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2

文字

分享

0
1
2

親愛的,我能做你的後盾嗎?──依附理論系列(七)

貓心
・2017/01/15 ・4430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SR值 513 ・六年級

依附理論系列


每一段愛情,或許都是我們重新定義自我的過程。

隨著兩個人從初識到越走越近,我們漸漸地會發現,自己似乎開始喜歡上了對方喜歡的東西,開始替對方著想,甚至,有些本來我們討厭的事情,也因此而漸漸地模糊了起來。

我們有時候會開始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自己,有時候又會覺得這樣子的調整是好的。愛情本來就得把一部份的自己交給對方,這中間的矛盾與模糊,讓我們學著重新認識自己,學著用更有彈性的角度來看待一些從未想過的事情(註1)。

我們越來越像了:感情中的同步化行為

圖/pixabay, cc0
圖/pixabay, cc0

過去的研究發現,安全型依附的人比較會透過調整自己的內在層面來配合伴侶,即使這些調整可能會對自己造成一些負面的影響(negative self-synchronization),他們依然會這麼做[1]。安全型的人在和低自尊的伴侶互動時,比起和高自尊的伴侶互動,更有可能降低自己的自尊,來和對方達成連結感,但是不安全型的人就比較不會做出這樣的調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件事情有可能正反映了,安全型依附的人比較不會認為配合對方是一種犧牲自己、讓自己變得很糟糕的方式,而是同理對方、和對方產生緊密連結的方式;但對於不安全型依附者來說,如同前面文章所提到的,他們對於自己的看法較為負面,為了要保護好自己脆弱的自尊,因此不會做出這樣的調整(註2)。同樣的,透過實驗操弄觸發安全感,也會增加這種行為出現的比例,觸發不安全感則會得到相反的結果[1]。

除了保護好自己脆弱的自尊之外,不安全依附不會產生降低自尊的同步化,可能還有其他的原因:就逃避型依附者來說,由於他們不喜歡和他人過於親近,因此比較不知道伴侶的情感生活,也對伴侶的親密想法以及感覺沒興趣,因此比較不會透過同步化的方式來和對方產生連結[2];而焦慮型依附的人呢?就如前一篇文章裡所提到的一般,他們關注自己需求勝過於關注對方的需求,因此他們也比較不會調整自己的行為來做出這樣的連結[3]。

對於伴侶煩惱的回應

圖/pixabay, cc0
圖/pixabay, cc0

除了調整內在層面與伴侶產生連結之外,在伴侶有所需要時,能夠提供安全感的支持也是很重要的關鍵。

過去的研究發現,安全型的人比起焦慮型和逃避型的人,更能在伴侶心裡苦的時候,敏感的對他做出回應[4-7]。不論是情侶每日紀錄彼此互動過程的研究[8],或是實驗室當中的操弄研究,都得到了相似的結果[5, 9-11]。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例如操弄戀愛中的女生去做一個充滿壓力的實驗時,安全型男生比較容易注意到女友的擔憂,並提供了較多情緒支持與言語支持,逃避型的伴侶則提供了較少的支持[10];另一個研究當中,研究者錄下了伴侶傾吐心事的過程,結果發現,越是安全型的伴侶,比起越是焦慮型的伴侶,越能給予另一半支持與正向回應。

逃避型的人比較少給伴侶提供支持,或許是一件很容易理解的事情;但是焦慮型的人呢?她們不是很渴望和伴侶產生連結嗎?沒錯,焦慮型的人確實會做出一些和伴侶產生連結的事情,她們很關注在伴侶的問題之上,但是「太」關注了。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伴侶?在你向他抱怨事情的時候,他總是試圖要幫你解決問題,甚至直接把你的事情搶過來做,跑去打電會給你的教授說要他對妳照顧一點,不要給你那麼多的壓力等等,到頭來反而使得事情變得更為複雜。沒錯,焦慮型的人比較容易強迫性地照顧伴侶、過分投注在伴侶的問題之上,沒能解決伴侶手上的問題,反而給伴侶製造了更多的問題[11]。

但是,如果自己已經在課業或是工作上很忙,要如何分神關心伴侶呢?過去研究發現,不論是原本就處於一段安全型關係的人(心理學術語稱之為傾向性屬於安全型的人,dispositional),或是透過實驗觸發操弄出安全感的人(脈絡性處發出安全感的人,contextual),他們都比較能夠在伴侶訴說自己的困擾時,提供較有效率的關懷。有一個實驗甚至發現,即便在他們感到很累的時候,依然能夠克服自己的疲倦,回過頭來傾聽與關懷他們的伴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實驗者採取隨機分派的方式,將伴侶分成照顧者(care-giver)與尋求照顧者(care-seeker)。接著,尋求照顧者留在實驗室內寫下想要討論的議題,照顧者則到另一個房間做色字測驗(stroop task,註3),藉此消耗他們的腦力。在色字測驗當中,實驗者會加入一些和安全感有關或無關的詞彙,例如受試者伴侶的名子,或是一些陌生人的名子。

做完測驗之後,照顧者回到實驗室內,花十分鐘和尋求照顧者討論剛剛寫下的議題。結果發現,本來就屬於安全型的人,或是因為剛剛「在實驗材料中接觸到伴侶名字」而被觸發安全感的人,會對於尋求照顧者給予較多的回應與支持。

由此可知,無論是本來就偏向安全型依附的人,或是受到觸發而產生安全感的人,都能夠克服心智上的疲累,給予伴侶適當的照顧。總而言之,安全感觸發使得逃避依附者不再那麼的逃避、也使焦慮型依附者克服心智疲累,用較為支持與回應的方式同理他們的伴侶[12]。

littlevisuals

做你最堅強的後盾

如何和伴侶產生連結,還有一個重要的基礎──安全堡壘(secure base)。還記得我曾經在第一篇文章當中提到,小孩會以母親作為安全堡壘,開始探索四周的環境嗎?有一篇針對成人伴侶依附的研究[13],也探討了安全堡壘的問題:當伴侶想要擴展自己的視野時,或是當他/她需要被幫助時,另一方是否願意支持自己呢?他/她想和外在世界互動時,是否能夠不被另一方阻止呢?自己的伴侶能否接受並鼓勵自己去探索外在世界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還記得當年很紅的《我可能不會愛你》嗎?在這部連續劇當中,每當女主角程又青不畏艱辛,希望能夠做自己想做的工作時,丁立威卻不顧她的意願,企圖安排一個穩當舒適的工作給她,希望她能夠安穩地做這份工作就好了。

我想或許丁立威就是一個焦慮型依附的人,因為根據這篇研究發現,焦慮型的人會在伴侶試圖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時,不但不支持伴侶的探索,反而介入了她的選擇當中,試圖幫對方做出自己認為好的選擇,儘管這個選擇對於自己的伴侶來說,並不一定是她也想要的。

而逃避型依附呢?他們在伴侶自主探索時,幾乎不會給予任何的支持,採取了放任的態度看待這件事情;而焦慮、逃避程度都高的人,則是最不支持伴侶自主探索那群的人。

我可能不會愛你宣傳照
來源:維基百科

伴侶能否支持自己對外探索的行為,會帶來哪些影響呢?B.Feeney的研究發現,伴侶在追求目標時,若是能夠知覺到另一半願意站在自己身邊,協助自己移除路上的障礙物,那麼,他們也比較能夠獨立地去追求這些目標、覺得自己有能力達成這些目標(自我效能感),以及較無後顧之憂、全心全意地投入在自己的目標之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更進一步的研究發現,當一個人在和伴侶討論未來個人的目標時,若是能夠獲得伴侶的支持與認同,將會使他更願意投入及探索這些目標。這份研究也採取長期追蹤的方式來研究這一點,他們要受試者研擬幾個「六個月內的個人目標」,並測量他們伴侶對於這些目標的支持與回應,結果發現,那些越是受到伴侶支持、伴侶越是願意給予對方回應的人,將會使自己更有可能至少達成一個目標[14]。

在另一個研究中,B.Feeney 錄影記錄伴侶討論個人目標的過程,發現當自己的伴侶願意給予自己較多支持時,被支持方比較願意開放地討論自己的個人目標,同時也更能夠尋找各種方式來達成目標;但是當另一方採取了較多反對、阻止的行為,或是試圖去控制自己的伴侶時,將導致伴侶被迫更改或是扭曲了自己本來想追求的目標。除此之外,伴侶的支持性行為侶預測了在討論結束之後,訴說方感覺到了較多的自尊感,以及正向的情緒[15]。

從這些研究,我們可以發現一件事情,安全型的伴侶是全心全意地支持自己另一半想要做的事情,而非將自己的想法凌駕於對方的目標之上,或是完全忽視對方的目標,從而讓對方更能獨立自主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由此可以發現,其實關係好的情侶,並不是整天黏在一起,什麼都要一起完成的那些人,反而是那些平時有各自的生活,但是在需要彼此的時候,能夠相互支持與幫助的情侶。事實上,過去的研究便發現了,關係好的伴侶是那些能夠同時獨立追求自己的目標,但又同時支持著彼此的人[16](註4)。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註解

  1. 有興趣的可以參考海苔熊的這篇文章,裡面有提到關於愛情中的改變與動盪。
  2. 有興趣的可以參考我之前寫的這篇文章,裡面提到的是一個類似的概念,只是該篇文章當中的研究,並未採取「依附風格」作為研究的變項,不過當中所提及的「低自尊者與脆弱高自尊者,比較容易受到外在情境變化而改變自我價值感,高自尊者則比較不會如此」,正是呼應了有較高自尊的安全型依附者比較不會因為調整自我來配合對方而感到脆弱,但自尊較低的不安全依附者則比較容易有這樣的情形出現。
  3. 這是一個很耗腦力的測驗,很多人可能都在大學迎新玩過,只是不知道這是心理學研究工具XD。內容大概是這樣子:請快速而正確地讀出下列文字的顏色。很難吧!沒錯,這是因為我們會受到字義的干擾,因此無法快速而正確的讀出字的顏色。(教妳一個作弊的方式,如果妳有近視,把眼鏡拿掉,就能夠快速而正確地唸出來了,但請不要拿來欺騙心理學實驗者,因為妳的樣本會成為極端值而被剔除)
  4. 更詳細的內容,請參考我的這篇文章:情侶間無法逃避的三大矛盾,你們用了哪種應對策略?

延伸閱讀

  1. Rholes, W. S., Simpson, J. A., Tran, S., Martin, A. M., & Friedman, M. (2007). Attachment and information seeking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 33 , 422-438.
  2. Rholes, W. S., Paetzold, R. L., Friedman, M. (2008). Ties that bind: Linking personality to interpersonal behavior through the study of adult attachment style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In F. Rhodewalt (Ed.) Personality and Social Interaction. Washington D. C.: Psychology Press.
  3. B.Feeney & Collins(2001) Predictors of caregiving in adult intimate relationships: an attachment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0 (6), 972
  4. J.Feeney & Hohans(2001). Attachment and spousal caregiving. Personal relationships,8,21-39.
  5. Kunce, L.J., & Shaver, P.R. (1994). An attachmenttheoretical approach to caregiving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n K. Bartholomew & D. Perlman (Eds), Advances in personal relationships: Vol. 5. Attachment processes in adulthood (pp. 205-237).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6. Millings A & Walsh J (2009) A dyadic exploration of attachment and caregiving in long-term couple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6(3), 437-453.
  7. Davila & Kashy (2009) Secure base processes in couples: daily associations between support experiences and attachment security.23(1):76-88. doi: 10.1037/a0014353.
  8. Collins, N. L., & Feeney, B. C. (2002, February). Social support and caregiving processes in daily interaction: Feeling supported and feeling secur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Society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Savannah, GA.
  9. Simpson, J. A., Rholes, W. S., & Nelligan, J. S. (1992). Support seeking and support giving within couples in an anxiety-provoking situation: The role of attachment styl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2,434-446.
  10. Simpson, J. A., Rholes, W. S., Orina, M. M., & Grich, J. (2002). Working models of attachment, support giving, and support seeking in a stressful situ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8, 598–608
  11. Kunce, L. J., & Shaver, P. R. (1994). An attachment-theoretical approach to caregiving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n K. Bartholomew & D. Perlman (Eds.), Advances in personal relationships (Vol. 5, pp. 205-237).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12. Mikulincer, Shaver, Sahdra and Bar-On(2013) Can security-enhancing interventions overcome psychological barriers to responsiveness in couple relationships? Attach Hum Dev. 2013;15(3):246-60. doi: 10.1080/14616734.2013.782653. Epub 2013 Apr 8.
  13. Feeney, B. C., & Thrush, R. L. (2010). Relationship influences on exploration in adulthoo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 of a secure bas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8, 57-76.
  14. Brooke C. Feeney. The Dependency Paradox in Close Relationships: Accepting Dependence Promotes Independ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7, Vol. 92, No. 2, 268 –285.
  15. B.Feeney(2004) A secure base: responsive support of goal strivings and exploration in adult intimat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7 (5), 631
  16. Baxter, L.A. (1990). Dialectical contradictions in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7, 69-88.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貓心
76 篇文章 ・ 122 位粉絲
心理作家。台大心理系學士、國北教心理與諮商所碩士。 寫作主題為「安全感」,藉由依附理論的實際應用,讓缺乏安全感的人,了解安全感構成的要素,進而找到具有安全感的對象,並學習建立具有安全感的對話。 對於安全感,許多人有一個想法:「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但在實際上,安全感其實是透過成長過程中,從照顧者對自己敏感而支持的回應,逐漸內化而來的。 因此我認為,獲得安全感的兩個關鍵在於:找到相對而言具有安全感的伴侶,並透過能夠創造安全感的說話方式與對方互動,建立起一段具有安全感的關係。 個人專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detective/ 個人攝影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photographer/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近零碳建築新趨勢:從節能創意到 2050 淨零轉型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23 ・3709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本文由 建研所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根據聯合國統計數據,全球每年 38% 的溫室氣體排放,並非來自道路上的交通工具,而是由「現代都市與建築」所造成的。

我們如今站在兩條路徑的十字路口。一條是依賴更多水泥建築與空調系統來抵禦夏季酷暑,然而這樣的選擇只會加劇室外大氣的惡化。另一條則是徹底改革建築、用電、設計與都市規劃,不僅尋求低碳排放的建築方式,還要找出節能降溫的解決方案,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而,我們是否真的能將建築業的碳排放歸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建築的溫室氣體哪裡來?

在建築物 60 年的生命週期中,建材的碳足跡其實只佔 9.8%,因為建築一旦完成後,材料不會頻繁更換。相反,日常生活中的用電才是主要的碳排來源,占了 83.4%,其中大部分來自冷氣、照明和各種電器。

當然,讓大家集體關燈停用電器「躺平」來拯救地球,顯然不切實際。既然完全不消耗能源是不可能的,我們應該尋找更現實的解決方案。

現在就來看看全球七棟零碳建築之一——成大的「綠色魔法學校」,臺灣首座淨零建築,如何運用建築技術,成為當代永續建築的典範。這些技巧中,有哪些能應用到你我家中呢?

綠色魔法學校。圖 /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為了省電要把煙囪塗黑、吸收更多太陽光?

都市裡,我們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夏天的高溫,水泥建築群在陽光的烘烤下,變成一個個巨大的窯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綠色魔法學校在國際會議廳裝了一個煙囪,不過這不是為了讓窯爐更熱,而是用來降溫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煙囪為什麼都都要蓋的那麼高?原來煙囪越高,上下的溫差越大。熱空氣因為密度低而向上移動,產生熱對流。溫差越大,這個熱對流就越強烈,這就是所謂的「煙囪效應」。在要幫室內降溫的情況下,我們的目的是產生更強的煙囪效應,抽走熱空氣,讓室溫下降。但這棟建築裡沒有火爐,而溫差不夠大時,這效應會變得微弱,那該怎麼辦?

綠色魔法學校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解法:在煙囪南面下半部改裝透明玻璃窗,並將煙囪內部塗成黑色,還加裝了黑色烤漆鋁板,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陽光。每當艷陽高照,這個不插電的的「自然通風系統」就能自動啟動,創造局部的熱對流,帶動整根煙囪的熱氣向上移動,為室內降溫,達到節能效果。以熱制熱,完全反常識。

綠色魔法學校的特殊煙囪設計,玻璃引入太陽光。圖 / 泛科學攝影畫面截圖

幫室內降溫的最大原則是:通風。

實際上,不是人人家裡都有煙囪。但如果建築的高處沒有任何窗戶或通風設備,熱空氣就是會從屋頂一路往下蓄積在室內。因此,你也一定在許多工廠或民宅的屋頂看過一個不斷旋轉的小風扇,它們也是有異曲同工的效用。雖然不是高聳的煙囪,但特殊的渦輪構造,風吹過就會開始轉動,並連帶空氣排出室外。是個不用插電的通風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綠色魔法學校館內動畫-室內通風排熱補冷。圖 / 泛科學攝影畫面截圖

綠色魔法學校的煙囪就是個效能更強的換氣機,足以讓 300 人大型會議廳的換氣次數,高達每小時 5 到 8 次,甚至能在室內颳起風速每秒 0.5 公尺的微風,是最舒適的環境。這些利用熱氣密度的差異來改善室內溫度的方法,又稱為「浮力通風」。

為了把通風貫徹到底,綠色魔法學校在建築的兩面裝設大量窗戶以及吊扇,來讓水平也能通風。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裝置,其實才是關鍵。靠吊扇的一點點電力讓自然風可以自由進出,耗費的能源,遠比冷氣還要少得多。

幫空調省電的最後一招,就是微環境控制。

綠色魔法學校透過屋頂植栽與造林改善微氣候。圖 / 綠色魔法學校

實際上魔法學校內還是找的到空調設備,並不是完全拔除不用。除了選用最高效率的主機,以及把室內循環做到最好以外,降低周遭環境溫度才能減低冷氣的負擔。要降低水泥叢林的熱島效應,需要植被與水體來做溫度調適。

在太陽照射下,水泥屋頂表面最高可以達到攝氏 70 度,如果屋頂有種植植栽,室內頂層樓板的表面溫度就可以維持在攝氏32 度以下。不用開電就先幫室內降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水也是關鍵的一環。一是水的比熱高,想打破水分子之間的氫鍵,需要大量的熱量,要讓一千克水的溫度升高一攝氏度,需要 4,200 焦耳的熱量,這可以避免溫度因為烈陽就快速上升。二是當溫度真的過高,水也會透過蒸發帶走熱量,讓溫度不至於向上飆。

魔法學校的屋頂花園使用水庫淤泥,研磨後燒製成的再生陶粒,裡頭混合了稻穀,結構極細,不會像有機土一樣分解消失,可以涵養水源,還不用動不動補土壤,不只降低屋頂植被的澆水次數,還能達到降溫效果。地面也採用透水鋪面,讓每一滴水都不浪費。

綠色魔法學校本名是成功大學的「孫運璿綠建築研究大樓」

2013 年被英國知名出版社羅德里其評為「世界最綠的建築」,並獲選為聯合國全球七棟零碳建築之一。

除了表彰之外,在認證上也確實取得了臺灣最高等級的「鑽石級綠建築」認證,以及美國最高級的「白金級綠建築」兩個綠建築認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讓相同的成效可以陸續在全臺的所有建築上實現,臺灣在既有的綠建築標章體系上,擬定出了「建築能效評估系統 BERS」,針對關鍵的空調、照明、插座電器的用電狀況訂出明確的耗電密度指標得分。簡單來說,就是每平方公尺的面積上,每年平均的用電量。

建築能效標示。圖 /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要打造一棟淨零建築,需要設計與材料硬體的相互配合。在日常用電這最大耗能項目上,能透過前面的淨零設計與智慧能源管理來減低能耗。而我們還沒提到的最後一塊拼圖,則是回到建築的建材本身。這部分減碳的方法有很多種,例如將傳統施作工法改為在工廠就完成模組化建材製造的「預鑄工法」,減少現場搭建鷹架、施工的步驟,達成減碳。又或是將部分建材更換為木、竹等負碳建材,甚至使用零廢棄物、能「循環使用」的建材。例如 2018 年亮相的臺中花博荷蘭館、或是 2021 年台糖在沙崙啟用的循環聚落。

建築物能夠完全不用電嗎?……電從哪裡來?

沒錯,連全球最綠的建築——綠色魔法學校,也無法做到完全不使用電力。正如前面提到的,建築的最大能源消耗來自日常使用,而這所「魔法學校」的成就,是成功將日常能源消耗降低,讓溫室氣體排放減少超過 50%。

這就是關鍵,減少一半後,剩下的部分就靠周邊的造林、太陽能和風能等綠色能源來補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2 年 3 月,國發會公佈了 2050 淨零排放的路徑圖,參考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制定了 2050 年達成淨零建築的目標。

這條路徑包含兩個核心目標:第一,所有建築物要在建築能效評估系統(BERS)中達到 1 級節能,甚至進一步達到「1+ 級」近零碳建築的標準,減少至少 50% 的能源消耗。第二,同步發展再生能源,讓這些近零碳建築朝淨零邁進。

淨零建築路徑。圖 /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這個目標比你想像的要容易實現。比如,2023 年 12 月,台達電的瑞光大樓 II 就成功取得了「1+ 級」近零碳建築認證,並符合 0 級淨零建築規範。而在 2024 年 7 月,國泰人壽在臺中烏日的商辦大樓經過改造後,也達到 0 級淨零建築標準。這些案例證明了綠色魔法學校的成功經驗可以複製,不論是新建築還是舊建築,都能達成甚至超越淨零目標。

圖 / 台達電瑞光大樓 II
圖 / 國泰人壽臺中烏日商辦大樓

如果我們不想讓「每個夏天都是未來最涼的一年」這樣的預言成真,碳排歸零是必須要實現的目標。現在你知道,這個任務的關鍵就掌握在你我手中。就像選擇能源標章電器一樣,只要選擇符合 BERS 能效標準的建築,我們不僅能降低冷氣的依賴,也能節省電費,讓地球和你的荷包都雙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0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5
1

文字

分享

0
5
1
溫暖的房子更有「家」的感覺?還能讓房子賣更多錢!──《做個有溫度的人》
時報出版_96
・2022/09/10 ・2962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讓房子增值的方法

一位房地產經紀人接受《房地產》雜誌訪問時談到,她在澳洲賣過一棟房子,那棟房子「有一個寬廣的花園露台,冬天面向波濤洶湧的大海,迎著狂風吹拂」。

雖然住在地風景不錯,可是冬天的時候可能會冷到發抖。圖/envatoelements

她開了暖氣,但在開放看屋日刻意把暖氣調小,「點燃蠟燭,放一些有情調的音樂。」她告訴《房地產》雜誌,那棟房子「之前的售價是兩百五十萬澳幣,最終是以兩百七十六萬澳幣賣出,成果斐然,我覺得這一切要歸功於在冬天做出那樣溫暖的展示」。

由此可見,在「寒冬」戶外環境的對比下,提供「溫暖」的室內環境能夠有效地提高賣價。或許吧!但是,一如既往,當我們試圖根據心理學原理提出切實可行的現實建議時,往往赫然發現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因果關係的世界裡,深受多種可能變數的影響。

因此,我們應該謹記統計學中所謂的「可解釋變異」(explained variance),而我們通常只能解答其中一些。例如,房地產產業裡,購屋者的購屋時間會受到一些固有的變化所影響,比如熱門假期有較多的閒暇時間看房、總體經濟狀況(景氣好壞)、房貸是否容易取得等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冬天雖然可以讓一棟精心陳列的「溫暖」屋子看起來特別有吸引力,但在很多地區,這種賣屋方式需要買家在寒冬中冒著風雪與凍雨去看屋,那很容易令人望之卻步。一間房子或許在冬天看起來價值較高,但要是缺乏前景與競爭出價,就可能會壓低價格。那些因素與溫度無關,卻也會影響一間房子的預期售價。

所以,在我們深入研究資料之前,這裡有個免責聲明:除了溫度以外,還有其他變數也對房屋的售價有很大的影響。

事實上決定房屋價格的因素很多,千萬不要以為把房子變暖就能賺到更多錢。圖/envatoelements

為什麼會有家的感覺?

雖然我們應該認真看待這種涉及多種因果關係的情況,但無論你是想賣屋、還是推銷其他產品、服務、想法或觀點,瞭解背後的演化與文化驅動因素,仍能為你增添一些優勢。知道該從演化與社交體溫調節的哪個角度出發以說服顧客,其實滿實用的。我們也應該注意,不要從單一面向解釋我們與房屋及其他「商品」之間的溫度調節關係。

歷史顯示,人類一直在尋找空間的分界線─從天然洞穴、壁龕、洞室到小屋,最後是房屋─以便把掠食者與大自然的力量隔絕在外,尤其是抵禦要命的酷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認為,生存是一個關鍵的動機,促使人類強化住屋功能,使其超出維持基本生存所需。物質文化的證據也證明了,住屋是用來滿足我們的從屬或歸屬感。一間房子越能夠滿足這種從屬或歸屬感的需求,感覺起來越舒適溫馨,也會越有家的感覺,或者套用依附理論的說法,越容易讓人覺得那是一個「安全的避風港」。

許多研究提出以下假說:我們把某個空間分界視為「家」的認知機制,跟早期演化與個體發展時,幫助我們透過其他人來禦寒的生理機制(即依附與恆定體溫調節機制)是一樣的。

早期人類與其他哺乳動物,確實會把體溫調節任務分散給一個群體來承擔,而在社交演化的過程中,房子至少取代了一部分社會分擔的功能。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概念如此明顯,甚至不言而喻。隨著文化發展,房子變成一種方便又有效率的禦寒方式,再加上室內供暖技術的發展,也提供了產生熱能的方法。

對有些人來說,想到家的時候也會聯想到溫暖。圖/envatoelements

為了研究這點,我和以前的學生范艾克(Bram van Acker)與潘托夫萊特(Jennifer Pantophlet),以及其伙伴克瑟雷爾斯(Kayleigh Kerselaers)一起設計了幾個研究,以測試氣溫下降時,房地產廣告中的房屋是否變得更有吸引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想要測試「房子就是家」的概念中、比較沒那麼顯而易見的一面:更具體地說,是它的社交體溫調節功能。我們想知道,環境溫度較低,會不會讓人對房屋產生偏好,就像低溫使人對他人產生依附感,而去租浪漫電影來看或產生懷舊念頭一樣。

由於房地產經紀人直覺認為「溫暖」的房子最熱銷,所以我們試著從經驗上驗證,像家一樣的房子,要如何藉由營造「家的感覺」讓我們想要與他人在一起。此外,我們也想調查這種歸屬感能不能滿足體溫調節的需求,以及是否會使人更願意為廣告中的房子支付更高的價格。

我們的推論是,溫度與「家的感覺」之間的關聯,是由我們想與他人在一起的動機所促成的。接著,我們設計了一套研究,裡面包含三個研究,以調查較低溫度如何誘發社會心理學家帕克(Lora E. Park)與馬納(Jon K. Maner)所謂的「歸屬的渴望」,這個歸屬的渴望是由想要打電話給朋友或跟朋友在一起等行為來衡量。

從這裡,我們希望進一步知道,這種歸屬的渴望如何促使我們對「感覺像家」的房子產生偏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家看到這個房子有家的感覺嗎?圖/Pixabay

為了確保研究結果的準確性與可複製性,我們使用線上協作網站「開放科學平台」(Open Science Framework)來決定我們的假說,並在收集資料之前先暫停一切決定,把探索性的「假說生成研究」與驗證性的「假說檢驗研究」分開。

我們認為,較低的溫度應該會引發一種「歸屬的需求」。此外,溫度也能用來預測一個人覺得一間房子多有家的感覺,以及他願意付多少錢買那間房子。第二個維度因為看似較為「客觀」(因為它提供具體的數字,例如對溫度的感知,而不是「較暖」或「較冷」這種主觀的感覺),也許能佐證一個觀點:待售屋給人的「居家舒適感」渴望,與行動的經濟性有關。

其他的因素

本書前面提過,行為生態學以及由此延伸的體現認知,可為行動機會的決策提供資訊,以便權衡行動的效益與成本。

例如,面對相同的斜坡時,背負沉重背包的人所估計的坡度,會比沒有背背包的人還陡。一個人所估算的上坡代謝成本(能量消耗),會影響他對角度的「客觀」感知。就像考慮爬坡的旅人會先自問是否負擔得起爬坡的代謝成本一樣,潛在的購屋者雖然想要一個溫馨的家,但也會自問是否負擔得起那些舒適特質的額外成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在本書中已經看到,體溫調節在人際互動中扮演多麼重要的角色。體溫調節在基因與文化的演化,以及這兩種演化的持續相互交流中,都扮演吃重的角色。尤其,我們已經看到社交體溫調節如何促使我們組織與加入更多元的網絡,創造文化、社會、文明。

這一切的核心,都在於我們始終非常需要把核心溫度維持在很窄的範圍內,以達到溫度恆定。雖然如今人類已經開發出許多工具,使富國的人民不再覺得這是如此重要的問題,但這其實是攸關生死的迫切課題。

——本文摘自《做個有溫度的人:溫度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行為、健康與人際關係》,2022 年 9 月,時報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時報出版_96
174 篇文章 ・ 35 位粉絲
出版品包括文學、人文社科、商業、生活、科普、漫畫、趨勢、心理勵志等,活躍於書市中,累積出版品五千多種,獲得國內外專家讀者、各種獎項的肯定,打造出無數的暢銷傳奇及和重量級作者,在台灣引爆一波波的閱讀議題及風潮。

0

1
2

文字

分享

0
1
2
親愛的,我能做你的後盾嗎?──依附理論系列(七)
貓心
・2017/01/15 ・4430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SR值 513 ・六年級

依附理論系列


每一段愛情,或許都是我們重新定義自我的過程。

隨著兩個人從初識到越走越近,我們漸漸地會發現,自己似乎開始喜歡上了對方喜歡的東西,開始替對方著想,甚至,有些本來我們討厭的事情,也因此而漸漸地模糊了起來。

我們有時候會開始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自己,有時候又會覺得這樣子的調整是好的。愛情本來就得把一部份的自己交給對方,這中間的矛盾與模糊,讓我們學著重新認識自己,學著用更有彈性的角度來看待一些從未想過的事情(註1)。

我們越來越像了:感情中的同步化行為

圖/pixabay, cc0
圖/pixabay, cc0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過去的研究發現,安全型依附的人比較會透過調整自己的內在層面來配合伴侶,即使這些調整可能會對自己造成一些負面的影響(negative self-synchronization),他們依然會這麼做[1]。安全型的人在和低自尊的伴侶互動時,比起和高自尊的伴侶互動,更有可能降低自己的自尊,來和對方達成連結感,但是不安全型的人就比較不會做出這樣的調整。

這件事情有可能正反映了,安全型依附的人比較不會認為配合對方是一種犧牲自己、讓自己變得很糟糕的方式,而是同理對方、和對方產生緊密連結的方式;但對於不安全型依附者來說,如同前面文章所提到的,他們對於自己的看法較為負面,為了要保護好自己脆弱的自尊,因此不會做出這樣的調整(註2)。同樣的,透過實驗操弄觸發安全感,也會增加這種行為出現的比例,觸發不安全感則會得到相反的結果[1]。

除了保護好自己脆弱的自尊之外,不安全依附不會產生降低自尊的同步化,可能還有其他的原因:就逃避型依附者來說,由於他們不喜歡和他人過於親近,因此比較不知道伴侶的情感生活,也對伴侶的親密想法以及感覺沒興趣,因此比較不會透過同步化的方式來和對方產生連結[2];而焦慮型依附的人呢?就如前一篇文章裡所提到的一般,他們關注自己需求勝過於關注對方的需求,因此他們也比較不會調整自己的行為來做出這樣的連結[3]。

對於伴侶煩惱的回應

圖/pixabay, cc0
圖/pixabay, cc0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調整內在層面與伴侶產生連結之外,在伴侶有所需要時,能夠提供安全感的支持也是很重要的關鍵。

過去的研究發現,安全型的人比起焦慮型和逃避型的人,更能在伴侶心裡苦的時候,敏感的對他做出回應[4-7]。不論是情侶每日紀錄彼此互動過程的研究[8],或是實驗室當中的操弄研究,都得到了相似的結果[5, 9-11]。

例如操弄戀愛中的女生去做一個充滿壓力的實驗時,安全型男生比較容易注意到女友的擔憂,並提供了較多情緒支持與言語支持,逃避型的伴侶則提供了較少的支持[10];另一個研究當中,研究者錄下了伴侶傾吐心事的過程,結果發現,越是安全型的伴侶,比起越是焦慮型的伴侶,越能給予另一半支持與正向回應。

逃避型的人比較少給伴侶提供支持,或許是一件很容易理解的事情;但是焦慮型的人呢?她們不是很渴望和伴侶產生連結嗎?沒錯,焦慮型的人確實會做出一些和伴侶產生連結的事情,她們很關注在伴侶的問題之上,但是「太」關注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伴侶?在你向他抱怨事情的時候,他總是試圖要幫你解決問題,甚至直接把你的事情搶過來做,跑去打電會給你的教授說要他對妳照顧一點,不要給你那麼多的壓力等等,到頭來反而使得事情變得更為複雜。沒錯,焦慮型的人比較容易強迫性地照顧伴侶、過分投注在伴侶的問題之上,沒能解決伴侶手上的問題,反而給伴侶製造了更多的問題[11]。

但是,如果自己已經在課業或是工作上很忙,要如何分神關心伴侶呢?過去研究發現,不論是原本就處於一段安全型關係的人(心理學術語稱之為傾向性屬於安全型的人,dispositional),或是透過實驗觸發操弄出安全感的人(脈絡性處發出安全感的人,contextual),他們都比較能夠在伴侶訴說自己的困擾時,提供較有效率的關懷。有一個實驗甚至發現,即便在他們感到很累的時候,依然能夠克服自己的疲倦,回過頭來傾聽與關懷他們的伴侶。

實驗者採取隨機分派的方式,將伴侶分成照顧者(care-giver)與尋求照顧者(care-seeker)。接著,尋求照顧者留在實驗室內寫下想要討論的議題,照顧者則到另一個房間做色字測驗(stroop task,註3),藉此消耗他們的腦力。在色字測驗當中,實驗者會加入一些和安全感有關或無關的詞彙,例如受試者伴侶的名子,或是一些陌生人的名子。

做完測驗之後,照顧者回到實驗室內,花十分鐘和尋求照顧者討論剛剛寫下的議題。結果發現,本來就屬於安全型的人,或是因為剛剛「在實驗材料中接觸到伴侶名字」而被觸發安全感的人,會對於尋求照顧者給予較多的回應與支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此可知,無論是本來就偏向安全型依附的人,或是受到觸發而產生安全感的人,都能夠克服心智上的疲累,給予伴侶適當的照顧。總而言之,安全感觸發使得逃避依附者不再那麼的逃避、也使焦慮型依附者克服心智疲累,用較為支持與回應的方式同理他們的伴侶[12]。

littlevisuals

做你最堅強的後盾

如何和伴侶產生連結,還有一個重要的基礎──安全堡壘(secure base)。還記得我曾經在第一篇文章當中提到,小孩會以母親作為安全堡壘,開始探索四周的環境嗎?有一篇針對成人伴侶依附的研究[13],也探討了安全堡壘的問題:當伴侶想要擴展自己的視野時,或是當他/她需要被幫助時,另一方是否願意支持自己呢?他/她想和外在世界互動時,是否能夠不被另一方阻止呢?自己的伴侶能否接受並鼓勵自己去探索外在世界呢?

還記得當年很紅的《我可能不會愛你》嗎?在這部連續劇當中,每當女主角程又青不畏艱辛,希望能夠做自己想做的工作時,丁立威卻不顧她的意願,企圖安排一個穩當舒適的工作給她,希望她能夠安穩地做這份工作就好了。

我想或許丁立威就是一個焦慮型依附的人,因為根據這篇研究發現,焦慮型的人會在伴侶試圖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時,不但不支持伴侶的探索,反而介入了她的選擇當中,試圖幫對方做出自己認為好的選擇,儘管這個選擇對於自己的伴侶來說,並不一定是她也想要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逃避型依附呢?他們在伴侶自主探索時,幾乎不會給予任何的支持,採取了放任的態度看待這件事情;而焦慮、逃避程度都高的人,則是最不支持伴侶自主探索那群的人。

我可能不會愛你宣傳照
來源:維基百科

伴侶能否支持自己對外探索的行為,會帶來哪些影響呢?B.Feeney的研究發現,伴侶在追求目標時,若是能夠知覺到另一半願意站在自己身邊,協助自己移除路上的障礙物,那麼,他們也比較能夠獨立地去追求這些目標、覺得自己有能力達成這些目標(自我效能感),以及較無後顧之憂、全心全意地投入在自己的目標之上。

更進一步的研究發現,當一個人在和伴侶討論未來個人的目標時,若是能夠獲得伴侶的支持與認同,將會使他更願意投入及探索這些目標。這份研究也採取長期追蹤的方式來研究這一點,他們要受試者研擬幾個「六個月內的個人目標」,並測量他們伴侶對於這些目標的支持與回應,結果發現,那些越是受到伴侶支持、伴侶越是願意給予對方回應的人,將會使自己更有可能至少達成一個目標[14]。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另一個研究中,B.Feeney 錄影記錄伴侶討論個人目標的過程,發現當自己的伴侶願意給予自己較多支持時,被支持方比較願意開放地討論自己的個人目標,同時也更能夠尋找各種方式來達成目標;但是當另一方採取了較多反對、阻止的行為,或是試圖去控制自己的伴侶時,將導致伴侶被迫更改或是扭曲了自己本來想追求的目標。除此之外,伴侶的支持性行為侶預測了在討論結束之後,訴說方感覺到了較多的自尊感,以及正向的情緒[15]。

從這些研究,我們可以發現一件事情,安全型的伴侶是全心全意地支持自己另一半想要做的事情,而非將自己的想法凌駕於對方的目標之上,或是完全忽視對方的目標,從而讓對方更能獨立自主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由此可以發現,其實關係好的情侶,並不是整天黏在一起,什麼都要一起完成的那些人,反而是那些平時有各自的生活,但是在需要彼此的時候,能夠相互支持與幫助的情侶。事實上,過去的研究便發現了,關係好的伴侶是那些能夠同時獨立追求自己的目標,但又同時支持著彼此的人[16](註4)。

註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有興趣的可以參考海苔熊的這篇文章,裡面有提到關於愛情中的改變與動盪。
  2. 有興趣的可以參考我之前寫的這篇文章,裡面提到的是一個類似的概念,只是該篇文章當中的研究,並未採取「依附風格」作為研究的變項,不過當中所提及的「低自尊者與脆弱高自尊者,比較容易受到外在情境變化而改變自我價值感,高自尊者則比較不會如此」,正是呼應了有較高自尊的安全型依附者比較不會因為調整自我來配合對方而感到脆弱,但自尊較低的不安全依附者則比較容易有這樣的情形出現。
  3. 這是一個很耗腦力的測驗,很多人可能都在大學迎新玩過,只是不知道這是心理學研究工具XD。內容大概是這樣子:請快速而正確地讀出下列文字的顏色。很難吧!沒錯,這是因為我們會受到字義的干擾,因此無法快速而正確的讀出字的顏色。(教妳一個作弊的方式,如果妳有近視,把眼鏡拿掉,就能夠快速而正確地唸出來了,但請不要拿來欺騙心理學實驗者,因為妳的樣本會成為極端值而被剔除)
  4. 更詳細的內容,請參考我的這篇文章:情侶間無法逃避的三大矛盾,你們用了哪種應對策略?

延伸閱讀

  1. Rholes, W. S., Simpson, J. A., Tran, S., Martin, A. M., & Friedman, M. (2007). Attachment and information seeking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 33 , 422-438.
  2. Rholes, W. S., Paetzold, R. L., Friedman, M. (2008). Ties that bind: Linking personality to interpersonal behavior through the study of adult attachment style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In F. Rhodewalt (Ed.) Personality and Social Interaction. Washington D. C.: Psychology Press.
  3. B.Feeney & Collins(2001) Predictors of caregiving in adult intimate relationships: an attachment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0 (6), 972
  4. J.Feeney & Hohans(2001). Attachment and spousal caregiving. Personal relationships,8,21-39.
  5. Kunce, L.J., & Shaver, P.R. (1994). An attachmenttheoretical approach to caregiving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n K. Bartholomew & D. Perlman (Eds), Advances in personal relationships: Vol. 5. Attachment processes in adulthood (pp. 205-237).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6. Millings A & Walsh J (2009) A dyadic exploration of attachment and caregiving in long-term couple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6(3), 437-453.
  7. Davila & Kashy (2009) Secure base processes in couples: daily associations between support experiences and attachment security.23(1):76-88. doi: 10.1037/a0014353.
  8. Collins, N. L., & Feeney, B. C. (2002, February). Social support and caregiving processes in daily interaction: Feeling supported and feeling secur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Society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Savannah, GA.
  9. Simpson, J. A., Rholes, W. S., & Nelligan, J. S. (1992). Support seeking and support giving within couples in an anxiety-provoking situation: The role of attachment styl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2,434-446.
  10. Simpson, J. A., Rholes, W. S., Orina, M. M., & Grich, J. (2002). Working models of attachment, support giving, and support seeking in a stressful situ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8, 598–608
  11. Kunce, L. J., & Shaver, P. R. (1994). An attachment-theoretical approach to caregiving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n K. Bartholomew & D. Perlman (Eds.), Advances in personal relationships (Vol. 5, pp. 205-237).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12. Mikulincer, Shaver, Sahdra and Bar-On(2013) Can security-enhancing interventions overcome psychological barriers to responsiveness in couple relationships? Attach Hum Dev. 2013;15(3):246-60. doi: 10.1080/14616734.2013.782653. Epub 2013 Apr 8.
  13. Feeney, B. C., & Thrush, R. L. (2010). Relationship influences on exploration in adulthoo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 of a secure bas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8, 57-76.
  14. Brooke C. Feeney. The Dependency Paradox in Close Relationships: Accepting Dependence Promotes Independ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7, Vol. 92, No. 2, 268 –285.
  15. B.Feeney(2004) A secure base: responsive support of goal strivings and exploration in adult intimat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7 (5), 631
  16. Baxter, L.A. (1990). Dialectical contradictions in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7, 69-88.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貓心
76 篇文章 ・ 122 位粉絲
心理作家。台大心理系學士、國北教心理與諮商所碩士。 寫作主題為「安全感」,藉由依附理論的實際應用,讓缺乏安全感的人,了解安全感構成的要素,進而找到具有安全感的對象,並學習建立具有安全感的對話。 對於安全感,許多人有一個想法:「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但在實際上,安全感其實是透過成長過程中,從照顧者對自己敏感而支持的回應,逐漸內化而來的。 因此我認為,獲得安全感的兩個關鍵在於:找到相對而言具有安全感的伴侶,並透過能夠創造安全感的說話方式與對方互動,建立起一段具有安全感的關係。 個人專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detective/ 個人攝影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photographer/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穿越黑暗追尋父親的旅程,也是在尋找自己──心理學解析《星際救援》
海苔熊
・2019/09/25 ・4604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SR值 492 ・五年級

本文由双喜電影贊助,泛科學企劃執行

「你無法逃離你爸的!所謂長大,就是抗拒成為和父親一樣的人,卻無法自拔地變得越來越像他的過程。」我永遠記得大學的時候當時的前女友,她在跟我分開的時候,跟我說過這樣的一段話。她覺得我生性逃避,在愛和生活裡面都沒有勇氣,我不想成為這樣的自己,不想像我爸一樣膽小懦弱,可是她臨走時留下的這句話,我卻記了十年。

一直到很後來很後來很後來我才明白,每個男人心裡都有一個無法超越的父親1,夾雜著愛恨交織的情緒,不想承認自己身上有他的影子,卻又無法否認自己的血液裡殘留著他的因子——就像《星際救援》裡的羅伊(Roy McBride,布萊德·彼特飾)一樣。

你只是假裝不在乎

「我感覺平靜,昨晚睡得不錯,準備好盡我所能去完成任務……我全心全意專注在我的任務上,不為不重要的事情分心。」羅伊在電影的一開始說,即將要被派遣去參加一個任務,尋找多年前進行外星智慧生物探索而下落不明的,他的父親,柯利弗德(Clifford McBride,湯米·李·瓊斯飾)。

 

 

—————(以下有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等等!什麼樣的人會不斷強調自己現在的狀態很平靜、很放鬆呢?什麼樣的人會數十年來都保持著很低穩定的心跳脈拍,卻又在人前戴起起面具、抗拒其他人跟他親近、碰觸呢?

電影一開頭,一直強調自己平靜狀態的主角,在親密關係中也帶著面具。

從小就被父親給拋下的羅伊,其實對父親有極大的怨恨,父親曾經說過要回來,父親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是往他「自私的理想」、「不可能的執念」、以及更遠離太陽的地方飛去,把他和母親丟在地球最黑暗的角落;諷刺的是,在他的行業裡,太空總署還有人民都把他的父親當作英雄、人類未知邊界的先鋒,所以他的憤怒不允許被呈現出來,只能壓在他的面具底下,用一種非常低的脈拍,來抗議著他最深沉的無奈。

我們都知道要達成靜力平衡,需要兩股(或多股)同樣大的力相互抵銷;換句話說,在羅伊看似平靜的面無表情底下,壓抑著波濤洶湧的情緒,而他透過和其他人的疏離、關閉愛的接收器,終於可以成功地在別人面前顯現出一個「正常的樣子」,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心理評估測試,完成一次又一次專業,卻又不帶感情的任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多年前我看過一個研究,主要在談對人際關係相對疏離的逃避依戀者,常常只是「假裝不在乎」而已2。研究者邀請 16 個逃避依戀者看一系列圖片並作反應(關於依戀風格,可詳參本站貓心「依附理論」系列文章),一邊用 fMRI 掃他們大腦活化度。

過去研究發現,在一般圖片的情況下,逃避依戀者都表現得非常不錯;但這個研究發現,逃避依戀者在面對與「愛」、「情緒」有關的圖片時,反應時間會變慢,尤其是圖片呈現出負向情緒的親子互動時,逃避依戀者更會「假裝不在乎」3。研究者在後面闡述,其實逃避依戀者跟一般人一樣可以感覺到情緒(腦部右側顳上回、枕中回、左側內側額回、輔助運動區和扣帶回中等等都有強烈的活動),但是會有「注意力脫鉤效應」(attentional disengagement effect),把認知資源花費在要壓抑情緒上面,所以表現才變差。總之,那些假裝不在乎的人根本就很在乎、那些被壓抑的情緒根本就存在、依然有進入腦袋,只是被藏在面具底下而已。

在故事的前半段,羅伊一直保持著冷靜卻疏離的狀態。

羅伊也是一樣。他和伊芙(Eve McBride,麗芙·泰勒飾)分開的原因,是因為他太像一個機器了,儘管兩個人在地球上相處的時間裡,她也無法感覺到他和她「在一起」。老實說,這個感覺我非常熟悉——因為我就是這樣的人。身邊的人常常說,只要我在工作的時候,我的周圍就會形成一股防護罩,要有人靠近,都可以感覺到那個氣場(糟糕聽起來很中二)。那麼為什麼我們(我和羅伊)會活成這樣的人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為相信之後就會受傷。」我曾經跟我的治療師這樣說,那已經是我在治療關係中,做出最勇敢的決定了。說完那句話,我們兩個都哭了,可見得這背後隱藏的是一種更深的難過。

如果你曾經在一段關係裡面受過傷、曾經期待能夠被回饋愛,但最後卻仍然沒有人在你身旁;如果你曾經很信任身邊的某個人,卻換來背叛的下場,曾經掏心掏肺地付出,那段感情卻以悲劇收場,那麼為了避免心靈再次受傷,你就會長出一股很厚的牆——反正只要有期待就會有失望、只要有付出就會有結束,不期不待不受傷害,不去信任任何人,就不會被任何人所傷,只要把自己的心給鎖起來,不要讓任何人進來,也不會有人有機會可以讓你受傷。

這段簡短的文字用了 5 個「傷」,可見得逃避依戀的人是多麼害怕受傷4-7,而這樣的害怕,讓他恐懼與人有太多的接觸,因為他們知道一件事——只要我允許任何人走進我心裡,就等於是給予他可以傷害我的武器

 

 

—————(以下巨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穿越父親的黑暗,穿越自己的黑暗

除了逃避,如同前面所說,這部電影還有一個主要的軸線在談父子之間的感情。劇情其實一句話就可以講完了:兒子去海王星找可能叛變要攻擊地球的父親,最後找到了父親,並且親手放走了父親,然後回到地球

表面上是一個「兒子尋父」的太空旅行,實際上是一個逃離親密的人,為了征服這個巨大的恐懼,穿越漫長的內心的黑暗(在電影裡面,用大量的篇幅、79 天的航程、和日夜交叉的混沌來隱喻這個黑暗),終於開始願意做一個「真正的人」,是一段尋找「真誠自己」(authenticity self)8, 9的旅程。而其中最巨大的黑暗並不是逃離親密本身,而是發現自己竟然有跟父親相同的、令人恐懼的「黑暗力量」。

長時間的太空旅行其實也是隱喻了主角穿越了內心的黑暗。

那是一種無法抗拒的黑暗。在希臘悲劇當中,一個著名的例子是伊底帕斯王(King of Oedipus),描述伊底帕斯最終還是無法逃避弒父娶母的可怕神諭,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殺了他爸珀羅普斯(Polybus),然後娶了他母親伊俄卡斯忒(Jocasta)。這故事有非常多的分析方式 10-12,但其中一個經典的意涵是:我們終其一生都要面對一個課題,就是在「某種形式上」殺死自己的父親,可能是超越他的成就、不被他的名聲所綁架、不要娶和母親一樣的人⋯⋯或者,只是最簡單、最簡單的,得到他的一句認可(參見不才另一篇拙文:《紅盒子:一輩子活在父親影子下的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我父親是一個年少得志的人,在和我差不多大的時候,事業就有不錯的發展,但後來因為經營困難,家中經濟狀況一落千丈,所有的壓力都由我媽媽來扛。我小時候發誓我絕對不要變成這樣子的人,把所有的重擔都丟給身旁的女人,自己去追夢、創業什麼的,而且還一直執著不願意放手,最後越賠越多。但隨著年紀越來越長大,我發現自己跟父親越來越像,心中有一塊黑暗的地方,好像是同一個模子印出來的——很少時間在家、花很多心力在自己的工作上、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買很多的東西來吃,甚至超過可以吃下去的量。父親生病之後,經常跟我說:「兒子啊,你不要像爸爸一樣,要做一個有用的人。」我聽了內心真的是百感交集,一方面不想要聽他的話,另一方面又不想要像他一樣,變成一個「沒用的人」。

越過父親,抵達下一個恆星

羅伊踏上了跟父親相似的旅程。

其實,這也是羅伊的心情。他和父親內心都有一個同樣巨大的黑暗:為了達到目的,激發的憤怒會傷害身邊的人。長年以來他一直壓抑著這股力量(搞得很像左手的中二封印之類的 XD),但終究他還是跟伊底帕斯的預言一樣,踏上了父親的黑暗,殺死了和他一起飛行的同事。他不想要像父親一樣雙手沾滿鮮血,卻又一步一步地被父親的引力吸過過去。在他遇見父親之前,父親就像是一個巨大的黑洞,越是抗拒,越是無法逃離。

我也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方面抗拒著跟父親一樣「年少得志」,另一方面卻又越來越多人知道我。直到有一天,我爸在電視上看到我,把我叫到他旁邊,像小時候一樣拍拍我的頭說:「兒子啊,你做得很好,爸爸引以為榮!」(寫到這裡好想哭 www)

一直到那一刻我才終於懂,原來我想要的並不是逃離或者是贏過父親,而是殺死那個住在我心裡面,困住我的父親;一直到那一刻我才終於懂,那年輕時的父親並沒有錯,他只是選擇用他的方式來追夢;一直到那一刻我才終於懂,原來我一直渴望的並不是變成一個和父親完全不同的人,而是能夠成為一個完整的、可以好好愛人的人,而這樣的一個人,也蘊含著父親身上好的跟不好的部分。

終於見到父親、終於放手,才讓羅伊找回了愛人的力量。

要變成這樣的一個人,就必須切斷父親黏在我們腳底上的影子。就像羅伊在片中的最後,終於跟父親見面,可是令人意外的,他卻沒有帶父親回地球。羅伊與父親的太空衣脫鉤,不只是對過往的仇恨放手,也是為了逃脫自己所設的牢籠。從那一刻開始,他和父親就飛往宇宙不同的方向,也從那一刻開始,他慢慢找回自己愛人的力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故事的最後,重播了一次跟片頭一樣的話。但這一次,又加了一段不一樣的內容:「我感到平靜,昨晚睡得不錯⋯⋯我對未來充滿不確定,但我不擔心,我會活著,也會愛。」

或許,我們所在的星球就像慌亂的宇宙,我們會失望、也會受傷,必須面臨種種的不確定,必須在每天的日常裡,和不同的人靠近,但唯有我們能夠忍受這樣的不確定、唯有我們願意讓自己有機會受傷(being vulnerable)13,我們才能夠找到安放自己心靈的地方。

或許,在很遠很遠的以後,我們依然不確定能否找到新的外星生命,但可以確定的是,若你願意往內在看看,自己心裡那個恐懼的內太空,或許你才有機會,找到自己真正的生命。

參考文獻與延伸閱讀

  1. 趙書賢(2018)。男同志情傷者在榮格釋夢工作中夢境之原型及象徵。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彰化縣。
  2. Sand, I.(2018)。我只是假裝不在乎:摘下「自我保護」的社交面具,享受正向的人際關係。台灣,台北:平安文化。
  3. Liu, Y., Ding, Y., Lu, L., & Chen, X. (2017). Attention bias of avoidant individuals to attachment emotion pictures. Scientific reports, 7, 41631.
  4. 周慕姿(2018)。關係黑洞。台灣:商周出版。
  5. 岡田尊司(2017)。孤獨的冷漠:逃避型依戀障礙的分析與修復(邱香凝譯)。台灣:聯合文學。
  6. Levine, A.、Heller, R. S. F.(2018)。依附:辨識出自己的依附風格,了解自己需要的是什麼,與他人建立更美好的關係(原書名:Attached: The New Science of Adult Attachment and How It Can Help You Find—and Keep—Love)(蔡欣芝譯)。台灣,台北:遠流出版。
  7. Tatkin, S.(2018)。大腦依戀障礙:為何我們總是用錯的方法,愛著對的人?(Wired for Love: How Understanding Your Partner’s Brain and Attachment Style Can Help You Defuse Conflict and Build a Secure Relationship)(童貴珊譯)。台灣:橡實文化 。
  8. Kernis, M. H. (2003). Toward a conceptualization of optimal self-esteem. Psychological Inquiry, 14(1), 1-26.
  9. 李佩怡 (2009)。 生命整合之道-榮格思想為二十一世紀人類提供的洞見(一)。諮商與輔導(288),頁 31-34。
  10. 曾揚元 (2018)。 以精神分析的角度從系統觀看台灣社會的「媽寶」現象。諮商與輔導(387),頁 45-48。
  11. 葉寶玲 (2009)。 論自戀:以精神分析與溝通分析心理動力取向的觀點探討。諮商與輔導(280),頁 40-45。
  12. 許皓宜、李御儂 (2015)。 外遇與分裂:一位男性外遇者的經驗詮釋 (Affair and Splitting: An Interpretative study of the Experiences of an Unfaithful Husband)。教育心理學報, 46(3),頁 449-469。 doi: 10.6251/bep.20140630
  13. Johnson, S. M., Makinen, J. A., & Millikin, J. W. (2001). Attachment injuries in couple relationships: A new perspective on impasses in couples therapy. 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 27(2), 145-155.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海苔熊
70 篇文章 ・ 472 位粉絲
在多次受傷之後,我們數度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殊不知我們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 經歷了幾段感情,念了一些書籍,發現了解與頓悟總在分手後,希望藉由這個平台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與閱讀心得整理,幫助(?)一些跟我一樣曾經或正在感情世界迷網的夥伴,用更健康的觀點看待愛情,學著從喜歡自己開始,到敏感於周遭的重要他人,最後能用自己的雙手溫暖世界。 研究領域主要在親密關係,包括愛情風格相似性,遠距離戀愛的可能性,與不安全依戀者在網誌或書寫中所透露出的訊息。 P.s.照片中是我的設計師好友Joy et Joséphine