合條件的郵件,這如果要在zapier做,就要做兩個流程才能達成了。

另外如果你的公司信箱不是使用Gmail,前面的模組可以從Gmail改成Email,Connection type選用Microsoft系列。

理論上只要這邊按 save,就可以選擇你要串連的microsoft帳號。我串完之後還是抓不到信件,但 make 跟 microsoft 帳戶上,都顯示授權成功,如果有人知道這是什麼問題,請一定要留言告訴我⋯⋯

這次的分享就到這邊,如果有其他想看的 AI 工具測試或相關問題,可以直接留言 ,或給加入 Discord 跟我們一起討問喔。

如果喜歡這支影片的話,也別忘了按讚、訂閱,加入會員,我們下集再見~掰!

更多、更完整的內容,歡迎上科學院的 youtube 頻道觀看完整影片,並開啟訂閱獲得更多有趣的資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泛科學院_96
44 篇文章 ・ 52 位粉絲
我是泛科學院的AJ,有15年的軟體測試與電腦教育經驗,善於協助偏鄉NPO提升資訊能力,以Maker角度用發明解決身邊大小問題。與你分享人工智慧相關應用,每週更新兩集,讓我們帶你進入科技與創新的奇妙世界,為未來開啟無限可能!

1

3
0

文字

分享

1
3
0
誰在傳送假訊息?提升全民媒體素養,讓謠言止於智者!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023/06/09 ・4698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為「中研院廣告」

  • 採訪撰文|莊崇暉、田偲妤
  • 責任編輯|田偲妤
  • 美術設計|蔡宛潔

不要再轉傳假訊息了!


「我家親戚群組又在 LINE 傳假訊息了!」這是常在年輕族群中聽到的抱怨,彷彿隨意散播謠言是長輩特有的行為,當你願意了解長輩的數位社交生活,將發現事實並非如此。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民族學研究所李梅君助研究員,在研究 Cofacts 事實查核協作計畫時發現,臺灣民眾對公共議題的關注存在世代衝突,該衝突延伸至日常相處上,卻在事實查核的協作過程中看到正向溝通的曙光。究竟臺灣長輩發展出什麼樣的數位社交生活?如何應用第三方資訊與長輩溝通,甚至邀請長輩加入闢謠打怪行列?

圖/研之有物。

2018 年臺灣地方選舉和公民投票讓存在已久的世代衝突瞬間引爆,面對韓流現象、同性婚姻、性平教育等議題,厭世代年輕人(1990 年代左右出生)和戰後嬰兒潮世代長輩(約 1946-1964 年出生)因經濟與社會生長背景的不同,常發生意見分歧而爭吵不休的情形。

在臺灣最多人使用的 LINE 即時通訊軟體中,出現不實謠言滿天飛的亂象,年輕人紛紛將矛頭指向長輩,批評長輩不先查核資訊真假就亂發文。

中研院民族所李梅君助研究員在研究 Cofacts 事實查核協作計畫時,發覺臺灣世代衝突問題的嚴重性。年輕人認定長輩就是假訊息的傳遞者,但事實上,許多年輕人也常在無意間互傳不實謠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眾常急著為長輩貼標籤,卻從來不去了解他們怎麼使用數位工具。這樣並無助於解決問題,只會加深彼此的誤會。」研究過程中逐一浮現的問題為李梅君指引出一條研究道路,從事實查核協作行動出發,逐步深入長輩的數位社交生活,探索緩解世代衝突、提升全民媒體素養的可能途徑。

「早安圖」的背後:長輩獨特的數位社交

圖/研之有物(圖片來源/Unsplash

從了解長輩的數位社交生活做起,應有助於促進不同世代的相互理解,李梅君選擇由長輩們發展出的「早安圖」文化來切入研究。

科技與生活的緊密結合讓人手一機成為常態,再加上疫情造成的人群接觸減少,讓人們日漸習慣將社交重心從實體轉往線上。越來越多長輩靠 LINE 群組維繫親友感情、接收外界資訊,每天一早發布的「早安圖」經常是長輩社交生活的起頭。

然而,早安圖一直有被汙名化的傾向,溫馨圖片配上吉祥文字的簡單排版被貼上具有長輩風格的標籤,甚至還被戲稱為「長輩圖」。李梅君與長輩相處後發現,早安圖的存在對於長輩的社交生活具有深刻意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首先,早安圖是長輩證明自己跟的上年輕人腳步的重要象徵!身為晚近才接觸手機、電腦的「數位移民」,長輩常因不會操作數位工具、又害怕晚輩覺得自己笨拙,而感到焦躁不安。因此,當自己好不容易學會用手機拍照、修圖、發早安圖,對長輩來說是自信心的累積,代表自己沒被時代淘汰

此外,早安圖也是長輩與人互動的敲門磚。李梅君察覺,有些長輩在傳訊息時相當在意社交分寸,不像年輕人想到什麼就 LINE 一下朋友,反而擔心隨意發文會被當成不懂規矩的「老人」。因此,當與新朋友開啟話題時,他們會先禮貌性地試探,這時無害的早安圖就是最好的敲門磚,可以從對方回傳的字句、貼圖或已讀不回,判斷能否進一步交談。

如果我們願意深入體會早安圖對長輩的意義,你將發現早安圖是長輩表達「關懷」的重要媒介。

例如在不方便見面的疫情期間,許多長輩會互相分享充滿溫馨祝福的早安圖、早安短影片,當中包含一些身體保健資訊,即時表達對遠方親友的關心,也讓對方知道自己過的很好。

但是,伴隨著早安圖的問候,群組裡轉傳的文字與圖像影片卻可能含有具爭議性的農場內容,例如每天喝檸檬水可以防疫、常喝地瓜葉牛奶可以防癌等,讓以關懷為出發點的長輩成為散播謠言的代罪羔羊。為此,有越來越多公民團體開始號召民眾一起打擊假訊息,李梅君研究的 Cofacts 就是其中一個針對 LINE 假訊息亂象所發展的計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聽到外面的聲音:「事實查核協作社群」打開群組封閉的大門

LINE 聊天室裡所有的對話都經過加密,就算檢舉了某用戶的言論,LINE 官方也難以遏阻資訊傳播。
圖/Unsplash

LINE 假訊息亂象一直是假新聞議題中非常難處理的一塊,因為 LINE 不像 Facebook、Twitter 或 Instagram 有審查下架機制,LINE 聊天室裡所有的對話都經過加密,就算檢舉了某用戶的言論,LINE 官方也難以遏阻資訊傳播。

李梅君提到:「雖然 LINE 群組相當封閉,在臺灣卻已具有極大的公共性。」很多群組都涉及公共議題的討論,並累積千百人以上的成員,一旦有人惡意散播不實謠言,在缺乏查核機制的情況下,後果可能不堪設想。

因此,自 2016 年起,公民科技社群 g0v 臺灣零時政府的成員推出「Cofacts 真的假的 – 訊息回報機器人與查證協作社群」,邀請民眾主動回報在 LINE 上發現的可疑訊息,再由來自各領域的編輯志工進行事實查核,撰寫有助判斷訊息真假的回應。之後只要有民眾發出相似問題,機器人便會從資料庫中找出相關回應供民眾參考。收到回應的民眾如有不同看法,也可以補充新的回應。

在 Cofacts 群組回報 18 歲公民可以選市長的可疑訊息,獲得豐富的澄清回應與參考資料,使用者也可補充新的回應或分享給朋友。
圖/截圖自 Cofacts 群組

你可能會好奇,當今的「人工智慧」(AI)已可查核假訊息,為何 Cofacts 還在仰賴編輯志工這樣的「工人智慧」?李梅君指出,目前的 AI 僅可以偵查大規模的操弄訊息來源,或者評估影像有無修圖造假。當前要用 AI 來判讀文字內容的真偽還相當困難,因為一則文字訊息通常真假資訊參雜,當中還包括個人意見或情緒用詞,很難明確判定是真是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此,Cofacts 的編輯志工除了指出訊息錯誤之處,也會提醒該則訊息是否含有個人意見,有助民眾從封閉的 LINE 群組接收外界聲音,進而創造一處可以參與討論的公共空間,共同思考謠言是什麼、怎麼跟謠言對話。

和時間賽跑 艱辛的闢謠之路

不過該計畫也有艱辛之處,由於需仰賴大量人力進行事實查核,Cofacts 經常面臨闢謠速度趕不上謠言散播的問題。根據統計,Cofacts 的 LINE 目前有 42 萬名好友,過去 10 週每週傳來約 650 則新謠言;目前登記的編輯志工大約有 2,600 多人,但每週會固定回應訊息者只有 20 人上下,平均澄清一則謠言要花 20 至 30 分鐘。

李梅君分享實際參與事實查核的心得:「一開始你可能很熱血地上線回應訊息,但回應了一、二天後,可能會逐漸失去參與感,畢竟你只是一個沒支薪的志工,而且很多謠言看了又很令人痛苦,還要耐著性子花 30 分鐘回應。」

因此,為了維持志工夥伴的參與熱情,Cofacts 每個月都會辦一次聚會,藉由分組競賽活動,讓志工們培養共同打怪的向心力,也可相互交流查核經驗、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梅君分享實際參與 Cofacts 事實查核的心得,編輯志工透過每月聚會維繫共同打怪的向心力。
圖/研之有物

至於使用 Cofacts 釐清謠言的民眾又有何回饋呢?李梅君聽過一些年輕志工分享參與事實查核的原因,主要是想透過 Cofacts 的第三方資訊與長輩對話。雖然不確定長輩能否接受,卻可盡量避免家人之間發生正面衝突。

根據李梅君的觀察,在政治議題上,純粹處理謠言無法真正化解世代衝突,因為謠言只是表現形式之一,背後牽涉每個人不同的價值觀與政治立場,需仰賴更多對話空間的產生。

不過,在疫情期間,與防疫相關的健康資訊則明顯受到不同世代的共同關注,Cofacts 的使用人數因此大幅成長,其中增加最多的就是 50 歲以上的使用者。因為健康資訊較不受政治立場影響,再加上全民必須共同面對疫情威脅,世代衝突的問題自然較少。

公民團體的辛勤奔走 努力提升全民媒體素養才是真正的關鍵

ChatGPT 等生成式 AI 問世後,未來可能會出現更多人為操作的假圖文,或是誤信 AI 偏差回覆等狀況。面對上述危機,李梅君認為:

應對關鍵在於,大眾是否具備足夠的「媒體素養」與「思辨能力」去判讀網路訊息。

可惜這在我們過去的教育裡並不受重視,直到近幾年教育部才開始在 108 課綱下推動「媒體素養教育」,要求在不同年級與學科中融入媒體素養課程。例如資訊課會介紹社群媒體用演算法投放廣告的邏輯;理化課會教學生分辨並思考「偽科學」的成因;國文課則透過閱讀不同文本培養思辨能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社會上多數人沒有上過相關課程,很多還是不太熟悉數位工具的長輩,幸好現在有 Cofacts 以及多家臺灣公民團體在做媒體素養教育。他們主動走進長輩的生活圈,教長輩怎麼使用手機、如何確認訊息真假,甚至鼓勵長輩善用發早安圖的習慣,成為謠言破除推手。

李梅君目前的研究正在觀察這些公民團體怎麼採取行動。例如 NGO 組織「假新聞清潔劑」會前進廟口、菜市場或老人服務中心等長輩聚集地,舉辦街頭宣講活動。在宣講過程中,一開始不會直接跟長輩講假訊息,因為假訊息在臺灣的脈絡裡很容易被導向敏感的政治議題,誤以為要聊網軍。

因此,宣講的切入點通常會先問長輩是不是常收到詐騙訊息?接著,志工會分享一些受騙案例,例如有人買了網路一頁式廣告的保養品,結果臉爛掉;或是吃了來路不明的保健食品,最後弄壞身體。藉由生活化、無政治立場、令人感同身受的案例,讓長輩意識到學會辨別訊息真假很重要!

另一個事實查核的組織「MyGoPen|麥擱騙」會製作一則則精美的謠言澄清圖文,吸引長輩像發早安圖一樣,將這些闢謠圖文大量轉發到各個群組。如此一來,長輩本身既可釐清謠言,還可幫助更多長輩遠離詐騙,更證明自己擁有不輸給年輕人的知識與能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MyGoPen/麥擱騙」製作的謠言澄清圖文,網站上也有詳細的澄清說明與參考資料
圖/截圖自 MyGoPen 群組

「我覺得這是很令人感動的事情,因為這個題目很難,可是有很多人願意用不同的角度去介入,而且大部分都是志工。」李梅君有感而發的說。

臺灣長期被國際視為境外假訊息泛濫的國度,如今一個提升全民媒體素養的生態圈正在形成,因假訊息而延伸出的世代衝突問題有待長時間相互理解溝通,但公民社群的力量讓人們看見改變的契機。

李梅君有感而發的談到,過去很多國際友人將臺灣視為一處被假訊息攻擊很嚴重的地方,現在我們已發展出一個應對的生態圈,國際上越來越多人來跟臺灣學習!圖/研之有物

延伸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1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96 篇文章 ・ 3620 位粉絲
研之有物,取諧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探索具體研究案例、直擊研究員生活,成為串聯您與中研院的橋梁,通往博大精深的知識世界。 網頁:研之有物 臉書:研之有物@Facebook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每天睡前吃一點它,不出一週白髮不見!」——當 YouTube 也被內容農場攻陷(上)
科學新聞解剖室_96
・2019/03/29 ・4258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SR值 527 ・七年級

  • 科學新聞解剖室-案件編號 32

案情

這幾天解剖員的阿嬤傳來了一則訊息,點開 LINE 一看是影音訊息:「每天睡前吃一點它,不出一周白髮不見了,快收藏吧!」光看標題就有濃濃的農場味,點開之後更不得了,它可是有著九百多萬爆量點擊率的一支影音,這可是科學新聞解剖室一輩子都到達不了的成就,當場嚇到解剖員目瞪口呆。而且阿嬤表示,這樣的訊息她一天都可以收到好幾則,淺顯易懂還蠻好看的,看完也會忍不住要轉傳嘉惠老友跟子孫。

究竟這樣的訊息有什麼特殊之處可以吸引這麼人去看?如果有錯誤的話,那可是會影響不少人,該如何是好?

究竟這樣的訊息有什麼特殊之處,可以吸引這麼人去看?圖/截圖自心靈舒果

解剖

一、不用染髮劑、不猛搓頭髮、睡前吃芝麻,頭髮就能由白轉黑?

這支影片裡面提供了許多將頭髮由白轉黑的偏方,看完後最直覺的問題是:「跟著影片那樣吃究竟有沒有效呢?」我們解剖員中,有的已白髮蒼蒼,也很想要知道照著影片吃一周之後,頭上白髮是不是真的會不見?以下,解剖員就逐一地來看看影片內容的真實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的白髮由黑轉灰白,基本上是一個緩慢的生理過程,最直接的原因在於頭髮中黑色素的減退所致。影片先從白髮的成因說起,點出每個人白髮的成因都會有所不同,男性是因為腎精虧損,女性是因為肝血不足,少年白則可能因為遺傳、壓力大、腎精不足、長期熬夜等等的因素,到這裡雖然都僅是泛泛之談,但是勸人作息正常,倒也沒有什麼不好。

接著影片建議黑髮變白的「療法」,第一是避免使用染髮劑,因為「染髮劑對身體是不好的」,這裡一竿子打翻所有染髮劑倒是有點欠缺公允,畢竟染髮劑還是有品質之分。第二是從外部護理做起:

  1. 建議用 40 度的溫水洗頭
  2. 先沖一分鐘水,再用洗髮水
  3. 邊洗頭邊用手指腹部輕輕按揉頭皮
  4. 洗頭後不要用手巾猛搓頭髮,應用手巾輕輕抹乾,再用暖風機輕輕吹乾、梳直。

解剖員好奇的是,這些步驟似乎沒有區分是為了治療男性白髮、女性白髮、還是少年白髮?看起來根本只是一般的護理步驟,頭髮怎麼可能這樣就變黑?尤其是第四點,洗完頭擦乾不要猛搓應該是為了避免頭髮分岔嚴重吧,還以為是在看洗頭教學。

圖/取自 giphy
接著開始介紹各種食療法,其中提到了桑葚、黑芝麻、核桃、桑葚乾、蜂蜜水、水果燕麥、何守烏、財魚、紅棗、黑豆、醋等等的食物。不像醫學文獻會將食物的屬性、用法說清楚,這影片僅就某部分食物的療效提供說明以及部分食物的進食方法進行描述,使得影片標題與內容經常搭不起來。

例如,影片裡有個標題是「每天睡前吃一點它」,到底是不同的食物每天都吃一點?還是每天吃一點不同的東西?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影片又提到:

「再加上這款沖劑中還含有黑芝麻……每天早上來一杯,還能在不知不覺中恢復黑髮。」

「建議可以每天早上用它(桑葚干)來泡蜂蜜水渴,對烏髮後果更好」

「這款水果燕麥含有黑燕麥的成分。」

沖劑指的是什麼?到底是要睡前吃一點還是早上來一杯?這些東西可以混一起吃嗎?「這款水果燕麥」是指影片圖片中的產品嗎?以上內容不只與標題不符,也欠缺清晰的指示,坊間電台賣藥的服用說明可能都比這些明確許多。此外,影片中提到「腎健康了,頭髮自然就黑回來了」,那自然老化的長輩,顧好腎臟,頭髮也會由白反黑嗎?這不科學啊。

對應較早前有關少年白髮的成因,醫學文獻指出[1],在飲食、用藥上都需搭配醫生建議服用,並且平常多食蔬菜、飲食清淡多樣也能有助治療白髮。除此之外,患者也需要保持心情愉快,並加強身體鍛煉以提高免疫力。可見改善白髮的狀況,有許多不同的生理及心理因素需要配合,更需要長期飲食及生活習慣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速成」方法所能夠達成。

保持心情愉快,加強身體鍛煉,頭髮由白轉黑沒有不可能!圖/skeeze @pixabay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二、農場影片如何吸睛?懂長輩喜好、為長輩量身打造

這麼多有講等於沒講的內容,怎會有九百多萬的爆量點擊率呢?這實在是個讓解剖員耿耿於懷的數字,在搜尋這些性質類似的 YouTube 頻道後發現,這些農場影音的表現手法相當一致,我們以阿嬤傳來的這則當作範例,看看這樣的影片究竟是如何吸睛的?

字大、含金量低:為高齡族群量身打造的視覺呈現

這則影片是來自「心靈舒果」頻道(截至 2019 年 2 月 25 日,訂閱數 59 萬人),查閱這個 YouTube 頻道的影片,會發現在視覺呈現上有著驚人的一致性,解剖員歸納如下:

  1. 超大字體與緩慢上捲:影片一律搭配超大字體,文字還加上外框,增加易讀性與辨識度,搭配緩慢地上捲式閱讀模式。
  2. 輕薄短小的片長:影片多數是 5 分鐘上下,對閱讀疲乏感的掌握度很高,就在你想要放棄的時候,影片也剛好播完了,很完美(但解剖員則是使用兩倍速才勉強看完這則影音)。
  3. 廉價的背景與配樂:背景圖片單純,多數是影片內提到的名詞圖片,例如黑棗、紅棗、核桃等。而背景音樂是水晶音樂、心靈類的音樂,沒有吵人的旁白。

整體而言,這些類型的影片彷彿為了高齡族群量身打造,十分便於長輩閱讀,可謂非常貼心,即便整體的製作相當簡單、廉價,這影片卻有直逼一千萬的點閱數,是該頻道排名第一的影片,傳播力道驚人。

超大字體與緩慢上捲、輕薄短小的片長、廉價的背景與配樂,是這頻道的三大特點。圖/截圖自心靈舒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前述的視覺效果外,敘事模式也非常內容農場。就這個影片來說,先花五分之二左右的篇幅說明該如何洗髮,剩下的再說該吃什麼,影片援用的中醫觀點沒有特別的根據,卻從標題到內容的敘述口吻都很堅定,彷彿人人都適用、沒有例外。解剖員也在網路上找到這則影片的文字版,發現圖片、文字與影片如出一轍,所以可以說是「內容農場的長輩影音版」無誤。

浮誇標題、宣稱援用某研究、鬼打牆重複論點:農場影片獨有敘事特徵

除了前述的幾項特質之外,解剖員觀察這個頻道的其他影片,還發現幾點有趣的敘事特徵:

1. 農場式浮誇標題:在標題方面,影片標題與內容農場一樣,維持「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浮誇、驚悚,「每天睡前吃一點它,不出一周白髮不見了,快收藏吧!」每天吃一點就能在一週內消滅白髮,這標題實誘惑人心,不管你信不信,解剖員是不信。

2. 題文不符:標題與影片內容經常嚴重不符,例如「毒!蘋果千萬不能和「它」一起吃!比砒霜還毒,嚴重腎衰竭!趕緊轉發出去!」解剖員用兩倍速看完這則影音,影片只有說蘋果的各種優點,完全沒說究竟蘋果不能跟什麼一起吃,好像只是要把人騙進去,到底什麼不能和蘋果一起吃啦!?(摔滑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3. 天外飛來一筆:例如這個影片中出現「中醫認為桑葚味甘性寒,能滋補肝腎、補血養顏、生津止渴,再加上這款沖劑中還含有黑芝麻,兩者相結合既起到了補腎的功效,每天早上來一杯,還能在不知不覺中恢復黑髮。」(影片 3 分 38 秒處)沖劑?什麼沖劑?這種天外飛來的沖劑,經常在觀看過程中出現許多黑人問號。

4. 宣稱援用「某某研究」:有些影片會提到根據最新科學研究,例如「最新公佈的 20 個長壽法,吃蘋果排到了第 14 喝茶排到了第 13,排第一的竟是」中的「世界各國權威部門公佈了最新的 20 個長壽方法,簡單易學,可以幫助中老年朋友降低血壓,保護心臟,預防糖尿病和老人痴呆症」,裡面集結 20 個國外研究,但每個都不是很確實,借一下名稱壯壯膽。

圖/截圖自心靈舒果

5. 鬼打牆之重複論點:鋪陳半天才進入主題,內容卻一直重複,例如「每晚洗腳時放一點,半個月體內濕氣全無,肚子平了,腰也細了」這影片中一直鬼打牆地重複類似的標題,是因為工讀生累了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6. 非台灣用語或錯字:不知是不是境外移入或世界分工,經常會有許多怪異的用語或顯而易見的錯字,例如「每天睡前吃一點它,不出一周白髮不見了,快收藏吧!」這影片中出現「烏髮養發」、「洗髮水」、「咱們」、「桑葚干」等各種詭異語法。

7. 「訂閱我、瘋傳吧」:影片右下角多會有「訂閱」的符號,輕鬆簡單就能訂閱頻道,不漏掉任何一則嚇到吃手手的影片。而影片尾聲也一定會出現:「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想必是一種傳越多賺越多的概念。

點擊 vs 留言不成比例:爆量點擊率從哪裡來?

此外這類影片也有個很特殊的地方,就是點擊量與留言量的嚴重不成比例。

例如最近火紅的「理科太太」最多點閱率的影片,分別是 127 萬點擊數及 1398 留言;而「阿滴英文」頻道,最高點閱的影片則有 275 萬點擊與 10789 留言!但這部黑髮影片有 913 萬點擊數,留言數卻僅有 441 則,比例相當懸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解剖員再逐一查看影片下方的留言,則大致可分成幾種類型:

  1. 嘲諷:例如「如果你真能使人一週內白髮變黑髮,你必可得諾貝爾獎」、「看完,頭就白了」、「我的頭髮本來不白的,但看完這條片子後,我卻覺我的頭髮好像有點白了……」
  2. 嚴正反駁:例如「心靈舒果不要在誤人子弟了」、「不要再傳遞一些未經證實的消息,害死人呀」
  3. 勸世說理:例如「理論說得似是而非,不是很負責的態度。有種刻意嘩眾取寵的用意。而且,就拿核桃來說,它是滋補,但脾胃弱者或運化得慢,反而不能常吃。」

從這些結果大概可以合理的推論,這些點擊數多是透過像 LINE 這類通訊媒體導流到 YouTube,點擊的人並不是這些頻道的特定擁護者,所以也不會針對這些議題去進行太多的討論或互動,大體上是一種「用完就丟」、「反正就點點看」的概念。因此可以合理的推論,高度使用 LINE 群組的長輩團、對於訊息缺乏思辯的同溫團,都會是這類影片的消費大宗,值得警惕啊。

圖/截圖自心靈舒果影片留言


備註:

[1]方彥華、徐依依 (2005)。〈青少年白髮的病因及其治療、預防〉。《醫學與社會》,18(7),27-29。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科學新聞解剖室_96
37 篇文章 ・ 12 位粉絲
「科學新聞解剖室」是由中正大學科學傳播教育研究室所成立的科學新聞監督平台,這個平台結合許多不同領域的科學解剖專家及義工,以台灣科學新聞最容易犯下的10種錯誤類型作為基礎,要讓「科學偽新聞」無所遁形。已出版《新時代判讀力:教你一眼看穿科學新聞的真偽》《新生活判讀力:別讓科學偽新聞誤導你的人生》(有關10種錯誤的內涵,請參見《別輕易相信!你必須知道的科學偽新聞》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