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去參加一個五歲小孩的生日派對,派對現場擺了不少飲料、糖果、餅乾。參加派對的小朋友們玩得不亦樂乎,也吃得不亦樂乎,嬉鬧歡笑尖叫聲充滿整個房間。席間不經意地聽到一個爸爸替他兒子婉拒主人遞來的蛋糕:「他不能再吃啦,再吃就要 sugar high了!」
所謂的 Sugar high,也就是食糖後興奮感,是二十世紀中後期在小朋友家長圈、學校老師之間流行的一個說法。這個說法的中心概念是,小朋友吃了過多的糖(精製糖)以後會出現過動、衝動或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狀,甚至會大搞破壞。有些人更認為這種狀況不只出現在小朋友身上,青少年或成年人吃了太多的糖也會出現難以專心、坐立難安的症狀。這個說法在九零年代被數個實驗推翻,逐漸被學者們當作一個都市傳說。
Sugar High 的都市傳說,從 1980 年開始…
不過,這個說法的起源究竟為何呢?
因為製糖技術的進步,精製糖自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脫離了奢侈品的行列。此後,人類除了從碳水化合物、水果、乳製品等食物取得天然醣類之外,更開始從加工食品當中攝取大量的蔗糖。二十世紀中期,人們開始意識到攝取過多的糖與多種慢性疾病之間有很高的關聯性,漸漸地,「糖」身上背負的罪名也愈來愈多。
1980 年,研究者觀察、紀錄並分析一群 4-7 歲兒童的飲食內容和活動程度之後,在研究報告中指出,這群兒童的糖份攝取量和他們的過動程度還有攻擊性都呈現正相關1。媒體與大眾把這個研究結果推論為:吃愈多糖的小孩愈過動、吃太多糖是造成小孩過動的原因。
我們都知道,相關不等於因果關係。當 A 跟 B 兩者有正相關時,不代表 A 是 B 引起的,也不表示 B 是 A 造成的。但是,當時的大眾仍把這份文獻當作「糖會導致小孩過動」這項說法的科學證據,「糖」所背負的罪名也就因此而多了一條。同一時間,家長或學校老師也表示這個說法與他們的經驗吻合,他們確實觀察到當孩子們吃了很多糖(通常是糖果、含糖飲料、餅乾蛋糕等)之後,會變得特別好動、暴躁。
但真的是甜食害的嗎?
那麼,後來的實驗結果是怎麼推翻這項說法的呢?
1994 年,新英格蘭醫學期刊2所刊載的一篇實驗報告指出,在飲食當中加入大量的糖註1、2,並不會造成兒童過動行為增加、注意力不集中、或產生情緒障礙等等負面影響。在這個為期九週的實驗當中,實驗參與者所有的飲食,舉凡三餐、點心、水果、飲料全部都由研究者提供。實驗正式開始前,小朋友家中所有的食物都先被打包帶走,不但如此,這些小朋友的家人也必須和他們一起吃研究者所提供的食物,同時也被禁止在小朋友面前吃額外的食物。這些大費周章的準備都是為了精確地控制在實驗進行期間,受試者各類營養素和糖份的攝取量。
實驗當中的飲食分為三類,這三類飲食的差別在於甜味的來源,一類是以蔗糖為主,第二類以阿斯巴甜(Aspartame)為主,第三類則以糖精(Saccharin)為主。每個小朋友都會吃到三類不同的食物,而且每種連續吃三個禮拜,但是他們並不知道這三類食物實際上屬於哪一類。根據家長、老師以及客觀量表的評分顯示,參與實驗的兒童,不管吃的是糖、阿斯巴甜、或是糖精都沒有特別過動,也沒有特別不專心或是有不同的行為表現。
除了這個實驗以外,從 1980 年代末期至 21 世紀初期,雖然有一、兩個實驗發現少數受試者在食用大量蔗糖後有非常輕微的行為差異3,4,其餘多個實驗都得到相同的結果:相較於安慰劑,兒童(不管是一般兒童,或是符合 ADHD註3診斷的兒童)在攝取大量的蔗糖之後,並不會變得特別過動,也沒有比較不專心,更沒有不同的行為或認知表現5–9。
1995 年的一個後設分析(meta-analysis)研究,蒐集了 16 個比較兒童食用蔗糖和阿斯巴甜/糖精之後行為有無差異的研究報告7。分析指出,不論是動作技巧、情緒、學習能力、攻擊性、家長老師和實驗者觀察兒童之後所給予的評分……等指標在食用蔗糖跟食用代糖兩個組別之間都無差異。另一個比較新的後設分析研究由學者 Benton 在 2008 年所發表9,其中蒐集了 11 個試圖探討吃糖會不會使兒童過動或行為改變的研究。他指出,在這之中,僅有一個研究內的一個子實驗支持吃糖會使兒童的行為立即產生變化10。
等等,那要怎麼解釋某些家長跟老師信誓旦旦地宣稱他們親眼見到,小孩吃太多糖以後呈現暴走狀態?另一個有趣的研究11招募了一群媽媽,她們認為自家小孩的行為在吃糖後的容易變得不同。研究者將這群媽媽分成兩組,其中一組的媽媽被告知說,自己的小孩吃了大量的糖,另一組的媽媽則被告知說自己的小孩吃了安慰劑。但事實上,所有的小孩都吃同樣的安慰劑,沒有人吃真的蔗糖。這些媽媽在小孩吃了安慰劑之後跟小孩互動,並且評估小孩的過動行為。誤以為自己的小孩吃的是糖的媽媽,不但給小孩比較高的過動分數,在跟小孩互動時也比較常批評小孩、比較常發號施令。簡言之,某些「親身經驗」其實可以被觀察者期望效應所解釋。
到底會不會引發 ADHD? 還需要更多實驗確認
所以,吃太多精製糖真的不會引起過 High 嗎?早期的實驗當中多以阿斯巴甜做為控制組的安慰劑,但後來有人質疑阿斯巴甜也會引起過動,所以這種實驗裡面的實驗組跟控制組沒有差異也不能排除蔗糖的嫌疑。後期的實驗改用糖精或其他人工甜味劑為控制組,發現吃蔗糖、阿斯巴甜、或其他人工甜味劑是沒有差別的。
但是,萬一其實這些「其他」甜味劑也會影響食用者的行為呢?換句話說,有沒有可能重點不是哪一種形式的甜,而是「甜味」本身呢?畢竟「甜味」即會引發腦中多巴胺的釋放,短期內大量甜味的刺激究竟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不過可惜的是目前似乎還沒有足夠的文獻能回答這些問題,畢竟直到現在,實驗設計完善的相關文獻也不過才寥寥十數篇啊9。
不論如何,目前沒有有力證據可以支持 sugar high 這一說法。同時,也不是所有的研究都支持日常飲食中糖份攝取量和行為表現之間有相關這個現象12。另一方面,有學者建議我們應從一個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13:「長期」食用過量的糖或代糖是否可能造成影響,而非短時間內立即的影響。Johnson 等人同意吃甜食不會讓人立即產生 ADHD13,但認為長期下來可能存在某種影響。這個說法的立論根據在於,長期食用大量的甜份,可能會使得腦中多巴胺濃度與多巴胺受器數量的改變,進而促使更大量的甜份攝食,最終導致前額葉抑制系統功能受影響,發展出 ADHD。不過目前這個推論還未累積足夠的研究證據,我們實在還不清楚長期攝取大量甜食對多巴胺神經元所造成的影響跟過動有什麼關連。
總而言之,學者普遍認為現有證據並不支持過去民眾所認為的 sugar high 這個現象。但由於過去研究多比較吃糖與吃其他代糖的差異,無法排除食用「甜味」會造成任何影響的推論。另外,關於長期食用大量糖類或甜味劑與 ADHD 之間的關聯也還不清楚。這些延伸議題,或許值得大家的注意。
- 註1:該實驗的受試兒童包括學齡前兒童與學齡兒童,在實驗中給兩個年齡層所食用的餐點是不同的。
- 註2:在含糖飲食這個類別的餐點中,學齡前兒童所得到的餐點每日含有 103 公克的蔗糖(阿斯巴甜組與糖精組的蔗糖含量分別為 21.3 與 19.6 公克);學齡兒童的則為每日 120 公克的蔗糖(兩個控制組則為 25.6 與 25.1 公克)。
- 註3:ADHD(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參考文獻
- 1. Prinz, R. J., Roberts, W. A. & Hantman, E. Dietary correlates of hyperactive behavior in children. J. Consult. Clin. Psychol. 48, 760–769 (1980).
- 2. Wolraich, M. L. et al. Effects of Diets High in Sucrose or Aspartame on The Behavior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 of Children. N. Engl. J. Med. 330, 301–307 (1994).
- 3. Rosen, L. A. et al. Effects of sugar (sucrose) on children’s behavior. J. Consult. Clin. Psychol. 56, 583 (1988).
- 4. Flint Jr, R. W. & Turek, C. Glucose effects on a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 of attention in adults. Behav. Brain Res. 142, 217–228 (2003).
- 5. Shaywitz, B. A. et al. Aspartame, behavior, and cognitive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Pediatrics 93, 70–75 (1994).
- 6. Kruesi, M. J. P. & Rapoport, and J. L. Diet and Human Behavior: How much do they Affect Each Other? Annu. Rev. Nutr. 6, 113–130 (1986).
- 7. Wolraich ML, Wilson DB & White J. The effect of sugar on behavior or cognition in children: A meta-analysis. JAMA 274, 1617–1621 (1995).
- 8. Milich, R., Wolraich, M. & Lindgren, S. Sugar and hyperactivity: A critical review of empirical findings. Clin. Psychol. Rev. 6, 493–513 (1986).
- 9. Benton, D. Sucrose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Crit. Rev. Food Sci. Nutr. 48, 385–401 (2008).
- 10. Wolraich, M., Milich, R., Stumbo, P., & Schultz, F. (1985). Effects of sucrose ingestion on the behavior of hyperactive boys. 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 106(4), 675–682.
- 11. Hoover, D. W. & Milich, R. Effects of sugar ingestion expectancies on mother-child interactions. J. Abnorm. Child Psychol. 22, 501–515 (1994).
- 12. Kim, Y. & Chang, H. Correlation between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nd sugar consumption, quality of diet, and dietary behavior in school children. Nutr. Res. Pract. 5, 236–245 (2011).
- 13. Johnson, R. J. et al.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Is it Time to Reappraise the Role of Sugar Consumption? Postgrad. Med. 123, 39–49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