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科愛看書】我是誰?誰又是我?這兩個看似平常卻難以回答的問題,《誰是我?意識的哲學與科學》想為你提出多元而有趣的思考方向。此書藉由淺顯的文字和生動的譬喻,從哲學、神經科學談到量子力學,用寬容而開放的態度闡釋不同觀點下的「我」與「意識」究竟為何?其中,除了人類本身,作者更從動物、機器人以及各式人格疾患等方向,帶領我們反思自身的意識,使得整個對話更為深刻。
我們常常批評他人太主觀,似乎主觀是負面的,客觀才是好的。其實所有的動物包括人,如果沒有了主觀,也就死了。
只要活著,必然主觀。
人人生而主觀,感覺當然是我說的算!
主觀的意思是主體觀點(subjective point of view)。每個人都是一個主體,主體一定有其獨特的觀點。例如和幾位好友相聚於古典又鄉村風格的咖啡店,陽光透過落地窗灑入,讓人放鬆。每個人都分享同一個咖啡店這個小世界,卻從各自不同的位置和角度看到室內的布置、光線和色調等。大家看到的其實都不相同,因為每個人在這個小空間裡都從各自的視覺觀點看景物。
咖啡店的例子是視覺空間的幾何觀點。在咖啡店裡,我和你各占據一個幾何空間點,然後以這個點為原點,構成一個幾何座標,在這個原點上接收光從四面八方來的訊息,產生視覺知覺。這個類比用幾何空間的座標來說明什麼是觀點,卻沒有說明主觀性。從你的幾何觀點看到 A,從我的幾何觀點看到 B,我們有各自的幾何觀點,因此看到不同的景象。
但是只要我們互換位置,我就可以取得你的幾何觀點看到 A,幾何觀點在這個意義下是公共的、可分享的。可是奈格的觀點是私密、不可交換、不可分享的,因此幾何觀點概念不足以說明感覺經驗的觀點概念。奈格的觀點概念是主觀的,觀點的幾何概念卻是客觀的。客觀意味著沒有特定觀點。當我們說科學知識是客觀的,意思是說不管從哪一個觀點來看,科學知識都成立,這其實就表示觀點在科學中沒有作用,科學是沒有觀點的知識活動。
奈格在 1986 年出版了《無觀點之見》,深入探討主觀與客觀、主體性與觀點等概念。痛覺是主觀的,因為痛一定是某人的痛。有一次我去看牙醫,他一時弄痛了我,我哀叫一聲,醫師問痛不痛? 我回答很痛,他卻說怎麼會痛,並不認為這樣會痛。從此我不再去看那位牙醫,他不懂痛是主觀的,我覺得痛就痛,痛的主人(主體)有絕對權威。還有一次在臺北的一家百貨公司買衣服,試穿了一件,我覺得顏色太藍了。專櫃小姐說不會太藍、剛剛好啦! 我立刻奪門而出,心裡想到底是我要穿還是妳要穿? 我的顏色感覺妳說了算,還是我說了算?
感覺經驗不能脫離經驗主體存在,而且只有經驗主體擁有感覺的品質(感質)
如奈格所說,人永遠經驗不到做為蝙蝠的感覺是什麼,也永遠經驗不到做為另外一個人的感覺是什麼? 感覺經驗都得自己來。就算目睹至親至愛的人正因疾病或傷口承受極大的痛苦,也只能感同身受,用同理心去想像對方的痛苦,而且不論多愛對方,仍然無法經驗相同的痛苦。承受痛苦的人只能在深淵之中獨自戰鬥、獨自承受。
主觀/客觀你要哪一種?難道不能同時擁有?
科學追求客觀,排除特定觀點影響科學研究。科學期刊接受發表的論文,其所設計的實驗必須可以被其他科學家複製、檢驗。科學知識有客觀性,用奈格的書名來形容,科學追求無觀點之見。一般語文脈絡裡,「觀點」有時指見解;這裡採用奈格的用法,指相對於特定主體的觀點。
奈格認為愈追求客觀性就愈遠離主觀性。但主觀性與客觀性並非絕對二元對立,而是形成一個光譜,從完全主觀到相對主觀到絕對客觀。完全主觀排除了任何客觀性,例如感覺經驗中的感質成分是完全主觀,因此才成為查默斯的難解問題,任何科學研究都靠近不了感質。因為科學追求完全客觀,離主觀性非常遙遠。心理學和社會科學則介於中間,力求客觀但也認真對待主觀現象。
德國社會學大師韋伯(Max Weber)認為要瞭解人類行為得從自身瞭解出發,再用同理心將自我瞭解投射到對象上,以期瞭解研究對象的行為意義。例如大雪天裡看見鄰居在院子砍柴,他到底在做什麼? 如何瞭解他的行為意義? 韋伯認為不能將鄰居當成物件,而要當成主體,然後設想是自己在砍柴,自己的行為意義是什麼? 下雪的冬天,需要燒木柴取暖,鄰居想必也是如此,因此將這心理狀態投射到鄰居身上,就理解鄰居劈柴的行為。韋伯認為社會科學不追求完全客觀性,容許主觀性滲入研究方法的考量,因此韋伯主張社會科學要的是互為主觀性(intersubjectivity)。
主觀的心靈是否獨立存在?
自然科學追求完全客觀,因此離主觀性愈來愈遠。主觀事物雖然依賴主體存在,但並非不存在。自然科學通常視主觀事物不存在,將非客觀存在的事物逐出物理世界。這在哲學上稱為唯物論或物理論的形上學觀。然而物理世界就是世界全部了嗎?
笛卡兒及其他二元論者會馬上跳起來,指出物質實體只是世界的一部分,世界還包括了心靈實體。實體(substance)在本書的脈絡裡是哲學用語,指可以獨立存在的東西。
二元論主張除了物質獨立存在之外,心靈也是獨立存在。換句話說,心靈不靠物質而存在。
哲學家瑟勒認為意識經驗是主觀的,但並非不存在,它是本體上的主觀(ontologically subjective)。本體論是形上學問題之一,探究世界到底有什麼? 到底存在什麼?
什麼東西構成世界的基本要素? 西方人喜歡的隱喻是「世界的基本家具是什麼?」許多人認為意識經驗是世界的根本存在,本體上(存在上)不能化約到物質。如果科學就只探討物質,科學就會漏掉一大塊世界。奈格用不同的論證去支持相似的結論,認為主觀性存在。世界包括主觀性,不只是客觀性,從自然科學的角度來看,我怎麼會存在在這個世界? 為什麼是這裡? 為什麼是現在? 為什麼奈格是我? 為什麼我不是另外一個人? 生命如此短暫,世界如此浩瀚,瞬間的存在對宇宙有何意義? 這些問題都無解。
自然科學對這些問題束手無策,但是這些問題又是無比重要。人不甘生如蜉蝣,總想要在意義之海中定錨,瞭解短暫一生的意義。科學不僅無法回答,甚至放棄尋找答案,因為這些問題牽涉到自我、這裡、現在等這些索引詞,科學從啟蒙運動以來就是要驅逐主觀性的事物。但如果主觀的事物是宇宙的基本家具,這些問題便無法迴避,否則科學描繪的將只是殘缺的世界。
本文摘自《誰是我?意識的哲學與科學》,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