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曼佛雷德.泰森;譯者/王榮輝
民粹主義者與謊言媒體──誰在罵誰?
某些政治人物指責記者,說他們是「謊言媒體」。記者們則反過來罵這些政治人物,說他們是厚顏無恥地散播假新聞的「民粹主義者」。這些唇槍舌劍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些什麼?
政治人物指責記者是「謊言媒體」其實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在納粹黨人掌權期間(1933-1945),這種說法也曾非常流行。當時他們聲稱,在「謊言媒體」的背後隱藏了猶太人的陰謀,而猶太人則是透過媒體來操弄社會大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這個詞彙也幾乎為人所遺忘。
直到 2014 年,伴隨著「愛國歐洲人反對西方伊斯蘭化」(Patriotische Europäer gegen die Islamisierung des Abendlandes,簡稱 PEGIDA)的示威運動,這個詞彙才重新在德勒斯登(Dresden)流行起來。示威者將公共廣播電視機構與許多日報等獨立新聞媒體稱為「謊言媒體」。他們責難說,這些媒體只報導總理安格拉・梅克爾(Angela Merkel)和政府所喜歡的內容。
如今那些指責「謊言媒體」的政治人物與民眾往往會抱怨,他們的論點在新聞媒體中沒有獲得充分的尊重,自己完全被邊緣化。「愛國歐洲人反對西方伊斯蘭化」的示威者與「德國另類選擇」的黨員也經常強調這一點。他們視自己為受害者,認為自己是未被聽見的人民心聲。
到底什麼人是民粹主義者?
民粹主義(populism)一詞源自拉丁文的「populus」,意即「人民」。
民粹主義者多半會將複雜的議題給簡化。他們並不關心真實,只想說些民眾愛聽的話,在複雜的問題上為民眾提供盡可能簡單的解答。民粹主義者特別喜歡去強化民眾對於某些事情既有的恐懼,他們同時還會為這種恐懼找個罪魁禍首。「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往往是罪魁禍首的人選之一。
在民粹主義者眼中,也就是那些「在系統中」攀上權力頂峰的人。民粹主義者往往會把自己描述成接地氣、誠實、值得信賴。他們總是會說,自己永遠不會像「那些人」一樣。「那樣的人」十分傲慢,再也不能代表人民的意志。
近年來,被稱為民粹主義者的,主要都是在政治光譜上偏向右翼的政治人物;從前人們也會以民粹主義來指責左派的政治人物。在國際政壇上,諸如美國總統川普、法國極右派政黨「國民聯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簡稱 RN)的黨主席瑪琳・勒朋(Marine Le Pen)和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都被認為是民粹主義者。
一旦民粹主義者取得了權力,他們就不再去罵「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因為他們自己就是其中之一。這時他們會視自己為人民的代表。舉例來說,在 2017 年的選戰中,瑪琳・勒朋就曾以「以人民之名」(Au nom du Peuple)做為競選口號。「德國另類選擇」的政治人物也喜歡聲稱,他們了解並且代表人民的想法。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也是箇中翹楚,他總是喜歡把「他的人民」掛在嘴邊。
雖然民粹主義者號稱親近人民,但身為記者的人卻是希望親近真相。他們想要挖掘、拼湊事實,把事實揭露給民眾——縱使所呈現出的真相或許並不是人人所樂見。
民粹主義者與記者有著不同的目的,所以他們之間經常存在著爭執。一方指責另一方在製造假新聞。
為何 Twitter 如此受民粹主義者歡迎?
Twitter 這種微博服務讓帳號所有者能在一則所謂的「推文」中,傳播一篇最多 280 個字符的文本(text)。可是,這對民粹主義者有什麼吸引力呢?
民粹主義政治人物喜歡直接訴諸群眾。藉由這樣的方式,他們可以在不被記者質問下,將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傳遞給民眾。透過 Twitter 特別容易這麼操作。另一方面,他們也常指責記者散布假新聞,藉此撼動民眾對於新聞媒體的信任。於是 Twitter 愈來愈被人們視作更為可靠的消息來源。
德國民粹主義者,像是「德國另類選擇」所屬的國會議員碧翠斯・馮・施托希(Beatrix von Storch),還會利用 Twitter 來極化1社會。舉例來說,2017 年 8 月,針對敘利亞人的家庭團聚的討論,施托希就曾以#敘利亞人#家庭團聚#德國另類選擇#相信你德國等標題推文表示:「唱我們的國歌。用我們的顏色自我裝飾。並且摧毀所有的這一切。」她指責敘利亞難民無理地入侵了德國的傳統,甚至於稀釋或玷污了德國的傳統。
某些讀者可能會贊同施托希的看法。相反地,另一些讀者則或許會對這種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做法感到不滿。而這正是民粹主義者所要的:社會分歧。對抗這類極右派的煽動,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事實去反駁斷言,而非隨之起舞。
為何民粹主義者否認氣候變遷?
如果你跟一個民粹主義者談到氣候變遷,他會非常高興。因為討論氣候變遷是由於自然因素或人為因素所造成,將會為他提供贏得選民支持所需的一切。
氣候專家認為人類必須為當前的全球暖化負起主要責任。他們指出,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人為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為了避免氣候變遷的情況進一步惡化,未來人們必須設法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2。然而,這麼做不僅必須付出高昂的代價,我們的生活也得做出相應改變。當有些人聲稱氣候變遷其實是一種自然現象,可想見這會讓人鬆一口氣。
因為如此一來,當我們搭乘飛機去度假,當燃料污染環境,或者當我們在寒冬裡一邊開著窗戶、一邊又將房裡的暖氣調到 35 度,我們也不用感到良心不安。雖然眼下幾乎沒有任何聲譽卓著的科學家否認人類對於氣候變遷的影響,可是民粹主義者並不在乎事實,他們所著重的是情緒。
在 2017、2018 年的冬天,當美國東北部的氣溫降到零下 30 度,街上的無家可歸者慘遭凍死,美國總統川普竟在 Twitter 上寫道:「在東部,這可能成為有史以來最寒冷的除夕。或許我們可以稍微利用一下從前那種好的全球暖化;(過去為了防止這種情況),我們的國家可能花了幾十億美元的冤枉錢。」
這樣的陳述不僅挑釁意味濃厚,而且極不人道,其隻字未提那些被凍死的遊民。不過民粹主義者根本不管這些,因為挑釁就是他們策略的一部分。
註解:
- 民粹主義者喜歡強化對立,不讓人們有妥協的餘地。這種手法稱為極化。
- 溫室氣體二氧化碳(CO2)是造成氣候變遷的部分原因。像是汽車所排出的廢氣,同樣也會製造碳排放。依照人口平均計算,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大約是歐洲的 3 倍,中國的 8 倍。
——本文摘自《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7-「過濾氣泡、假新聞與說謊媒體──我們如何避免被操弄?」》,2019 年 10月,麥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